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修辞手法笔记+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专题训练
▣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引用。
一、比喻
▣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练习题:
1、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①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③小船一样的月亮升上了天空。()
④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⑤他长得像他爸爸。()
⑥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人参……()
二、拟人
▣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把人当作物来描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这种手法叫拟物。拟人、拟物又统称谓比拟。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例如:1、水龙头伤心地流着眼泪。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判断要点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4)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个事物的相似点。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拟人的重点在“当作”,它直接把物当人来描述。
注意:拟人句中不能有“人”出现,否则就变成了比喻句。
▣练习题:
1、湖边的绿柳在微风中摇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仿上面句子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句子是拟人句还是比喻句。
1.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2.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3.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4、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5、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6、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三、夸张
▣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典型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练习题:
1、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真写作业,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