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
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
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
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
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
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
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
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也很大,这种情况大概始于秦代。
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
”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
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
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
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
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制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
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
当时在日本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唐果子就有20xx年间,日本僧人泽庵学习中国烹饪,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进行腌渍,日本人便将其称之为泽庵渍。
2019-2020高三历史12月份特供卷(一)(安徽省江淮十校)附解析
2019-2020高三历史12月份特供卷(一)(安徽省江淮十校)附解析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提到:“西周的城邑,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
宗周成周是定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最下层则是直接控制田野的邑。
”这种“层级结构”A.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B.是古代官僚政治建立的重要标志C.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长江流域D.实现了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2.秦法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
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
”汉法也规定:“贩卖缯布不盈二尺二寸者,没人之。
能捕告者,以畀(给予)之。
”材料反映出秦汉时期A.注重立法规范市场秩序 B.商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C.通过立法确保产品质量 D.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3.西汉末年以后,豪强地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田庄内部自给自足。
考古发现在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有许多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陪葬品。
这主要说明A.田庄威胁个体经济发展 B.汉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C.汉代厚葬风气比较盛行 D.田庄经济具有一定进步性4.唐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监察,曾设立十道按察区(后增至十五道),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
材料表明A.加强对地方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监察官不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C.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 D.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历史趋势5.据史料记载,公元8—10世纪时,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超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专门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还出现了一些将舶来的商品进行加工的新型行业。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得到发展 B.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C.中国的海外贸易地域更加辽阔 D.广州外贸发达已成为国际化都市6.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民以食为天”。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
“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
”_____ 孙中山先生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
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
”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从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出发,最基本的定义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另一种是狭义的,指人类在实践中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具有悠久的历史性自山西猿人和云南猿人用火进行熟食开始,中国已有170-180万年的熟食历史。
如从确切有用火熟食的北京猿人算起,也有50-60万年的历史。
从火在下水在上的“烹饪”算起,中国至少也有1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绝无仅有的。
饮食文化的民族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性(1)中华民族的博食中国现代饮食原料总数已达1万种以上。
(2)独特的饮食制作方法蒸、炒、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
蒸法已有6000年,爆法已有2000多年,至今仍为华人所独有。
(3)风味流派众多人们知道最多的是川、鲁、苏、粤、浙、湘、闽、徽8大菜系。
还有许多地区性的乡士、养生素食等风味有百种之多的风味流派。
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巨大的拓展性和博大的兼容性(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春秋时期,越南、泰国;明清时期,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一些国家都一直或间接的受中国饮食原料、工艺、食品、风俗左右。
浅谈日本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浅谈日本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摘要:中国与日本作为东亚邻国在历史与文化上自古以来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日本饮食文化更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本文通过从食材,食用器皿,食用方法与目的三个方面探讨日本文化中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从而加深对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日本;饮食文化;中国文化最早的中日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其中饮食文化便是交流一个重要方面。
中日交流历史经历史长河的浸淫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已然对日本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日本语言中丰富的中文汉字元素;日本传统服饰和服可以溯源到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棉麻布贸易的往来;日本现存寺庙的建筑设计深受唐朝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影响。
随着文化交流的愈发深入,中国的饮食文化和习惯也深深影响着日本的饮食,饮食文化的渗透也映射了很多日本其他文化形成的过程。
一、食材(一)拉面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拉面是源于中国,早在中国汉朝时期,已有“南米北面”的之说,清晰概括了中国当时的饮食状况。
日本学者市毛弘子分析认为,“小麦粉及其加工品是伴随着佛教从中国传来的”“在相当早的时候就随着佛教一起传来,以寺院为中心,渐渐地传播开来”。
[1]其中,面条类的食物8 世纪初就随佛教由中国传入了日本,起初的名字曰索饼或麦绳,到18 世纪才将索饼称作面[2]。
后来日本拉面凭借简单的操作和与不同辅料都百搭的特性逐渐在日本风靡起来,同时满足了许多素食爱好者的需要。
之后面条经过日本人的改造和发扬之后,之形成了由日本风味的独特面食(拉面、乌冬面等)。
由此可见,中国的面条转变成为日本的拉面,也得到了广大当地人们接受和认可。
(二)豆腐豆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最早的记载中其发明者为中国汉代淮南地区的王刘安。
最初的记载中,豆腐作为崇尚长生者作为类似炼丹的一种实验,口味不佳。
后经过不断改造,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将豆腐的制作工艺传到了日本。
由于佛学传播一开始具有阶级性,豆腐起初只能被僧侣和贵族享用,因此推广度不高。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差异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1.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的饮食文化,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二章:中国饮食习惯与礼仪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掌握一些与饮食习惯和礼仪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讲述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和注意事项介绍一些与饮食习惯和礼仪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习惯和礼仪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2.4 作业观察和了解在中国餐厅用餐的礼仪和规范,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三章:中国主要食品介绍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主要食品种类和特点掌握一些与中国主要食品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主要食品种类和特点讲述中国主要食品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介绍一些与中国主要食品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主要食品的制作和食用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主要食品的特点和食用方式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3.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的主要食品种类和特点,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四章:中国地方特色菜系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地方特色菜系和特点掌握一些与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地方特色菜系和特点讲述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的历史和传承介绍一些与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4.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的特点和历史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4.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地方的特色菜系和特点,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五章:中国茶文化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一些与中国茶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讲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些与中国茶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5.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茶文化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和差异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5.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的茶文化,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六章: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掌握一些与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讲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特色食品和习俗介绍一些与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6.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6.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的关系掌握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的关系讲述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观念和饮食习惯介绍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7.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观念和饮食习惯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7.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饮食文化与健康的关系,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掌握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力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讲述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发展介绍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力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8.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力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8.4 作业调查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在本国的传播和影响,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九章:中国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掌握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未来发展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9.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讲述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革和创新介绍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未来发展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9.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文化未来发展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革和创新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9.4 作业调查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在本国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0.1 教学目标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所学的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通过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0.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10.4 作业编写一篇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短文,可以是介绍某一种特色食品,或讨论某一个相关话题准备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问题进行小组研究,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案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例子
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例子
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很多例子。
以下是一些例子:
1.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是一个由中国文明和儒家思想所影响的区域,包括
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汉语被广泛使用,汉字成为这些国家的官方文字之一。
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佛教也被广泛传播到这些地区,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发展。
2.饮食文化:中国美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许多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都受到了
中国美食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寿司、韩国的泡菜等都是受到中国美食影响而形成的特色食品。
3.民俗文化:中国的民俗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周边国家。
例如,春节是全球华
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世界各地华人最为重视的节日。
此外,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等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广受欢迎。
总之,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体现在语言、饮食等方面,还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在亚洲的影响力
中国饮食文化在亚洲的影响力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为丰富多彩的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国的饮食文化由来已久,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包括印度、中东、欧洲等地的文化。
因为多年来的交流,中国饮食文化逐渐扩展到亚洲地区。
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的一种流行文化,其影响力十分显著。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涉及到各种不同口味和方式的菜肴,以及茶文化和酒文化。
中国的菜肴被广泛认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中国菜肴的影响开始传播到周边国家,例如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地,展现出中国饮食文化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性。
中国菜肴具有独特的味道和风格,以独具特色的烹饪技巧和食材组合而闻名于世。
例如,中式烹饪的四大菜系是川菜、粤菜、湘菜、鲁菜,在国内和国际上备受欢迎。
川菜以其辛辣和丰富的味道而闻名,粤菜则以其多样化,轻巧,细腻的味道而著名。
湘菜以其鲜辣香辣而著名,鲁菜则以其口味清淡,爽口可口而备受喜爱。
除了菜肴之外,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另一个体现。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茶文化包括种植,炒制和饮用茶等多个方面。
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食品,也是一种社交和文艺体验的方式。
茶文化也被广泛推广到亚洲其他地区,包括日本的茶道和韩国的茶文化。
饮酒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的饮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国的酒分为黄酒、米酒、白酒等多种类型,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的酒在亚洲地区也备受欢迎。
例如,日本的清酒和白兰地,韩国的焦酒,都是材料从中国引进,并发展成为本国酒的成功案例。
在亚洲地区,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
中国菜肴,茶文化和饮酒文化对于当地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也随着亚洲民族之间的友好来往使得中国的饮食文化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和发展更广阔。
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多样,远播海内外,给亚洲地区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当今亚洲地区种族文化,和平友好合作的背景下,中国的饮食文化仍将继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带领大家前往新的盛宴和文化的奇遇之旅。
重磅!中央发文支持中华烹饪等文化项目走出去
重磅!中央发文支持中华烹饪等文化项目走出去作者:大山来源:《烹调知识》 2019年第4期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特别要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重点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
这对推动中国餐饮企业走向海外无疑是一重大利好。
一、中央首次把包括推动美食文化走出去,列为服务国家改革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意义重大《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要基本形成,要在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使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交流工作,中外人文交流事业蓬勃发展,为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意见》的正式发布,将通过美食等文化交流项目进一步有力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增强中国文化形象的亲近感。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显著提升。
中华美食和烹饪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二、中央《意见》对复兴和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意见》要求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
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统筹整合现有相关资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
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
历史上第一次,由党中央亲自领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工作,还特别强调要利用海外中餐馆来传播中国文化故事。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的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的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独特的饮食文化之一,它以其丰富多样、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制作精巧等特点,深受周边国的欢迎和好评,对周边国家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
1、改变周边国家的饮食习惯
中华饮食文化以独特的烹饪方式、食材和口味而闻名于世界,不仅在中国内部深受欢迎,还在许多周边国家拥有大量的忠实粉丝。
例如,日本中华料理广泛流传,其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为日本人提供了更丰富的饮食选择。
2、传播饮食习惯
中华饮食文化在周边国家也推广了一些饮食习惯,例如饺子和汤圆等传统食品,这些在东亚地区非常受欢迎。
3、提高餐馆和厨师的水平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厨师和餐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提高了餐饮行业的技术和服务质量,使许多餐馆和厨师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中华烹饪技术和菜谱。
二、以上饮食文化互动的意义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不仅意味着饮食的丰富多彩,还意味着区域性的文化交流。
它可以促进东亚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加深东亚各国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总之,中华饮食文化在周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已经成为东亚地区文化和饮食的象征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在未来的影响和作用仍然会越来越大。
论中国饮食在中华文明史及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
论中国饮食在中华文明史及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饮食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饮食在中华文明史及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饮食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在封建社会,中国饮食文化处于封建文明的核心地位。
同时,中国古代注重礼仪,饮食礼仪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宋代,饮食文化获得了发展和创新。
大宋时期,菜谱开始写成书籍,随着霓裳羽衣舞的流行,饮食文化更加地成为社交场合的一部分。
如果说封建社会中的饮食文化是宗教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产物,那么朦胧诗时期中的饮食文化则被复杂、多样的文化影响所塑造。
中国饮食在世界饮食文化中的影响中国以其丰富的口味和讲究口感而与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产生了交流和影响。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仅与周边国家相互影响,还促进了全球饮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如今,中国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餐在全球发展中餐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外交的逐渐成熟与之成正比,达成国际影响力的转型。
过去的几十年中,中餐在全球各地推广得非常快,从位置、布局、菜肴颜色和形状,到菜系和口味等各个方面,全球中餐的框架和特点越来越明显。
在许多国家的城市中,中餐已经形成了一种经济强大的文化,吸引了许多餐饮企业来到当地发展中餐。
中餐对世界菜系的影响中国饮食作为世界上最早创造的饮食文化之一,其影响已经到达了世界各地。
中餐对世界上其他菜系的影响不仅包括菜系特色和口味合理性的传承和创新,还包括厨师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饮食文化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视并发扬光大我们的饮食文化,在世界饮食文化的舞台上展现我们的风采。
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发展与融合
中国饮⾷⽂化在美国的传播、发展与融合2019-10-17摘要:经地域、⾃然、资源、体制等显著特征形成的中国饮⾷⽂化进⼊美国后,经过排斥、崛起、融合发展阶段,逐步壮⼤并被美国消费者所认可,中国饮⾷⽂化在美国得以继承与发扬。
本⽂主要探讨中国餐饮及饮⾷⽂化在美国的传播、发展、融合,及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餐饮;⽂化;融合各民族饮⾷习惯、烹饪⽅式、⾆尖偏好因其发展初期的地域位置、资源类别、耕作⽅式的不同,成年上万年逐步形成了固式格式,以民族标签的⽅式展⽰了民族历史沿⾰和价值取向,成为⼴义⽂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五千年⽂化积淀的中华民族因⾃然环境、儒家思想、社会更替等因素形成了“民以⾷为天,⾷以味为先”的独特饮⾷习惯、烹饪技巧以及“夫礼之初,始诸饮⾷”的社会⽂化现象。
在历史发展中,中国饮⾷⽂化不仅在本⼟繁荣昌盛,也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国家中得以传承和国际推⼴。
下⽂将以美国中餐馆为例,阐述中国饮⾷⽂化的传播、发展及融合。
⼀、中国饮⾷⽂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美国“⼤熔炉”的社会⽂化标签注定其饮⾷⽂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很难定义美国传统饮⾷特征,它被世界性的舶来品如意⼤利通⼼粉、印度咖喱饭、中国⼩吃、墨西哥辣椒、欧洲海鲜、泰式料理所包围。
不过,民意测验显⽰还是中国菜名列前茅。
据统计,仅在纽约,中餐馆就有5000多家[1]。
有关最早将富有中国饮⾷⽂化的中餐馆植根于美国的时间说法不⼀,但中餐馆在美国的兴起和普及不仅反映了备受歧视和压迫的华⼈移民史,也形成了海外中华⽂化的标识。
华⼈的饮⾷⽂化伴随着他们的⽂化认同、⽣活习惯、宗教信仰与华⼈移民⼀起落户美国。
⼀个拥有300张座位的⼴州餐馆早在1849年就已在旧⾦⼭落脚[2]。
随着移民⼈数的增加和19世纪的经济⼤萧条以及1882年的排华法案出台,众多华⼈离开⾼收⼊的黄⾦矿,迫于⽣计开启了唐⼈街的雏形并开始从事低利润的餐饮、洗⾐服务⾏业,相较萎靡的洗⾐业,华裔餐饮业反⽽得到了迅速发展,刘海铭教授在《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化》⼀⽂的数据⾜以证明:对于早期的华⼈移民来讲,饮⾷⽂化与移民经历息息相关。
中国饮食文化结课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中国饮食文化结课论文》姓名:***班级:农林经济管理112班学号:**********中国饮食文化结课论文农林经济管理112班陈思宇2011014431 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就是拿美国的工资,娶日本的太太,吃中国的菜,住英国的房……可以说中国的饮食,在世界是享有盛誉的,也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是“食”遍天下。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以足民食, 以食为天”。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是从使用火时开始的。
火的使用促使人们脱离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阶段, 一方面为人类烹调技术多样化创造了可能, 另一方面使人类产生了釜甄等烹饪工具,从而饮食文化也就初现皖端。
据考古发掘,中国早在“山顶洞人”时就已能人工取火,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发端较早。
其发展大致分为原始社会、先秦、秦唐、宋元明清等四个阶段。
【1】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差异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区域文化差异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可分为,东北、华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南及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各民族的饮食有所差异,东北.华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蒙古族和朝鲜,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和维吾尔族,西南及中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苗族,黎族,壮族,土家族和傣族。
例如:满族人,喜欢吃甜食,爱吃蜂蜜,以杂粮为主爱吃猪肉。
著名的有慈禧小窝头,努尔哈赤黄金肉,乾隆豆腐菠菜…‥蒙古族人喜欢吃奶制食品、牛肉、羊肉串、手扒羊肉,喝奶茶,饮奶酒……回族人以米面为日常主食,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吃骆驼肉,但是禁食主马,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一切飞禽走兽。
回族人喜欢饮茶和喜欢以茶待客。
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
常吃的有囊,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藏族人一般一糍粑为主食饮用酥油茶及青稞酒。
探秘爱吃风干牛羊肉,手抓羊肉和烤羊肉。
苗族人喜欢吃糯米做的糯米粑粑和狗肉,酸菜,酸鱼,鸡西饭,狗稀饭 (2)中国的传统节食俗有春节食俗,元宵节食俗,中和节食俗,清明节食俗,端午节食俗,重阳节食俗,腊八食俗,冬至食俗,祭灶食俗。
接受美学视域下川菜饮食文化海外传播——以川菜饮食文化英译为例
中外互鉴 |接受美学视域下川菜饮食文化海外传播——以川菜饮食文化英译为例□仪雪/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饮食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川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有着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面向海外的一张名片。
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川菜文化传播到海外,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四川省促进川菜走出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国美食之都成都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以推动川菜产业的发展,在“川菜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引领下,川菜相关的英文外宣资料逐渐增加,宣传渠道日益多样化,为川菜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受众,让川菜文化在国际上逐步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尽管当前川菜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川菜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例如,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川菜相关文化的翻译只能说是不如人意,既影响着食客的体验感又桎梏了其海外推广。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川菜的翻译往往存在着偏差,这不仅影响了川菜文化的准确传播,也可能对川菜文化的海外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应该对川菜饮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翻译对策,以优化川菜文化的翻译,增强川菜饮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研究川菜文化的接受过程中,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个人经验和情感反应都影响着他们对川菜文化的理解,这正是接受美学理论的研究领域。
接受美学理论主要维度包括读者的主动性、文本的动态性和历史社会背景的影响。
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川菜英译,注重目标语读者的期待,将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提升川菜对外传播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将通过接受美学探究川菜代表菜品的英译,以此推进川菜文化的海外传播效果。
本研究对接受美学理论的界定为:一种强调观众在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创造性的理论。
海外中餐发展现状、问题与提升思路
海外中餐发展现状、问题与提升思路在先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开始向外传播,当时“走出去”的是烹饪原料、烹饪技法、饮食风俗等。
汉代时,随着张骞出使,饮食文化跟随传播。
唐代后,中国美食文化开始在朝鲜、日本、泰国等广泛传播。
近代以来,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和中国人“走出去”,为中餐海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华商最初“走出去”大多数以“三把刀”,即切菜刀、裁剪刀和剃头刀起家。
虽然目前华商已在房地产、制造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商业领域蓬勃发展,并且出现很多有市场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企业,但中餐业依然是海外华商从事的最为普遍的行业。
一海外中餐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一)海外中餐发展现状“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商,有华商的地方就有中餐馆。
”据统计,全球目前有70余万家中餐馆,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
第一,亚洲是发展主阵地。
全球有6500万华侨华人,其中70%居住在东南亚。
[1]在这里,中餐馆发展比较集中。
日本和韩国是中餐亚洲发展的重要国家,也是国内中餐在亚洲开发的重要市场。
日本中餐馆数量约为8000家[2],韩国约有1万家。
第二,美国中餐发展最为成熟。
美国约有7万家中餐馆[3],占美国餐馆总数量的10.9%,占海外中餐馆数量的10%;美国从事中餐业的人数约为40万,占美国餐饮总就业人数的2.6%。
第三,中餐是欧洲华侨华人的支柱型产业。
欧洲中餐馆(含外卖店)数量约为6万家,其中法国约为8000家,其中3/4在巴黎;英国有9000家中餐馆,15000家中餐外卖店,从事餐饮业为主的华侨华人达到80%以上;德国7000余家,从事餐饮业为主的华侨华人达到90%;荷兰约为2400家,从事餐饮业为主的华侨华人达到80%以上;西班牙约为3000家,意大利4000家,希腊500余家,奥地利900家,葡萄牙600家。
(二)海外中餐发展的主要特征1.中餐馆数量逐年增加,中餐承载的中国文化传播作用日益彰显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来自中餐馆,其本身不仅仅是一个餐饮服务场所,也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结缘中国的特殊窗口。
浅谈中日两国饮食文化
中 国 对 日本 的 文 化 感 觉 , 似 男 人 与 好 食、 食、 熟 自然 烹 饪 、 学 烹 饪 4 发 展 阶 坏 那 份 美丽 。 科 个 男人 或女 人 对 女人 , 一 种 同类 感 。 日交 有 中 段, 中国 推 出6 多种 传 统 菜 点 、 万 多种 工 万 2 同时 , 为 E 本 是 岛 国 , 之 资 源 缺 流 了 数 千 年 , 因 为 “ 衣 带 水 ” 隔 海 相 因 l 加 正 一 , 业 食 品 、 光 十 色 的 筵宴 和 流 光 溢 彩 的 风 乏 , 无接 壤 之领 国 , 一 自然 环 境 使 其危 望 , 船 往 来 , 五 舟 互通 有 无 。 方 世界 中 , 没 东 再 又 这 味流派, 获得 “ 饪 王 国 ” 美誉 。 烹 的 机 意 识 浓 重 , 怕遇 有 什 么 天 灾 人 祸 难 以 有其 他 国家像 中 日这 样 有 如 此深 切 的 文化 总
把 E本 的 饮 食 文 化 和 中 国 的 饮 食 习惯 、 l 特 本 国 内 最流 行 的 食物 。 有 日本 的 冷 面 是 还 中 国饮 食 文 化 也 直 接 影 响 到 日本 的饮 点 做 一 个 全 面 的 比 较 , 习 惯 和 特 点 上 找 放 在 竹 制 盘 上 , 从 用筷 子 夹起 一 I 数 量 放 食文 化 , 东 方 饮 食 文 化 圈的 轴 心 ; 对 日 q的 是 它 出两 国饮 食 文化 所 存 在 的差 异 , 过 比较 , 在 冷 汤里 进 食 。 通 有些 餐馆 没有 附 上 汤 匙 , 本 饮 食 文 化 发 展 起 了很 大 的 重 用 , 们 知 日 我 不 难 看 出 国家 的 历史 有 长 有 短 疆 域 有 大 本 人 习惯 拿 起 来 喝 汤 。 道 日本 的 很 多 菜 系 都 是 仿 效 中 国的 菜 系 。 有 小 、 力 有 强 有 弱 、 口有 多 有 少 , 族 实 人 民 l E本 料 理 非 常 讲 究 保 持 食 物 的 原 味 , 总 之 , 国 饮 食 文 化 是 一 种 广 视 野 、 层 中 深
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陈建民“改良版”麻婆豆腐为例
| 中外互鉴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陈建民“改良版”麻婆豆腐为例□章映雪/文“麻婆豆腐”于20世纪50年代,被日本“川菜始祖”陈建民带到日本。
如今,“麻婆豆腐”已然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中华料理。
本文以“麻婆豆腐”为主题,梳理其起源及发展脉络,借助“5W”传播模式这一传播学理论,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及传播效果五方面对麻婆豆腐的海外传播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以麻婆豆腐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为切入点,解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影响力提供支撑,促进中日饮食文化交流。
1 麻婆豆腐的历史和发展通过浏览麻婆豆腐的发祥地——中国四川省的麻婆豆腐的食谱,可知主要原料有:嫩豆腐、肉、蒜、葱花、姜末、猪油、豆瓣酱、辣椒面、花椒面等[1]。
暂且把这份食谱称作麻婆豆腐“四川版”。
麻婆豆腐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变化,笔者查阅资料总结了中国书籍及诗文中麻婆豆腐起源相关记录。
由表1可知,历史上记载的麻婆豆腐发明者有几种说法,如:陈麻婆、温巧巧、姓陈的妇女。
麻婆豆腐出现的年代也有同治初年说、光绪年间说、清代说等。
促使麻婆豆腐产生的契机则有推油车的车夫、挑担子的脚夫等。
食材有猪肉、牛肉、羊肉等。
虽然关于发明者、发明时间等的记载不尽统一,但大都提到其诞生于成都北门外。
由于历史悠久,史料发表年份发表书籍/诗文产生年代产生场所发明者丈夫及其职业产生契机食材1909《成都通览》清朝末年—陈麻婆———1924《成都竹枝词.咏麻婆豆腐》—成都万福桥边陈麻婆———1936《芙蓉话旧录》—成都北门外陈麻婆——猪肉或牛肉1937《大波》——陈麻婆———1948《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成都北门外万福桥陈麻婆—推油车的车夫猪肉1969《百味缭乱》同治初年成都麻婆陈森富——1971《中国豆腐》光绪三十年成都北门顺河街温巧巧陈志灏 称油送油的管事油担子羊肉1982《豆腐菜四百种》同治末年成都北门外万福桥旁姓陈的妇女—挑油力夫肉末1985《川菜烹饪事典》同治年间—陈麻婆——牛肉1987《简明中国烹饪词典》同治年间成都万福桥集市上陈氏—挑担子的脚夫牛肉2001《陈麻婆豆腐赋》同治初年万福桥头陈麻婆——牛肉表1 麻婆豆腐的起源注:表1中“—”意为暂无记录(基于中林,宏一先生所作表补充总结而成)105中外互鉴 |记载不一,其本家已经无从考证。
介绍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
介绍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古代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从茶饮到粮食,从宴席到下酒菜,都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饮食的热爱和追求。
1. 粮食文化粮食在古代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当时,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种仪式感和寓意的体现。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种植小麦、稻米、玉米等作为主要的粮食,而其中最为有名的还属稻米。
稻米在古代中国食品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主角之一,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
古代中国人对稻米的热爱仍然存在于许多诗歌和文学作品之中。
2. 茶文化茶文化也是古代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几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国的茶文化非常丰富,无论是在茶叶的品种、泡茶的方式、还是茶道仪式都有所不同。
在唐朝时期,茶文化达到了巅峰,并对日本等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许多诗歌和文学作品都包含了对茶文化的赞美。
3. 餐桌礼仪古代中国餐桌礼仪的规定非常严格。
在宫廷中,每个人在进餐时都需要按照严格的礼仪进行。
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宴席的规格非常高,不仅有非常多款菜肴,而且在菜肴的摆放上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4. 下酒菜文化在古代中国,人们在饮酒时也会搭配下酒菜。
下酒菜通常以酸、辣、咸口味居多,可以帮助消化酒精,促进酒的吸收和分解。
下酒菜的品种也非常的多样化,包括腌制的蔬菜、海鲜、火腿等等。
总之,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其中涌动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些饮食文化不仅仅贯穿了整个古代的历史,更是对当今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伊朗饮食文化之比较
勾股定理复习一•知识归纳1•勾股定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 a , b,斜边为c ,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_____________ ,对于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N C =90,贝H c= 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 b , c满足____________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 为斜边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a2b2与较长边的平方c2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 b , 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a2b2::: c,时,以a , b , 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a2b2c2,时,以a , b , 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②定理中a , b , c及a2 F2二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 a , b , c满足a c =b,那么以a , b , 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为斜边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a2b2= c中,a , b , c为正整数时,称a , b , c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等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组勾股数:n2-1,2n,n2 V (n^2, n 为正整数);2 22n 1,2n 2n,2n 2n 1 (n 为正整数)2 2 2 2m —n ,2 mn, m n ( m n, m , n 为正整数)6.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7.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8.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常见图形:题型一:直接考查勾股定理例1 •在ABC 中,.C =90 .⑴已知AC =6 , BC =8 .求AB的长⑵已知AB=17, AC =15,求BC的长分析:直接应用勾股定理a2b^c2题型二:应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例2 .⑴在ABC 中,.ACB=90 , AB =5 cm , BC =3 cm , CD _ AB 于D , CD = ________________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3:4,斜边长为1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⑶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 cm,斜边长为13 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分析:在解直角三角形时,要想到勾股定理,及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有时可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例3 •如图ABC 中,.C =90 , .1-2 , CD =1.5, BD =2.5,求AC 的长分析: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结合起来例4•如图Rt ABC , . C =90 AC =3,BC =4,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求阴影部分面积题型三:实际问题中应用勾股定理例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 cm,另一棵高2 cm,两树相距8 c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数的树梢,至少飞了_______________ mDC题型四: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例6•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判定ABC是否为Rt.:① a =1.5,b =2,c =2.5 ② a =-,b =1,c4 3例7•三边长为a,b,c满足a 5=10, ab =18,c=8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状?题型五: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综合应用例8•已知.\ABC 中,AB=13cm,BC=10cm,BC 边上的中线AD =12 cm,求证:AB=AC 证明:、选择题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1、 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 A. 1.5, 2, 3; B. 7, 24, 25; C. 6 ,8, 10; D. 9, 12, 15.2、 适合下列条件的厶 ABC 中,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111 ① a ,b ,c ;② a =6, / A=450;③/ A=32°, / B=580; 3 4 5 ④ a = 7,b =24,c = 25;⑤ a=2,b=2,c = 4.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为 A 和B ,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为( A 、 A + B B 、 、2AB D 、.. A 2 B 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 6厘米B 、8厘米 5厘米、12厘米,则斜边上的高是( )C 80厘米D 、60厘米 13 13 5、 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 10cm ,底边长为16 cm,那么它的面积为 2 2 2 2 A. 48 cm B. 36 cm C. 24 cm D.12 cm 6、 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 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 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 A . 10 米 B . 15 米 C. 25 米 D . 30 米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 7cm ,另一条直角边比斜边短 A.18 cm B.20 cm C.24 cm D.25 cm &一部电视机屏幕的长为 58厘米,宽为46厘米,则这部电视机大小规格 A.34英寸(87厘米) B. 29英寸(74厘米)C. 25英寸(64厘米) 1cm ,则斜边长为( (实际测量误差忽略不计) 9、一块木板如图所示,已知 AB = 4, BC = 3,DC = 12, AD = 13, / B = 90 °木板的面 积为( )A . 60 B . 30 C. 24 D . 12 D.21英寸(54厘米) 10、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 1m ,当它把绳子 C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A . 8cm B. 10cm C. 12cm D . 14cm 11、已知 Rt A ABC 中,/ C = 90° ,若 a ・b=14cm , c=10cm ,贝V Rt A ABC 的面积为( ).2 A.24cm 2 B.36cm 2 C.48cm 2 D.60cm 12、 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 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 另一轮船 以 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 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 离开港口 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 1 A 、25海里 B 、30海里 二、填空题 13、 在△ ABC 中,/ C = 90° 若 14、 在△ ABC 中,/ C = 90° 若 15、 如图,从电线杆离地面 3米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部有 ____________ 米离开港口 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C 、35海里 D 、40海里 a = 5, b =12,贝V c = 10, a : b = 3 : 12海东 南尸第12题图 c= _______ . 4,贝H S Rt ^ AB = ------ . 5米的拉线,这条拉线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16、如图,沿倾斜角为 30的山坡 植树,要求相邻俩棵树的水平距离 AC 为2m ,那么相邻两棵树的斜坡距离AB 约为 ________ m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情况及影响
人文社科“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情况及影响姚宣竹,韩瑾喆,王 皓,李晨旭,富文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116052)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自从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与沿途国家分享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共享与沿途国家的合作成果,包括对道路、经济、货币、政策、人文之间的相互沟通。
并且,“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利润、运用中国的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使其他国家繁荣、富强。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发展理念,为全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
在2019年4月,中韩两国就“一带一路”的合作前景在韩国首尔进行探讨。
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已经成立,并在成立之时就着力于加强中韩两国的国家交流,同时通过不断的互惠互利的合作来探究新的发展方案。
我国“一带一路”的价值理念不仅为韩国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潜力,还使韩国的经济建设变得多样化。
“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一次不可错过的发展契机,并且相信通过“一带一路” 的建设,可以加强中韩两方的联系,创造出互利共赢的局面,为各国人民带来真正的好处。
通过研究“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饮食在韩国的发展和影响,目的是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
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了解如何更好地促进中韩双方美食文化的交流,以及了解中韩美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是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除了可以从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体现出来,还可以从饮食方面体现出来,我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远古时期,人们开始钻木取火,从此就进入了烹饪的时代,再后来人们学会了用渔具捕鱼、学会了制作炊具和容器,为腌制提供了可能性。
汉代是饮食文化逐渐丰富的时期,当然这归功于汉代的文化交流,引进了西瓜、莴笋、石榴、菠菜等食物,还创造了新的烹饪方法,为后期我国的饮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清朝开始,人们把菜分为八大菜系,即川、鲁、粤、浙、闽、徽、湘,每一个菜系的形成和与本地的文化、气候、习俗、地理位置有着直接的联系,从各个方面都透露出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
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
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
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
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
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
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
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也很大,这种情况大概始于秦代。
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
”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
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
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
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
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制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
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
当时在日本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唐果子就有20多种。
鉴真东渡还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国的影响。
唐代时,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的全套岁时食俗带回了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三月上巳摆曲水宴,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等。
其中,端午节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后,日本人又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作了一些改进,并发展出若干品种,如道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
唐代时,日本还从中国传入了面条、馒头、饺子、馄饨和制酱法等等。
中国菜对日本菜的影响很大。
17世纪中叶,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将素食菜肴带到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普茶料理”。
后来又有一种中国民间的荤素菜肴传到日本,称为“卓袱料理”。
“卓袱料理”对日本的餐饮业影响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汤”等,至今还列在日本一些餐馆的菜谱上。
日本人调味时经常使用的酱油、醋、豆豉、红曲以及日本人经常食用的豆腐、酸饭团、梅干、清酒等等,都来源于中国。
饶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称豆酱为唐酱,蚕豆为唐豇,辣椒为唐辛子,萝卜为唐物,花生为南京豆,豆腐皮为汤皮等等。
为了纪念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还将一些引进的中国食品以传播者的名字命名。
如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僧人泽庵学习中国烹饪,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进行腌渍,日本人便将其称之为泽庵渍。
清朝顺治年间,另一位日本僧人隐元从中国传入菜豆,日本人便称之为隐元豆。
除了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扩大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加上和我国便利的陆上交通,因此两国交往甚多。
泰国人自唐代以来便和中国的汉族交往频繁,公元9~10世纪,我国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居民大批移居东南亚,其中很多人在泰国定居,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很大,以致于泰国人的米食、挂面、豆豉、干肉、腊肠、腌鱼以及就餐用的羹匙等等,都和中国内地的有许多共同之处。
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之前,当地人多以植物叶子作为餐具。
随着中国瓷器的传入,当地人有了精美实用的餐饮器具,这使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大为改观。
同时,中国移民还把制糖、制茶、豆制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带到了泰国,促进了当地食品业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对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影响也很大,其中以缅甸较为突出。
公元14世纪初,元朝军队深入缅甸,驻防达20年之久。
同时,许多中国商人也旅居缅甸,给当地人的饮食生活带来很大的变革。
由于这些中国商人多来自福建,所以缅语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名词,不少是用福建方言来拼写的,像筷子、豆腐、荔枝、油炸桧油条等等。
距离中国稍远的几个东南亚岛国,像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也不小。
菲律宾人从中国引进了白菜、菠菜、芹菜、莴苣、大辣椒、花生、大豆、梨、柿、柑桔、石榴、水蜜桃、香蕉、柠檬等蔬菜和水果,菲律宾人还爱吃中国的饭菜,如馄饨、米线、春饼、叉烧包、杂碎、烤乳猪等,日常饮食则离不开米粉、面干、豆干、豆豉等,使用的炊具也是中国式的尖底锅和小煎平锅。
菲律宾人特别爱吃粽子,他们不但端午节吃,圣诞节也吃,平时还把粽子当成风味小吃。
菲律宾的粽子,造型依照中国古制,呈长条形,而味道则很像浙江嘉兴的粽子。
马来西亚在饮食文化上也受到中国的影响。
据考证,马来人的祖先主要是来自我国云南一带种植水稻的民族,马来人的某些食俗同这些先民大有关系。
例如,马来人的大米从种植到收获,都有类似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和礼仪。
马来菜的烹制方法和中国菜相似。
马来语中称作“塔夫”的中国豆腐,在当地十分受人喜爱,有些地方还把豆腐的色、香、味揉和在本土传统的咖喱菜中。
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印度尼西亚的影响历史悠久。
历代来到印度尼西亚的中国移民,向当地人提供了酿酒、制茶、制糖、榨油、水田养鱼等技术,并把中国的大豆、扁豆、绿豆、花生、豆腐、豆芽、酱油、粉丝、米粉、面条等引入印度尼西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的饮食生活。
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最大。
各国语言中的“茶”和“茶叶”这两个词的发音,都是从汉语演变而来的。
中国的茶改变了许多外国人的饮食习俗,例如,英国人由于中国的茶而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而日本人则由于中国的茶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
来源:星辰在线慈禧太后一生所为似乎没在大家的记忆里留下什么好印象;但有一件事山西人还是应该感谢她的:正是老佛爷西逃时的一句话,让三晋大地的面食一下子成了华夏第一,虽然其实早在那之前山西人会做面就已经声名在外了。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如果详细论述起来,应该足够洋洋洒洒写上一部书到烹饪学校开课的;然而我却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于是只能东拉西扯地写上几句皮毛的东西,断不敢说是抛砖引玉,就算是一种自我表达,闲着没事润润笔头吧。
现而今人们说起山西的面,最常提起的应该是刀削面,拉面似乎陕西的是公认的更好,便也就不提了。
山西削面师傅之所以出名,不外乎是因为那头顶面坨左右开弓刀光剑影的形象,至于面本身的味道,其实到被遗忘得差不多。
说句实在话,面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削,故意摆到眼睛看不见的地方,毕竟是表演的成分居多;反正在家乡二十几年,我是没怎么见过哪个饭馆或路边小摊真的叫厨子站定了在自己脑袋上霍霍地耍削面刀的--眼瘾倒是过了,面却不一定好吃,还要花钱付演出费,这招对于山西人自己实在是没什么必要。
这就好比大米饭之于全国人民,刀削面在山西的真正价值还得说是充饥用的粮食:一块五或两块钱买上一碗当作早点,爱吃鸡蛋的就再掏五毛钱要一个和面一起煮熟的鸡蛋。
因此,别看刀削面名气响,普及程度却是相对一般;在大同还不如凉粉儿,毕竟大街上人来人往,要铺开架式噼里啪啦的抡开了摆弄,地方也成问题呢。
我虽然是山西人,其实却并不是太爱吃面;主要就是不喜欢它连汤带水,粘粘乎乎地不利落。
在国外呆了一段日子,迫于财政因素好容易习惯了煮二十分钟才能熟的意大利面,一回到国内偏偏又只有“正常”的手擀面和挂面了,都挺难做出那种硬邦邦的口感--于是又不争气地怀念起意面起来,自然也就没有因为这段经历而喜欢上了“国面”。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整体上我的确不喜欢吃面,例外也还是有的,这就是大同的一种叫做“抿扒锅”的东西(和“块垒”一样,这么写纯粹是大同话的”音译”,我也不知道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最愿意拿来当早点的面食。
做“抿扒锅”的原料除了白面,莜面和豆面的也是不错的选择--口感略微糙涩一些,带着种特殊的粗粮香味。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分类存在,在大同摆摊卖“抿扒锅”的师傅一般都要备齐三种面团支起两口锅盏,一口通常用来煮白面,毕竟还是点它的客人最多;另一口就把剩下两种将就在一起了,水中微微泛着豆面和莜面的浅棕色。
赶上人多的饭点儿,明智的选择是白面“抿扒锅”,毕竟它做得多上的就快;要是非点另外两种,少不得要耐心的等一会儿。
“抿扒锅”的原理其实和压面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只是工具:滚水上面架的不是压面机,而是一个类似擦胡萝卜丝用的刀一样的家伙。
面要和的很稀,放上去才能直接从小孔里漏出来落入下面的水中,基本用不着施加什么外力。
这样做出来的小面坨粗细和一般面条并无二致,却只有指关节差不多长短,所以熟得很快,过一下开水捞出来淋上浇头洒上香菜就算大功告成。
这种小巧的特征让“抿扒锅”至少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吃的时候用勺而不是筷子,一大口一大口的很是爽快利索,甚合我心;二是个子小容易入味,用不着就什么便能让人食欲大开。
话虽然是这么说,周到的摊主一般还是会摆上一小坛“烂腌菜”(其实就是腌圆白菜,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大同话里它被冠以这样一个不雅的称呼,可能也是赖名好活吧)免费让食客自由取用。
菜是那种刚腌了两三天左右的最好,酸味适中而恰恰又不太咸--于是一顿热气腾腾的、鲜亮的面食早餐就可谓十全十美了;而你全部的花费的不过是一块钱而已。
说到面食的便宜,不由得想起一些题外话来。
言情小说里讲帅哥男主角,总是有个固定的套路:除了那令人窒息的英俊模样大同小异(此处省略120字)外,连他们的习惯品味都是一样的:必定穿那几个大家都叫得出来却又很少能买得起的“名牌”,必定喜欢古典音乐,和女主角谈恋爱时必定要躲到西餐厅里去玩儿情调。
我猜我大概是个真正的俗人,听不懂古典音乐,做不对西餐礼仪,剩下的只有一点自知之明,于是便也不去做梦憧憬这种冷冰冰的帅哥。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那些肯在路边摊或大牌档坐下来大快朵颐的帅哥身上会平添一股可爱的孩子气,变得更加生动也更加真实,就像《同居密友》里的围着围裙卖牛杂的梁朝伟和《食神》里一朝落魄的周星驰--当然这又是那种叫做“love comedy”的类型电影的俗套了。
还是从帅哥回到早餐的话题上来吧。
我和我们小区的许多人吃“抿扒锅”地方是附近公园门的一个小摊--说小倒也不小,两张长桌拼起来,大概足够三十个人一起吃饭。
经营着这爿摊面的是一家子,男主人负责烧火换水这样的粗活,女主人笑盈盈的一边煮面一边招呼客人,他们的女儿则在一旁端碗收钱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