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力与机械知识点总结
![力与机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cd2e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e.png)
力与机械知识点总结力与机械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物体运动的原理、条件和规律。
在力学领域,人们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物体内部的受力情况。
力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工程、建筑、航天、航空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力与机械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分类、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对力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也是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力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力的定义:力是指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作用,使其产生运动或形变的物理量。
力的单位为牛顿(N),表示1牛顿的力可以使1千克质量的物体在1秒钟内产生1米每秒的速度变化。
2.力的表示:力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通常符号表示为F,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3.力的测量:力的测量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或称力计进行。
弹簧测力计利用胡克定律,测量弹簧伸缩的变化来得到力的大小。
二、力的分类力的分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如按力的性质可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按力的来源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力的作用对象可以分为内力和外力等。
1.接触力: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包括支持力、摩擦力、弹力等。
2.非接触力: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重力。
3.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也称为万有引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地球对物体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变形产生的力,它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变形程度相关,符合胡克定律。
5.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在相对运动或者准备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它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670e5210661ed9ad51f3ab.png)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六章力和机械6.1怎样认识力1、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可以不接触,如磁铁,重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或者运动方向)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6、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第一步:校零第二步:认清量程和分度值第三步:使弹簧的伸长和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第四步:读数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画法:第一:找作用点;第二:画带箭头的线段(力越大线越长);第三:标出字母和大小6.3 重力10、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1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13、重力大小叫物重。
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公式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g=9.8N/kg,含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有时取10N/kg)6.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4、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15、滑动摩擦力(f):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9500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1.png)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十二章《力和机械》篇一一、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二、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⑴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⑴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⑴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⑴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初三物理第13章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第13章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0a7c569a98271fe910ef9aa.png)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第一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一、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弹性。
(如轻压直尺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原状;压缩弹簧,松手后,弹簧也能恢复原状等等)2、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
(如橡皮泥用力捏后松手它不能恢复原状;面团用力握后松手它也不能恢复原状)3、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如书放于桌面,书和桌子都发生了弹性形变,只不过这种形变量很小,我们不易观察,那么书和桌子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我们平常称它们为压力和支持力。
)我们平时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弹力、张力等等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这些力实质上都是弹力。
4、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以物体产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它的伸长量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如果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它就要损坏。
2、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注意①不要超过它的量程。
②拉动时要避免与外壳摩擦,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尽量保证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得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避免上述摩擦)。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第二节 重力 一、重力的概念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大到天体之间,小到灰尘之间,以及地球与它附近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正是万有引力把地球和其他行星束缚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转。
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符号为G ,单位为N 。
1、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力与机器知识点总结
![力与机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2565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a.png)
力与机器知识点总结力与机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力的作用、机械的原理等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了解力与机器的知识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力与机器的知识点。
一、力的概念1.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物体上的一个具体点,是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3. 方向:力是矢量,具有方向。
力的方向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4.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1N的力可使1千克的物体在1秒钟内速度由0加速到1米/秒。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克力、克力、克重等。
1N=0.102千克力=101.97克力。
5. 合力:当若干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在力的作用点可以代表全部力的作用效果的一个力叫做合力。
在平面上或同一直线上若干力的合力也是一个力。
二、力的分类1.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时发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2. 地面反力:物体受到地面支持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3. 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万有引力。
4. 摩擦力:两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互阻止滑动或相对滑动的力。
5. 弹力:当物体收缩或伸长后,恢复原状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6. 拉力:绳子或绳索的端点对物体作用的力。
7. 重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向下的力。
三、力的效果1. 使物体运动:当施加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的速度会增加;当施加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的速度会减小。
2. 使物体停止:当施加的力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会受到阻力,最终停止运动。
3. 使物体改变形状:比如弹簧、气球等会因为受到外力而发生形状的变化。
4. 使物体变形、变形方向和外力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变形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
5. 使物体受到旋转:在物体的作用霊线或作用点偏斜时,物体会受到扭矩力,产生旋转运动。
中考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汇总
![中考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50f6eace2bd960591c67761.png)
中考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汇总一、弹力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3、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变4、常见的弹力有拉力、压力、支持力二、重力⑴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通常把重力大小称为重量。
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锤线检查墙是否竖直。
⑷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6、应用:⑴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初中物理:力与机械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力与机械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af90b2cf84b9d529ea7ab5.png)
力和机械习题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 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 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三、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整理
![《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f7858365ce0508763213c7.png)
《力和机械》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弹力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认清分度值和量程;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三、摩擦力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开。
四、杠杆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三种杠杠杆: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五、其他简单机械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点
![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01ea35866fb84ae45c8d93.png)
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班别:姓名:6.1 怎样认识力1、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或者运动方向)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6、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第一步:校零第二步:认清量程和分度值第三步:使弹簧的伸长和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第四步:读数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画法:第一:找作用点,第二:画箭头(力越大线越长),第三:标出字母和大小6.3 重力10、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13、重力大小叫物重。
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公式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 g=9.8N/Kg,含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有时取10N/kg)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4、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15、滑动摩擦力(f):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16、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粗糙表面、物体要接触,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滑动),或者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17、滑动摩擦力方向: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18、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大小拉弹簧测力计要水平、匀速直线用增加砝码来增大压力,在木板上铺毛巾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9、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①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力和机械与运动与力两章知识点总结与专题训练
![力和机械与运动与力两章知识点总结与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cdb619726fff705cd170a3a.png)
表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地面附
2)单位:近牛的(一N)切物体受到的力。
3)大小:G=mg (通常取g = 9.)8N/kg
重 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力 5)作用点:重心
6)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2.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B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的运动轨迹是弧形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3.如图所示,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B ) A.0 N B.200 N C.400 N D.无法判断
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B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讨论:在实验前,是否也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为什么? 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为了避免杠杆
自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
C
影响。
D
10.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水实平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_从__杠_杆位上置方平衡便,地这读样出做或是测量为出了力臂
止、速度大小的改变,速度方向的改变。
1.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知识点2、力的三个要素
力的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注:力的三个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点3、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知识点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__阻力等臂于,即不______也不______,但可以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310e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9.png)
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1、研究表明,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
2、力是有大小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力的单位是人们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3、手托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1N。
4、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6、在跳板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向下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向上的作用力。
但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形状,而后者则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7、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力的同时,脚会感到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脚感到痛的里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6、测量力大小的仪器叫做:弹簧测力计;它主要由7成正比8、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说明):(1)测量前要校零;(2)测量时,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物体的大小应在量程以内。
(3)测量时,弹簧伸长方向要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9、如图9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测量范围)是5N或0~5N,分度值是 0.2N。
10、物理学中,把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
11、物体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若用字母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 表示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他们的关系可表达为G=mg。
在地球表面通过实验测得g≈9.8N/kg,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9.8N。
12、加强物体稳定性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积和降低重心。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其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大小有关。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且与接触面大小无关,与速度无关。
力和机械知识点复习总结
![力和机械知识点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d83f6252ea551811a68737.png)
第六章知识点复习6.1 怎样认识力1.力(1)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的作用。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符号:F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牛顿的符号:N3.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2)改变物体的形状;(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静止运动快慢运动方向的改变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1)提到力必须有两个物体同时存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存在力的作用。
5.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给出力的物体;受力物体:接受力的物体。
(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5)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6.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作用在两个物体上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有力的作用;但有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一、怎样测量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称为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对一个物体来说,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其产生的弹力也越大.1、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的两物体之间存在着挤压.压力、张力、托力、拉力、推力等在本质上都属于弹力.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2)由弹簧、指针、拉杆、刻度面板组成的.(3)刻度是均匀的,分度值是0.2N;(4)量程是0~10N.(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①调零,即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校正;②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不能超过量程;③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④测量时拉杆、弹簧不能与面板相摩擦;⑤读数时,应让视线与面板相垂直.5.怎样用图表示力(1)力的示意图只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对线段的起点和长度不作精确表示,这样的图就叫力的示意图.注: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6.3重力一、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16e72eb580216fc710afdc4.png)
《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一、 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 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二、 重力:⑴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 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重心。
质地均匀 外形规则 物体的重心, 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①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就叫翩擦力。
2、分类:力作用。
4、 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 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 小得多。
6、 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 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洛; ② 水不会由咼处向低处流③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 接触面上产生 静摩擦 一 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5f7f2faef8941ea66e052a.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杠杆、滑轮1、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O)绕着的固定点;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注意:在画力臂时先找到作用点,如下图,然后再画出支点到作用力线的距离,作用力的线必要时需要延长,延长部分用虚线表示。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3)平衡条件:F1×L1=F2×L2(4)种类和应用: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种。
三种都有利也有弊。
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锤子,起子,动滑轮钓鱼杆,筷子,镊子天平,定滑轮L1>L2省力但费距离L1<L2费力但省距离L1=L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注意:省力杠杆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2、滑轮及滑轮组(1)、定滑轮①相当于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②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方向,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人站在低处就可以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2)、动滑轮:①相当于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②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和定滑轮的区别就在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像定滑轮一样人站在低处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3)、滑轮组:通过组合达到同时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优点。
注:物理中类似的组合还有显微镜、望远镜(1)绕线:(奇动偶定)。
当绕在动滑轮上是奇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动滑轮上,简称“奇动”如图2;当系在动滑轮上是偶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定滑轮上,然后开始绕线,简称“偶定”如图1。
注意:省力倍数是看动滑轮上中动滑轮上是2条线,所以省一半的力。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829fb2daef5ef7ba0d3c96.png)
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点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符号:F 力的单位:牛顿;N3.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
(实验室中用弹簧测力计)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6、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它的伸长量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如果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它就要损坏。
2、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注意①不要超过它的量程。
②拉动时保证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得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一、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符号为G,单位为N。
1、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重力通常叫做重量。
2、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二、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1)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mgG=mgG=。
其中g=9.8N/kg。
(2)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注意:1、g为重力与质量的比例常数,数值为9.8 N/kg,2、意思:是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在粗略计算时g可取10 N/kg。
利用mgG=mgG=计算时,要注意式中各量的单位,m的单位是kg,g的单位是N/kg,G的单位是N。
2、重力的方向由于重力作用的效果是将物体拉向地面,因此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特性,可以制成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以在水平仪上悬挂一个重垂线,检查物体表面是否水平。
3、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重心的位置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
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例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
初三物理人教版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人教版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a45301770bf78a6429547f.png)
初三物理人教版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123人教版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弹力弹簧测力计一、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弹性。
(如轻压直尺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原状;压缩弹簧,松手后,弹簧也能恢复原状等等)2、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
(如橡皮泥用力捏后松手它不能恢复原状;面团用力握后松手它也不能恢复原状)3、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如书放于桌面,书和桌子都发生了弹性形变,只不过这种形变量很小,我们不易观察,那么书和桌子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我们平常称它们为压力和支持力。
)我们平时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弹力、张力等等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这些力实质上都是弹力。
4、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以物体产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它的伸长量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如果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它就要损坏。
2、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注意①不要超过它的量程。
②拉动时要避免与外壳摩擦,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尽量保证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得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避免上述摩擦)。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重力一、重力的概念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大到天体之间,小到灰尘之间,以及地球与它附近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正是万有引力把地球和其他行星束缚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转。
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符号为G,单位为N。
1、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一、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二、重力:⑴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和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2、 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1 2(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F F 1 1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 n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的是()A.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A.4.5N B.1.5NC.3N D.2.1N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 )A.偏大B.偏小C.是正确的数值D.无法判断4.如图2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涮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
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3N C.6N D.12N5. 如图3所示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机械,按图中所示的情景使用过程中没有省力的是()6.如图4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体重力都是图1图2G,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最小的是图()7.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500 N B.1 000 N C.1 500 N D.250 N8.如图5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C.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D.他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均是指向地心9. 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A.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B.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C.钢笔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D.为了把桌面上的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的力压抹布10.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6所示。
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6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1.图7所示,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滑轮(甲图)是为了,而塔吊中使用滑轮组(乙图)主要是为了。
12.如图8所示,在生活、生产中我们常遇到下面事例:打夯时夯锤被高高抛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若夯锤的落到地面上时的重力为300N,那么它的质量为______kg(g取10N/kg),不考虑高度对g的影响,它抛起和落下时的重力相比是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13.你玩过滚铁环吗?如图9所示,玩滚铁环游戏时,铁钩与铁环间的摩擦是摩擦,铁环与路图9图5绳子O图6 图7 图8面间的摩擦是 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
14.如图10所示,物体A 重30N ,用F 等于50N 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是 N ;物体B 重30N ,受到F 等于20N 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 所受的摩擦力是N 。
15.如图11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向 更省力,原因是 。
16.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物推入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同一种简单机械,即 ,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 。
17.为抗风,搭帐篷时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人们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固定效果越差,原因主要是 。
一人用100N 的压力将重5N 的地钉竖直缓缓地插入地面,则地钉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 N ;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 N 的拉力。
18.有一个矿井,深20m ,有两个工人将一个重为400N 的矿石从井底匀速拉向井面,如图12所示,动滑轮重20N ,不计其他摩擦。
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则两个工人用的拉力F =__________N ;当矿石拉出井面时,则其中一个工人将绳子移动了________ m 。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19. 如图13所示,在图中画出F 1、F 2的力臂。
20. 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
请在图14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四、实验与探究题(21题4分,22题4分,23题8分,24题8分,共24分)23.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
图17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图10 图11 图12图14图13①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_______两图进行。
②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 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 之间的关系图象。
③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 与N 的关系是_______。
④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
五、综合应用题(6分)25.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
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19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