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3ed004a8956bec0875e30b.png)
基础工程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范(GB50021—20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10621-2014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10093-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
规范》
• 掌握桩基础工程设计内容和过程,熟悉基础工程的设 计规范、手册和工具书的使用。
• 设计计算书要求计算正确、文理通顺。 • 图纸布置合理、表达清晰,符合规范和施工要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 评分依据:提交的课程设计计算书和桩基础
设计图的内容和质量(纸质和电子文档)。 • 成绩组成:设计计算书占60℅,设计图纸图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定位与目的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 课,具有与理论课同等的地位。
•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土力学》、《钢筋混凝 土结构》和《基础工程》的基础上,培养完成 常用基础施工图设计的能力。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基本要求
• 完成设计任务书的全部内容,提交设计计算书和专业 设计图纸(含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满足材料 采购,非标准制作和施工要求)。
化工专业的课程设计
![化工专业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589b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7.png)
化工专业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化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化学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
2. 学生能描述常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如反应器设计、传质过程、热量传递等。
3. 学生能解释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进行简单流程的模拟与优化。
3.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工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化工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究化工领域新知识的精神。
2. 学生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关注化工产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在化工领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从事化工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基础理论:包括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动量传递等基本原理,对应教材第一章至第四章内容。
2. 化工单元操作:涵盖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器设计等单元操作,对应教材第五章至第七章内容。
3. 化工流程与设备:介绍典型化工流程及设备,如合成氨工艺、石油炼制、生物化工等,对应教材第八章至第十章内容。
4. 化工安全与环保: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环保措施及法律法规,对应教材第十一章内容。
5. 化工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化工案例,如事故分析、工艺优化等,进行深入剖析,对应教材第十二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基础理论(1-4章)第二周:化工单元操作(5-7章)第三周:化工流程与设备(8-10章)第四周:化工安全与环保(11章)第五周:化工案例分析(12章)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以教材为基础,有序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化工专业核心知识。
《基础护理学》护理程序课程设计
![《基础护理学》护理程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c53be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63.png)
概述 护理计划
护理评估 护理实施
护理诊断 护理评价
护理计划的目的和意 义; 护理计划种类及过程
实施的过程; 实施护理计划的技能 与方法; 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
护理评价的目的和意 义; 护理评价的过程; 护理质量评价
三、教学内容
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阐述护理程序的结构和功能;描述资料收集的内容和方法; 简述护理评价的意义和过程及护理诊断的类型和排序; 掌握护理计划和记录的书写;
难点 针对特定病例应用护理程序
解决方法: 1、将多种讲课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图文并茂,突出形
象教学。 2、理论联系实际,多结合临床实例讲授课程内容。
三、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合计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评估 第三节 护理诊断 第四节 计划 第五节 实施 第六节 评价
动作技能领域
运用护理程序相关知识进行临床见习,主动与患者沟通,收 集资料。
情感领域 学会如何正确的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 题,理解病人焦虑、恐惧等心理,以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护理。
三、教学内容
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 展史; 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评估的概念,护理 评估的步骤及内容
概念及命名意义、护理诊断的发 展历史、护理诊断的分类;护理 诊断的组成部分及陈述方式;护 理诊断、合作性问题与医疗诊断 的关系;护理诊断书写注意事项
基础护理学
“护理程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四 教学过程设计 五 教学方法 六 教学评价
一、课程背景
课程定位
护理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护理学是集自然科 学、医学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根据培养目 标,将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基础护理技 能内容。该课程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临床课程,是学生接触临床 的开始。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设计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d381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b.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1.课程定位《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食品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之一。
无机与分析化学知识是后续课程《仪器分析》、《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掺伪鉴别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检验工考级培训等的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好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这些后续课程。
根据高职高专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办学特点,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本课程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现行政策背景,引入行业标准,以食品岗位需求为目标,涉及食品生产的生产、建设、服务、检验、质量管理等众多岗位工作群。
以岗位需求制定课程标准,以任务驱动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化学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并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具体的目标分为三个方面:①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无机化学原子结构相关基础理论;掌握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的基本知识;了解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滴定操作方法等。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2)观察、识记实验现象的能力;(3)数据处理能力;(4)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1)严谨工作的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
(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3)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环境保护意识(4)沟通协调能力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以食品检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按“知识需用为准、能力够用为度、技术实用为先”的原则设计安排教学内容,把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以任务为载体,将知识点分散于各个项目的任务中,每个项目设定一个或多个模块;采取以酸碱滴定技术为主,以点带面,强化学生的技能。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
大学专业基础课教案范例
![大学专业基础课教案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a8761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0.png)
教案标题:市场营销基础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市场营销的概念、功能和目标。
2. 掌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四个方面。
3. 理解目标市场和市场细分的基本概念。
4. 学习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四个要素。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4. 案例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现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市场营销的思考。
二、市场营销概念与功能(15分钟)1. 教师介绍市场营销的概念,解释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观看PPT,了解市场营销的功能和目标。
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0分钟)1. 教师讲解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四个方面: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内部环境和消费者行为。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加深对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理解。
第二课时四、目标市场与市场细分(20分钟)1. 教师介绍目标市场和市场细分的概念,解释其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掌握如何确定目标市场和进行市场细分。
五、市场营销组合策略(25分钟)1. 教师讲解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四个要素: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推广策略和分销策略。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学习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情况。
2. 知识掌握: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教学延伸:1. 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或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或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上是一篇大学专业基础课的教案范例,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资源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改。
电控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电控专业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582d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8.png)
电控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控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 了解常见电控器件的类型、功能及使用方法;3. 理解电控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具备分析简单电控系统故障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控系统的设计与搭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电路仿真和调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3. 掌握查找和阅读电控技术相关资料的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控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电控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电控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控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设计和搭建电控系统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从事电控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控系统基础理论:介绍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涉及《电控技术》教材第一章内容;- 电路组成与功能- 电路工作原理- 性能指标及其影响2. 常见电控器件:学习各类电控器件的类型、功能及使用方法,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 传感器及其应用- 执行器件及其控制- 控制器及其编程3. 电控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讲解电控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设计原则- 设计步骤- 设计方法4. 电控系统搭建与调试:学习电控系统的搭建、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系统搭建- 调试方法- 故障分析与处理5. 电路仿真与软件应用:介绍相关软件工具的使用,学会电路仿真和调试,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 仿真软件操作- 电路搭建与仿真- 结果分析与应用6. 电控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电控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案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概述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6043b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7.png)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概述介绍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工程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
它是将学生在经过一定学习与实践后所掌握的基础工程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活动。
本文档将概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评估方式。
目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工程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实际的工程项目,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巩固所学的基础工程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内容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设计。
项目可以是基于实际工程问题的仿真设计,也可以是基于理论分析的工程设计。
项目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 研究与分析学生需要对所选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包括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收集数据、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等。
通过研究与分析,学生能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
3.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研究与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项目的整体框架、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所需资源等。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充分考虑实际工程问题的要求,制定出可行的设计方案。
4. 实施与测试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并进行相应的测试与验证。
实施阶段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的工程技能进行实际操作。
测试与验证阶段则用于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5. 报告与展示学生需要将设计过程、实施过程和测试结果等进行整理和总结,并撰写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行设计成果的展示,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等形式。
要求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独立完成每位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份设计项目,从项目选择到最终的报告撰写和展示都需要学生自己完成。
仪器专业基本课程设计
![仪器专业基本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c5ef4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6.png)
仪器专业基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仪器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功能应用;2. 掌握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具备初步的仪器设计能力;3. 了解仪器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仪器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试;2. 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3. 学会查阅相关资料,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仪器专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仪器专业基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仪器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对仪器专业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操作和创新设计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1. 仪器原理:包括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数据采集等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仪器工作的基本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仪器概述,第二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内容列举:传感器分类、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方法;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2. 仪器结构与设计:学习仪器的结构组成、设计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仪器设计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 仪器的结构与设计- 内容列举:仪器结构类型;设计方法与步骤;常见仪器设计案例分析。
3. 仪器应用与案例分析:介绍仪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 仪器应用- 内容列举:各领域仪器应用案例;案例分析;新技术在仪器领域的发展。
4. 仪器行业现状与趋势:了解我国仪器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为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 教材章节:第五章 仪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内容列举:国内外仪器行业现状;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趋势。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54bbb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6.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学科之一,是培养机械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旨在为学生提供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进行报告,介绍设计过程和结果。
二、设计目标本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实现线性运动。
设计要求包括:滚珠丝杠的选型、传动比的计算、支撑结构的设计等。
设计结果要满足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具有合理的结构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三、设计过程1. 滚珠丝杠选型: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滚珠丝杠型号。
考虑到负载和速度要求,选取了直径为20mm的滚珠丝杠。
2. 传动比的计算:根据滚珠丝杠的螺距和滚珠直径,可以计算出滚珠丝杠的传动比。
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传动比 = 螺距 / (滚珠直径 * π)。
根据选用的滚珠丝杠参数,计算得到传动比为10。
3. 支撑结构的设计:为了保证滚珠丝杠的传动效果和工作稳定性,需要设计合适的支撑结构。
根据滚珠丝杠的长度和负载要求,采用了两端支撑的结构,增加了滚珠丝杠的刚度和稳定性。
四、设计结果根据设计过程的计算和选择,最终得到了一台满足要求的滚珠丝杠传动机构。
该机构具有以下特点:1. 滚珠丝杠选型合理,能够满足工作条件下的负载和速度要求。
2. 传动比计算准确,保证了滚珠丝杠的传动效果和运动精度。
3. 支撑结构设计合理,增加了滚珠丝杠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了传动效果和工作性能。
五、结论通过本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我深入学习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了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设计过程和要点。
通过实际设计过程,我对机械设计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设计能力和技巧。
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参考文献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材2. 机械设计手册以上就是本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报告内容。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学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提高了设计能力和技巧。
职业学院课程设计案例
![职业学院课程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3f633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2.png)
职业学院课程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章节基础理论知识,如×××(具体知识点)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2. 学生能够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形成对学科领域的整体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具体技能)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职业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技能水平。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1. 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2.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具备持续学习的动力。
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理论知识学习:- ×××(具体知识点)的原理与概念- ×××(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学科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2. 实践操作技能:- ×××(具体技能)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 ×××(设备或软件)的使用与维护3.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共计12课时- 第一阶段(4课时):理论知识学习,重点掌握×××(具体知识点)的原理与概念- 第二阶段(4课时):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学会×××(具体技能)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第三阶段(4课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4. 教材章节及内容:- 教材第×章:×××(具体知识点)的原理与概念- 教材第×章:×××(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教材第×章:×××(学科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为目标,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大数据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大数据专业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dd7b6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8.png)
大数据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大数据概念、特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学习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基本原理。
3. 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基本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对大规模数据集进行处理和分析。
2. 掌握使用至少一种大数据处理工具(如Hadoop、Spark等),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
3.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大数据思维,提高数据敏感度和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数据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关注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数据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大数据基础知识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大数据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大数据知识框架。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和沟通能力,为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大数据概念与背景- 大数据的定义、特征-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2. 数据采集与存储- 数据源识别与采集技术- 数据存储技术(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 数据仓库与数据湖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数据分析常用算法(分类、聚类、关联规则等)- 大数据处理框架(Hadoop、Spark等)4. 数据挖掘与应用- 数据挖掘基本概念与任务- 常见数据挖掘算法及应用- 大数据挖掘案例分析5. 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 新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与大数据的结合-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未来大数据发展展望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以教材为依据,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周:大数据概念与背景第2周:数据采集与存储第3周: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周:数据挖掘与应用第5周: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大数据专业素养。
基础课程设计 简易声光控电灯
![基础课程设计 简易声光控电灯](https://img.taocdn.com/s3/m/afe11cfc9e3143323968939f.png)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简易声光控电灯专业班级:09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设计时间: 2011年10月10日—12月25日目录一方案设计———————————————————————————1 1.1 智能抢答器1.2 声光控电灯二最终方案的确立及几者的优缺点—————————————————6 三简易555声光控电灯的单元电路设计------------------------------7 3.1 555电路设计3.1.1 “555”延时电路的概述3.1.2 方案分析和论述3.2 声光控电路设计3.2.1 声光控电路概述3.2.1 声光控电路的数据指标3.2.3 方案分析和论述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11 4.1 电路总原理图4.2元件清单4.3实验器材与工具五安装调试——————————————————————————13 5.1声控电路部分5.2光控电路部分5.3 “555”时基延时电路部分5.4 总体电路调试六性能测试与分析-----------------------------------------------15 七扩展功能(理论)---------------------------------------------17 八参考文献-----------------------------------------------------18 九附录十心得体会一方案设计1.1 智能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此次设计的智能抢答器可同时供8名选手或8个代表队参加比赛。
其电路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部分组成,分别由集成编码器、计数器、锁存器、定时器和必要的门电路等元器件组成。
其中主体电路的作用是完成主持人的控制,系统清零与抢答开始功能,以及完成参赛者的抢答、显示其编号的功能。
扩展电路主要包括秒脉冲发生电路和定时电路,起到抢答计时的作用。
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55e4d92cc58bd63186bd5c.png)
Abstrac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s a public basic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the bridge, the teaching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learning effect and the students post working ability,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curriculum design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repair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motor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sig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teaching philosophy, content, process, methods and evaluation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a profound summary of the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desig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teaching. Key words Officer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rse design; motor and control technology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数学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计——目标与内容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数学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计——目标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47b58a4dd3383c4bb4cd221.png)
摘
要 : 省级精品课< 以 常微 分 方程 》 程 为 依 托 , 出 了 “ 学科 知 识 为 基 础 , 问题 解 决 为核 心 , 培 养 创 造 课 提 以 以 以
性思维为重点 ” 的数 学 专业 基 础 课 的 课 程 目标 与 课 程 内 容 的 设 计 方 案 。在 教 材 主 体 上 , 直 线 性 学 术 知 识 为 经 , 以 以 螺 旋 式 思 想 方 法 为 纬 , 问 题 解 决 为 各 章 的 核 心 , 科 学 研 究方 法溶 于 教 材之 中 , 以 将 以期 在 实 施 过 程 中 对 培 养 创 造 性
思 维 有 一 定 的作 用 。 关 键 词 : 学 专 业 基 础 课 ; 程 目标 ; 程 内容 : 造 性 思 维 数 课 课 创
在 数学 教育 中 , 何 培养 学 生 的数 学创 造性 思 维 如 是 课程 、 学 、 习 三方 面探索 的重 要课 题 。本 文以省 教 学
级 精 品课 程 高 校 数 学 专 业 基 础 课 《 常微 分 方程 》 程 课 三 年实 践 为依托 , 开 培养 创 造 性 思 维 的数 学专 业 基 展
它 的条理 性和 简 洁性 。 “ 着 泰 勒对 课 程 原 理贡 献 的 随 不断扩大 , 为 目标 一度几 乎成为课程 目标 的同义 语 。 行 ”
要为数 学 专业课 的学 习打下 坚实 的基 础 。传 统 的数学 专业基 础 课教材 是 典 型 的 以学 术 为 中心 的课 程 内容 , 多 以学 科 中系统 的 、 辑 的、 术 的、 威 的 、 逻 学 权 间接 地 、 具 有 明显 的可传 递性 的数 学 知识 为构建 教材 内容 的 主
课程 的展 开性 目标 , 由英 国著 名 课 程 理论 家 斯 是 滕豪 斯 ( . tn os ) 1 7 L Se hue 于 9 5年 在 其 专 著 《 程 研 究 课 与开发 导论 》 中提 出 的。他 对 泰 勒 的行 为 目标 进 行 了 系统 的分析 与批 评 。如 果 说 行 为 目标 关 注 的是 结 果 , 而展开 性 目标 侧 重 的是 教 育 过 程 , 调 教 师在 教 学 的 强 实 际过 程 中提 出相 应 的 目标 。 课 程的 “ 现 性 目标 , 对 行 为 目标 的另 一 种 批 表 是
bim基础知识课程设计
![bim基础知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4cbf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a.png)
bim基础知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BIM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掌握BIM技术的核心功能,如三维建模、信息管理、模拟分析等;3. 了解BIM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如提高设计质量、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运维成本等。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BIM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如创建模型、添加属性、生成图纸等;2. 能够运用BIM技术进行简单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BIM项目实践,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行业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职业素养;2.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关注行业发展,积极投身于建筑信息化建设;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BIM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对BIM技术了解较少,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BIM技术的基本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BIM基本概念:介绍BIM的定义、发展历程、国内外应用现状;2. BIM软件认识:学习BIM软件的分类、功能及常用软件操作;3. BIM建模技术:掌握BIM建模的基本方法、技巧,包括模型创建、修改、查看等;4. BIM信息管理:了解BIM模型中的信息组成、信息传递及信息更新;5. BIM模拟分析:学习BIM在建筑性能分析、施工模拟等方面的应用;6. 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BIM在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的实际应用;7. BIM项目实践:分组进行BIM项目实践,包括项目策划、建模、施工模拟、成果展示等。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BIM基本概念、软件认识;第二周:BIM建模技术;第三周:BIM信息管理;第四周:BIM模拟分析;第五周: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六周:BIM项目实践。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7d2f4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d.png)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从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电路实验、电路设计、电力系统仿真等。
电路实验是课程设计的重要部分,通过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电路设计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电路要求,设计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参数,实现特定功能。
电力系统仿真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电力系统运行情况,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测试、结果分析和总结等。
在问题分析阶段,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所给出的问题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和限制条件。
在方案设计阶段,学生需要根据问题要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电路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等。
在实施和测试阶段,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方案,搭建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或实际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在结果分析和总结阶段,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和解决方法。
此外,课程设计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践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bc953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c.png)
4、拟定单桩允许承载力
• 按土旳支撑力确实定单桩轴向允许承载力。 • 按设计规范经验公式拟定,按施工措施选
择计算公式: 沉桩(预制桩) 灌注桩 管桩
1. 摩擦桩:
P 1 K
Psu Ppu
2.
(1)打入式:P
1 K
U ili i
A R
3. 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允许承载力 ( KN),
设计要点
1、综合分析设计资料: 1)荷载为轴向荷载,所以不考虑桩在水平力 作用下旳基桩内力和位移问题,按桩身材料 进行承载力验算考虑轴向受压即可。 2)根据地质情况,此次设计应选择摩擦桩, 不存在负摩阻力问题。 3)不考虑河水旳冲刷问题 4)属于低承台桩,但因为无水平荷载,不用 考虑承台侧面土旳水平抗力,
(3)承台抗弯及抗剪强度验算
承台应有足够旳厚度及受力钢筋以确保其 抗弯及抗剪切强度。承台在桩反力作用下, 作为双向受弯构件尚无统一验算措施,现以 图4-34,桩基础重力式桥墩为例,阐明常采 用旳承台内力在两个方向上分别进行单向受 力旳近似计算措施。 在拟定承台旳验算截面 后,可根据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按 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承台配筋计算或验算截 面抗弯强度。
4. 当荷载组合为附加或临时施工荷载时,允许承载 力
5. 可合适提升;
U—桩旳周长(m),按成孔直径计算;
(li—m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下列低i层土旳厚度
(τi—KP与a)li相,应按旳表各(土3-层3)与采桩用壁;旳极限摩阻力
σR—桩端处土旳极限承载力(KPa),可查表 3-4;
(2)钻(挖孔)灌注桩:
• 由基桩群(2根以上基桩)与承台构成旳桩 基础叫群桩基础。
• 规范要求:对于摩擦桩群桩基础,桩中心 距不大于6倍桩径时,考虑群桩效应。
化学专业基础英语1课程设计
![化学专业基础英语1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b5394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2.png)
化学专业基础英语1课程设计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化学专业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使其在学习化学知识和进行国际化交流中更加自信流畅。
本课程从基础英语知识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同时结合化学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化学领域的英文文献和听力材料。
学习目标•掌握基础英语词汇、语法和句型•培养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学习和理解化学领域的英文文献和听力材料•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14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词汇练习。
下面是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单元1:Introduction•自我介绍•学习目标及课程介绍•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应用单元2: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问候和介绍•熟人见面礼仪单元3:Numbers and Quantities•数字和数量表达•化学计量单位单元4:Chemical Elements and Compounds •元素和化合物名称•化学式和结构式单元5:Chemical Reactions•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平衡式•化学反应类型单元6:Acids and Bases•酸和碱的定义•酸碱反应及其应用单元7:Chemical Bonding•化学键的分类和定义•分子式和化学键长单元8:Molecules and Compounds•分子和化合物的描述及区别•反应热和反应焓单元9:Chemical Equilibrium•化学平衡的定义和表达式•平衡常数及其意义单元10:Chemical Analysis•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原理单元11:Chemical Thermodynamics•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第一、第二定律•熵和自由能的概念及应用单元12: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规则•非饱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单元13:Chemical Kinetics•化学反应速率和速度常数•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单元14:Environmental Chemistry•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现代环境问题•大气、水环境的污染防治措施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大数据专业网上课程设计
![大数据专业网上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f1bd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a.png)
大数据专业网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据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3. 帮助学生掌握至少一种大数据处理工具或技术,如Hadoop、Spark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处理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大数据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数据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数据伦理观。
3.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大数据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数据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大数据有初步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团队协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大数据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
- 教材章节:第1章 大数据导论2. 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及可视化技术。
- 教材章节:第2章 大数据处理技术概述3. 大数据工具与平台: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工具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3章 大数据工具与平台4. 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 教材章节:第4章 数据分析方法5. 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案例,提炼解决方案。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课程设计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86fc8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d.png)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临床基础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血液、尿液、粪便等常见检验项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临床基础检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功能。
3.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临床基础检验结果分析,结合病例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临床基础检验的仪器设备,进行规范的样本采集、处理和检验。
2. 学生能够正确解读临床检验报告,具备初步的数据分析和临床判断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基本的临床检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临床基础检验在医疗诊断中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树立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学生能够关注临床检验领域的发展动态,培养自主学习、持续更新的学习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检验技能和临床诊断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强调实用性。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医学检验专业低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化学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
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诊断。
3. 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 血液检验: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测等。
- 尿液检验:尿常规、尿液沉渣、尿液生化检测等。
- 粪便检验:粪便常规、寄生虫检查、粪便培养等。
- 其他常用检验: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介绍临床基础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仪器设备。
- 第二周:血液检验(血常规、血型鉴定)。
- 第三周:尿液检验(尿常规、尿液沉渣)。
- 第四周:粪便检验(粪便常规、寄生虫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_____崔运宏__专业班级: 电信1304 班指导教师: 胡君萍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题目: 专业基础实践第7套综合题初始条件:(1)提供实验室机房及其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2)《MATLAB教程》学习。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选择一本《MATLAB教程》,认真学习该教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基本使用方法、数组运算、矩阵运算、数学运算、程序设计、符号计算、图形绘制、GUI设计等内容;(2)对该套综合题的10道题,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具体设计部分的原理分析、建模、必要的推导和可行性分析,画出程序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代码(含注释),上机调试运行程序,记录实验结果(含计算结果和图表)。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4)要求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5)根据课程设计有关规范,按时、独立完成专业基础实践说明书。
时间安排:(1)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学习《MATLAB教程》 2.5天;(2)进行编程设计2天;(3)完成专业基础实践报告书1天;(4)答辩0.5天;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前言 (3)MATLAB简介 (3)Matlab的功能 (3)二设计题目 (5)三设计内容 (6)3.2题二 (7)3.3题三 (8)3.4题四 (9)3.5题五 (16)3.6题六 (16)3.7题七 (17)3.8题八 (19)3.9题九 (20)3.10题十 (21)四课程设计心得 (24)参考文献 (25)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6)MATLAB简介MATLAB软件由美国Math 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己成为覆盖多个学科的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数值计算仿真软件。
MATLAB具备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许多复杂的计算问题只需短短几行代码就可在MATLAB中实现。
作为一个跨平台的软件,MATLAB已推出Unix、Windows、Linux和Mac等十多种操作系统下的版本,大大方便了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下的研究工作。
MATLAB软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在保持内核不变的情况下,MATLAB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学科推出相应的工具箱(toolbox),目前己经推出了图象处理工具箱、信号处理工具箱、小波工具箱、神经网络工具箱以及通信工具箱等多个学科的专用工具箱,极大地方便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工作。
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科研和技术人员认识到MATLAB的强大作用,并在不同的领域内使用MATLAB来快速实现科研构想和提高工作效率。
MATLAB提供了20类图像处理函数,涵盖了图像处理的包括近期研究成果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技术方法,是学习和研究图像处理的人员难得的宝贵资料和加工工具箱。
这些函数按其功能可分为:图像显示;图像文件I/O;图像算术运算;几何变换;图像登记;像素值与统计;图像分析;图像增强;线性滤波;线性二元滤波设计;图像去模糊;图像变换;邻域与块处理;灰度与二值图像的形态学运算;结构元素创建与处理;基于边缘的处理;色彩映射表操作;色彩空间变换;图像类型与类型转换。
Matlab的功能1) 强大的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2) 出色的图形处理功能3) 应用广泛的模块集合工具箱4) 实用的程序接口和发布平台Matlab的典型应用1) 数据分析2) 数值与符号计算;3) 工程与科学绘图;4) 控制系统设计;5) 航天工业;6) 汽车工业;7) 生物医学工程;8) 语音处理;9) 图像与数字信号处理;10) 财务、金融分析;11) 建模、仿真及样机开发;12) 新算法研究开发;13)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二设计题目第7套题:Matlab应用课程设计71.求[100,200]之间第一个能被21整除的整数。
2.绘制余弦曲线y=cos(x)和指数函数y=x^2曲线。
3.计算2+4+6...+100 的值,当和大于2000时终止计算。
4.分析下面每条指令的功能并运行,观察执行结果。
(1) X=0:0.25:3;Y=X.*exp(-X);plot(X,Y),xlabel(‘x’),ylabel(‘y’),title(‘y=x*exp(-x)’);(2) A=zeros(3,5)A(:)=-7:7L=abs(A)>4islogical(L)X=A(L)(3) A=[1:5;6:10]pow2(A)(4) A=zeros(3,2)A(:)=1:6A=A*(1+i)A1=A.’B1=A’(5) A=ones(2,3)B=ones(2)C=eye(4)D=diag(C)E=repmat(C,1,3)5.利用while…end循环结构编程求出1+3+5…+101的值。
6.随机生成一个10000×3的矩阵,并绘制其柱状图。
7. 利用switch…case编写以下程序:某商场对顾客所购买的商品实行打折销售,标准如下(商品价格用price来表示):price<200 无折扣200≤price<500 5%折扣500≤price<1000 10%折扣Price≥1000 15%折扣输入所售商品的价格,求其实际销售价格。
8. 利用函数调用编写函数文件,求半径r分别为0.5与5时圆的面积与周长。
9.已知-1=,其中t的范围是[0 10],计算y的微分和积分并给出曲线y e cos(t)图。
10. 编写程序,用plot(x,y)绘制下图所示曲线。
图2.1 曲线图三设计内容3.1题一1.求[100,200]之间第一个能被21整除的整数。
分析:要求(100,200)之间第一个能被21整除的整数。
首先需要一个循环变量n,使其从100到200按步长为1递增,每增加一就用21去除看能否整除,若不能则继续循环,若能则跳出循环,输出n即为所需整数。
1)程序代码for n=100:200 %定义n的区间为100到200的for循环语句if mod(n,21)==0 %用if语句来判断n除以21的余数是否为0x=n; %将整除的n值赋给xbreak; %跳出for循环end %结束if循环end %结束for循环x2)运行结果为>>xx=105>>3.2题二2.绘制余弦曲线y=cos(x)和指数函数y=x^2曲线。
分析:绘制曲线用plot函数。
为了方便观察两个图像,应适当是指横纵坐标的大小,这需要用到axis([xmin xmax ymin ymax])函数。
设置其x 在(0.2*pi),y为(-3,3)较为合适。
1)程序代码x=0:pi/30:2*piy1=cos(x);y2=x.*x;plot(x,y1,’-ro’,x,y2)axis([0,2*pi,-3,-3])h=legend(‘cos_x’,’x.*x’,2);2)运行结果图3.1 y=cosx和y=x^2曲线图3.3题三3.计算2+4+6+...+100的值,当和大于2000时终止计算。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是求偶数的和第一次大于2000时的值,因要设置累加后的值放在sum里面,用while循环,领m的初值为2步长为2,终值为100.1)程序代码:sum=0;m=2;while sum<=2000sum=sum+m;m=m+2;endsumm2)运行结果:sum=2070m=923.4题四4.分析下面每条指令的功能并运行,观察执行结果。
3.4.1(1)X=0:0.25:3;Y=X.*exp(-X);plot(X,Y),xlabel(‘x’), ylabel(‘y’),title(‘y=x*exp(-x)’);分析:此题中需要用到绘制二维图形的基本函数plot,常用形式为plot(x,y1,x,y2)。
并用t itle(‘y=x*exp(-x)’)为他加上图形标题;以及用以及用xlabel(‘x’)为他加上x轴说明;和用ylabel(‘y’)为他加上y轴说明。
1)程序代码:x=0:0.25:3;y=x.*exp(-x);plot(x,y),xlabel(‘x’),ylabel(‘y’),title(‘y=x*exp(-x)’);2)运行结果:图3.2 y=x*exp(-x)的曲线图3.4.2(2)A=zeros(3,5)A(:)=-7:7L=abs(A)>4islogical(L)X=A(L)分析:A=zeros(3,5)会产生一个3*5阶的全0矩阵A,A(:)=-7:7会将矩阵元素从-7到7依次赋值,L=abs(A)>4会标记矩阵A中元素的绝对值大于4的元素,islogic(L)判断L是不是逻辑数,X=A(L)去除A中绝对值大于4的元素组成一个新的矩阵A。
1)程序代码:A=zeros(3,5)A(:)=-7:7L=abs(A)>4islogical(L)X=A(L)2)运行结果:A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A =-7 -4 -1 2 5 -6 -3 0 3 6 -5 -2 1 4 7L =1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1ans =1X =-7-6-55673.43(3)A=[1:5;6:10]pow2(A)分析:A=[1:5;6:10]为矩阵的第一行从1到5依次赋值,第二行,从6到10依次赋值,pow2(A)将A按矩阵运算出平方。
1)程序代码:A=[1:5;6:10]pow2(A)2)运行结果:A =1 2 3 4 56 7 8 9 10ans =2 4 8 16 3264 128 256 512 10243.4.4(4)A=zeros(3,2)A(:)=1:6A=A*(1+i)A1=A.’B1=A’分析:A=zeros(3,2)得到一个3*2的全零矩阵。
A(:)=1:6将1到6内的整数值赋给A,形成新的矩阵A。
A=A*(1+i)计算A*(1+i),得到新矩阵A。
A1=A.'得到非共轭转置矩阵A1。
B1=A'得到共轭转置矩阵B1。
1)程序代码:A=zeros(3,2)A(:)=1:6A=A*(1+i)A1=A.’B1=A’2)运行结果A =0 00 00 0A =1 42 53 6A =1.0000 + 1.0000i 4.0000 + 4.0000i2.0000 + 2.0000i 5.0000 + 5.0000i3.0000 + 3.0000i 6.0000 + 6.0000iA1 =1.0000 + 1.0000i2.0000 + 2.0000i3.0000 + 3.0000i4.0000 + 4.0000i5.0000 + 5.0000i6.0000 + 6.0000iB1 =1.0000 - 1.0000i2.0000 - 2.0000i3.0000 - 3.0000i4.0000 - 4.0000i5.0000 - 5.0000i6.0000 - 6.0000i3.4.5(5)A=ones(2,3)B=ones(2)C=eye(4)D=diag(C)E=repmat(C,1,3)分析:A=ones(2,3) 得到2*3全1矩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