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1ppt课件
小学科学教案精选ppt

适应未来社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具 备科学素养的人才能更好 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 变革。
科学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01
02
03
04
生命科学
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生 长和演化等。
地球与宇宙科学
研究地球的构造、气候变化、 天文学等。
物质科学
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 等。
技术和工程
研究技术的原理、应用和设计 等。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描述植物从种子发芽到生 长、开花、结果的整个过 程,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
植物的分类与识别
介绍植物的分类系统,以 及如何通过观察植物的特 征对其进行识别。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探讨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 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光照等,以及植物对环 境的影响。
动物学教案
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 验、思考等方式自主探
究科学现象和问题。
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 同探究、讨论和解决问
题。
情境教学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 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
应用科学知识。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 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02
自然科学教案
植物学教案
数据处理
教授学生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如计算、绘图、误差分析等,以便更 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包括 对数据的解释、推理和归纳等,以得 出科学结论。
结论总结
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并指出实验 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以便更好地进 行科学探究。
THANKS
感谢观看
《1.动物的眼睛》-优质课公开课说课稿说课

⑧
③
⑦
⑤
⑩
⑨
③
④
⑧
模拟活动↓小组讨论、汇报↓结论:马牛羊的视觉器官能够感知环境
4.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整理你感兴趣的动物的眼睛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学生小组交流。师:谁搜集了猫的眼睛的资料?分享给大家吧!学生分享。师::关于猫的眼睛,谁还有补充的资料?学生补充。师:关于猫的眼睛,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猫的瞳孔的视频资料。师:通过视频,你知道了什么?在记录单上画一画。生:师:猫的瞳孔可以放大和缩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师:谁能试着回答?生:师: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物体。猫的瞳孔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放大或缩小,其它动物呢?
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增进对动物的了解,逐渐喜欢动物,产生对动物的探究、保护欲望。
将动物的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的环境联系起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视觉器官感知周围的环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活动、搜集资料等方式,认识到动物的眼睛有各自的特点;能将动物的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的环境联系起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视觉器官感知周围的环境。
游戏导入教师出示未画眼睛的马牛羊图片。师:你能观察出这是哪种动物吗?生:马/牛/羊师: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没画眼睛。师:谁能上来给它们画上眼睛?三名学生上台画,其他学生观察。师:仔细观察画上眼睛的图片,你有什么想法?生:马的眼睛不是……师:现实生活中,马牛羊的眼睛与我们画的大有不同。出示马牛羊图片,并给每个小组发三张图片。师:仔细观察,它们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生:它们的眼睛长在两边。
WHAT MAKES USDIFFERENT?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ppt

如果没有 如果没有手机与亲朋好友联 系,就非常麻烦。
没有电脑无法查阅资料,不 能及时的把资料传输给对方
如果没有温度计就不知道物 体的温度 如果没有称,就不知道物体 的重量和质量 如果没有螺丝刀,螺丝就很 难拧上去或者拧下来 如果没有自行车,就要走路 过去,费时费力 如果没有飞机,我们就无法 在短时间内从一个城市到达 另一个城市。
3.教师引导,我们不仅会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还会运用一些技术。 这些工具和技术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块三、探索 (一)感受工具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剥核桃仁活动) 活动1:不用工具剥核桃仁,感受徒手工作的困难。 活动2:利用一般工具剥核桃仁,感受工具带来方便、省时、省力的同时 发现一般工具的安全等问题。 活动3:感受专用工具剥核桃的便利,总结专用工具带来的优势。
(四)形成工具与技术的关系的认识 学生讨论: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 同吗?效果又怎么样呢?使用核桃夹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 化? 在研讨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工具和技术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通过韦恩图的填写,帮助学生明确工具与技术的联系。
板块四、拓展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工具和技术有什么关系? 2.在生活中没有了通讯工具,对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3.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工具与技术的应用。
常见工具记录表
工具
用处
手机 联系亲朋好友
电脑
编写资料、传 输资料、查阅 资料
温度计 测量温度
秤 称物体重量
螺丝刀 拧螺丝
自行车 代步工具
飞机 交通工具
用法 打电话、发微信、发短信、 视频
上网查阅资料、传输资料
放在需要测量的物体中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
本册教材是小学科学教材的第五册,教材内容包括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地球与宇宙三个单元。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习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同时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内容。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准备、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地球与宇宙。
每个单元下面又分别安排了若干个主题。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掌握生命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册教材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地球与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教学难点本册教材的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实验器材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室、教室等教学场所,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应该以探究式为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问题探究、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学法指导在本册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方法,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并及时做好笔记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1.3热的传递 | 湘教版(三起) (共12张PPT)

六、说教学过程:
❖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采用“生活情景——
(猜想)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问题——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透过与生活
息息相关的教学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根据生活经验对该教学情景可能产生的结果进
因为“热”沿着物体传递时,不能靠视觉观察,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 困难,所以实验只有做成功了,才能使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征。要学生体 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就不能只是通过教师为他们设计好的实验,让学 生照着教师安排好的步骤操作一遍就行了,教师要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 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活动是否围绕问题在研究就非常重要了。因此我确 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有效组织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
行猜测,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有目的地探究,寻找问题的
答案,再利用答案,解释相类似的生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帮助他们运用各种思维的技巧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 据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 (一)、情景引入
❖ 1、老师这里有一个汤匙,你来摸一下它的柄,冷的还是热的? 如果老师把汤匙放入热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ppt课件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器材使用
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清晰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规范、安全。
实验记录完整
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及数据。
数据记录和分析技巧
数据记录准确
教授学生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差。
数据分析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图表、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 花结果等,通过图片展示 生长阶段。
植物繁殖方式
介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两种方式,举例说明。
动物习性及分类
动物习性
食性、栖息环境、繁殖方式等, 比较不同动物的习性特点。
动物分类
简要介绍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不同动物类群的特点和代表物种。
动物保护意识
强调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呼吁学生们树立保护意识。
动物迁徙
一些动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以适应气候和食物供应的 变化。
天气现象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凉爽 、冬季寒冷。
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
观察天空
注意天空的颜色、云层 的形状和高度等变化。
测量气温
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 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记录降水
注意降水的类型(雨、 雪等)、强度和持续时
天气与气候
通过学习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了 解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对人类生 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 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动物的特征与习性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了 解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 的分类思维和探究能力。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 质,包括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 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上册《不简单的杠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ppt

3.出示课本47页杠杆的组成示意图,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杠杆的组成。 杠杆是由阻力点、用力点、支点三部分组成。
《不简单的杠杆》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 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和技术》的第三课《不简 单的杠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 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 批评指正。
6.教师相机出示这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物体的 什么地方运用了杠杆。
板块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体会了杠杆的特点,并通过模拟测试了解了杠杆 的工作原理、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课后,大家可以 查阅有关杠杆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杠杆的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板块三、研讨 刚刚我们通过模拟测试活动,探讨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以 下几个问题: 问题1:模拟测试中,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将重物吊到指定地点?杠杆在撬 动中有什么作用? 在模拟测试中,我们基本上能够成功地将重物吊到指定地点。 杠杆在撬动中起到省力的作用。
问题2:在测试过程中你做过哪些测试?有什么发现? 在测试过程中,我做过改变支点位置的测试,发现支点距离阻力点近, 而离用力点远的时候,杠杆比较省力;支点距离主力点远,而离用力点 近的时候,杠杆越不省力。
三、说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说课稿ppt.ppt

• •
THE END 8、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Tennyson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11:0311:03:108.5.20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
9、When success comes in the door, it seems, love often goes out the window.-----Joyce Brothers成功来到门前时,爱情往往就走出了窗外。 11:038.5.202011:038.5.202011:0311:03:108.5.202011:038.5.2020
• 18、There is no absolute success in the world, only constant progress.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成功,只有不断的进步。2020年8月5日星期三上午11时1分19秒11:01:1920.8.5
• 19、 Nothing is more fatal to happiness than the remembrance of happiness. 没有什么比回忆幸福更令人痛苦的了。2020年8月上午11时1分20.8.511:01August 5, 2020
• 17、Do not, for one repulse,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Willian Shakespeare ,British dramatist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20.8.520.8.511:01:1911:01:19August 5, 2020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Wednesday, August 5, 2020August 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8/5/2020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2.4《磁铁的吸力》说课课件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板块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认识磁铁能吸铁、镍 1.观察:提问:磁铁能吸起什么样的物体?(学生猜想并回答) 金属做的物品都能被磁铁吸起来吗?我们一起动手来验证。请小组长将 实验袋内的材料取出来,放在课桌上,观察这些金属物品,思考:这些 物品都能被磁铁吸起来吗?把你们认为能被磁铁吸引的放在一边,认为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另一边。(学生操作)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呢?我们来吸吸看。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磁铁的吸力》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 单元《玩磁铁》的第一课。本课旨在带领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初 步探索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初步意识到科学、 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结合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总结。 3.活动结束后谈话:请各组及时整理好材料(表扬做得好的小组),没 有完成记录的小组抓紧时间完成记录单,填完的小组再充实一下,准备 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出磁铁能隔物吸铁、隔空吸铁、磁性能传 递。(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总结)
师:哪个小组最想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有哪些重大的发现?发言的同 学要清楚地说明你们的发现,也可以演示给同学们看,其他同学要认真 听别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结束后进行补充和质疑。 生:我们发现磁铁吸回形针时,一个接一个吸了一串。 师:能演示一下吗?其他小组有没有跟他们一样的发现?这是为什么? 哪个小组还有其他的的发现?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一年上册《在观察中比较》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一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 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 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三、说教学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长短、高矮、宽窄等)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愿意倾听同伴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常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恐龙模型、多媒体课件。 小组:四只恐龙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四张恐 龙的轮廓图;活动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板块一、导入 采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宣传片的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允许学生发表 自己关于恐龙已有知识的见解。
中间教师适时点拨: 这些恐龙的大小都一样吗? 那些大? 哪些小? 大的有多大,小的有多小?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出观察和比较的概念)。
这一环节让学生可以即时表达所见所闻,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恐龙有大 有小。
板块二、聚焦 学生观察课本图片。 教师提问:“哪只大,哪只小?” 学生回答后,有意识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哪只大,哪只小的?”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提炼:我们需要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大 小。
板块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老师有四只恐龙模型,他们的编号分别是1、2、3、4,在恐龙的身 体下面我们已经标好了。 (1)明确比较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他们排队。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虽然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片叶子,但是同意种叶子都会有它们共同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同一种叶子的共同特点,希望我们同学能够搜集更多种类叶子的共同特点。
谢谢
植物是“活”的吗
小学科学教科版 一 年级上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和小伙伴握握手
和小小机器人握握手
我来做
我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
好啊,去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吧!
枫树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竹子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牵牛花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咦,这是什么植物呢?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说一说它是什么样的?你在哪里见过这种植物?
导入新课
为了能够更加仔细的观这棵植物,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桑树叶表面毛茸茸的,而且是嫩绿色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fēng shù 枫 树 叶
yín xìng 银 杏 叶
这是哪种叶子?形状像什么?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二、同一棵植物的叶子,都一样吗?
仔细观察,长在同一棵树上的叶子一样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子,因为光照、水分、营养、周围环境等差异而有所不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塑料花是“活”的吗?为什么?
不是“活”的
因为塑料花 不会生长,不 会凋谢,不需 要阳光、水分 ……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一、判断题 1.剪纸的玫瑰是植物。( ) 2.草地上的野花是活的。( ) 3.有根、茎的花就是活的。( )
×
×
新课讲解
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哪些特征来认识它们?
看形状
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2017)《石头》说课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板块五、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仔细观察了熟悉的石头,大家都有什么 收获呢? 2.回家后把今天的收获跟家人一起分享吧。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石头》 观察石头: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征
分类 用途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石头》说课稿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石头与泥土》单元的第1课《石头》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 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 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2.你觉得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颜色、大小、形状......) (出示前面的课件石头图片) 现在分组,来给石头分类。 完成活动手册第1页。
[设计意图:“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石头的个体,也可以指总体。 按照某一个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了在比较中进一步观 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聚焦学生关注力,重新认识身边熟悉的石头,旨在给 学生创造一个结构性观察的机会,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石 头的特征。)
板块三、石头的分类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给东西分类。 比如可以把衣服按种类分成上衣、裤子、裙子等,还可以按颜色分成红 衣服、黑衣服、白衣服等。 现在让我们也给这些石头来分类。
小学科学说课稿PPT课件

THANKS
期末考试应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避免单纯的记忆性题目,同时注意题目的难度和覆盖面 ,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05
教师团队
教师资质
学历要求
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本科或以上 学历,且所学专业与科学相关。
教师资格证
持有小学教师资格证,并具备相 关学科的教学资格。
教学经验
教龄要求
教师教学风格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有何评价,是否易于接受 和理解。
学习资源利用
学生是否充分利用了学习资源,如实验器材、课 件等。
学习建议
教学方法改进
学生对于教学方法有何建议,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内容调整
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何建议,如何更好地满足学习需求。
学习资源优化
学生对于学习资源有何建议,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科学说课稿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介绍 • 教学方法 • 教学内容 • 课程评估 • 教师团队 • 学生反馈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 规律,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观察教学法
观察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 他们从观察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观察内容
选取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如植物生长、天文地理等。
观察步骤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 现象,记录观察结果,并 进行分析和总结。
互动教学法
互动目的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下册《用种子繁殖》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的第1课《用种子 繁殖》。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 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
第三部分,分析并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认识每种果实都有它独 特的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第四部分是第三 部分内容的延续与拓展,指导学生观察一些种子,并猜测它们的特点与 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 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 验,并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 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板块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和解剖种子 1.播放视频:解剖种子实验 (设计意图: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结合教材介绍,让学 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
2.我也试试 (1)解剖工具: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镊子、放大镜 (2)解剖过程 ①用镊子轻轻剥开经水浸泡过的蚕豆种皮 ②小心地将种子里的“豆瓣”分开,每部分尽量保持完整,摆放整齐 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内部构造,重点观察“豆瓣”连接处有什么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用种子繁殖》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的第一 课。本课学生探究种子萌发胚根的生长方向、埋土深度等问题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剖种子,观察种子 的内部构造并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 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提出有关种子萌发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小学科学说课稿_PPT幻灯片

❖ (三)扩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热 情。
❖ 1、师生一起做有趣的实验:分层漂浮实验、铜砝码 在水银中漂浮的实验。
❖ 2、师生共同介绍死海的有关奇特现象。
❖ 3、利用“加盐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我们可 以做些什么事情?
❖ 师生一起做有趣的实验,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 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死海的奇特现象展现在 学生眼前,使学生看到这一奇观之后,萌发用科学 的热情。接着让学生课后思考,令科学知识从书本 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因为在水中溶入了盐。
❖ (2)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
❖ 1、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在水中溶入了盐就 可以使马铃薯上浮呢?
❖ 2、用量筒分别从两个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体, 放在天平上比较,结果发现同体积的盐水比 清水重,因而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 铃薯浮起来。
❖ 3、通过不断的探究实验,推理出相同体积的 液体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 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说教学法
❖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 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水槽里的马铃薯进行观 察、研讨、推测、验证,以及进一步寻找盐 水浮力大的原因。同时综合运用了发现法、 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 组织课堂教学。
❖ 学生交流发现:水槽中的液体也是也是影响物 体沉浮的因素。
❖(二)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 论。
❖ (1)观察比较两个水槽的液体。 ❖ 1、鼓励学生讨论研究:用什么方法可以知
道它们是不同的液体。
❖ 2、引导学生用火烤的方法来检验水。 ❖ 3、验证实验:在清水中慢慢加盐。 ❖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马铃薯可以上浮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 四年级上册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三小 姚文勇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教分析
第一部 分: 食盐在 水里溶 解了
精选ppt
教材分析
第二部 分: 面粉在 水里溶 解了吗
精选ppt
教材分析
第三部 分: 观察高 锰酸钾 和砂糖 的溶解
精选ppt
1、调整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教学中 出现的顺序。
精选ppt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 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出来。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顺利进行面粉与水 的混合物过滤的实验,通过实验 发现面粉不溶于水。
精选ppt
1、紧抓关键词
——逐步引导 突出本质
教 高锰酸钾和木屑在水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 过 程
精选ppt
1、紧抓关键词
——增强直观效果
2、替换实验材料。
——便于过滤操作
3、改进实验装置。
——缩短过滤时间
精选ppt
改进实验装置
→
一般的过滤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精选ppt
教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溶解的特征:变 成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不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形成 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教
——逐步引导 突出本质
学 高锰酸钾和木屑在水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过
程
精选ppt
2、引发矛盾
—学习方法 深化认识
教
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
学
过
程
精选ppt
3、验证实验
——设置“障碍” 培养态度
教
你们有什么办法或理由让 我也接受你们的观点呢?
学
过
程
精选ppt
高锰酸钾 黑色 小粒 化了、水都变
紫了、像丝…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木屑
变成微粒
先沉后浮、
均匀分布
集中、有的
过滤不能分离 沉有的浮…
精选ppt
谢谢!
精选ppt
精选ppt
教 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易溶 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 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 操作的活动过程。 (2)学习过滤的方法。
精选ppt
教 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细致的观察习惯和尊重事 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