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xx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建设厅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乡建设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在总结xxxx年全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年的工作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全市经济建设重点,全面推进规划编制工作1、xxxx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

今年3月初,xxxx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组的审查。

根据建设部的要求以及我市修编工作计划,进行了规划纲要修改完善、补充现状调查、深化用地规划方案工作,全面开展了市域城镇体系、主城区用地空间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网点布局等16个专项规划编制。

目前该项规划正按程序上报建设部审批。

2、围绕xxxx市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组织编制完成了一批专项规划。

一是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xxxx]37号)要求,编制完成了xxxx市“十一五”期间住宅空间布局规划及xxxx年度经济适用房选址规划。

二是完成了xxxx80万吨/年乙烯项目选址规划、xxxx王家墩商务区法定图则及建设规划、xxxx国际博览中心规划深化研究、南车集团货车公司xxxx基地选址规划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

三是开展了一系列总体规划的深化工作。

先后开展了黄陂南部、蔡甸东部、阳逻地区、大东湖地区以及汉江沿线地区等次区域规划的深化编制;继续推进了控规和法定图则编制工作;开展了xxxx年xxxx市城市道路及市政设施用地控制规划、城市地区公共交通走廊布局专项规划、中心城区道路支路系统优化规划。

这些规划的编制完成为顺利推进我市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3、开展了一系列交通规划深化研究工作。

加强交通组织规划研究,完成了天河机场第二进场通道规划,过江隧道两岸疏解方案以及二期轨道l号线二期、轨道2号线一期、轨道4号线一期沿线用地控制规划等一批交通设施规划。

怀来县城总体规划文本(2022-2022年)

怀来县城总体规划文本(2022-2022年)

怀来县城总体规划文本(2022-2022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抓住发展机遇,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城乡各项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怀来县健康、有序发展,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

第三条本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2年,其中近期为2006~2022年,远期为2022~2022年,远景为2022年以后。

第四条本规划范围分为县域和县城两个层次。

县域即怀来县行政辖区,面积1793平方公里;县城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以县城远景发展需要控制的用地为主,总面积约93平方公里。

第五条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沙城镇辖区;东八里乡辖区;土木镇辖区;存瑞镇的永安村、黄山咀、义和堡、东梁、秦家沟等5个村;桑园镇的后郝窑;大黄庄镇的朱官屯水源地;鸡鸣驿镇的京张高速以南区域,总面积约207.5平方公里左右。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六条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是:1、确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论证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怀来在周边地区中的功能和作用;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与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与措施。

3、建立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和符合城乡一体化的交通格局和交通网络;4、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用地发展方向,确定城市布局形态,构筑中等城市框架;5、挖掘城市个性,构筑城市整体景观架构,塑造城市景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6、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效率,指导新一轮的城市建设;7、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的配置建设,提高城市服务能力;8、协调旧城改造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促进城市发展;9、突出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建设;第七条本规划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张家口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旨在体现怀来特色,促进县城建设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营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城市面貌。

总规总结评估报告

总规总结评估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总结评估报告(含专题报告)===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二0一一年六月前言一、 ===概况二、原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三、存在问题四、评估建议附件一:《===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强制性内容修改专题报告附件二:《===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总体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30年)》规划示意图《===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于2009年编制完成,并于2009年获得邯郸市人民政府批复([2009]71号)。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河北省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这些法规及政策就推进我省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也对===的城镇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特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并就规划修改的主要强制性内容进行专题汇报。

一、===概况1.1 区域位置===位于河北省南部,县境呈东北—西南方向狭长带状,总面积313.9平方公里。

广平距邯郸市约45公里,东北、东与馆陶县、===交界,北与曲周县接壤,西北、西与肥乡县、成安县毗连,南与魏县相临。

1.2 社会经济===为邯郸市所辖15县市之一,下辖2个镇,5个乡,共计169个行政村。

2010年全县总人口约28.23万人,是全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县份之一。

有汉、回、等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9.8%。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49.4亿元,年均递增15.3%;全县财政收入1500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928万元,年均递增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162万元,年均递增18 %,人均GDP17320元。

1.3 历史沿革今===春秋时期先属卫后没于晋,战国时先属魏后属赵。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余干县人民政府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20.03项目名称余干县“两规”融合评估报告及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委托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编制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证书编号城乡规划资质甲级 [建]城规编(141144)土地规划资质乙级赣土规乙字[2019]013 号工程编号院长江新洪高级工程师总工张宁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单位规划二所所长沈鑫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任工程师蒋亦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朱宽樊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陈晨工程师郑立俊工程师协编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目录1.调整指标分析 (1)2.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说明 (2)2.1 总规用地调整情况 (2)2.2 小结 (7)2.3 局部调整方案与原总规方案比对分析 (8)3.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 (9)3.1 三线管控符合性分析 (9)4.2 强制性内容符合性分析 (9)3.3 “两规”一致性分析 (10)4.乡镇项目调整建议 (11)1.调整指标分析根据《关于切实加强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要求如下:1.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 2020 年的城市,可对规划建设用地进行部分拓展(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20%以内),以满足城市近期发展的需要。

2.城市总体规划期限至 2030 年或 2035 年且已获批准的城市,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得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进行开发建设。

因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经专题评估论证,确需调整的,按照“规模总量不变、强制性内容不改、用地增减平衡”的原则,可对建设用地(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5%以内)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3.城市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且成果已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可以作为过渡期规划建设的参考依据,编制和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项目规划审批。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全县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大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力度,促进城乡规划工作落实,推进了城乡规划工作的长足发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编制工作情况1.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随着中央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意见的出台,以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各级政府“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以上宏观条件和区域条件的变化,加之我县于20XX年1月21日发生级地震,均需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实际,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实现“四个全面”的建设目标,重新研究门源的发展定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多规融合,建设新型城镇,适时开展的修编工作,对规划实施进行了评估,11月我县请示省州人民政府对进行修编, 12月15日省人民政府同意我县对进行修编。

20XX年5月新一轮修编完成,5月15日提交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5月23日报县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6月4日提交州人民政府审查通过,7月5日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XX年3月27日省政府批准实施。

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过程中,我县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逐级审核、审查、论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公示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外进行了公示,在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人民政府作专题报告进行组织讨论,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更加符合门源的发展实际。

本次规划明确东到花都路以东50米,西至老虎沟河以西200米,南靠照壁山,北到花海北路、工业园区以北200米四址范围,面积为平方公里。

是以旅游、商贸、农牧业为主的青海省北部门户城市,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小城市。

规划形成“四横五纵”的干道公路交通运输网格局。

四横为青克公路、G0611、G338、S303,五纵为S205、宁武高速、西门高速、G569、G227。

2公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06-5-20

2公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06-5-20

目录人口专题报告............................................................................................................................. - 1 -1.概况 (1)2.市域人口 (1)3.城区人口 (7)公安县城市发展对防洪影响专题报告 ................................................................................... - 10 -1.荆江分洪现状及分洪设施现状 (10)2.荆江分洪区发展状况 (10)3.城市发展与分洪的辨证关系 (13)4.城市防灾规划国际比较研究 (15)5.城市防洪的辨证选择 (18)人口专题报告1. 概况公安县总面积2257.91平方公里,全县辖14个镇,2个乡,共437个村。

根据《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末公安县域人口为100.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381人。

2. 市域人口2.1 人口现状(1)人口分布根据公安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0年度),2000年末公安县域总人口为102.93万人。

根据《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末公安县域人口为100.97万人。

根据公安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2年度),2002年末公安县域总人口为103.29万人。

公安县域乡镇人口(2000年)*该表资料来源于《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公安县域乡镇人口(2002年)*该表资料来源于公安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2年度)公安县域人口密度表(2000年)*该表资料来源于《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人口增长根据《公安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县登记人口为100.97万人(包括外来常住人口,不包括常年外出人口)。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关于城乡建设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品鉴。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专题一:经济发展研究 (1)专题二:城镇人口用地规模研究 (5)专题三:水乡特色与宏观层面城市设计研究 (8)专题四:城镇定位研究 (14)专题五: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23)专题一:经济发展研究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一)发展背景1、长三角各级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给周边地区带来发展机遇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产业经济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其主要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打下雄厚的经济基础,随着各种成本的提高和环境压力的加大,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已是必然趋势,原有产业将逐步外迁到外围资源、土地成本的“洼地”,从而为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钱库镇所属的苍南县位于“泛长三角”南部,主要依托长三角经济核心上海,核心城镇是灵溪与龙港,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等高等级区域干道的贯通,苍南县与温州、上海等地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其核心城市已呈现出产业外溢现象,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表现为吸引与辐射并存。

可以预计随着灵溪与龙港等中心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从而为钱库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给苍南地区带来发展机遇2004年福建省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包括了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是东南沿海的经济增长轴之一。

温福铁路和同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强化苍南地区与福建地区经济联系,增加商贸活动,为钱库乃至整个温州地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3、苍南县域北部均质化的发展条件使钱库镇的发展面临挑战钱库镇所在的苍南县域北部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相似,各城镇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以及生产要素成本也较为相似,均质化的发展环境使各镇之间竞争激烈,因此如何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抢占发展先机,降低发展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是钱库镇未来快速崛起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经济发展现状特征1、发展阶段:二产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钱库镇的经济发展经历改革开放后的几次波动,目前正以加速增长阶段。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自查报告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自查报告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自查报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自查报告尊敬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及代表:今年我局被确定为县人大常委会评议的政府工作部门,这既是对我们住建工作的监督和鞭策,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关注和支持。

开展评议工作以来,我局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求和部署,仔细做好评议的相关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个方面寻找差距、分析原因,虚心承受各方面的评议意见。

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们仔细进行对比、检查和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坚持以“ 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县城乡建设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加快推动我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我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一)城乡规划管理方面规划意识和规划的科学性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不断完善。

一是以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为重点,同步开展城市新区规划设计。

邀请全国一流的城市规划设计院为我县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覆盖面达9平方米公里。

为加强新区规划效果,还专门编制了4平方米公里的概念性城市设计及修规阶段的城市设计。

该项目完成后,我县将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城市规划水平将提高到一个全新档次和高度。

二是以专项规划编制为基础,增强规划的具体指导性。

与相关部门配合编制完成了两化互动发展规划、生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两化互动园区规划、消防规划、公厕规划、城乡风貌规划等10余项各类专项规划。

三是以乡镇规划编制为抓手,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先后编制完成村落民居专项规划、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新村建设规划纲要、新村聚居点规划等。

今年我局还完成了沐溪镇“桃源山居”新农村综合体规划设计,启动了新凡乡、永福镇、利店镇、大楠镇四个乡镇的总规修编工作,以及城市新区主干道规划设计。

河南省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

河南省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

河南省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文本&图纸河南省鲁山县人民政府二〇〇五年一月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张新泉建设局局长副组长:范晓鹏建设局副局长协编人员:席振民城市建设规划与风景园林股股长王焕阳规划办主任刘鲁玉村镇建设管理股股长陈宝国城市建设规划与风景园林股副股长赵宏伟规划办副主任中规院项目组参加人员名单主管所长:王庆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王庆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王庆高级城市规划师汪科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参加人:张晓军城市规划博士生武廷海副教授、博士汪科注册城市规划师姚宏韬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彭晓烈注册城市规划师、副教授冯晶城市规划师周东城市规划研究生王懋盛城市规划研究生朱磊城市规划研究生王亮城市规划研究生杨睿平助理城市规划师张绍风助理城市规划师郭林助理城市规划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战略 (3)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5)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5)第六章主要用地规划布局 (7)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7)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7)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8)第七章对外交通规划 (8)第八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8)第九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0)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0)第二节景观系统规划 (10)第十章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规划 (11)第十一章旅游发展规划 .................................................................. 12第十二章工程设施规划 (13)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3)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3)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4)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15)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15)第六节环境卫生规划 (15)第十三章环境保护规划 (16)第十四章综合防灾规划 (16)第一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16)第二节城市防洪工程规划 (16)第三节城市消防规划 (17)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17)第十五章郊区规划 (17)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8)第十七章城市远景规划 (18)第十八章规划实施与管理建议 (19)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保证城市的合理开发和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在原公布实施的《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1997~2000年)基础上修定编制本规划。

青海省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附则)

青海省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附则)

省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附则)附则本规划一经批准,将成为指导各项建设、管理以及编制各乡镇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依据,由民和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

附件一:省建设厅关于同意总规修编的函附件二:《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年)》审查会议纪要2011年7月6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组织召开了《民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审查会。

省经委、省国土厅、省水利厅、省旅游局、省通信管理局、青藏铁路公司、开发银行省分行、行署、住房城乡建设局、民和县委、民和县政府、民和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单位及聘请的专家等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有关技术审查工作。

会议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规划纲要》的介绍,并依据《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省“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对《规划纲要》进行了审查。

会议认为,规划设计单位对民和县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的《规划纲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容较全面,基本达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

会议同意该《规划纲要》通过评审。

为进一步完善《规划纲要》,现将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纪要如下:一、民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呈“一带、单中心”的发展模式,即北部沿湟水河的川口镇发展较为快速,而南部沿黄河的官亭及中川发展缓慢,本次规划应突出并加强官亭副中心的职能定位,形成县域南北沿黄河及湟水河双核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建议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作出调整。

享堂片区北临109国道及301省道,交通便捷,其用地功能应以物流为主;上庄片区建议作为专业市场用地;全民健身中心位置偏西,建议向东调整;区域性的公共服务设施可沿湟水河适当布局;用地开发强度及建筑高度偏高,建议作调整。

三、规划路网结构基本合理,人均道路指标偏高,建议作适当调整。

《纳雍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评估报告

《纳雍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评估报告

总目录◆《纳雍县城总体规划(年)》实施评估报告◆《纳雍县城总体规划(年)》主要强制性内容修改专题报告◆附图《纳雍县城总体规划(年)》实施评估报告纳雍县人民政府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前言一、修编的背景二、纳雍概况三、《纳雍县县城总体规划(年)》的要点四、《纳雍县县城总体规划修改(年)》的要点五、版《总规》实施情况评估(一)版《总规》实施情况量化评估(二)版《总规》实施情况定性分析评估六、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必要性七、城市总体规划评估结论八、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主要内容前言《纳雍县县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版《总规》)于年修编完成,年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是指导纳雍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版《总规》批复实施以后,在编制旧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发现版《总规》所采用的地形图测量时间过久,其中有局部地块与现状用地性质不相符合;规划确定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不恰当,县城的污水收集难度大,造价高,难于实施;厦蓉高速公路与县城的连接线,在设计时作出了局部调整等,都影响了版《总规》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年对版《总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通过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报省政府审批。

修改后的《纳雍县县城总体规划(修改)()》(以下简称版《总规修改》)与版《总规》,一起组成了指导纳雍城市建设的法定性文件。

在版《总规》实施过程中,贵州省、毕节地区相继出台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毕节地区工业聚集区总体发展规划》等规划,近期《铁道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贵州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也正式签署,规划涉及的厦蓉高速、杭瑞高速、毕节机场、成贵快铁、贵昆铁路、隆黄铁路等交通设施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完成;同时,今年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全省工业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方针。

这些规划及政策的提出就推进贵州省和毕节地区、纳雍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方产业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也对纳雍县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关于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的时间和更大的代价,影响了城镇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四)投融资渠道不畅,城镇建设缺乏持久动力。

由于我县财政仍是吃饭财政,一般情况下很难挤出资金用于城镇建设。

乡镇由于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如果没有好的项目支撑,“经营城镇”的投资回报率就很低,加上金融支持乡镇城镇建设的投入渠道不畅,利用社会资本投入乡镇城镇建设的吸引力不强,乡镇城镇建设面临资金“瓶颈”难题非常突出。

(五)规划滞后,行政执法难以到位。

由于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补充和更新不能满足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原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提高,其掌握的知识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城镇建设技术和理念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规划滞后,体系规划、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也还不能适应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使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存在建设牵着规划走,项目牵着规划走的现象。

(一)进一步理顺全县城镇管理体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强势推进城镇建设与管理、提升小城镇档次与品位、促进城镇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要健全完善全县城镇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真正把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城镇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建议县和各乡镇都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参与的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城镇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要把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县级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年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奖惩工作机制,实行奖优罚劣制度,充分调动领导干部抓好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真正做到城镇建设工作年初有计划、有安排,年中有督促、有检查,年度有考核、有奖惩,以此推动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形成大气候、得到大发展。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八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八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八一、城市发展现状分析麻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展,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等方面。

目前,市区内主要道路已经完成改造,供水、供电系统得到升级,环保设施逐步建设。

1、城市规模及空间布局《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八1、城市规模及空间布局麻城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

1.1 城市规模根据预测,到2035年,麻城市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左右。

为了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需要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考虑到城市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实力,应合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避免过度扩张和浪费资源。

1.2 空间布局根据城市规划的原则和要求,麻城市的空间布局应注重以下几点:1.2.1 突出城市中心麻城市应以市中心为核心,向外扩展,加强市中心的交通、商业、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中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2.2 分区规划根据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应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等。

每个区域应按照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规划建设,以实现城市的功能优化和资源合理配置。

1.2.3 绿色生态城市的空间布局应注重绿色生态,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环境质量。

1.2.4 交通优先城市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优先规划和发展城市交通,加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麻城市的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应注重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环境、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力度,确保城市的规模和空间布局符合规划要求,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2、经济发展状况《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八2、经济发展状况麻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9年全市GDP总量达到920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6篇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6篇

【述职报告】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

以下是我的公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6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篇1按照县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支持发展小城镇专题调研提纲的要求,我镇组织力量利用两天时间对发展小城镇、农民工向城镇积聚情况进行了周密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城镇建设现状**镇位于**县西北部,两市三县交界,总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58个行政村,是省级中心镇、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一)城镇建设近年来我镇将城镇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和服务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统一规划图纸,一条街道一种风格、一种情调。

构筑起“三纵四横”路网框架,建成区从0.3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七街一城一市一园”的城镇格局;同时对城镇东、西、北三个出口进行改造,形成了“四季长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明显改善了城镇面貌。

在城镇建设中,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实用为上”的原则,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建设了建筑面积26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投资280余万元建设了**镇中心敬老院,五保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供养目标;投资1635余万元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使全镇居民都用上了优质自来水;投资200余万元的**汽车站竣工通车,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同时,对**中学、**卫生院、仁和园、文体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城镇管理城镇发展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

为改变小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现象,我镇注重管理方式、观念、制度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小城镇管理由“乡村管理型”向“城镇管理型”转变。

总体规划文本

总体规划文本

项目名称: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编制单位: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证书编号:022008项目负责人:李保民院长设计人员:李保民高级规划师徐从广城市规划师李家宁城市规划师孙承君城市规划师马明城市规划师肖铁桥城市规划师汤利华高级工程师(水暖)王晏平高级工程师(电气)凌琪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洪波助理规划师何成助理规划师程凡实习生韦一实习生石蕾实习生汪波实习生协编单位:广德县人民政府广德县建设委员会协编人员:袁顺刚建委主任李道峰建委副主任胡义炯建委规划科长何旭明建委工程师李茂江建委工程师刘健建委工程师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四章县域产业布局规划 (5)第五章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7)第六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8)第七章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0)第八章县域环境保护规划 (12)第九章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13)第十章城市发展目标 (14)第十一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5)第十三章城市总体布局 (15)第十三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8)第十四章城市绿地景观系统 (18)第十五章城市空间管制规划 (20)第十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2)第十七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24)第十八章综合防灾体系与公共安全规划 (24)第十九章规划区空间利用规划 (25)第二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26)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和管理 (27)第二十二章附则 (28)第一章总则第1.1条修编背景为适应广德县经济社会发展及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参照安徽省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有关规定,编制《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1.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5、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8、《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0-2020);9、《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10、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规划工作调研报告

规划工作调研报告

规划工作调研报告篇一:总体规划实地调研报告目录一、城市总介绍-------------------------------------------- 3二、实习内容记述----------------------------------------- 4三、专题内容分析(麻城市市政工程设施调研)--------------- 71.给水工程1.1 水源------------------------------------------------ 71.2 给水设施-------------------------------------------- 71.3 用水量及构成---------------------------------------- 81.4 供水方式及其比例------------------------------------ 81.5 管网情况-------------------------------------------- 81.6 存在问题-------------------------------------------- 82.排水工程2.1 排水体制-------------------------------------------- 82.2 排水、污水区域划分---------------------------------- 82.3 雨水工程-------------------------------------------- 82.4 污水排放量------------------------------------------ 92.5 现状排水存在的问题--------------------------------- 103.电力供应3.1 电源----------------------------------------------- 103.2 电力负荷供需情况----------------------------------- 103.3 电网设施和线路------------------------------------- 113.4 存在的问题----------------------------------------- 124.电信工程规划4.1 电信工程------------------------------------------- 134.2 有线电视工程--------------------------------------- 154.3 邮政现状------------------------------------------- 155.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5.1 环境质量情况---------------------------------------- 165.2.环境卫生------------------------------------------- 17四、实习中的收获与体会---------------------------------- 20 附件:一、总规调研提纲二、调研问卷一、城市总介绍1.麻城市麻城,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地处武汉、郑州、合肥三角经济区域中心,紧邻省会武汉。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共7篇)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共7篇)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篇1建设文明卫生宜居县城是我县城市建设管理的总目标,而实现车辆停放的科学有序管理是规范城市管理美化市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情况来看,xx县城车多、停车位少、交通严重拥堵的现象正日益加剧,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综合运用各种有效办法,最大限度减轻县城道路交通压力,实现人车畅其行、车辆停得下,正成为城市管理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现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对县城道路交通管理谈几点粗浅意见。

一、县城区道路交通管理面临的现状据了解,xx县城目前常住人口已超过13万人,按老城区平方公里的面积计算,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城市规划调研报告篇2xx县城是一个县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县最敞亮的窗口,县城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党委*的发展脉络,也呈现该地区*的精神风貌,更能够看出居住于此的人们的时代气息和生活热情。

围绕xx县城建设与管理这个议题,笔者深入崇文镇、住建局、城管中心等21个单位,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议、进行实地视察调研等方式,查找xx 县城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究县城建设与管理的办法,以期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一、县城建设与管理取得的成效近年来,xx县委、城市规划调研报告篇3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随着“两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县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城市交通秩序混乱、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各类“城市病”日益显现。

为此,我县先后开展“两违”整治、城区交通整治、城市管理“三乱”等专项行动,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客观来说,*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新期待,仍有较大差距。

为全面提升我县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近期,根据我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就加强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城市规划调研报告篇4当下提倡素质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则是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占据孩子十多年的时间历程,对孩子的成长几乎是起着决定*的作用。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03-专题报告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03-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一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专题报告一: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一、人口规模(一)现状1999年底丽水市(原丽水地区,下同)全市总人口247.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84万人;2000年底全市总人口248.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14万人。

1999年丽水城区(城关镇)城市人口13.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1万人,农业人口3.70万人,暂住人口1.10万人左右;2000年城市人口16.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9万人,农业人口3.74万人,暂住人口2.90万人左右。

近年来丽水市城市人口变化特征为: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常住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城区内有较多农业人口;暂住人口增长很快;外县市流入本城镇的人口较多且有增大趋势。

(二)主要影响因素和增长趋势影响城市人口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城市发展建设的宏观、中观、微观背景条件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对城市人口产生影响的因素更是举不胜数。

但下述几个方面,将是规划期内影响丽水市城市人口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1、“撤地设市”和浙西南中心城市的形成丽水市“撤地设市”为城市地位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其改革开放的进程将由此得到飞跃。

同时,随着浙西南中心城市的确立和建设,丽水市将拥有更良好的区域发展前景和更高的区域地位。

受其影响,未来几年内丽水城区将出现较大幅度的机械增长人口。

2、金丽温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金丽温铁路的通车和金丽温高速公路的修建使丽水市得以直接处于全国铁路大动脉和浙江省快速交通网络之中,有力地改善和提高了其交通运输条件和对外联系的方便度。

丽水市的城市建设环境更为开放,人口流动更为便捷和顺畅。

3、水阁镇和联城镇并入城区水阁镇和联城镇规划将逐步并入城区,使得丽水市城市建设用地统计范围产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数量。

现状两个镇的镇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各有城镇人口约15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各有近300余人,规划期内这部分人口将随着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大而并入城市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

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

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

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

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纯山区县,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较低。

在1983年恢复县建制时仅有安文一个镇。

在解放以来到恢复县建制前,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呈稳步增长趋势,除少数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10‰~32‰之间,从1949年~1982年的33年中,全县人口从10.54万人增至19.14万人,净增8.6万人,增长了81.6。

在1983年~2001年间人口增长率有大幅度下降,且增长趋势稳定,在这18年中,人口增长2.9万人,年递增率4‰。

表2:1996-2001年___县人口状况分析年份“九五”计划指标实际完成指标出生数(人)出生率‰自增率‰年末总人口(万人)出生数(人)出生率‰自增率‰年末总人口(万人)1996310014.977.8520.77257612.706.4220.301997300014.618.2020.61239111. 775.3920.341998310014.708.4021.18211410.374.0420.421999310014.9421301 0.415.1920.482000290013.986.9820.90246412.005.3120.542001280013.237.0 321.4319959.703.5020.612002231611.220.62注:数据来源于《___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1998-2002年《___统计年鉴》2.2___县在册人口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方式为主 ___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来人口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