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317be5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8.png)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
1. 嘿,一定要选好实验装置啊!就像建房子得选好材料一样,要是装置不行,那可咋得出准确结果呀!比如用个破破烂烂的锥形瓶,那能行?
2. 反应前后可都得仔细称量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想想,要是马马虎虎称一下,那不等于白做啦?就好比你数钱不数清楚能行吗?
3. 注意化学反应要完全进行呀!不然质量能守恒才怪呢,这就像跑步没到终点就停下,能算跑完了吗?比如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不充分反应能行?
4. 实验环境也很重要哦!不能在乱糟糟的地方做吧,那多影响结果呀,就像你在闹市学习能学好吗?比如在灰尘满天飞的地方做实验。
5. 操作过程得规范呀!你可别乱来,不然得出错误结果哭都来不及,这就跟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危险呀!像乱倒试剂能对吗?
6. 观察要仔细呀!任何小细节都不能放过,要不怎么知道质量是不是真的守恒呢,这就跟侦探找线索一样得细心呀!比如没看到有气体生成。
7. 重复实验可不能少哇!一次就下结论哪行呢,多做几次才保险呀,就像投篮一次进了就能保证一直进吗?比如只做一次就说质量守恒。
8. 数据记录要准确无误啊!记错了那不就全错啦,这和记账记错了一样糟糕呀!像把质量写错了。
9. 对实验现象要认真分析呀!不能稀里糊涂的,这就像解一道难题,得好好琢磨,比如看到有沉淀就不思考原因。
10. 最后,一定要认真对待实验呀!这可不是玩游戏,这是在探索科学呢,你不认真能行?就像对待考试一样得重视呀!
我的观点结论:做好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些注意事项真的都很关键,每一个都不能马虎呀!。
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
![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e7bc0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f.png)
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定律,是考试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即: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质量守恒定律:1、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这条定律。
2、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还会相等?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2H2O 通电2H2↑+ O2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
而原子没有再分,只是从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
所以物质的质量不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在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遵守这条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加、不减反应前有什么元素,反应后仍然有,反应前没有的元素,反应后不能写进去。
反应前后两边的原子个数要相等,不相等的要在化学式前面填上适当的系数,这就是配平。
千万不要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3、应用质量守恒计算的时候,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没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要算进去。
初中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过研究体系体积的变化对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影响,增强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而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与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2c1b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a.png)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与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在任何封闭系统中,物质质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通过转化或转移。
本文将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实验验证方法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精密的实验。
以下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实验验证方法。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封闭系统,如一个密封的容器。
2. 在容器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物质A,并记录其质量。
3. 实施一系列操作,如加热、化学反应等,使物质A发生转化或转移。
4. 再次记录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
5. 对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得到满足。
通过实验的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封闭系统中,无论物质经历何种变化,总质量都保持不变,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广泛存在于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生活中的众多领域。
1. 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无论是简单的燃烧反应还是复杂的化学合成反应,质量守恒定律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计量法和酸碱滴定法等方法,都基于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物质质量的测量和计算。
2. 生物学研究在生物学研究中,质量守恒定律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测量生物体生长前后的质量差异,可以确定生物体吸收和代谢的物质的量。
这对于研究生物体的能量转化、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工程应用在工程领域,质量守恒定律也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化工工艺中,通过均衡方程来计算原料和产物的质量,确保工艺过程中质量的准确控制。
另外,在环境工程中,质量守恒定律用于分析废物处理、空气污染控制等方面。
4. 物理学探索质量守恒定律对于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领域提供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同时,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研究中,质量守恒定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以及应用,旨在深化我们对自然界物质转化和转移规律的认识。
罗蒙诺索夫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罗蒙诺索夫质量守恒定律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71c517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f.png)
罗蒙诺索夫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是由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发现。
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1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2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元素化合价。
3验证20世纪初,德国和英国化学家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以求能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误差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的,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
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13bad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5.png)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课本实验再现装置图(1)在红磷燃烧的实验中:①小气球可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瓶拓展训练1.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C. D.2.如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2是利用压强传感器测量的瓶中的气压变化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C.该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D.最终反应后的气压等于反应前的气压3.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称量天平不平衡的是( )A. B.C. D.4.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
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讨论与探究】请根据甲组和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甲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_________(是或否)平衡;此反应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
【实验结论】(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实验分析】(4)化学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与交流】(5)通过甲、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实验(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56e91d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d.png)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实验验证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原则。
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将介绍一些实验方法和案例。
一、实验方法1.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理。
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准确称量反应前后的物质,然后进行化学反应。
最后再次称量生成物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如果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非常小,即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2.气体体积法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产生气体。
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实验中,利用容器收集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并计算气体的体积。
由于气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体积的变化推测质量的变化。
3.溶解度法在一些溶液反应中,反应物溶解于溶液中,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浓度来验证质量守恒。
根据溶质的溶解性质,可以通过溶解度的变化推测质量的变化。
二、实验案例1.铁与硫反应在铁与硫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利用重量法验证质量守恒原理。
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铁和硫,放入封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反应后,再次称量生成物,发现质量变化非常小。
这表明在铁与硫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2.氢氧化钠溶解实验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利用溶解度法验证质量守恒原理。
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溶解。
溶液反应后,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
通过计算溶液的总质量和剩余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三、结论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原理是一个基本的物质变化定律。
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如重量法、气体体积法和溶解度法,可以有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这一原理的应用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为化学工业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2e0fed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f.png)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表明在一个系统内,质量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只会发生转化。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几个物理实验,展示质量守恒定律在实践中的验证。
实验一:碰撞实验碰撞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常见实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物体进行碰撞并通过测量质量变化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首先,我们准备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分别记作A和B。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小球A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并让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
当小球A碰撞到小球B后,我们可以测量小球A和小球B的速度变化和方向变化。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发现,小球A的速度会减小,而小球B的速度会增加至与小球A相等。
这说明当小球A与小球B发生碰撞时,质量虽然会发生转化,但在整个过程中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就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实验中的有效性。
实验二:溶解实验溶解实验也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将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到液体中来观察质量的变化。
以盐溶解为例,我们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盐,然后将其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
在搅拌溶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固体盐逐渐消失,但是整个体系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盐的质量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溶解到溶剂中。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这个溶解过程中,总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实验三:燃烧实验燃烧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另一个重要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先称量一定质量的燃料,并进行燃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会迅速燃烧释放热能,同时生成气体和灰烬等产物。
然而,整个实验体系的质量仍然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碳元素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而氧气在空气中存在且质量不计入实验体系。
因此,总的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这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在燃烧实验中的适用性。
《质量守恒定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abcab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5.png)
《质量守恒定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问题。
2. 培养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的化学反应知识。
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步骤:1. 回顾已学的化学反应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2.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保持不变?”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评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初步理解。
第二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2.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步骤: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如使用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
2.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第三章: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与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机制。
2. 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如原子重组等。
2. 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计算。
3. 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计算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质量守恒定律的拓展与思考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
教学内容:1. 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主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主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9346f9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5.png)
考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2022 年考查 3 次,2021 年考查 2 次)
1.(2017·成都)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物质组合是
( C)
A.锌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盐酸
C.铁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盐酸
考点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22 年考查 7 次,2021 年考查 6 次,2020
4.[时事热点](2022·成都七中三模)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在
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其中一种工艺的主要反应微观
示意图如下所示。对此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
( C)
A.X 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
B.甲、乙的质量比为 11∶2
C.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
都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
C.红磷太少
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
8.(2022·郴州)某纯净物 A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A+3O2=点==燃==2CO2+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A 中含有的元素有_C_、C、HH、、OO__(填元素符号); (2)求 9.2 g A 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_4_.4.88g_g__。
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形形成成密密闭空 间间,,使瓶使内瓶气内压保气持压在保一定持范在围一内,定防范止围瓶塞内因,压防强过止大瓶而塞冲闭出因空(压合理强即 可即过可大))而。冲出(合理
(4)小丽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
2.[九上 P98T2(3)变式]现将 20 g 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425f7cafa5e9856a561260ed.png)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考点梳理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实验方案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2.反应原理4P+5O22P2O53.实验步骤(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2)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的下端能与红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m1;(3)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m2。
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3)天平仍然平衡,m1=m2。
5.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实验分析与注意事项(1)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实验室气球先鼓起后变瘪的原因:①由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导致气球膨胀;②红磷燃烧消耗锥形瓶内的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冷却后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气球变瘪。
(3)气球的作用:①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冲作用;②密封作用,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的物质发生交换。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2.反应原理Fe+CuSO4==Cu+FeSO43.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2)将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几根铁钉和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3)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4)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4.实验现象(1)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天平仍然平衡,m1=m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与应用案例研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与应用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9f26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7.png)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与应用案例研究引言: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法则,指出在任何物质系统中,质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通过转化或转移形式存在。
本文将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研究。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1. 闭合系统实验设计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通常采用闭合系统,即不与外界物质或能量发生交换的系统。
在实验前,需仔细称量实验物体的质量,并确保实验装置的密封性。
2. 燃烧实验通过燃烧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以燃烧蜡烛为例,首先称量蜡烛的质量,然后点燃蜡烛并将其放在质量均衡器上,待蜡烛燃烧完毕后再次测量质量均衡器的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均衡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 化学反应实验化学反应实验也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铁与硫的反应来验证。
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铁和硫,并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实验结束后,再次测量容器的质量。
结果显示,容器的质量保持不变,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案例研究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质量守恒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物质转化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通过精确控制原材料的投入量和产物的质量,可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环境保护质量守恒定律对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营污水处理设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确保废水的质量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燃烧与能源利用在燃烧与能源利用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煤炭燃烧中,通过合理的供氧量和燃烧温度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
同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可以有效控制燃烧产物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结论: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物理定律。
通过实验验证和应用案例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631eda76eeaeaad1f330ad.png)
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遵守的普遍规律,任何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相等的。
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利用空气中的成分不参加且无气体逸出的化学反应,此时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即可。
例如:酸碱中和反应(如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等)、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盐与碱的复分解反应(如石灰水与碳酸钠的反应)、盐与盐的复分解反应(如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2.利用有气体逸出的化学反应,此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例如:碳酸盐与酸的复分解反应(生成CO2)、活泼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生成H2)。
3.利用空气中的某成分(主要是O2)参加的化学反应(一般为可燃物的燃烧),此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例如:白磷等可燃物燃烧的反应(消耗氧气)。
由于燃烧反应中放出热量,导致反应后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膨胀,为防止装置上的胶塞因气体膨胀而冲出,可设计成装有气球的缓冲装置。
1.(2012·贵阳)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习基本方法。
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图28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条件”这一探究目的开展活动。
[实验步骤]①如图28所示,甲将白磷和反应装置、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和碳酸钠粉末的烧杯,分别放在两个托盘天平上,并用砝码使天平平衡。
丙对石棉网和打磨干净的镁条进行称量。
②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进行化学反应。
③甲、乙同学在反应结束且甲的装置冷却后,将反应装置及装置内的物质放在反应前使用的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丙同学实验结束后称量石棉网和石棉网上氧化镁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实验分析】(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
甲同学4P+5O2 点燃=2P2O5(2)比较甲、丙同学的实验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生成物都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a475c27deff9aef8941e06b8.png)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同学们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释时会出现很多误区,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理解该定律的内涵与外延,找出其运用的注意点,这样才能运用定律做出正确的解释。
例题某同学根据“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请加以解释。
解析这是生活中一个典型的案例,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这与质量守恒定律表面看上去不太符合,其实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按照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生成铁锈的质量应等于铁与氧气、水的质量之和,故铁锈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
答案该同学的推测不正确。
因为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参加反应的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的质量之和与反应后生成铁锈的质量相等。
变式1 从上例中,可知铁生锈后质量增加与质量守恒定律并不矛盾,那生活中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减小,与质量守恒定律矛盾吗?请你说出理由?[:学+科+]解析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按照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可知,反应前的总质量应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而二氧化碳与水蒸气会散逸到空气中,这样会导致燃烧后质量减小。
答案不矛盾,石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参加反应的石蜡与氧气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即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变式2 在右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解析本题应认真分析反应的过程与生成物的状态,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的生成物中存在二氧化碳,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了,故天平不平衡。
很明显,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让二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天平会再次平衡。
答案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在锥形瓶瓶口系一个气球,形成密闭装置拓展题下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家庭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家庭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ef2de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9.png)
质量守恒定律的家庭实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在任何闭合系统中,系统的质量在任何时间内都是不变的。
质量守恒定律对我们理解自然世界中的许多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家庭了解和体验质量守恒定律,下面我将介绍一项简单的家庭实验。
实验名称: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材料:1. 两个小瓶子2. 一些小石子或者干粮3. 一支称重器4. 一些水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小瓶子,一个小瓶子里装满一些小石子或者干粮,另一个小瓶子里只装入一些水。
2. 使用称重器分别测量两个小瓶子的质量,记录下两个小瓶子的质量。
3. 将装有小石子或者干粮的小瓶子和装有水的小瓶子放在天平的两端,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4. 将两个小瓶子交换位置,再次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
实验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系统的质量在任何时间内都是不变的。
在这个实验中,两个小瓶子的质量分别由其中的物质组成,即小石子和干粮以及水。
通过称重器测量两个小瓶子的质量,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质量是固定的。
当将两个小瓶子放在天平上时,如果质量守恒定律成立,天平应该保持平衡,即两个小瓶子的质量加起来应该是相等的。
通过这个家庭实验,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这个家庭实验能够给大家带来乐趣和启发!愿大家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出更多神奇的物理规律和世界的奥秘。
【2000字】.第二篇示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基本定律,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不会凭空增加或减少,而是会永远保持不变。
在今天的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简单的家庭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材料:1. 一个瓶子2. 水3. 一些小石子或砂砾4. 一个天平或称量器实验步骤:1. 我们准备一个瓶子,并在瓶子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水,记住加入的水量。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题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472d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2.png)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题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指出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质量都是不会被创造或破坏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下面是一些实验探究题,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验证。
实验一: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
材料:烧杯、热板、碘酒、硫酸铜、水
步骤:
1.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放入烧杯中,称重并记录质量。
2. 在同一称量烧杯和硫酸铜后,将碘酒滴入其中,观察化学反应。
3. 将烧杯放在热板上,加热至反应结束。
4. 记录烧杯、化合物和反应产物的质量,并计算反应前后质量的差异。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烧杯的质量没有变化,
但化合物和反应产物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的质量。
这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得到验证。
实验二:物理变化中的质量变化
材料:烧杯、称量器、水、冰块、热板
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称重并记录质量。
2. 将冰块放入烧杯中,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3. 将烧杯放在热板上,加热水至沸腾。
4. 关闭热板,观察水的冷却过程。
5. 记录烧杯和水的质量,并计算冰的质量和水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的质量。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物理变化中,反应前后烧杯的质量没有变化,但水和冰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的质量。
这也展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
应用。
总结:
这两个实验都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无论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质量都是不会被创造或破坏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个定律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一,也是理解自然现象的重要点。
中考化学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中考化学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bf5e3f24284ac850ac02421b.png)
中考化学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特别提醒】(1)须反应——必须参加化学反应(2)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2.反应原理:4P+5O24P2O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放热,开始小气球__鼓起___,冷却后小气球_变瘪___,反应前后天平指针位置___平衡__。
4.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锥形瓶底部要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锥形瓶炸裂。
(2)气球的作用:①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冲作用;②起密封作用,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的物质发生交换。
(3)天平的使用应遵循左物右码,且称量前后在左右托盘中各放一张相同的纸(4)红磷燃烧的操作不能再天平上进行,原因是:①会烫坏天平;②红磷燃烧时气球膨胀变大,气球因受到空气浮力而导致测量不准。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图:2.反应原理:Fe+CuSO4====Cu+FeSO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前后天平的指针位置不变。
4.实验的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实验前应将铁钉表面用砂纸打磨干净,以除去铁钉表面的氧化物和污物。
(2)实验室配制的硫酸铜溶液常显酸性,若将装置中的橡胶塞去掉,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因为硫酸铜溶液常显酸性,可与铁反应生成氢气,而逸出,导致天平不平衡。
方案三:稀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图:2.反应原理:2HCl+Na2CO3=2NaCl+CO2↑ + 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反应后天平指针位置向右偏。
4.实验结论及分析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左边质量减少,天平指针偏向右边。
【装置改进】同学们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对甲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ce6567524de518964b7d9c.png)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答案】(1)不能;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2)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反应中有气体参与反应,反应前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可以据此解答该题.根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会使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来分析解答.
你认为最佳的装置为B,请分别简述其他两个装置的缺点: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充满气球,产生向上的浮力,会影响实验结果;C中产生的气体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增大,可能会导致瓶塞飞出,影响实验结果。优点: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方案四: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装置图
2.反应原理:2Mg+O2 2Mg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实验装置图:
2.反应原理:2HCl+Na2CO3=2NaCl+CO2↑+ 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反应后天平指针位置向右偏。
4.实验结论及分析
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左边质量减少,天平指针偏向右边。
【装置改进】同学们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对甲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实验前应将铁钉表面用砂纸打磨干净,以除去铁钉表面的氧化物和污物。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与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3b20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f.png)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与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是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的,只会转化为其他形式存在。
本文将探讨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验证与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质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无论发生任何变化,系统内的物质质量的总和永远保持不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
以下是其中两个经典的实验:实验一: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和B,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产物C。
实验过程中,精确测量反应前后容器内总体系质量,如果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即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实验二:机械系统中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在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向前推送。
小球从桌面上滚落后,继续滚动在地面上。
测量小球离开桌面前后的质量,如果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即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通过实验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被广泛接受并被视为基本原理之一。
三、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1. 能量转化中的质量守恒能量转化实验中,质量守恒定律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燃烧实验中,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一原理在能量转换装置的设计和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材料检测与质量守恒在材料检测实验中,通过测量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等性质,可以判断材料的成分和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为材料检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碰撞与质量守恒在碰撞实验中,质量守恒定律可用于计算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变化。
通过测量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和动量,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推导出相应的方程式,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与应用。
它不仅验证了质量在封闭系统中的不变性,也为实验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化学反应原理:
⑴白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由此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⑵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实验仪器:天平、砝码、锥形瓶、小烧杯、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白磷、铁钉(或铁丝)、硫酸铜溶液等。
3.探究方案:
⑴取出天平,调平衡。
待用。
取一块白磷,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在水下用小刀切下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
(为防止白磷燃烧时,灼裂锥形瓶,可以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
)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如图13-1所示。
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可见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仍然平衡。
⑵在1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
如图13-2。
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
将反应后烧杯和内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
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质量相等。
4.探究评价:
实验⑴生成烟状的五氧化二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象也很明显。
但由于白磷燃烧时放热,致气体逸出,往往易导致实验的失败。
实验⑵操作简单,实验的成功率很高。
但无气体或烟状物质生成,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代表性不强。
5.资源开发:
⑴该实验可以按排学生当堂实验,学生分组多,证据足,更能说明问题。
学生实验可安排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
以下推荐几例,仅供参考。
http:// /
⑵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不仅需要安排正例,还需要安排反例。
教材中已为我们安排了两个反例。
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如图13-3。
天平不再平衡,这是由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逸出的缘故。
②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称得的质量。
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如图13-4)。
镁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再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和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
比较两次称量的质量。
6.创新思维:
⑴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按探究实验五相关内容改进。
可防止漏气。
⑵镁条燃烧后质量怎么变化?
有多位老师告诉笔者,他们的实验结果是:燃烧后生成物质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大了。
但笔者做了很多次实验,其结果恰好相反——质量减小。
实验时我们发现,镁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这些白烟挥发了。
连夹持镁条的坩埚钳上都凝结着大量的白色粉末状物质。
因此,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减轻也就不难理解了。
做化学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科学态度,老师也应该有科学的态度。
遇到问题,不能绕道走,更不能简单地以为实验失败。
要多次实验,从多次实验的结果中找出规律,以求问题的最多解决。
⑶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可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参考书中指出:“这个实验也可以用固体跟液体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代替(例如碳酸钙跟盐酸反应)。
反应在吸滤瓶中进行,在抽气口上套一个气球,反应开始后气球膨胀,但天平保持平衡。
”
如图13-5所示,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浓盐酸。
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
整个装置放入托盘天平中,并用砝码平衡,记录读数。
取出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
可观察到瓶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气球胀大,如图13-6。
将装置再次放入托盘天平中称量,记录读数。
将两次结果相比较。
如此测得的两次数值真的完全相等吗?理论上当然没问题。
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气球体积增大而产生的浮力,只要气球体积足够大,天平的感量足够灵敏。
这种浮力所造成的读数减小是足以表现出来的。
初中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的灵敏度都比较上,一般的感量都在0. 2g左右,是无法测出因浮力所造成的读数减小。
但我们不能因为测不出来,就以错误的理论出发,再导致错误的结论。
⑷能否用蜡烛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教学参考书有以下说明:
蜡烛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气)。
碱石灰能有效地吸收这两种物质。
这种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如下:
①截取一段长度为10 cm,直径约为25 mm的玻璃管(可用破了底的大试管截取)。
②装入金属网栅。
从破旧石棉网上剪一块直径略大于玻璃管内径的圆网,从玻璃管的一端轻轻推入,使圆网撑住在离管口约2 cm处作为放置碱石灰的网栅(如网栅容易滑下,可以用回形针改制成一个带有弹性的圆环,弹紧在玻璃管的内壁作为挡圈,使网栅不致滑下),装配如图13-7。
③加入碱石灰,制成吸收器。
碱石灰要选大的颗粒,使间隙较大,保证气体流通。
碱石灰层厚约4 cm~5 cm。
④将吸收器固定在天平左盘蜡烛的正上方(如图13-8),即可进行实验。
⑤这一实验成败关键在于蜡烛是否正常燃烧,生成的气体是否顺利通过吸收器。
所以,蜡烛火焰的大小,吸收器离火焰的距离都要事先试验好。
如果实验正常,3 min后即有明显的现象。
天平最好选用感量为0.02 g的物理天平。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气),参加反应的物质是蜡烛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蜡烛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之和。
用上法是无法测也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
依教参的说法,如果天平平衡,那是笔者不好解释的。
只能勉强说是未吸收的气体正好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这种情况存在吗?由于装置复杂,笔者并未做过此实验,不便评说。
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向左偏转,毫无疑问,这也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
需要指出的是,该实验在老教参中也出现过,教材的编者已经把它当成经典的实验了,但笔者却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