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八: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①

摘要: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方法,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与科研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资料收集、理论研究与分析讨论,使教学行为朝着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向发展。根据研究侧重点的差异,本行动研究分为对Pair Work的初步研究和以帮助差生为重点的Pair Work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 行动研究; Pair Work; 控制性练习; 观察法; 访谈法

一、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关于Pair Work英语活动的初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Pair Work,即两人一组进行课堂活动,是小学英语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组织Pair Work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做得比较成功,但也常有少数同学的会话效率不高或活动失败的现象。例如,有的被一方独占话题,双方很少交换“话轮”;有的双方各行其事,“有话而无会”;有的使用母语为中介语,小声低语等。当教师请“会话未成功”小组当众会话时,也常常出现两人的对话不能连贯表达,致使会话无法继续进行。

(二)原因假设

是什么原因使得Pair Work未能充分发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预期作用呢?笔者对其试做以下假设:

1.教师示意不清

2.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3.活动安排得不合理,如时间紧、话题枯燥等。

4.其它个人因素,如两人关系、性别及性格差异等。

(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的研究过程

针对以上假设,调查问卷设计如下:

(1)考查学生对会话活动的兴趣:是否喜欢两人一组活动?

(2)考查教师示意是否清晰:会话活动前,老师是否示意清楚?

(3)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水平的同学一组练习?

(4)考查性格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性格的同学一组练习?

(5)考查交往差异因素:你喜欢与平时相处怎样的同学一组练习?

(6)考查性别差异因素:你希望与什么性别的同学一组练习?

(7)自我判断:你认为哪些是两人对话活动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

调查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0人。

调查结果:

在90份有效答卷中,77.5%的学生喜欢做Pair Work,基本肯定了会话活动的积极意义。对影响会话活动未成功原因的调查结果:

(1)有79%的学生很清楚教师下达的任务与要求,可基本排除假设中关于教师示意不清的因素。

(2)有68.9%的学生对性别差异取无所谓态度,因而假设中的性别差异因素也可以排除。

①祝珣.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基础英语教育,2005(3)

(3)有54%的学生喜欢与外向性格的同学一组会话,因而假设中的性格差异因素存在,但不占主导地位。因性格为非可控性因素,可不考虑列为教师课堂活动调整内容。

(4)有64.7%的同学愿意找与自己相处关系好的同学一组活动,所以教师在活动编组时,前几次应尽可能地安排两人关系比较好的学生为一组,取得成功后再适当调整。

(5)关于学习能力差异因素的调查显示,53.4%的学生愿与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组合,46.1%的学生愿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组合,没有愿意与比自己水平低的同学组合。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应采取自由组合、适当调整、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的方法。

(6)会话活动设计不尽合理的问题也有所反映。不少学生感到,有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完成对话任务,有时所讨论的话题很无聊,难以产生兴致。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见,在尊重个人意愿自行选择Pair Work合作伙伴的前提下,研究的重点应是解决活动设计和水平差异匹配问题。为此,笔者采用课堂观察的办法,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2.课堂观察的实验过程

(1)设计方案

根据调查反馈结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针对第二种假设——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安排了水平各异的三组学生同时同地进行观察,其座位设置如下:

组别代号姓名学习水平性格性别备注

(2)课堂观察方法

请三名教师作为观察者分别坐在被试之后,持先行设计的观察记录表,记录各组对话所用时间及双方会话的过程。记录以五秒钟为单位,用符号表示不同的活动。如“—”表示用目标语交谈,“---”表示用汉语交谈,“ד表示做无关活动或未交谈。

(3)访谈方法

在课堂观察实验后,有意识地针对第二、第三种假设设计如下问题:你喜欢与你刚才一同练习的同桌吗?你在做Pair Work的过程中有困难吗?如果有,是什么呢?请两名教师担任采访者,安排在课间休息时进行。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是这时被试还对对话活动有清楚的印象;二可避免其他同学过分注意。具体的方法是,在每组中随意抽出一名同学到某位教师那里接受采访,而另一同学到另一位教师那里接受同样的采访。这样,学生可以在同桌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采访时间约为三分钟。同时,在受访者事先无察情况下录音记录,然后及时整理消录。

(四) 新问题的提出

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课后采访,笔者发现有两个问题不可忽视:其一,两个高水平的学生总是理想搭档,可是如何安排低水平学生的搭档呢?在保证搭配的双方关系都比较好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把他们与低水平的同学安排在一起呢?其二,如何合理地设计安排课堂活动,以使低水平的学生更多地得到控制性练习(controlled practice)的机会,同时又不使高水平的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学到新东西呢?因此,笔者将如何解决低水平学生的搭配与如何解决活动设计问题,作为下一阶段行动研究的重点。

二、行动研究的第二阶段:如何帮助差生更好地进行Pair Work?

(一) 问题再现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分析及课堂观察发现,学习能力高低的匹配与课堂活动安排远远大于其它因素(性格、关系因素等)对于Pair Work的影响。很显然,两个高水平的同学是最理想搭配。那么,如何调动差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活动呢?在新学期初始,笔者把行为研究的重点确定为:如何帮助差生更好地进行Pair Work?

(二) 解决方案与行动计划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时间与资料收集方法。这些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1.重点安排差生座位

依据:由于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生座位的安排是教师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教育者认为优差搭配是最佳方式,如研究者李民(1998)认为“Pair Work宜将优差生适当搭配,以利活动的顺利展开,同时充分发挥优生对差生的辅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差生究竟在与哪类同学的练习中更能获益呢?

方法:首先确认差生,然后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为其配置优、中、差不同学习能力的三位同学进行Pair Work,并确认差生与他们的个人关系都很好。通过课堂观察效果,以寻找最佳搭配。

2.练习前合理设计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