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陈《新文化运动》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槁。有位女 子遭遗弃,内心叹息又苦恼。内心叹息又苦 恼,嫁人不淑受煎熬。
•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 子遭遗弃,抚胸叹息又长啸。抚胸叹息又长 啸,嫁人不淑多苦恼。
•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 子遭遗弃,抽噎哭泣泪不干。抽噎哭泣泪不 干,悔恨莫及空长叹。
• 4.直接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 (尊孔复古) 逆流。
二.兴起
•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 改名为《 新青年 》)。
• 2.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 • 3.指导思想:西方的 (民权)、(平等) 思想和达
尔文的 (进化论) • 4.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以“ (兼容并包)”
而要重铸国魂就需要一定的载体, 这就是语言文字
请阅读这篇《诗经·中谷有蓷》
•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 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 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国风·王风·中谷有蓷
• 2.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 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 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冲进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知识 分子的觉醒,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 (文化革新) 运动。
• 3.促使人们追求(真理)、追求 (进步),为 (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 (五四运动)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五:性质
• 1919年之前:资产阶级思想 • 1919年之后:无产阶级思想
总结
• 一、导火线(尊孔复古的逆流) • 二、兴 起(略) • 三、内 容 民主与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 四、意 义 • 五、性 质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源自文库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传播
(英法) (日本---美国)(西方---苏俄)
•(1)教育界: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 (平民教 育)思潮。 • (2)文学界:白话文得到推广,内容反映形式生 活,形式创新多样。
•在没有新文化运动之前,北大的学生 为升官发财读书,经历思想启蒙的学 生会为谁读书呢?这样的学生当国家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作何反应呢?
四.意义
• 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 想解放。
家国情怀下的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
鲁迅
陈独秀
家国情怀下的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钱玄同
胡适
史料实证下的新文化运动——反思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
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
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
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 语”。 ——钱玄同
猜猜这首歌叫什么?
xin灵魂剪辑师 -.mp3
什么时候出现“她”的?
新文化运动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中学校 霍陈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影响的学 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的振兴而不断探 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 素养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2.文学革命:
• (1)斗争锋芒: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文
言文),以彻底清算

• (2)发起:(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 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一文,系统提出了 的主张,即提倡 (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 (旧文学)。
请欣赏一段新文化的影片
3.文化平民化
•教学难点:对于新文化内容和影响的
正确评价
阅读教材87—88页完成学案(“她”为什么会来?)
• 一.背景
•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 2.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 得到发展。
• 3.思想:西方 (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激进民 主主义者认识到要进行(政治)革命,必须进行 (思想) 革命;辛亥革命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升华
•新文化运动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新文化有何启示?
感谢聆听
•要树立民主、科学的大旗就 必须改造国民的灵魂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对以 (孔子)和(儒家学说) 为代表、维护(封 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攻击,树 起了“(打倒孔家店) ”的大旗,实质上是对统 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 全面清算。其中,(鲁迅)批判地最为猛烈,他利 用文学作品深刻揭露 (封建制度)和 (纲常礼教) 的黑暗,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是中 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还发表《 我之节烈观 》 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危害性。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 统的 (贞节)观念,指出与资产阶级的 (人格 独立观)根本对立。
为办学宗旨,使其成为运动中心。 • 5.主要阵地:《新青年》。
三.内容(“她”说了什么?)
•1.思想革命
•(1)提倡 (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 学),反对迷信和愚昧。
这说明什么?
材料 “包好,包好! 这样的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头, 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这说明什么?
• 1917年,上海报载了“陈烈女殉夫”的故事。陈 烈女名宛珍,三世居上海。年十七,许配给王运 甫之子、年十八岁的王菁士。尚未过门,王菁士 就死了。陈女闻死耗,即沐浴更衣,服毒自 尽。……过了两天,又见上海县知事呈江苏省长 请予褒扬的呈文,中说:“呈为陈烈女行实可风, 造册具书证明,请予接例褒扬事。”要求给予褒 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