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作业4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深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

比如,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深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生成语言学受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观念。

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提出语言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割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

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现象的独特性。

语言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是贮存人类已有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依托。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04参考答案(全集)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04参考答案(全集)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04参考答案(全集)一、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错误2.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口语的规范发展有积极作用。

正确3. 语言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错误4.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正确5. 任何一种语言的共同语,都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 正确6. 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于统治地位。

错误7. 洋泾浜不同于克里奥耳语,二者的使用范围和发展结果都不一样。

正确8. “江”古代专指长江,今天泛指所有的江河,这种变化就是词义的转移。

错误9. 多义词有多项意义,但是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一般只有一项意义。

正确10. 语言发展具有渐变性特点,所以产生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 D )。

A. 不反映现实现象B. 反映现实现象C. 没有现实根据D. 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2. 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D )。

A. 白—黑B. 大—小C. 高—低D. 生—死3. 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A)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地表示语素。

A. 山峰音乐事理委员B. 沙发吉它卡片罗马C. 葡萄玻璃枇杷纱门D. 蜘蛛窈窕逍遥逃遁4. 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C )。

A. 自然的发展变化B. 语言内部的因素C. 社会的发展变化D. 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5. 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 D )。

A. 语法B. 词汇C. 词义D. 语音6. 下列各组词只有( C )是意译词。

A. 雷达马达咖啡B. 啤酒苜蓿哈密C. 西装篮球胡瓜D. 槟榔浪漫坦克7. 下列说法只有_A_不正确。

A. “啊、吗、呢”这些词没有构词能力,不是基本词。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解析:威尔尼克取受损的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可是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并且患者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本事人脑语言本事的研究成果2.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此刻一般认为大约是。

A.5-6岁B.7-8岁C.9-10岁D.12-13岁答案:D解析: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此刻一般认为最迟大约是12-13岁。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本事大脑的语言功能受临界期限制3. 老刘有三个孩子的蕴含义可能有。

A.老刘没有孩子B.老刘仅有三个孩子C.老刘有不止三个孩子D.老刘有孩子E.老刘没有三个孩子答案:BCD解析:蕴含义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位义或整体义,分为两种衍推义和隐含义。

D为衍推义,BC为隐含义。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蕴含义和预设义4.下头各对词语中,能表此刻同一语法位置上的有。

A.小孩-苹果[由整理]B.大-小C.红-红色D.写-在E.好-衣服答案:ABD解析:能表此刻同一个语法位置上词,他们是属于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得到的是词类。

A是名词,B是形容词,D是动词。

考点:语法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词的聚合:词类5.下头各项中属于词的有。

A.吃败仗B.转基因C.幼儿园D.小女儿E.玩游戏答案:BCD解析: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A属于语,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段。

E属于短语。

考点:语汇语汇概说什么是语汇6.医生安慰重病人说:没什么大问题,好好回家休养明显违反了。

A.赞誉准则B.慷慨准则C.相关准则D.一致准则E.质量准则答案:CE解析:为了避免患者受到损害,遵守礼貌原则,医生被迫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相关原则和质量准则。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违反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7.下头各项属汉字字体演变不一样阶段的有。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E.繁体答案:ABCD解析: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几个不一样字体的演变。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3-4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3-4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三)一、名词解释言语:言语是个人运用语言的产物,及说话人说话和说出来的话。

言语和语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简单地说,言语是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体系(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综合)。

言语和语言的联系表现为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言语是个别,语言是一般。

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所以,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而没有语言也就没有言语。

言语总要带上一定的个人因素,但言语活动实际上是运用语言的一种社会活动。

格:用不同的形态反映出词语在语句中功能、地位、意义的语法范畴。

常见的有主格、宾格、领格、工具格、方位格等。

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有些语言中形容词和数词也有与名词相应的格。

俄语中有六种格,英语中有属格和通格两种。

数:用不同的形态反映词语的数量概念的语法范畴。

语言中常见的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可通称为复数。

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是单数、双数和复数(大于二的数)。

有些语言中动词、形容词或冠词也有数的形态变化,与名词的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

俄语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分单数、双数和复数三种形式。

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复数,但表示复数时也可以不加“们”。

性:用不同的形态反映的词语属性概念的语法范畴。

通常有阴性、阳性和中性。

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是把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

有些语言形容词和冠词也有性的分别。

性是一种语法类别。

作为语法类别的性,与事物自然性别有一定的联系,表示动物的名词的性与动物的自然性别大体上相应,但也有不相应的。

如德语Weib(妇女)、Madchen(少女)、Fraulein(年轻女士)在语法上是中性。

体:用不同的形态表示的词语动作进行状态意义的语法范畴。

每种语言中的体可以是不同的。

常见的有普通体、完成体、持续体(进行体)等。

北语16秋《语言学概论》作业4

北语16秋《语言学概论》作业4

17春16秋《语言学概论》4一、单选(共10 道,共50 分。

)1. 能够表达“并列”或者“选择”语法意义的语法结构是A. 主谓B. 偏正C. 述补D. 联合标准解:2.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A. 词法B. 构词法C. 构形法D. 句法标准解:3. 汉语中的轻声这种现象是A. 同化B. 异化C. 弱化D. 脱落标准解:4. “我的姐姐”和“我和姐姐”表示不同语法意义,是通过下列哪种语法形式手段实现的A. 词序B. 选词C. 虚词D. 词形变化标准解:5. “workers”由几个语素构成A. 1B. 2C. 3D. 4标准解:6. 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的语法单位是A. 自由短语B. 语素C. 固定短语D. 句子标准解:7. 汉语中的连读变调这种现象是A. A同化B. B异化C. C弱化D. D脱落标准解:8. 英语中复数词尾“s”由于受前面音的影响而有不同发音,这种现象是A. 同化B. 异化C. 弱化D. 脱落标准解:9. 最小的语法单位是A. 字B. 语素C. 短语D. 句子标准解:10. 可以用于交际的语法单位是A. 字B. 语素C. 短语D. 句子标准解:16秋《语言学概论》4二、判断(共10 道,共50 分。

)1. 由于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因此文字是没有任何独立性的,完全受制于语言的特点。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2. 汉语中一个语素就是一个汉字.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3. 语法范畴必须要有形式表现。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4. 复合词的词义有概括性,单纯词的词义不具有概括性。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5. 开口呼韵母是没有韵头的。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6. 语法在使用时是任意和随意的,无规则可循。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7. 形态原则和功能原则往往是矛盾的。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8. 单纯词一定不包含词缀语素。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9. 组合规则要服从聚合规则的要求。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1-4套 (1)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1-4套 (1)

语言学概论试题(1)一、填空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基本词汇)。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6、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二、选择题••••••1、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A、文字学B、语音学••C、词汇学D、语法学•2、汉语属于(B)•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3、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B)••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4、文字的前身是(C)••A、结绳记事B、手势••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5、派生词中包含(B)••A、词尾B、词根••C、虚词D、根词•6、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C)••A、音素B、义素••C、语素D、音位7、汉语“忽然”出现的位置是(C)••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8、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D)•••A、土话B、客家话•••C、客套话D、黑话9、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C)•••A、初B、视•••C、人D、民能够独立成词,也能够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语的语素叫自由语素。

例如:人——人们、人民、人类、人生、众人、强人……电——电灯、电话、电影、电视、闪电、静电……10、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D)••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三、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优秀2、维持3、宏观4、精神5、离开四、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鸟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向下]2、生[+存在状态 +开始或继续]死[+存在状态 +结束]五、简答题1、指出汉语普通话a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语言学概论4次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4次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4次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1.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等。

2.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3.符号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符号是由音位层和符号层两个不同的层面构成的,语言符号的这一特性就是语言的二层性。

5.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法学派)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内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9.(组合关系)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关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20分,每小题2分)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误,文字的交际功能离不开语言这个基础,因此文字只能是语言罪责重要的辅助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大学语言学概论考试(习题卷4)

大学语言学概论考试(习题卷4)

大学语言学概论考试(习题卷4)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下面词语属于汉语外来词的是A)电话B)袈裟C)科学D)电脑答案:B解析:2.[单选题]写文章选择句式应该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上下文B)语境C)表达重点D)语体答案:D解析:3.[单选题]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答案:D解析:4.[单选题]“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在西方是下流、淫秽的象征,在国际卫生系统则是免疫的象征,体现出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B)象征性C)线条性D)层级体系答案:A解析:5.[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音位到语素,这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B)文字和旗语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C)语言是其他所有交际工具的基础D)语言符号不可以拆卸拼装,不具有生成能力答案:D解析:C)替代-代替D)头颅--脑瓜子答案:C解析:7.[单选题]“公式、攻势、宫室”是()A)同形词B)同音词C)同义词D)同根词答案:B解析:8.[单选题]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A)群婚制阶段B)族外婚制阶段C)母系氏族社会阶段D)家族制阶段答案:C解析:9.[单选题]下面不属于语音识别技术应用领域的是()A)语音拨号B)语音导航C)语音合成D)室内设备控制答案:C解析:10.[单选题]围绕中心话题比较正式的表达形式,在语体上属于()A)谈话体B)演说体C)讨论体D)应用体答案:C解析:11.[单选题]下面各项中属于标准元音的是A)[e]B)[y]C)[w]D)[c]答案:A解析:12.[单选题]人的大脑左半球前部受伤,患者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是A)听不懂人说话B)只能说长句解析:13.[单选题][]下面发音中包含同化现象的是( )。

A)面包B)展览C)木头D)豆腐答案:A解析:A14.[单选题]直接成分分析法的提出者是A)哈里斯B)王尔德C)霍凯特D)布龙菲尔德答案:D解析:15.[单选题][]从谱系分类看,我国台湾的高山语属于( )。

语言学概论作业(4).

语言学概论作业(4).

语言学概论作业(4)一、填空题1、就是一种语成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和两类。

3、基本词具有、和三个特点。

4、一般词包括、、、和等类别。

5、、和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6、一个词的最初意义是,在它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

7、在多义词的几项意义中,有一项意义占主要地位,这种意义是。

8、是派生义产生的主要途径,大致可分和两种方式。

9、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和等方面。

10、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11、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的限制。

12、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和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13、文字是由、和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14、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汉字系统包括、、、等,英文包括、、、、等。

15、在文字产生以前,记事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1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和三个阶段。

17、世界上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都是,兼用了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

18、汉字是意音文字,同拼音文字相比,不足的是难学、、和难记。

19、和是语言的具体体现。

20、和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21、汉语的七的大方言是、、、、、、,其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22、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语系,英语属于。

23、共同语规范的主要对象是。

24、词汇变化主要体现在、和三种情况。

25、词义演变主要有词义的、和三种情况。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成语历史悠久,是语言词汇中的核心。

()2、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3、基本词的历史都很长,如“皇帝、天子、宰相”这类词都是基本词。

()4、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5、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说词义不可捉摸、无法把握的。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与评判》参考答案▲作业1: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说明一、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辞汇和语法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3、文言文:用中国古代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4、符号: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五、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六、聚合关系:语言链条同一名置上具有相同作用、相互能够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一、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二、文言;文言文。

3、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描述语言学学派;描述语言学学派;《语言》(《语言论》)。

4、历史比较五、索绪尔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

7、同意(同意);不同意(反对);再会(送别);鼓掌;痛恨;快乐(庆贺)。

八、左;直观思维。

九、brother;uncle。

10、量词1一、说话1二、形式;意义。

13、意义;形式。

14、声音;意义;物质表现形式。

1五、约定俗成1六、任意性;线条性。

17、音位;序列;语素;词;句子。

1八、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九、聚合关系;组合关系。

20、抽象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发音能力。

三、判定题一、√二、×3、×4、×五、√六、×7、×八、×九、√10、√1一、√1二、×13、√14、√1五、×1六、√17、×1八、×1九、√20、√四、问答题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有何重腹地位?代表人物有哪些?19世纪一些语言学家运用历史比较法去研究语言,使语言学开始成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而为现代语言学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代表人物有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博普、格林,俄国的沃斯托科夫等。

二、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每一个社会,不管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仍是经济十分掉队的社会,都必需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那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点之一。

语言学概论作业(4)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4)答案-

语言学练习(4)答案语言学概论作业(4)答案一、填空题1、词汇。

2、基本词。

一般词。

3、全民常用性。

稳固性。

构词能力强。

4、新词。

古词。

外来词。

行业用词。

科技术语。

方言俚语。

5、一般性。

模糊性。

全民性。

6、本义。

派生义。

7、中心义。

8、引申。

隐喻。

换喻。

9、理性意义。

词义概括的侧面、重点。

附加色彩。

搭配功能。

10、无。

11、语法规则。

语义条件。

12、时间。

空间。

13、形。

音。

义。

14、书写符号系统。

笔画。

笔顺。

偏旁。

标点。

字母。

字母顺序。

拼写规则。

标点。

15、实物。

图画。

16、表意。

表意兼表音。

表音。

17、意音文字。

18、难写。

难认。

19、口语。

书面语。

20、渐变性。

不平衡性。

21、北方。

吴。

湘。

赣。

粤。

闽。

客家。

北方方言。

22、汉藏。

印欧。

23、书面语。

24、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词语的替换。

词义的演变。

25、扩大。

缩小。

转移。

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三、选择题1、C2、D3、B4、C5、D6、A7、A8、B9、D10、C11、A12、C13、D14、A15、C 16、C17、C18、C19、A20、C四、综合分析题1、A、批评—批判,程度轻重不同。

B、发挥—发扬,搭配对象不同。

C、牺牲—死亡—完蛋,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不同。

D、成果—结果—后果,感情色彩不同。

2、老(年纪大)—小,老(老年人)—少。

老(过去的)—新。

老(过了适口期)—嫩3、A、反话。

B、推理。

C、暗示。

D、婉曲。

4、名词:city—cities watch—watches foot—feet ox—oxen child—children sheep—sheep动词:have—has study—studies wish—wishes be—is fly—flies go--goes5、A、意义扩大。

语言学概论第四次作业 第五章

语言学概论第四次作业  第五章

语言学概论第四次作业第五章-第九章一、填空(20分,每小题0.5分)1.(词汇)就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类。

3.基本词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4.(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5.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是(本义),在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派生意义)。

6.在多义词几项意义中,有一项意义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意义是(中心意义)。

7.(引申)是派生义产生的主要途径,大致可分(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8.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等方面。

9.(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10.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11.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12.文字是由(形)、(音)、(义)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13.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14.(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15.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16.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

17.词义的演变主要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况。

二、判断正误(14分,每小题0.5分)1.成语历史悠久,是语言词汇中的核心。

(×)2.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3.基本词的历史都相当长,如"皇帝、天子、宰相"这类词都是基本词。

一体化2022年春季学期语言学概论(本)第4次平时作业-1

一体化2022年春季学期语言学概论(本)第4次平时作业-1

2022年春季学期语言学概论(本)第4次平时作业-1 一、单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

A :自然的发展变化B :语言内部的因素C :社会的发展变化D :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正确答案】:C2、语法演变的一种反复出现的常见途径是()。

A :词义改变B :语法化C :句型分类D :语音改变【正确答案】:B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

A :语法B :语音C :词义D :词汇【正确答案】:B4、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

A :诗歌B :散文C :文言文D :小说【正确答案】:C5、下列属于汉语借词的是()。

雷达、足球、芭蕾舞B :卡车、电话、哈巴狗C :纳粹、吉他、比萨饼D :沙龙、朝廷、艾滋病【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口语的词一般有()等特点。

A :范围都比较窄B :句子比较短C :结构比较简单D :有重复脱节【正确答案】:A B C D2、()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团音。

A :舌面前塞擦音B :擦音C :清音D :辅音【正确答案】:A B3、词义的演变包括旧义的()三种情况。

A :扩大B :缩小C :转移D :渐变【正确答案】:A B C4、语言的分化的三种情况是()。

A :社会方言职业方言C :地域方言D :亲属语言【正确答案】:A C D5、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

A :前缀B :补缀C :中缀D :后缀【正确答案】:A C D三、判断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从语言和说话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正确答案】:A2、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正确答案】:A3、语言的功能是主观存在的。

【正确答案】:B4、书面语具有高于地方语的地位,联系着不完全统一的社会。

【正确答案】:A5、词语的借用只能单向的。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1. Syntax is a subfield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the sentence structure of language,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phemes into words.2.Grammatical sentences are formed following a set of syntactic rules.3. The syntactic rules of any language are finite in number, but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number of sentences native speakers of that language are able to produce and comprehend.4. Constituents that can be substituted for one another without loss of grammaticality belong to the same syntactic category.5. Minor lexical categories are open because these categories are not fixed and new members are allowed for.6. In English syntactic analysis, four phrasal categories are commonly recognized and discussed, namely, noun phrase, verb phrase, infinitive phrase, and auxiliary phrase.7.What is actually internalized in the mind of a native speaker is a complete list of words and phrases rather than grammatical knowledge.8. A noun phrase must contain a noun, but other elements are optional.9. It is believed that phrase structure rules, with the insertion of the lexicon, generate sentences at the level of D-structure.10. WH-movement is obligatory in English which changes a sentence from affirmative to interrogative.11. Major lexical categories are open __ categories in the sense that new words are constantly added.12. C________ refers to a group of linguistic items which fulfill the same or similar function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 (答案:Category)13. The word around which a phrase is formed is termed h____.(答案:head)14. The word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heads are said to function as s____. (答案:specifier)15. In the Noun Phrase as "the tree", , "the" is d_____ which functions as specifier in this Noun Phrase. (答案:determiner)16. Words which introduce the sentence complement are termed c_______. (答案:complementizers)17. In the sentence "The teacher will explain the term", the Infl position is realized by an a_____. (答案:auxiliary)18. In the D-Structure, s____ restricts choice of complements of the sentence. (答案:subcategorization)19. Inversion can move an auxiliary from the Infl to the n______ C position.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earest)20. In the revised Wh Movement, a wh phrase is moved to the s______ position under CP.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specifier)III. There are four choices following each statement. Mark the choice that can best complete the statement.21. A sentence is considered () when it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grammatical knowledge in the mind of native speakers. [单选题] *A. rightB. wrongC. grammaticalD. ungrammatical(正确答案)22. Among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 studies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an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 [单选题] *A. syntax(正确答案)B. semanticsC. pragmaticsD. morphology2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element that phrases formed of more than one word usually contain? () [单选题] *A. HeadB. SpecifierC. Inflection(正确答案)D. Complement24. What type of sentence is "Mark likes fiction, but Tim is interested in poetry"? ()[单选题] *A. A simple sentenceB. A coordinate sentence(正确答案)C. A complex sentenceD. None of the above25. Transformational rules does not change the basic sentence (). [单选题] *A. meaning(正确答案)B. formC. positionD. structure26. Words can be grouped together into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classes called syntactic categories, which reflects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type of (). [单选题] *A. meaning that words expressB. affixes that the words takeC. structures in which the words can occurD. All of the above(正确答案)27. The level of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 that exists before movement takes place is commonly termed the (). [单选题] *A. phrase structureB. surface structureC. syntactic structureD. deep structure(正确答案)28. Phrase structure rules allow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 [单选题] *A. how words and phrases form sentences.B. what constitutes the grammaticality of strings of wordsC. how people produce and recognize possible sentencesD. All of the above.(正确答案)29. Syntactic movement is dictated by rules traditionally called (). [单选题] *A. transformational rules(正确答案)B. generative rulesC. phrase structure rulesD. x-bar theory30. The syntactic rules of any language are () in number. [单选题] *A. largeB. smallC. finite(正确答案)D. infiniteIV.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31. syntax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Syntax is a subfield of linguistics. It studies the sentence structure of language. It consists of a set of abstract rules that allow words to be combined with other words to form grammatical sentences.)32. Sentence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sentence is a structurally independent unit that usually comprises a number of words to form a complete statement, question or command. Normally, a sentence consists of at least a subject and a predicate which contains a finite verb or a verb phrase.)33. Syntactic categories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part from sentences and clauses, a syntactic category usually refers to a word (called a lexical category) or a phrase ( calleda phrasal category) that performs a particular grammatical function.)34. D-structure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D- structure is the level of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 that exists before movement takes place. Phrase structure rules, with the insertion of the lexicon, generate sentences at the level of D-structure.)。

华师网院《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四).

华师网院《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四).

华师网院《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四华师网院《语言学概论》作业本答案仅供参考,请不要全部照抄!名词解释第32题(4.0 分义素义素: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

第33题(4.0 分音段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

第34题(4.0 分非音质音位指从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非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音位。

常见的有调位、重位(势位、时位等分析题(此题请参考课本100页的分析法。

本答案仅供参考,不要照抄第35题(4.0 分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他二十年前曾经帮助过我第一层:在“他”和“二十年前曾经帮助过我”之间分开,是主谓关系。

第二层:在“二十年前”和“曾经帮助过我”之间分开,是偏正关系。

第三层:在“二十年”和“前”之间分开;在“曾经”和“帮助过我”之间分开,是偏正关系。

第四层:在“帮助过”和“我”之间分开,是述宾关系。

第五层:在“帮助”和“过”之间分开,是述补关系。

第36题(4.0 分认真做好基层的信访工作第一层:认真//做好基层的信访工作,是偏正关系。

第二层:做好//基层的信访工作,是述宾关系。

第三层:基层的//信访工作,是偏正关系。

第四层:信访//工作,是偏正关系。

第37题(4.0 分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别老提这件事第一层:别//老提这件事,是偏正关系。

第二层:老//提这件事,是偏正关系。

第三层:提//这件事,是述宾关系。

第四层:这件//事,是偏正关系。

第38题(4.0 分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你去通知一下老王。

第一层:你//去通知一下老王。

主谓关系。

第二层:去//通知一下老王。

述宾关系。

第三层:通知一下//老王。

述宾关系。

第四层:通知/一下。

述补关系。

第39题(4.0 分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天亮前,方案终于做出来了第一层:天亮前,/方案终于做出来了。

偏正关系。

语言学概论作业4

语言学概论作业4

语言学概论作业4语言学概论作业4第五章—第九章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2.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等方面。

3.(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5.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7.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8.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

二、判断正误(14分,每小题1分)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说明:这些词都具有全民性,并不是所有基本词都具有构词能力,代词和语气词一般没有构词能力,还有其它虚词也没有构词能力,但仍然是基本词。

2.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说明:这些词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任何词义都要反映客观现实。

3.“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说明:本题很多同学答错,可能简单地将单音节词与单义词对应起来了。

单音节词不一定意义也是单一的,比如“日、老”都有较多的意义。

4.“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说明:隐喻本义和派生义之间有一种相似关系或直接的联系,喻换喻是有区别的。

5.“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C )。

语言学概论作业3、4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3、4答案

一、概念解释(10 分,每小题1 分)1.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2.直接成分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结构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

一个复杂的结构,往往是由许许多多的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构成。

3.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4.复合词复合词就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的词。

5.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25 分,每空1 分)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 .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 ”中的ing是(词尾),“reader "e中是(词缀)。

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0 .(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 .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12 .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自考“语言学概论”练习题(4)

自考“语言学概论”练习题(4)

第五章语义 ⼀、单项选择题 1.“桌⼦我都擦⼲净了”中的“擦”,受事为桌⼦。

2.“四季名称、器物名称、数字、度量单位”中,词义具有模糊性的词语是“四季名称”。

3.汉语“伯母、婶娘、姑母、姨母、舅母”在英语中统称为“aunt”,这种现象反映了语义的民族性。

4.模糊现象往往出现在语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

5.词义反映的对象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个⼤致的范围,这反映了语义的模糊性。

6.语义的基本要素是理性意义。

7.在“钱包、壁垒、裤⼦、⾼峰”这⼏个词中,义项不含⾮理性意义的是“钱包”。

8.在“伯⽗、弟弟、哥哥、姐姐”中,具有[+同胞][+⼥性][+年长]义素的词是“姐姐”。

9.义素分析最关键的⼀步是提取共同义素和不同义素。

10.义素分析的基本⽅法是对⽐法。

11.义素分析中⽤来对⽐的⼀组词语应该是指称对象的类属相同。

12.在“壁灯、吊灯、路灯、油灯”中,具有[+⽤于照明][-⽤电]义素的词是油灯。

13.“成⽴、结果、联合”是没有感情⾊彩的中性词。

14.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和核⼼部分。

15.在词、语素、义素和词组中,不属于⾳义结合的单位是义素。

16.说明或掌握⼀个词的意义和⽤法时所⽤的基本单位是义项。

17.语⾔系统中的⼦系统中,系统性较低的是词汇系统。

18.汉语同义词“枯萎”和“⼲巴”具有不同的形象⾊彩。

19.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系统性。

20.“杜鲁门——杜绝”中的“杜”属于同⾳关系:“热⽓——热饭”中的“热”属于多义关系。

21.“快乐——悲伤”属于相对反义词:“战争——和平”属于绝对反义词。

22.近义词“恐吓”和“吓唬”,意义上的差别主要在于语体⾊彩。

23.“堡垒”属于多义词:“天⽓凉了”和“汤太热,把它凉⼀凉”中的“凉”属于多义关系。

24.“他不再偷钱了”的预设是:他以前偷过钱。

25.“拍电报”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是涉及:“开汽车”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是“动作”与“⼯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作业
第五章—第九章
一.填空题(分,每空分)
.(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等方面。

.(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
面。

.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
义条件)的限制。

.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
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

二、判断正误(分,每小题分)
.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
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
说明:这些词都具有全民性,并不是所有基本词都具有构词能力,代词
和语气词一般没有构词能力,还有其它虚词也没有构词能力,但仍然是基本
词。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
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
说明:这些词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任何词义都要反映客观现实。

.“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
说明:本题很多同学答错,可能简单地将单音节词与单义词对应起来了。

单音节词不一定意义也是单一的,比如“日、老”都有较多的意义。

.“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
说明:隐喻本义和派生义之间有一种相似关系或直接的联系,喻换喻是
有区别的。

.“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喻。

(×)
说明:这是换喻,换喻本义和派生义之间是一种相关关系,监狱一般是
铁窗户,于是表示这个特征的铁窗就直接代指这个事物,形成换喻。

.所有的汉字都与语素相对应,都有一定的意义。

(×)
说明:汉字在意义上一般代表语素,但是并不对应,有些汉字单个不表
示意义,例如“蜘蛛、踯躅、琵琶、枇杷”,这些都要两个汉字合起来表示意义。

.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看,汉字必须立即改成拼
音文字,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说明:汉字比较适应目前汉语方言分歧的现状,不能马上改革为拼音文字。

.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说明: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没有口语就不可能有书面语。

.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
分析说明:本题很多人选择对,这很不应该,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根
本动力,即使语言内部因素互相影响到了语言的变化,其根本原因还是社会
的发展变化。

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最基本的条件,这是语言发展的根本观点。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没有突变。

(√)
说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如果发生突变就无法
适应社会的需要。

.行业用语不能被全民语言吸收而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

(×)说明:语言是发展的,有些行业语也能发展为日常用语,比如“曝光、
亮相、瘫痪”等。

.借词不同于意译词。

(√)
说明:借词音义都来自外民族语言,属于外来词,意译词只是借用了意义,是本族词。

.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
于统治地位。

(×)
说明:语言的融合主要由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的高低决定。

.任何规则都是有例外的,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上,
但、的复数却不能加,而是内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

(√)说明:英语名词复数有些有特殊变化形式,动词和形容词的变化规则同
样也有例外。

三、单项选择题(分,每小题分)
解题说明: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空中。

.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

、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 , ,
、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