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电荷与电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共49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4019d0482fb4daa48d4b08.png)
A
B
C
D
4.下面这些图中,闭合开关后,灯泡能发光的是( A); 属于短路的是( C );属于开路的是( D);缺少电 路元件不能正常工作的是( B )
A
B
C
5.断开S2,闭合S1为通 路;
若断开S1、S2则电路为开 路;
若只闭合S2,则电路为 短 路;
D S2
S1
13
你观察过手电筒吗?手电筒的金属外壳和
以同时控制 L1、L2 。
S
S1
L1
S2
L2
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窍门:
串联
并联
导线构成一条路, 是串联 电路 ;
导线构成多条路, 是并联 电路 。
并联
Hale Waihona Puke 并联思考 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呢?
我们发现打开冰箱门时,灯亮了,压缩机停止工作。
你能根据这一现象作出正确的回答吗?
39
1.请你判断下列电路图是串联还是并联。
角,导线要
A
横平竖直。
元件不要 画在拐角 处
B
元件要分布 均匀,位置 合理
C
D
画电路图的要求:
⑴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 分布要均匀;
⑵拐角处不画元件符号; ⑶整个电路图应画成矩形,
导线要横平竖直。 (4)用铅笔绘制,易修改。
元件分布要均匀; 位置安排要适当。 导线竖直横要平; 矩形棱角要分明。
10
请你判断下列电路图有何缺点?
⑴只闭合S1时,电路为 开 路; ⑵只闭合S1、S2时,电路为 短 路; ⑶闭合S1、S2和S3时,电路为 短 路; ⑷⑸⑹只 只 只闭闭闭合合合SSS322时和时,S,灯灯3时L,1灯、L1亮L亮2L,是;1 亮;串联电路; ⑺只闭合S1和S3时,灯 L1、亮L2,是 并联电路;
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ppt课件
![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da79d0a32d7375a51780e7.png)
6、通路: 电路中有电流的电路(闭合 电路) 开路:某处断开没有电流的电路 〔断路〕
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 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 路。 〔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 路〕
•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 流,轻那么损坏电源,重那么发惹 事故。
• 通路、开路、短路三种形状下的电 流的比较:
第四章 第一节电荷与电流
1、物体之间的摩擦会是一个物体上的 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 的物体带负电,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 体带等量的正电,这种景象叫摩擦起 电。
2、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 丝绸带等量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 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等量正电。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1、电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生活中电阻器的运用:改动灯的明
暗,音量的大小等。 3、滑动变阻器:靠改动接入电路的电
阻丝的有效长度来改动电阻大小。
4、滑动变阻器的运用:〔1〕“一上一下 〞串联接入电路中;〔2〕电路中的 电流不超越变阻器允许经过的最大电 流;〔3〕运用前调到最大值
第五节 电压的丈量
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越满刻度又被弹回, 阐明量程选小了。
③指针偏转很小,阐明量程选大了。
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3、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 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 晶 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 晶体管电 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 4A~8A ; 电冰箱约 1A
1兆欧=103千欧=106欧
7、电阻是导体固有的一种性质,假设不 思索温度的影响,决议导体电阻大小 的要素有:资料、长度、横截面积。
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 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 路。 〔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 路〕
•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 流,轻那么损坏电源,重那么发惹 事故。
• 通路、开路、短路三种形状下的电 流的比较:
第四章 第一节电荷与电流
1、物体之间的摩擦会是一个物体上的 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 的物体带负电,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 体带等量的正电,这种景象叫摩擦起 电。
2、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 丝绸带等量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 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等量正电。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1、电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生活中电阻器的运用:改动灯的明
暗,音量的大小等。 3、滑动变阻器:靠改动接入电路的电
阻丝的有效长度来改动电阻大小。
4、滑动变阻器的运用:〔1〕“一上一下 〞串联接入电路中;〔2〕电路中的 电流不超越变阻器允许经过的最大电 流;〔3〕运用前调到最大值
第五节 电压的丈量
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越满刻度又被弹回, 阐明量程选小了。
③指针偏转很小,阐明量程选大了。
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3、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 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 晶 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 晶体管电 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 4A~8A ; 电冰箱约 1A
1兆欧=103千欧=106欧
7、电阻是导体固有的一种性质,假设不 思索温度的影响,决议导体电阻大小 的要素有:资料、长度、横截面积。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共34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abf44c960590c69fc37672.png)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电子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玻璃棒失去
电子,丝绸得到电子;因此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而丝绸带上了等 量的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毛皮失去电
子,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带上了正电,而橡胶棒带上等量的负 电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为什么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 头发竖起来了?
2、摩擦起电原因
不同种物
质,原子 核对电子 束缚本领 强弱不同
–
当两物体 摩擦时
造成的。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我有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老师叫到A组到B组,A组的同学就要以最快 的速度跑到B组,同学们加油。
物质摩擦带电是因为电子转移,得到电子而带 负 电
3、摩擦起电实质
失去电子而带 正 电
我来探究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塑料带为什么会相互斥开?
1、同种电荷相互 排 斥 。 2、异种电荷相互 吸 引。
我来总结:
n 实验表明:
n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n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什么仪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 ),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 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 后,2个小球 相互吸引。 2.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2个 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 3.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2个 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
丙球也带负电荷
三、静 电
1、什么是静电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电子,丝绸得到电子;因此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而丝绸带上了等 量的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毛皮失去电
子,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带上了正电,而橡胶棒带上等量的负 电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为什么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 头发竖起来了?
2、摩擦起电原因
不同种物
质,原子 核对电子 束缚本领 强弱不同
–
当两物体 摩擦时
造成的。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我有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老师叫到A组到B组,A组的同学就要以最快 的速度跑到B组,同学们加油。
物质摩擦带电是因为电子转移,得到电子而带 负 电
3、摩擦起电实质
失去电子而带 正 电
我来探究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塑料带为什么会相互斥开?
1、同种电荷相互 排 斥 。 2、异种电荷相互 吸 引。
我来总结:
n 实验表明:
n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n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什么仪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 ),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 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 后,2个小球 相互吸引。 2.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2个 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 3.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2个 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
丙球也带负电荷
三、静 电
1、什么是静电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c406064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8.png)
2)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 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 者说带了电荷。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带
带
+
-
正电荷
负电荷
正、负电荷是什么形成?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 弱不同造成的。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原子核对 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转移到原子核对 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 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又如在加油站墙壁上写着“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的巨幅广告,其道理也是这样。
静电可以应用在静电复印、静电喷漆、 静电除尘、以及激光打印等设备上。
3)常见摩擦起电现象:
带 电 体 吸 引 水 流
想一想: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第一节 电荷与电流
做一做,想一想
请同学们用一只塑料笔或者塑料梳子 在头发上或者衣服上使劲摩擦,然后去靠 近纸屑。
看到的现象:摩擦过的塑料笔吸引纸屑。
这是什么现象? 摩擦起电。
还有什么现象是摩擦起电?
梳子梳头发、冬天晚上脱毛衣
一、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 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 起电现象.
带
正电荷 &带
负电荷 -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不带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挤,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的两个小球会 吸引 。
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 电子产生了转移。
小知识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静电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它却可以引起其他 严重后果,要加以防止。例如:运送汽油的汽车在行 驶时,里面的汽油不断与油槽壁碰撞产生摩擦,使油 槽带电,而汽车轮胎是橡胶不导电,油槽带的电荷不 能通过它传到地下,会在油槽里越聚越多,当到达一 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电火花,使极易燃烧的汽油 产生燃烧爆炸。所以在车尾上装一根极易导电的铁链 拖在地上,油槽里的电荷通过铁链转移到地面,避免 产生电火花而使汽油燃烧爆炸。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带
带
+
-
正电荷
负电荷
正、负电荷是什么形成?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 弱不同造成的。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原子核对 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转移到原子核对 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 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又如在加油站墙壁上写着“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的巨幅广告,其道理也是这样。
静电可以应用在静电复印、静电喷漆、 静电除尘、以及激光打印等设备上。
3)常见摩擦起电现象:
带 电 体 吸 引 水 流
想一想: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第一节 电荷与电流
做一做,想一想
请同学们用一只塑料笔或者塑料梳子 在头发上或者衣服上使劲摩擦,然后去靠 近纸屑。
看到的现象:摩擦过的塑料笔吸引纸屑。
这是什么现象? 摩擦起电。
还有什么现象是摩擦起电?
梳子梳头发、冬天晚上脱毛衣
一、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 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 起电现象.
带
正电荷 &带
负电荷 -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不带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挤,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的两个小球会 吸引 。
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 电子产生了转移。
小知识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静电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它却可以引起其他 严重后果,要加以防止。例如:运送汽油的汽车在行 驶时,里面的汽油不断与油槽壁碰撞产生摩擦,使油 槽带电,而汽车轮胎是橡胶不导电,油槽带的电荷不 能通过它传到地下,会在油槽里越聚越多,当到达一 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电火花,使极易燃烧的汽油 产生燃烧爆炸。所以在车尾上装一根极易导电的铁链 拖在地上,油槽里的电荷通过铁链转移到地面,避免 产生电火花而使汽油燃烧爆炸。
电荷与电流(PPT课件(初中科学)54张全)
![电荷与电流(PPT课件(初中科学)54张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28be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f.png)
思考: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我们可以用什 么来检验呢?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新课讲授
小结
摩 现象 擦 起 电 本质
得电子带 负电荷
电子转移 失电子 带 正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新课讲授
二、电流与电路
定向流动 水
电荷
定向运动
水流 电流
新课讲授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有像源源不断的水流般 持续的电流(electric current)。那么,如何产生 持续的电流呢?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新课讲授
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当两物体 – 摩擦时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新课讲授
摩擦起电现象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 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 象称为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电子:带负
电 质子:带
正电
–
质 带正 原子核 子 电
中子 原子
核外 带负电 电子
新课讲授
正常情况下:
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 时,正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整个物体不呈 现带电性。
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带电呢?
摩擦
新课讲授
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当两物体 – 摩擦时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02X年秋浙教版科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新课讲授
小结
摩 现象 擦 起 电 本质
得电子带 负电荷
电子转移 失电子 带 正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新课讲授
二、电流与电路
定向流动 水
电荷
定向运动
水流 电流
新课讲授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有像源源不断的水流般 持续的电流(electric current)。那么,如何产生 持续的电流呢?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新课讲授
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当两物体 – 摩擦时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新课讲授
摩擦起电现象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 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 象称为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电子:带负
电 质子:带
正电
–
质 带正 原子核 子 电
中子 原子
核外 带负电 电子
新课讲授
正常情况下:
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 时,正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整个物体不呈 现带电性。
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带电呢?
摩擦
新课讲授
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当两物体 – 摩擦时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02X年秋浙教版科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https://img.taocdn.com/s3/m/5f0789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1.png)
那么 什么是静电? 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入今天的课堂.....
一、摩擦起电
做做小实验: 请同学们把纸撕(或剪)成碎纸屑,用塑料尺、塑料笔 杆等物品,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靠近碎纸屑,你视 察到的现象: 碎纸屑被塑料尺吸引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现象?__塑__料_尺__摩__擦_后__带__了_电__。
演示实验: 1. 用两块相同的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
再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 2. 用两块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
再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 3. 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提出问题: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 电荷相互吸引。
易错提醒:与带电体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与带电体 不同的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知→练
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D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知→练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 D )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弱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
认识与理解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原子结构
原子
电中性
原子核
带正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质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认识与理解
3.摩擦起电的定义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 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些物 体所带的电荷叫做静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4.1-电荷与电流(2)-(共12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4.1-电荷与电流(2)-(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faccc7ad51f01dc281f1be.png)
导线 —— 连接各元件,输送电能
开关 —— 控制电路通或断
3、电路的状态:
(1)开路:开关或某一处断开的电路 (断路) (2)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闭合电路)
形成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 ②通路(闭合电路)
(3)短路: ①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 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3、金属导体电流形成
•金属导体中是电子(负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所以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和电子移动方向 相反 。
? 电 池 如 何 使 灯 泡 发 光
+ + + + + -
电流方向 电流方向 电子移动方向
二、电 路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 接起来组成电流的路径。
2、 各元件的作用 电源 ——
19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 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从此, 世界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电气时代
4.1 电荷与电流(2)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正电荷 电荷 负电荷 如:电子
1、形成: 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 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相 反 )
危害:电源短路时会使电路中电流 过大而损坏电源,严重时造成火灾
②用电器短路:某用电器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导致的结果:造成该用电器不能工作 探究:若在灯L1的两端接根导线,可能出现什么 现象?
L1
L2
三、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 1、电路中的元件符号 S或K
L
2、作电路图的要求
(1)用尺和铅笔 (2)横平竖直成矩形 (3)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上 (4)连线不中断 [判断]下面几个电路图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你 指出图中的错误或不妥
开关 —— 控制电路通或断
3、电路的状态:
(1)开路:开关或某一处断开的电路 (断路) (2)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闭合电路)
形成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 ②通路(闭合电路)
(3)短路: ①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 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3、金属导体电流形成
•金属导体中是电子(负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所以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和电子移动方向 相反 。
? 电 池 如 何 使 灯 泡 发 光
+ + + + + -
电流方向 电流方向 电子移动方向
二、电 路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 接起来组成电流的路径。
2、 各元件的作用 电源 ——
19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 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从此, 世界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电气时代
4.1 电荷与电流(2)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正电荷 电荷 负电荷 如:电子
1、形成: 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 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相 反 )
危害:电源短路时会使电路中电流 过大而损坏电源,严重时造成火灾
②用电器短路:某用电器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导致的结果:造成该用电器不能工作 探究:若在灯L1的两端接根导线,可能出现什么 现象?
L1
L2
三、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 1、电路中的元件符号 S或K
L
2、作电路图的要求
(1)用尺和铅笔 (2)横平竖直成矩形 (3)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上 (4)连线不中断 [判断]下面几个电路图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你 指出图中的错误或不妥
浙教版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ppt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85c5e3050876323112125a.png)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
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 开 D、纸屑带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 开
4. 用带电体靠近吊在细线上的通草球时,由于 吸引轻小物体 ,所以泡沫小球 带电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 会被带电体吸引过来,但接触后立即就离开了, 同种 这是因为它们都带上 电荷,互相_____的 排斥 缘故。
若小球b带负电则小球a带电小球c1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小球不带电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纸屑带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用带电体靠近吊在细线上的通草球时由于带电体能够所以泡沫小球会被带电体吸引过来但接触后立即就离开了这是因为它们都带上电荷互相的缘故
水流
电荷
定向运动
电流
1、定义: 能持续提供 电能的装置叫电源。
2、类型:干电池、 蓄电池和发电机等。
上端与炭棒相连的金属帽 上会持续产生正电荷,称 正极。 下端的金属底盖上会持续 产生负电荷,称负极。
金属导线中电荷的组成
没有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 的,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向电源的正极。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 方向: 电流方向。
相反 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_____。
练习
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5张)
![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6a6ca3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b.png)
两个带静电的物体会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呢?
视察思考 两个不带电的小球
两个带正电的小球
自然下垂
+
+
相互排挤
视察思考 两个带负电的小球
两个带不同电荷的小球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相互排挤
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雷电
由于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 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层带电;云的 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 为主,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 产生放电现象。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第1课时 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质子:带正电
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
电子:带负电
为什么物体内带有电而不显现出来呢?
通常情况下,带正电的质子数量和带负电的电子数量相等, 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出带电性。
将气球与衣服摩擦后,分别靠近头发、细水流。 现象 气球可以吸引头发以及水流。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___荷__的__转__移___。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小球后,小球_带__正___电___;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小球后,小球_带__负___电___。
雷电不是电荷的消灭,只是电荷的中和,使物体不显电性。
课堂小结
摩擦起电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放电现象
课堂测评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D ) A.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幕上经常有许多灰尘 B.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引灰尘 C.飞机起落架的着陆机轮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制成 D.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会粘在一起
视察思考 两个不带电的小球
两个带正电的小球
自然下垂
+
+
相互排挤
视察思考 两个带负电的小球
两个带不同电荷的小球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相互排挤
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雷电
由于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 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层带电;云的 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 为主,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 产生放电现象。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第1课时 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质子:带正电
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
电子:带负电
为什么物体内带有电而不显现出来呢?
通常情况下,带正电的质子数量和带负电的电子数量相等, 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出带电性。
将气球与衣服摩擦后,分别靠近头发、细水流。 现象 气球可以吸引头发以及水流。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___荷__的__转__移___。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小球后,小球_带__正___电___;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小球后,小球_带__负___电___。
雷电不是电荷的消灭,只是电荷的中和,使物体不显电性。
课堂小结
摩擦起电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放电现象
课堂测评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D ) A.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幕上经常有许多灰尘 B.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引灰尘 C.飞机起落架的着陆机轮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制成 D.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会粘在一起
电荷与电流-PPT全文课件
![电荷与电流-PPT全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e63189b8f67c1cfad6b86b.png)
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回顾课堂
摩 现象 擦 起 电 本质
得电子带 负电荷
电子转移
失电子 带 正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 的古代 建筑物 就好像 是由石 头堆积 出来的 历史书 。不 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 中国古 建筑。
现象:验电器 的锡箔片张开 了
由这两个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2、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带
正电荷 +
被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带
负电荷 -
1、玻璃棒与橡胶棒为什么会带电?
质子数量 = 核外电子数
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带静电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相 互作用吗?这种作用有什么规律?
实验表明: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问: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
电的两个轻质小球会怎样?
相互吸引
+
Hale Waihona Puke 不带电思考:那么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我们可以用 什么来检验呢?
11.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 开先哲 时贤的 成果另 起炉灶 ,而是 要站在 前辈的 肩膀上 一步一 个脚印 地前进 ,并努 力超越 前人。
12.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 的阳光 ,它蕴 涵着一 种神奇 的力量 ,可以 使人世 间所有 的烦恼 都焕然 冰释。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回顾课堂
摩 现象 擦 起 电 本质
得电子带 负电荷
电子转移
失电子 带 正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 的古代 建筑物 就好像 是由石 头堆积 出来的 历史书 。不 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 中国古 建筑。
现象:验电器 的锡箔片张开 了
由这两个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2、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带
正电荷 +
被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带
负电荷 -
1、玻璃棒与橡胶棒为什么会带电?
质子数量 = 核外电子数
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带静电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相 互作用吗?这种作用有什么规律?
实验表明: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问: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
电的两个轻质小球会怎样?
相互吸引
+
Hale Waihona Puke 不带电思考:那么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我们可以用 什么来检验呢?
11.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 开先哲 时贤的 成果另 起炉灶 ,而是 要站在 前辈的 肩膀上 一步一 个脚印 地前进 ,并努 力超越 前人。
12.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 的阳光 ,它蕴 涵着一 种神奇 的力量 ,可以 使人世 间所有 的烦恼 都焕然 冰释。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4.1《电荷与电流》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4.1《电荷与电流》教学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7362f3a76e58fafbb0037c.png)
! 危险的电源短路 火灾!
挑战三拓展让这盏电灯熄灭!
开关
自如的控 制电路通 断!
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开关
挑战游戏四让两盏电灯亮起来!
游戏规则:请每组同学在5分钟内,利用干电池、导 线和开关等器材(数量不限),在学案上设计电路 让两盏电灯亮起来。比比谁的方法多!
成果展示
用电器的两种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
火有其他办法让电灯熄灭吗?
操作步骤:请将开关从①位置改装到②③位置观察电灯的情况!
力用电工作的装置,是电路重要的组成部分!
游戏规则:请每位同学自己从桌面上选择器材,用最少的器材和最短的时间让自己带来的一个小电珠亮起来! 要求:不许使用干电池,但可以从讲台上选择需要器材,你能让电灯亮起来吗?
发操作步骤:请将开关从①位置改装到②③④位置观察电灯的情况!
游戏规则:请每组同学在5分钟内,利用干电池、导线和开关等器材(数量不限),在学案上设计电路让两盏电灯亮起来。
三名小组,课后有奖励。 要求:不许使用干电池,但可以从讲台上选择需要器材,你能让电灯亮起来吗?
在评选出第一、二、三名小组,课后有奖励。 2、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该支路上的电灯亮灭,不能控制另一支路的电灯。 游戏规则:各组同学讨论,有办法就举手抢答! 2、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该支路上的电灯亮灭,不能控制另一支路的电灯。 用电工作的装置,是电路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求:不许使用干电池,但可以从讲台上选择需要器材,你能让电灯亮起来吗? 1、干路中开关可以控制两盏电灯的亮灭; 要求:不许使用干电池,但可以从讲台上选择需要器材,你能让电灯亮起来吗? 游戏规则:各组同学讨论,有办法就举手抢答! 要求:不许使用干电池,但可以从讲台上选择需要器材,你能让电灯亮起来吗? 1、干路中开关可以控制两盏电灯的亮灭; 游戏规则:在三分钟内每位同学思考和动手让小电珠熄灭! 操作步骤:请将开关从①位置改装到②③位置观察电灯的情况! 你能根据这一现象作出正确的回答吗? 游戏规则:请每位同学自己从桌面上选择器材,用最少的器材和最短的时间让自己带来的一个小电珠亮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摩擦起电现象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 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 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 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 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
我的疑问: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呢? 电子为什么会发生转移?
当两物体 – 摩擦时
(没有呈现带电性)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原子
质子 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
–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正常情况下:
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的 数量相等时,正负电荷能相互抵 消,整个物体不呈现带电性
什么情况下物体
摩
会带电呢?
擦
我的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一、摩 擦 起 电
当两物体 – 摩擦时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原因
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 缚本领强弱不同造成的。
玻璃棒与丝绸
玻璃棒 带正电
+
-
+
+
-
-
+-
+
-
-
+
丝绸 带等量的负电
-
+
-
-
摩
-
+
+
擦
-
-
+
+
-+ +
橡胶棒与毛皮
橡胶棒 带负电
+ -
+
+
-
+
-
+-
-+ -
+
毛皮 带等量的正电
+
摩
-
-
-+
擦
+
+
--
-
+
+
+
-
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强烈的积雨云 中。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到达 对流层的顶部,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 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 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雷电现象。当积雨 云较低时,会在云、地之间放电。一个中等强度 雷电的功率可达 1千万瓦,相当于一座核电站的 发电能力。在雷电放电的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 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电闪雷鸣。
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回顾课堂
摩 现象 擦 起 电 本质
得电子带 负电荷
电子转移
失电子 带 正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现象:验电器 的锡箔片张开 了
由这两个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2、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带
正电荷 +
被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带
负电荷 -
1、玻璃棒与橡胶棒为什么会带电?
质子数量 = 核外电子数
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电荷与电流
第四章第一节
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过静电现象 的发生?
冬季干燥天气 穿衣时放静电
天干物燥手触 碰金属放静电
生活中静电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用塑料笔(或尺)与头发摩擦,然后去靠近 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 塑料笔(或尺)吸引轻小的纸屑。
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 擦后,让玻璃棒靠近验电器,观察发 生的现象。(橡胶棒与毛皮摩擦)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带静电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相 互作用吗?这种作用有什么规律?
实验表明: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问: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
电的两个轻质小球会怎样?
相互吸引
+
不带电
思考:那么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我们可
1、摩擦起电现象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 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 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 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 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
我的疑问: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呢? 电子为什么会发生转移?
当两物体 – 摩擦时
(没有呈现带电性)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原子
质子 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
–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正常情况下:
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的 数量相等时,正负电荷能相互抵 消,整个物体不呈现带电性
什么情况下物体
摩
会带电呢?
擦
我的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一、摩 擦 起 电
当两物体 – 摩擦时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原因
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 缚本领强弱不同造成的。
玻璃棒与丝绸
玻璃棒 带正电
+
-
+
+
-
-
+-
+
-
-
+
丝绸 带等量的负电
-
+
-
-
摩
-
+
+
擦
-
-
+
+
-+ +
橡胶棒与毛皮
橡胶棒 带负电
+ -
+
+
-
+
-
+-
-+ -
+
毛皮 带等量的正电
+
摩
-
-
-+
擦
+
+
--
-
+
+
+
-
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强烈的积雨云 中。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到达 对流层的顶部,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 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 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雷电现象。当积雨 云较低时,会在云、地之间放电。一个中等强度 雷电的功率可达 1千万瓦,相当于一座核电站的 发电能力。在雷电放电的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 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电闪雷鸣。
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回顾课堂
摩 现象 擦 起 电 本质
得电子带 负电荷
电子转移
失电子 带 正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现象:验电器 的锡箔片张开 了
由这两个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2、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带
正电荷 +
被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带
负电荷 -
1、玻璃棒与橡胶棒为什么会带电?
质子数量 = 核外电子数
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电荷与电流
第四章第一节
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过静电现象 的发生?
冬季干燥天气 穿衣时放静电
天干物燥手触 碰金属放静电
生活中静电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用塑料笔(或尺)与头发摩擦,然后去靠近 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 塑料笔(或尺)吸引轻小的纸屑。
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 擦后,让玻璃棒靠近验电器,观察发 生的现象。(橡胶棒与毛皮摩擦)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带静电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相 互作用吗?这种作用有什么规律?
实验表明: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问: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
电的两个轻质小球会怎样?
相互吸引
+
不带电
思考:那么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