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陈《新文化运动》公开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公开课教学课件共17张PPT
没有好的了,全部 坏掉了,必须全部 换掉!
《大换血》
病人: 中国思想界 旧血液:中国传统文化
医生: 新文化运动者 新血液: 西方文化
14
新旧对话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妻丧速归”
黄侃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
“干不了,谢谢。”
15
青春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 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 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
并率文武百官隆重祭孔
10
表述反馈
鸦片战争
地主阶级抵抗派Biblioteka 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军事
第二次民鸦片战争 族 危
中法战机 加争 深
中日甲午战争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体向西西用 洋务运动
方 学习器物
受过新式教育的张
原家因姑:娘因新不文满化旧运式动的内容
婚姻而引发的冲突。
张父
张母
7
表述反馈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打倒孔家店”(儒) 提倡新道德 鲁迅与《狂人日记》 反对旧道德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
文学革命
性质
8
天啊!我要和 你相爱,一辈子也 不断绝。除非是山 没有了丘陵,长江、
场景二:除旧布新 ——探内容
场景三:万象更新 ——论影响
盘点要求:
第21课_新文化运动 公开课
2、思想革命: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课堂讨论 资产阶级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 的道德, 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 像之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即提倡人 制政治之灵魂也。 封建伦理道德 权、自由、 平等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 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
根本原 因
直接原因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3、思想: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4、个人: 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新认识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概况
核心 (两面旗 帜) 主要阵地 (思想阵地 活动基地)
新 文 化 运 动
兴起 时间
兴起 标志
主要代 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陈独秀
创办《青年杂志》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民主
科学
(赛先生)
(德先生)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 自治的国民政治。”—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 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三、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 思想解放运动
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一)积极方面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 说”·· ·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 是“人头畜鸣” ·· ·
材料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 ···怎么能嫁 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 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新诗年选》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后期)
高一历史第五章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高一历史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4)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5)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情感目标:(1)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进行的新探索,了解中国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不懈的努力。
(2)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感悟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求学与爱国。
(3)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3.能力目标:(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的理解。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深刻分析历史现象理解现象与本质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3)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2.难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学法指导1、引导阅读理解和分析新文化运动内容及书本出现的历史资料,掌握收集、利用、处理、加工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2、引导讨论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了解当代对传统文化态度,掌握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学会辩证、全面、发展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述问题引导课堂讨论探究多媒体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在1913年,有人对中小学生关于“你最崇拜的人物”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中山(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范仲淹(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6人),陶侃、大禹、华盛顿(4人),程德全(3人),苏轼、康有为、袁世凯(2人)……从中我们可以大概看出当时文化价值取向和时代特点。
说明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呈现:新旧交替,中外陈杂。
封建思想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同时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也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教大的影响。
最新(北师大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公开课课件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 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 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 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 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 思想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
(1879--1942) 安徽怀宁人
新文化运 动的旗手
李大钊
《青春》是李大钊发表著 名文章。他号召青年为创 造一个青春的国家而奋斗。
鲁迅 (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蔡元培
(1868—1940)浙江绍兴人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陈独秀
“吾国之维新也,· · · · · · · ,共和也,帝制 也,· · · · · ·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 所用心。 · · · · · · ·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 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 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
新文化 运 动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 造国民的思想(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
胡
适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较早主张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狂人日记》,1918 年5月,发表在《新 青年》四卷五号上, 为鲁迅所做。彻底揭 露了封建礼教“吃人” 的反动本质。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几千年纲常礼教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指专制制度下纲常礼教对人性的摧残抹杀。 2.为什么鲁迅要写这样一部书? 民国初年,配合帝制复辟的尊孔复古思想十分流行, 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是为了揭露纲常礼教的弊端。
第9课《新文化运动》 公开课获奖课件
……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北方吹来十月风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走近伟人 重温历史
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新文化 新面貌
如春雷一般, 惊醒了无数青年, 影响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药》对“人血馒头”的描写: 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地说
: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cuō)起这 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 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ǎo)开了,焦皮里面窜 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
蔡 琰 ( 作 者 有待考 证)的 《胡笳 十八拍 》 郭 璞 的 《 游 仙诗》
鲍 照 的 《 拟 行路难 》 庾 信 的 《 拟 咏怀》
都 特 别 喜 欢 。不过 都是组 诗,太 长了, 就不贴 了orz。
最 后 还 想 推 一下萧 绎的《 幽逼诗 》四首 :
【 南 史 曰 : 元帝避 建邺则 都江陵 ,外迫 强敌, 内失人 和。魏 师至, 方征兵 四方, 未至而 城见克 。在幽 逼求酒 ,饮之 ,制诗 四绝。 后为梁 王詧所 害。】 南 风 且 绝 唱 ,西陵 最可悲 。今日 还蒿里 ,终非 封禅时 。 人 世 逢 百 六 ,天道 异贞恒 。何言 异蝼蚁 ,一旦 损鲲鹏 。 松 风 侵 晓 哀 ,霜雰 当夜来 。寂寥 千载后 ,谁畏 轩辕台 。 夜 长 无 岁 月 ,安知 秋与春 。原陵 五树杏 ,空得 动耕人 。
新文化运动先哲们以振兴民族为己任,勇于 探索、开拓进取、追求真理的伟大精神永远 激励后人,激励我们青年去开拓前行的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公开课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表材料: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材料:在《新青年》中,“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民主”只有513次,即使把代替民主的其他词算入,其总共也不到“科学”一次频度的一半……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其他进步刊物中,如《新潮》《每周评论》和《少年中国》,“科学”出现3635次,而“民主”只出现657次。
——金观涛《<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根据材料提出思考2:为什么科学的词汇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局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相关。
认识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仍出现复辟帝制与尊孔复古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旧思想、旧道德驾驭不了新制度。
(设计意图:将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和民主联系起来。
在思想方面民主与科学只是口号,提倡新道德是才是核心,民主科学与新道德是“表”与“里”的关系。
另外也引出第二个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然后出示材料:《新青年》中杂志中一篇题目为《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
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么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义叫你殉节。
又叫你娘苦口婆心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
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
……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设计意图:让学生确实感觉到封建礼教确实是在“吃人”这种材料极具震撼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设问:同学们如何促使新思想传播更有力?(学生回答)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出示材料6:一曰,不言之无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不用套语滥调;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口语与书面语早已经分离,相比书面气的文言文,口语化的白话文更意义大众所理解。
【精选】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公开课)36
新文化运动--信仰与价值观的重建 1、为什么重建? 2、怎样重建? 3、结果如何?
探究一:为什么要重建国民的信仰和价值观
背景概述
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国
主义加紧侵华; 思想: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进一步传入;
探究一:为什么要重建国民的信仰和价值观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内容、影响 【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学习难点】评价新文化运动
京师大学堂师生之间的问候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慵慵懒懒做动作) 老师:“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主义加紧侵华; 思想: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进一步传入;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只有进行思 想革命,才能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探究二:怎样对国民的信仰和价值观进行改造? 兴起标志: 1915 陈独秀 上海《青年杂志》
一本杂志 8
胡 适 陈
独 秀
鲁 迅
北京大学李
蔡大 元钊 辜培 鸿 铭
秀才:
实际:
乌黑头发,无麻子, 乌黑,头发无,
脚不大,周正
麻子,脚不大周正
13:49
材料四:刘半农与“她”字
《叫我如何不想她》 ……
月亮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思考:为什么要反对旧文学
刘半农
部分旧文学是旧道德的表达工具;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
具,大众化的新文学便于宣传新思想、新道德。
材料一:
左图表是 1913年某学校 对学生崇拜人 物的调查。根 据图表分析出 现这种情况的 原因?
2024版人教部编版第12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件
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024/1/25
03
注重实践教学
新文化运动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注重实践教学,如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实地考察等。
20
教育目标调整: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公民
2024/1/25
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新文化运动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具备 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12
03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及其 思想贡献
2024/1/25
13
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创办
倡导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大力提倡 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 信,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
础。
批判旧文化
他对旧文化、旧道德进行了深刻 的揭露和批判,号召人们追求新
思想、新文化。
推动文学革命
陈独秀积极倡导文学革命,提倡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新
26
存在历史局限性,如过于激进等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过于激 进
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文化的过程中,有时对 传统文化采取过于激进的态度,忽视了对传统 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
新文化运动在引进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有时对西方文 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存在盲目崇拜和照搬的现 象。
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不 够成熟
建专制制度。
2024/1/25
科学
推崇科学方法和理性精 神,反对迷信和愚昧。
反对专制
反对迷信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及其 代表人物,呼吁建立民
主共和国。
9
批判迷信思想和行为, 提倡科学知识和理性思
考。
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01
02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公开课教案_5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历史背景,认识《新青年》在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知道胡适首倡“文学改良”运动以及陈独秀发起“文学革命”的意义。
了解鲁迅、李大钊的代表性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探讨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
结合课文中《新青年》的创办及其宣传、文学革命的发动及其影响,以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主张,通过讨论或其它形式,探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对课文的讲授,组织学生思考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可结合文言文的学习,与白话文进行比较,探讨白话文的兴起对文化传播和发动民众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实际经验出发,来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在民族危机日渐加深、国家动荡日重的状况下,积极思想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通过学习,认识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灵的封建道德和封建意识,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为随后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培养从历史角度,具体地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作用,避免片面的脱离历史实际的空泛议论,培养求真求实的学习风尚。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1.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2.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对当时人们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
二、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展示北大校园中苏格拉底和塞万提斯的雕塑。
新文化运动优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20世纪早期,在北大讲坛上,有从海 外归来、西装革履大力宣传新思想进步 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满口 之乎者也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 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思想冲突。为何 会有这么奇怪现象出现呢?
第2页
二、新课 1.新文化运动兴起
(1)背景 新生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
—《上海妇女志》
第14页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五四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运动
第15页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收 了一次民主和科学洗礼,为随即暴发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 和铺垫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但它 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时尚。
第16页
(技术)器物
洋务派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制度 思想文化
康、梁、孙等资产阶级
陈、李、鲁、胡等
第19页
小结
新文化 运动
1 19《青年杂志》 2 主要内容 3 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4 历史意义
第20页
练习
1、近代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D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论战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传输
第10页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何, 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 孤独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独。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第11页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启发国民新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 公开课
想过这些问题。最终华小栓痨病医治无效而死。
迷
信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③ 提
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倡
民国初年,北京《中
新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
道
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
德
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
,
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
反
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对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旧道德草菅人命
新文化运动前的北京大学课堂上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 学生们: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学生们:升官发财!
democracy
science
新文化运动
democracy
science
壹 一场乱局引发的思考
袁世凯称帝
短暂 春天
原 因 解 析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学
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 ,
姑娘不错,就把她娶回去了……可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 过去了。
反 对
秀才以为: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旧
实际情况: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文
学
第一首白话文诗
两只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
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
旧思想的,能有几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
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
新文化运动公开课
新文化运动公开课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标志、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主要阵地、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3.理解新文化运动新的含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课,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重点掌握。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1.联系讲解法。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高阶段。
因此,必须联系前三节课的内容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2.讲述法。
对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此法。
3.举例分析法。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必须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4.整合教材。
指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
5.切入评价法。
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作出评价。
课前准备Ⅰ、教师设题:(1)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可能性和必然性。
(2)结合材料,深入了解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和李大钊及其著作,将发现所得与教材观点相印证或对教材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认识。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公开课获奖课件
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
中国新诗开山鼻祖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
院长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 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 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1917年初,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 议》,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张写文章须“言之 有物”。
中国人不拜天, 又不拜孔,留 此膝何为?
提出要定孔教为国教 祭孔要行跪拜礼
康有为(1858~1927)
孔子生长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 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 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 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 思考:新文化阵营为什么反对儒家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民主” 和“科学”两大口号。
民主:英文是 Democracy(德谟克拉 西),谐称“德先生”
科学:英文是Science (赛因斯),谐称“赛 先生”。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基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本
内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容
提倡新文学
的传统道德?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新
西方传入的民主、
旧 思
自由、平等、博
潮
爱等思想观念深
发 生
受知识阶层欢迎
激
烈
冲
突
袁世凯实现独裁 专制,规定 “ 国民教育, 以孔子之道为修 身大本”
历史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公开课(6)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镜头三: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 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 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 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 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 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 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旧道德和新道男人德也?要有三从四德
旧三三纲从五四常德 “三“纲三”从:”父是为指子妇纲女、未君 嫁为从臣父纲,、出夫嫁为从妻夫纲,。夫“死五 从常”子;:仁“、四义德、”礼是、指智妇、德、 妇信言。、妇容、妇功。
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 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 盲从。
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 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吾不惜再三重申详言曰:“内 为满洲人之奴隶,受满洲人之暴虐, 外受列国人之刺击,为数重之奴隶, 将有亡种殄种之难者,此吾黄帝神 明之汉种,今日倡革命独立之原因 也。
——邹容《革命军》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 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 们学界……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 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宽容》(《北大钟声》)
沈嘉蔚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镜头二:鲁迅《药》中人血馒头的描写
“包好,包好!这样 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 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没有新文化运动之前,北大的学生 为升官发财读书,经历思想启蒙的学 生会为谁读书呢?这样的学生当国家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作何反应呢?
四.意义
• 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 想解放。
2.文学革命:
• (1)斗争锋芒: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文
言文),以彻底清算
。
• (2)发起:(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 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一文,系统提出了 的主张,即提倡 (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 (旧文学)。
请欣赏一段新文化的影片
3.文化平民化
• 2.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 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 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冲进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知识 分子的觉醒,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 (文化革新) 运动。
• 3.促使人们追求(真理)、追求 (进步),为 (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 (五四运动)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五:性质
• 1919年之前:资产阶级思想 • 1919年之后:无产阶级思想
而要重铸国魂就需要一定的载体, 这就是语言文字
请阅读这篇《诗经·中谷有蓷》
•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 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 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国风·王风·中谷有蓷
升华
•新文化运动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新文化有何启示?
感谢聆听
•教学难点:对于新文化内容和影响的
正确评价
阅读教材87—88页完成学案(“她”为什么会来?)
• 一.背景
•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 2.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 得到发展。
• 3.思想:西方 (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激进民 主主义者认识到要进行(政治)革命,必须进行 (思想) 革命;辛亥革命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猜猜这首歌叫什么?
xin灵魂剪辑师 -.mp3
什么时候出现“她”的?
新文化运动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中学校 霍陈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影响的学 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的振兴而不断探 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 素养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槁。有位女 子遭遗弃,内心叹息又苦恼。内心叹息又苦 恼,嫁人不淑受煎熬。
•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 子遭遗弃,抚胸叹息又长啸。抚胸叹息又长 啸,嫁人不淑多苦恼。
•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 子遭遗弃,抽噎哭泣泪不干。抽噎哭泣泪不 干,悔恨莫及空长叹。
•要树立民主、科学的大旗就 必须改造国民的灵魂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对以 (孔子)和(儒家学说) 为代表、维护(封 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攻击,树 起了“(打倒孔家店) ”的大旗,实质上是对统 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 全面清算。其中,(鲁迅)批判地最为猛烈,他利 用文学作品深刻揭露 (封建制度)和 (纲常礼教) 的黑暗,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是中 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还发表《 我之节烈观 》 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危害性。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 统的 (贞节)观念,指出与资产阶级的 (人格 独立观)根本对立。
总结
• 一、导火线(尊孔复古的逆流) • 二、兴 起(略) • 三、内 容 民主与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 四、意 义 • 五、性 质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Hale Waihona Puke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传播
(英法) (日本---美国)(西方---苏俄)
为办学宗旨,使其成为运动中心。 • 5.主要阵地:《新青年》。
三.内容(“她”说了什么?)
•1.思想革命
•(1)提倡 (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 学),反对迷信和愚昧。
这说明什么?
材料 “包好,包好! 这样的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头, 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这说明什么?
• 1917年,上海报载了“陈烈女殉夫”的故事。陈 烈女名宛珍,三世居上海。年十七,许配给王运 甫之子、年十八岁的王菁士。尚未过门,王菁士 就死了。陈女闻死耗,即沐浴更衣,服毒自 尽。……过了两天,又见上海县知事呈江苏省长 请予褒扬的呈文,中说:“呈为陈烈女行实可风, 造册具书证明,请予接例褒扬事。”要求给予褒 奖。
• 4.直接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 (尊孔复古) 逆流。
二.兴起
•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 改名为《 新青年 》)。
• 2.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 • 3.指导思想:西方的 (民权)、(平等) 思想和达
尔文的 (进化论) • 4.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以“ (兼容并包)”
家国情怀下的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
鲁迅
陈独秀
家国情怀下的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钱玄同
胡适
史料实证下的新文化运动——反思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
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
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
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 语”。 ——钱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