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15期 193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覃颖潜(岑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康复科2014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80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推拿、理疗等中医康复治疗。

治疗3个月后,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3个月后,18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89%,显效率为88.89%(显效160例),有效率为10.00%(有效18例),无效率为1.11%(无效2例)。

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脑出血后遗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后遗症;中医康复;临床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5.135本文引用格式:覃颖潜.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193.0 引言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致死、致残率较高[1]。

脑出血后遗症指的是脑溢血后所遗留的后遗症,主要症状为偏瘫、全身瘫痪、四肢功能的活动障碍、口角歪斜等[2],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医院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在中医中,脑出血称为“中风”[3],主要是因为血溢于脑、气血逆乱、阴阳失调、脑脉痹阻[4]。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医康复(针灸、推拿、理疗)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老年康复科2014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80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年龄在55~80岁,平均(60.12±2.3)岁;病程10d至2年,平均(3.31±3.20)月;内囊-基底节出血者110例,脑桥出血2例,顶叶出血60例,丘脑出血8例。

中药熏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中药熏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中药熏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熏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指标。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推荐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采用中药熏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及步行功能,改善预后水平。

关键词:中药熏蒸、中医康复护理、脑出血后偏瘫、步行能力、肢体功能对脑出血患者而言,偏瘫是一种常见的后遗症,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患者往往会出现运动障碍,对其行走及平衡能力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

临床实践显示,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在该病的护理中无法有效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和肢体功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2]。

中医康复护理包含有饮食、情志以及针灸护理等,其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有着较好的效果。

中药熏蒸有着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因此,本次研究分析中药熏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60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在51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3±3.11)岁,试验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在52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5±3.13)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所有患者均病情平稳,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确保病房的环境清新整洁,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开展早期的功能锻炼,主要以被动的肢体运动为主,需要注意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应过量。

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偏瘫的中药

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偏瘫的中药

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偏瘫的中药脑出血,那可真是让人心惊胆战的一件事,仿佛晴天霹雳,让不少家庭瞬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偏瘫,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一侧的肢体像是失去了灵魂似的,动也动不了。

不过,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用中药来调理这些后遗症,让身体慢慢恢复,重拾生活的乐趣。

1. 中药的力量1.1 神奇的草药说到中药,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那些神秘的小药瓶和草药,想象中仿佛要煮一锅药汤,其实中药并没有那么可怕。

很多中药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就像那些常见的食材一样,比如当归、黄芪、丹参。

这些药材可不光是摆在那儿好看,它们在中医里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比如当归,被誉为“血中之王”,专门用来活血化瘀,简直就是偏瘫患者的“救星”!1.2 调理全身偏瘫后,身体的气血往往不太顺畅,这就需要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来帮忙。

像丹参,很多人可能对它不太熟悉,但它可是一位隐形的好帮手,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自我修复的能力。

搭配上黄芪,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能提升气血,简直是组合拳,打得疼痛退散、麻木远离!2. 常用的中药方剂2.1 补气活血方如果你听说过“补气活血”,那可真是个好主意!可以试试“生脉散”这方子,里边有党参、麦冬、五味子。

党参可以补中益气,五味子还特别好,能收敛止汗,帮助恢复体力,简直是个全能型选手。

而麦冬,则是一位温和的“调和剂”,能滋阴润燥,帮助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2.2 活血化瘀方想要快点见效,咱们可以考虑“血府逐瘀汤”,里面有桃仁、红花、柴胡。

这几个组合,简直就像是“复仇者联盟”,专门对付那些顽固的淤血。

桃仁和红花都可以帮助活血通经,给身体注入新鲜血液。

而柴胡则能舒肝解郁,帮助情绪也恢复到正常轨道。

3. 日常护理和调理3.1 配合康复训练当然了,光靠中药可不够,日常的康复训练也不能少。

别以为这只是“走过场”,其实这是让身体恢复的关键所在。

简单的手指操、手腕活动,甚至是步行,都是很好的选择。

就像小孩学走路一样,慢慢来,循序渐进。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内容概括首先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关键,脑出血后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这时需要我们耐心倾听,给予安慰与鼓励。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其次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建议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新鲜蔬果、鱼类等。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再者合理的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此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等也会在这个阶段得到应用。

通过专业的技术操作,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康复。

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再次发生脑出血。

同时家属的参与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给予患者关爱与陪伴,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恢复期。

脑出血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涵盖了心理、饮食、康复训练、特色技术操作和生活习惯调整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助力患者康复。

1. 脑出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它发生在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周围的空间。

这种病症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好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出血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后,恢复期护理得当的话,大部分都能恢复得比较好。

在这一阶段,中医护理方案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2. 中医护理的重要性和优势首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和内在平衡。

在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不仅关注伤口的愈合,更重视患者体质的调理和气血的平衡。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全面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其次中医护理手法多样,如针灸、推拿、拔罐等,这些手法在康复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它们能帮助患者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进程。

再者中医注重食疗,通过食物调理身体。

在恢复期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合适的食物和药膳,帮助患者补充营养,促进康复。

脑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脑出血是一种非创伤性的脑血管破裂,属于脑卒中的一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以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为典型表现,可伴一侧肢体的瘫痪或麻木、饮水呛咳、言语不清等。

引发该病的最常见原因为高血压病(尤其是血压控制欠佳的患者更易发生)或者脑血管畸形。

因该病易出现脑水肿、脑疝及颅内压增高等严重情况,总体预后不佳,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因而在脑出血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加以干预十分关键,那么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呢?中医能否用于脑出血治疗呢?脑出血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前往有脑病专科的医院或拨打120。

脑出血的治疗方案可分为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两大类。

针对出血量大或颅内高压明显的患者,经脑外科医生评估后可以采用手术清除血肿或去骨斑减压,能快速减轻出血或颅内压过高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而无外科手术指征治疗的患者,则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在急性期多采取止血、脱水、营养神经、防治应激性溃疡、改善脑代谢、监控血压等对症处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有肢体偏瘫患者应保持患者良姿位的摆放,注意防治吸入性肺炎、褥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对于进食无呛咳或留置胃管的患者,及早辨证给予中药汤剂;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给予针灸理疗。

所以说中医是能够很好地用于脑出血治疗中的。

以下笔者主要就脑出血的中医疗法进行简单阐述,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脑出血的中医辩证治疗脑出血在中医中属于“中风”、“血证”等范畴。

从中风的病因学来说相对复杂,一般认为其为综合因素所致。

从治疗角度来说,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为原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具体如下:首先,闭证患者分为阳闭和阴闭证,阳闭患者多表现为肝阳暴张、上闭清窍表现为突然昏仆、意识不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洪大。

治疗需辛凉开窍,及时服用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日1-2次,连用3d,同时,中药汤剂可以考虑使用羚羊角汤加减以清肝柔肝熄风。

该方包含羚羊角粉、生大黄、玄明粉、炙甘草、菊花、夏枯草、龟板、石决明、丹皮、白芍、生地、丹参、三七等,其中,羚羊角清肝熄风,龟板潜阳熄风,两者共为君药;大黄、炙甘草、玄明粉为调胃承气汤组方,可通腑开闭;生地、白芍配合龟板柔肝养阴;牡丹皮、石决明、菊花、夏枯草、蝉蜕清泄肝火。

中医在脑出血康复中的治疗研究

中医在脑出血康复中的治疗研究

中医在脑出血康复中的治疗研究发布时间:2022-05-26T03:22:06.2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期作者:张嘉宁[导读]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张嘉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摘要: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中医在脑出血的康复治疗中极具潜力与优势,以其手段丰富、操作简单、疗效明显等特点而受到医学界重视,尤其在配合西医治疗时,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脑出血、康复、治疗1、脑出血急性期、恢复期治疗1.1临床中医康复治疗中医康复治疗包括辨证论治方药、传统疗法的运用、中医健康教育、情志护理等方面,大量资料表明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恢复期患者有明显疗效。

赵福刚等[1,2]对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在给予抗脑水肿、降颅内压、调整血压、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并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MA)进行评定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刘茂才等[3,4]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发现运用中药方剂治疗能促进血肿吸收、缩短脑水肿消除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李兆蒲[5]观察放血疗法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将68例脑出血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于早期行一次性适量放血治疗。

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上早期配合一次性适量放血治疗,能降低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促进颅内血肿吸收。

鲍春龄等[6,7]观察头穴透刺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基础疗法,头穴透刺组加用患侧百会透太阳针刺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N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体会
i i a y t o. h n s e b d a u u t r n a o n ta p n a c iae t e bo d cru ain i a l e i . t s e s o d C ie e h rs a c p nu e a d e rp its p i g C a t t h lo i lt e ry p r n r n v c o n d o
用低。 临床 效果 良好 。
公 式 血 肿 体 积 n6长 × /
关键 词 : 高血 压 脑 出血 ; 中西 医结 合 ; 灸 ; 穴 贴 压 ; 复 针 耳 康
Cln c lEx e in e i h n e r t d Ch n s n e tr e ii e Re a i t t n Th r py f r Hy re sv i i a p re c n t e T t g a e i ee a d W se n M d cn h bl a i e a o p tn ie i o e
宽 × 面数 。 层
1 5 治 疗 .
C rb a He rh g lU c u rf n. N a . H N u h 。 ee r l mo r a e J h a i  ̄ a Bo GK i 2 A c H ‘zi ( oghn PolshsilR nce 240 , m) Rn ceg, e e o t , ogh ̄ 6 3o p pa A s c : j e v T xlr t l i l f c o tei e rt hns n et nm dcn h bt i e- b t t o e t c oe p e h c nc f t f h tg e C i e a d s r e i er a i t nt r a i o e i : ee n a d a e w e i e ao h

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100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100例

性 脑室内出血者 4 4 例, 其 中硬膜下血肿 2 O例 , 硬膜外 血肿 2 4例 。 自发性脑 出血 5 6例 , 其 中基底核 出血 1 0例 , 皮层下 出血 2 4例 , 丘脑 出血 1 2 例 ,损伤性脑 出血 6例 ,小脑 出血 4例 。
1 . 2 方法
展 ,局部增加脑组织的血液 流量 ,但是值得注意 的是 ,单纯 的药
牛膝 、地龙 、三七粉 ( 冲服 ) 、丹参 等。水煎两 次 ,取汁 4 0 0 m l 文献表 明 , 单 纯采用西 药治疗 , 患者有效率为 7 0 %~ 8 0 %。因此 ,
中西 医结合 综合康 复治疗急性 脑 出血对 于提高脑 出血治 疗的成 功率 ,降低 致残率及病死率有 着重要意 义 ,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 郝文 莉 . 依达拉奉治疗 急性脑 出血的『 f 缶 床疗 效观察 【 J 1 . 1 临 床医药实践,
2 0 0 9 ,1 8 : ( 2 4 ) : 1 1 2 - 1 1 5 .
神 昏加菖蒲 、 郁金 ; 神 昏、 高热 、 血压高者加安宫牛黄丸 ( 可鼻饲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中西 医结 合综 合康复治疗急性脑 出血 1 0 0 例 的效 果。方法 :选取 2 0 0 9 年1 月一 2 0 1 1 年1 2 月本 院收治住 院的急性脑 出血患
者 1 0 0 例, 采 用中西医结 合综合 康复治疗 。结果 : 1 0 0例急性 脑出血患者 在经过 中西医结 合综 合康 复治疗之后 , 痊愈5 0 例( 5 0 %) , 显著进步 2 1 例( 2 1 % ) , 进步2 1 例 ( 2 1 % ) ,无 效 8 例( 8 % ) ,有效 率为 9 2 %。结论 :中西 医结合综合康 复治疗急性脑出血对于提高脑出血治疗的成功率 ,降低致残率及病 死率

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常伴随着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本文将详细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包括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一、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脑出血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保护神经功能、减轻颅内压、防止并发症、促进康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制定治疗原则:1.综合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程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有助于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中西医治疗方法。

2.早期干预:对于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西医方面,通过药物治疗控制颅内压、抗凝、降低血压等;中医方面,可采用针刺、中药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

3.强调个体化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病因、病情和体质各异,因此治疗应强调个体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避免盲目使用。

4.防治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常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脑血管痉挛、感染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注意预防和积极处理这些并发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5.强调康复:脑出血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注重康复阶段的干预,包括康复训练、中医理疗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与关键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西医的药物、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一些常用方法和关键技术:1.药物治疗:西医药物可用于控制高血压、抗凝、抗凝血等,中医药物则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理气宽中等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

常用中药包括丹参、川芎、红花等,可单独使用或配伍应用。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本文介绍了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首先,文章列举了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标准,包括主要和次要症状、病期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等。

其次,文章详细介绍了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和对应的症状,包括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等。

诊断时可以参照XXX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中风病的病期诊断标准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在中医证型诊断中,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年龄等因素,将其分为中经络、中腑和中脏三种类型。

针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中医提出了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案。

总之,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是多方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期和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病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流畅或无法说话、身体一侧麻木、腹胀、便秘、头痛、眩晕、咳痰或咳痰较多、舌头呈红色、舌苔黄腻、脉搏弦而滑。

标准住院时间应不超过28天。

进入该路径的患者必须首先被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这些疾病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会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那么他们也可以进入该路径。

但是,由脑肿瘤、脑外伤或血液病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不应进入该路径。

入院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血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B超、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治疗方案应参照“XXX‘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后遗症诊疗方案”以及XXX《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1] 隈家巾氍莼管理鼹齄辩急症秘研象。串箴媾辨涯诊蕺标穗(斌姆) cJ].北京中医药太学学报,1996。19(1);ss—s6. [2] 粱文慧.地黄饮予裔补阳还五汤加躐治疗出血性中风后遗拣45例 [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14):38. [33雾惹玲,了嚣,扬继文,惩盘纯裹法程毽斑牲孛褒治疗书的绺攫 &3.嚣建孛医,2005,27(2):l毒3一i45, C4】壬左.益气养瞬添斑法论潘出血性审飙U】.上海中医蕊祭窳,
端85%。
斑恢笈期及后遗症期缺麓有特色的翻露针对牲麴治疗,不剥予 霹瑟黪深天醑突。褒今嚣砖孛藏蠢遗症鹣研究孛,瘟器量将其分 剐鞭究.为晒来俸出黧蓬礁酶摇号l。治疗上除了蛰陋还纛汤黔 其他方剂都缺乏各镦的热呜和研究,即使是补阳还五汤,墩束能 实现多中心、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缺乏公信力。 在辫涯用药上,多数医家郝侧重予落趣纯瘀,瑶方以朴簸还 轰溪勰蘸詹多,在其德瀣法上蔌乏磷究鞠锱薪,醢瘩主曩弓l起孛 风涤法静焉盎往瘀鹣懋缀定式,荠辣杀了爨盘经孛风与映搬性 中风饿复期和后遗疵期治疗的差异性,程过分强调两者急性期 后治疗上共性的同时。低估了出血性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癜期治 疗上的特殊性。本文始纳的李卜鹭化痰棱瘀法、祛风化痰遥络法、 蠡气养瓣洼、养盎溪魁法,骚素主觳掇承本痍羧替篝、益气、舞 弱、养巍为挟正之法I祛城、潜疆、纯褒、纯痰为甓郛之法。矮应进 一步研究扩充其内涌。而对出血性中风使用频率较高的搬参、 葛檄、兰七,蒲黄、茜蕈,当归、鸡血藤、丹参等药物,其作用机制 及功效应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2006,40(9):1_2.
4与脑梗死恢瓶期凝后遗症比较 4.1病因病规穷迸的差别韦棱梅c19】对缺盘中风中鞭辨证进 行了墓缝,获巍瘀巍痔匿薤辕是嚣穿谈盔孛嚣病蓬器戆寒瓣基 本瘸撬,孬弓}莛嬲搬的病因病撬,嗣煞以气虚致瘀颡痰瘀蠢结学 说较为普遍。与出疵中风常见的气阴亏虚,血瘀阻络诚相比,礴 衡突出的不同点禚乎,缺血中风侧谶气虚,出血中风侧煎阴虚。 4+2辨证翊药方薅瓣差别挫少斌£帮]以蛊拟活血化瓣通络汤 渝疗瑟茬琵藏瘸巍瑟遗症2s饲,努惩毒霆、翅萼、赤愁、生邃,建 串朦、建茏、矮蚣、撞}擎,桃仁、红蓖、永蛭、±元、黄甍、幢摹等,醚 梗死患者用原方,麟出血患者则加用三七。梁东勇一“:研究虫类 骑在中风后遗症巾的临床疗效中指出,缺血性脑卒中岛出血性 脑牮中所致的后遗藏均可运用虫党药物,但在药物配憾时,两者 斑嚣裂辩待,对翁者建黧重蓥气葬弱之瑟,嚣鑫者痉袭囊类药豹 基礁上配基盘纛慈,魏茜蕈、慧羹等。麓蓦毒等疆2{惩教母努孕 黼篓汤治疗中风腊遣症48例,方用券芍、丹参、益母蕈、桃仁、赤 石脂、炒荆芥、三兰梭、莪术、当归、党绺,瓜蒌、川芎、石黼蒲,出血 性脑卒中所致后遗瘫加莲草、蒲黄;缺血性籀卒中所散去赤石 麟、炒熬莽,黧璃巍蘩,重臻党参。德瘫囊等扫3j蔫愈飙汤治疗孛 斑詹透症49裁。方瑶生黄莛、妥参、警努、j{|芎、撬£、纛芍,秀 发、牛膝、红花、舭竭、地龙、鸡血藤,泽兰。出血中风加黄芩、炒

中西医结合论治脑出血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论治脑出血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论治脑出血后遗症发布时间:2023-05-30T09:18:41.2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1期作者:廖勇利[导读]中西医结合论治脑出血后遗症廖勇利(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凉山615500)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同时,由于生活及工作的压力不断上升,就会导致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现在的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得患者的机体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会有40%-50%的患者存在一些偏瘫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由此为了更好的帮助患者获得健康状态,接下来就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些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1. 脑出血及其后遗症的概述脑出血是指因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出血,其病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理改变有关,即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

脑出血患者常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而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非常高。

发病时伴有明显的症状,如偏瘫和发作后神志不清,需要较长的临床治疗时间。

为了逆转疾病状况,必须及时进行血肿引流改善神经系统损害和预后。

而脑出血后遗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一些治疗方法或疾病发展所导致的,其主要表现出偏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等等2. 怎样更好的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根据近代康复理论,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外来的因素进行补充和重组结构。

其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恢复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功能恢复训练。

2.1中医治疗中医将脑出血归于中风的范畴,主要病因是经脉运行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和精血不足,致使肢体功能受到限制。

因此,在中医管理模式下,针对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康复管理,强调补气益血、通经活络的作用。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各种情况选择穴位,刺激患者的经络,从而达到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激活上升的脑干网络的结构,刺激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恢复。

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可以进行中药内服治疗,但是此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分析,以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脑出血后遗症(ICD 编码:I69.1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3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

(三)中医证型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3 。, 0 肢体保持各关节 的功能位, 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即给 予患肢被动运动, 在病程 第 2周开始从 3 。开始逐渐抬高床头 O
直至 9 。, O 维持坐位姿势, 持续时 间也应 由短期开始逐渐延长, 此过程 中应检查 患者血压 、 脉博 以防直立性低血压 。 此阶段继 续加 强患肢被动 运动, 上肢各关 节 以伸展 为主 , 下肢 各关节 以 屈 曲为主, 并逐渐加大幅度和活动 时间。依次进行吞咽及言语 功能训练 、平衡功 能训练 、步态训练和 日常生活 能力 (D ) A L 训 练 。 日1 每次 4 i 。 每 次, 0 n 从第 3 m 周开始每 日2 每次 4 i 。 次, 0m n 锻炼循序渐进, 时间 由短而长, 以患者不劳累为度 , 锻炼时要注 意患者 的反应 。 针灸 治疗 从第 2 开始, 周 每次取 1~1 0 2个穴位
作用于病变部位, 高疗效 。 提
3 讨 论
本 观 察 结 果 表 明 , 药 内 服 外 敷 治 疗 亚 急 性 甲状 腺 炎 不 仅 中
S T属中医学 “ A 瘿病 ”范畴, 多因内有郁 火, 外感风热, 气 血痰热凝滞 于颈 部而成 。本病既有外感邪 热蕴毒的特 点, 亦 有 内伤气血瘀滞的表现;从发病部位看, 全身症状 和局部症状
21 02年 8月 第 1 卷 第 8期 9
中 国中 医药信 息杂志
・ 9・ 7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脑 出血疗效观察
温红伟 , 李岳 军, 亚洲 张
汝州市第二人 民医 院神经 内科, 河南 汝州 4 70 650
关键词 :脑 出血;黄龙散;康复训练; 中西 医结合疗法
D : 1 . 9 9 j i s . 0 5 5 0 . 0 2 0 . 3 0l 0 3 6 / . n 1 0 — 4 2 1 . 8 0 4 S 3

高允旺:中医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怎么样?

高允旺:中医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怎么样?

脑出血对于健康的伤害很大,而且这种疾病所造成的后遗症更加让患者发愁,那么中医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怎么样呢?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医脑病专家高允旺的详细介绍。

地龙(蚯蚓)味咸性寒,具有定惊、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龙含蚯蚓酶,能抗凝、溶栓、消炎止痛;水蛭(蚂蟥)味咸性平,具有破血、逐淤、通络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有降低血小板凝集率、抗炎等作用,两味合用,能够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肢体功能康复;蜈蚣能通经络、息肝风、解痉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蜈蚣有扩血管、降血压等作用;白芷能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芷有抗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作用。

诸药配伍,具有活血化淤、祛风解痉的功效,对脑出血后遗症有一定疗效。

不过,此方药力较强,更适用于中风实证,如风痰淤阻,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说话不清,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等;肝阳亢盛,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麻木,头晕目眩,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黄便干,舌歪质红等。

而气虚、肝肾阴虚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目干、易疲劳、肢体麻木、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胁隐痛、遗精、腰膝酸痛、耳鸣等,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

过敏体质、体弱血虚、有出血倾向者以及孕妇禁用。

高允旺提醒说:对于中风后遗症,只有把药物、功能训练、针灸、饮食等疗法综合使用,才能取得较佳的效果。

脑出血后遗症,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因此可以选择中医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来进行,而且这种方法会依据每个人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进行治疗。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药方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药方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药方脑出血后遗症这个病的危害非常大,患者可以在后遗症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采用一些中药调理治疗,而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的药物剂量,要根据自己的病情程度加减,同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患者还要做好康复训练,才可以把后遗症的危害降到最低。

脑出血的预后在临床当中并不好,多数的患者都会出现后遗症,比如说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语言失利等等,对于患者的正常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让老年患者的生活多了困扰。

因此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一般在治疗当中患者可以使用中药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脑出血后遗症的中药方有哪些。

一:益智骨碎方治疗脑出血后遗症,配方都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包括了益智仁、骨碎补、补骨脂、天竺黄、何首乌、枸杞子、石菖蒲、郁金、丹参、川芎、陈醋(冲服)。

使用的方法是把这些药物全部都如果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患者还要注意根据病情程度加减疗程和用药的剂量。

二:山甲马钱子方治疗脑出血后遗症,配方的药物包括了***尾片(炒成珠)、僵蚕、精制马钱子、熟附片、醋适量。

使用的方法是把这些药物分别使用器皿研细末,然后放入一个容器当中混匀备用,每次取适量药粉用淡醋汤送服,每日服用1次就可以了。

三: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后遗症,配方当中所需要准备的药物包括了黄芪、何首乌、云苓、赤芍、菟丝子、白芍、归身、桂枝、牛膝、地龙、女贞子、土鳖虫、醋(冲服)。

使用的时候需要把全部药物都水煎好,在每天临睡前内服,每日服用1剂,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连续服药15剂为1疗程。

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要注意,服用上述药物如果是在发病的早期收到的效果就会比较好,同时患者需要注意在服药期间多多的进行肢体锻炼,同时保持精神上平稳愉快,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吃一些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帮助药物较好的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科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治疗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一.病因:日常生活中,引发脑出血的因素:
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

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此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②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

③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及时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1.肢体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2.认知和精神
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检查
三、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
1.影像学检查
(1)脑血管造影曾是脑出血的重要诊断方法。

脑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肿块性占位。

(2)CT脑出血的显影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其对X 线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脑组织,故呈高密度影。

(3)MRI在MIR上脑出血可分四层:位于中央的核心层,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层,缺氧较轻,再外的边缘层,吞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最外为反应带,脑胶质细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脑水肿。

2.康复评定
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布氏分期、言语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估等。

四、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非常重要。

1.康复功能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

(2)语言吞咽功能训练。

(3)认知功能的训练。

(4)肢体功能锻炼:①转移训练;②关节被动活动;③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④手功能训练;⑤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⑥步行功能训练等。

2.理疗
主要包括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顺序循环治疗仪、普通针刺、电针治疗等。

3.辩证口服中药治疗。

四、中医药治疗:
1、辩证使用中药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养血柔肝、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

(1)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茺蔚子、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珍珠母、炙龙骨、炙牡蛎等。

(2)风痰阻络
治法:熄风化痰。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姜竹茹、菖蒲、郁金、生大黄后下、元明粉冲服、厚朴、枳实等。

(3)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炙水蛭、蜈蚣、全蝎等。

(4)阴虚风动
治法:滋阴熄风。

推荐方药:大定风珠或三甲复脉汤加减。

阿胶、生白芍、石决明、钩藤、干地黄、五味子、牡蛎、络石藤、茯苓、鸡子黄、炙甘草、干地黄、麦冬、麻仁、鳖甲、龟板等。

(5)阴阳两虚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地黄饮子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等。

2、针刺治疗
醒脑开窍针刺法
(1)治则:醒脑开窍、疏经通络、滋补肝肾。

(2)处方:主穴:内关(双)、针刺人中3天后改为印堂、三阴交(患侧)。

辅穴:极泉(患侧)、尺泽(患侧)、委中(患侧)、
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

3、推拿治疗
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活动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推拿治疗,可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加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

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
刺激,是偏瘫按摩中应注意的问题。

按摩手法常用揉法、捏法,亦可配合其它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擦法等。

或以手足三阴经推拿法,采用推法,作用于经筋,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

五、预后
1.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

血压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

3.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深昏迷者94%死亡。

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

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4.病情进展越快,高颅压症状出现越早,表现越重,预后越差。

5.出血量较大者,预后较差。

有血肿形成,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预后较差。

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者,预后较好。

6.伴有癫痫发作者,预后较差。

因可加重脑水肿或脑出血。

7.伴有内脏功能紊乱者,预后较差。

常见者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80%。

8.合并有代谢障碍者,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预后较差。

9.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

10.脱水、降压等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

六、饮食
人们的食物中有些具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等功效,平常多摄入以下食物可以很好地预防脑溢血后遗症的发生。

高钾食物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每天进食较多新鲜蔬菜水果的人较只进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发生脑溢血的危险性要低,表明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具有防脑溢血作用;这是因为高钾食物能调整细胞内钠和钾的比例,减少了体内钠水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使血压降低,防止脑溢血的发生。

富含高钾的食物有菠菜,番茄,青蒜,大葱,土豆及香蕉,柑橘,甜瓜,柚子等。

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食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抑制其氧化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类物质类黄酮与番茄红素能捕捉氧自由基,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虫剂,对防止血管狭窄和血凝块堵塞脑血管有积极作用。

日常饮食中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的有洋葱,香菜,胡萝卜,南瓜,草霉,苹果,红葡萄,番茄,西瓜,柿子,甜杏,辣椒等。

多食优质蛋白食物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蛋白质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质量欠佳,会使血管脆性增加,易引起颅内微动脉瘤破裂出血。

研究显示多吃富含硫氨酸,赖氨酸,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如鱼类和鸡鸭肉、兔肉、鸽肉等),不仅对维持正常血管弹性及改善脑血流有益,还能促进钠盐的排泄,有利于防止脑溢血的发生。

七、预防
1.当有血压升高,高血压性脑病或有出血倾向时,均应及时积极治疗,以免导致脑出血。

2.了解有关脑出血后遗症的药物的用法、作用和副作用。

3.脑出血后遗症的病人和家属应掌握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

4.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戒酒。

5.重视脑出血后遗症的先兆征象,当发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思睡、性格异常时,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

6.日常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少吃油腻和动物脂肪,以免造成血脂过高,促使动脉硬化。

7.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