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单元系的相变.ppt
热力学 第一章
(3)状态参量:描述热力学系统平 衡状态的宏观性质的物理量。
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参量一般可以 直接测量。
广延量和强度量
3、均匀系与非均匀系
(1)均匀系:一个系统各部分的性质完全
一致,称为一个均匀系。(也称为一个相 —单相系) (2)非均匀系:复相系
§1.2 热平衡定律和温度
一、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 实验
2 3 3 6 1
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将1mol的水从1 1000 pn ,求:外界所做的功。
pn
加压到
§1.5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量:系统与外界仅由于温度差,通过边界 所传递的能量。(通过分子间的碰撞来实现)
Q 过程量 热量是能量传递的另一种方式 Q 0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
Q 0 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
3 6 2 3
1
§1.6 热容量和焓
一、热容量
1、引入:桶的装水量(水容量)
M 水容: C h
Q 电容: C U
2、热容量:一个系统在某一过程中温度升 高1K所吸收的热量。
Q C lim T T dQ C dT
单位:焦耳/开尔文 J / K
3、系统的质量对热容量的影响:
an2 ( p 2 )(V nb) nRT V
1mol : a ( p 2 )( v b) RT v
3、简单固体和液体:
V (T , p) V0 (T0 ,0)1 (T T0 ) KT p
例1、一个简单可压缩系统,已知
nR 1 a ; KT pV p V
作业:1、1mol理想气体,在27℃的恒温下 发生膨胀,其压强由 20Pn 准静态地降到 1Pn ,求:气体所做的功和所吸取的热量。 2、在27℃,压强在0至 1000pn 之间,测得 水的体积为V (18.066 0.71510 p 0.04610 p )cm mol 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将1mol的水从1 pn 加压至 1000pn ,求:外界所做的功。
热学 (7 第九章 相变)
在凹(凸)液面情况下,分 子由气相进入液相的概率比 平页面情况的概率大(小)
3、过饱和蒸气、凝结核、云室
若没有足够的凝结核,或凝结核过小,即使蒸气压强超过 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液滴仍不能形成并长大,因而出现 过饱和现象,这样的蒸气称为过饱和蒸气压,或过冷蒸气。
4、云及人工降雨
暖云:大小水滴共存 冷云:由冰晶组成 混合云:由冰晶和水滴组成
四、气液两相图
汽化曲线, 是液态和气态的分界线
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沸点与外界压强的关系
汽化曲线终点就是临界点K 汽化曲线始点O是三相点
§9.3 克拉珀龙方程
一、方程的推导
两相平衡时的温度T和压强p有函数关系,相平衡曲线
气液二相图 汽化曲线
固液二相图 熔化曲线
Q1 ml
A m(2 1) p
pk
Vmk
T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k
a
V2 2 mk
Vmk
b
R Tk
a 27b2
a
2 9b2
3b
b
R
8a 27bR
对比物态方程
3
2
3
1
8
对应态定理: 一切物质在相同的对比压强和对比温度下, 就有相
同的对比体积了.
n n n n n n
蒸发 相平衡 凝结
1、影响蒸发的因素
表面积 温度 通风
2、饱和蒸汽及饱和蒸汽压
液气两相达到平衡时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其压强称为饱 和蒸气压。
材料热力学课件11三元相图及凝固组织三元匀晶相图
2024/2/3
T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4
T5
T4
T3
。y合金
T2 T1
。x合金
T3
T2
T1
24
3.4 变温截面(或垂直截面)
截面常平行于一边或过某一顶点。纵、横坐 标分别表示温度和合金成分,图中的线条同 样表示相变温度,可以与二元相图一样分析 合金的相变过程
在变温截面上不能表示相的成分,因为垂直 截面上液相线和固相线不是一对共轭曲线, 之间不存在相平衡关系,因此在变温截面上 就不能应用杠杆定律计算平衡相的百分含量
三元相图的浓度三角形
2024/2/3
3
三角形内任一点x合金的成分求法
三边AB、BC、CA按顺时针方向分别代表三组元B、C、 A的含量
由x点分别向顶点A,B,C的对应边作平行线,顺序交 于三边的a,b,c点,三线段之和等于三角形的任一边长, 即 xa+xb+xc=AB=BC=CA =合金的总量(100%)
通过x点的正确连线位置:液相成分
点m位于Bxf线的下方,而固相成分
点n位于Bxf线的上方,这样才符合上
述规律:
应用杠杆定律计算两个相的百分含量?
CA
/ CC
CAL
/ CCL
2024/2/3
22
等温截面作用
1.表示在某温度下三元系中各合金存在的相态; 2.表示平衡相的成分,可以应用杠杆定律计算平衡相
2024/2/3
10
2.2 重心法则
当一个三元合金o分解为三个不同成分的平衡相x、y和z 时,此o合金的成分点必然位于由x、y和z三相成分点所 连成的三角形内,a,b,c点分别相当于yz,xz和xy两相 之和的成分点。
相变
(2)熔体中所含网络变性体及中间体氧化物的作用。
3、界面情况
各相的分界面对析晶最有利,存在相分界面是熔体析 晶的必要条件。
2、相变过程的压力和浓度条件 从热力学知道,在恒温可逆不作有用功时: ΔG =VdP 对理想气体而言 P2 P2
RT P2 G VdP dP RT ln P P 1 P1 P1
设平衡蒸汽压力为P0 ,当过饱和蒸汽压力 为P的气相凝聚成液相或固相时,有 P0
G RT ln P
u T ,即说明在高温阶段,T ,u 。
过冷度很大时, u B (1 0) B
晶体生长速率受原子通过界面的扩散速率控制。
GeO2晶体生长与过冷度的关系
出现峰值原因:
高温阶段主要由液相变成晶相的 速率控制,增大T 对此过程有利,
故 u 增大。
低温阶段主要由相界面扩散控制, 低温不利于扩散,故 u 降低。
0~(-1)
1/2~1
(1/2~1)△Gk
非均态核化速率:
Gk Gm I S B S exp( ) exp( ) RT RT
*
二、晶体生长过程动力学
物质扩散到晶核表面的速度
晶体生长速率 由液态转变为晶体结构的速度
能 量
q
G
晶体稳定位置
.
液体稳定位置
距离
有效跃迁频率:Q=n*v
m exp( ) 0 质点的跃迁频率: RT
C
D
△T
熔点
两曲线重叠区愈小,愈易形成玻璃;反之,重叠区愈大, 则容易析晶而难于玻璃化。由此可见,要使自发析晶能力大的
熔体形成玻璃,只有采取增加冷却速度以迅速越过析晶区的方
法,使熔体来不及析晶而玻璃化。 不重叠如何析晶? 1、加成核剂,成核位垒低 晶核形成速率曲线和晶体长大速率曲线重叠,如微晶玻璃 中加二氧化钛。 2、先在成核区成核,后加热到生长区长大。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
自由能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
(2) 纯晶体的凝固
在一定温度下,从一相转变为另一相的自由能变化为
GV
LmT Tm
式中,ΔT=Tm-T,是熔点Tm与实际凝固温度T之差。
由上式可知,要使 ΔGv<0,必须使ΔT>0,即 T<Tm,故ΔT称为过冷度。晶 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表明,实际凝固温度应低于熔点Tm,即需要有过冷度。
GS x 1 x x ln x 1 x ln(1 x)
NT kTm 式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 Tm是熔点;x是界面上被固相原子占据位置的分数;
而 ,其中Lm为熔化热, ,是界面原子的平均配位数;是晶体配位数。
恒小于1。
(2) 纯晶体的凝固
将上式按 GS 与x的关系作图,并改变值,得到一系列曲线,如下图所示。 NT kTm
晶体长大方式和生长递率 晶体的长大方式与上述的界面构造有关,可有连续长大、二维形核、螺型位错 长大等方式。 a.连续长大
对于粗糙界面,由于界面上约有一半的原子位置空着,故液相的原子可以进 入这些位置与晶体结合起来,晶体便连续地向液相中生长,故这种生长方式为 垂直生长。对于大多数金属来说,由于动态过冷度很小,因此其平均生长速率 与过冷度成正比,即
dG= Vdp- SdT。 在等压时,dp=0,故上式简化为:
dG S dT 由于熵恒为正值,所以自由能是随温度增高而减小。
(2) 纯晶体的凝固
纯晶体的液、固两相的自由 能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 这样,两条斜率不同的曲线必 然相交于一点,该点表示液、 固两相的自由能相等,故两相 处于平衡而共存,此温度即为 理论凝固温度,也就是晶体的 熔点Tm。事实上,在此两相共 存温度,既不能完全结晶,也 不能完全熔化,要发生结晶则 体系必须降至低于Tm温度, 而发生熔化则必须高于Tm。
热学 (7 第九章 相变)
四、气液两相图
汽化曲线, 是液态和气态的分界线
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沸点与外界压强的关系
汽化曲线终点就是临界点K 汽化曲线始点O是三相点
§9.3 克拉珀龙方程
一、方程的推导
两相平衡时的温度T和压强p有函数关系,相平衡曲线
气液二相图 汽化曲线
固液二相图 熔化曲线
Q1 ml
A m(2 1) p
在凹(凸)液面情况下,分 子由气相进入液相的概率比 平页面情况的概率大(小)
3、过饱和蒸气、凝结核、云室
若没有足够的凝结核,或凝结核过小,即使蒸气压强超过 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液滴仍不能形成并长大,因而出现 过饱和现象,这样的蒸气称为过饱和蒸气压,或过冷蒸气。
4、云及人工降雨
暖云:大小水滴共存 冷云:由冰晶组成 混合云:由冰晶和水滴组成
pk
Vmk
Tk
pk
a
V2 2 mk
Vmk
b
R Tk
a 27b2
a
2 9b2
3b
b
R
8a 27bR
对比物态方程
3
2
3
1
8
对应态定理: 一切物质在相同的对比压强和对比温度下, 就有相
同的对比体积了.
8a Tk 27bR Vmk 3b
a pk 27b2
临界比容:液态的最大比容 临界压强:液态的最大饱和蒸汽压 临界温度:等温压缩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
pk, k Tk之间的关系
临界系数
第八章三元相图
5. 等温线投影图
判断合金转变的临界温度点
8.3固态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1. 相图的空间模型 ●三个组元的熔点 ●三个液相面: 组元A、B、C的初始结晶面 ●三条二元共晶转变线 E1E:L→A+B E3E: L→A+C E2E:L→B+C; ●二元共晶开始面 ●一个三元共晶点E: LE→A+B+C; ●一个三元共晶面 (四相平衡面) mnp
●结晶速度足够慢,液、固 相均能充分扩散,固相成分 由S1→ S2 →S3 →S4变化, 液相成分由L1 →L2 →L3 →L4 ,直至液相耗尽。 最后得到与合金组成完 全相同、成分均匀的三元固 溶体。
4. 变温截面图 (垂直截面) ●三元系变温截面截取三 维相图中液相面及固相 面所得的两条曲线并非 固相及液相的成分变化 迹线,它们之间不存在 相平衡关系,因此,只 可以根据这些线判断合 金凝固的临界温度点, 而不能根据这些线确定 两平衡相的成分及相对 量(即,不能应用杠杆 定律)。
8.1.4 三元相图中的杠杆定律和重心定律 1. 直线法则 当三元系统两相平衡共存时,在某 一温度下,合金的成分点与两平衡相的 成分点必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合金成分o,两相α、β成分分别 为n 、 m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 2. 杠杆定律 用杠杆定律计算等温截面上两平衡相的质量百分数 wα = mo/mn × 100% wβ = on/mn × 100% ★ 直线法则和杠杆定律的推论: ●当给定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处于两相平衡时,若其中一相的成分 给定,另一相的成分点必在两已知成分点连线的延长线上; ●若两个平衡相的成分已知,材料的成分点必位于此两个成分点 的连线上。
8.1.1 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 一般用成分三角形或浓度三角形表示。三元系的成分常用的 成分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另外,也采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 形) 1. 等边成分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C分别表示三个组元; ●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表示 3 个二元系的成分坐标; ●三角形内的任一点表示三 元系的某一成分。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三章 单元系的相变
三.化学势分析
Vm
O K
范氏方程的平衡曲线
B T, p A T, p
J
J
K O
G
B G+L
D
N
L
A
M
R
p
D NR BA M
p
d SmdT Vmdp
p
dT 0 O pO Vmdp
NDJ段:Gm 最大, 不稳定 OKBAMR段:Gm 最小, 稳定
BN段: 亚稳 过饱和蒸气
JA段:
过热液体
两相平衡曲线:两相平衡共存,温 度和压强只有一个独立。
三相点:三相平衡共存,温度和压 强完全确定。
临界点:汽化线终点,温度高于此 点,无液相。由于临界点的存在, 从两相中任意一相的某一个状态出 发,可以经绕过临界点的任意路径 连续进行气—液的过渡而无需经过 相分离(或两相共存)的状态。
固 三相点 •
RT ln pr p
将上式代入*,以及p 2 ,得 :
r
2 v ln pr
r 107 m, pr r 108 m, pr r 109 m, pr
RTr
p
可见,液滴的平衡蒸汽压与液滴的半径有关
p 1.011; p 1.115; p 2.966;
三.中肯半径与过饱和蒸气
S U pV ,
T
S0
U0
p0V0
T0
2.稳定性条件
2S0 2S
系统的平衡条件
2S 2S 0
TdS
dU
pdV
S U
V
1 T
,
S V
U
p T
以 T,V 为自变量,有:
1 T
T
1 T
V
T
材料化学--相平衡和相转变
等含量规则:在等边三角 形中,平行于某一边的直 线上任一点都含有等量的 对面顶点的组元;
共轭相:可以用结点表示的彼此平衡的相; 杠杆规则:在多相系统中,表示两相平衡时的系统总组成
点处于结线上并将结线分成两段,结线的两个端点分别表 示每一相的组成,两线段的长度与各相的含量成反比。
11
呆性点(中性点):在特殊条件下(如形成一致熔化合物) 能使两相成为相同组成而使系统消失一个自由度的点(如 共熔点或称共晶点)。
斜
1200℃
四
方
~2370C
立
方
1000℃
单斜 四方:转变迅速,伴随 7 ~ 9 % 的体积收缩;
—— 添加适量的 CaO 或 Y2O3 形成稳定的立方晶相。
20
3. 二元体系的相图
二元体系:组元数为2的体系; 对于固态体系,蒸气相很不重要,因此:
F=C+1–P=3–P ——最小自由度为0 最多平衡共存的相数为3; —— 二元体系只包括温度和组成浓度两个变量,二元相
相区接触法则:相邻相区的相数差1(点接触除外)。
立体相图中彼 此以面接触的
相区
13
2. 单元体系的相图
单元体系:组元数为1的体系; F=C+2–P=3–P
系统中相数不可能小于1 最大自由度为2; 最小自由度为0 最多平衡共存的相数为3。 —— 不存在浓度问题,影响系统平衡的因素只有温度和
3. 必须正确判断独立组分数、独立化学反应式、相数以及限制条件数, 才能正确应用相律;
4. 自由度只取“0”以上的正值,如果出现负值,则说明体系可能处于 非平衡态。
8
相图
相图(平衡状态图,或平衡相图):反映物质随温度、压 力等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的状态图,表示热力学平 衡条件下体系所处的状态,包括所含的相数,各相的形态、 组成和数量。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第八章 相变
T3 >T2 >T1,rk2 > rk1
.
rk值可以通过求曲线的极值来确定。
d(⊿G)/dr = 4n HT r 2 8nr 0
T0
rk
2T0
HT
2
/ GV
.
讨 论 rk 2H T 0T2/GV
rk是新相可以长大而不消失的最小晶 胚半径,rk值愈小,表示新相愈易形成。
举例说明 S1 S2 (晶型转变、有序-无序转变)
L1 L2 (液体) A+BC 亚稳分相 (Spinodal分相)
相变的应用
• 陶瓷、耐火材料的烧成和重结晶,或引入矿 化剂控制其晶型转化;
• 玻璃中防止失透或控制结晶来制造各种微晶 玻璃;
• 单晶、多晶和晶须中采用的液相或气相外延 生长;
• 新型铁电材料中由自发极化产生的压电、热 释电、电光效应。
一、按热力学分类 (P,T) 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
一级相变:体系由一相变为另一相时,如两相的化 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级偏微商(一级导数)不相等的 称为一级相变
1= 2
1 P
T
2 P
T
1 2 T P T P
(V 1 V 2 ) (-S 1 S 2 )
因此在一级相变时熵(S)和体积(V)有不 连续变化。即相变时有相变潜热,并伴随有体积 改变。
.
奥氏体a)与马氏体b)的点阵结构 及溶于其中的碳原子所在的位置
.
(A)为一四方形的母相—奥氏体块,
(B)是从母相中形成的马氏体示意图
A2B2C2D2和A1‘B1’C1‘D1’二个平面在相变前后保持既不扭 曲变形也不旋转的状态,这两个把母相奥氏体和转变相马氏体之 间连接起来的平面称为习性平面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三章
2020/4/4
17
由开系的基本热力学方程知: dU TdS pdV dn
S
U
p V
T
n
S
U
p V
T
n
由熵的广延性质: S S S
δS
1 T
1 T
δU
p T
p T
δV
T
T
δn
利用熵判据,平衡时总熵应有极大值,所以: δS 0
2020/4/4
18
T T 热平衡条件
独立变化。
• 相平衡曲线 在单元两相系中,由相平衡
条件所得到的T—p之间的关系p = p( T ),在T—p图上所描述的曲线
称为相平衡曲线。
AC—汽化线,分开气相区和液相区; AB—熔解线,分开液相区和固相区; 0A—升华线,分开气相区和固相区。
2020/4/4
24
单元两相平衡共存时,必须满足下面三个平衡条件:
第三章 单元系的相变
单元系:化学上纯的物质系统。 相:被一定边界包围,性质均匀的部分。
2020/4/4
1
§3.1 热动平衡判据
一、熵判据
• 虚变动
为了对系统的平衡态作出判断,必须考虑系统在平衡态 附近的一切可能的变动,这里面就有趋向平衡态的变动和 离开平衡态的变动。在热力学范围内,不考虑涨落现象, 系统一旦达到平衡态以后,其性质就不再发生变化了。因 此,在平衡态附近的一切可能的变动就是理论上虚拟的, 并不代表系统真实的物理过程,引进它的目的完全是为了 从数学上方便地导出系统的平衡条件。这类似于理论力学 中的“虚位移”概念。并以δ表示之。
它对各种平衡态系统包括化学平衡系统均成立。
2020/4/4
22
热统-(PDF)
§ 3.8 临界现象和临界指数
二、液气流体系统
t T Tc Tc
1、l g (t) , t 0
1、临l界 指g数:(t )
,
t
0.34
0
2、T (t) T (t ) '
t 0, t 0。
' 1.2
28
§ 3.8 临界现象和临界指数
3、p pc c , t 0 K 5.0 4.6
p
( p ' 2 , T ) ( p ', T )
r
( p ' p 2 )v RT ln p '
r
p
14
§3.6 液滴的形成
实际问题中,p ' p 2 / r , 上式可近似为:
( p ' p 2 )v RT ln p '
r
p
ln p ' 2 v
p RTr
以水滴为例:在温度T = 291K时,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和
r 自由能判据:定温定容时平衡态的自由能最小。
F=0 ;V 和n 可独立变动,有: 力学平衡条件 p p 2
r
相变平衡条件
说明:当两相分界面是平面时(即r →∞),两相的力学 平衡条件为两相的压强相等。
12
§3.6 液滴的形成
2. 曲面上的蒸汽压与平面上的饱和蒸汽压的关
系:
设分界面为平面时,饱和蒸汽压强为p;分界面
整个系统的自由能为三相的自由能之和: F F F F ( p p )V A ( ) n
假定液滴是球形,则有:
V 4 r3, A 4 r2
3
V 4 r2 r A 8 r r
11
§3.6 液滴的形成
第6章 单元系相图
第6章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材料的性能组织结构相种类数量尺寸形状分布C ONTENTS6.1 单元系相变的热力学及相平衡6.2纯晶体的凝固6.1单元系相变的热力学及相平衡1. 相(Phase)在一个系统中,成分、结构相同,性能一致的均匀的组成部分叫做相,不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该界面称为相界面。
注意:相在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上是均匀的。
相界面和晶界的区别。
6.1单元系相变的热力学及相平衡2. 组元(Component)组元通常是指系统中每一个可以单独分离出来,并能独立存在的化学纯物质,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组元就是构成系统的各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
按组元数目,将系统分为:一元系二元系三元系……化学元素:Cu, Ni, Fe 等化合物:Al 2O 3, MgO, Na 2O, SiO 2等6.1单元系相变的热力学及相平衡3. 相平衡在某一温度下,系统中各个相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互相转变,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相平衡。
各组元在各相中的温度、压力和化学势相同。
A B热力学动态平衡6.1单元系相变的热力学及相平衡4.吉布斯相律(Gibbs Phase Rule)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系统中自由度与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定律,通常简称为相律。
f = C-P+N只考虑温度和压力对系统平衡状态的影响:f = C-P+2凝聚系统:f = C-P+1式中:f(freedom)是自由度数;C(component)是组成材料系统的独立组元数;P(phase)是平衡相的数目。
吉布斯相律的应用和局限性相律是检验、分析和使用相图的重要工具,利用它可以分析和确定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相数,检验和研究相图。
注意使用相律有一些限制:(1)只适用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各相温度相等、压力相等、化学势相等(化学平衡)。
(2)只表示体系中组元和相的数目,不能指明组元和相的类型和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就是说,如果平衡稳定性条件得到满足,当系统对平衡发生 某种偏离时,系统中将会自发产生相应的过程,以恢复系统的
平衡。平衡的稳定性条件适用于整个均匀系统。
§3.2 开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以得到内能判据 。
三、平衡判据的应用
设有一个孤立的均匀系统,考 虑系统中任意一个小部分,以
T、p 和 T0、p0 分别表示子
系统和媒质的温度与压强。
设想子系统发生一个虚变动,其内能和体积变化分别为
V U和
。由于整个系统是孤立的,媒质的内能和体积
应有相应的变化 U 0 和 V0 ,使:
U U 0 0 V V0 0
可以根据自由能或吉布斯函数的上述性质,对等温等容系统 或等温等压系统进行判断,称为自由能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
等温等容系统处在稳定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为:
F 0
(3.1.3)
将F做泰勒展开,准确到二级,有:
F
F
1 2
2F
(3.1.4)
由 F 0 和 2 F 0 可以确定平衡条件和
平衡的稳定性条件。
单元系指化学纯的物质系统,它只含一种化学组(一个 组元)。 如果一个系统不是均匀的,但可以分为若干个均匀 的部分,该系统成为复相系。
在热力学中需要用四类参量来描述一个均匀系统的平衡状 态,均匀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可以表达为这四类参量的函数。
对于复相系中的每一个相,也需要用四类参量来描述的平 衡态,各相的热力学函数可以表达为各自参量的函数。
如果熵函数的极大不止一个,则其中最大的极大相应于稳定
平衡,其它较小的极大相应于亚稳平衡。
亚稳平衡是这样一种平衡,它对于无穷小的变动是稳定的,
对于有限大的变动则是不稳定的。
如果发生较大的涨落或者通过某种触发作用,系统就 可能由亚稳平衡状态过渡到更加稳定(熵更大)的平 衡状态。
熵判据是基本的平衡判据,只适用于孤立系统。
T
S 0
U 0
p0V0
T0
将以上两式代入 ,有:
~
S
U
1 T
1 T0
V
p T
p0 T0
0
因为在虚变动中和可以独立地改变,要求:
T T0 , p p0 (3.1.9)
达到平衡时系统中的任何部分与系统其余部分的温度
和压强应该相等。换句话说,达到平衡时整个系统的
温度和压强应相同。
如果熵函数的二级微分是负的,即:
第三章 单元系的相变
教学重点:
- 各种平衡判据及自发过程进行方向的判断 - 单元系的复相平衡条件 - 三相图和克拉珀龙方程
§3.1 热动平衡判据 一、熵判据
熵增加原理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少。孤立系统中发生的 任何宏观过程,包括趋向平衡的过程,都朝着使系统的熵增加 的方向进行。
如果孤立系统已经达到了熵为极大的状态,就不可能再发生任 何宏观的变化,系统就达到了平衡态。我们可以利用熵函数这
孤立系统处在稳定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为
S 0
(3.1.1)
作泰勒展开,准确到二级,有:来自SS1 2
2S
(3.1.2)
当熵函数的一级变分S 0时,熵函数有极值;当熵函数的一
级变分S 0 二级变分 2S 0时,熵函数有极大值。
由S 0 可以得到平衡条件,
由 2 S 0 可以得到平衡的稳定性条件。
(3.1.7)
熵是广延量,虚变动引起整个系统的熵变等于:
~
S S S0
将S和S0作泰勒展开,准确到二级,有:
S
S
1 2
2S
S 0
S0
1 2
2
S0
在稳定的平衡状态下,整个孤立系统的熵应取极大
值。熵函数的极值要求:
~
S S S0 0
(3.1.8)
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 S U pV
等温等压系统处在稳定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为:
G 0
将G作泰勒展开,准确到二级,有:
(3.1.5)
G
G
1 2
2G
(3.1.6)
由 G 0 和 2G 0 可以确定平定平衡条件
和平衡的稳定性条件。 对于等温等容和等温等压系统,也可能出现亚
稳平衡中性平衡等情况。
除了熵,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判据以外 ,还可以 根据其它热力学函数的性质,例如,根据在熵和体 积不变的条件下,系统的内能永不增加的性质,可
但是,这里有两点很重要的区别:
一、以前所讨论的均匀系统都是闭系,它的物质的量是不变 的。现在物质可以由一相变到另一相。一个相的质量或 摩尔数是可变的,是一个开系。
二、整个复相系要处于平衡,必须满足一定的平衡条件,各 相的状态参量不完全是独立的变量。
本节先讨论开系的热力学方程
考虑吉布斯函数,根据(2.1.4)式,吉布斯函数的全微分为
2S
2S U 2
U
2
2
2S UV
UV
2S V 2
V
2
0
(3.1.12)
通过导数变换,可将上式的二次型化为平方和,有:
2S
CV T2
T 2
1 T
p V
T
V 2
0
(3.1.13)
如果要求对于各种可能的虚变动都小于零,应有:
CV
0, p V
T
0
是平衡的稳定性条件 。
(3.1.14)
假如子系统的温度由于涨落或某种外界影响而略高于媒质,热 量将从子系统传递到媒质。根据平衡稳定性条件,热量的传递 将使子系统的温度降低,从而恢复平衡。
对于其它非孤立系统,只要把参与变化的全部物体都 包括在系统之内,原则上可以对各种热动平衡问题作 出问答 。在实际应用上,对于某些经常遇到的物理 条件引入其它判据是更为方便的。
二、自由能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
(A) 在等温等容条件下,系统的自由能永不增加; (B)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吉布斯函数永不增加。
~
2 S 2S 2S0 0
(3.1.10)
则函数将具有极大值。
因媒质比子系统大得多( V0 V , CV0 CV )
当子系统发生变动,内能和体积有 V 和 U 的
变化时。可以忽略 2 S ,而将式(3.1.10)近
似为: ~
2 S 2S0 0
(3.1.11)
根据泰勒展开公式,
一性质来判定孤立系统的平衡态。这称为熵判据。
孤立系与其它物体既没有热量的交换,也没有功的交换。如 果只有体积变化功,孤立系条件相当于体积不变和内能不变, 在体积和内能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如果围绕某一状态发生的 各种可能的虚变动(理论假设的)引起的熵变 △S0 ,该状态 的熵就具有极大值,是稳定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