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2

合集下载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周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和六小舞。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各类民间舞蹈十分兴盛,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楚舞,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汉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盘鼓舞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

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软舞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歌舞大曲故事情节的歌舞戏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继承了前代传统舞蹈、以国名地名族名为乐部或舞蹈名称的乐舞和唐代新作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型歌舞的统称均为“踏歌”。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著名代表作《霓裳羽衣》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

10、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瓦舍、勾栏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1、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杂剧,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

另外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朱载堉,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1、百戏:“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 二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 二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第一章原始舞蹈一、崖画舞蹈1、图腾舞蹈图腾:从初期母系氏族公社起,每个氏族就采取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

人们相信图腾就是本氏族的祖先或是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并能予以福佑的保护神。

图腾舞蹈的类别(1)、动物图腾舞蹈:飞禽、走兽、水族,模仿动物的动作。

(2)、植物图腾舞蹈:仅次于动物图腾的第二生命体,特别是长年生长的木本植物。

(3)、无生物图腾:日、月、山、川、水、火、土等。

2、祭祀舞蹈通过祭祀活动,舞蹈逐渐变成一种风俗。

3、求偶舞4、反映生产劳动的舞蹈5、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二、部落舞蹈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到各时期部落的氏族首领,都有自己的乐舞。

例如伏羲的乐舞叫《扶来》,歌颂伏羲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功绩;神农氏的乐舞《扶犁》,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下面摘要了几个远古部落的乐舞。

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纪功舞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舞蹈(如《云门》、《大章》、《大韶》、《大夏》)1、黄帝的乐舞相传黄帝的乐舞叫《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或《咸池》。

歌颂黄帝聚众万民,盛德如云,如祥云,福佑之兆。

同时,此乐舞还有祈求丰收,五谷丰登之意。

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

2、尧的乐舞《大章》,“大章”的意思是“尧之仁德,章明于天下”,尧是陶唐氏的领袖,由于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人们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阳,仰望他就像仰望云彩。

尧以此乐舞祭祀上帝。

3、舜的乐舞禹的乐舞叫《大韶》简称《韶》《九韶》、《萧韶》等,它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之仁德为内容;用于庙堂祭祀的舞蹈,充满幻想,浪漫天真,色彩斑斓。

《史记》记载到:鸟兽翔舞,萧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4、禹的乐舞《大夏》,为歌颂禹治水有功和战天斗地的精神,禹命皋陶作《大夏》,表演时,舞人头戴皮制的帽子,上身赤裸,下穿素白褶裙,再现治水过程。

三、原始舞蹈的特征1、强烈的功利目的2、澎湃的生命激情原始人跳舞,在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舞蹈使他们在自身肢体的运动中感受生命的真实与伟大。

中国舞蹈史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中国舞蹈史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中国舞蹈史大一上学期知识点中国舞蹈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

下面是中国舞蹈史大一上学期的主要知识点。

一、舞蹈的起源和发展1.舞蹈的起源:根据考古和民间传说,舞蹈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史前时代,最早是由原始社会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活动方式。

2.早期舞蹈形式:早期舞蹈形式主要包括祭祀舞、巫术舞、婚庆舞等,这些舞蹈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灵、生活的崇拜和祝福。

3.古代宫廷舞蹈: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宫廷舞蹈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一种娱乐形式。

宫廷舞蹈注重礼仪和高贵的形象,有具体的规定和动作。

4.典籍记载:《礼记》、《乐府诗集》、《诗经》等古籍对舞蹈起源和传统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成为了后世学习和研究舞蹈的重要资料。

二、汉代以前的舞蹈1.《诗经》中的舞蹈:《国风》、《周南》、《鲁颂》等多首篇章中描述了舞蹈的情景和形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审美。

2.渔阳掺诗舞:渔阳掺诗舞是汉代时期的一种形式独特、艺术风格独特的舞蹈,以其轻盈、均匀的舞步和高雅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三、唐代舞蹈1.祭祀舞:唐代的祭祀舞是壮观的,主要以武力表演和敬神的形式展示。

受佛教影响的舞蹈也开始出现,如《瑶琴引》。

2.宫廷舞蹈:唐代宫廷舞蹈形式多样,例如《露禅》、《玉环舞》和《乐章舞》等,充分体现了盛世与繁荣时期的气氛。

3.士人之舞:唐代士人兴起了一种新的舞蹈形式,将诗词歌赋和舞蹈结合起来,如《雲鬢撩云扇》。

四、宋代以后的舞蹈1.宫廷舞蹈:宋代的宫廷舞蹈延续了唐代的传统,舞蹈形式较为庄重、典雅,有完善的规矩和舞蹈动作。

2.民间舞蹈:宋代的民间舞蹈多样化,有游神舞、蹴鞠舞、踏歌舞等等,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乐观和热情。

3.元代舞蹈:元代的舞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元朝的舞蹈作品既有传统的宫廷舞蹈,也有民间舞蹈和西亚舞蹈等多种形式。

4.明清时期的舞蹈:明代以后,宫廷舞蹈的规模逐渐缩小,宫廷文化的衰落也对舞蹈发展产生了影响。

我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

我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第一章原始舞蹈一、崖画舞蹈1、图腾舞蹈图腾:从初期母系氏族公社起,每个氏族就采取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

人们相信图腾就是本氏族的祖先或是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并能予以福佑的保护神。

图腾舞蹈的类别(1)、动物图腾舞蹈:飞禽、走兽、水族,模仿动物的动作。

(2)、植物图腾舞蹈:仅次于动物图腾的第二生命体,特别是长年生长的木本植物。

(3)、无生物图腾:日、月、山、川、水、火、土等。

2、祭祀舞蹈通过祭祀活动,舞蹈逐渐变成一种风俗。

3、求偶舞4、反映生产劳动的舞蹈5、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二、部落舞蹈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到各时期部落的氏族首领,都有自己的乐舞。

例如伏羲的乐舞叫《扶来》,歌颂伏羲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功绩;神农氏的乐舞《扶犁》,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下面摘要了几个远古部落的乐舞。

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纪功舞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舞蹈(如《云门》、《大章》、《大韶》、《大夏》)1、黄帝的乐舞相传黄帝的乐舞叫《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或《咸池》。

歌颂黄帝聚众万民,盛德如云,如祥云,福佑之兆。

同时,此乐舞还有祈求丰收,五谷丰登之意。

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

2、尧的乐舞《大章》,“大章”的意思是“尧之仁德,章明于天下”,尧是陶唐氏的领袖,由于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人们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阳,仰望他就像仰望云彩。

尧以此乐舞祭祀上帝。

3、舜的乐舞禹的乐舞叫《大韶》简称《韶》《九韶》、《萧韶》等,它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之仁德为内容;用于庙堂祭祀的舞蹈,充满幻想,浪漫天真,色彩斑斓。

《史记》记载到:鸟兽翔舞,萧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4、禹的乐舞《大夏》,为歌颂禹治水有功和战天斗地的精神,禹命皋陶作《大夏》,表演时,舞人头戴皮制的帽子,上身赤裸,下穿素白褶裙,再现治水过程。

三、原始舞蹈的特征1、强烈的功利目的2、澎湃的生命激情原始人跳舞,在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舞蹈使他们在自身肢体的运动中感受生命的真实与伟大。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一、填空题: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角觝戏,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

《东海黄公》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时代,长安、洛阳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软舞》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剑器舞》。

11.宋代常用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巫舞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百戏》、《盘鼓舞》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健舞”和“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

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代表作品是和。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的特点,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

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和。

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的统称均为“”。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着名代表作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

10、、的抒情性,是部分唐代舞蹈的特色。

11、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2、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

另外明代着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1、百戏:“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2、歌舞戏:歌舞戏由歌、舞、戏三者相结合而成,以歌唱、说白、滑稽表演兼具舞蹈动作等手段表现特定内容,反映一定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关系等。

在歌舞戏中,戏的成分比较重,歌舞是为戏服务的。

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

清商乐舞: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

清商乐舞的主要特征为抒志言情、飘逸闲雅、以目传情、以轻见长、以妙取胜。

清商乐舞在永嘉之乱后发展为吴歌、西曲。

吴歌、西曲是有歌、有舞、有乐的民间歌舞形式。

宋代队舞:是以唐代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在宋代属于这种形式类别的歌舞包括宫廷队舞、大曲歌舞、转踏。

宋代队舞的特征:⑴歌舞具有情节性和叙事性⑵宋代队舞对大曲按需择用。

散序-中序-破。

⑶宋代队舞具有综合性⑷宋代队舞具有理趣化⑸宋代队舞具有雅化倾向。

文人味、学问气、书卷气。

⑹舞蹈风格:娇柔、纤弱、娴静、淡雅巫舞:是巫术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

巫术仪式舞蹈,主要是蜡祭、雩祭、儺祭、祀高禖等活动中的舞蹈。

六大舞可分为文舞和武舞,总称雅乐。

“六大舞” 包括《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六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大韶》舜的乐舞《大韶》乃古代的一个著名乐舞,简称《韶》。

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帝之仁德为内容的,舜时,《大韶》就曾用于庙堂祭祀。

孔子对大韶推崇备至,评价它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作品。

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龟兹地区乐舞十分繁盛。

天竺乐即古印度的乐舞。

印度古典舞蹈来自寺院。

所以天竺乐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和宗教色彩。

白纻舞:原是三国吴地的民间歌舞,因白色纻麻舞衣而得名。

白纻舞以舞袖为特征,不仅是表演性舞蹈还用于娱神祭祀。

以舞相属:是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节舞蹈。

席间一人舞罢,邀请另一人起舞。

属,邀请之意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规矩,特别讲究仪容仪态。

到了唐朝以舞相属之风更盛,人们将跳舞视为抒情怡乐的快事。

坐部伎:室内厅堂表演,堂上坐奏规模宏大人数众多气势雄伟立部伎:室外广场庭院演出,堂下立奏人员较少精巧典雅温馨致雅“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周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和六小舞。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各类民间舞蹈十分兴盛,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楚舞,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汉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盘鼓舞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

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软舞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歌舞大曲故事情节的歌舞戏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继承了前代传统舞蹈、以国名地名族名为乐部或舞蹈名称的乐舞和唐代新作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型歌舞的统称均为“踏歌”。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著名代表作《霓裳羽衣》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

10、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瓦舍、勾栏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1、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杂剧,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

另外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朱载堉,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1、百戏:“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中、外舞蹈史复习所有综合(含精彩试题)

中、外舞蹈史复习所有综合(含精彩试题)

中、外舞蹈史复习所有综合(含精彩试题)成人高等教育舞蹈学专业《中外舞蹈史》课程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根据本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要求,《中外舞蹈史》课程的考试是为了综合考查考生对中外舞蹈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脉络的综合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例题(一)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开卷、笔试。

(二)考试例题一、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原始舞蹈的种类有哪些?原始舞蹈的功能是什么?2、中国舞蹈的发展有哪些规律?3、西欧舞蹈的发展有哪些规律?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什么是现代舞?谈谈你对中国现代舞发展状况的认识。

Ⅲ参考教材1、王克芬著《中国舞蹈发展史》,人民,2004年9月版。

2、朱立人著《西方芭蕾史纲》,音乐,2001年版。

3、欧建平著《外国舞蹈史及作品赏析》,高等教育,2008年1月版。

Ⅳ考试要点中国舞蹈史部分(一)总概1、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八大时期2、中国古代舞蹈史五大高潮期(二)史前(原始时期)1、舞蹈的起源2、原始舞蹈的种类3、原始舞蹈的功能4、原始舞蹈的特征(三)夏商1、帝王纪功舞蹈1.1 夏禹的乐舞《大夏》1.2 商汤的乐舞《大濩》2、表演娱乐舞蹈(舞蹈步入表演艺术领域)2.1 夏启的乐舞2.2 夏桀的乐舞2.3 商纣的乐舞3、巫术祭祀舞蹈(祭祀舞的发展及甲骨文中有关记录) 3.1 巫、巫舞及民间歌舞活动3.2 甲骨文中的祭祀舞蹈(四)周代1、雅乐舞蹈1.1 西周“制礼作乐”1.2 《六代舞》1.3 《六小舞》1.4 乐舞机构与乐舞教育2、民俗舞蹈2.1东周“礼崩乐坏”2.2 民间舞的兴盛(南方的民歌民舞、北方的民歌民舞)3、表演性舞蹈3.1 表演性舞蹈艺术的发展3.2 舞蹈活动与政治斗争(五)汉代1、舞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1.1 “百戏”是流传最广的表演艺术形式1.2 女乐的舞蹈活动1.3 礼节性舞与即兴起舞1.4 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1.5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乐舞文化交流2、舞蹈艺术水平的提高2.1 技艺结合注重舞情舞意的刻画2.2 群舞的编排2.3 舞具舞服的巧妙运用2.4 著名舞人及其艺术成就2.5 乐舞理论与审美特征(六)三国、两晋、南北朝1、《清商乐》的发展与演变2、“以舞相属”与即兴起舞3、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及其深刻影响4、舞蹈的审美特征(七)隋唐、五代1、舞蹈活动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2.1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2.2 坐部伎、立部伎2.3软舞、健舞2.4歌舞大曲、歌舞戏2.5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八)宋元、明清1、为什么说宋代是古代舞蹈发展的转折点2、元代舞蹈发展的概况2、明清戏曲舞蹈的特征。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第一章原始舞蹈一、崖画舞蹈1、图腾舞蹈图腾:从初期母系氏族公社起,每个氏族就采取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

人们相信图腾就是本氏族的祖先或是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并能予以福佑的保护神。

图腾舞蹈的类别(1)、动物图腾舞蹈:飞禽、走兽、水族,模仿动物的动作。

(2)、植物图腾舞蹈:仅次于动物图腾的第二生命体,特别是长年生长的木本植物。

(3)、无生物图腾:日、月、山、川、水、火、土等。

2、祭祀舞蹈通过祭祀活动,舞蹈逐渐变成一种风俗。

3、求偶舞4、反映生产劳动的舞蹈5、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二、部落舞蹈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到各时期部落的氏族首领,都有自己的乐舞。

例如伏羲的乐舞叫《扶来》,歌颂伏羲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功绩;神农氏的乐舞《扶犁》,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下面摘要了几个远古部落的乐舞。

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纪功舞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舞蹈(如《云门》、《大章》、《大韶》、《大夏》)1、黄帝的乐舞相传黄帝的乐舞叫《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或《咸池》。

歌颂黄帝聚众万民,盛德如云,如祥云,福佑之兆。

同时,此乐舞还有祈求丰收,五谷丰登之意。

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

2、尧的乐舞《大章》,“大章”的意思是“尧之仁德,章明于天下”,尧是陶唐氏的领袖,由于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人们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阳,仰望他就像仰望云彩。

尧以此乐舞祭祀上帝。

3、舜的乐舞禹的乐舞叫《大韶》简称《韶》《九韶》、《萧韶》等,它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之仁德为内容;用于庙堂祭祀的舞蹈,充满幻想,浪漫天真,色彩斑斓。

《史记》记载到:鸟兽翔舞,萧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4、禹的乐舞《大夏》,为歌颂禹治水有功和战天斗地的精神,禹命皋陶作《大夏》,表演时,舞人头戴皮制的帽子,上身赤裸,下穿素白褶裙,再现治水过程。

三、原始舞蹈的特征1、强烈的功利目的2、澎湃的生命激情原始人跳舞,在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舞蹈使他们在自身肢体的运动中感受生命的真实与伟大。

中国舞蹈史第二章

中国舞蹈史第二章

第二章兼容并取艺高技强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东周列国逐鹿中原的混乱局面,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势中结束了。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主义国家——秦朝。

在秦始皇实施治国的种种高压血腥举措之时,还在咸阳大兴土木,仿照被消灭统一的其他六国的宫殿。

并将原六国的后宫美女舞人及乐器等,搜刮迁入宫中,其时“……妇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

秦王朝虽短暂,但它统一六国和汇集诸国乐舞艺人的事实,为汉代舞蹈繁荣,作了很好的铺垫。

承接前代舞蹈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雅乐舞并没有在“礼崩乐坏”之后,彻底销声匿迹,却在秦汉以来封建社会土壤中,继续沿革保持;宫廷豪门贵族阶层蓄养女乐队伍,并由此产生的女乐歌舞表演,在新的社会生产发展和财富积累中,继续发展扩大。

除此之外,新的艺术形式和舞蹈节目,适应着新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形成,并蓬勃发展。

一、“秦王扫六合”掀起汉舞泱泱大国气象春秋战国以来的,多姿多彩的七国乐舞文化及其它表演艺术,汇集一起,在汉代安定繁荣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百戏”。

这是汉代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演奏、歌唱演唱等多种技艺的综合表演。

“百戏”又叫“角抵”。

而“角抵”最早是民间古老的力量比赛类的竞技运动,带有戏乐的成分。

在秦朝时,发展成角抵俳优,戏乐成分增加了。

后内容形式不断丰富扩大,形成汉代“百戏”,又叫“角抵戏”,泛指乐舞杂技。

汉代“百戏”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包括了十分丰富的表演节目:寻橦(爬竿)、走索、舞剑、弄丸(跳丸)、吐火、吞刀、杠鼎(举重)、冲狭(钻刀圈)、燕濯(翻跟斗越过水面)、胸突铦锋(以胸腹抵刀悬空而卧)、倒立、马术等,这是杂技武术类的节目(见图2)。

还有音乐舞蹈节目,如,(盘鼓舞》《巾舞》《舞袖》《建鼓舞》等。

有模拟鸟兽的表演《鱼龙曼衍》。

还穿插侏儒、俳优等滑稽表演。

值得注意的是,“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总会仙倡》是表演者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在简单场景中歌舞表演,略带情节。

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2

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2

清商乐舞: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

清商乐舞的主要特征为抒志言情、飘逸闲雅、以目传情、以轻见长、以妙取胜。

清商乐舞在永嘉之乱后发展为吴歌、西曲。

吴歌、西曲是有歌、有舞、有乐的民间歌舞形式。

宋代队舞:是以唐代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在宋代属于这种形式类别的歌舞包括宫廷队舞、大曲歌舞、转踏。

宋代队舞的特征:⑴歌舞具有情节性和叙事性⑵宋代队舞对大曲按需择用。

散序-中序-破。

⑶宋代队舞具有综合性⑷宋代队舞具有理趣化⑸宋代队舞具有雅化倾向。

文人味、学问气、书卷气。

⑹舞蹈风格:娇柔、纤弱、娴静、淡雅巫舞:是巫术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

巫术仪式舞蹈,主要是蜡祭、雩祭、儺祭、祀高禖等活动中的舞蹈。

六大舞可分为文舞和武舞,总称雅乐。

“六大舞” 包括《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六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大韶》舜的乐舞《大韶》乃古代的一个著名乐舞,简称《韶》。

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帝之仁德为内容的,舜时,《大韶》就曾用于庙堂祭祀。

孔子对大韶推崇备至,评价它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作品。

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龟兹地区乐舞十分繁盛。

天竺乐 即古印度的乐舞。

印度古典舞蹈来自寺院。

所以天竺乐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和宗教色彩。

白纻舞:原是三国吴地的民间歌舞,因白色纻麻舞衣而得名。

白纻舞以舞袖为特征,不仅是表演性舞蹈还用于娱神祭祀。

以舞相属:是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节舞蹈。

席间一人舞罢,邀请另一人起舞。

属,邀请之意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规矩,特别讲究仪容仪态。

到了唐朝以舞相属之风更盛,人们将跳舞视为抒情怡乐的快事。

坐部伎:室内厅堂表演,堂上坐奏立部伎:室外广场庭院演出,堂下立奏“百戏”有时也叫“角抵”、 “大角抵”、 “角抵奇戏”汉代百戏舞蹈按特征分为:巾袖、道具、情节、舞像汉代百戏的特点:1、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和音乐演奏、歌唱等多种技艺的综合表演。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舞起源、形成、发展创新的各个历史时期因素,表演形式和特点如下:• 1、起源:舞蹈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原始社会,祖先们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舞蹈。

借以享娱欢乐和放纵追求人类美好生活。

• 表演形式:• 集体性活动,统一节奏,统一步伐,以“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形式自娱自乐。

• 特点:• 较强的模拟性和节奏性,突出传授技艺的功利性和锻炼教育后代的实用性。

• 2、尧舜时期:人类由原始社会过度到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和消费的原始状况,舞蹈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自娱自乐性舞蹈伴随着君主制度的形成,进入了声色追求和娱乐表演性艺术范围。

• 表演形式:• 通过歌、舞、诗相结合的表演,来歌颂舜帝能继承并发扬光大尧的功德,而它的表现形式则是“击石拊石”,是“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也是氏族社在儒家的乐舞学说中的集中体现。

• 特点:• 综合歌、舞、诗的表演性,主要内容是歌颂舜帝领导天下时仁德如天,智慧若神的贤明。

• 3、西周时期:周灭商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思想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用严格的等级制度合礼仪约束,使众民奉礼守法,由尊神文化改变为尊礼文化。

周公的礼乐制度使宫廷乐舞有了进一步发展。

• 表演形式:• 有了一定的叙事性内容舞蹈,并初具情节结构的段舞。

周乐《大武》,是武王伐纣胜利后由周公创编的,内容就是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六段舞。

• 特点:• 强调了礼乐互为表里、相互为用的教化功能,强调了乐舞在人之内心修养方面的陶冶作用,以及周公制国的贤明。

• 4、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连连战乱,各诸侯国相互侵夺,多姿多彩的七国乐舞文化及表演艺术相互融合、汇聚,在汉代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百戏。

在招待外宾和使臣时演出,• 以夸耀汉王朝的富有强大。

有力的促进了乐舞的发展。

• 表演形式:• 表演内容庞杂,形式庞大,体现了整个社会的需求。

中国舞蹈史复习(2)

中国舞蹈史复习(2)

填空:1、原始社会黄帝的乐舞名称是《云门》2、春秋时期楚舞的审美特征概括为3、汉代宫廷掌管民间乐舞的机构名称是乐府4、汉代舞蹈的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5、商代社会宗教祭祀舞蹈盛行,表现商代旱祭的舞蹈有《舞》6、我国古代主要以踏地、歌唱、舞袖为特点的舞蹈是7、汉代傅毅写的我国第一篇舞蹈美学的文论是《舞赋》8、周代教化贵族子弟的舞蹈教材是有()与六小舞。

六大舞(《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武》《大9、歌舞戏的出现的时间是唐代10、宋代民间节日的游行表演队伍叫舞队1、“制礼作乐”出现的时代是西周2、“礼崩乐坏”出现的时代是春秋战国3、《清商乐》出现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4、中国古代舞蹈史上,继西周之后的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是汉代、唐代5、“泼寒胡戏”进入中原的时间是唐代6、根据舞蹈风格,《剑器舞》是唐代著名健舞7、原为中亚民间舞,舞蹈动作以腾跳和踢踏舞步为主,这种舞蹈是《胡腾舞》8、根据舞蹈风格分类,《绿腰》是唐代著名软舞9、《白纻舞》出现的时代是三国吴地(晋)10、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第一个学习欧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国人是裕容龄。

2、原始社会阴康氏的乐舞是健身舞3、以舞相属出现的时期是汉代4、乐府是我国什么时代出现的乐舞机构。

汉代5、汉代一种酒宴间表演的礼节性舞蹈的名称是6、主张“天乐”思想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是7、“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同属于《清商系》8、北周起传入中原,舞蹈以急速的旋转为主要特征的舞蹈是《胡璇舞》9、“泼寒胡戏”中所跳的舞蹈名称是《浑脱》10、七部乐是__________初制定的宫廷燕乐体系。

隋开皇初名词解释:1、制礼作乐:以不同规格的示舞作为划分不同等级的标志之一,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2、文舞:文舞是歌颂历代封建帝王文德的固定程式,只是按时代、人物不同,填入大同小异的歌词内容,3、“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

2019级舞蹈学专业一学期中舞史复习资料

2019级舞蹈学专业一学期中舞史复习资料

一、1、古代史籍中保留的有关舞蹈创始者的记载有阴康氏之乐、帝俊八子之歌舞、黄帝始作歌舞。

2、古代舞蹈起源观点的有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模仿、对超自然现象的认知、受生命力驱动产生的肢体语言。

3、商代的代表性祭祖舞——大濩。

4、汉代女乐的舞蹈特点主要是以手、袖为容,舞姿风格是细腰曲折、长袖飘飞、体态轻盈、动作豪放。

5、汉代执兵器舞蹈的有《剑舞》、《棍舞》、《刀舞》。

6、汉代乐舞美学思想的有刘安的《淮南鸿烈》、傅毅的《舞赋》、桓谭的《新论》7、《楚腰》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舞蹈的现代诠释之作,编导主要抓住楚舞翘袖折腰的形态特点。

8、我国古代的“雅乐”,主要是专事各类祭祀活动的礼仪乐舞、宫廷礼仪乐舞。

9、东汉的俗乐舞机构是“黄门鼓吹署”,官设承华令。

10、《清商乐》有乐曲、歌曲、舞曲,属于专业性质的表演性乐舞,当时设置女乐机构“清商署”,专门管理排演这类乐舞。

11、魏晋和南朝的宫廷乐舞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宫廷祭祀、朝飨,即雅乐舞;另一种专供宫廷娱乐,大多是来自民间且经过编制加工的表演性歌舞、杂技。

12、先秦时期乐舞理论有儒家的乐舞观、墨子的“非乐”理论、道家对乐舞的否定中生成的乐舞美学理想。

13、唐代大曲中最为著名的是霓裳羽衣。

14、唐代雅乐中的舞蹈分为文舞和武舞,较为著名的乐舞有文舞类的《治康》,武舞类的《凯安》。

15、唐代软舞代表性的作品有《绿腰》又名《六幺》、《录要》等。

16、唐代著名的歌舞戏有《踏谣娘》、《钵头》、《大面》等。

17、唐代为了便于管理,宫廷设置了专门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18、两宋宫廷代表性的队舞有《柘枝舞》、《采莲舞》、《太清舞》、《渔夫舞》、《花舞》。

19、宋代大曲在唐代大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分为“破”或“舞遍”、运用了“摘遍”的方式、形成了“队舞”的程式。

20、宋代的宫廷队舞,分为小儿队舞、女弟子队舞两大类。

21、元代民间歌舞中富有宗教色彩的查玛按表演形式可分为经常查玛、米拉查玛、寺院查玛三类。

舞蹈史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舞蹈史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舞蹈史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舞蹈的起源1. 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了许多史前时期的舞蹈遗迹,证明了舞蹈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2. 由于史前时代的舞蹈没有文字记录,因此我们对史前舞蹈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考古发现和民族传统。

3. 史前时代的舞蹈形式多样,包括祭祀舞、战争舞、生育舞等,这些舞蹈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 史前时代的舞蹈对后世的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史前舞蹈的元素在后来的舞蹈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二、古代舞蹈1. 古代文明的兴起为舞蹈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等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传统。

2. 古埃及的舞蹈在宗教活动和宫廷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以舞蹈团体和音乐为基础,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和宗教性。

3. 古希腊的舞蹈在宗教、战争和庆典等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希腊文明对后世的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古印度的舞蹈分为古典舞和民族舞两大类,其中古典舞以其高度的技巧和优美的姿势而著称。

5. 古中国的舞蹈以宫廷舞和民间舞为主,它在汉唐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对后世的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古典舞蹈1. 古典舞蹈是舞蹈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在欧洲、俄罗斯、印度等地出现并发展成熟。

2. 欧洲古典舞蹈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其代表人物包括巴舒尔、杜诺瓦、齐库斯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古典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俄罗斯古典舞蹈以芭蕾舞为主,它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而闻名于世,代表人物包括彼得·图尔恰金、玛丽亚·塔加里宁娜等。

4. 印度古典舞蹈包括卡塔克舞、奥尔卡玛尼亚舞、莫哈尼亚特姆舞等,它们以其独特的舞蹈手法和节奏感而著称。

四、现代舞蹈1. 现代舞蹈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它与古典舞蹈形成鲜明的对比,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舞蹈的自由性。

2. 现代舞蹈的代表人物包括伊莎多拉·邓肯、玛莎·格雷厄姆、梅瑟·霍尔什等,他们的作品对现代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代表作品是和。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的特点,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

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和。

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的统称均为“”。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着名代表作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

10、、的抒情性,是部分唐代舞蹈的特色。

11、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2、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

另外明代着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1、百戏:“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2、歌舞戏:歌舞戏由歌、舞、戏三者相结合而成,以歌唱、说白、滑稽表演兼具舞蹈动作等手段表现特定内容,反映一定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关系等。

在歌舞戏中,戏的成分比较重,歌舞是为戏服务的。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一、填空题: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角觝戏,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

《东海黄公》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闲逛。

7. 曹魏时代时代,长安、X 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软舞》即今XX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剑器舞》。

汲取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绩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制造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巫舞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百戏》、《盘鼓舞》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开展,分健舞〞和“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

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商乐舞: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

清商乐舞的主要特征为抒志言情、飘逸闲雅、以目传情、以轻见长、以妙取胜。

清商乐舞在永嘉之乱后发展为吴歌、西曲。

吴歌、西曲是有歌、有舞、有乐的民间歌舞形式。

宋代队舞:是以唐代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在宋代属于这种形式类别的歌舞包括宫廷队舞、大曲歌舞、转踏。

宋代队舞的特征:⑴歌舞具有情节性和叙事性⑵宋代队舞对大曲按需择用。

散序-中序-破。

⑶宋代队舞具有综合性⑷宋代队舞具有理趣化⑸宋代队舞具有雅化倾向。

文人味、学问气、书卷气。

⑹舞蹈风格:娇柔、纤弱、娴静、淡雅
巫舞:是巫术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

巫术仪式舞蹈,主要是蜡祭、雩祭、儺祭、祀高禖等活动中的舞蹈。

六大舞可分为文舞和武舞,总称雅乐。

“六大舞” 包括《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六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大韶》舜的乐舞《大韶》乃古代的一个著名乐舞,简称《韶》。

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帝之仁德为内容的,舜时,《大韶》就曾用于庙堂祭祀。

孔子对大韶推崇备至,评价它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作品。

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龟兹地区乐舞十分繁盛。

天竺乐即古印度的乐舞。

印度古典舞蹈来自寺院。

所以天竺乐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和宗教色彩。

白纻舞:原是三国吴地的民间歌舞,因白色纻麻舞衣而得名。

白纻舞以舞袖为特征,不仅是表演性舞蹈还用于娱神祭祀。

以舞相属:是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节舞蹈。

席间一人舞罢,邀请另一人起舞。

属,邀请之意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规矩,特别讲究仪容仪态。

到了唐朝以舞相属之风更盛,人们将跳舞视为抒情怡乐的快事。

坐部伎:室内厅堂表演,堂上坐奏规模宏大人数众多气势雄伟
立部伎:室外广场庭院演出,堂下立奏人员较少精巧典雅温馨致雅
“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

“百戏”有时也叫“角抵”、“大角抵”、“角抵奇戏”
汉代百戏舞蹈按特征分为:巾袖、道具、情节、舞像
汉代百戏的特点:
1、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和音乐演奏、歌唱等多种技艺的综合表演。

2、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者有简单故事情节
3、百戏促进了新的艺术形式的形成为歌舞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的乐舞叫《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或《咸池》。

歌颂黄帝聚众万民盛德如云如祥云福佑之兆。

同时此乐舞还有祈求丰收五谷丰登之意。

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

作乐祀之并以云纪事以云命官。

而《云门》除了图腾崇拜的意义外也在于歌颂黄帝的功绩赞美他团聚万民《云门》又叫《咸池》。

魏晋南北朝舞蹈正是唐代舞蹈走向高峰的序曲具体表现在1、独立性与表现性态势2、中西融合3、“轻软舞”之准备4、“健舞”之先声5、“燕乐”之基本构架
道具舞蹈执武器之舞如《剑舞》、《刀舞》、《棍舞》、《戚舞》执乐器之舞如《鞞舞》、《铎舞》、《鼗舞》、《建鼓舞》等4、载歌载舞如《相和大曲》
自娱舞蹈:歌舞自娱,是汉代宫廷豪门普遍的日常喜好,在“倡优伎乐列乎深堂”的乐舞环境中,贵族们的舞蹈兴趣和舞蹈才能大为发展,自娱舞蹈有即兴和礼节舞之分,内容随人物心情不同而变化,形式简单。

制礼作乐以不同规格的示舞作为划分不同等级的标志之一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制礼作乐”出现的时代是西周
东周的“礼崩乐坏”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西周王权的崩溃周初精心建立起来的的“礼乐政治”出现危机致使“礼崩乐坏”的局面逐渐形成在加之当时清新活泼充满人间真情的民间乐舞涌入宫廷和贵族之家严重冲击了雅乐的统治地位加速了“礼崩乐坏”的进程
“礼崩乐坏”的形成还与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休戚相关在周初《六大舞》被固定下来后长期用于宗庙祭祀变成经典的“先王之乐”势必导致原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活力的丧失充满生机的“桑间濮上之乐”就会顺应时代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

西施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

越王勾践为了颠覆吴国的政权,设计把美丽的西施姑娘当作礼物送给了吴王夫差。

他专门在灵岩山上为西施建造了“馆娃宫”,供西施表演歌舞,又在御花园的长廊下建造“响屐廊”让西施脚穿木屐,
裙系小铃,带领宫女在上面跳舞,名曰“响屐舞”。

赵飞燕: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汉代皇室舞者中最为著名,跳起舞轻盈飘逸,有非凡的舞蹈技艺,代表汉舞的艺术水平。

原始舞蹈的特征: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答案要点:汉舞以楚舞为基础吸收了边疆和外域舞蹈及姐妹艺术的营养而形成的。

它的艺术特征表现在两方面——思想性和形式美。

思想性——反映当时的社会意识:一方面在于神仙幻想,一方面在于执著现实。

形式美——纵向继承春秋以来的轻盈之、楚舞的风格;横向吸收边地域外的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养料。

使它在形式上具有古拙与轻盈、厚重与轻柔相互对立统一的审美形态。

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是30年代在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文化运动影响下兴起的产物,它的起点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意义。

1933年他创造了《傀儡》《无止境的动》1935年9月在上海举办了舞蹈作品发表会,吴晓邦开办了中国现代舞蹈史上第一所舞蹈学校,举办了第一次个人舞蹈表演晚会,写作并出版了第一本舞蹈艺术概论。

戴爱莲:1941年,为欢迎戴爱莲回国,有吴晓邦、戴爱莲、盛婕三位舞蹈家在重庆举行了舞蹈专场演出,1941创作了《东江》,小舞剧《空袭》是在重庆市目睹日本机狂轰滥炸的残暴行径而创作。

1945戴爱莲深入西康的地搜集民间舞,创作了十余个舞蹈,为祖国打开了民间舞的宝库,为民间舞蹈做出了贡献。

延安新秧歌运动对中国民间舞产生的影响
答:延安新秧歌运动对中国音乐舞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秧歌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汉族传统民间歌舞形式,在《讲话》后,把不健康的因素开始逐渐剔除,为古老的民间艺术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在1942年拥有了第一支新秧歌队,也因这支新秧歌队,秧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是民间舞普及了中国,且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使中国民间舞前进了一大步。

古代舞蹈理论
一、韩邦奇的《苑洛志乐》
二、张敉的《舞志》
三、朱载堉的“舞学”
朱载堉“舞学”的舞蹈内容
1、动作乃舞蹈之本
2、舞蹈含“舞表”、“舞声”
3、舞蹈为礼法之象
4、舞蹈与天地同和
5、舞之发展在于变
6、“转”者,众妙之门
延安新秧歌运动对中国民间舞产生的影响
答:延安新秧歌运动对中国音乐舞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秧歌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汉族传统民间歌舞形式,在《讲话》后,把不健康的因素开始逐渐剔除,为古老的民间艺术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在1942年拥有了第一支新秧歌队,也因这支新秧歌队,秧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是民间舞普及了中国,且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使中国民间舞前进了一大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