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梳理带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知识梳理及习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知识梳理及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诫子书》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二、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四、字词解释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与复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与复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与复习知识要点一:字词积累1.给加粗的字词注音。

确凿( ) 菜畦( ) 斑蝥( ) 倜傥( )( )敛( ) 脑髓( ) 桑椹( ) 宿儒( )盔甲( ) 拗( ) 秕谷( ) 锡箔( )( )蝉蜕( ) 鼎沸( ) 攒在一起( ) 人迹罕至( )绽开( ) 搓捻( ) 疲倦( ) 小心翼翼( )惭愧( ) 觅食( ) 繁衍( ) 花团锦簇( )预兆( ) 迁徙( ) 企盼( ) 落英缤纷( )穿梭( ) 煎熬( ) 冥思( ) 不可名状(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àn( )赏书shú( ) 和ǎi( ) lún( )语三xǐng( )吾身学而不思则wǎng( ),思而不学则dài( ) 不亦yuè( )乎不yùn( ) 不yújǔ( )( )一dān( )食qūgōng( )( ) 而zhěn(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5)峨眉山月半轮秋( )(6)夜发清溪向三峡( )(7)岐王宅里寻常见( )4.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稀少)觅食(寻找)B.敛进(收拢,收缩)鉴赏(鉴定)C.人声鼎沸(开水)拗(弯曲)D.攒成(打结,拴)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知识要点二:语言运用5.下列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百草园的春天在那时是我的乐园。

B.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我很害怕。

C.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一至三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一至三单元)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春》朱自清一、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

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6散步-莫怀戚(解析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6散步-莫怀戚(解析版)

专题06散步-莫怀戚知识归纳一、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6月3日~2014年7月27日,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和六年级上册第十课。

散文《家园落日》也曾选在中学语文课文之中。

短篇小说《孪生中提琴》入选“2010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短篇小说。

1980年莫怀戚在大学时开始文学创作,现已从事文学创作三十余年。

他的创作以小说见长,也擅长散文,但不善于写诗。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我们从《散步》中可以领悟这一特色。

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

语言风趣,甚至有些尖、匿名恐吓电话、弃婴收养、金钱婚姻、婚外奸情等问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的文字从容不迫,张弛有度,跳跃而有节奏,节制,举重若轻,可以让读者轻松地放下戒备。

读他的作品,好像和一个有趣的朋友摆龙门阵,你听他唠叨着,胡乱地说东道西的时候,忽然就看见他弹了一下烟灰,啜了口茶,或者是偷偷向你一个坏笑挤了一下眼睛。

让人愉悦、很舒服、很满足。

莫怀戚的散文精美,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如《散步》于尺水兴波,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

二、背景链接这篇文章写于1985年。

我父亲刚去世。

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

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

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

三、基础知识【词语】:委屈【注音】:wěi qū【释义】:①du屈意迁就。

②zhi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指责而心里难dao过。

③使受委曲。

④不好的待遇。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文化常识知识归纳与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文化常识知识归纳与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文化常识知识归纳与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一)课文文学与文化常识归纳1《春》作者,字,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等。

2《济南的冬天》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剧本《》《》。

3《观沧海》作者,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字,号,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5《次北固山下》作者,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第二联为,第三联为,第四联为。

6《天净沙·秋思》作者,号东篱,戏曲作家、散曲家。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是,“秋思”是。

7《金色花》作者,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8《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作者,9《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

《咏雪》出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10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

例如,令尊:称对方的;令堂:称对方的;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

例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自己的;家母、家慈:称自己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基础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基础知识梳理

散文诗二首1.词语匿名(nìmíng) 林阴(línyīn) 敷衍(fūyǎn)膝盖(xīgài) 并蒂(bìngdì)浓阴(nïngyīn) 莲蓬(liánpãng) 菡萏(hàndàn) 敧斜(qīxiã) 慈怜(cílián)荫蔽(yīnbì) 荫庇(yìnbì) 覆盖(fùgài) 祷告(dǎogào) 姊妹(zǐmâi)木梗(mùgěng) 沐浴(mùyù) 遮蔽(zhēbì) 徘徊(páihuái) 嗅觉(xiùjuã)揣摩(chuāimï)2.多音字荷:荷叶(hã) 负荷(hâ)闷:闷热(mēnrâ) 闷闷不乐(mânmânbúlâ) 烦闷(fánmân)会:会计(kuàijì) 会议(huìyì)卷: 试卷(shìjuàn) 卷入(juǎnrù)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āngbiàn) 大腹便便(dàfùpiánpián)3. 《散文诗二首》生字词匿笑、并蒂、桔(jiã)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4. 《散文诗二首》词语解释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⑤慈怜:慈爱怜惜。

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练习 - 含问题和回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练习 - 含问题和回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练习- 含问题和回答问题一:谁是《论语》的作者?回答:《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名著,它的作者是孔子。

问题二:《红楼梦》是谁写的?它讲述了什么故事?回答:《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它讲述了贾府的衰落和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问题三:《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回答:《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讲述了宋朝末年豪杰聚义的故事。

故事中描写了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战斗和英勇事迹。

问题四:《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回答:《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主要人物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

他们一起乘坐的是孙悟空变化的神仙金翅大鹏鸟。

问题五:《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回答:《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和东吴这三个国家。

问题六:《诗经》是中国古代的哪一本诗集?回答:《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本诗集,它包括了很多民歌、节令歌和宴会上唱的歌曲。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瑰宝之一。

问题七:《孙子兵法》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军事典籍?回答:《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典籍,它的作者是孙武,书中主要介绍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

它是中国军事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问题八:《隋唐演义》是讲述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回答:《隋唐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它主要讲述了隋朝和唐朝时期的历史故事。

故事中描写了唐朝建立和盛世的历史情节。

问题九:《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什么类型的书?回答:《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通史著作,它的作者是司马光。

书中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自夏商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迁。

问题十:《醒世恒言》是中国古代的哪一类小说?回答:《醒世恒言》是中国古代的警世小说,它以小故事的形式,通过反映社会现实中的弊端和道德观念的宣扬,来启迪读者的思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基础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基础知识梳理

《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讲解一、文学常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四、古今异义:1. 儿女:古,子侄辈; 今,子女。

2. 去:古,离开; 今,到什么地方去。

3. 文义:古,诗文; 今,文章意思。

五、一词多义1. 顾:①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②相顾惊疑。

顾:看。

(如顾野有麦场) ③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

(如三顾茅庐)2. 信:①则是无信。

信:讲信用。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③必以信。

信:实情。

六、敬辞与谦辞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七、其它关键词1. 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2. 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3. 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4.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5.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着、随着。

6. 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丢下。

舍:丢下、舍弃。

去:离开。

7. 下车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 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10. 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八、句子翻译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基础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基础知识梳理

散步一、作者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有《散步》《诗礼人家》等。

二、课文内容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身后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结构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A. 散步的人有:我母亲妻子儿子B. 散步的地点是:田野C. 散步的季节是:初春D.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用:“初春之景是美丽的,美在___”句式品赏。

概括课文中每个人物的特点。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找出过渡段落,并概括。

过渡:我们一家四口在这样美丽的初春田野上散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一个小小的分歧却让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思考:在面对分歧时,我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我会感到责任的重大?我决定走大路。

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

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我的决定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之重大。

(这其中表达式我对母亲、妻子、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怎样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

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小孩,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老人、小孩组成当前典型的小家庭,而整个世界正是一个个小家庭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写作技巧一开门见山,直接叙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基础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基础知识梳理

秋天的怀念一、文学常识《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作者与背景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原籍河北涿(zhuō)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

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二、字词残疾焦躁不安憎.恨(zēng) 暴怒无常砸碎墙壁沉寂瘫痪..(tānhuàn)侍.弄(shì) 捶打整宿.(xǐu) 翻来覆去唰唰啦啦憔悴..(qiáocuì) 央求神色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豌豆仿膳踩扁敏感诀别淡雅深沉泼泼洒洒烂漫创.伤(chuāng)词语解释:1.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3.整宿:整夜,整个晚上。

4.诀(juã)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5.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

三、问题巩固(一)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试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解析: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

“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解析: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解析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解析版)

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知识归纳一、文体知识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

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二、作家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

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三、基础知识(一)1.注意读音骤(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二)1.读准字音不(fǒu) 惭(cán)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期行:相约同行。

舍去:顾而离去。

去,离开。

乃:才。

则:就,便,那么。

顾:回头看。

君:对别人的尊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在不:不,同“否”。

四、研读《咏雪》(一)整体感知1.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白雪/纷纷/何所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二)深层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交流点拨】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带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带答案)

第1课《春》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窠巢..(kē cháo 2.应和.(hè 3.稀疏.(sh 4.蓑.衣(suō)5.抚摸..(yùn?niàng7.撑.着伞.(chēng sǎn)8.卖弄.(n ..(fǔ mō 6.酝酿òng)9.水涨.(zhǎng) 10.嗡.嗡(wēng11.软绵绵..(mián)12.黄晕.(yùn13.落.地(luò) 14.薄.烟(báo) 15.赶趟.儿(tàng)16.烘.托(hōng17.花枝招展..(zhāo zhǎn) 18.繁花嫩.叶(nèn)二、根据拼音写汉字1.lǎng润(朗)2.liáo 亮(嘹)3.gē bo4.wǎn 转(宛)5.jìng mò(静默)6.pī suō dài lì(披蓑戴笠)7.呼朋yǐn伴(引)8.健zhuàng(壮) 9.精神dǒu sǒu(抖擞)10.hóu咙(喉)三、词语积累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语文课本上比喻姿态优美。

2.wǎn 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3.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卖弄)4. 一年的打算在春天就安排好。

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济.南(jǐ2.设若..(shè ruò 3.境.界(jìng 4.晒.太阳(shài)5.着.落(zhuó6.着.急(zháo7.澄.清(chéng8.看护..妇(kān hù)9.空灵.(líng10.露.出(l11.绿.色(lǜ12.一髻.儿(jì)13.宽敞.(chǎng) 14.狭窄.(zhǎi15.水藻.(zǎo16.贮蓄..(zhù xù)二、看拼音写汉字1.温qíng2.xiāng边3.cí善4.地tǎn(毯)5. jī fū三、词语积累1.响亮:原本指(声音)的宏亮,文中用来指天气。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7散文诗二首(解析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7散文诗二首(解析版)

专题07散文诗二首知识归纳一、作者简介1.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2.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小说散文集《往事》。

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

二、文体知识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三、基础知识1.嗅(xiù):闻(气味)。

匿笑(nì):偷偷地笑。

匿,隐藏。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mù yù):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2.并蒂:两朵及以上的花并排长在同一根茎上。

菡萏(hàn dàn):荷花。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欹斜(qī):倾斜,歪斜。

荫蔽:遮蔽。

四、研读《金色花》1、感知诗意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

”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2、问题探讨:(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明确:(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1《论语》十二章(解析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1《论语》十二章(解析版)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实验班)命题人:施大军2005-3-22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终于又有机会展示你们的才能了。

只要你充满信心,认真仔细,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的。

祝你成功!我们开始吧!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1、按课文内容填空。

(10分)(1)它没有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白杨礼赞》)(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的人,一个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一个的________________人。

(《纪念白求恩》)(3)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敬业与乐业》)(4)临风一呖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池鹤》)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1)秀颀.()(2)丰腴.()(3)伫.立()(4)旁wù()(5)亵dú()(6)jiǒng()异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4分)坦荡如底妙手偶得争研斗艳忍俊不禁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2分)爱心是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2分)A.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4古代诗歌四首(解析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4古代诗歌四首(解析版)

专题04古代诗歌四首知识归纳一、《观沧海》【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并以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

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遗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

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写作背景】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文体知识】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

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次北固山下》【作者简介】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先天元年(712年)中了进士,官洛阳尉。

早有文名,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其诗流传不多。

《天净沙•秋思》【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散曲家。

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解析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解析版)

专题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知识归纳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98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沁园春·雪》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其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白求恩简介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

他于1939年11月在河北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二、基础知识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派遣纯粹晋察冀鄙薄殖民见异思迁精益求精三、理清思路1.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根据重点句归纳出各段的要点。

讨论并归纳:第1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各段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明确: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春》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窠巢
..(kē cháo) 2.应和.(hè) 3.稀疏.(shū) 4.蓑.衣(suō)
5.抚摸
..(yùn?niàng)7.撑.着伞.(chēng sǎn)8.卖弄.(n ..(fǔ mō) 6.酝酿
òng)
9.水涨.(zhǎng) 10.嗡.嗡(wēng)11.软绵绵
..(mián)12.黄晕.(yùn)13.落.地(luò) 14.薄.烟(báo) 15.赶趟.儿(tàng)16.烘.托(hōng)
17.花枝招展
..(zhāo zhǎn) 18.繁花嫩.叶(nèn)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lǎng润(朗)
2.liáo 亮(嘹)
3.gē bo(胳膊)
4.wǎn 转(宛)
5.jìng mò(静默)
6.pī suō dài lì(披蓑戴笠)
7.呼朋yǐn伴(引)
8.健zhuàng(壮) 9.精神dǒu sǒu(抖擞)10.hóu咙(喉)
三、词语积累
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语文课本上比喻姿态优美。

2.wǎn 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3.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卖弄)
4. 一年的打算在春天就安排好。

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2课《济南的冬天》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济.南(jǐ)
2.设若
..(shè ruò) 3.境.界(jìng) 4.晒.太阳(shài)
5.着.落(zhuó)
6.着.急(zháo)
7.澄.清(chéng)
8.看护
..妇(kān hù)9.空灵.(líng)10.露.出(lù)11.绿.色(lǜ)12.一髻.儿(jì)
13.宽敞.(chǎng) 14.狭窄.(zhǎi)15.水藻.(zǎo)16.贮蓄
..(zhù xù)
二、看拼音写汉字
1.温qíng(晴)
2.xiāng边(镶)
3.cí善(慈)
4.地tǎn(毯)
5. jī fū(肌肤)
三、词语积累
1.响亮:原本指(声音)的宏亮,文中用来指天气。

是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阳光十分强烈的感觉。

“响”有“非常”“十分”的意味。

2.响晴:晴朗无云。

第3课《雨的四季》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花苞.(bāo)
2.粗犷.(guǎng)
3.斗笠.(lì)
4.绿茵茵.(yīn)
5. 铃铛
..(lì lín)..(líng dang) 6.静谧.(mì)7.高邈.(miǎo)8.莅临
9.似.乎(sì)10.草垛.(?duò)11. 瓢泼.(pō)12. 倾诉
..(qīng sù)13.凄冷.(lěng)14.蝉.声(chán)15. 爱恋.(liàn)
16.彩棱镜
..(lìn sè)18.咄.咄逼人(duō)..(léng jìng) 17. 吝啬
二、看拼音写汉字
1.冷liè(冽)
2.干zào(燥)
3.屋yán(檐)
4.浇guàn(灌)
5. jié毛(睫)
6.池qí(畦)
7.xī xī lì lì(淅淅沥沥)
三、词语积累
1.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多用于书面。

莅,到。

2.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淅淅沥沥)
3.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咄咄逼人)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一、给加点字注音
1.竦峙
..(sǒng zhì) 2.萧瑟.(xiāo sè) 3. 沧.海(cāng) 4.澹.澹(dàn)5.碣.石(jié) 6.枯藤.(té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