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血栓弹力图的异常图形分析及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的异常图形分析及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的异常图形分析及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10-25T12:18:29.9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应盼[导读] 凝血因子缺乏组R值16.4min,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组R值1.9min。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310009)摘要目的对血栓弹力图(TEG)异常图形的结果参数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分析本院8116例TEG结果,利用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凝固角(Angle)、最大振幅(MA)、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凝血指数(CI)等参数对凝血因子活性组、肝素应用图形组、纤维蛋白功能组、血小板功能组、纤溶亢进组、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抗血小板药物监测组等进行分析。

结果凝血因子活性组:凝血因子缺乏组R值16.4min,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组R值1.9min。

肝素应用图形组:CKH的R值较CK延长组,CK的R值21.0min,CKH的R值8.7min;CKH的R值与CK组一样, CKH=CK的R值6.0min。

纤维蛋白功能组: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组K值7.9min, Angle值43.6°;纤维蛋白原功能亢进组K值0.8min, Angle值82.4°。

血小板功能组:低血小板功能或功能不良组MA值27.0mm,血小板功能亢进组MA值80.8mm。

纤溶亢进组:原发性纤溶亢进组LY30值66.5%,CI值-1.0;继发性纤溶亢进组LY30值14.9%,CI值4.1。

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MAA值42.9mm,FF试剂重测组MAA12.5mm。

抗血小板药物监测组:ADP(代表药物波立维)抗血小板抑制剂无效组,ADP抑制率15.9%;AA(代表药物阿司匹林)抑制剂无效组,AA抑制率9.5%。

结论确保血栓弹力图异常图形的准确性,正确判断患者凝血功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血栓弹力图解析及临床应用-精品资料PPT

血栓弹力图解析及临床应用-精品资料PPT
➢ K <1min,α >72° 纤维蛋白原水平高; ➢ 1min<K<3min,53°< α <72°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 ➢ K>3min,α <53° 纤维蛋白原水平低。
最大幅度MA:
1. MA反映了正在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度及血凝块形成的 稳定性;
2. 主要受纤维蛋白原(20%)及血小板功能和数量(80%)影响。
1.测定各类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2.评估再缺血事件的几率 3.评估纤维蛋白原活性
TEG检测参数的临床价值:
检测类 型
1.普通 TEG
2.肝素 酶对比
常用 参数
R
Angle K时间
MA值
Ly30 EPL
正常 范围
5-10min
53-72°
1-3min
5070mm <7.5% <15%
参数意义
凝血启动
血凝块生成速 率
最大纤维蛋白 凝块强度主要 代表血小板的 功能(占80%) 纤溶系统功能
临床意义
临床影响因素
R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功 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能不足或受抗凝药物影响,血 DTI、X因子抑制剂、血液稀
液低凝,出血风险高(反之)
释可导致R时间延长
angle角度增大,提示纤维蛋白 原功能亢进(反之)
➢ R<5min为凝血因子活性高(或使用凝血药物); 重度低凝时,血块凝集幅度达不到20mm,K值测不出,α角度不受极其低凝状态的影响,比K值更具参考价值。
R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功能不足或受抗凝药物影响,血液低凝,出血风险高(反之) 评估肝素、低分子肝素的疗效
各成分➢血液所5占m比i重n变<化 R<10min为凝血因子活性正常(或凝血再平衡);

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输血与用药的研究

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输血与用药的研究

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输血与用药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和用药中的重要性及指导作用。

首先介绍了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包括血小板功能检测、凝血功能评估等方面。

其次分析了血栓弹力图在临床用药中的指导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用药方案。

接着探讨了影响血栓弹力图在输血和用药中的因素,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结论部分总结了血栓弹力图对临床输血和用药的指导作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血栓弹力图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临床决策依据。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临床输血、临床用药、指导作用、影响因素、挑战、展望、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栓弹力图(TEG)是一种用于评估血液凝血功能的实用工具,可以在实时、全面地监测凝血状态的变化。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与用药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研究表明,血栓弹力图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指导输血与用药的合理决策。

通过实时监测血液的凝血活性,可以有效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用药过量或不足引起的风险。

虽然血栓弹力图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其应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操作技术的复杂性、仪器设备的昂贵性以及数据解释的复杂性等问题,均制约了血栓弹力图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和应用。

深入研究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与用药中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优化临床决策,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血栓弹力图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指导临床输血与用药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与用药中的指导作用,明确其在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等方面的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其在凝血功能评估、输血方案制定和输血后监测等方面的作用;2. 探讨血栓弹力图在临床用药中的指导作用,讨论其在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其他药物治疗中的应用;3. 研究血栓弹力图对输血与用药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结果解读的因素,为临床医生正确解读结果提供参考;4. 探讨血栓弹力图在临床实践中的挑战,发现并解决其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5. 展望血栓弹力图在临床实践中的发展前景,提出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其在临床输血与用药中的指导作用。

血栓弹力图(TEG)在血液管理中的临床意义与应用

血栓弹力图(TEG)在血液管理中的临床意义与应用

血栓弹力图(TEG)在血液管理中的临床意义与应用血栓弹力图(TEG)在血液管理中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作者:马海梅时间:2016-04-25创伤,手术及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等引发的大出血时常需要输血治疗,然而与输血的益处相伴的风险也逐渐被充分的认识。

输注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会增加感染性疾病(如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感染及细菌感染等)、ABO血型不相容、免疫抑制、输血性肺损伤等疾病的发病率[1-3]。

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血液制品,对于提高输血的疗效与节约血源、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常规凝血试验,如APTT、PT、血小板计数等只反映凝血起始阶段少量凝血酶的形成,并不能提供血小板功能、血栓强度、纤溶活性等信息。

而且,这些体外试验的温度、pH值、血小板水平与体内环境有所不同,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的凝血状态。

通常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只提供数值,并不能反映它们的功能状况。

研究表明,PT、APTT检测结果和临床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相关性差,不能如实反映早期复苏的效果[4,5]。

Counts等对接受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了广泛前瞻性分析,指出只有当PT,APTT 和出血时间明显延长时才对治疗有指导意义[6]。

Lucas等利用低血容量性休克动物模型进行复苏试验,研究发现当输注相当于15个单位的全血时PT和APTT才有改变[7]。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ghy,TEG)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目前常规凝血试验的检测方法,它用微量全血检测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纤溶系统和其他细胞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供有关整个凝血过程的资料并能进行连续监测,准确的提供病人的凝血概况。

如:是低凝、高凝,还是纤溶亢进。

如果是低凝,还可进一步判断造成低凝的原因(凝血因子缺乏、低纤维蛋血原水平、低血小板活性或数量)。

利用TEG来指导病人输血,可大大减少血制品的用量,综合分析TEG的各个参数,能解决成分输血治疗中的何时输、输什么、输多少的问题,为临床医生和血库人员指导和监测血制品的使用提供科学、客观可靠的依据[8-11]。

血栓弹力图应用临床开单说明

血栓弹力图应用临床开单说明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简介一、血栓弹力图简介血栓弹力图是目前临床上一项最新的凝血诊断技术,与传统凝血检测相比它使用全血作为检测标本,在体外加入高岭土激活,从而启动凝血机制,从内外源凝血系统的启动、纤维蛋白的形成、到血块溶解进行全程监测,能够更准确、更直观的反映凝血机制中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以外的所有凝血因素。

结果不受肝素类物质的影响,能够迅速出具检测结果,并可得出国际机构认可的诊断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意义。

二、血栓弹力图作用1、通过血栓弹力图仪可以根据病人缺血状态指导成分输血,为精准输血建立科学依据。

2、通过血栓弹力图实验可以直观快速的得知肝素(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物(AA/ADP途径)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的疗效以及是否存在药物抵抗。

3、血栓弹力图仪能在短时间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凝血状态,直接给出诊断,让医生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也同时可以为外科系统选择手术时机提供可靠的指标,对于缺血和高血栓风险的病人迅速做出治疗方案。

三、血栓弹力图适用临床科室:1.内科用血科室:判断病人的凝血全貌,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血液制品和药品,节约血液资源。

2.麻醉科:判断患者出血的原因;准确诊断患者凝血异常的类型;指导成分血液的使用等。

3.心内科:判断患者的基础凝血情况;检测PCI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诊断各个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血小板抑制的百分比等。

4.心外科:监测患者血液的肝素化情况,尤其是低分子肝素;能把病人围手术期的真正凝血功能提供医院参考;对血小板的特异功能进行评价等。

5.重症医学科:对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对术后血性引流的性质进行诊断;指导成分输血,合理的减少血制品使用等。

6.神经外科:可以监测患者术中的血凝变化;监测患者术中血栓发生的风险,指导治疗;判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等。

7.神经内科:对血凝进行诊断,判断患者再次血栓的风险;判断溶栓治疗前后患者凝血的变化;判断溶栓治疗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治疗效果等。

血栓弹力图在凝血系统中的临床应用_武红霞

血栓弹力图在凝血系统中的临床应用_武红霞
[ 4] 1
2. 4 T E G 对血友病患的检测价值 其特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 病 , 点是活性凝血活酶 生 成 障 碍 , 临 床 表 现 为 凝 血 时 间 延 长, 轻 微创伤后即可出血 , 甚 者 自 发 出 血,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及生命 。A、 B、 C 型 血 友 病 分 别 由 Ⅷ、 Ⅸ、 Ⅺ 因 子 缺 乏 所 致。 其中 A 型血友病血浆 Ⅷ 因子合成障碍 、 血小 v WF 浓度下降 、 板黏附功能降低 。 部分患者常规凝血指标检查仅轻 度 异 常 。 其 MA 值明显增大 , 可敏感反映血小 板 的 质 与 量 T E G 检测 , 的问题 , 诊断 A 型 血 友 病 优 于 常 规 检 测 项 目 。 血 友 病 患 者
E G 血小板试验图的应用为 心 脑 血 管 病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T 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 可辅助评价抗血小板药物和剂量 的 选 择 以及疗效评估 。 研究表明 , 存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药 物 抵 抗患 者 , 常 规 剂 量 作 用 欠 佳, P C I后 发 生 缺 血 事 件 比 无 抵 抗 患者高出 2. 5-3 倍
[0] , 监测 通过拮抗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 X a来发 挥 抗 凝 作 用 2
抗X 但目前市面上抗 X a活性可判 断 疗 效 , a活 性 检 测 试 剂 盒干扰因素多 、 实验 误 差 大 等 问 题 导 致 检 测 方 法 耗 时 复 杂 。 E G 常用指标之一 R 可 作 为 良 好 指 标 反 映 凝 血 因 子 活 性 , T 且快捷简单 。 因其以全血为样本 , 更接近人体凝 血 过 程 。 有
血栓弹力图在凝血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武红霞
1, 2 2, 综述 张 侠 * 审校

血栓弹力图 临床应用PPT医学课件

血栓弹力图 临床应用PPT医学课件
血栓弹力图包含凝血、纤溶过程全部信息 常用参数:凝血时间(R):反映凝血因子功能
血块动力(K、α):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 血块强度(MA):主要反映血小板功能 血块稳定性(Ly30、EPL):判断原发性、继发性纤溶亢进
6
6
血栓弹力图参数: R(反应时间)
R:反应时间
• 是一段从血液被放置于血栓弹力 图分析仪,到开始形成纤维蛋白 的潜伏时间。表现了凝血酶等凝 血因子充分激活形成纤维蛋白所 需的时间。
16
心内科肝素使用现状与突出问题
• 肝素化的剂量难以把握,若剂量不足,很可能使病 人出现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若剂量过大,病人术 后发生大出血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
• 由于低分子肝素的安全范围增加,临床上很少检测 低分子肝素是否过量
• 常规检测ACT,灵敏度比较低
17
各类肝素检测方法比较
项目
APTT
ACT
9
CFMSTM普通杯检测试剂盒
血栓弹力图普通杯检测----凝血全貌
一、判断凝血状态:高凝、低凝、纤溶亢进 二、区分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 三、判断凝血酶相关药物的疗效:如华法令、 比伐卢定等
10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直接诊断凝血障碍
பைடு நூலகம்
低凝
高凝
纤溶亢进
























高 凝 血 因 子
高MA是评估缺血事 件最敏感的参数
PCI (n=173) Gurbel et al. JACC 2005; 46:1820,Sinai Center for Thrombosis Research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301 ppt课件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301 ppt课件
评估纤维蛋白原活性
血小板图检测原理
血栓弹力图通过加入特定的激活剂巴曲 酶来产生纤维蛋白网。当加入血小板激活 剂AA或ADP后,会激活未被抗血小板药物 抑制的血小板,并与纤维蛋白联结形成血 凝块,此MA值反映纤维蛋白和活化的血小 板共同形成的血块强度。而服用抗血小板 药物可以抑制部分血小板,通过对比MA值, 就可以计算出被抑制的血小板比例,反映 药物的作用大小。

枸橼酸(蓝盖)抗凝管一份 采血量:按刻度要求抽满 抗凝管:枸橼酸浓度3.2%或 0.109M
检测时间 全部血样2h以内检测 枸橼酸抗凝管要>15分钟后检测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检测----判断抗血小 板药物药效
判断不同抗血小板药物药效
ADP激活途径药物:氯吡咯雷、替格瑞洛、普拉格格 AA激活途径:阿司匹林
西芬斯®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
个性化抗栓治疗方案
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方芳
主要内容
➢基础凝血过程及检测方法 ➢血栓弹力图简介 ➢各种试剂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普通杯检测----凝血全貌 血栓弹力图肝素酶杯检测----判断肝素类药物药 效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检测----判断抗血小板药物 药效
基础凝血过程回顾
1-5U/ml
可低至0.005U/ml
检测范围
内源性凝血通路
内源性凝血通路
国际标准化参数
可计算INR

POCT功能


检测低分子肝素


凝血全貌 是 有
可以
肝素酶杯检测结果:无肝素残留或肝素未起效
R 值 KH = K 提示没有肝素存在(或未起效)
绿色 = 肝素酶杯 (KH) 黑色 = 普通杯 (K)
血栓弹力图参数:MA值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介绍_全院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介绍_全院
启动
血凝块 降解
血凝块溶解 损伤修复
常规凝血检 测
血凝块形
成的速度 血小板计数
PT
/功能
APTT 出凝血时间
D-二聚体
FSP
11
只供内部培训用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评估凝血全貌
凝血过程传统检测方法与TEG比较
TEG CCTs
检测基础 检测血样 细胞基础 全血 级联反应 血浆
TEG-图示凝血过程机制
K值:凝血生成时间,从R终点到曲线幅度达20mm所 需的时间。相当于内源性凝血过程的第二期,表示 凝血块形成速度,反映凝血酶分解可溶性纤维蛋白 原的能力。正常值1~4min。
α角:凝固角,是TEG两条曲线开始分叉所形成的 角度,即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 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代表凝血酶形成的速度。α 角越大,则纤维蛋白形成越快。α角反映凝血速度 的快慢较R值和K值更准确、敏感。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TEG-图示正常凝血过程机制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TEG-图示抗凝状态下凝血过程机制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TEG-图示药物(肝素)对凝血过程影响
K (min)
a(deg)
MA
R (min)
K (min)
a(deg)
MA
只供内部培训用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纤维蛋白溶解
EPL
LY30 > 7.5% EPL > 15%

TEG血栓弹力图

TEG血栓弹力图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
血小板
纤溶
参数 范围
R (min)
5-10
K (min)
Angle (deg)
MA (mm)
1-3 53-72 50-70
LY30
0%~ 7.5%
EPL值
0%~ 15%
延长:低凝
增大:高凝
凝血参数
缩短:高凝
减小:低凝
• R时间:主要反映凝血因子活性、抗凝药物效果。缩短提示高凝,凝血因子活性强 • Angle角: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增大提示高凝,纤维蛋白原功能强 • K时间: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缩短提示高凝,纤维蛋白原功能强 • MA值:主要反映基础血小板的功能。增大提示高凝,血小板功能强
指导个体化药物治疗
22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HANK YOU 谢谢
23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血栓弹力图(TEG)临床应用
只供内部培训用
美国血液技术公司
TEG功能介绍
血栓弹力图是一种凝血和纤溶系统检测工具
特点:
微量全血检测(比血浆学PT,APTT更符合生理环境) 更全面、更准确反应凝血和纤溶功能全貌 指南资料、循证证据更充分
临床价值:
基础凝血和纤溶系统整体评估,更全面,更准确 评估血栓发生风险 分析出血原因,指导血制品使用
3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EG最完善的检测功能,满足临床多方面需 求
1.普通TEG
参数:R、K、a、 MA 、LY30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

继发性纤溶亢进
23
精品文档
案例—先天性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前准备
术前 普通杯测试:
R、K值延长, MA和a角度 均偏低。 提示该患者 凝血功能仍 未达到正常 水平。
遂给予冷凝 蛋白质治疗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15:366 –370, 2003
24
精品文档
血液凝固过程
最大血凝块 血凝块增多
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链形成
启动
血凝块 降解
血凝块溶解 损伤修复
连续 全貌 全血 检测
常规凝血检测
PT APTT
血小板计数 /功能
纤维蛋白含量
D-二聚体
FDP
血浆检测 各单成分
精品文档
难以评估 凝血全貌
目前CFMS实验种类和主要用途
12
精品文档
主要内容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及实例 ——普通杯检测 ——肝素酶杯检测 ——血小板功能杯检测
出血?一年以后停药是否安全? 患者是否阿司匹林抵抗?
……因为没有合适的监测手段
使用血栓弹力图的目的
实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凝血管理
了解患者的凝血全貌,快速决定进一步的 治疗方案
监测某些凝血相关药物的疗效,调整药物 或输血方案
减少患者的费用,节约治疗时间,赢得生 命
血栓形成过程
XIII
XIIIa
纤维蛋白原
可溶性纤维 单体
弱的血小板血块
静止的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网 弱纤维蛋白血块
血小板聚集 +
纤维蛋白网 血块发展
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采血注意事项及小结
13
ppt课件
CFMSTM普通杯检测试剂盒用途
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凝血状态 指导各种成分输血 区分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 判断凝血酶相关药物的疗效如华法令、比伐卢定、重组VII
因子等 评估血栓几率,预防手术后的血栓发生
Circulation,2004,110(12):1658—1663.
出血和凝血病处理
出血患者血栓弹力图表现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 一2.0 g/L, 应输注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1C )
27
ppt课件
指导用血,节约血制品
总费用减少 58%
Transfused Product Cost: 30 patients before TEG® monitoring vs. 30 patients after TEG® monitoring (Data obtained from Harris Methodist Hospital).
凝血-纤溶监测系统
7
ppt课件
血栓弹力图原血理栓弹力图原理
悬垂丝
测试 杯
杯盖 0.34ml全血
通过杯身和杯盖间的相对旋转,通过细丝扭转监测血凝过程中 的切应力
ppt课件
CMFS反应了哪些功能?
探针旋转 振幅 (mm)
时间 (min)
9
ppt课件
常用参数及意义
10
ppt课件
常规凝血检测难以评估凝血状态全貌
14
ppt课件
CFMS直接诊断凝血功能障碍原因
15
ppt课件
凝血因子缺乏
16
ppt课件
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17
ppt课件
低血小板或功能不良
18
ppt课件
高血小板活性高凝
TEG5000实际图例分析
19
ppt课件
高凝血因子活性高凝
20
ppt课件
高凝血因子和高血小板活性高凝
21
ppt课件
原发性纤溶亢进
凝血功能包括血小板计数、PT、APTT、INR 以及血小板功能评估、血栓弹性图 (TEG)、纤维蛋白原水平等以指导输血。
美国红十字会-输血指南-2010年
TEG,ACT等床旁检测能够更好评估出血患者凝血功能, 从而指导最合理用血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26
ppt课件
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用血指南
严重创伤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2013年)
监测凝血功能
监测创伤后凝血病的常规指标包括PT、APT T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1C ) 推荐应 用血液粘弹性检测方法(血栓弹力图)评估凝血病的特征和指导止血治疗。(1C) PT、APTT只能检测凝血初级阶段,反映4%凝血酶的产生,因此常规检测正常而凝血功能 可能异常 血栓弹力图能够检测凝血酶抑制剂的影响,预测大输血和血栓事件 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节省血制品的使用
28
ppt课件
血栓弹力图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可常规应用于临床
ppt课件
主要内容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 ——普通杯检测 ——肝素酶杯检测 ——血小板功能杯检测
血栓弹力图的应用实例 药物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采血注意事项及小结
纤维蛋白原
可溶性纤维 单体
弱的血小板血块
静止的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网 弱纤维蛋白血块
血小板聚集 +
纤维蛋白网 血块发展
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网
6
ppt课件
CFMS (西芬斯)血栓弹力图
三大功能:凝血全貌、肝素残留、抗血小板药物药效
Coagulation Fibriolysis Monitoring System
美国麻醉医师联合会-输血指南-2006年
术中、术后失血和输血的管理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活 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还包括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功能、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和凝血酶时间。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围手术期-输血指南-2007年
血液凝固过程
最大血凝块 血凝块增多
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链形成
启动
血凝块 降解
血凝块溶解 损伤修复
连续 全貌 全血 检测
常规凝血检测
PT APTT
血小板计数 /功能
纤维蛋白含量
D-二聚体
FDP
血浆检测 各单成分
ppt课件
难以评估 凝血全貌
目前CFMS实验种类和主要用途
12
ppt课件
主要内容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及实例 ——普通杯检测 ——肝素酶杯检测 ——血小板功能杯检测
22
ppt课件
继发性纤溶亢进
23
ppt课件
案例—先天性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前准备
术前 普通杯测试:
R、K值延长, MA和a角度 均偏低。 提示该患者 凝血功能仍 未达到正常 水平。
遂给予冷凝 蛋白质治疗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15:366 –370, 2003
药物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采血注意事项及小结
3
ppt课件
为什么要使用血栓弹力图?
为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凝血管理
血小板计数低的患者,为什么在输注了一个血小板后发生血栓 出血患者在输注一些成分血后仅暂时停止出血,为何突然出血更明显? 为什么用低分子肝素替代肝素后患者仍有出血? 服用抗血小板药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出血,是否是药物的原因? PCI术后的患者,按照指南给药,为什么有的还在继续血栓?有的却明显
出血?一年以后停药是否安全? 患者是否阿司匹林抵抗?
……因为没有合适的监测手段
使用血栓弹力图的目的
实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凝血管理
了解患者的凝血全貌,快速决定进一步的 治疗方案
监测某些凝血相关药物的疗效,调整药物 或输血方案
减少患者的费用,节约治疗时间,赢得生 命
血栓形成过程
XIII
XIIIa
24
ppt课件
案例—先天性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前准备
再次行血栓弹力 图,R、K、MA、 a角度均恢复正 常。 随后给予手术, 手术顺利,未发 生严重出血。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15:366 –370, 2003
25
ppt课件
血栓弹力图用于输血麻醉指南
CFMS血栓弹力图
出凝血进入全面检测时代
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内容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 ——普通杯检测 ——肝素酶杯检测 ——血小板功能杯检测
血栓弹力图的应用实例 药物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采血注意事项及小结
2
ppt课件
主要内容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及实例 ——普通杯检测 ——肝素酶杯检测 ——血小板功能杯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