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_孙庆民

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_孙庆民
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_孙庆民

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

孙 庆 民

提 要 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被认为是继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和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之

后社会交换研究的“第三势力”,代表着当代社会交换理论研究的最新趋势。该理论吸收了行为主

义交换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并引入认知心理学的内容加以融合,运用互动矩阵研究法对两人交换行为中的相互依存状况进行分析,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思想,其首创的交换互

动矩阵分析研究法是对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社会交换 认知交换

中图分类号 C912.

6作者信息 男,1962年生,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330027。

社会交换理论是对人类的社会互动行为

以类似于经济交换的观点加以诠释的各种理

论的总称。社会交换理论从乔治·C .霍曼斯

(George Caspar Homans )的行为主义交换理

论,经由彼得·M .布劳(Peter M .Blau )的结构

主义交换理论,再到哈罗德·凯利(Harold H .

Kelley )与约翰·提堡(John W .Thibaut )的认知

交换理论,完成了一个类似于心理学进化轨

迹的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路线。

认知社会交换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对社会交

换理论的研究进行了一场由外向内、由行为

向认知、由理性经济人向社会人的革命性的

转变,使社会交换理论臻于完善并达到了一

个全新的高度。同时,具有另一层重要意义

的是认知社会交换理论是由两位社会心理学

家凯利与提堡首先提出的,它所表现出的关

注社会情境中个体之间社会交换行为的认知

分析的研究风格,一改以往社会交换理论偏

向于社会学思维方式的传统做法。

一、对社会交换中相互作用的分析

与霍曼斯和布劳相比,凯利与提堡的认知社会交换理论不是那么恢宏和庞杂。他们试图以小群体中的两人互动为基础进行分析,将其交换理论建立于对两人交换模式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的交换理论被称为相互依存理论。他们认为,对社会互动中两人间相互依存的分析研究,是理解社会交换行为的最佳路径。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理解两人间的互动关系,那么也就可以扩大理论并将更多的成员和更复杂的社会关系包容进去。在有关社会交换的基本原理方面,他们与霍曼斯和布劳有着类似的观点。二人均认为,为了使行为不断地出现,必要的强化或酬赏是不可或缺的,最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只有得到强化或得到某种方式的回报才会被重复,这是一个基本前提。所谓得到回报,是指26社

会学

个体经历了内驱力降低或需要得到了满足这一过程。这实质上是行为主义的观点,即个体某种内在的动力机制促成了行为,这种内驱力的降低使人满足,与此有关的刺激也就能够引起欢愉,从而其本身就成了回报。凯利与提堡认为,社会交换过程就是双方彼此提供能够降低内驱力或满足彼此需要的资源的过程。

凯利和提堡的认知交换理论基本上沿用了霍曼斯理论中的主要概念,但对其中某些概念的意义和使用情境则作了重新界定。在对其概念和相互作用的分析中,引入了认知心理学的成分。他们的社会交换理论脱胎于操作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变。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能够将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结合得如此完美。这似乎在向人们昭示: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的整合联姻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1.社会交换矩阵

凯利与提堡认为,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形式是两人间的互动,因此,对两人交换机制的分析与研究,是理解更为复杂人际互动的开端。他们将两人互动界定为:当两人相遇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他们彼此为对方创造“产品”,相互沟通,一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有可能影响到另一方的行为,每一方所体验到的快乐与痛苦既依赖于他自己的行为,同时又依赖对方的行为。每个个体在互动中均有一个可供选择的行为库(repertoire)。从这一行为系列中,个体选择任何一种行为或一系列行为都将减少或消除选择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在某种互动序列或群体关系中,两人或多人的行为库可以混合,形成共同行为或可供选择的互动机会的总系列。

对互动中的行为分析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微观分析可以是考察某一方所表现出的每一单位行为,宏观研究则可以是对一系列互动行为一般性结果的分析。凯利和提堡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是选取在这两极之间的中间某一段进行分析,并将两人互动的行为结果作为分析与研究的内容。每一特定

的互动单位包括一系列有组织的、直接指向

某一目标的言语行为或动作行为。在这一行

为结果中,其中的一些行为反应是工具性的,

它能够促使个体达到某一目标;另外一些行

为反应则是目的性的,可以使个体处于达到

目标时的快乐状态。在某一互动过程中,个

体的行为反应具有前后的连续性和依赖性,

即每一单位的行为反应依赖于对这一结果的

先前反应。连续性特征表明,个体在达到目

标的过程中在维持着一个一致性的方向。

在两人互动中,每一方所表现出来的特

定行为是先前存在于他的行为库之中的。这

一特定行为表现可以是出自内部需要状态,

也可以是由对方的刺激所引发的,个体采取

某一行为的概率是其内部需要与外部刺激的

函数。尽管互动的结果可以用多种方式加以

描述,但凯利与提堡还是采用了报酬与代价

作为描述两人互动的行为结果。这两个概念

取自霍曼斯的理论,但其内容已被重新界定。

报酬指个体在互动中所获得的满意或满足,

代价指阻碍表现某一特定行为的因素,是在

一个互动过程中表现为一系列行为的负性结

果。任何互动的结果都被认为是所获得报酬

与付出代价的混合体。

为了对相互作用的行为和结果进行详尽

的描述和分析,他们采用了结果矩阵的方式。

矩阵研究法作为一种描述理性选择的模式最

早由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发明和使用。凯利与

提堡借用矩阵方法意在对社会相互依存的本

质和特征进行规范和科学的描述,表现为一

种实证模式。在矩阵中,互动双方的模式化

了的价值观是描述行为的已知和前提条件。

正如勒温把生活空间作为预测个体行为的前

提条件一样,他们将矩阵作为对两人可供选

择行为的预测条件,矩阵所表述的是一种主

观的理解以及对可能出现的互动和结果的预

测。尽管这种方法并非尽善尽美,但它基本

上能够反映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实际反应,在

没有更好的方法取代它的情况下,它就是最

27

好的方法。

结果矩阵是以两个个体共同表现出来的

所有行为的形式呈现的,矩阵中的每一选择

都是个体所有行为库中的一个项目。假设A

的所有可供选择的行为项目以矩阵中水平轴

方格来表示,B 的所有可供选择的行为项目

以垂直轴来表示,每一方所获得的报酬与付

出的代价均在矩阵的每一方格中表现出。来

(见图1

)图1 假设的结果矩阵矩阵中A 方行为的结果a 1与B 方行为的结果b 2将会对A 与B 产生一定数量的报

酬(r A ,r B )和代价(c A ,c B )。如果将报酬与代

价转化为一种可测量的净结果(利润),那么,

图1的矩阵内容将以图2的形式表现出来

图2

从这一矩阵图中可以看出:如果A 方表

现出行为a 1,B 方表现出行为b 1,则A 方获得

6个单位的积极结果(指报酬减去代价即利

润),B 方获得2个单位的积极结果;如果A 方表现出行为a 2,B 方表现出行为b 2,则A 方获得2个单位的积极结果,而B 方获得5个单位的积极结果。在这种情形下,双方在互动中均能够获得积极的结果。在合作的关系中,双方通过表现出对对方有利的行为,而彼此均能够获得最大的积极结果。而在竞争的互动关系中,双方均倾向于表现能够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的行为,其中有一方或双方均

有可能得到消极的结果,即付出代价。通过

矩阵可以看出:互动双方的行为结果是相互

依赖的,每一方都可以调节对自己及对方的

报酬和惩罚而改变总体的结果。

凯利与提堡假设,交换关系中的报酬与

代价均可以用适合于那种关系的测量单位加

以定量化。例如,假设A 是领导,B 是下属,

如果B 向A 寻求建议,A 说了几句称赞B 的

话付出了5个单位的代价;如果B 要求提高

工资的话,A 就要付出25个单位的代价。同

样,如果B 寻求建议能够从A 的友好问候中

获得6个单位的报酬。但是,如果A 称赞B

的话,B 就能获得10个单位的报酬。假设有

4种互动的可能性,现将假设的报酬、代价和

利润以矩阵形式展开(见图3)

。图3

在矩阵中,R 指报酬,C 指代价,P 指利润。在每一个方格中,对角线以上的是A 的收入情况,对角线以下是B 的收入情况。凯利与提堡就结果矩阵所展示的互动关28社会学

系提出了下述假设:(1)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所有报酬和代价可能出现的情况均能够在矩阵中表现出来;(2)互动双方达到某一特殊互动目标的所有可能出现的行为均能够在矩阵中表现出来;(3)报酬、代价和净结果的价值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互动并非仅仅是重复具有酬赏的合作行为,而是包含有从一个方格向另一个方格的运动,旨在在每一次的尝试中寻求最适宜的结果。每一给定方格中报酬与代价价值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两个主要因素是满足和饥饿,这两种因素均易导致代价并减少表现行为的报酬;

(4)行为者在互动之前并不知道矩阵的情况,相反,他们会不断地寻求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对方在互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当个体寻求到矩阵中某一令其满意的结果时,其行为将会稳定并表现出可能获得最大积极结果的行为。随着矩阵内情况的变化,对参加者行为结果的预测也将能够支配变化,甚至有价值的结果模式能够被用以预测互动双方相互依存关系的形式。这样,依据一方对另一方报酬的控制情况,就可以预测互动中权力和依赖的关系。

矩阵研究方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将社会交换的研究范围缩小至两人互动的行为方面,避免了以往交换理论的庞杂松散的描述和分析。同时,矩阵图示将互动双方各种可能出现的行为选择及其结果和影响因素均展示得清晰且分明,并增加了实证和可操作的成分,朝着精确性和科学化的方向迈近。

2.报酬与代价及其决定因素

在认知社会交换理论中,报酬与代价这一对概念比较重要,因为对两人互动中相互作用分析的行为结果是以这两个概念来表示的。在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中,报酬与代价的概念取自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身上。在凯利和提堡的交换理论中,报酬与代价的概念是依据心理学的强化原理为基础的,并限定于仅能适用于人类的互动情境。报酬与代价是两人互动中独立或联合行为的结果,同时还是双

方价值观和情感的反映,而并非仅仅是经济

的或物质的收入或付出。

凯利与提堡将报酬界定为:“个体所享受

到的各种快乐、满意或满足,提供的手段能够

使内驱力降低或使需要得到满足便构成一种

报酬。”他们将代价界定为“任何一种禁止或

阻止一个行为系列得以表现的因素。表现某

种特定行为所遇到的阻力愈大,即个体必须

克服的困难愈大,个体为表现该行为所付出

的代价也愈大”。他们对报酬与代价的界定

尽管与霍曼斯的定义有一定的差别,但并未

摆脱行为主义的实质性内容。他们认为,互

动中报酬与代价主要由对方的行为来决定。

互动中每一方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同时每

一方的行为也将导致某种报酬。当每一方的

行为能够为对方产生的报酬越多,该行为所

导致的代价就越低。显然,这里所强调的是

互动中的合作关系。

认知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影响互动中双

方报酬与代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

些因素是互动行为以外的(外源因素),另外

一些则产生于互动行为或过程之中(内源因素)。

外源性决定因素指并非直接来源于社会

互动、而是来自互动以外的影响报酬与代价

的因素,包括互动者的个体需要与能力,互动

前已存在的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或差

异、互动的情境等。被对方选为互动伙伴的

人通常具有某种能力,或者说,他们具有在互

动中为对方带来更多报酬的潜能。显然,具

有这种能力的人比不具有该能力的人能够为

对方带来更多的积极结果。因此,互动的结

果至少是部分地由参加者的能力所决定,尤

其是在那种目标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互

动关系中。凯利与提堡并未对能力作特殊的

界定,显然它应该既包括一般能力也包括特

殊技能。具有相似价值观和态度倾向的个体

更易于彼此选择作为互动对象。因此,在互

动前,互动者之间的相似性有助于双方在互

29

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结果。互动双方物理上

的接近也可以成为报酬与代价的外源性影响

因素。在人际互动中,接近与相似这两个因

素通常会结合起来共同发生作用。当互动双

方能够以各自的低代价相互提供报酬时,交

换关系便容易形成。因此,互补便成为影响

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即在互补关系中,每一

方能够为对方表现出某种对方本人不能表现

的行为。这样,每一方能够提供给对方所需

要而对方本人又难以实现的资源。在互动中,拥有某种资源的人便有机会对依赖于他们的人实施垄断,而依赖于他们的人又能够从有优势的人那里获得依赖性满足。在互补的交换关系中,对于双方来说报酬很高而代价却很低,其结果都是积极的。在相互吸引的社会交换中,互补被认为是影响互动的重要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决定因素是指在互动过程中以及作为互动结果出现的因素,“与A 方的行为库相联系的特殊的价值,同时A 方行为库又依赖于B 方行为库中某一特殊的项目,基于此互动才能得以进行”。它们是互动双方或群体内部的因素。当内源性因素较为适宜时,便能够促使互动双方获得最大的积极性结果;而当内源性因素不适宜时,则能够阻碍潜在的积极性结果出现。内源性因素发生作用是基于互动双方行为结果的结合情况。在两人互动中,A 所表现出的行为结果a 1与B 所表现出的行为结果b 1发生矛盾,即结果a 1与b 1相互冲突,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a 1便对b 1的表现形成一种干扰作用。如果b 1同时也阻碍A 对a 1的表现,那么两者的行为就相互矛盾,而彼此干扰。例如,A 与B 是姐妹,A 表示出的行为a 1是在书房的电唱机上听一张流行歌曲唱片,而B 表现出的行为b 1是想在书房里学习。显然,行为a 1和b 1是相互矛盾的,这便减少了B 获得报酬的可能性。另一方面,b 1也对a 1形成干扰,它减少了A 听唱片时的快乐程

度。如行为a 1与b 1相结合,其结果是双方所获得的报酬均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为了以最低代价获取最高报酬,A 与B 均可以改变其行为表现:A 可以表现为行为a 2,即把原准备第二天擦的皮鞋提前来擦,而让B 在书房中学习;而对B 来说,也可以转变为行为b 2,可以先与A 一起欣赏他所喜欢的音乐而推迟学习。这样,双方共同的行为表现或者a 2b 1,或者a 1b 2将会促使A 与B 在这一互动

关系中把代价降到最低而将报酬提高至

最大。

在两人互动中,行为干扰可以两种方式

出现:(1)A 方表现出来的行为干扰B 方对

某一特定行为的表现过程;(2)A 方表现出的

行为干扰B 方对其行为结果的评价,或者阻

碍B 方获取行为报酬。在第一种情况下,B

方的行为表现受到干扰,其报酬是间接地受

到影响,但其付出的代价却是呈上升趋势;在

第二种情况下,B 的报酬价值降低了,同时其

代价作为A 表现某一干扰行为结果的函数

也在增加。

行为干扰通常是相互的,并且由相互干

扰所导致的代价是与由矛盾的情境所引起的

冲突成正比的,即如果a 1对b 1形成的竞争

倾向较弱,那么B 所付出的代价也将相对较

小;另一方面,如果a 1对b 1构成强烈的竞争

倾向,那么B 表现b 1所付出的代价就会很

高。例如,如果a 1唤起B 表现一种具有潜在

吸引力的行为倾向b 1,而同时a 1却与b 1发

生冲突,那么B 表现b 1所付出的代价就会很

高。当B 对某一行为报酬的评价与A 对a 1

的表现发生冲突时,那么这一报酬的价值将

会降低,即在一定范围内a 1对B 对报酬的注

意和解释造成干扰时,报酬价值将会降低,因

为B 的报酬不能够得到A 的充分认可。显

然,这种分析充满了理性认知的色彩,是认知

社会交换理论更趋于人性化的独特之处。

交换关系的形成和维持至少是部分地由

互动双方的行为所表现出的矛盾程度所决定30

社会学

的,因此为了使关系得以维持,互动者或者调整其矛盾的行为使其一致,或者减少矛盾。凯利与提堡指出:“行动者必须协调一致,只有这样彼此相容的行为才能够同时表现”。因此,如果行为a1与b1是冲突的,那么它们就难以同时出现,互动者就会寻求共同的行为表现。尽管a1与b1相冲突,但可能与b3相容,因此它将与b3共同出现而代替b1,同时持续的干扰行为将会从关系中被排除。如果这些行为未能排除,那么互动过程就将会受到阻碍,交换关系也有可能停止。

二、社会互动关系的形成与评价

认知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互动者是根据一项关系所能够带来的报酬与代价之比率来评价其吸引力的,当报酬超过代价时,该项关系便被评价为有吸引力和有价值的。交换双方一旦发生初次的接触以后,二者之间关系的形成和维持便主要依赖于个体所体验到的或期望体验到的报酬水平。个体在互动中具有高度的行为选择性,他们追求能够产生最大满意的结果,一旦达不到目标,他们便会放弃眼前的关系而另作选择。交换关系的启动和维持,是交换双方基于对两种收入的价值进行评价的标准基础上完成的:(1)比较标准(comparison level,CL)是个体用来评价一项交换关系的吸引程度的标准,它所反映的是交换者感知到的他所应该获得的所有收入的平均价值。用这种平均价值作为一种标准,依据这种标准再来判断从某一关系中所获得报酬的多少。它是由个体的先前经历或所体验到的实际的及象征性的收入推导而来的;或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或来自对相关的其他人的观察。其观念基础是一个人认为他是否应该获得所提供的报酬。如果收入高于CL,那么,交换者就会认为这种关系是令人满意的,如果收入低于CL,那么关系就不会令人满意。显然,这一评价标准的基础是互动者对其所获得的报酬以及其他人所获得的报酬的

认知评价。(2)选择比较标准(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CLalt),指个体在某一特定

的可选择的交换关系中收入的最低标准。它

表示在有价值的选择机会方面,个体在一种

关系内所能够接受的最低报酬水平。如果收

入低于CLalt,个体有可能放弃这一关系而作

其他选择。随着收入超过CLalt,个体继续保

持这种关系的可能性增大,并增加对这一关

系的依赖。在相互依存理论中,依赖是指脱

离关系的可能性,一个人脱离这种关系的可

能性越大,他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性就越小,依

赖性是收入减去选择比较标准的函数。

比较标准(CL)和选择比较标准(CLalt)

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互

动者的收入增减以及要求水平的高低而变化

的。CL可以代表一种从不满意到满意的连

续体的中间点。当某一特定的关系所带来的

收入高于CL和CLalt时,这一关系便会被认

为是令人满意的,而且关系也将是稳定的。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关系所带来的结果是

积极的,还因为该关系所带来的报酬高于其

他关系。当某一特定的关系所带来的收入高

于CL而低于CLalt时,那么该关系也会被认

为是令人满意的,但却是不稳定的,因为其他

更具吸引力的关系可能会成为替代选择。当

交换关系所产生的报酬低于CL而高于CLalt

时,这种关系被认为不太令人满意,但还可能

是稳定的,因为收入尚高于其他可选择关系,

互动者将会依赖于这种关系。当关系所带来

的收入既低于CL又低于CLalt时,这是最差

的一种情况。这种关系既不令人满意又不稳

定,互动者会弃之而去,选择其他更好的关

系。凯利与提堡所提出的评价交换关系的两

种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互动者对交换

关系的感受和评价均可以加以量化。研究者

可以通过量化了的互动结果,依据两种评价

标准对互动者的行为进行预测。无疑,这提

高了研究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上述4种情况

可用图4表示。

31

满意

稳定

愉快不稳定依赖稳定不满意不稳定收入

CL ,Clalt CLalt 收入CL CL 收入CLalt CL ,CLalt 收入图4 互动者行为量化三、对认知倾向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凯利和提堡的认知交换理论采取了与霍

曼斯和布劳截然不同的研究策略,他们摒弃了恢宏而庞杂的理论目标,摆脱了建构基本的交换命题和引入经济学或文化人类学概念的诱人欲望。他们不是试图解释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和宏观的社会结构,而是专注于发展一种两人互动中的精细的交换与权力模式,并把这种相互依存的分析仅仅建立在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毋庸置疑,他们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所确立的研究策略是侧重于小群体中的两人互动关系的分析。他们认为,对社会交换的研究首先要从分析两人互动的交换关系开始,这是最基本的交换形式,然后才能够将这一分析扩展至群体,而群体中的三人或多人以上的更大规模的交换,其实质是相同的。当然,可以看出这一观点显然是受了霍曼斯和布劳的影响,但是霍曼斯与布劳试图将基本的交换原则应用于解释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甚至包括动物行为,而凯利与提堡将这一目标仅仅缩至群体范围。认知社会交换理论引入了认知心理学的内容,反映出了人类社会交换行为的本质特点,与霍曼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兽不分的交换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它表明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动向,被及时反映到社会交换研究领域中来。此外,该理论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在其互动分析中融为一体,这一创举并非完美无瑕,但显然获得了基本的成功。

认知社会交换理论所首创的社会交换的研究方法,即两人互动的矩阵分析法,无疑是对社会交换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大贡献。在开始实际的社会行为研究之前,在理论上

建立假设的抽象模型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有

助于研究者对影响实际交换行为的多种因素

和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理论上的各种假设和

推测,同时又可避免在实际研究中出现各种

不必要的失误和浪费。此外,矩阵分析法具

有简单易行,清晰可辨,使人一目了然的优

点。因此,它的确是一种可应用于社会交换

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有价值的和成功的研究

方法。在这一方面,霍曼斯与布劳的交换理

论便表现出了它们的局限和不足。另外,认

知交换理论中充满着实证的和可操作的内

容。无疑,这增加了其精确性和科学性的

成分。

认知交换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研究框架,这一框架不

断地被更多的人应用于研究谈判与交易、合

作与竞争、权力与依存以及人际间的信任等

方面。这种研究框架可以使研究者在实验室

和现场研究中进行操作,并对各种因素加以

控制,因此它促使将社会交换的研究步入实

证和应用的领域。

虽然凯利与提堡的认知交换理论具有众

多的优点和长处,但是显然它并非完美无缺,

而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足或局限。

认知交换理论侧重于对交换双方行为和

结果的相互依赖性的分析,理论中的报酬与

代价、评价收入的两种标准、权力控制的两种

类型等概念均是在个体水平上加以界定的。

但是,这一理论的目标却是将两人互动的分

析结果扩展至群体甚至更大人群的交换行为

的解释。因此,这就难免使人提出在个体水

平上界定的概念能否适用于群体的问题。当

然,我们不否认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某些有关

个体的概念同样可应用于群体水平。但是,

对于认知交换理论来说则比较特殊,因为其

理论假设均基于对两人互动的分析。那么,32社会学

两人交换的机制与三人或更多人群体的交换机制是否完全相同?显然,认知交换理论未能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凯利与提堡最终也未能将其理论应用于群体交换的解释。

认知交换理论中使用的矩阵图示方法均来自数学和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经过改造之后便应用于分析和描述人类的交换情境。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但是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局限性。这种矩阵图所描述的交换过程总体来说是一种单一的和静态情境,它假设的基础是互动双方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同等的和已知的。但是,显然它未能完全反映出真实的实际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交换双方随着关系的深入和交换过程的发展,各自的CL和CLalt水平及对报酬所持的态度和价值观均会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在互动矩阵图中未能反映出来。显然,这便暴露出了矩阵研究方法的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当然,凯利与提堡近年来已经意识到早期矩阵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试图对它进行发展与改造,创造出一种能够反映互动双方价值观变化的和动态的矩阵研究法。尽管尚未获得完全成功,但却表现出了他们严肃的、创新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George C.Homans,Social Behavior:It's

Elementary Fo rms,Harcourt,Brace&World Inc.,

1961.

2.George Ritzer,Frontiers o f Social Theo ry:The New

Synthes es,Colu 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3.H.W.Smith,Intro du ction to Social Ps ychology,

Prentice Hall Inc.,1987.

4.J.W.Thibaut and H.H.Kelley,The So cial

Ps ychology o f G rou ps,Transaction Inc.,1986.

5.Karen S.Cook,Social Exchange Theo ry,Sage

Publications Inc.,1987.

6.Leonard Berkowitz,A 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 cial

Psycholo gy,Academic Press,Vol.17,1986.

7.Peter M.Blau,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John Willey&Sons,1964.

8.Peter P.Ekeh,Social Exchang e Theo ry:The Two

Traditio ns,Heirnemma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994.

(责任编辑:杨 丹)

《版权问题经济研究评论》

《版权问题经济研究评论》(Review o f Economic Res ear ch on Co pyr ight Issues)是版权问题经济研究协会(Society for Economic Research on Copyright Issues,SERCI)的官方出版物。该协会成立于2001年,其宗旨在于为从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探讨版权问题提供一个学术平台。协会希望能在国际范围内促进和传播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版权和知识产权的研究。

读者可在线免费阅读刊物全文。

刊物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56485023.html,/default.asp

印刷版ISSN:1698-1359

电子版ISSN:1698-1367

(莲)

33社会学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简介

第七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4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从众、服从和顺从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从众、服从和顺从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 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讲授法为主;依据启发式教学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列举丰富的实例,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教学;采用幻灯片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交换 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Homans提出了社会交换思想。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不论是经济生活中的商业行为,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交往活动,无不受交换的影响。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 1、功利主义经济学 *创始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主要观点:惟利是图是人的本性。在市场竞争中,人总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 *人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权衡所有可行的选择,理性地选择代价最小但报酬最大的行为。 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但当与他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些好处 不总是理性的,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益 不具备完备信息,但知道有些信息是评价成本与收益的基础 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人们普遍交换关系的特例 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和斯金纳 *主要观点:人的行为是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为基本目的的 *Homans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命题引入到社会交换理论中: 任何情境中机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机体将重复在以往曾经受到强化的行为。 在与过去行为得到强化类似的情境下将重复同样的行为。 从某一行为中得到的报酬越高,该行为越不值得,机体可能产生替代性的行为以寻求其他的报酬。 二、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1. 酬赏与成本 酬赏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事物对人是否具有酬赏作用因人而定,在一个人看来重要的东西,别人可能认为一文不值。 社会交换中的成本是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如社会交换需要时间、精力,有时还伴随着冲突和责难等,这些成本是我们与他人交往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之一。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这是对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①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②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③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④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⑤攻击与赞同命题。该命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霍曼斯将 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布劳的理论方法是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的宏观层次。他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它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布劳还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地追溯了交换现象的各种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归纳过程取向的社会结构理论。 继布劳之后,对交换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埃默森等人。埃默森运用严密的数理模型和网络分析,阐述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社会交换的基本动因和制度化过程,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充实了交换理论的理论体系。 霍布斯在他早期发表的学术文章 (1958 年 ) 以及专著《社会行为的基本形式》(1961 年和 1974 年版 ) 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他理论的主要根据。在五种理论中,他的

领导_成员交换理论及其拓展

近年来,关于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是否存在交换关系,双方的合作是单纯命令-执行意义的,还是同时具有交换互动特征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Robbins等人提出的“领导-成员交换(简称LMX)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具有开拓性的探讨,在管理学界特别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以往相关的理论研究 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这一问题。1939年勒温等人提出了“领导作风理论”。该理论以权利定位为基本变量对领导作风进行分类,提出应根据被领导者群体的不同去选择相应的领导作风。认为领导者对不同下属群体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差异,群体因其特征不同与领导者的关系各异。勒温的研究虽有简单化倾向,但他毕竟开始关注领导者与不同被领导者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对两者关系的研究。 弗莱德·菲德勒在其所创立的“领导权变理论”中强调:为实现有效的管理,领导者应根据管理对象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择取不同的领导方式。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影响的方式,以及情境给予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的一致性。在领导过程中应将上下级关系当作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虑,领导者应主动去研究和适应下属,并以灵活有效的方式予以应对。 美国学者霍曼斯等人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延续。如果一个人的行动给别人以好处,并使得对方做出互惠性行为,形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该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服从于社会交换规律,而社会交换类似于商品交换。由于这一理论是基于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考虑,因而他所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该理论在指明交换存在的同时深刻挖掘了人的社会行为的交换性本质,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LMX理论的主要观点 Graen和Robbins等人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更新的角度对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LMX理论。这些研究者们发现,在组织中尤其是在雇佣条件下,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体现有交换的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领导者与成员的合作性质,以及合作过程中可能选择的方式方法。 该理论认为,在组织中领导者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他既是代表组织利益而工作的委托人,又是同组织签订合同并履行特定职责的员工。这种身份特征决定了领导者必然要面对双重风险,为了减少风险,领导者必须引入积极因素来加以防范。领导者不难发现,在下属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发挥着较他人更为重要的作用,与这些人建立起某种关系能够有效的规避这种风险,保障目标任务的实现。而下属也同样存在着使任务风险趋于最小化的需求。在一些下属看来,如果能同任务管理者持有一定的关系,就可能获取较其他人更为有利的工作条件,得到更多的机会。由于领导者和部分下属都存在着建立某种关系的愿望,因而在双方间建立一种较为紧密的关系就成为可能。通过这种关系可以提高双方的合作水平,强化互惠行为,使双方提供出对方所需要但自己又不拥有,而且凭借自己的努力无法得到的东西。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及其拓展●牟临杉

布劳与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19世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家亚当·斯密的交换学说。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交换是古往今来一切民族、一切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人们之所以乐于互相交换是希望从中得到奖励和报酬.霍曼斯从功利主义经济学中吸取了灵感,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不论是物质活动还是非物质活动,都是一种交换活动。二是人类学的考察资料。人类学家对原始部落中形形色色的经济交换形式和社会交换的论述使霍曼斯确信,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且.人类已丛经济交换发展为社会交换,已从单纯的物质交换发展为物质与非物质的综合性交换。三是行为主义心理学。霍曼斯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的影响,认为斯金纳对鸽子和白鼠的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行为。来自经济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思想使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一具有浓重的功利主义和行为主义色彩.并且尤其强调对人类的社会交换行为作心理学解释。 布劳是一位典型科班出身的社会学家,他的理论来源于各个派别的思想.功能理沦、冲突 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观点和概念都出现在布劳的著作中,布劳可以说是采各家之长,立己之论。 共同点: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以霍曼斯的为基础,两人都认为任何复杂的社会结构都产生于基本的社会交换过程。 不同点: (一)研究主题的差异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不是从人的社会关系、从社会的动态过程去揭示人的需要和人的动机的存在和变化,未能认识到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效应。布劳批判霍曼斯的交换论忽略了社会结构所具有的突生性质,因此它只适用于直接人际互动关系的小群体,只能解释非制度化的社会行为。布劳认为霍曼斯从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所有社会现象的做法犯了“无视社会突生属性的还原主义错误”,为此,他为自己确立了新的研究主题,即“分析社会交往、维持它们的过程和它们具有的形式,并且进一步探究它们所引起的复杂的社会力量和结构”,或者说“回答较为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是怎样从较为简单的过程中演化出来的”。布劳希望实现的理论目标是克服霍曼斯理论在解释宏观领域现象时暴露出的不足,为分析非制度化的人际互动和制度化的结构关系提供一般性交换理论框架,填补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之间的鸿沟。可见,在布劳的研究设计中,微观结构、简单过程是出发点,宏观结构、复杂过程是落脚点。(二)对社会交换界定的分歧 霍曼斯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行为,将社会交换看作是无限的活动;布劳则认为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是极其有限的活动。在界定社会交换的概念时,霍曼斯同布劳都强调追求报酬这一动机,但布劳更胜一筹的是他强调并非所有的社会交往都是以对称的、平等的交换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可以是交互的,也可以是单方面的,一旦人们的社会地位分出高低,就要用权力关系而不是交换关系来维持。 (三)方法论上的区别 1.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和心理还原论,以个人心理的解释推导所有群体行为,这一原则把社会现实看作个人行动的结果,把社会结构看作是由个人行动创造维持的。他认为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断言一切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从人类心理中获得解释。布劳更多地倾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认为社会复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他坚持,微观结构是由进行互动的个人组成,宏观结构由相互联系的群体构成,需要正式的程序与强制性的手段来维持秩序。 2.霍曼斯用对等性原则解释社会交换,布劳则用对等性解释部分社会交换,用不对等性解释另外一些社会交换。布劳认为,不对等交换产生了社会的权力差异与分层现象。布劳的交

社会交换理论完整版

社会交换理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八章社会交换理论(S o c i a l E x c h a n g e T h e o r y)本章授课要点: 1、明确交换理论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及其思想来源; 2、正确区分霍曼斯和布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各自的理论缺陷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 现代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是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着作中诞生的,同冲突理论一样,交换理论也是作为对功能主义的反拨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广泛地吸收其他学科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思想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以亚当·斯密等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理论取向。在他们看来,交换是人类一切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时把人看作是富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作出全盘估计,对行动的成本和利润加以权衡,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社会交换论者吸收了以上关于成本、报酬、利润等概念,在他们看来,经济学对商品交换的分析不仅适合于经济领域,也适合于社会领域。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20世纪上半叶,西方人类学对初民社会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以下这些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中,交换被作为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受到关注,其成果为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提供了一些基本思想。 (一)弗雷泽的澳大利亚土着居民姑表联姻模式: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着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即土着居民由于没有娶亲的财力,只好用自己的女性亲属作为交换妻子的物品,因而妇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较多姐妹或女儿的男人就富有,并给他带来威望和权力。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交换心理学说:马林诺夫斯基在对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研究时发现,居民中通行一种“库拉圈”的交换制度,交换以臂环和颈饰为物品,但这种交换主要的不是源于获得的经济动机,而是一种建立并维持友谊的方式。马林诺夫斯基由此区分出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这对现代交换理论摆脱功利主义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摩斯交换理论中的结构主义:马歇尔·摩斯既反对从个体的经济动机解释交换,也反对从个体的心理动机解释交换。在他看来,促使人们进行交换的力量不是来自个体,而是来自社会或群体。个体从事交换活动是根据群体规则进行的,又是任意的,它体现了群体的道德。而这种道德一旦出现并在交换中得到巩固,其作用就远

领导理论

马克思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由于领导特性理论忽视下属的需要、没有指明各种特性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缺乏对因与果的区分、忽视了情境因素,导致它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的不成功。 领导行为理论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采口行为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伦西斯·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式理论、领导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主要是从对人的关动和对生产的关心两个维度,以及上级的控制和下属参与的角度对领导行为进行分类,这些理论在确定领导行为类型与群体工作绩效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上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影响成功与失败的情境因素的考虑。 领导行为与领导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显然依赖于任务结构、领导成员关系、领导权威、下属的主导性需求等情境因素,领导权变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提出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境因素,并且情境因素可以被分离出来,它的研究成果包括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和领导者参与模型。但由于实践者很难确定领导成员关系、任务结构等权变变量,领导权变理论相对于实践者显得过于复杂和困难,使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978年,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Burns)在对政治型领导人进行定性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领导过程应包含交易型和变革型两种领导行为,这一分类为领导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1985年,Bass正式提出了交换型领导行为理论和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它比以往理论采取更为实际的观点,是以一个“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的眼光看待领导行为,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领导理论 管理的四大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中,领导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在此指管理者通过指导、激励、带领等方式对下属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从而去努力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是有效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回顾并分析一下关于领导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 有关领导的理论很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领导理论大致有四种理论学派:早期的特质理论和行为理论、近期的权变理论以及当前的领导风格理论。按照时间的顺序,在20世纪40年代末,也就是领导理论出现的初期,研究者主要从事的是领导的特制理论的研究,其核心观点是:领导能力是天生的;从20世纪40年代末至60 末,主要进行的是领导行为理论的研究,其核心观点是:领导效能与领导行为、领导风格有关;从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出现领导权变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有效的领导受不同情景的影响;从80年代初至今,大量的出现了领导风格理论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是:有效的领导需要提供愿景、鼓舞和注重行动。 一、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 早期的领导理论研究都着重在找出杰出领导者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特性或品质上,称为特性论(或品质论)。传统的领导特质论认为,领导特质是天生的, Sir.F.Galton 早在1 869年就认为领导者的特质是天生的。在早期美国管理学家Edwin E.Ghiselli 提出了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他在其《管理者探索》中研究得出的八种个性特征为:才智、首创精神、督察能力、自信心、决断力、适应性、性别、成熟程度等,五种激励特征为:对工作稳定的需求、对金钱奖励的需求、对指挥别人权力的需求、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事业成就的需求等。在 1969年Gibb的研究认为天才领导者应该具有7种特质:善于言辞、外表英俊、高超智力、充满自信、心理健康、支配趋向、外向敏感等。后来, Stogclill等认为领导者的特质应包括16种特质。

领导者、追随者、情景论,

“领导者、追随者、情景”论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的团队管理需要不断地发展,而处于这些情况中的角色是“管理者、被管理者”还有必不可少的管理环境。在想要提高工作效益和充分利用组织内外资源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提高我们所处的管理环境质量,在这类似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去学习一些管理经验。 领导特性理论也被称为“伟人理论”或英雄理论,它是研究领导者个性特点,以及预测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特点的人能担任领导。现代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领导者特质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出来的。较具代表的现代领导特质理论包括:十条件论、二十种能力论、六类特质论、五种能力论、三种技能论等,下面我们从中选取一些来加以理解和探讨。 一、十条件论: 1)合作精神 2)决策才能 3)组织能力 4)精于授权 5)善于应变 6)品德超人 7)敢于创新

8)敢担风险 9)尊重他人 10)勇于负责 二、十种能力论 1)工作效率高; 2)有主动进取精神,不断改进工作; 3)有概括能力; 4)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分析问题; 5)有自信心; 6)有很强的判断能力; 7)善于用权; 8)能帮助别人提高工作能力; 9)热情关心别人; 10)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 三、三种技能论 1)技术技能 2)人文技能 3)观念技能 四、五种能力论 1)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 2)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3)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

4)能分清工作的主次 5)能做有效的决策 领导者位高权重,追随者只能服从。而情景则处于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友好的领导者,必有打心底跟随的追随者,在上级关心下级,下级忠于上级,而有的领导者和追随者却没有这样的关系。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认为,由于时间压力等原因,导致领导者与其下属中的少部分人建立了特殊的关系,这些个体成员成为圈内人士,他们受到信任,得到领导更多的关照,也更可能享有特权;而其他下属则属于圈外人士,他们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得满意的奖励机会也不多,他们的领导者—成员关系是在正式权力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只要我们的领导者把时间平均分配到各位员工的身上,公司的力量就会发展起来,也就是蝴蝶效应。但是我们领导者完全是不可能具有这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用毛遂自荐的方法运用于在工作中的员工,使他们的能力可以得到实现,也使领导者对员工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情景中,该组织一定顺利发展,可成为高端组织,这就是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领导者即有‘领导力和领导’但其领导力不等于领导。领导力下属对上级从心里的服从,当上级下达命令,下级无条件并心服口服的去玩成。上级以其魅力、性格对下属影响为根基。而领导则对指位居此职,根据责任和权力对下级进行领导,如果情景不同、其三者协调关系也有所不同。在2000年前中国文人、思想家、教育家、‘老子’

社会交换理论研究报告.

战略管理研究课程作业 ————社会交换理论与战略管理研究报告 第二组小组成员:田家宝毕双双 孙妍黄盼盼 李赫尧赵侠 朴秀镜

目录 1、社会交换理论综述 (3) 1.1、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3) 1.1.1、理论介绍 (3) 1.1.2、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对人际交往心理研究的贡献 (5) 1.2、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5) 1.2.1、理论介绍 (5) 1.2.2、布劳的贡献 (8) 2、重要观点及模型 (8) 2.1、霍曼斯的操作心理学观点 (8) 2.1.1、理论基础 (9) 2.1.2、决策 (9) 2.1.3、交换模式 (9) 2.2、布劳的经济学观点 (10) 2.2.1、理论基础 (10) 2.2.2、经济学的决策 (10) 2.2.3、变换模式 (11) 2.3、蒂博特与凯利的相互依赖说 (11) 2.3.1、理论基础 (12) 2.3.2、决策 (12) 2.3.3、交换模式 (13) 2.4、E?福阿与U?福阿的资源说 (14) 2.4.1、理论基础 (14) 2.4.2、决策 (14) 2.4.3、交换模式 (14) 2.5、E?沃尔斯特、贝尔谢德和G?沃尔斯特的公平说 (15) 2.5.1、理论基础 (15) 2.5.2、交换模式 (15) 3、社会交换的测量方法 (16) 3.1、方法论的选择 (16) 3.2、测量工具—量表 (17) 3.2.1、组织中的社会交换—感受组织支持(POS)的测量 (17) 3.2.2、领导—部属交换理论(LMX)的测量 (18) 4、社会交换理论实践应用 (19) 4.1、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组织承诺形成机制 (19)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史-社会交换理论)

第八章社会交换理论 2.8.1 复习笔记 社会交换理论是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与结构功能主义不同,它以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为基本出发点,试图解释竞争、冲突、整合、权力等重大社会现象。它的主要代表有乔治·霍曼斯和彼得·布劳。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 社会交换思想主要来源于古典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三个方面。早期社会学家只有齐美尔比较重视交换研究,认为团体成员之间存在一种互惠交换模式。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古典经济学研究了人们通过相互行为满足欲望的问题。最早是英国的洛克和亚当·斯密,他们认为交换使双方互利。社会交换理论借用和修正了古典经济学中的下述假设: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第二,个人拥有某类资源越多,对这种资源的需要便越小; 第三,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第四,垄断下的价格高于自由竞争下的价格。

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方式解释非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现象,从经济学中借用了许多概念和思路。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人类学家对初民社会的研究表明:初民社会没有现代市场,盛行的是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换。除此之外,初民社会中各种赠礼风俗、馈赠仪式莫不具有交换的含义。上述风俗除了具有物质性交换的一面外,还包含非物质性社会内容,这有助于建立相互间的义务,维系人们之间的联系。甚至亲属模式、婚姻关系都可以用交换来解释。 人类学的研究促使交换思想摆脱经济学功利主义的束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其代表人物有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摩斯、列维—施特劳斯等。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刺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模式,相信对动物行为的实验可用来推断人类的行为。其代表斯金纳对习得行为,特别对惩罚、强化给行为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成果直接被社会交换理论家霍曼斯所借鉴。 社会交换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将人与人之间的所有互动行为视为计算得失的理性交换行为。 第二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乔治·霍曼斯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霍曼斯早期受功能主义影响,后来通过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创立了交换理论。

LMX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简称LMX理论)是由葛伦(又译:乔治·格里奥)(George Graeo)和Uhl-Bien在1976年首先提出的,他们在VDL模型(Vertical Dyad Link Model)的研究过程中,通过纯理论的推导,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领导者对待下属的方式是有差别的;组织成员关系的集合中往往会包括一小部分高质量的交换关系(圈内成员之间),和大部分低质量的交换关系(圈外成员与圈内成员之间)。 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1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LMX)指出,由于时间压力,领导者与下属中的少部分人建立了特殊关系。这些个体成为圈内人士,他们受到信任,得到领导更多的关照,也更可能享有特权; 而其他下属则成为圈外人士,他们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得满意的奖励机会也较少,他们的领导一下属关系是在正式的权力系统基础上形成的。 该理论指出,当领导者与某一下属进行相互作用的初期,领导者就暗自将其划入圈内或圈外,并且这种关系是相对稳固不变的。领导者到底如何将某人划入圈内或圈外尚不清楚,但有证据表明领导者倾向于将具有下面这些特点的人员选入圈内:个人特点(如年龄、性别、态度)与领导者相似,有能力,具有外向的个性特点,如图11--4所示。LMX理论预测,圈内地位的下属得到的绩效评估等级更高,离职率更低,对主管更满意。 1、贡献:在双方关系中,个体所知觉到彼此投注于与工作有关系的活动的量、质和方向。

2、忠诚:在双方关系中,对另一方的目标与个人特长所表现的公开支持。 3、情感;在双方关系中,基于人际吸引(而非工作或专业价值)对另一方所产生的情感三方面。 LMX理论的关系[1] 葛伦的LMX理论提出了领导者和下属之间可能存在的三种关系,这些关系包括: (1)领导者和单个下属之间的关系(一种二维向量关系,领导者在一对一基础上对待单个下属,这与多维关系有所不同)。 (2)领导者和一个下属群体之间的关系(一种均衡领导方式,领导者以同等方式对待组织中每个下属)。 (3)领导者和两个有区别的下属群体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对待不同群体的人态度不同,对待同一群体的人则态度相同)。 一直以来,大部分对领导者-成员交换研究的重点都集中于领导和下属之间个人对个人 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后果。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形成是一个伴随着时间的演变而发展变化的过程。Bauer & Green (1996)主要从分析单一领导与成员“二元体”中的交换关系模式着手,认为某一领导一成员“垂直二元体”交换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接触、评价阶段,认识、行动阶段和感情、信任阶段(如下图)。

社会交换理论

听黄先生讲课有一大乐趣,在于可以听到许多从未了解过的领域的知识。然后就会去查阅并试图在日常中去考证它。平时被忽视的事情也突然就与之产生关联,会有一种“哦,原来如此”的心情。 “社会交换理论”发生于社会互动,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互利时,人际关系和谐,而且只有在相对平衡的条件下,互动得以长久维持。 黄先生将这种交换过程描述为“信用账户”,即给予我们精神支持或是物质帮助的这个人,其实是在我们这儿往他的账户里“存款”,而你会很自然的为此适时作出回报性的反应,于是互动继续。“社会交换理论”目前被量化为六类,X1—爱、X2—时间、X3—物、X4—社会地位(彼此之间的稀缺性)、X5—服务、X6—信息。他还给出了一个公式,更加准确直观。 Y=K1*X1+K2*X2+K3*X3+K4*X4+K5*X5+K6*X6 其中,Y是“信用账户”的总和,K值代表权重(黄先生称之为“情感放大系数”),我们看重的东西各不相同,六类事物在我们心中占据的分量不同。且面对不同的个体,衡量标准可能不会是唯一的。 上个周末,去看了心心念念的La La Land,电影很好看。被电影的拍摄和结局感怀之余,不由自主的就试图开始套用之前提及的理论,从一个一点儿也不浪漫的角度去分析它。Sebastian和Mia偶遇多次,Seb热爱爵士乐,梦想是开一家爵士乐俱乐部,可以纯粹创作,不受约束。女主Mia努力试镜,想要成为一名演员。两个坚持梦想的人(“社会地位”),相爱了。 Mia满足了Seb对于“爱”的需求,他太需要一个对他的执着感同身受的聆听者(服务、时间)。而试镜并不顺利的Mia同样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服务),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她的人(爱)。这个阶段大家都在往“信用账户”存款,信用状态良好。 由于一个契机,Seb加入了乐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与Mia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与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争吵随着这种失衡而来,Mia责备Seb背叛自己的梦想,Seb则认为当初是为了给Mia稳定的生活,不得已选择了乐队,而现在Mia却指责自己辛苦获得的成功事业。此时双方的付出与各自收到的并不相同,两者试图满足对方的,都恰恰不是对方最需要的。双方互耗“信用”,社会交换的良性循环被打破。 Mia也迎来了转机,在一次重要的试镜之后,她问Seb,"Where are we?",这句话,代表着在这个时候,Seb的爱对于Mia来说,已经没有梦想照进现实更加重要。在梦想面前,她将“爱”相应K值变小。交换停滞,社会互动中止。 结局很美,很伤感。他们试图圆满了所有过去,并祝福各自的当下。在现实面前,能做的就是,将相遇之歌作为离别的礼物。我会永远爱你,但是我尊重我们的选择与错过,相视一笑,就是最大的默契。 从某个层面看,用这个理论解释亲子关系,也是说得通的。子女对父母总有一种无法拒绝的心情,不正是因为他们在子女心里的“信用账户”,早已经让作为孩子的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完成真正与之匹配的回应。也想到,当我们对一个人抱有期待或是要求时,是否应该掂量一下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信用状态,不该贸贸然的一味索取。 诚然,这个理论有点过于凉薄,或许你一点也不认同。我也始终相信,有不存在所谓“信用账户”的两个人,我相信,大千世界,许多情感,无法简单用理论言明。 当我们无法面对某一个人时(即社会互动中Y值失衡),暂时放下一颗敏感脆弱的心,用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论来安抚你的不平衡、挫败、受伤。我但愿,但愿它在你很难的时刻,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第二篇 第8~11章)【圣才出品】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 第二篇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八章社会交换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交换 答:交换是爱默森从操作心理学中抽出对分析复杂社会模式有用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指行动者自环境中提取强化的行为。交换分为内部交换与外部交换,布劳把内部交换和外部交换又称为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 2.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 答: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是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中的一个概念。在这种网络交换关系里,行动者A的报酬来源是多方面的,他可以从B1、B2、B3那里得到报酬。相反,行动者B1、B2、B3却只能从A那里得到报酬,这种交换关系是垄断的,是不均衡不稳定的交换关系。单方垄断在人际间及群体间非常典型。如A可以是与3个男子B1、B2、B3约会的女子,A也可以是向三个生产性公司B1、B2、B3单独提供原料的公司,A可以是一个统治实体,而B们为依附性机构。单方垄断的重要特征是非均衡性,而非均衡结构总是趋于变化。 二、简答题

1.简述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理论来源与理论目标。 相关试题: (1)社会交换(概念题,吉林大学2017年研) (2)简述社会交换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研) 答:(1)理论来源 ①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 以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欲望的满足主要是通过交换过程实现的。每个人都有期望从相互交换中得到报酬的倾向。人是富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并认为交换不仅仅产生了经济关系,交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社会关系。 ②文化人类学家的交换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产生了一大批文化人类学家,尤其是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以及莫斯等人对初民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经济社会交换研究深深地影响着霍曼斯。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使得霍曼斯坚信交换是所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类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经济上的物物交换。在此基础上已经发展为非物质方面的社会交换,交换成为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通过交换可以揭示初民社会的社会结构。 ③斯金纳的个体主义心理学思想 如果说经济学、人类学启发了霍曼斯思想的形成,那么斯金纳的心理学理论就直接成为他的交换理论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霍曼斯认为按照进化论学说,既然人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低等动物的行为必然成为人类行为的主要来源。因此斯金纳对鸽子和老鼠的研究同样适用于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在他看来,人的行为首先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刺激反应,人也会寻求酬赏而避免或减少惩罚,“刺激反应”行动方式和理念应当是人类行动的基础方式。

领导行为理论:交换型和变革型领导行为

领导行为理论:交换型和变革型领导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由于领导特性理论忽视下属的需要、没有指明各种特性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缺乏对因与果的区分、忽视了情境因素,导致它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的不成功。领导行为理论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采口行为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包括:K.Lewin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R.Likert 的四种管理方式理论、领导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主要是从对人的关』动和对生产的关心两个维度,以及上级的控制和下属参与的角度对领导行为进行分类,这些理论在确定领导行为类型与群体工作绩效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上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影响成功与失败的情境因素的考虑。领导行为与领导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显然依赖于任务结构、领导成员关系、领导权威、下属的主导性需求等情境因素,领导权变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提出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境因素,并且情境因素可以被分离出来,它的研究成果包括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和领导者参与模型。但由于实践者很难确定领导成员关系、任务结构等权变变量,领导权变理论相对于实践者显得过于复杂和困难,使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978年,Burns在对政治型领导人进行定性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领导过程应包含交易型和变革型两种领导行为,这一分类为领导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1985年,Bass正式提出了交换型领导行为理论和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它比以往理论采取更为实际的观点,是以一个“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的眼光看待领导行为,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基本假设、理论框架与主要特征 1.交换型领导行为理论 在一些有关领导行为的研究中,领导行为常被理解为一种交易或成本一收益交换的过程。交换型领导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领导一下属间的关系是以两者一系列的交换和隐含的契约为基础。该领导行为以奖赏的了大领导十属,当下属完成特定的任务后,便给予承诺的奖赏,整个过程就像一项交易。其主要特征为:(1)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指导和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领导者向员工阐述绩效的标准,意味着领导者希望从员工那里得到什么,如满足了领导的要求,员工也将得到相应的回报;(2)以组织管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为基础,完全依赖组织的奖惩来影响员工的绩效;(3)强调工作标准、任务的分派以及任务导:向目标,倾向于重视任务的完成和员工的遵从。 根据Burns理论,交换型领导行为建立在一个交换过程的基础上,主要包括权变与非权变性两种奖励行为和权变与非权变性两种惩罚行为,实施不同的奖励和惩罚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谓权变性奖惩是指根据下属的绩效进行奖励和惩罚;非权变性奖惩是指领导进行奖罚时不依据下属的绩效。Bass则将交换型领导行为分为权变奖励领导行为(Contingent reward leadership)和例外管理(management by exception)领导行为两种,并随着领导者活动水平以及员工与领导相互作用性质的不何而不同。所谓权变奖励领导行为是指领导和下属间的一种主动、积极的交换,领导认可员工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员工也得到了奖励;例外管理领导行为则指领导借助于关注员工的失误、延期决策、差错发生前避免介入等,与下属进行交换,并按领导者介入时间的不同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类型。主动型的例外管理领导者,~般在问题发生前,持续监督员工的工作,以防止问题的发生。同时一旦发生问题,立即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当然也积极搜寻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或与预期目标偏离的问题。领导者在员工开始工作时,就向员工说明具体的标准,并

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理论研究新进展

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理论研究新进展 三十多年来,许多组织学者致力于上下级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LMX理论则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以往有关LMX理论的研究大都在个体水平上考察LMX 的主效应,近些年来,这一有关LMX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文章从测量工具、分析水平以及作用机制方面对LMX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从概念、测量方法、认知调节变量等方面加以改进。 标签:领导-成员交换(LMX);测量工具;分析水平;中介作用;调节作用 基于垂直对子联接(Vertical Dyad Linkage,VDL)而来的LMX理论认为,领导者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员工,并且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领导会依据一定的标准,比如能力和技能、可信任程度、愿意承担工作责任的动机以及下属与自己的相似性特征等对部属加以区分,并形成不同的交换关系。随着交换关系的不同,领导会将部属归类为“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两种不同的类型。人际交换关系质量好的部属被主管视为自己人,因而成为“圈内成员”;交换关系质量不佳的部属则被归类为“圈外成员”。相对于圈外成员,圈内成员获得领导较多的关注与支持,被要求承担较多的责任及非一般正式性的角色,且分享到较多的利益或资源。 由于LMX理论以动态、差异的观点来理解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较以往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风格理论等有较大的进步,所以该理论自Graen和Dansereau 在1972年首次提出之后,便吸引众多组织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以往有关LMX 的研究大都在个体水平上考察LMX的主效应。近些年来,这一有关LMX的研究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1.测量工具 LMX的结构存在着单维和多维之争,所以LMX的测量也出现了单维和多维量表。有学者认为,领导和成员之间的交换只局限在与工作相关的方面,所以LMX 是单维的(转引任孝鹏、王辉,2005)[1]。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领导与成员的交换关系很难仅仅局限在工作领域,他们从LMX的两个理论基础—社会交换理论和角色扮演理论(role playing theory)进行阐释,认为LMX应该是多维度的。目前比较公认的是Liden和Maslyn(1998)[2]提出的四个维度的结构:情感(affect)、贡献(contribution)、忠诚(loyalty)和(professional respect)专业尊敬。我国学者王辉、牛雄鹰(2004)[3]在我国文化背景下验证了LMX的四维结构。Greguras和Ford(2006)[4]在验证LMX四维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平行(parallel)的方法开发了领导对LMX关系认知的量表。 以往的研究中,最初使用的LMX量表大都通过下属的回答,比如他们喜欢或尊重上级的程度,来评定领导与成员之间交换关系的好坏。已有的少数几个研究运用了从领导者的角度评估关系质量的方法,所使用的量表是通过下属认知的LMX关系的量表中的项目“镜像”得到的。Greguras和Ford(2006)认为这种“镜像”

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评述部分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的强调,也被称为一种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而这一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就是霍曼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个体主义力法论自然就应运而生,霍曼斯便成了开路先锋。) 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第二,文化人类学家的交换思想。第三,斯金纳的个体主义心理学思想。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成功命题。就个人的全部行动而言的。人的行动与动物有着相似的地方,他要遵循报酬原则。也就是说,频率的有规律性所获得的报酬和奖励要低于没有规律所得到的奖励和报酬。 第二个是刺激命题。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的行动。 第三个是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当然.霍曼斯所讲的价值不仅仅指经济价值也包含了社会价值乃至伦理道德价值因素在内. 第四个是剥夺——满足命题。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 第五个是攻击——赞同命题。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可以发泄他的不满情绪,因而对他来说有价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或者他的错误行动没有受到预想中的惩罚,他都会非常高兴,继续做得到报酬的行动或者避免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 第六个是理性命题。霍曼斯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最高酬赏和利润。 从上面我们不难发现,霍曼斯是在吸收上述思想家们的思想并总结斯金纳心理学理论五个命题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命题,与原先的社会理论相比,更具有时代性和较强应用力。但是,与布劳、科尔曼等人的社会理论相比,他一味地反对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而没有深入揭示建立在个体交换基础上宏观水平上的社会交换。 霍曼斯交换理论在20世纪的60年代之后,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尤其是其成功命题和刺激命题,被广泛应用到薪酬制度当中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眦”。而且,霍曼斯理论非常重视人的需要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理性人的选择性,这种将微观互动与宏观整合相结合的尝试也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理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霍曼斯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动机,而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体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个人对于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其次,霍曼斯混淆了动物为了生存而形成的本能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界限,忽视了人类生活、人类文化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