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由于文献增多,需要对它们进行整理、保存和利用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和其他类型的图书馆一样,高校图书馆的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回顾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留下的宝贵经验,对于探索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更快,陆续兴建了一批高校图书馆,馆舍条件和服务设施均有所改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也发生了进一步变革,高校图书馆正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过渡,可以说这短短十余年的发展速度和成就都大大地超过了前二十多年,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的10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80%以上都不同程度地新建和扩建了图书馆。新馆的建设,既改善了师生的阅读环境,也为高校图书馆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这一阶段的高校图书馆在设计中,注意吸收国外图书馆建筑思想之精华,同时结合我国高校读者的阅读习惯、图书馆的技术设备条件,力求使新馆的使用功能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过渡。

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区别

1.目的不同。公共图书馆的目的是普及性教育,群众性和公共性较强。高校图书馆的目的为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专业性较强。

2.服务对象不同。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比较广泛,它为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城乡居民服务,这些读者之间的需求差异性较大。而高校图书馆主要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他们的知识层次比较高。

3.人流特点不同。公共图书馆每日的人流量相对稳定,节假日的人流要比工作日稍高一些。而高校图书馆的人流受学校教学计划的影响较大,图书馆的使用及借阅人流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

4.管理方式不同。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上强调藏阅并重,以藏为主,书库占用面积的比例较大。而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上侧重阅览,因而开架阅览的比例高。

5.藏书体系不同。公共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体现的是综合性和广泛性,其藏书门类呈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而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体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很强,图书的复本率高,

它往往是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来设置的。

6.地理位置不同。公共图书馆一般地处闹市区,交通便利。高校图书馆一般位于高校校园内的中心区、教学区,或是邻近学生生活区,建筑环境相对安静。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规模、层数以及阅览空间的分布格局,因此,我们在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而应认真研究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二.高校图书馆性质和功能拓展

随着现代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其图书馆将成为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术机构。进入90年代,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进一步扩大,除了继续传统的“藏、借、阅、管”等功能外,还引入了新的职能。1.“学习中心”的职能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衡量一所大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看它能否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来。将高校图书馆建成一个具有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工具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配备音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交互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主动灵活,生动而带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无疑是保障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2.“检索中心”的职能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哪一项职能都离不开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形成和光盘载体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检索中心”的职能将越来越重要。少‘’大师生不仅可以通过它检索到本校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信息,以及订购的光盘数据库和磁盘数据库的文献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它与国内、国际网络联结检索到国内外数以千计的图书馆和信息中心所拥有的文献资源和软件资源,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3.“咨询中心”的职能

现代高等院校对信息和情报的需求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因而对信息工作人员和情报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他们不仅应起到信息源与信息用户之间“中介人”的作用,还应能根据学校或社会的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为师生的疑难提供必要的咨询,起到信息专家或情报专家的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担负起读者教育和读者培训的责任,特别要培养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4.“科研交往中心”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优势,这为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科研创造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的师生们创造了互相交往、互相激发的条件,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利研交往中心。

这对培养新世纪的“全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增多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也对这方面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5.“文化中心”的职能

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和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许多学校定期举办各类展览、讲演、报告等文化活动,为高校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校图书馆日益成为发挥校园文化职能的重要阵地之一。与此同时,作为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还要求具有不断引进和推广新科技和文化信息,展示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职能。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还是一个文化中心。为了满足这些职能的需求,许多高校图书馆增设了报告厅、展览厅、检索大厅、多媒体教室、自习教室、休闲交往场所等功能空间。因此,我们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在设计前就考虑到图书馆的多功能需求及变化,注重图书馆建筑的实用性、适应性与灵活性,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现今的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也是全球网络化时代的社会。作为专门从事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的图书馆,在这种环境下所发生的变革最为迅速,也最为迫切。虽然各高校图书馆建筑由于学校性质、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功能都是相同的,因而在现阶段也就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三.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特点

1.新建馆舍规模越来越大

9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规模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据我国图书馆专家夏国栋对94所高校图书馆的统计,馆舍的总建筑面积为120.11万平方米,平均每馆近1.28万平方米,比80年代增长了33%。在这94所图书馆中,馆舍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的有70所,占74%有近20所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超过了2万平方米。在这一过程中,教育部自1995年起实施的“211 "工程对高校硬件建设提出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设。

2.“大开间,三统一”的设计模式被普遍认可

现代图书馆要求以人为本,力图向读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于是管理方式由“闭架”

变为“开架”。为了使读者充分接近藏书,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新建图书馆的建筑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