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doc
中华民族历史故事5篇
中华民族历史故事5篇中华民族历史故事5篇历史故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价值观念。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华民族历史故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华民族历史故事篇1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斗。
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一再叮嘱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
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
假如失掉街亭,我军必败。
”并详细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当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傲慢轻敌,自作主见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
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
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得意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
”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急。
”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
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
”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
最终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
”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魏明帝曹睿得知了蜀将马谡占据街亭,马上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蜀大军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马上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
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
结果,张命令乘势攻击,蜀军大败。
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七篇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七篇中国历史悠久,璀璨辉煌。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涌现出许许多多传世经典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七篇,让我们一同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一篇:《白蛇传》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是一条化成人形的白蛇,她与许仙相爱,却遭到了法海的阻挠。
白娘子经历了生死离别、千年修行等艰难际遇,最终打败法海,与许仙团聚。
这个故事深情而又动人,展现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女性的勇敢。
第二篇:《孟姜女哭长城》这是一则著名的爱情传说。
相传,秦朝时期,孟姜女的丈夫被秦始皇活埋在长城下。
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魂魄的下落,来到长城,伤心欲绝地哭泣,她的哭声震动了长城,最终引来了龙王,得知了丈夫的下落。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坚持,感人至深。
第三篇:《岳飞与精忠报国》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他声名远扬,但不幸被奸臣陷害致死。
岳飞的忠诚和报国精神令人敬佩。
故事中,岳飞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用自己的忠诚和赤诚铸就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传世之名。
第四篇:《精卫填海》这是一则关于神话传说的故事。
精卫是传说中的一种鸟,为了报父母的仇,它投身大海,用嘴叼泥巴填海,誓要填平那些曾经夺去父母生命的大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正义,并超越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五篇:《曹操的三个愿望》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也备受争议。
有一天,他思考自己的人生,愿望却只剩下三个:一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安康快乐,二是希望受到的负面言论能够减少,三是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逐步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成就多么伟大,内心的渴望始终是对幸福和平静的追求。
第六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两个相爱的年轻人,但被家族利益和世俗的束缚阻隔开来。
最终,在梁山伯过世后,祝英台才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她心碎欲绝,在梁山伯的墓前流下了凄美的泪水。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守,让人触动心灵。
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
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1、历史上最成功的海盗:一个中国女人一位名叫郑石氏的中国妇女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海盗船长,在鼎盛时期,她指挥了1800多艘海盗船和大约八万名士兵,这位郑石氏以海盗女王而闻名。
2、纸张最初用于包装,而不是用于书写纸是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发明的,人们将其用于包装甚至是厕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开始将其用于写作。
3、清康熙曾被雷电劈中清朝的康熙帝统治了中国长达61年之,他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然而,在康熙的统治时期,有一次他差点遇到了天劫。
根据《康熙实录》记载,康熙经常在夏天到外面游玩,有一次他在嘉定龙池岸边,突然电闪雷鸣,一道巨大的闪电劈中了他的身体。
但奇迹的是,康熙并没有受伤。
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人们谈论康熙的一大趣闻。
然而,现代科学认为,当康熙被雷电劈中时,他可能是躲在了庇护所里。
由于康熙当时穿的龙袍深色而且有很多装饰,很难看到他是否真的被劈中了。
4、唐太宗和寺庙的香炉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帝王。
他曾肆掠全国的地盘,统治范围达到了盛唐时期的顶峰。
在他的治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唐太宗生性谦虚,甚至连寺庙中的金银香炉也不放过,声称“金银是岁财,宁用其物,何必极忌。
”于是,他要求寺庙换上普通的陶炉。
但这些普通陶炉短时间内就如雪片一般消失。
经过查看发现,这些炉子被某些人藏起来,因为唐太宗的名声太大了,许多人想要与之合影留念,以便向他的后代展示。
按照古代的传统,朝廷需要提供给皇帝的餐具、炊具、器具等必需银器。
于是那些炉子被制成银器,官员们自己用来炖汤、煮饭。
5、文景之争中的耿夫人汉朝的文景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受到关注的一件事。
文景之争起因是汉武帝去世后,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即汉昭帝。
昭帝非常温和,但是他的嫡母霍光为了掌握实际上的权力,把他的母亲窦太后流放到了远离京城的地方。
而昭帝年幼,很快就因病而死,他的舅舅刘贺被推为新帝。
在英子之(即昭帝生父)的探险中,刘贺没有被承认,他的嫡母耿夫人乘机反击。
真实历史故事大全
真实历史故事大全历史故事首先是其能够调动学生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去探知历史的秘密;第二其能够将历史资料完美融合,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真实历史故事大全真实历史故事大全:赵匡胤赌棋输华山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象棋高手。
据说他棋艺高超,生平罕逢敌手,经常感叹难求一败。
终于有一天,他领略到了什么叫“强中更有强中手”,不但输掉了棋局,还输掉了一个天大的赌注——华山。
此事发生在赵匡胤称帝之前,当时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兵卒,有一次随军经过华山,他听说山上有一位道士,棋艺非常高超,便有心前去挑战。
但那位陈抟老祖见赵匡胤只不过是个毛头小兵,根本不屑于和他一战。
赵匡胤吃了闭门羹反而更加跃跃欲试,一定要向他讨教,还许下整座华山为赌注。
不过,这个赌注其实也只是个戏言,估计是他的决心和赌注让陈抟老祖萌生了兴趣,于是,他就答应了和赵匡胤切磋切磋。
结果,一局棋下来,自负的赵匡胤傻眼了,灰溜溜地下山去打仗了。
不过他也是个重承诺的人,日后当了皇帝,还专门下了圣旨给那位老道,将华山周围的租税都免了。
据说,当时两人赌战的棋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棋谱上双方是用“仙人指路对兵局”开局转为“先手屏风马对后手屏风马”对阵的,现在还有不少棋迷朋友们对此津津乐道。
真实历史故事大全:赵匡胤发明长翅帽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
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
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异常的恭谦。
寇准感到奇怪,故意发问:“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请你随便些吧。
”老头子笑着说:“相公莫非隐瞒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准一听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识,怎么说我是朝廷命官呢?”老头子说:“相公,刚才你通过狭巷时侧身左顾右盼,生怕有东西碰着你的帽子。
你要不是常戴长翅帽,哪会有这样的习惯动作?”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真实的历史小故事
真实的历史小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总存在着一些充满神奇和传奇色彩的小故事,它们或许不是历史大戏的主角,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这些小故事有的鲜为人知,有的则广为流传;有的发生在贵族圈子里,有的则发生在平民百姓中间。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一些真实的历史小故事。
1. 女儿为国殉节公元618年,唐太宗逝世,其儿子李世民继位。
不久后,李世民的姐姐萧淑妃被其母所赐毒酒而死。
李世民深感悲痛,决心为其姐姐报仇。
他派遣监察御史秦琼前去调查萧淑妃之死,发现毒酒罐的密封处被涂了蜜。
而将蜜涂在罐口处的,正是皇宫中的一名女乐。
该女乐被秦琼逼问,最终供认了自己的罪行,但并不愿意揭发罪魁祸首。
为了求得真相,秦琼非常机智地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手段,他告诉女乐,如果她不说出真相,就要将她的女儿杀死。
在面对女儿的生死考验时,女乐最终如实交代了罪魁祸首的身份,使得真相大白。
这个真实发生的小故事,反映出了唐代的深刻矛盾和激烈内斗。
同时,它也展现了当时官场上的勇毅和廉洁之风,为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记忆。
2. 一剑从天而降在近代华夏历史中,一位女剑客闯入了史册,她就是著名的“凌霄花”。
凌霄花的真名叫金士素,是明朝正德年间的一位侠女。
金士素父亲为人刚正不阿,坚持九年不向当地官员献礼,遭到了名为“镇官府”的恶势力逼迫。
但金士素父亲的高贵气节却感染了她,使她立志捍卫正义。
一天,金士素在去山中剡溪采药时,遇到了一场天降雷雨,树木倒塌如剪。
金士素看到一个农夫被树木砸伤,她急忙去扶他,却无意中发现了一柄老剑。
这把剑是明朝当政者杨廷和下放的一位名叫莫雷的剑客所佩戴,是一把趁着官员节日巡视时所用的秘密武器。
莫雷不仅刀枪不入,而且因为专注于武功修炼,已经不吃不喝三年了。
金士素拿起这把剑,发现它极为灵巧,自如无比,顿时萌生了成为侠女的念头。
金士素后来得到了一位隐士的指点,她将莫雷所用的战衣借来装扮自己,然后找上了莫雷的洞府,与之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历史故事在文化传承、思索启发、人文素养培育、借鉴指导和爱好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精选篇1)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人。
早年任沛县泗水亭长时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骊山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很多劳工趁机脱逃。
刘邦暗想即使到达骊山,劳工也都逃光了,无法交差。
于是在芒砀山泽前休息进食,晚上释放全部的劳工说、“你们各自逃命去吧!我从今也逃亡去了。
”劳工中有十几位壮士见刘邦宽宏大度,豪爽义气,便情愿追随他。
晚上,刘邦喝了不少酒,乘着酒兴连续赶路。
月色苍茫,小径曲折。
在逃往芒砀山泽的小路上,走到前面的人突然惊叫一声,忙回头向刘邦报告、“前面有一大蛇挡道,请绕道而行吧!”刘邦醉意朦胧,朗声大笑道、“英雄豪气,所向披靡,区区一蛇,安敢挡吾道路?”说话间,拨开众人,仗剑前行,果见一巨蛇横卧路中,摇头摆尾。
刘邦正欲用剑砍去,只见那白蛇道、“我乃贵为天子,焉游四海,诛秦平分天下。
”刘邦不允,白蛇道、“你斩吧,你斩我头,我乱你头,你斩我尾,我乱你尾。
”刘邦酒壮英雄胆,说、“我不斩你头,也不断你尾,让你从中间一刀两断”。
说吧一剑下去把白蛇斩为两段,立刻蛇血喷溅,染红了土地,至今这里长出的草还是红的。
白蛇化作一股青气漂浮空中,喊道、“刘邦还吾命来,刘邦还我吾命来。
”刘邦道、“此处深山野林怎还你命,待到平地准还你命来。
”刘邦贵为大于,金口玉言,后来王莽篡权杀了汉平帝,把四百年的汉室分成两半。
传奇王莽乃是白蛇投世,至此也算还了刘邦所许之愿。
此是后话。
刘邦斩蛇之后,连续前行,又行数里,酒劲上涌,醉卧道旁。
其次天早上,有人经过斩蛇之处,见一老妪痛哭不已,问道、“你为什么痛哭?”老妇人道、“我儿子被人杀了。
”行人问道、“是谁杀的?”老妇人道、“我儿子本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挡道本是向赤帝子讨封而来,却被赤帝子杀了。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经典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
这些故事或讲述了英雄人物的事迹,或述说了中国文化的智慧,或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带您一起探索中国的丰富历史背景。
故事一:愚公移山故事背景:在遥远的古代中国,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山的北边。
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高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这两座山挡住了他家门前的去路,他无法通过。
故事梗概:愚公觉得山挡住了他家的去路,使他的生活非常不便。
他决定和儿子一起,用铁锹挖掉山体,以便能够畅通无阻地过山。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愚公和儿子终于成功地挖了两座山的一部分,山变得矮了很多。
虽然有人嘲笑他们的愚蠢,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完全无用的,但愚公和儿子坚定地继续下去。
他们的坚持感动了神仙,一对由神仙组成的夫妻路过此地,被愚公和儿子的行动深深震撼。
神仙夫妻决定帮助愚公实现他的愿望,将两座山搬到别的地方去。
故事意义:《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坚毅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任何困难和障碍,只要我们有正确的信念和坚定的决心,就一定能够克服。
故事二:白蛇传故事背景:《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杭州市,讲述了一段关于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故事梗概:白娘子是一条化成人形的白蛇。
她和青蛇、小青一起修炼成精,拥有了人类的外貌和智慧。
某天,白娘子在西湖游玩时遇到了许仙,两人一见钟情,相爱并结婚。
然而,因为白娘子本质是一条蛇精,地仙法力高强的观音菩萨认为他们的爱情违背了天道,于是派了法海来对付白娘子。
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白娘子终于战胜了法海,拯救了许仙。
故事意义:《白蛇传》讲述了一段跨越种族的真爱故事。
白娘子为了和许仙在一起,不惜放弃了她作为蛇精的本性,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坚持和牺牲。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岳飞抗金辽天庆四年(1114年),女真族在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举兵反辽,并于次年建立金国。
金国建国后,洞悉北宋朝政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便于天会三年十月,发兵十余万,分两路南下攻宋。
九月,贡献太原后,转兵向东,进攻东京。
金东路军在完颜宗望率领下,攻克了重镇真定府等地。
十一月,金东西两路军进至东京城下,对东京形成合围之势。
宋钦宗急忙派遣康王赵构赴金营求和,许诺以黄河为界,金军不答应,向东京发起猛攻。
十一月,东京城破,宋钦宗降金。
五年四月,北宋被金国灭亡。
金兵虽然南下,攻克汴梁,但河北各州县大半还在宋军手中,虽然士气低沉,但是民气高涨。
康王几经生死,最后终于到达应天府即帝位,历史上被称为南宋,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高宗。
南宋建立以后,宋金之间的战争进入南北对峙阶段,先是金兀术撤路过镇江,被韩世忠败于黄天荡;另一支金兵在攻陕西时,为宋将吴玠阻于和尚原。
岳飞也在广德境内开始堵截金兵,六战六胜,擒获金兵头目,于是,岳家军的名字开始在金兵中流传。
待金兀术北返,再遭岳飞截击,在镇江东清水亭的战斗中,致使金兵横尸15里,收复了健康。
收复建康的岳飞,是南宋抗金的名将,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生那年,黄河决口,家乡闹了一场水灾,家里生活很困苦。
岳飞从小刻苦读书,尤其爱读兵法。
他力气大,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拉300斤的大弓。
后来,他听说同乡老人周同武艺高强,岳飞就拜周同做老师,学得一手好箭,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后来,岳飞从了军。
金兵南下的时候,他在东京当小军官。
有一次,他带了一百多名骑兵,在黄河边练兵,忽然对面来了大股金兵,兵士们都吓呆了,岳飞却不慌不忙地说:敌人虽然多,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兵力多少。
我们可以趁他们没准备的时候击败他们。
说着,就带头冲向敌阵,斩了金军一名将领。
兵士们受到岳飞的鼓励,也冲上去,果然把金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一来,岳飞的勇敢出了名。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
【导语】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且内容精确详细。
下⾯是分享的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全【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中国历史故事精选 魏征(公元580~643年)是唐朝初期的⼀位杰出的政治家,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名县东)⼈。
隋朝末年参加⽡岗军。
后来随同李密投奔唐朝,做辅佐太⼦的官。
那时候,他⼏次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恨透了他。
⽞武门事变以后,李世民派⼈找来魏征,沉着脸质问他:“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拔是⾮?”在场⼤⾂都为魏征捏了⼀把汗。
只见魏征神⾊⾃如,不慌不忙地说:“可惜先太⼦没有听我的话,否则他不会落得今天这样的结果。
”⼤⾂们听了更加紧张。
没想到李世民倒转怒为喜。
他器重魏征的正直,不但不处分他,还任命他做了谏议⼤夫(负责向朝廷提意见的官员)。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不久,他们⼿下的⼈惟恐受到株连,⼈⼈⾃危。
为安定⼈⼼,李世民宣布⼤赦:凡六⽉四⽇⽞武门之变前与故太⼦和齐王有关系的⼈⼀律⽆罪,如有⼈再告发,就要反坐,受到惩罚。
但⼈们还是不放⼼。
李世民派魏征到河北⼀带进⾏安抚,途中碰到州县官员押送两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魏征不避嫌疑,同副使商量后命令将他们释放了,李世民夸奖他做事能以国家为重。
有⼀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征兵。
有⼈建议,不满18岁的男⼦,只要个头⼤,也可以应征,唐太宗同意了。
但魏征将诏书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次,魏征还是不发。
唐太宗⼤发雷霆,训斥魏征为何扣发他的诏书,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弄⼲捉鱼,虽能捉到鱼,但到明年就⽆鱼可捉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到明年就⽆兽可捉了。
如果把那些⾝体强壮,但不满18岁的男⼦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由谁来承担呢?陛下的诏书上清楚地写着征召18岁以上的男⼦当兵,现在不到18岁的也应征,这岂不是说话不讲信⽤吗?”说得唐太宗哑⼝⽆⾔,好半天才说:“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议论国家⼤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啊!”他⽴即下诏,免征不到18岁的男⼦,并提升魏征担任太⼦太师的职务。
历史真实故事_历史故事
历史真实故事历史就是过去出现过、发生过的人和事,具有久远、不可重现的特点,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历史真实故事。
历史真实故事1:河南之战公元前120xx年(元朔二年)春,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
韩安国率700人出战,负伤败阵,退守壁垒不出,匈奴骑兵掳掠千余人及牲畜而去。
“是时虏言当入东方”,汉武帝刘彻命韩安国部向东移驻右北平(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南),以阻挡匈奴向东方深入,同时决定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作战方针,令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急速出兵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突袭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
卫青、李息率部出塞后,从云中向西大迂回。
两部先沿黄河北岸(左岸)西进,在秦长城的掩蔽之下迅速推进至高阙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黄河西北),切断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楼烦二王与匈奴腹地的联系。
然后南下,完成对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迂回包抄,突然掩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并一举击溃之。
匈奴二王率少数亲兵逃遁。
汉军歼敌数千人,俘获“伏听者3071人及牛羊百余万头,收复了河南地全部土地,穿行千余里到达陇西,”全甲兵而还“。
汉匈河南之战,双方投入的兵力不多,规模亦不为大,但它在汉匈史上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西汉王朝收复河南地,使得汉朝的北部边防线更往北推移至黄河沿岸,为长安增添一道屏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对关中地区的直接威胁,这不仅仅有利于京都地区的繁荣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西汉王朝在全国统治的加强。
战后,汉武帝下令在河南地设置武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与朔方郡(治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
中大夫主父偃上书,”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筑城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
“汉武帝便停止正在进行的通西南的筑路工程,”兴十余万人筑卫朔方(城)“,又招募内地居民10万至朔方实边,并修缮秦代的旧长城及沿河要塞,把河南地建成一个可以向东、西、北三面出击匈奴的军事基地。
昔日匈奴刺向汉朝背后的利刃,于是迅速转变为汉军指向匈奴前胸的长戟。
真实有趣的历史小故事_著名的历史典故
真实有趣的历史小故事_著名的历史典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典故,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谋略,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几个真实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首先,来说说“鸿门宴”。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分别率领起义军攻打秦朝。
刘邦率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
项羽随后入关,实力强大的项羽对刘邦先入关中颇为不满。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项羽大怒,决定攻打刘邦。
刘邦得知后,亲自到项羽的营帐中谢罪。
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
宴席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
范增于是让项庄舞剑,意在趁机刺杀刘邦。
而刘邦的谋士张良则让樊哙闯入营帐,保护刘邦。
最终,刘邦在樊哙等人的帮助下,借上厕所的机会逃离了鸿门。
“鸿门宴”这个典故充分展现了当时楚汉相争的紧张局势,以及刘邦的机智和项羽的优柔寡断。
接下来,讲讲“杯酒释兵权”。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担心手下的将领们拥兵自重,危及自己的皇位。
于是,他在一次宴会上,对石守信等将领说:“我没有你们的帮助,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但做皇帝也很难,还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
我整夜都睡不安稳。
”石守信等人问原因,赵匡胤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人惊恐万分,连忙叩头说:“陛下为何这样说?现在天下已定,谁还敢有异心?”赵匡胤说:“你们虽然没有异心,但你们的部下如果贪图富贵,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那时即使你们不想做皇帝,也身不由己了。
”石守信等人听了,感到大祸临头,纷纷请求赵匡胤给他们指一条生路。
赵匡胤说:“人生短暂,不如多积攒些钱财,买些田宅,留给子孙后代,安享晚年。
你们放弃兵权,我也会与你们结为亲家,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不是很好吗?”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纷纷上表称病,请求解除兵权。
赵匡胤欣然同意,赏赐他们大量钱财,让他们回家养老。
“杯酒释兵权”体现了赵匡胤高超的政治手腕,通过和平手段解除了将领们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
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孙权的“窥视墙”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将领,两人常以兄弟相称。
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
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
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就一病不起。
为了给吕蒙治病,孙权亲自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并向全国征寻名医。
当时,吕蒙已经病入膏肓,除了需要服用中药外,还需要每天针灸。
由于吕蒙骨瘦如柴,针灸使他非常痛苦。
孙权担心吕蒙,每天都要亲自探望好几次。
每次,吕蒙都要强行坐起来,行君臣之礼。
这样一来,反而影响吕蒙的休息,身体很难恢复。
不去看望吕蒙,孙权不放心;去看望吕蒙,又增加吕蒙的负担。
这让孙权很为难。
后来,孙权趁吕蒙睡着,找人悄悄在吕蒙房间的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
每天,孙权都不再亲自去看望吕蒙,而是通过这个小洞偷看。
如果吕蒙表情放松,能吃点东西,孙权也眉开眼笑;如果吕蒙表情痛苦,或者吃不下饭,孙权也夜不能寐。
从挖这个小洞到吕蒙病逝,足有三个多月,孙权也通过这个小洞“偷窥”了三个多月。
吕蒙病逝后,每当有东吴的大将生病或者负伤,包括陆逊、周泰、丁奉等人,孙权都会接到这里诊治,自己也通过这个小洞观察病情。
后人就把这面墙叫做“窥视墙”。
有人不知道孙权挖这个洞的缘由,就问孙权:“既然主公那么关心他们,为何不亲自去看望?至少也让他们知道主公在牵挂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为主公卖命。
”孙权回答:“我关心他们并不是为了让他们知道。
如果因关心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那反而不好了。
”不能因关心而增加他们的负担,这份心意是多么感人。
也正是因为孙权的这份关心,东吴集团的文武官员才团结一心,在江东这个偏僻的地方完成了帝业。
汉哀帝即位后,其祖母得势,王莽被赶回封地。
王莽闭门自守,为了伺机复出,非常老实。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故事,下面就为大家精选一些中国历史故事,打造一份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
一、伍子胥投楚春秋时期,吴国国相伍子胥帮助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
但夫差却因为伍子胥的微言大义不断打击自己的自尊心,于是陷害了伍子胥并封印于西施的家中,几年后伍子胥得以逃脱并投奔到了楚国,最后帮助了楚国一举攻克了吴国。
二、苏秦连横战国时期,苏秦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他为了红颜一片相思,不惜丑态百出。
最后苏秦利用自己的才智,独创连横之术,成功拉拢了齐国、魏国等国家。
从而改变了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三、荀子告儒战国时期,荀子是中国一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曾经发出了一声难得一见的“告儒书”,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告诉世人:“古代儒家思想已经过时,应该与时俱进,要以天下为己任,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
”四、孙武兵法春秋时期,孙武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留下了一部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
这本兵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如何组织部队、如何布置兵力等等,成为后来中国军事上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
五、屈原投江楚国时期,屈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但在他为楚国开展改革事业的时候,却遭到各种攻击和诽谤,最后他选择了投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来呼吁楚国平民群众的团结和齐心协力。
六、伯牙绝弦春秋时期,古琴演奏家伯牙与好友钟子期相识,二人常常一起欣赏古琴之曲,但钟子期死后,伯牙再也无心弹奏琴曲。
伯牙后来遇到了一个更棒的“知音”钟子期育成的后代,于是辅以琴曲,令世人为之感叹。
七、曹操和华歆三国时期,曹操非常器重华歆这个人才,但华歆因为弟弟对曹操的言辞不敬遭到了曹操的处罚。
华歆虽然很伤心,但仍然念及曹操的前途,最终选择向曹操求情一事,因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和平日对曹操的尊重赢得了曹操的重新信任。
八、汉武帝众女斗艳汉武帝喜欢美女,据说他有三千个嫔妃,但在这些美女当中,汉武帝最喜欢的却是一位李夫人。
这位夫人不仅美丽动人,而且还非常有才华,为了争宠汉武帝众女开始斗艳,争先恐后地向汉武帝表现自己的才华。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10篇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10篇历史故事,就是以前发生的事情,然后被后人流传到现在的就是历史故事。
你有看过哪些历史故事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中国经典历史故事1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
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
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
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
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
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
”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
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
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精品文档★中国历史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非常有有趣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不但能够让人对那时候的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一些了解和认知,还能够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人无形的文化资产。
今天的就给大家带来几篇优秀的中国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历史故事故事一天下第一剃头匠唐朝初年,长安城里有一个剃头匠,叫XXX,祖传的剃头手艺,一把精钢打造的剃头刀拿在他手中既像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又像将军手中的兵器,刷刷刷刷,龙飞凤舞,几下子就剃光一个头,刮完一个脸,那感觉,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再加上收费低廉,长安城里的百姓都愿意找XXX理发。
这天,XXX的剃头铺刚开门,就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身高七尺,相貌堂堂,但是满脸都是红红的青春痘,另外一个身高九尺,身体魁梧,一脸的络腮胡子,瞪着一双牛眼。
长青春痘的青年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听说,XXX 的剃头手艺了得,我这个脸可以刮吗?”这要是一般的剃头匠,谁也不敢揽这样的活,因为这样的脸一上刀,就要刮破青春痘,流血。
XXX却说:“这有何难!”说罢,他先将2016★精品文档★一块热毛巾搭在了青年人脸上,然后拿起自己的宝贝刀子,在一块水牛皮上蹭了起来。
片刻后,XXX的刀子被水牛皮蹭得光亮照人,吹毛即断,他将青年人脸上的那块毛巾取下,突然将刀子凑了上去。
旁边的那个“络腮胡”一见,机警地上前抓住他的手,一瞪眼睛:“你要干什么?”XXX说:“你说我要干什么?自然是给客人刮胡子!”青年人对“络腮胡”说:“不可无礼,且一边等候!”“络腮胡”应了一声,站到一边去了,但是那一双牛眼还是一眨不眨地瞪着XXX。
XXX吸一口气,将剃刀凑近青年人脸部,突然开始发力。
青年人只觉得脸上就像有一只温柔的小手在抚摩着,又像是春风拂过面颊,那感觉太舒服,太奇妙了,他惬意地闭上了双眼。
“客官,好了,请起身!”XXX的声音把青年人唤醒,他起身照了照铜镜,果然,自己脸上的胡须一根不剩,而青春痘竟然没有割破一个。
中国历史故事5篇荟萃
中国历史故事5篇荟萃有意义的历史是能够历经千百年不衰的经典,读中国历史故事有益于增强我们的民族⾃信⼼。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中国历史故事5篇荟萃,供⼤家参考。
中国历史故事5篇1⽩脸愤青包拯包拯长得其实并不⿊。
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官道上,出现了⼀个风尘仆仆的⽩⾯书⽣。
他⼀袭长衫、⼏件⾏李,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新上任的县令包拯。
此时,包拯39岁。
⽼⼤不⼩的年纪,却是第⼀次⼊仕。
距离他本⼈即将获得的著名“青天”称号并不遥远,但距离他当上开封市长、名副其实的“开封有个包青天”,却还有20年。
溅了皇帝⼀脸唾沫包拯有个幸福的童年——这⼀点⼜和传说不⼀样,⽗母双全,备受宠爱。
在官宦世家长⼤的他,倒很有上进⼼,29岁中了进⼠。
然⽽,为侍奉渐渐⽼迈的双亲,包拯拒绝出去做官,在家⼀呆10年,直⾄⽗母病逝、守孝完毕。
所以,他在北宋官场上⼀露⾯已是中年,但举⽌全然是个“愤青”。
在仕途第⼆站⼴东肇庆⼀⼀彼时还叫端州,⼤名⿍⿍的端砚就是它的创收项⽬。
不过,在官僚盘剥下,打着“进贡”旗号的端砚,⼗有_成了⾏贿受贿的拳头产品,真正送到皇帝⼿上的没有⼏⽅,更别说拿到市场上成交了。
包拯⼀来,就下令端砚定额进贡。
⽽他⾃⼰,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带⾛⼀⽅端砚。
“端砚事件”很让朝廷赏识,3年后包拯就调⼊开封。
这是⾃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次来到京城。
值得⼀提的是,北宋是⼀个⼠⼤夫意识⾼度觉醒的年代。
汉唐时期的“贵族社会”已经完全转变为“⽂官社会”,不少⼠⼤夫“以天下为⼰任”,敢于在朝堂上和皇帝正⾯交锋。
更有甚者,觉得⼆个⼈单挑皇帝不过瘾,就约齐⼀帮同事,展开围攻皇帝的汹汹⾆战。
⽽包拯嘛,就算不是个中翘楚,起码也是让宋仁宗相当头疼的“⽜⽪糖”,其主攻⽅向还是最敏感的⼈事问题。
宋仁宗宠爱张贵妃,她的伯⽗张尧佐坐着“直升飞机”⼀路飙升。
除了是财政部长,还⾝兼四⼤要职,在北宋的外戚任命史上创下了绝⽆仅有的记录。
⼀千⼤⾂为此吵闹不休,集体开⾜马⼒,要求皇帝撤张尧佐的职。
中国真实冷门历史故事
中国真实冷门历史故事
中国真实冷门历史故事中国历史悠久,充满了各种传奇和故事。
然而,有些历史故事并不为人所熟知,它们被冷落在历史的角落里。
今天,我将向您介绍一些中国真实的冷门历史故事。
是关于王祥的故事。
王祥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忠诚的内阁大学士。
他在朝廷上担任要职,但他并没有因此变得骄傲自满。
相反,他以勤勉和谦虚而闻名。
有一次,他在京城的大街上遇到了一位受伤的老人,他立即下马为老人治疗伤口,并亲自抬起老人送到了医院。
这个故事传扬开来,人们对王祥的敬佩更加深了。
是关于陈抟的故事。
陈抟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画家,他以画山水而闻名。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总是在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位画家在远方画了一幅非常美丽的山水画,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拜访。
他步行了数百里,终于找到了那位画家。
他向那位画家请教,并学习了许多新的技巧和理念。
这次旅行让陈抟的画作更加出色,也让他成为了一位更加卓越的艺术家。
是关于黄道婆的故事。
黄道婆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女性医生,她擅长妇科疾病的治疗。
她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她的医术却被广泛认可。
她经常帮助那些贫困的妇女,不收取任何费用。
她的慈善行为和医术让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这些故事展示了中国历史上一些真实但不为人所熟知的冷门故事。
它们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真正的英雄都是那些默默无闻、为他人着想的人。
这些故事也提醒我们,历史不仅仅是大事件和名人的事迹,还有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和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传承。
中华古代历史故事大全(5篇)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
下面是分享的中华古代历史故事大全(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中华古代历史故事战国末年,陈轸和张仪同时担任秦惠王手下的大臣。
张仪非常嫉妒陈轸的才能,想要除掉陈轸,于是,他就在秦惠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陈轸这个人经常出使楚国,这原本是为了发展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
可是现在,楚国对我们秦国并不友好,而对陈辁个人却异常友好,依我所见,这恰恰表明了陈轸这个人为楚国利益考虑得多,而为秦国利益考虑得少啊!我没有办法同如此不忠大王之人共事,恳清大王将他轰走。
如果他表示要到楚国去,还请大王把他杀掉。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话,秦惠王将信将疑,于是就派人召來陈轸。
陈轸一到,秦惠王便问他是否有离开秦国而前往楚国的打算。
陈轸回答道:“如果大王不相信我而将我赶离秦国的话,我肯一定会去楚国。
何是,我这么做是为了表明,我并不是私下投靠了楚国。
现在,让我给大王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楚国人娶了大小两个老婆,他的邻居有一个人十分好色,一天,他便调戏了这个楚国人的大老婆,结果,被这个大老婆骂得狗血淋头。
然后,这个人死不悔改,又去调戏那个楚国人的小老婆,结果那个小老婆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却反过来勾引他。
过了没多久,这两个老婆的丈夫就生病去世了。
这时候,便有人问那个调戏人妻的人,说:‘现在那个楚国人已经死掉了,你想要娶谁做老婆呢?是那个年长的寡妇?还是娶那个有几分姿色的小老婆?其他人原本以为这个人会说娶那个小老婆,岂料这个人却回答说:‘当然是娶那个年长的。
’问话的人不解地问:‘那个年龄大的寡妇不是曾经骂过你吗?而年少的又有几分姿色的不是曾经与你有过私情吗?你为什么要放弃那个年少的而娶那个年长的呢?’这个人说:‘如果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话,我当然希望她能够来勾引我;但是如果是作为妻子的话,我当然希望她能够拒绝并责骂前来调戏她的人。
’”“如今楚王乃是贤明的君主,昭阳是贤明的楚相。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深入人心,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精选的中国历史故事,让我们一同领略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故事一:《屈原和楚国的亡国之恨》在远古的春秋时期,楚国是中国南方最强大的国家,而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然而,因为嫉妒和阴谋,他被贵族排挤,最终被迫离开楚国。
屈原对楚国的亡国之恨化为一首首激昂悲壮的《离骚》诗,流传至今。
故事二:《项羽与刘邦的角逐》秦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战乱的时期。
当时有两位英雄人物分别是项羽和刘邦,他们都希望能够统一中国。
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比武力更为重要。
故事三:《孔子和弟子的学术之路》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中国的影响深远。
孔子的学术之路并不顺利,他多次周游列国,寻求改革机会,但遭到了冷遇。
然而,他不放弃,坚持传播自己的学说,最终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事四:《白蛇传的爱情故事》《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讲述了白蛇化身为人类的白娘子与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既有悲剧色彩,也有浪漫情感,被誉为中国古代最美丽的爱情传说之一。
故事五:《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和张飞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英雄人物。
他们在桃园结义时,发下了共同征战天下的誓言。
这个故事强调了忠诚和友谊的重要性,也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故事六:《武则天的女性权力之路》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成功登上了统治者的宝座。
这个故事展示了武则天智慧和勇气,也探讨了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力的议题。
故事七:《杨家将与抗击外敌的壮举》杨家将是中国古代一支著名的军事家族,他们在唐朝时期为中国抵御外族入侵作出了杰出贡献。
这个故事充满了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对抗外敌的壮举。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一、盘古开天辟地在遥远的古代,曾有一片混沌的世界,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没有天,没有地,没有生命的存在。
在这个混沌蒙尘的时代,一个名叫盘古的伟大神灵,孕育于封闭无边的宇宙中。
盘古天生具备开天辟地的能力和智慧,他在无边的黑暗中苏醒,开始自己的创世之旅。
盘古变成了一位宏伟的巨人,头顶连绵不绝的星辰,足底踏着无边的大地。
他手持一把巨斧,挥斧劈开混沌的苞壳。
斧劈之间,混沌中的极寒与万火同时爆发,形成了日月星辰。
盘古用巨大的身体撑起了无边天空,将上下分隔开来。
热气上涌,固化成为巨大的大地,形成了我们熟悉的世界。
朦胧的大地上,山川河流形成,树木花草生长。
而盘古的剩余能量则流转成了风云雷电,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盘古按照规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生命,制定了伦理道德,为世界注入了秩序。
他用心血创造了众多生灵,形成了生与死、寒与暑、早与晚等世间万物的轮回。
他不仅创造了凤凰、麒麟、恒河猴等传说中的神奇生物,还创造了人类。
盘古将自己的神灵和智慧注入了人类的体内,赋予了人类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
他亲自教导人类种植、养殖、生产,使人类逐渐走出了原始社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禹治水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就是禹。
禹的出生并不起眼,他父亲是一位普通的臣子,但禹却拥有非凡的能力和智慧。
当时,中国大地遭受了连年的洪涝灾害,百姓们苦不堪言。
禹心怀天下,他自愿担起了治理水患的重任,并且带领百姓们奋力抗洪,走上了一条艰难而充满挑战的道路。
禹决心要像一个伟大的舵手一样,引领着船只穿越汹涌的洪流。
他花费数十年的时间走遍了神州大地,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灌溉技术的应用,大规模治理了泛滥成灾的水患。
禹治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次水利工程的建设,更是中国古代理性治水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以勤奋、智慧和毅力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为后世的人们铺就了一条平安富裕的道路。
三、孔子讲述礼仪之道古代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就是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
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
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孙权的"窥视墙"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将领,两人常以兄弟相称。
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
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
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就一病不起。
为了给吕蒙治病,孙权亲自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并向全国征寻名医。
当时,吕蒙已经病入膏肓,除了需要服用中药外,还需要每天针灸。
由于吕蒙骨瘦如柴,针灸使他非常痛苦。
孙权担心吕蒙,每天都要亲自探望好几次。
每次,吕蒙都要强行坐起来,行君臣之礼。
这样一来,反而影响吕蒙的休息,身体很难恢复。
不去看望吕蒙,孙权不放心;去看望吕蒙,又增加吕蒙的负担。
这让孙权很为难。
后来,孙权趁吕蒙睡着,找人悄悄在吕蒙房间的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
每天,孙权都不再亲自去看望吕蒙,而是通过这个小洞偷看。
如果吕蒙表情放松,能吃点东西,孙权也眉开眼笑;如果吕蒙表情痛苦,或者吃不下饭,孙权也夜不能寐。
从挖这个小洞到吕蒙病逝,足有三个多月,孙权也通过这个小洞"偷窥"了三个多月。
吕蒙病逝后,每当有东吴的大将生病或者负伤,
包括陆逊、周泰、丁奉等人,孙权都会接到这里诊治,自己也通过这个小洞观察病情。
后人就把这面墙叫做"窥视墙"。
有人不知道孙权挖这个洞的缘由,就问孙权:"既然主公那么关心他们,为何不亲自去看望?至少也让他们知道主公在牵挂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为主公卖命。
"孙权回答:"我关心他们并不是为了让他们知道。
如果因关心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那反而不好了。
"
不能因关心而增加他们的负担,这份心意是多么感人。
也正是因为孙权的这份关心,东吴集团的文武官员才团结一心,在江东这个偏僻的地方完成了帝业。
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我的儿子我做主
汉哀帝即位后,其祖母得势,王莽被赶回封地。
王莽闭门自守,为了伺机复出,非常老实。
不料,二儿子杀了一个奴仆,他一怒之下,逼着儿子自杀了。
群臣知道后,认为王莽能大义灭亲,如此高尚却被冷落太冤枉了,纷纷上书要求王莽回京做官。
汉哀帝看群情汹涌,便答应了。
王莽回京没多久,汉哀帝就驾崩了。
接着,年幼的汉平帝即位,王莽全面掌握军政大权。
为了防微杜渐,王莽禁止汉平帝的母亲和舅舅入京。
王莽的大儿子觉得这样太不人性了,悄悄派人给汉平帝的母亲写信,教他们怎样上书请求入京。
因为说服不了王莽,他又联合众人想出了用鬼神吓王莽的办法。
结果他们刚把狗血倒到王莽家的大门上,就被发现了。
王莽亲自把大儿子送进监狱,逼他喝下毒药,儿媳生下孩子后,也马上被杀死。
然后,王莽以此为由,诛杀了汉平帝除其母亲外的所有外戚,还逼死了一大串权贵。
可以说,重量级对手全被王莽干掉了。
地皇元年(公元20xx年)七月,大风吹毁了王路堂(即未央宫前殿)。
这本来只是个偶然事件,可在王莽眼里,却是天相有问题,是上天在警告他所立的太子名不正言不顺(当时,王莽因三子王安身体不好,行事荒唐,便立四子王临为太子,这与一直以来的"立嫡以长"原则不符),于是把太子王临废了。
这听起来完全是个很别扭的借口,王临也这么认为,他相信背后一定有别的原因,十分恐慌。
因为他的确干了些坏事:第一,他和母亲的侍者私通,而这个侍者也是王莽的姬妾,第二,他怕事情败露,已经和侍者在想办法除掉王莽了;第三,他的太子妃会观星,称最近宫中会有葬礼,他很高兴,以为诛杀王莽有望——还没来得及高兴,自己就被贬了,他能不怕吗?
于是,王临写信给母亲,说两位哥哥都是三十岁左右被杀,他现在也快三十岁了,不知道会不会也被逼死。
不料,因其母病重,信落在了王莽手里,王莽大怒,后来连葬礼都不让王临参加,还派人加紧追查。
王莽查清此事后,怕被人知道,就把办案人员全部埋在了狱中,之后逼王临服毒。
王临死后没几天,病重的三子王安也死了,估计是吓死的。
这样一来,王莽只好把他一直不肯承认的私生子接了过来。
但即便如此,生性凉薄的他到最后还是没有嫡子可以继承王位,不得不声称要把皇位传给疏远的堂侄。
可这一天还没到,他的帝国就覆灭了。
真实的中国历史故事:吴三桂令儿媳痛苦一生
1653年,顺治挑选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为十四额驸马,并为建宁公主与吴应熊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建宁公主逃离了戏说里与其他女子共侍一夫的结局,但实际上,她的人生结局更为不幸,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她的公公——吴三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吴三桂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他引清兵入关的行为,给中国历史的进程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曾经为大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曾经在大清王朝位极人臣的武将,却以悲惨的结局走完了显赫的一生。
其实,在吴三桂身首异处的背后,还有比他更痛苦的人物,这就是建宁公主。
一个朝廷的公主,为何会因为一个藩王而痛苦一生呢?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这还得从建宁公
主成为吴三桂的儿媳后开始说起。
自从1653年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之后,建宁公主与驸马恩恩爱爱,夫妻两人感情非常和睦。
在外人看来,这桩门当户对的婚姻绝对是美满的,一方是为大清王朝立过汗马功劳的藩王,一方是朝廷的公主。
建宁公主与吴应熊两人自然备受瞩目。
但是,这种表面风光背后的无奈,只有建宁公主自己心里清楚。
自从兄长当年将其嫁给吴三桂当儿媳之时起,她就很清楚,自己的命运注定会在朝廷与吴三桂的关系之间苦苦挣扎。
两者关系好,她自然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一旦两者关系恶化,她必将会成为朝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但是出身帝王之家的她,除了默默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之外,别无选择。
令她欣慰的是,在她与吴应熊喜结连理的20xx年间,朝廷与吴三桂之间
尽管存在着摩擦,但总体上是和睦的,因此,也并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真正将她的命运推向绝境的,是1670年朝廷与吴三桂关系的恶化。
1671年是吴三桂的60大寿,朝廷特意颁旨,恩准公主、额驸马以及他们的儿子吴世霖去云南祝寿。
这对于吴应熊与吴三桂来说,当然是一个特大的喜讯,但是对于建宁公主而言,却是一件苦差事。
她当然知道朝廷恩准她去云南为她公公祝寿的真意,名为祝寿,实则肩负起为公公和朝廷之间消除猜忌,立志言和的使命。
这足以表明,朝廷对吴三桂的猜忌日深。
吴三桂对云贵两省长达几十年的驻守,已经使他心里产生了一种云贵两省属于他的藩邸的错觉,要消除他与朝廷之间的猜忌,首先就要消除他的这种错觉。
一旦吴三桂这种错觉被打破,其后果轻则引起他对朝廷的不满,重则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叛乱。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建宁公主与额驸马终于进入了昆明城,整个昆明已经被节日的氛围所笼罩。
吴三桂已经与夫人和王妃率领当地百姓在距王府几十米的道路两旁跪迎公主和额驸马的到来。
公主立即下车,大礼参拜公婆。
在建宁公主和额驸马两人共同规劝和朝廷的压力下,吴三桂似乎有了松动的迹象。
1673年7月,吴三桂主动向朝廷疏请撤藩,尽管康熙皇帝明知他只不过是故意做作,但这种机会难得,于是将计就计,准许了他的请求,并立刻派人前往云贵,与吴三桂商量关于撤藩的事宜。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建宁公主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她看来,只要公公能够按照朝廷的安排将家眷、部下带回锦州便可以万事大吉
了,一直以来缠绕在她心头那个最为牵挂的问题便可得以彻底解决。
于是她日日遥望着南方的天空,期盼着公公的到来。
同年月21日,终于有了公公的音讯,但这个消息却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将建宁公主憧憬着全家大团圆的美梦彻底击碎:吴三桂扣留了朝廷派去商量撤藩事宜的哲尔肯与傅达礼,执杀云南巡抚朱国治,据云南反叛,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服,国号"周",以来年为周王昭武元年。
很显然,随着吴三桂的叛乱,建宁公主心里很清楚,她与吴应熊的夫妻生活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1674年5月18日,康熙下令处死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
吴三桂的叛乱,使他的儿子和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将他的儿媳推向了生命的绝境。
年仅33岁的建宁公主,顷刻间失去了丈夫和儿子,成为寡妇。
在建宁公主此后生命的30年孤独的岁月中,尽管康熙皇帝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多次下诏安抚在吴三桂叛乱中受到巨大伤害的姑母,然而,一张诏书,又怎能弥补失去丈夫和儿子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