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病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 (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
高鱼体抵抗力; (4)发病季节,每月用下列治疗药物预
防一个疗程。
治疗: (1) 全池遍洒含氯消毒药, 如二氧化氯0.02 ~0.03ppm,或漂 白粉精0.5 ~0.6ppm,或三氯异氰尿 酸(含有效氯85%)0.3 ~0.4 浓度 等。
(2)内服药①每100千克鱼每天用 0.5千克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 (单用或合用都可以)再加0.5千克 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②每100 千克每天用40毫升4%碘液拌饲投喂, 连喂4天。
真鲷淋巴囊肿病
患病症状:
牙鲆
病理组织检 查,可见
200-500um 巨大细胞组 成细胞团块。
患病症状:
许氏平鲉 鲈鱼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3.诊断方法:依外观初诊,以电镜观察确诊。
4.流行情况:
已发生于100余种海淡水鱼类我国养殖的鲈鱼、 真鲷、红斑笛鲷、石斑鱼、牙鲆、大菱鲆和东 方纯等都曾发现过。此病在水温10—25摄氏度 时为流行的高峰期,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生。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2、症状及病理变化
狂游、打转等异常行为 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肛门处常拖有1条粘液便 肾脏和脾脏的造血组织严重坏死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腹部膨大,体壁充血、出血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体色发黑,腹部膨大,眼球突出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鱼苗卵囊肿大,体壁充血、出血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
1、病原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 双RNA病毒科 病毒为正20面体,无囊膜,直径55-75nm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2、症状
食欲丧失,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肛门多数拖着线状粪便,还可见到原地转圈游
泳等异常的活动现象。 病理组织检查为胰腺广泛坏死。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4、诊断方法
[初诊]病鱼的体色发黑,体表及内脏各器官组织 都不同程度地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 鲜红色,病鱼严重贫血,鳃常呈“白鳃”。
[确诊] EM检查肾脏等部有无病毒粒子 ELISA、PCR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5、防治方法 预防: (1)彻底清塘; (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灭活疫苗浸浴或
治疗:
1.疾病早期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剂(PVP-1)拌 饵投喂,每天每千克鱼1.64~1.91克有效碘,连用 15天,可降低死亡率。 2.大黄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过夜, 以每万尾鱼0.25~0.5千克的剂量拌饵投喂,同时 全池遍洒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病毒灵,对传染性胰 腺坏死病有一定疗效。 3.水温在10℃以下可降低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的死亡率,因此,可将病鱼放在低温水中饲养,以 控制疾病的发展。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3、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鲑鳟鱼类的鱼苗,以摄食4周龄的鱼种 为主
水温8~15℃流行
4、诊断Baidu Nhomakorabea
外观症状、病理切片、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诊断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
1、病原:艾特韦病毒或称艾格特维德病毒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2、症状
主要特征: 出血 急性型:突发性大量死亡,皮肤出血 慢性型:发生贫血 神经型:运动失常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三、虹彩病毒病 (一)淋巴囊肿病
1、病原:
虹彩病毒科,淋巴囊肿病毒(LCD) dsDNA病毒 呈正20面体,直径200~260nm
病原——淋巴囊肿病毒(LCD)
2、症状:病鱼的皮肤上、鳍上和眼 球等处出现许多小疱状肿胀物。肿 胀物大的直径3cm的白色细胞团块, 这些肿胀物有各个分散的,也有聚 集成团或联成片的严重患者密布于 全身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肿胀 物为皮肤结缔组织被病毒感染后巨 大化的产物。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3、流行情况
主要发病鱼类:鲑鳟鱼类(鱼苗-3月龄鱼) IPNV宿主范围很广,如鲆、鲽、鳎、鳕 流行季节:春季,一般发病水温10~15℃
平头鲽
宽体舌鳎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4、诊断方法:根据外观症状初步诊断, 取病鱼胰脏组织作切片、HE染色可 诊断。免疫学、ELISA诊断。
dsRNA病毒,直径70-80nm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2、症状:
红肌肉型:较小鱼种(7-10cm) 红鳍红鳃盖型:较大鱼种(>13cm) 肠炎型:大小草鱼
红肌肉型
红鳍红鳃盖型
肠炎型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3、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草鱼,体长2.5~15cm的鱼种 (2)流行季节:6~9月 (3)水温:20~33℃时发生 (4)流行地区广
5.防治:无有效方法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二)真鲷虹彩病毒病 [病原]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四、弹状病毒病
(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三类传染病 (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二类传染病 (三)鲤春病毒血症:二类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传染性造血 器官坏死病
(IHN)
1、病原
传染性造血器官 坏死病毒(IHNV)
预防
1.加强检疫工作,不将带有传染性胰腺坏
死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入或输 出。
2.发现疫情首先要封锁、销毁病鱼。被污 染鱼池用浓度为200毫克/千克的有效氯消毒; 被污染的工具用2%福尔马林或pH为12.2的 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10分钟。 3.已有眼点鱼卵用浓度为50毫克/千克的10 %复方皮维碘溶液药浴15分钟;如水的pH 较高时,则需用浓度为60~100毫克/千克的 10%复方皮维碘溶液药浴15分钟。
(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三)鲤春病毒血症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草鱼出血病
病原 症状和病理变化 流行情况 诊断方法 防治方法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1、病原
草鱼呼肠孤病毒,又叫草鱼出血病病毒 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 病毒为20面体的球形颗粒,具双层衣壳,无囊膜,属
第七章 鱼类的病害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 第三节 真菌性疾病 第四节 寄生虫性疾病 第五节 非寄生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潜伏期长,不易发现; 2) 发病快,不易控制; 3) 防治困难,无特效药。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草鱼出血病 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三、虹彩病毒病 四、弹状病毒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