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普查与抽样调查(1)
七级数学上册 4.1 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的概念以及特点素材 (新版)青岛版
普查的概念以及特点什么是普查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普查一般是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但也可以调查某些时期现象的总量,乃至调查一些并非总量的指标。
普查涉及面广,指标多,工作量大,时间性强。
为了取得准确的统计资料,普查对集中领导和统一行动的要求最高。
普查主要用以搜集重要国情国力和资源状况的全面资料,为政府制定规划、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如人口普查、科技人员普查、工业普查、物资库存普查等。
普查多半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而且所要搜集的是经常的、定期的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更为详细的资料,特别是诸如人口、物资等时点的数据。
普查中应注意的问题:普查的项目必须简明;普查的标准时间必须统一;普查的现场登记时间必须选择恰当;普查的现场登记工作应该尽快完成;普查应该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
普查的方式普查的组织方式一般有两种:1、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大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的登记,如人口普查等。
2、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调查表,由登记单位填报,如物资库存普查等。
这种方式比第一种简便,适用于内容比较单一、涉及范围较小的情况,特别是为了满足某种紧迫需要而进行的“快速普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它由登记单位将填报的表格越过中间一些环节直接报送到最高一级机构集中汇总。
例如:我国采取第一种方式普查的有: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95年私营商业及饮食业普查,1964年第二次全国科技售货员普查,197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实际用工人数普查,1978年全国科技人员普查,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等,采取上述第二种方式普查的有:1954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木材库存普查,1954年以后所进行的多次物资库存普查,1985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等。
普查的特点普查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搜集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由于普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一般每隔10年进行一次。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6.2 《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A.4个
B.3个
C.2个Βιβλιοθήκη D.1个10.为了了解2015年昆明市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 成绩,从中随机抽取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2015年昆明市九年级学生是总体 B.每一名九年级学生是个体 C.1000名九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1000
11.为了考查某校九年级800名学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从 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100是( C )
5.要调查城区九年级8000名学生了解禁毒知识的情况,下 列调查方式最合适的是( D )
A.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女生 B.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男生 C.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学生 D.在城区8000名九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50名学生
6.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C ) A.要了解某市百万居民的生活状况,采取普查方式 B.要保证“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完 美对接,对其零部件的检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C.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 D.要了解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
(4)如果在该市一家商场检查了2辆电动自行车发现有1辆不 合格,即合格率为50%,是否可以由此断定该晚报上的那则新 闻是虚假新闻?为什么?
17.(1)因为本市电动自行车合格率为82%是对全市电动自行车 的质量分析,所以不能说明该市所有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的合 格率均为82%
(2)抽样调查.因为全市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很多,对其进行普 查会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是不科学的
7.某年河池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考生人数约为3.2万名, 从中抽取3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在本次调查中, 样本指的是( ) A
A.3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七年级数学上册《 4.1普查与抽样调查》青岛版 教案
4.1普查与抽样调查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潘红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
2、在实际情境中进经历样本的抽样过程,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学问题到实际问题的转化过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并从问题情境中了解生活知识,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调查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1、学校应为学生定做什么颜色的校服?2、学校门口卖雪糕的老大爷该多进哪种牌子的雪糕?3、聊城市2009年的人均纯收入为多少元?你该如何解决呢?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调查,调查的结果能为我们服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章样本与估计的第1节“普查与抽样调查”.二、探究新知1、调查我们班的学生平均每日室外活动的时间。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记入组内每位同学平均每日室外活动的时间,然后输入电子表格。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处理,让学生说出看到这组数据的感想。
在这次调查中,目的是什么?考察对象是什么?2、介绍全国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目的是什么?考察对象是什么?3、总结概念:为了特定的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被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刚才的两次普查中总体、个体分别是什么?4、练一练:分别指出下列普查中的总体与个体。
(1)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人口状况,我校对全校学生的家庭人口数进行了普查。
(2)为了了解学生家庭居住条件,我校对全校学生的家庭住房面积进行了普查。
(3)为了了解我校八年级一班学生课外作业所用的时间,给全班每个同学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
5、举例:就全国来说应用普查的例子很多,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4年12月31日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定期进行全国工业普查、农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公路普查等。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
你问我答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通过普查 收集数据的例子吗?并指出总 体和个体是什么?
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
查
样本 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10000只灯泡的使用寿 命,从中调查了2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就这 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__③__④
①200只灯泡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②10000只灯泡是总体 ③10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总体 ④2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通过抽样调查 收集数据的例子吗?
并指出调查的样本是什么?
调查方式的选择
下列问题中,哪些是用普查方式,哪些是用抽查方 式来进行调查的?并说明理由
⑴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2)要了解某旅游团中男女比例. (3)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 件采用哪种方式检查. (4) 检查一批炮弹的射程. (5)为了了解你所在的班级中的同学穿的鞋码.
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考 察我校学生平均每日室外活动 的时间,并与同学交流。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
普查
抽样调查
优 通过调查总体来 通过调查样本来收
点
收集数据,调查 集数据,工作量较
的结果准确.
小,便于进行.
缺 工作量大,难度 调查结果往往不
点
大,而且有些调 查不宜使用普查
如普查得到的结 果准确.
合作学习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一年生病的次数,你 准备怎样收集数据?(自主学习5min,小组交流3min)
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 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 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普查和抽样调查》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青岛版 (1)
根据题意可知 ∵ 点(0 ,0)在抛物线上 ,
评价
∴ 所求抛物线表达式为
通过利用条件中的顶
点和过原点选用顶点 式求解 ,方法比较灵 活
封面 练习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1 、设出适合的函数表达式; 2 、把条件代入函数表达式中 ,得到关于待定 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3、 解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 4、 写出一般表达式 .
尝一勺汤的味道就知道一锅汤的味道 . 像这样人们从要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取局 部个体 ,根据对这一局部个体的调查 ,估计 被考察对象的整体情况 ,这种调查称为抽样 调查
小组内交流:(时间3分钟〕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实例吗 ? 与同伴交流.
自主学习 - -自信是成功的第 |一步 !
〔1〕调查南大附中全体教师某一周内用电情况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学习目标
1、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重点〕
2、能根据条件 ,设出相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 式的形式 ,较简便的求出二次函数表达式 . 〔难点〕
课前复习
二次函数有哪几种表达式 ?
• 一般式:y =ax2 +bx +c • (顶a≠点0)式:y =a(x -h)2 +k (a≠0)
课堂小结
求二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方法:
▪ 图象上三点或三对的对应值 ,
▪ 通常选择一般式
y
▪ 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或和最||值
▪ 通常选择顶点式
▪ 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x1、x2 ,
x▪ 通常选择交点式 . o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时 ,应该根据条件的特点 , 恰当地选用一种函数表达式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概念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培养。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难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方法和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调查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相关案例和调查数据。
3.调查工具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兴趣。
例如,询问学生对于班级同学身高情况的了解,是否愿意进行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
2.呈现(10分钟)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示例和图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学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家庭用电情况等。
要求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等。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调查方案,其他学生和教师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通过讨论和交流,巩固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普查与抽样调查》
称
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七年级的知识,在上一节课程中
学生已经知道调查可以收集到相关数据,为本节课程的 教材分析
学习做好了铺垫。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普查、抽样调查
的相关概念;难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了解普查、抽样调查等概念,会对现实生活中的调
加入课堂学习,并且在课堂练习检测阶段得出结论:大
部分同学收获满满,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激
发。
得出的课堂教学信息: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育人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人的独白,而是学生与学生、
课例研究综 学生与教师共同绘制的蓝图。只有有效的课堂才能真正
述
实现育人目标பைடு நூலகம்而有效的教学课堂需要的是学生与教师
教学目标 查作出准确判断并说明理由;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
养学生主动联系现实生活的习惯。
1、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实例; 学生学习能
2、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理解相关概念, 力分析
学习过程通俗易懂。
在教学具体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引者,而不
是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当有学生联想到相关实例 教学策略选
的完美配合,当教师带领学生在数学学科知识的海洋中
熬游探讨时,学生能主动参与,在精心设计的课题中育
人目标间接得到了实现。
时,教师及时作出鼓励与评价,教师趁机鼓动其他学生 择与设计
加入课程教学中,大力鼓励其他学生展开思维想象,不
论想法的深浅,教师从不同的方向去鼓励学生。
对于班上的数学学科后进生而言,该堂课简单易
教学过程 懂,因此,在教学过程活动中,我将大部分机会都给予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6.2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课题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单元第六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七学习目标1. 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2. 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3.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4.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进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难点明确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会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教师以“生活中数学”为情境引入: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过了一会儿,孩子高兴地跑回来.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因为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思考:儿子买鸡蛋的方法合适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通过思考引入本课: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生生活中数学,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儿子的做法对不对”。
从而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师以“生活中数学”为载体,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一个样本。
上页的三个问题也都适合抽样调查。
做一做:例1 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较合适?(1)了解中秋节期间市场上出售的月饼的质量情况;(2)了解一个电脑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成绩是否都达到了预定培训目标;(3)研究全省初中毕业生解答中考数学试卷的情况;(4)了解图书市场上数学教辅用书的销售情况.解:(1)抽样调查;(2)全面调查;(3)抽样调查;(4)抽样调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3、出示课件做一做: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理由.1、调查一篇文章中的错别字. ( )2、调查你们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视力.( )3、一批彩电的质量情况.(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重难点:
4.用样本的估计总体。
5.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1.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
普查
总体
________,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_______,组成总
个体
体的每一个被考察的对象叫做_______。
2.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根据对这一部分个体的调
查估计被考察对象的整体情况,这种调查叫做
_____________,从整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组成总
(1)请对上述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2)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_。
(3)如果该校有400名男生,那么身高不低于175厘米的男生
有多少人?
分组
164.5~169.5
169.5~174.5
174.5~179.5
179.5~184.5
184.5~189.5
合计
数据
165、169
172、174、170、
的人数,设计并完成以下表格
当堂检测
• 1.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B )
•A.为检测某型号电池的使用寿命,采用普
查
•B.了解菏泽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
样调查
•C.了解菏泽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普
查
(2)我校要调查初一学生的周日睡眠时间,以下调
查方案比较合理的是( D )
A.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
4.为了估计湖中有多少条鱼,先从湖中捕捉50
条鱼做记号,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
等带记号的鱼完全混于鱼群中之后,进行第
二次捕捞,共200条鱼,其中做标记的有10条,
则估计湖中有多少条鱼?
解:第二次捕捞200条,有10条做了记号,即有记号的鱼占总
普查和抽样调查-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8000×
= (人),
故答案为:3200.
6.某区有6000名学生参加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竞
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成绩分布情况,竞赛组委会从中随机
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都是整数)作为样本,绘制成频
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请根据提供的信息估计该区本次竞赛成
绩在89.5分—99.5分的学生大约有 _____名.
放回水库中,一周后,李老板又捞取300条鲢鱼,数一数带
红色记号的鱼有3条,由此依题意得 :
=
,
∴x=20000,
∴估计出该水库中鲢鱼约有20000条.
故答案为:20000.
8.经调查,我区高中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方式中,选择
“电瓶车”、“自行车”、“其他”的比例为5:2:5,若
该校学生有600人,则选择“电瓶车”的学生人数是
D.调查我市冷饮市场雪糕质量情况
【详解】A.要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适合用抽
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B.要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由于调查的范围不大,
故适合用普查的方式,故本选项正确;
C.要了解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收视率,由于范围较
大,故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会选择
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2、明确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会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
案;
导入新课
如果想调查我们班同学的体能测试的情况
2020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按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划分的调查方式.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加以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2)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查和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时宜采用抽样调查.(3)抽样调查的优点:一是由于只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工作量小,所以比全面调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比较经济;二是可以及时取得调查资料,提高数据的时效性;三是数据质量有保证,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只要取样、推断方法科学,均有利于提高数据的质量;四是调查方法灵活,如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多的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电话调查等,适应面广,特别适于对范围大的总体作调查.【例】电视剧《铁血将军》在我市拍摄,该剧展示了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的光辉形象.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从全校2 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 )A.2400名学生B.100名学生C.所抽取的100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D.每一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标准解答】选C.根据总体、样本的含义,可得在这次调查中,总体是:2 400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样本是:所抽取的100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情况B.调查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锻炼所用的时间情况D.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学习的情况2.要估计鱼塘中的鱼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打捞了50条鱼,在每条鱼身上做好记号后把这些鱼放归鱼塘,一段时间后,再从鱼塘中打捞出100条鱼,发现只有两条鱼是做了记号的鱼,假设鱼在鱼塘内均匀分布,那么估计这个鱼塘的鱼数约为( ) A.5 000条 B.2 500条C.1 750条D.1 250条3.在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我省中学生的视力情况B.了解九(1)班学生校服的尺码情况C.检测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D.调查台州《600全名新闻》栏目的收视率4.2016年我市有1.6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A.1.6万名考生B.2 000名考生C.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2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5.下列调查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B.对某社区的卫生死角进行调查C.对八名同学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D.对中学生目前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6.下列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A.了解全校同学对课程的喜欢情况,对某班男同学进行调查B.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你们班同学进行调查C.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D.了解观众对所看电影的评价情况,对座号是奇数号的观众进行调查2.统计图的转化解决与统计有关的信息题转换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统计图的信息求出所抽取的样本的总数.(1)结合各类统计图的特点,认真分析各个统计图之间的已知与未知.(2)综合考虑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的统计图中的表示形式,找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3)根据条形图、折线图所提供的部分元素的具体数据,结合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百分比,求出样本总数,或根据频率与频数的关系求出样本总数.(4)根据样本总数求出相关数据及信息.【例】某市“希望”中学为了了解学生“大间操”的活动情况,在七、八、九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对“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每人只能选一项).调查结果的部分数据如表(图)所示,其中七年级最喜欢跳绳的人数比八年级多5人,九年级最喜欢排球的人数为10人.七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计表项目排球篮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人) 7 8 14 6请根据统计表(图)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抽取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求出“最喜欢跳绳”的学生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比.(3)该校共有学生1 800人,学校想对“最喜欢踢毽”的学生每4人提供一个毽,那么学校在“大间操”时至少应提供多少个毽?【标准解答】(1)从九年级最喜欢运动的项目统计图中得知,九年级最喜欢排球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为:1-30%-16%-24%-10%=20%,又知九年级最喜欢排球的人数为10人,所以九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有10÷20%=50(人),所以本次调查抽取的学生数为:50×3=150(人).(2)根据(1)得七年级最喜欢跳绳的人数有50-7-8-6-14=15人,那么八年级最喜欢跳绳的人数有15-5=10人,最喜欢跳绳的学生有15+10+50×16%=33人,所以“最喜欢跳绳”的学生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2%.七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计表项目排球篮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人) 7 8 15 14 6(3)由图可知,八年级最喜欢踢毽的人数有13人,所以学校在“大间操”时至少应提供的毽数为×1 800÷4=126(个).学校为了解全校1 600名学生到校上学的方式,在全校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给出了五种上学方式供学生选择,每人只能选一项,且不能不选,将调查得到的结果绘制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1)问: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估计全校所有学生中有多少人乘坐公交车上学.3.数据的整理与描述(1)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某校为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制定了“阅读奖励方案”.方案公布后,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并对持“赞成”、“反对”、“弃权”三种意见的人数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有1 000名学生,则赞成该方案的学生约有人.【标准解答】由扇形统计图可知赞成的百分比为:1-20%-10%=70%,∴1 000名学生中赞成该方案的学生约有1 000×70%=700人.答案:7001.如图是某校参加各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则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是( )A.棋类B.书画C.球类D.演艺1题图2题图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对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五类球的喜爱,小李采用了抽样调查,在绘制扇形图时,由于时间仓促,还有足球、网球等信息还没有绘制完成,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这批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最喜欢足球的人数不可能是( )A.100人B.200人C.260人D.400人3.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人.3题图4题图5题图4.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1 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绘制如图所示的统计图.由此可估计该年级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人.5.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绘制了一个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则“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是.(2)用条形图描述数据【例】下列材料来自2006年5月衢州有关媒体的真实报道:有关部门进行民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方法是:在全市内采用等距抽样,抽取32个小区,共960户,每户抽一名年满16周岁并能清楚表达意见的人,同时,对比前一年的调查结果,得到统计图如下:写出2005年民众安全感满意度的众数选项是;该统计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是.【标准解答】∵安全选项小组小长方形的高最高,∴众数为安全选项;统计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2004年满意度统计选项总和不到100%.答案:安全2004年满意度统计选项总和不到100%.某学校计划开设A,B,C,D四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并且只能选修其中一门,为了了解学生的选修意向,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已知该校学生人数为2 000人,由此估计选修A课程的学生有人.(3)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例】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47B.众数是42C.中位数是58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标准解答】选C.A.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83-28=55,故本选项错误;B.众数为:58,故本选项错误;C.中位数为:(58+58)÷2=58,故本选项正确;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2月,3月,4月,5月,7月,8月,共六个月,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1.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00气温最低B.6:00气温为24 ℃C.14:00气温最高D.气温是30 ℃的为16:002.北京市2009~2014年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统计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预估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约万人次,你的预估理由是.(4)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例】漳州市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为了解测试结果,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将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优秀,并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将以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2)若“一般”和“优秀”均被视为达标成绩,则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有人达标.(3)若该校学生有1 200人,请你估计此次测试中,全校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标准解答】(1)成绩一般的学生占的百分比=1-20%-50%=30%,测试的学生总数=24÷20%=120人,成绩优秀的人数=120×50%=60人,所补充图形如下所示:(2)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达标的人数=36+60=96.(3)1 200×(50%+30%)=960(人).答:估计全校达标的学生有960人.1.夷昌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九年级一班全体同学在2016年4月18日16时分别参加了巴山舞、乒乓球、篮球三个项目的活动,陈老师在此时统计了该班正在参加这三项活动的人数,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两个统计图,可以知道此时该班正在参加乒乓球活动的人数是( )A.50B.25C.15D.102.为了了解2016年某地区10万名大、中、小学生50米跑成绩情况,教育部门从这三类学生群体中各抽取了10%的学生进行检测,整理样本数据,并结合2012年抽样结果,得到下列统计图.(1)本次检测抽取了大、中、小学生共名,其中小学生名.(2)根据抽样的结果,估计2016年该地区10万名大、中、小学生中,50米跑成绩合格的中学生人数为名.(3)比较2012年与2016年抽样学生50米跑成绩合格率情况,写出一条正确的结论.(5)综合运用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题【例】以下是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绘制统计图的一部分.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2008年北京市私人轿车拥有量是多少万辆(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补全条形统计图.(3)汽车数量增多除造成交通拥堵外,还增加了碳排放量,为了了解汽车碳排放量的情况,小明同学通过网络了解到汽车的碳排放量与汽车排量有关.如:一辆排量为1.6 L的轿车,如果一年行驶1万千米,这一年,它碳排放量约为2.7吨.于是他调查了他所居住小区的150辆私人轿车,不同排量的轿车数量如下表所示.排量(L) 小于1.6 1.6 1.8 大于1.8数量(辆) 29 75 31 15如果按照小明的统计数据,请你通过计算估计,2010年北京市仅排量为1.6 L的这类私人轿车(假设每辆车平均一年行驶1万千米)的碳排放总量约为多少万吨?【标准解答】(1)146×(1+19%)=173.74≈174(万辆),所以2008年北京市私人轿车拥有量约是174万辆.(2)如图(3)276××2.7=372.6(万吨).所以估计2010年北京市仅排量为1.6 L的这类私人轿车的碳排放总量约为372.6万吨.1.为广泛开展阳光健身活动,2010年红星中学投入维修场地、安装设施、购置器材及其他项目的资金共38万元,图1、图2分别反映的是2010年投入资金分配和2008年以来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的具体数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①在2010年总投入中购置器材的资金最多;②2009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比201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多8%;③若2011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与201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相同,则2011年购置器材的投入是38×38%×(1+32%)万元.其中正确判断的个数是( )A.0B.1C.2D.32.某市团委在2015年3月初组成了300个学雷锋小组,现从中随机抽取6个小组在3月份做好事件数的统计情况如图所示:(1)这6个学雷锋小组在2015年3月份共做好事多少件?(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请估计该市300个学雷锋小组在2015年3月份共做好事多少件?4.直方图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大小,而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当长方形的宽相等的时候,把组距看成“1”,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2)条形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孤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而直方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连续的,是一个范围.(3)条形图中,各长方形之间有空隙,而直方图中,各长方形是靠在一起的,中间无空隙.【例】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让书香溢满校园”读书活动,以提升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九年(1)班数学活动小组对本年级600名学生每天阅读时间进行了统计,根据所得数据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统计图(每组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九年(1)班每天阅读时间在0.5小时以内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8%.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九年(1)班有名学生.(2)补全直方图.(3)除九年(1)班外,九年级其他班级每天阅读时间在1~1.5小时的学生有165人,请你补全扇形统计图.(4)求该年级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标准解答】(1)由题意可得:4÷8%=50(人).(2)由(1)得:0.5~1小时的为:50-4-18-8=20(人),如图所示:(3)∵除九年(1)班外,九年级其他班级每天阅读时间在1~1.5小时的学生有165人,∴1~1.5小时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比例为:165÷(600-50)×100%=30%,故0.5~1小时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比例为:1-30%-10%-12%=48%,如图所示:(4)该年级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学生有:(600-50)×(30%+10%)+18+8=246(人).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区举办了“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听写50个汉字,若每正确听写出一个汉字得1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表:组别成绩x分频数(人数)第1组25≤x<30 4第2组30≤x<35 6第3组35≤x<40 14第4组40≤x<45 a第5组45≤x<50 10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1)求表中a的值.(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为优秀,则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答案解析1.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跟踪训练】1.【解析】选B.调查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情况、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锻炼所用的时间情况、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学习的情况适合抽样调查;调查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适合用普查.2.【解析】选B. 标记的鱼有50条,放入后捞起来有标记的鱼占捞出来鱼的比例为 ,则共有的鱼为:50÷=2 500(条).3.【解析】选B.A选项我省中学生样本容量过大,不适合全面调查;B选项样本容量适合全面调查,且不具有破坏性;C选项具有破坏性,不适宜全面调查;D选项台州范围较大,样本容量过大不适合全面调查.4.【解析】选D.根据样本的概念可知样本为2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5.【解析】选D.A、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必须准确,故必须普查;B、此种情况数量不是很大,故必须普查;C、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普查;D、中学生的人数比较多,适合采取抽样调查.6.【解析】选D.A、了解全校同学对课程的喜欢情况,对某班男同学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A错误;B、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你们班同学进行调查,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B错误;C、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调查不具有代表性,故C错误;D、了解观众对所看电影的评价情况,对座号是奇数号的观众进行调查,调查具有代表性、广泛性,故D正确.2.统计图的转化【跟踪训练】【解析】(1)被抽到的学生中,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有24人,占整个被抽到学生总数的30%,∴抽取学生的总数为24÷30%=80(人).(2)被抽到的学生中,步行的人数为80×20%=16(人),直方图略.(3)被抽到的学生中,乘公交车的人数为80-(24+16+10+4)=26(人),∴全校所有学生中乘坐公交车上学的人数约为×1 600=520(人).3.数据的整理与描述【跟踪训练】1.【解析】选C.在各兴趣小组中,球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5%最大,所以球类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2.【解析】选D.根据题意得:320÷32%=1 000(人),喜欢羽毛球的人数为1 000×15%=150(人),喜欢篮球的人数为1 000×25%=250(人),∴喜欢足球、网球的总人数为1 000-320-250-150=280(人),这批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最喜欢足球的人数不可能是400人.3.【解析】总人数为:6÷(40%-30%)=60(人).答案:604.【解析】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1-40%-20%-10%=30%,1 200×30%=360.答案:3605.【解析】∵“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其他”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为:×100%=10%, ∴“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为:100%-10%-15%-35%=40%.答案:40%【跟踪训练】【解析】选修A课程的学生所占的比例:=,选修A课程的学生有:2 000×=800(人),答案:800【跟踪训练】1.【解析】选D.A、由纵坐标看出4:00气温最低是22 ℃,故A正确;B、由纵坐标看出6:00气温为24 ℃,故B正确;C、由纵坐标看出14:00气温最高31 ℃;D、由横坐标看出气温是30 ℃的时刻是12:00,16:00,故D错误.2.【解析】预估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约980万人次,根据2009~2011年呈直线上升,故2013~2015年也呈直线上升.答案:980 根据2009~2011年呈直线上升,故2013~2015年也呈直线上升【跟踪训练】1.【解析】选C.25÷50%=50(人),50-25-10=15(人).参加乒乓球的人数为15人.2.【解析】(1)100 000×10%=10 000(名),10 000×45%=4 500(名).(2)100 000×40%×90%=36 000(名).(3)例如:与2012年相比,2016年该市大学生50米跑成绩合格率下降了5%(答案不唯一).答案:(1)10 000 4 500(2)36 000(3)答案不唯一【跟踪训练】1.【解析】选C.①因为购置器材所占的面积最大,所以是资金最多的,故①正确.②2009年资金的增长是相对于2008年来说的,2010年的资金是相对于2009年来说的,故②是错误的.③若2011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与201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相同也是增长了32%,所以2011年购置器材的投入是38×38%×(1+32%),故③正确.故选C.2.【解析】(1)13+16+25+22+20+18=114(件),这6个学雷锋小组在2015年3月份共做好事114件.(2)如图所示:(3)300×=5 700(件).估计该市300个学雷锋小组在2015年3月份共做好事5 700件.4.直方图【跟踪训练】【解析】(1)a=50-4-6-14-10=16.(2)如图所示:(3)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100%=52%.。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2 数据的收集 第1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2.某班级组织活动,为了解同学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设计了如图尚不完整
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____年____月____日
你平时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是( )(单选)
A.
B.
C.
D.其他运动项目
准备在“①室外体育运动,②篮球,③足球,④游泳,⑤球类运动”中选取三
个作为该调查问卷问题的备选项目,选取合理的是( C )
A.1500名师生的国家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B.150 C.从中抽取的150名师生的国家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D.从中抽取的150名师生
9.为了筹备联欢会,某学生负责人从3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同学,关于 喜欢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 __3_5_0_名__学__生__喜__欢__吃__哪__种__水__果__的__情__况__,样本是 __被__抽__取__的__5_0_名__学__生__喜__欢__吃__哪__种__水__果__的__情__况___,样本的容量是___5_0__.
知识点2:普查和抽样调查 5.(2023·台州)以下调查中,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B ) A.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B.检测神舟十六号飞船的零部件 C.检测台州的城市空气质量 D.调查某池塘中现有鱼的数量
6.要调查下列问题,你认为哪些适合抽样调查( D ) ①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②检测某地区空气 的质量;③调查全市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 A.①② B.①① C.②③ D.①②③
知识点3:总体、个体、样本 7.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5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 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C ) A.500 B.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500名学生的体重 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普查与抽样调查》说课稿
《普查和抽样调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普查和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普查和抽样调查等概念,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本套教科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是整个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教材分析,明确编者意图,把握教材思路结构和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学习难点。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三)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难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三、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教学设计中采用“洋思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指导自学---自学检查---当堂训练---总结归纳。
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学生自学、分析、描述、讨论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二)学法指导: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采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自学,学会分享,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7.1普查与抽样调查
独立训练
1、普查是通过____来收集数据. 2、抽样调查是通过_____来收 集数据. 3、下列调查,哪些是普查?哪些是 抽样调查?请用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4、某校要了解七年级女生体重情况,以 掌握她们身体发育情况,从七年级 1000名女生中抽出100名进行体重检测, 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000名女生是总体 B、100名女生是一个样本 C、100名女生的体重是个体 D、100名女生是样本容量 E、1000名女生中每一个女生的体重
自学检查题
4、请指出下列调查适合普查还是抽查. (1)为了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 质量情况. (2)为了审查书稿中科学性错误. (3)为了了解炮弹的杀伤力. (4)为了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5)为了对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零 件的检查.
引入新课
你用什么方法来 了解这个鱼缸里 有多少条鱼?
思考:
抽样调查与普查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
调查方式 普查 抽样调查 优点 准确 易进行 缺点 难度大 近似值
练一练
1、请指出下列调查哪些适合做普查,哪些 适合作抽样调查? (1)我国的所有动物园里还有多少只老虎? (2)北京市的一个中学生一年的零花钱平 均是多少? (3) 要了解一箱葡萄的味道如何?
知识梳理
例题讲解
如:为了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力,选取100 发进行实弹射击实验.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所有这批炮弹的杀伤力的全体
个体是每一发炮弹的杀伤力; 样本是抽取实弹射击实验的100发炮弹的 杀伤力. 样本容量是100
练一练
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和 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1)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 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寿命,从中抽取10 只进行试验 (3)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 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普查和抽样调查》
A. 在可疑区域搜马航失事飞机MH370残骸
B. 乘飞机时,机场对旅客的行李安全检查
C. 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您最喜欢的节目” 网上调查 D. 调查我们班全体同学的体重情况
探究新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知识点 2 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 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如果采用普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消 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你能找出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 的办法么?
探究新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校的全体学生的爱好情况是我们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素养考点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例 下面几个问题,应该做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1)要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抽样调查 (2)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抽样调查 (3)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的收入;普查 (4)调查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抽样调查 (5)调查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建立班级英语角的看法;普查 (6)调查人们对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的热衷程度. 抽样调查
探究新知
普查与抽样调查对比表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调查方式 适应情景
优缺点
普查
当考察对象数量 较 少 ,当结果具 优点:结果准确 有特殊要求(如: 缺点:费时 费力
人口普查).
当考察对象数 优点:省时省力 抽样调查 量较 多 ,结果 缺点:不如普查
具有 破坏性 . 得到的结果准确
探究新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日 期 1 2345678 电表显示读数 21 24 28 33 39 42 46 49
初中数学抽样和普查教案
初中数学抽样和普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调查活动,如人口普查、商品质量检测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尝试运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人教版初一数学七年级华师大上册教案三十七普查和抽样调查
解:(1)抽样调查,总体是全书的字数,样本是随便翻出的那一页的字数. (2)因为随便翻出的一页的字数可能多于全书的平均情况,也可能少于全书的平均情 况,如果这页的字数与全书的平均情况相差较大,则统计结果与版权页上的字数也相 差较大. (3)答案不唯一,如再随便翻出几页,取这几页字数的平均值作为每页的字数,然后 利用“每页的字数×这本书的页数=这本书的字数”计算,得到的结果与版权页上的字 数的差别将会减小,并且,翻出的页数越多,这个差别会越小.
5.为了解被拆迁的 1 680 户家庭对拆迁补偿方案是否满意,市主管部门调查了其中 的 80 户家庭,有 66 户对方案表示满意,14 户表示不满意,在这一抽样调查中,
样本容量是_8_0__.
6.(2021·济宁期末)为了解学生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王老师随机调查了本校 10 名 学生,他们的捐款数为(单位:元)19,20,25,30,100,27,50,21,50,60.在这
样本的选取 7.要了解一所中学七年级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以下方法中比较合理的
是( D )
A.调查七年级全体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 B.调查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情况 C.调查七年级全体男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 D.调查七年级每班学号为 3 的倍数的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
8.为了调查某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 D )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B )
A.1 个 B.2 个市 2019 年中考数学的情况,从全市 4.78 万考生中抽取了 1 000 名考生的
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_抽__取___的__1_0_0_0_名__考___生__的__数__学__成__绩_____.
个问题中,王老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抽__样__调__查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