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课题核心概念界定例子
课题核心概念界定例子
课题核心概念是指在研究、讨论或分析一个课题时,需要明确和定义的关键概念。
这些概念通常是课题的基础,对于理解和探索课题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个例子:假设我们的课题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那么其中一些核心概念可以包括:
1. 气候变化:指地球长期以来的气候模式的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所引发。
2. 农业:指人类通过种植作物或饲养动物等方式获取食物、纤维和其他生物产品的生产活动。
3. 影响:指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效应,包括温度变化、降水模式改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4. 适应性:指农业系统或农民采取的各种措施和策略,以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系统的弹性和适应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明确定义和界定这些核心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课题,并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4000字内)(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互动”,也叫交互(Interaction),是指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和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缺乏互动,各种学习环境要素的力量或“给养”就难以发挥。
2、“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3、“互动交往”教学方式:以集体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学习者通过与教师、同伴、文本课程等之间的对话,在互动中分享经验、融通视界、建构知识的意义,沟通彼此的理解,提升生命的境界,形成富有人情味的教与学活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本课题从对作文教学互动策略的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的研究、数学课堂师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的研究三个方面入手,强调学校里互动教学的构建,努力从各方面实施三个子课题的设计,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本课题,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提高。
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对有关理论书籍的学习及对国内外有关互动教学研究的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使我们所立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方向更明确,方法更科学,以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
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继而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3、座谈研究法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结合学习的体会,谈谈他们的认识,指出互动交往教学方式中还存在的问题,并讨论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范本模板】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结合学习的体会,谈谈他们的认识,指、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评价分析,寻找得失原因,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补充。
我校的互动教学是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个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就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本课题从对作文教学互动策略的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的研究、数学课堂师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的研究三个方面入手,强调学校里互动教学的构建,努力从各方面实施三个子课题的设计,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本课题,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提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目标:
(一)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和谐课堂”。
(二)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新课标的学习,有关文献的学习:
(1)新《课程标准》
(2)《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
(3)《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4)《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
我们还通过网络了解、收集外地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成功经验。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课题知识的培训,学习大量的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核心概念的界定
核心概念的界定
“核心概念界定”的意思:要把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关键词或者公众表述不清的词语来进行解释或定义,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歧义,才会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所要研究的课题。
核心概念是什么,会因课题不同而不同。
课题负责人要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来进行界定,让更多的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具体的点是什么。
在教学中可以用于各类情境下的例子,可用于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和环境,可以提供许多机会,用于发展与本学科特色相关的认知技能和逻辑思维过程。
赫德进一步提出,核心概念能展现学科的逻辑结构,即能够有效地组织大量的事实和其他概念。
这些内容将延续到学习者将来的生活中,并且极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获取,从而进一步影响未来的科学。
他认为选择核心概念的标准有:展现了当代科学的主要观点和思维结构;能够组织和解释大量的现象和数据;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内容,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解释、概括、推论等。
核心界定(共五则范文)
核心界定(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核心界定一、核心概念界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先学后教”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与合作交流为主,教师教为辅的教学模式,采取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共同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研究的有效性。
“高效课堂”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教育新理念渗透到教育实践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层面,先学后教的学与教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究,让学生记录好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与小组成员分享与解决,让问题在课堂上消化,核心是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率度、探究的深度和目标的达成度。
要求学生能按要求完成预习,必要时做好笔记;真正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自主、合作的学习;并能围绕学习目标参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篇:1.核心概念的界定1.核心概念的界定折纸:折纸是一项教育与娱乐兼备的活动,折纸可以激发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更可以促进手与脑的协调统一,折纸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如正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全等、对角线、中点、内接、面积、梯形、垂直平分线、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他几何和代数概念。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研究现状折纸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世界上有许多数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折纸科学与教育的国际会议已经召开过五次,第一次与1989年在意大利的费拉拉市召开,之后分别于1994、2001、2006在日本兹贺县大津市、美国的蒙特利以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大会,今年7月又在新加坡召开了第五次折纸科学与教育的国际会议。
什么是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什么是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一)核心概念1、数学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完成某种数学任务为目标;以实物、模型、仪器、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方法为操作工具;以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倾听、思考等形式全面参与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行为活动、思维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的活动集合体。
包括预习、导入、探究、体验、小组合作、参与式、练习等学习活动。
2、数学学习活动设计:是指教师在理解教材、理解教学、了解学生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按照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学习的材料和学生与材料之间的交互形式进行构思和设计。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指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实施一是要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重要的活动过程,促进过程性目标的达成;二是要关注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行动指南。
2、《小学发展性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杨中华、王建军、苏输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从学习活动设计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对学习活动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3、《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金春平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本书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五”教科研立项课题。
本书分为研究报告、研究文章和研究案例三个部分,汇集了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五年多来在课堂活动教学、数学实践活动和活动环境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方法依据。
4、《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倪牟双、邵志豪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本书以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大背景下定位学习活动的本质,给予本课题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帮助。
(三)研究背景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这场革命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计算机的介入,使得数学科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有效教学是近年来在新课改下出现的名词,是教育领域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意指教学的科学性,即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数学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真正理解的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
在我国,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或个人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
而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于近期才兴起,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一些探索。
山东省安丘市进行了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实验小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实施“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浙江省建德市启动“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系列研究活动。
山东省瑞发学校研究后总结出了《高效课堂六大特征》。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我们拟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调查研讨、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教学进行科学性优化,并进行实践性检验,最终探究出一套凸显实效性的科学教学方案. 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①对我校进行现状调查, ②对调查材料进行研讨分析, 以数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探究出一套凸显高效性的科学教学方案。
③在小范围内对研究反感进行实践性检验, 研究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法,同时辅以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文献中书法、试验调查法等多种方法。
三、研究假设:本课题的研究假设是:以我校现高一、5班和高一、6班的数学课堂为突破口,通过个案分析、经验总结、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等方式掌握课堂现状,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拓宽课堂科学教学的研究渠道,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科学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探讨,从中探讨出适合本地区教学环境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实效学习、教师实效教学的科学教学策略实践体系,并进一步实现学生在课堂科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吸收率、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最高达成率的研究目的。
(完整版)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界定
(完整版)课题研究中核⼼概念界定课题研究中“核⼼概念及界定”的写法课题核⼼概念的写作⼀、什么是核⼼概念⼀般来说,我们经常把以下三种情况作为课题的核⼼概念。
㈠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如《“我能⾏”教育评价策略与⽅法的研究》,其中的“我能⾏”就是⼀个教育中的特定概念。
㈡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如《⼩学童话教学中提⾼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其中的“提⾼阅读效率”就是关键词组。
再如《以“规范草稿”促⼩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究》课题中的“规范草稿”。
㈢课题名称中公众表述不清的词组⽐如《⼩学科学以探查促进学⽣交流的实践研究》探查是从外国引进的⼀个词组,也是没能成为公众理解的,他就是⼀个核⼼概念。
只有把握了核⼼概念,课题研究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向更加准确科学。
三、怎样给核⼼概念下操作定义?㈠着眼过程例如在《⾃探性课堂学习⼩事件⽣成研究》中对核⼼概念“⾃探性课堂学习⼩事件⽣成”是从⽣成的过程⾓度来下操作定义的。
⾃探性课堂学习⼩事件⽣成是把学习的本质定位在⽴⾜个体资源,确保课堂整体交往的层⾯,学习中,教师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指导学⽣在⼩活动中展开⾃主探索⾏为,以获得⽣命潜能的不断开发与⽣长。
要能准确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必须分析清楚以下⼏点:⑴⽣长点是什么? 学⽣的“原知识、经验(包含体验)与优势”是⾃探性学习⼩事件得以有效⽣成的⽣长点。
⑵⽣成的动⼒是什么?“课堂⽭盾与个体需求”是⾃探性课堂学习⼩事件⽣成的动⼒。
⑶⽣成的过程是什么?“整体交往”是⾃探性课堂学习⼩事件⽣成过程的本质特征。
⑷⽣成的终点是什么?“提升⽣命质量”是课堂学习⼩事件⽣成的最终⽬的。
㈡着眼内容例如在《基于统整理念的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给统整概念下操作定义是从统整所包含的范围(内容)出发的。
统整本课题的统整指的是教学资源的“整理”与“统筹”,核⼼是⽴⾜教材,确⽴⽬标,合理运⽤,有序呈现。
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结构调整,学⽣经验与教材融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资源衔接。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总结一套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形成学校有效教学特色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密切关注。
当前国外有效教学实验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活动,目前国外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
国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基础。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高慎英和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中对有效教学进行了理性和实践两个层面的阐述。
课题核心理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一)润教育润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给学生以教育。
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原则,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是一种对教育本原的追寻。
“润物无声”是润教育的最高境界。
“润”的要义为“润心、润知、润行”。
“润”是一种教育的自然和谐,是“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
似雪落春泥,悄然入土,孕育和滋润着生命;虽无痕,却有声有色;虽无痕,却有滋有味;虽无痕,却如歌如乐,如诗如画。
佛语曾云: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
孩子们浸润在“润教育”里,不知不觉中获得真知,学会做人处事,快乐成长,使生命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其终极目标是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生活并沿着“素养”的方向健康成长。
(二)润课程遵循“润教育”理念,以“做人求德,学问求真,行事求活,交往求诚”育人目标为导向,我们兼顾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通过基础加拓展、整合与再造、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润心、润知、润行”三维一体的“润课程”育人体系。
它是推动学科全面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改革,是指向儿童的全面成长的变革。
“润心”课程涵养学生品德,润泽学生心性,修炼学生才情,旨在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高尚、幸福的人,做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润知”课程扎牢学识根基,丰厚学生内涵,旨在培养孩子的才智才能,做智慧、创新的人;“润行”课程规范学生言行处事,强健学生体魄,提升科学素养,旨在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做健康阳光、实践笃行之人。
(三)润课堂“润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是我校育人的主渠道。
“润课堂”就是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把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学科学习,转化为丰富多彩充满智力挑战的游戏化的学习生活。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课堂无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脱钩,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甚至零效率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参与过程。
为了学生长远发展和自身专业成长而采用的理想教学。
本课题正是基于对教师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提出来的。
从目前课题组掌握的资料看:国内外对课堂无效教学行为虽有一些研究,但农村高中化学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甚少,且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成熟的改进办法,还不能从根本上纠正当前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无效的教学行为。
化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摇篮。
课堂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教育公平,对于转变农村化学教师教学行为,完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是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
人们也都知道“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于是,各种教学方式成为许多老师追求的时尚。
教师在一节课上往往将这几种方法和盘托给学生,学生难以安静独立的去阅读文本、思考、感悟,如最常见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可是,有的老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安排,致使许多合作学习呈无序、无效状态。
新课标要求要求克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无效教学行为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书写范例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书写范例标题: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 引言本文旨在界定课题的核心概念,以便为研究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基础。
通过明确定义核心概念,可以确保研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具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2. 定义核心概念2.1 核心概念A核心概念A是本课题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定义为……例:核心概念A指的是……(提供一个具体的定义)。
在本研究中,核心概念A是指……(进一步阐述)。
核心概念A是具有……特征的……2.2 核心概念B核心概念B也是本课题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定义为……例:核心概念B指的是……(提供一个具体的定义)。
在本研究中,核心概念B是指……(进一步阐述)。
核心概念B是通过……(描述概念的构成要素)来衡量的……3. 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对于研究的深入理解至关重要。
例:核心概念A和核心概念B之间存在一种紧密关系,即……(描述关系的特点)。
此外,核心概念A还与核心概念C之间存在……(详细描述其他的关系)。
4. 概念操作定义和测量方法为了确保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和测量方法的一致性,我们将:4.1 提出准确的操作定义针对核心概念A和核心概念B,我们将提出具体的操作定义,以确保测量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4.2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根据核心概念的特性和目标研究问题,我们将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来获取相关数据。
5. 结论通过本文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明确定义与研究相关的关键概念,并为研究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基础。
这将有助于确保研究的一致性和可信度,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精心整理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让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学习活动正常展开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
要切合学生实际创设具体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操作以及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等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掌握充分的自主学习资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引思”就是要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质上保证学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有价值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建构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
要指导学生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养成思考习惯,增强思维品质,提升思想
境界。
“让学”与“引思”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教师要在“让”与“引”上多研究,做到能让会引,确保让引并重;学生要在“学”与“思”上下功夫,做到善学真思,确保学思结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让学”与“引思”有机融合起来,“让学”要让得有度,让得到位;“引思”要引得得法,引得充分。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中,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是至关重要的。
这篇文章将分步骤阐述如何确立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步:研究背景和目的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是界定课题核心概念的首要步骤。
研究背景是指确定问题源头,表明问题涉及哪些特定领域。
研究背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目的则是说明研究的目标方向和预期的研究结果。
明确研究目的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界定核心概念的过程中把握方向和结论,从而有助于公正、准确地设定核心概念。
第二步:收集和整理资料在研究背景和目的明确后,下一步就是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文献、报告、数据库、统计数据等。
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取的资料要与课题研究相关,且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
研究人员还需要深入了解各个学术领域的相关概念、范畴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确定关键词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接下来需要确定关键词。
课题研究中的关键词是指涉及课题的关键概念,旨在将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
因此,需要根据已收集的资料,找出核心概念并确定它们的关联性和区别,进而明确关键词。
第四步:判读核心概念的特定含义确定关键词后,下一步就是深度理解和判读核心概念的特定含义。
这个过程需要仔细阅读和思考,对关键词所代表的概念进行逐一梳理,并将它们与相关概念进行区分。
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不同来源的概念信息,将核心概念的概念构建和定义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
第五步:反复修订与验证最后一步是反复修订和验证核心概念的定义和构建。
在这个阶段,需要结合实践中的数据和文献资料,反复修改和更正已设定的核心概念框架,以确保它们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领域内的核心概念。
这个过程持续不断,需要个人或团队反复验证和确认,以确保最终的核心概念是合理的、有用的。
综上所述,确定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研究人员进行多方位的调研、分析和整合,以便深入理解和界定研究领域内的核心概念。
通过确立核心概念的界定,可以保证研究人员在深入研究中得到更准确和实用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名称: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5000字以内~不得出现当机立断的课题相关人员名字,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一、核心概念的界定1(文化[1]从人类学的意义看,“文化”是一个共享并相互协调的意义系统,这一系统是由人们通过阐释经验和产生行为而习得并付诸实践的知识所知晓并熟悉的。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某个或者某些事物,而是一个由人们创造并维持的复杂系统,这一系统是由知识而得知的,而知识是学习和发现的过程;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理解;知识是头脑中领会的事情。
2(“个性”[2]从教育学的意义看,“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为教育)的相互作川(内化、外化),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
立足教育学的视角,要从所培养对象的“独特性”、“总和性”和“主体性”这三个维度上把握“个性”:总和性中蕴涵了独特性,独特性构成了总和性,且产生了新的独特性;各种新质的积累,产生包容性更大的新质,而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主体性,使其不断促进自身的解放,这体现了“个性”的优良性。
个性既是内在素质,又是内在素质的外显,是素质的整合与提升。
3(“学校文化浸润”从人类学的意义看,“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一个共享并相互协调的意义系统。
它的核心是学校精神,由于不同学校的文化积淀不同,学校精神具有个性化,例如,我校的学校文化就是以“弘大刚毅、胜重致远”的弘毅精神为核心;其次是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再次是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最表层的是体现学校文化的现象。
“学校文化浸润”是学校文化对师生发挥作用的内隐方式。
即:师生通过在每大的社会互动中阐释自己和他者的经验,井将这些经验付诸实践;同时,师生也用它来塑造自己的动作(即作出行为),从自己经验的视角来看待这些文化实践,不仅包含校内师生从别人那里不停地学习知识,也包含校内师生将习得的知识不停地传递给别人。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概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概要优化合作教研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对于促进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和提高教研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在于深入探究优化合作教研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同时,本研究可以为学校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研究结果还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1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优化合作教研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提出有效的教研方法和策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2.2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合作教研的概念、内涵和特点;2)优化合作教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3)优化合作教研的实施方法和步骤;4)优化合作教研的效果评估和反思。
2.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优化合作教研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4实施步骤本研究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深入探究优化合作教研的概念、内涵和特点;2)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了解教师对于优化合作教研的认知和实践情况;3)案例研究,分析优化合作教研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4)总结归纳,提出优化合作教研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并进行效果评估和反思。
2.5关键问题和拟创新点本研究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深入理解优化合作教研的内涵和特点,如何有效地实施优化合作教研,以及如何评估和反思优化合作教研的效果。
拟创新点包括提出优化合作教研的实施方法和策略,探究教师在优化合作教研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构建优化合作教研的评估体系。
合作教研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但是目前缺少系统的研究。
国外的合作教研理论主要是研究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而国内的合作教研主要是教师之间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4年4月)
(1)在中期汇报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修改调整,并付之实施,进一步完善我校“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研究,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验证。
(2)在开发与运用互动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全校教职员工的学习,使“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研究活动促进我校全面的发展。
(三)、结题阶段:(2014年5月-7月)
(三)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力争培养和提高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并提升我校的办校特色
研究内容:
子课题1:作文教学互动策略的研究
这项研究是老师和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习作的局面,施行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学生之间摆脱“自我为战”的习作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相推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成为立体结构。
选题意义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采用“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合作具有积极和行之有效的途径。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小组合作学的事实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从总体上看,互动教育在国内受到重视的时间以2000年为界,在此之前只有极少数的理论介绍,在此之后的研究迅速扩展,并进入学科实践层面。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在《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教育评论,1994/02)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社会活动体系,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必然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我们将这些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称为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例如,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对于课堂气氛、课堂中反馈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李德显认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行为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环境之中的,其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当一个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出某种反应的同时,这个学生意识到自己置身于同伴群体之中,受着同伴群体的共同情感、态度和相互关系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除了与教师交往之外,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李德显,《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互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05)。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设计思想、活动方案、教育随笔、论文、案例集等)、统计分析。(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整理汇编实验成果。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5、个案研究法通过课堂中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小组学习中的某个具体环节,深入研究影响小组学习中有效合作的因素,展开交流反思,形成共识,对小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6、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教学互动方法和原则。
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
子课题2: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的研究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造精神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互动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是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为研究内容的。
3、座谈研究法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结合学习的体会,谈谈他们的认识,指出互动交往教学方式中还存在的问题,并讨论有效的教学方法。
4、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评价分析,寻找得失原因,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补充。
研究价值
互动交往教学方式有很多优越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在新形势下,“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研究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教师输入“互动交往教学”的新教学观念,由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变为学生主动的求知,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师生互动,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健康而合理地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互动教学”成为我校办学特色之一。
我校的互动教学是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个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就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本课题从对作文教学互动策略的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的研究、数学课堂师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的研究三个方面入手,强调学校里互动教学的构建,努力从各方面实施三个子课题的设计,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本课题,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提高。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1、课题组主要成员为我校语、数、外等学科的教研组长,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课题组成员素质较高,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子课题负责人冯秋英和王彬具有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从事教学工作短短三年,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先后开设多堂区教学公开课和研讨课。并多次在市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奖;所撰写的论文也先后在区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课题组长吴兰花老师具有较扎实的思想品德基本功和较强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能力,责任心强,从事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六年,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先后开设多堂区思想品德教学公开课和研讨课。并多次在市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奖,所撰写的论文也先后在区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其他成员均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乐于研究教育教学,关心学生,甘于奉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我校近几年来教学水平一直在琼山区名列前茅,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较大提高。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目标:
(一)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和谐课堂”。
(二)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3、“互动交往”教学方式:以集体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学习者通过与教师、同伴、文本课程等之间的对话,在互动中分享经验、融通视界、建构知识的意义,沟通彼此的理解,提升生命的境界,形成富有人情味的教与学活动。
(1)进行课题申请、论证。(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题座谈。(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4)确定人员分工,撰写课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4年4月)
1、第一阶段(2012年3月—2013年3月):
(1)分组,确定对照班和实验班。(2)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做好观察记录。(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控制,小结研究初步成果,完成中期汇报。
创新之处
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转变、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新课改教学是师生互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在教师自身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尝试,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念。互动则要教师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者、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合作中交流中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的评价,改变教师中介型的单一评价,创设一种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的氛围,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及时的、激励型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
2、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新课标的学习,有关文献的学习:
(1)新《课程标准》
(2)《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
(3)《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4)《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
我们还通过网络了解、收集外地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