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者通过参与和观察来改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知识的产生和实践的改进。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行动研究法的应用和效果。
在某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一位教师决定运用行动研究法来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该教师首先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包括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动机、课堂氛围等方面的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
通过调研,教师发现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兴趣,课堂氛围较为单一,缺乏互动和趣味性。
基于调研结果,教师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包括引入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拓展活动等。
在实施新的教学方式后,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持续的实践和反思,教师逐渐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改进,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和积极。
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提升,成绩和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教师自身也通过行动研究法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行动研究法的应用效果。
首先,行动研究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其次,行动研究法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创造更好的教学氛围。
最后,行动研究法也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
总之,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鼓励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尝试行动研究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行动研究案例分析ppt课件
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结果与反思:这一阶段活动,学生们增加了 词汇学习的时间,对学习词汇充满热情,学 会了自主探究,词汇测试的优秀率上升了 15%. 在这一阶段,我仍坚持检查课后拼读单 词,读书,背书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读写之间的关联及语用,帮助他们提高词汇 记忆效率。
12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
1.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词汇检测形式:我把听写作为一种常规的, 更重要的词汇检测形式,听写分为三个层次,逐一递进,即单词词 组-单句-片段。从单纯拼写到语境中恰当理解和应用,学生对词汇 理解有了完整的体验,进而实实在在的掌握了单词。 2.指导学生记录词汇学习感受:会学习的人首先是个会思考的人,在 整个计划研究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记录好每一阶段的学习收获和内心 的困惑与喜悦。一方面,学生在做记录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 养成了做事前思考的好习惯,增强了学习的计划性 3.增加阅读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在关于 语言技能的七年级目标中明确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 计达到23万词以上,词汇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和阅读,而巩 固词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4)突出语用行动研究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喜欢通过 语境来学习和记忆生词,于是,我充分利用教材,在布置词汇记 忆任务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中生词的所在句,背诵词汇运用生 动的段落。听写时,也强调词块或语块。
9
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 数据收集方式:访谈 学生日志 • 结果与反思:经过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的兴趣,从而形成积极学习的意向。
6
二.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阶段 一 二 三
行动研究计划实施表
任务与内容
历时
具体时间
操作步骤
问题初探 分析研究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是一种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下面是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
背景:某中学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交流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问题:该校英语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英语口语的练习不够积极,并且在课下的英语交流机会有限。
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行动研究过程:1. 第一阶段(计划):教师组织一个小组,由几位英语教师和学生组成。
小组成员讨论并制定了以下计划:1.1 增加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时间。
1.2 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
1.3 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
2. 第二阶段(实施):2.1 增加英语口语练习时间:学校安排每周一次的口语课,每节课持续30分钟。
此外,英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口语练习。
2.2 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学校开设了一个英语角,每周一次,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讨论和交流。
英语教师还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辩论、演讲和戏剧表演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3 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英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第三阶段(评估):3.1 定期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教师使用自制的口语评估表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口语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3.2 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课堂活动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口语课的学习体验的感受。
4. 第四阶段(反思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教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反思和讨论,探讨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和策略。
效果:经过一学期的行动研究,初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口语练习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学生对于口语课程和活动的反馈也是积极的,他们表示在这个课程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英语口语表达技巧和交流技巧。
总结:通过行动研究的过程,学校的英语教师发现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问题,并通过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学员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所属单位
撰写人
手机
案例完成者信息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背景/职称
主要贡献
案例实践及具体操作
二、案例描述
背景与问题
平时在分析学生成绩时,总觉得很吃力。经常手动完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存长久。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给学生具体展示,只能口头叙述。
后来在信息技术2.0工程中的excel高效规范采集学生成绩这一课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深刻认识到原来使用好信息化技术,原来这么方便,而且非常高效。比如在分析学生成绩时,可以用excel的筛选功能对学生各个分数段进行统计,然后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或者生成每个学生专属的各科成绩统计图表和成绩起伏波动的折线图。在课程上给同学们生动的展现出来,可以看出,同学们十分的高兴。而且印象也非常深刻。不仅如此,excel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加减乘除练习,它可以做到自动出题,孩子做完后,可以自动判断对错,给出分数。各位家长们,是不是感到非常省心。小学生学习的大数的读法,随便一个数,利用电子表格,可以轻松给出汉字显示的读法。中学数学中还可以轻易的绘制常见的函数图像。更为重要的和鲜为人知的是,它还具有VBA功能,它可以编程。具有其它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由于和Excel紧密结合,又有独特的优势。利用表格输入和输出数据,人机交互良好,且简单易行。总之,利用VBA可以轻松实现更多教学功能,而且,可以作为孩子的启蒙编程软件。因为它触手可及,简单易行,界面良好,可以即时反馈结果,可以使孩子获得参与感,成就感,对培养编程思想是大有好处的。
亲师行动研究案例:怎样让晓晓变得合群
、
度 做 出 过 努 力 ,但 效 果 不 明 显 。这 样 的 情 况 ,
也 说 明 了 单 靠 父 母 或 教 师 一 方 ,或 者 一 种 松 散 的 合 作 难 以 奏 效 ,她 的 改 变 需 要 包 括 父 母 和 教 师 在 内 的 多 方 智 慧 与 努 力 才 有 可 能 。 因
活 教 师 王 老 师 。 挑 选 的 教 师 应 该 是 家 校 合 作
的 热 情 支 持 者 , 具 有 较 强 的 奉 献 精 神 和 合 作 意 识 。 其 职 责 是 :提 供 晓 晓 在 幼 儿 园 的 相 关 信 息 ; 对 晓 晓 的 表 现 和 问 题 进 行 分 析 , 一 道 研 拟 行 动 计 划 : 负 责 实 施 商 定 的 行 动 计 划 , 记 录 行 动 的 过 程 和 观 察 结 果 ;就 行 动
常 有 限 ,如 果 任 由 这 样 的 状 况 持 续 下 去 , 不
商 讨 对 策 ;根 据 主 持 人 的 意 见 和 工 作 需 要
211 圭 { 1 5 0 .2磊 瓤 1、 0
■ ■— ● —-
.
— ==罄 蛹 暮
阅 读 相 关 的 教 育 资 料 , 不 断 提 高 自 己 的 专 业 1问 题 的 症 结 分 析 .
过 程 中 出 现 的变 化 和 问 题 与 团队 及 时 沟 通 ,
到 一 边 , 老 师 和 她 打 招 呼 ,她 也 不 积 极 回 应 。 晓 晓 刚 来 的 时 候 。李 老 师 觉 得 可 能 是 新 环 境
造 成 的 。但 是 一 年 过 去 了 , 情 况 改 善 程 度 非
来 能 对 社 会 有 所 贡 献 。 在 老 师 的 建 议 下 ,其
教育学行动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
在国外,教育学行动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或项目,支持教 育工作者开展行动研究。同时,国外的学术期刊和会议也 大量发表和讨论与行动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享。
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学行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未来其发展趋势 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跨学科合作
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 术共同体,共同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02
01
03
行动研究关注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可以为教育改 革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依据。
通过行动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教育改 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 建议。
03
典型教育实践案例解析
案例一: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
背景介绍
某中学在面对传统教育模式僵化、学生缺乏创新 能力习新教育模式的理念和方 法;同时,改造教室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合作学 习的空间。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跨学科综合性项 目,引导学生探究现实问题。
案例三: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
• 背景介绍:某初中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乏特色、师生认同感不强的问题 。
• 建设目标:学校希望通过行动研究,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提高师生 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实施过程:学校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 和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师生对学校文化的期望和需求。然后,制定学校文化建 设方案,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策划、校园环境改造、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等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 量。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案例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背景:某小学三年级班级学生平均学习成绩较低,同时班级中存在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高,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行动研究方案:1. 设计学习任务:教师设计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 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积极获取和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4. 知识分享和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通过小组或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5. 持续评估和反馈:教师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改进和提高。
行动研究流程:1. 设立研究目标:明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目标。
2.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感受。
3. 行动实施:根据行动研究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在班级中落实相应的教学活动。
4. 结果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改进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5. 调整和改进:根据结果分析,适时调整行动研究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6. 行动展示:将行动研究的成果向同行和学校领导进行展示和分享,争取更多支持和反馈。
通过不断地实施行动研究方案,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行动研究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发展和专业成长。
行动研究案例
他们观察男女生对不同学习科目的不同反应
他们观察不同教师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时男女生的不同行 为表现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们随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 来,写反思笔记。三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 一起,对各自的发现进行分析;外来研究者也参与讨论
针对问题,他们决定尝试采取一系 列不同的行动策略。
与此同时,他们将所发生的事情详 细地记录下来。
此时,外来研究者又来了,协助教师对研究结果进 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并敦促他们将研究过程和结 果记录下来。
六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一 起,彼此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遇到的 困难和对策。外来的研究者也参与到讨论中, 并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行动研究的循环就如此这番地进行下 去…………
一年过去了,教师开始评估自 己的研究是否有效,男生的学习是 否有提高。 他们使用了学生的考勤表、学 生成绩记录单、男生及其父母在访 谈中所说的话、课堂观察记录分析 等来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男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 而且他们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
本行动研究完成了一个循环
常规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继 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行动研究案例
(牙买加)
问题:男生在学校学习不成功,很多男生辍学。
男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都不如女生
外来研究者与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在一起讨论这个 问题
根据教师们的经验,初步认为,男生缺乏学习兴趣可能
与如下因素有关:
1、男生的学习风格与女生不同,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 风格比较单一,更适合女生(视觉型、倾听型、动作 性) 2、男生对有些学习科目不擅长(如语言)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男生的学 习积极性。
有的教师尝试着每天至少对每一位男生至少表扬一次。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引言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的一种方式。
本文以我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为例,介绍了我进行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问题描述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他们往往会把加法视为一种简单的“合并”操作,而没有考虑到其中的数学本质。
因此,我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的本质和运算过程?研究过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目标我希望通过教学实践来改善学生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设计实施方案根据研究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教师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等。
在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学生将通过操作物品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第三步:实施教学活动我将上述设计的教学活动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是一个传输知识的角色,更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导师。
第四步:观察和记录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记录相关数据来了解学生们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思考和解决策略。
第五步:分析和总结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我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和总结,我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发现。
结果和讨论通过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我发现以下一些结果和讨论:- 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操作物品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深入理解了加法的本质。
他们不再简单地将加法视为一种“合并”操作,而是通过具象化操作抽象概念,建立起了对加法的深入认识。
- 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 由于学生们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提高,他们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教师的行动研究与案例
教师行动研究的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通过行动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 学习成果。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 进行深入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反思 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行动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自己 的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 师的专业成长。
1 2
总结词
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反思和 改进,从而提高学校整体运行效率。
确定研究问题
如何改善学校管理体制?
3
数据收集
收集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反 馈等。
案例三:改善学校管理体制的行动研究
分析数据
找出影响学校管理体制的因素 。
实施改进措施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付诸实践。
制定改进措施
制定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 堂管理、增加互动环节
等。
实施改进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改进 措施。
评估效果
通过再次观察和数据分 析,评估改进措施的效
果。
案例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
总结词
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提 高自身专业水平。
确定研究问题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沟通 、提高决策效率等。
评估效果
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评估改 进措施的效果。
05
教师行动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教师行动研究的挑战
时间与精力的投入
专业知识的局限
行动研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观察、反思到实践改进,都需要教师 持续地关注和努力。
教师的行动研究往往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 ,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专业知识, 导致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引言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并改善实践。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行动研究法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背景某中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尤其是数学科目。
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采取行动研究法来改善这一状况。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首先,学校确定了研究的范围和目标,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然后,学校组织了一个由教师、学生和家长组成的研究团队,共同参与研究和改进过程。
团队首先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使用也存在一定问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不够等。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首先,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数学启发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方法。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校对改进措施进行了评估。
数据显示,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得到了增强。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也得到了改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也有所提高。
结论通过行动研究法的实施,该中学成功地改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行动研究法的实用性和效果,为其他学校和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结语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并改善实践。
通过本案例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行动研究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教师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谭玉梅是某职业高中的教学工作者,今年47岁,以前担任助教,后任教主任。
谭玉
梅拥有优秀的教育背景,尤其擅长管理组织,让全校的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作为一
名在职老师,谭玉梅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师成长。
为了增进教师的成长,谭玉梅不仅致力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同时也把教育工作者的
个人成长引入到他们的专业课程中。
他要求学校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把老师们带到实践场所,让他们能够学习到具体的社会相关的实际经验,以及一些技能培训,使他们充分意识
到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谭玉梅还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一些培训班和学术会议,以
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改善教育效果。
为了更好的展示老师的学习动态,谭玉梅特别向学校组建了教师成长行动平台(TP)。
这个平台汇集了不同领域的教育学者及专家,不仅可以分享一些教育理论知识,也可以交
流彼此更具体的学习经历。
每个学期,谭玉梅会要求所有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老师本
学期参加过的课程、讲座、培训等活动情况,并“评价“自己在这个活动后所学到的知识。
这有助于勾勒出老师们的教育发展轨迹,也有利于谭玉梅和学校同志们制定出更科学有效
的教师成长计划,帮助老师得到更好的专业成长。
谭玉梅的尝试在校园内外都获得了一定的认可,成功推动了教师成长行动研究,为老
师们营造了积极的学习环境。
同时,谭玉梅也为后辈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表明了本着
尊重、关怀的原则,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不断发展完善,把职业能力发挥到更高的层次。
行动研究案例
在兴趣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案例一.问题的提出今年,我负责一年级新生数学教学工作。
教学这些年来,第一次上一年级的课程,本以为自己凭着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可以驾驭这班小孩。
可是一上课就发现,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乖巧,听话。
我板书时,他们就经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手舞足动;我提问个别同学,其他的学生总是不自觉地“抢台词”;有时学生还提出上厕所,肚子疼……偶尔为了一点儿小事你争我抢,各式各样的情况都有,我感觉无法控制课堂。
我计算过,一节课下来,就只有开始的几分钟能讲课,其他时间都是管纪律。
学生总是屡教不改,实在忍不住的话,我会在他们面前大喊大骂,安静了不久,很快便又吵起来了。
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年级孩子,他们要告别无忧无虑的以游戏为主的幼年时代,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难免还幻想身处于幼儿园的环境当中。
因此,一切都变成了他们的新开始。
如何让孩子适应过来,适应新的课堂,我顿时感到彷徨和苦恼!二.实施计划方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不适宜小学生,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研究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说过,一年级学生好动,好表达,他们喜欢模仿,爱听有趣的故事,爱表扬,凭兴趣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
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就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容易感觉疲倦,往往从小产生厌学情绪。
结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我从俩方面制定了“以兴趣为主,激励为辅,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行动研究方案:1.教师方面: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一张嘴、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灌输式”的简单教学方式组织数学教学,多借助教具,学具﹑实物投影进行教学,利用电脑播放有趣的童话动物情景引入课题,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把孩子的灵魂吸引进课堂中去,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一切以提高学习兴趣为主,一切为学生服务,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际行动为基础,通过反复实践、观察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研究方法。
它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并改进实践。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行动研究法的应用。
在某中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决定采用行动研究法来改进教学质量。
在实施行动研究法之前,教师们首先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困难。
通过调研,教师们发现学生们对于课堂上的抽象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学习动力,因此决定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之后,教师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反复观察和记录。
他们发现,学生们在参与各种任务型教学活动后,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上的互动和合作也增加了。
而且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扎实,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些数据的反馈让教师们更加坚定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通过不断地实践、观察和反思,学校的教师们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行动研究法实施方案,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行动研究法的应用过程。
首先是实践,教师们通过实践发现了问题,并意识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是观察和记录,教师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反复观察和记录,从中得出了一些结论。
最后是反思和改进,教师们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总的来说,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际行动为基础,通过反复实践、观察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研究方法。
它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行动研究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深入研究和应用。
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案例行动研究案例一研究背景:某所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的一个教学班,学生共45名。
执教者为该班的任课教师。
项目时间:2004年3月至2004年11月发现问题: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上表现不积极,不太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提出假设:1. 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
2. 学生的现有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
3. 学生担心答错了丢面子。
4. 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单调,学生参与机会少。
5. 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没有轻松的环境,学生不敢发言。
6. 阅读材料过于陈旧、单调或远离现实生活。
初步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
调查结果:1) 89%的同学表示对英语阅读有兴趣。
2)在自我评价中,仅有5名同学认为自己能比较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与我们所观察和感受到的比较一致,占全班总人数的11%。
3) 认为阅读材料过于陈旧、单调或远离现实生活的有7人。
害怕答错问题丢面子的有15人。
认为自己现有的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的6人。
4) 半数以上同学表示他们不主动发言的原因是阅读课堂气氛太严肃,不敢发言。
重新认识问题:大部分同学不积极参与阅读课堂活动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课堂气氛的沉闷。
教师需要调整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
行动方案设计:1. 改变阅读课以课堂做练习和教师讲解答案为主的教学方式。
设计具体的任务,采用合作阅读方式、先行组织方式、自选阅读方式和小组讨论方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2. 采用合作阅读方式(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减少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气氛。
具体步骤如下:教师先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主要意思,然后检查小组活动情况,请一个小组宣读自己所总结的中心大意,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论,发表不同见解。
3. 采用先行组织方式(Head Start),即阅读前,选择与阅读材料类似的话题讨论。
(完整版)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案例1:自然课老师的行动研究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
其实施步骤如下:(1)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科成绩的表现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2)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然科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为最重要问题。
(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兴趣有关的文献。
(4)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
他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自然科兴趣量表”。
(5)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
最后将此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科兴趣低落的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
(6)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老师推出行动假设----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每二周有一次户外活动。
(7)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便开始进行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
(8)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验的成效是否有增进。
(9)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
案例2:a、b两套教学方案的比较研究一所小学的领导认为,究竟怎样的课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许多教师模糊不清。
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导致素质教育教学行为的缺失,进而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
因此,开展“语文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他们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让教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轨迹,以达到澄清教师认识上的模糊性,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中国行动研究的经典案例
中国行动研究的经典案例1. 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脱贫攻坚: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成功实现了大规模的脱贫。
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经典案例。
这些政策和措施帮助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了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3.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国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合作。
4. 绿色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实施了清洁能源计划、节能减排政策等,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5. 科技创新: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
这些成果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对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6. 公共卫生: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措施来控制疫情传播。
例如,中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隔离、检测、疫苗接种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
这些举措展现了中国的国际担当和对人民健康的重视。
7. 教育改革: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进行了大力扶持。
课程行动研究案例 幼儿园新疆
课程行动研究案例幼儿园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2006年起全面实施学前“双语”课程行动教育以来,南疆地区由于缺乏汉语语言环境“双语”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总体水平偏低,学前“双语”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区推进学前“双语”教育的速度,因而,提高“双语”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成为推进“双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南疆现有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着培训过程缺乏互动、培训双方地位不平等、培训过程缺乏连续性等不足,那么如何让南疆幼儿园“双语”教师培训发挥更高的效益。
该研究尝试选取南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双语”幼儿园实施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的园本培训。
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在南疆地区“双语”幼儿园实施园本培训的建议,力求“双语”幼儿教师获得更快更好地专业成长,以推动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进程,以下是对幼儿园的“课程行动”的研究。
本次案例研究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者以培训者的身份对喀什地区疏附县中心幼儿园开展园本培训。
在实施培训之前,首先编制问卷对研究对象实施前测,借以了解研究对象的培训需求,再根据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出第一阶段培训方案,方案包括培训出发点、培训制度、内容、课程、操作方式,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再进行效果分析。
之后通过反思制定出第二阶段的培训方案,通过制定方案——实施培训——效果考察——问题反思几个环节进行为期九个月的园本培训,再实施后测。
最后,比对前测及后测结果发现通过园本培训“双语”幼儿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与幼儿交往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合行动研究中教师的表现和行动者的反思,该研究分析了影响南疆“双语”幼儿教师园本培训的因素以及实施“双语”幼儿园园本培训的保障条件,最后提出改进南疆“双语”幼儿园园本培训效果的建议包括:第一,教师教学用语的转化,汉语写作与文化习得同步进行;第二,开展多样化培训;第三,注重计划的针对性,保证内容的实效性;第四,倡导民汉教师合作学习;第五,建立合作课题研究制度;第六,加强外部合作;第七,重视利用网络资源;第八,重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行动研究的具体案例,中班新来了的可可,想要得到同伴的认可
行动研究的具体案例,中班新来了的可可,想要得
到同伴的认可
一、发现问题
东东哭着向老师说:小朋友们都不和我玩,我不想上幼儿园了。
二、计划
措施,在游戏活动中观察东东的特质,内向型。
行动,引导鼓励东东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或设置情景活动让他参与,并个别关注,引导。
观察反思,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能参与活动,与人交往,但仍缺乏主动性。
观察反思,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到和鼓励,让他有自我认可,感到自己也能为小朋友和老师做事情,和小朋友做好玩伴,给东东了自信心,促使东东乐于主动与他人交往。
三、其他
1、在每个计划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老师都会考虑到家园沟通,了解造成东东性格特征形成的可能因素,并在行动不同时期保持家园互通,步调一致。
2、在班级活动中,多创设情景模拟,让东东参与角色,引导启
发东东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
3、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幼儿找冬冬游戏,让冬冬感到集体的
温暖,与集体自然融合。
4、老师及时鼓励和表扬,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八:行动研究案例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①摘要: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方法,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与科研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资料收集、理论研究与分析讨论,使教学行为朝着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向发展。
根据研究侧重点的差异,本行动研究分为对Pair Work的初步研究和以帮助差生为重点的Pair Work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 行动研究; Pair Work; 控制性练习; 观察法; 访谈法一、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关于Pair Work英语活动的初步研究(一) 问题的提出Pair Work,即两人一组进行课堂活动,是小学英语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教师在组织Pair Work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做得比较成功,但也常有少数同学的会话效率不高或活动失败的现象。
例如,有的被一方独占话题,双方很少交换“话轮”;有的双方各行其事,“有话而无会”;有的使用母语为中介语,小声低语等。
当教师请“会话未成功”小组当众会话时,也常常出现两人的对话不能连贯表达,致使会话无法继续进行。
(二)原因假设是什么原因使得Pair Work未能充分发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预期作用呢?笔者对其试做以下假设:1.教师示意不清2.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3.活动安排得不合理,如时间紧、话题枯燥等。
4.其它个人因素,如两人关系、性别及性格差异等。
(三)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的研究过程针对以上假设,调查问卷设计如下:(1)考查学生对会话活动的兴趣:是否喜欢两人一组活动?(2)考查教师示意是否清晰:会话活动前,老师是否示意清楚?(3)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水平的同学一组练习?(4)考查性格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性格的同学一组练习?(5)考查交往差异因素:你喜欢与平时相处怎样的同学一组练习?(6)考查性别差异因素:你希望与什么性别的同学一组练习?(7)自我判断:你认为哪些是两人对话活动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调查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0人。
调查结果:在90份有效答卷中,77.5%的学生喜欢做Pair Work,基本肯定了会话活动的积极意义。
对影响会话活动未成功原因的调查结果:(1)有79%的学生很清楚教师下达的任务与要求,可基本排除假设中关于教师示意不清的因素。
(2)有68.9%的学生对性别差异取无所谓态度,因而假设中的性别差异因素也可以排除。
①祝珣.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基础英语教育,2005(3)(3)有54%的学生喜欢与外向性格的同学一组会话,因而假设中的性格差异因素存在,但不占主导地位。
因性格为非可控性因素,可不考虑列为教师课堂活动调整内容。
(4)有64.7%的同学愿意找与自己相处关系好的同学一组活动,所以教师在活动编组时,前几次应尽可能地安排两人关系比较好的学生为一组,取得成功后再适当调整。
(5)关于学习能力差异因素的调查显示,53.4%的学生愿与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组合,46.1%的学生愿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组合,没有愿意与比自己水平低的同学组合。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应采取自由组合、适当调整、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的方法。
(6)会话活动设计不尽合理的问题也有所反映。
不少学生感到,有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完成对话任务,有时所讨论的话题很无聊,难以产生兴致。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见,在尊重个人意愿自行选择Pair Work合作伙伴的前提下,研究的重点应是解决活动设计和水平差异匹配问题。
为此,笔者采用课堂观察的办法,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2.课堂观察的实验过程(1)设计方案根据调查反馈结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针对第二种假设——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安排了水平各异的三组学生同时同地进行观察,其座位设置如下:组别代号姓名学习水平性格性别备注(2)课堂观察方法请三名教师作为观察者分别坐在被试之后,持先行设计的观察记录表,记录各组对话所用时间及双方会话的过程。
记录以五秒钟为单位,用符号表示不同的活动。
如“—”表示用目标语交谈,“---”表示用汉语交谈,“ד表示做无关活动或未交谈。
(3)访谈方法在课堂观察实验后,有意识地针对第二、第三种假设设计如下问题:你喜欢与你刚才一同练习的同桌吗?你在做Pair Work的过程中有困难吗?如果有,是什么呢?请两名教师担任采访者,安排在课间休息时进行。
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是这时被试还对对话活动有清楚的印象;二可避免其他同学过分注意。
具体的方法是,在每组中随意抽出一名同学到某位教师那里接受采访,而另一同学到另一位教师那里接受同样的采访。
这样,学生可以在同桌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采访时间约为三分钟。
同时,在受访者事先无察情况下录音记录,然后及时整理消录。
(四) 新问题的提出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课后采访,笔者发现有两个问题不可忽视:其一,两个高水平的学生总是理想搭档,可是如何安排低水平学生的搭档呢?在保证搭配的双方关系都比较好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把他们与低水平的同学安排在一起呢?其二,如何合理地设计安排课堂活动,以使低水平的学生更多地得到控制性练习(controlled practice)的机会,同时又不使高水平的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学到新东西呢?因此,笔者将如何解决低水平学生的搭配与如何解决活动设计问题,作为下一阶段行动研究的重点。
二、行动研究的第二阶段:如何帮助差生更好地进行Pair Work?(一) 问题再现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分析及课堂观察发现,学习能力高低的匹配与课堂活动安排远远大于其它因素(性格、关系因素等)对于Pair Work的影响。
很显然,两个高水平的同学是最理想搭配。
那么,如何调动差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活动呢?在新学期初始,笔者把行为研究的重点确定为:如何帮助差生更好地进行Pair Work?(二) 解决方案与行动计划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时间与资料收集方法。
这些解决方案具体如下:1.重点安排差生座位依据:由于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生座位的安排是教师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常,教育者认为优差搭配是最佳方式,如研究者李民(1998)认为“Pair Work宜将优差生适当搭配,以利活动的顺利展开,同时充分发挥优生对差生的辅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差生究竟在与哪类同学的练习中更能获益呢?方法:首先确认差生,然后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为其配置优、中、差不同学习能力的三位同学进行Pair Work,并确认差生与他们的个人关系都很好。
通过课堂观察效果,以寻找最佳搭配。
2.练习前合理设计任务依据: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在Pair Work中感到有困难之处是单词不会说、句子不熟练等。
在Pair Work前的机械性对话练习可以帮助差生熟练地掌握句型,以增强信心,为向高一级的交际性操练过渡打基础。
Littlewood(1983)所提出的两阶段教学的第一阶段,即交际前活动(pre2 communicative activity),包括“结构操练”和“亚交际活动”中,教师对对话活动的控制是由强到弱的,而学生的创造性作用是由弱到强的。
教师应充分考虑任务对于学生的适用性,其中包括任务的主题是否与所学课文的主题相关联,以及执行任务的学生语言输出可能出现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等问题(庞继贤、吴薇薇,2000)。
方法:在课下请学生参与设计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话题要有信息沟,任务要有难易之分。
在课上,教师要很好地把握有难度的任务,因势利导,以文字形式提示学生会话中会遇到的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
会话前给予必要的相关内容导入,以增加学生的信心,给他们较充裕的时间表达他们感兴趣和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
3.练习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依据:由于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为了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了”的象,有许多教育研究者提出了分层次教学与分类指导。
例如:孙泓、田卫生(1998)总结了教学分层的思想,包括目标分层、讲授分层、操练分层与提问分层,对于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很有启迪意义。
又例如:在操练分层中要求A层(优生)能自创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表演或自己组织语言;C层(差生)能熟读和理解对话或课文内容,做到语音、语调准确。
方法: 在分层的基础上,降低对C层,即差生的要求。
在练习时,教师不要当旁观者,而要主动参与,对差生投入更多的激情和关怀,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与指导。
4.练习后多给差生表现机会依据: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在Pair Work完成后,教师一般只请举手的同学进行表演。
由于差生很少举手,所以基本上没有表演的机会。
为了调动每个差生的积极性,Lescano(1995)认为对于差生目前已能达到的程度,教师应给予毫不吝啬的表扬,教师带有肯定色彩的、甚至略带夸张的表扬会激励差生去实现下一个目标。
方法: 在验收Pair Work效果的时候,多给差生一些表现机会。
如果差生能主动举手,就请他们回答,如果他们不举手,则选择一些简单的任务请他们完成。
引导全班同学用掌声等手段激励差生积极进行参与。
5.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依据: 合作学习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教学法。
它是指学生在一个能力各异的小组里一起学习。
这个思想来源于大教育家杜威的集体活动和集体项目(group project)的观点,以及他在“民主和教育”中提出的理论:学生应当在一起学习,以学习公民和社会责任。
Stevens(1994)提出的“合作性整合阅读”主张两个阅读水平不同的人一组进行活动,包括彼此读给对方听,彼此讲故事等。
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境况下,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利他行为以及学生对他人的喜欢,增强学生的自尊及对学习的态度等。
方法:请优生自愿选一名关系好的差生,提供友谊帮助,从而在班里树立起互帮互学的风气。
同时,对差生的进步予以承认与奖励,强调共同学习取得成绩的重要性。
(三) 方案实施与效果1.首先定位差生按照Lescano (1995)的定义分类,差生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中提到的学习有障碍的人(learning2disabled);另一种是由于原来学习基础薄弱,或学习方法不当、兴趣不足或由于转换到了新环境等原因而导致的学习较差。
在这个行动研究中的Anne与Alice就是属于后者,他们是后转入这个进度较快的班级的,由于原来所在班级的进度慢,他们的词汇量相对较少,所以会话练习时,他们的表现明显比新班级中的同学落后。
2.重点安排差生座位在Pair Work开展前,指定差生Anne分别与好、中、差不同学生搭配。
根据课堂观察记录表提供的信息,这三组Pair Work用英语交流的有效时间见下图(有效时间是三次活动的平均值,每次活动难度相当,同时记录三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Anne学期末的有效交流时间要比学期初的长,这与控制性练习的增加、分层次教学等其它解决方案的作用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