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点滴认识
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有人说:语文就像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语文又像一匹马,什么东西都能拉。
这恰好说明了语文教学的庞杂。
正是由于语文有如此强大的包容性,才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与机会,这就是语文综合性的表现。
要体现语文的综合性,首先,要紧密联系生活,从中挖掘出贴近学生又便于操作的语文资源,然后明确课题,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再次,通过综合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
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
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
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范和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的知识。
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总之,一句话,要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教师就得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小学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小学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作者:朱晓红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6年第11期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的内容范围广,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好语文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是在教学中,这些素养的提升都需要学生自主去实践,才能发挥出其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其实践性和综合性,也成为了众多语文教师所关心的一件事情,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阐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体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性;综合性;体现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54-02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工具,只靠口耳是不行的。
需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自悟,自得,自己去获得语言能力,自己锻炼用语言去吸收、去交流、去储存的本领,对此别人无法代替,也别无捷径可走。
1.在教学中体现实践性与综合性的意义1.1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的学习将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启蒙阶段,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以提升。
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学习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外界的事情所左右,在课堂上学生很容易走神,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得快也去的快,学生一旦觉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新意,就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将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展语文教学,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1.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也不例外。
语文知识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如果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完全的消化。
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将课堂知识进行实践,则可以将死板的知识变得灵活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2.小学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体现的方法2.1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实践教学的认识(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语文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语文实践教学的内涵1. 定义语文实践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
2. 特点(1)实践性:语文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2)综合性:语文实践教学涉及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3)互动性:语文实践教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情境性:语文实践教学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三、语文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语文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四、语文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真实情境(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2)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
2.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开展课外阅读、研学旅行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4. 加强师生互动(1)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等特点。
其中,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语文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首先,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文字和文学文化,这些内容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体验。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文字和文学文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同时,语文实践也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其次,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语文学科涵盖了语言、文学、文化等多个方面,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泛。
同时,语文学科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涉及到哲学、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
因此,语文教育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此外,语文教育还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基于以上特点,语文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写作则是表达思想和锻炼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写作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需要注重教学的情境性和问题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重跨学科的教学整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性(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实践性教学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二、实践性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性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实践,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实践性教学的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荷塘月色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作品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授《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分析父亲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授《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草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 丰富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父亲的形象。
5. 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降低难度,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应提高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关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认识与实践
() 7 设计
在 “ 天我来 当班长”今天我来 当老师 ”今天我来 当家” 今 “ “ 等 种无声 的力量 , 触动学生 的心灵 , 使学生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一
负责定向采访 , 收集资料。各小组从家庭或其他渠道 , 收集各 种简单 的活动 , 它需要 班级 中所 有同学 动起来 , 全员 参与完 成 类别 , 排: 把采访 收集来 的实物 、 图片 、 文字等资料加工整理 , 编制成 类似 集邮册页面的图版 , 上有标题 、 、 表格 图片、 文字说 明等 , 每小组负责
成为多元 的、 丰富多彩的知识 舞台。
4主动性 .
第十代宇航 员 ,经过漫 长的宇宙 飞行看到一颗 陌生的星球 ……”
活 动课 是以 自我 活动 、 全员 活动为 主的活 动 , 应把 自主 权交 让学生续 写。“ 地球上 只剩下我一个人 了 , 突然 有人来敲 门……”
仿佛让大脑做 了一次愉快神奇 的旅行 。 给学生 。老师是导演 , 学生是知识建构 的主体 、 是探究 的活动者 、 学生想象妙趣横生 , 积极 的认 知者 , 应让他们在亢奋 、 积极 、 紧张 的状 态下活 动 、 考 、 思
在“ 我也追 星” 实践 活动 中 , “ ” 明确 星 的定 位 , 不仅名人 可 以 能不流连忘返?
成为 星 , 身边那些朴实 、 乐观 、 勤奋 、 执著 的人都是星 。采访他 们 ,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八 中学)
如 何 上 好 初 中历 史 探 究 活 动 课
文, 张立鹏
小学语文课堂中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中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策略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 周文琴【摘 要】 语文是一门兼具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
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交流、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拓宽渠道,借助阅读、感悟、读写、作业等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策略;实践性;综合性语文是一门兼具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多采用交流、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拓宽渠道,借助阅读、感悟、读写、作业等途径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一、阅读中体现学生感知课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朗读。
如三年级《古今贤文 修身篇》一文,介绍了修身的一些具体行为,强调修身的可贵,表达人要注重修身的观点。
文中配有一幅“读书修身”的插图。
教学伊始,教师简单介绍课题,让学生明白今天学习的内容蕴含了心灵修炼的哲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学生积极投入,参与初读,他们大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读不通的语句,或看生字表,或查字典,或同桌之间相互提醒纠正等,不知不觉,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读通了课文。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进行阅读。
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挑选出能让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
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师讲改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重视学生质疑,学生个体在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基础上对课文内容重新建构,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二、感悟中体现感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
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有所感悟。
如三年级上册《我不是最弱小的》第2自然段中“森林里是那么美好”这句话,怎么理解?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拿出笔,把你认为“美好”的地方找出来,并标上记号。
学生默读做批注。
小组分享阅读收获:1.森林里那么美好,是因为这里的环境美——粉红粉红的野蔷薇芳香扑鼻。
对语文教学的看法实践性(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教学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实践性的角度,探讨语文教学的方法、策略和实施途径,以期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实践性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实践性语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 创设真实语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对话、讨论等形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2. 重视阅读实践,提高学生文化素养(1)经典诵读: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阅读分享: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3)写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3.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4. 创设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实践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以及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践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尝试新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分析、讨论、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与语文相关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完成项目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语文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小学语文教学可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黑板上,得让孩子们真正地动起来、用起来,这样才能让知识活起来。
那到底怎么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呢?我来和您唠唠。
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观察秋天的树叶。
那阵子,校园里的银杏树黄得灿烂,枫叶红得似火。
孩子们一下课就像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地跑到树下,捡拾起一片片落叶。
有的孩子把树叶夹在书本里,做成了漂亮的书签;有的孩子仔细观察树叶的纹理,写下了生动的观察日记;还有的孩子发挥想象力,用树叶拼出了各种有趣的图案,比如小金鱼、小兔子。
从这件小事里,我深深感受到,让孩子们亲身去体验、去观察,远比在教室里干巴巴地讲效果要好得多。
那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咱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首先,多组织实践活动。
比如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时,别光在教室里念课文,带着孩子们去校园里找一找春天的踪迹。
看看刚冒出头的小草,瞧瞧枝头绽放的花朵,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春天的美。
回来后,让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发现,再对照课文,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能锻炼表达能力。
其次,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在教生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想想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比如“超市”的“超”字,问问孩子们去超市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字。
学写留言条的时候,让孩子们模拟生活中的场景,给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写留言条,真正学会如何运用。
再者,鼓励孩子们动手实践。
学习古诗《静夜思》,可以让孩子们动手画一画诗中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学习童话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还有啊,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也很重要。
比如让孩子们回家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然后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或者让他们观察一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另外,利用多媒体资源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给孩子们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视频、音频,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
比如学习《观潮》,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那汹涌澎湃的浪潮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教学实践性(3篇)
第1篇摘要:语文教学实践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语文教学实践性的内涵、意义、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语文教学实践性是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等。
实践性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实践性的内涵、意义、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语文教学实践性的内涵1. 实践性教学的定义实践性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性教学的特点(1)实践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2)综合性:涉及语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
(3)创新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4)互动性: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语文教学实践性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将语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性教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语文教学实践性的现状1. 教学观念滞后部分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不足,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2.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学校缺乏实践性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资料等资源,制约了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语文教学实践性的对策1. 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树立实践性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将实践性教学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教学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实践,总结经验,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的内涵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的内涵1. 实践性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
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关注教学效果的反馈。
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创新性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
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自身教学风格,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 系统性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系统性。
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目标,关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衔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反思性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要求教师具备反思性。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要关注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2. 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学实践出真知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学的实践性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还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公园观察春天的景色。
出发前,孩子们充满了期待,小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到了公园,那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然后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色。
有的孩子说:“花朵像一群穿着彩色裙子的小姑娘在跳舞。
”有的说:“柳枝像绿色的长辫子在风中摇摆。
”还有的说:“小鸟的歌声好像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通过这次实地观察,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也更能理解和运用那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学的实践性,首先可以从课堂活动入手。
比如说,在学习一篇关于购物的课文时,可以模拟一个小小的超市场景。
让孩子们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实际的交流和交易,让他们学会如何询问价格、表达需求、计算金额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式,还能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比如,学习古诗的时候,不要只是让孩子们死记硬背。
可以让他们根据古诗的意境,自己动手画一幅画。
通过绘画,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景象。
有一次,在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时,一个孩子画了一个房间,窗户外面是一轮明月,床上的人抬头望着月亮,脸上露出思念的神情。
这幅画虽然简单,但是却把诗中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其次,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
像是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或者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
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看到各种历史文物,了解背后的故事,然后回来写一篇观后感。
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另外,家庭也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场所。
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提出,就是要开放语文教学,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形成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一、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
在给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
比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我们设计出这样几个活动:1、“爷爷小时候的趣事”。
请你做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爷爷小时候的故事,了解爷爷儿时的生活经历,然后选择一件有趣的事记下来。
有兴趣的话,可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投送给学校广播台或某报刊编辑部。
2、请你做一天小当家,体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写一则日记。
3、“餐桌上的评论”。
在餐桌上,你们一家人会说些什么呢?请以三位同学一组进行小品表演。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就可以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我们可以采用下列程序: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专题,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2、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对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理解
对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理解综合性什么叫做综合?综合,指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把各种不同而有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语文课程内部综合: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外部综合:与其他课程综合与社会生活结合实践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课标)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
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
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1.语言实践。
指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这是基础。
2.思维实践。
强调学生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感悟,发展创造性思维,例如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争辩,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
3.情感实践。
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兴趣。
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努力营造氛围,唤起学生情感意识,与学生学习内容相互呼应,让学生乐学、好学,在积极的情感条件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点滴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特别提到了,要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自读,自悟,自得,形成语言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1、主动参与是根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课堂主要关注的是学生主动参与性,优化教学设计,创设学习情境,有效的课堂结构整合,使课堂结构符合课堂教学的自然规律,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借助教材,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把学生学习语言的活动,安排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则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才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把课堂还给学生。
2、尊重差异是必须的。
课标指出:不以教学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个性化的活动。
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掌握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本领,由于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从零开始,他们在学龄前期有的已经有大量的语言的储备。
如有的孩子会背诵古诗、儿歌,当然也有不会的。
每个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思维特点不同,个性是存在着差异,这些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引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尊重差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明确综合是必要的。
语文的综合性,《语文课程标准》从一个新的维度来论述。
主要是:知识与技能。
也就是说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一种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体现注重字词句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结合,语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语文知识,是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浅入深地传授相关语文知识,例如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汉字的笔顺笔划、偏旁部首的知识,低中年级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的知识,5、6年级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说理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
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要合理安排,不能提高要求,不要把知识体系化,不要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地传授知识。
提倡在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是有明确目的的,不要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必须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不要追求知识系统化,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中掌握了一定知识不是终极目标,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健全人格。
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过程方法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知识、能力是基础,在一定知识基础上培养能力,在形成能力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
一切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都体现在一定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