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偏方介绍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偏方介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种病毒是会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或者是劳累,感冒的时候才会出现,会让侵犯患者的神经还有皮肤,产生炎症,让患者非常的疼痛,在治疗以后还会后遗神经痛,降低生活质量,那么有哪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偏方呢?
第一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偏方是要准备丁香,郁金,柴胡,枳壳,川芎,赤芍,板兰根,甘草,还有五灵脂,蒲黄,冰片等一起研为未,装胶囊,水送服。
第二个是要准备仙人掌,然后去刺后捣碎,加入适量的鸡蛋清,再用花椒树下的土和成泥膏状,外敷于患处。
第三个是要将地龙烤干研粉,加适量的麻油调匀,搽于局部。
第四个是要准备全瓜篓,红花一起煎服,每日一剂。
第五个是要将仙人掌去刺捣烂,拌入少量糯米粉外敷患处,干则更换。
第六个是要准备生百合、白糖各等量,捣烂外敷患处。
第七个要准备鲜柿叶适量,捣烂取汁,涂于患处,干后再涂,每日三到四次。
第八个要准备当归、丹参,生地、赤芍、枳壳、延胡索、柴胡,还有桃仁、红花、川芎、甘草等,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加全蝎、乌蛇,气虚体弱的患者,则加党参、白术,黄芪,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剂为一个疗程。
第九个是消炎止痛酊,要准备千里光,白芷、薄荷,冰片,再将前三味药切碎,放入百分之七十五的一千毫升的酒精中浸泡三天后涂擦在患处,每日进行三到五次。
第十个是要准备瓜蒌皮,瓜蒌子,红花,桔梗,生甘草,枳壳,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剂。
这些就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偏方,因此患者可以使用一下,都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让患者不那么的痛苦,此外,患者要多进行护理,吃些香蕉,均衡的摄入饮食,比较严重的则要尽快
去医院就诊,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有一种痛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个“止痛如神”的方子轻松搞定
有一种痛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个“止痛如神”的方子轻松搞定带状疱疹,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一种皮肤病,一旦发作起来,皮肤表面会出现一簇一簇的红色小疹子,像带子一样连在一起,叫带状疱疹。
因为老长在前胸腋下,这一长串密密麻麻的小疹子看上去似乎又像一条缠绕在腰间的长蛇,所以古人也管它叫蛇串疮、缠腰火龙。
当然,这不是说带状疱疹只长在腋下,有时候也长在其他地方,比如,背上、腿上、胳膊上等等。
除了皮损,还伴有剧烈的疼痛,有人形容像针刺,像火烧,像刀割,就连走起路来都得小心翼翼的,有时候不小心被衣服蹭到了,立马痛得龇牙咧嘴。
可见,这种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而所谓的后遗痛,就是说皮肤表面的疱疹已经消退了,但疼痛还在。
这就奇怪了,明明好了,为什么还会痛呢?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表面上看是好了,但其实邪气被没有被彻底祛除,余邪依然“潜伏”在体内。
什么样的余邪呢?这就得从带状疱疹的病因说起了。
一说到带状疱疹,中医往往会把它和湿热,火毒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前面说了,带状疱疹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红疹,用寒热来区分,色红是有热,红疹当中还带有水疱,水泡里面包裹着的浊水其实就是身体里的湿邪。
而火毒的意思是有热,但又不是普通的火热,这火热来势汹汹,厉害的很,把皮肤和经络血脉都给灼伤了,这就形成了瘀血,瘀血堵在血脉管道里,不通而痛。
很多人觉得带状疱疹的疼痛就是皮损引起的,既然皮损已经好了,按道理说,就不应该痛了,对吧,殊不知此时的经络,因为瘀血的阻滞,依然是不通的,通了自然也就不痛了。
那就活血化瘀,清热祛湿吧。
在明代申斗恒的《外科启玄》里记载了一张方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可以说是“如有神助”。
名字叫什么?就叫止痛如神汤。
止痛如神汤:秦艽3克,桃仁3克,皂角子3克,苍术2克,防风2克,黄柏1.5克,当归尾0.9克,泽泻0.9克,槟榔0.3克,熟大黄3克,这是原方的剂量,用量不大,仅供参考。
来看一下这个方子。
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
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
女性患者,患带状疱疹后,经中西医治疗后,留下后遗痛,昼轻夜重,劳累后疼痛加重。
后遗痛部位在右上背部,舌质暗红苔滑,脉细。
予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五副,共六味药。
后来患者说例假数月未至,能不能一并治疗。
我又于方中加了一味生鸡内金,化瘀通经。
患者吃完五副,带状疱疹后遗痛消失,劳累后亦不发作。
而且吃完两副药,例假即至,疗效很快。
本例带状疱疹后遗痛辨证应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我这是第一次用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治疗本病,疗效很满意。
张锡纯谓活络效灵丹治“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所言非虚。
【文献摘录】
1.活络效灵丹
治气血凝滞,痃癖症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
当归(五钱)丹参(五钱)生明乳香(五钱)生明没药(五钱)
上药四味作汤服。
若为散,一剂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
(《医学衷中参西录》)
2.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胂挛急。
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9) (《伤寒论》)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一、治疗带状疱疹1.冰片10克.雄黄6克.95%乙醇100毫升混合外用.用法:用脱脂棉沾药液涂患处.每日3至5今次.轻者一天.重者5天即愈。
2.玉露解毒散,近百年来屡屡用于临床而收效甚捷,玉露解毒散,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之功。
为陈氏治疗外科疾病: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单纯疱疹(热疮)等病毒性皮肤病之家传奇效方。
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或干净毛笔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
此方最初源自陈氏先祖——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后经陈氏中医世家百余年的临床应用,不断发展改进,传到我的祖父才最终定型。
通过多年的切身临床应用经验来看,如在带状疱疹的初期、中期阶段就使用玉露解毒散,可以不必配用其他任何药物,即可轻易治愈带状疱疹。
对于已经形成较大面积疱疹和溃疡者,结合其他疗法(比如西医的常规疗法)也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加快疾病恢复痊愈。
此方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药效神奇!未化脓时用凉开水调涂即可,自2005年至今,临床观察统计195例带状疱疹病人。
用药后可立即止痛,5天之内结疤,绝大多数病人在10天内痊愈。
一、玉露解毒散的功效、主治与具体使用方法【成份】蟾酥、黄连、琥珀、蜈蚣等十二味中药。
【性状】本品为金黄色的粉末;味苦。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单纯疱疹(热疮)等病毒性皮肤病。
【用法与用量】外用,一日调敷2~3次。
①如果皮肤没有化脓,用时取玉露解毒散5~10克,以凉开水调匀,用干净毛笔或鹅翎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5天之内结疤,绝大多数病人在10天内彻底痊愈。
②如果皮肤已经化脓,用时取玉露解毒散5~10克,以香油调匀,用干净毛笔或鹅翎蘸涂患处,待炎证消退后,脓液渐清,再用凉开水调药,效果更好。
一般12天内痊愈。
(若皮肤已经化脓,而用凉开水调药往往在皮肤上结成一层厚疤,就会形成疤下化脓更加厉害,所以在化脓后的头几天应该用香油调药)。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中医药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中医药治疗
简介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在
病愈后可能会出现神经痛的症状。
中医药治疗可提供一种有效的治
疗方法,以下是一些中医药治疗方案。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
位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针灸可以有
效缓解神经痛的症状,达到镇痛的作用。
通常选择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肩井等。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在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是桂枝加芍药散,它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选择其他适用的中药配
方进行治疗。
中医推拿疗法
中医推拿疗法通过按摩和推拿来调节和平衡身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康复和治疗。
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中医推拿可以舒缓神经痛引起的不适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饮食调理
在中医治疗中,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治疗中,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摄入一些具有补血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红枣、黑豆等。
注意事项
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接受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治疗
遵守治疗方案并按时服药
定期复诊并与医生交流病情反馈
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治疗效果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接受中医药治疗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评估和诊断。
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痛 方药组成
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痛方药组成*导读: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轻者2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重者可延长到1个月以上,部分病人在皮疹消失数月内仍可后遗神经痛症状,使患者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等范畴,好发于老年人及体虚者的胸背、胁肋、腰腹部位,也有发于头、面、耳及四肢,本病的发病主要在于正气不足,外感毒邪,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剧烈疼痛。
余毒邪气羁留、气血经络阻隔为病机关键。
刘启廷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多为发病后治疗不及时,或误治、失治,病机为湿热余毒未尽,日久化热生毒,瘀阻络脉,而脏腑组织代谢废物不能通过络脉排出,毒素积蓄更加损伤络脉。
再者,患者正气不足,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自身免疫力低下亦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正所谓不通则痛不荣亦痛,多为本虚标实之症。
治疗应以扶助正气为主,辅以清除余毒,理气化瘀通络。
自拟益气活血祛风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数十例,短期即可收到明显的止痛功效,对病程长的患者尚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方药组成:黄芪30克,当归30克,炒白芍30克,天麻15克,白附子15克,全蝎10克,蜈蚣2条,广地龙20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1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3次温服。
功用:补气活血,解毒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痛。
组方依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见于机体免疫力低下与年老体弱者,疱疹虽已消除,但病变部位仍然疼痛,特点为病变部位轻轻触摸即可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白天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夜晚疼痛剧烈,影响睡眠。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于热毒阻遏经络,导致人体气血瘀滞,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治疗前期以清热解毒、通经活络、行气化瘀。
治疗后期可加以补气补血、养阴清热。
根据以上中医理论,可选用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丹参、红花、桃仁、白芍。
同时加用延胡索、金铃子、广木香以理气止痛。
鸡血藤、络石藤以通经活络。
然后按照患病的不同部位,加用“引经药”,以增强药效。
所谓引经药,就是能引导所用药物集中到发病部位的药物。
如果皮疹发生于面部和颈部,加用白芷。
胸背部加用龙胆草。
下腹部、下肢加用牛膝。
再观察患者舌象,舌质淡胖,舌边有齿印,脉虚无力,系久病气虚所致,再加用党参、黄芪等补气药。
舌质红,舌面光而无苔,脉细速,为阴虚内热所致,可加用沙参、生地等养阴清热药。
上述药物,一般每天一剂,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以上是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用汤药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可用中成药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例如:一种是有阴虚内热、气滞血淤导致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大补阴丸联合金铃子散治疗。
另一种是中焦湿热,气滞血瘀所致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选用龙胆泻肝丸联合金铃子散治疗。
利用中医疏通经络的原理,穴位注射也是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好方法。
穴位注射的药物可采用丹参注射液。
根据带状疱疹所累及的不同神经节段而采用不同穴位。
发生在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可选用颈后部的风池穴。
发生在颈胸部神经节段可选用上肢的曲池、支沟、外关、内关穴。
发生在腹部、下肢神经节段可选用下肢的风市、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位。
为了加强疗效,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方法可以口服中药和穴位注射药物联合应用。
08中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则
08中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则
中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则1、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柴胡15克,白术、生苡仁、防风、防已、桑枝、当归、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
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一般服药5天见效,连服15-30天可愈。
2、状疱疹后遗症:全虫、柴胡各40克、桂枝、细辛各25克、赤芍
、白芍各20克、威灵仙35克,共研粉,内服每次8克,每天3次。
药渣煮水外敷患处。
3、带状疮疹后遗症方:丁香、郁金、柴胡、枳壳、川芎
、赤芍、甘草各9g板兰根30g每曰1剂,水煎分3次饭后服。
无明显付作用。
剧疼者可加五灵脂、蒲黄等量、冰片少许。
共研末。
每次3—5g。
温开水送服。
免责声明:本文转摘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秘方、验方等仅做信息分享,
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
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灵仙镇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36例
灵仙镇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36例笔者多年来采用自拟灵仙镇痛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愈后不复发。
现将有详实临床资料的36例患者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2岁;带状疱疹愈后遗留疼痛最短2周,最长为14个月。
2治疗方法灵仙镇痛汤组成:威灵仙、黄芪各30g,赤芍、元胡各15g,板蓝根、胆南星、败酱草各20g,白芥子、甘草各10g,全蝎(研末冲服)5g。
水煎2遍,每次药液150ml~200ml,饭后半小时服用,1日2次,服药期间忌食海产品及辣味等。
第三煎保留药液100ml,用纱布蘸药液擦揉痛处,1日数次。
加减:痛在头颈部加白芷、防风各10g;痛在腰背部、胸腹部者加白芍15g,川楝子10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后入)10g;体虚患者黄芪增至60g,并加当归20g。
3治疗结果36例患者经上述方法用药12~42剂,带状疱疹后遗疼痛均告消除,且无复发。
4体会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以中老年人及体质较差者居多,临床虽然疱疹消失,但毒邪尚未彻底消除,湿热未尽,滞留经络而疼痛不止。
湿毒滞留日久,必成瘀阻,故疼痛不休。
灵仙镇痛汤中,威灵仙通络止痛,板蓝根、败酱草、赤芍、生甘草清热解毒,而且生甘草具有缓急止痛之功效;元胡活血化瘀,专治一身上下之诸痛;全蝎镇惊通络,解疮毒;黄芪补养气血,托毒外透,现代药理研究有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管的作用;胆南星内服祛痰镇惊,外用能散结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有镇静止痛等作用;白芥子治痰滞经络,专除皮里膜外之痰。
辨证酌加大黄泻下通便,泻肺与大肠之火;防风、白芷、白芍、川楝子疏肝、理气、镇痛。
三煎外用擦揉是通过皮下渗透,加强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这样内外合用,攻补兼施,以达气行则血行,血行则不痛的显著效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首经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首经方发布时间:2020-05-19仲景方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在带状疱疹的并发症中最为常见。
带状疱疹后1个月仍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称为PHN[1]。
中医古文献中无PHN明确病名记载,部分医家称其为“蛇丹痛”[2]。
PHN好发于年老体弱者及免疫功能失调者,三叉神经受累时比较常见,且多疼痛剧烈[1]。
罹患该病的患者常因剧烈疼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显著,被众多医家广泛运用于皮肤病临床治疗中。
笔者查阅文献,整理出5首经方———芍药甘草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四逆散、桂枝茯苓丸、五苓散,运用于PHN的临床治疗,且疗效显著。
1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29条。
该条主要阐述津液不足、筋脉失养证治。
此方主治脚挛急或筋脉挛急。
白芍、甘草组成此方,且比例为1∶1。
方中白芍养血以缓筋急,甘草甘缓补中。
PHN好发于年老体弱者,“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年老体弱者多阴血不足,正气虚弱,久病则余毒耗伤阴血,经脉失养,不荣则痛,遂可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发病日久而致肝血不足的PHN。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抗炎镇痛、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3]。
陈怀珍教授认为阴血不足之PHN易生虚热,遂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阴血不足之PHN 常加玄参、生地黄、麦冬以滋阴清热,又因肝之病易传脾,需配当归以养血柔肝,太子参以益气健脾[4]。
陈志伟[5]应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阴液不足致不荣则痛之PHN 58例,基础方为生白芍、炙甘草、生地黄、玄参、丹参、五灵脂、丝瓜络。
发于头、面部加珍珠母、蔓荆子、杭菊花;发于颈、肩、上肢加桑枝、葛根;发于胸胁部加川楝子、柴胡、延胡索;发于腰部加黄柏。
疗程4周,治愈57例,好转1例。
2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此方常用于血痹病重证,为通阳行痹益气的代表方剂,凡因气虚血滞所致的肌肤麻木不仁或兼酸痛感,皆可用之。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5个经方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5个经方胡希恕经方医学芍药甘草汤【组成】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此于甘草汤加芍药,故治甘草汤证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
【仲景书中的论治】《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微恶寒,脚挛魚,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临床应用】《伤寒论》中将芍药甘草汤用于治疗“脚挛急”,主要责于津血亏虚。
实际上,本方适用于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如胃痉挛、面肌痉挛、阴部痉挛、不安腿综合征等;此外,临床应用证明,芍药甘草汤也可用于各种神经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
有学者将芍药甘草汤合瓜蒌散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瓜蒌散组成:大瓜蒌(连皮捣烂)一枚,粉甘草二钱,红花七分。
明代医家孙一奎《医旨绪余》中载有一则医案:“余弟于六月赴邑,途经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肋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杏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
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余粒。
医教以白矾研末,并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进之。
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郐,胁中痛如钩摘之状。
次早观之,其红色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
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脉认病则审美,制药订方则未也。
夫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今病势有烧眉之急,叠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耶?是谓驱羊搏虎矣。
且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以故病转增剧。
水泡疮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
至于自焚则死矣,何惧之甚。
为订一方,以大栝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方_李金山
CHINAS NATUROPATHY,Nov.2015,Vol.23No.11 肾 助 阳 、化 瘀 通 络 以 补 泻 兼 施 。
笔 者 自 拟 活 血 温 经 汤 ,以 肉 桂 、吴 茱 萸 温 阳 通 脉 、散 寒 ;止 痛 ,共 为 君 药 。 川 芎 行 气 活 血 止 痛 ;当 归 补 血 养 肝 调 经 ;牡 丹 皮 清 热 散 瘀 止 痛 ,共 为 臣 药 。 白 芍 敛 阴 止 痛 ; 麦 冬 养 阴 清 热 ,防 燥 药 伤 阴 ,使 其 刚 柔 相 济 ;五 灵 脂 炒 用 止痛而护胃;蒲黄生 用 行 血 而 祛 瘀;延 胡 索、制 乳 香、制 没 药 止 痛 缓 急 ,共 为 佐 药 。 甘 草 调 和 诸 药 为 使 。 诸 药 合 用 ,可 收 温 经 散 寒 、行 气 活 血 、调 经 止 痛 之 效 。 现 代 药 理 研 究 显 示 ,川 芎 、当 归 、蒲 黄 等 活 血 化 瘀 类 药 物 可 抑 制 子 宫 收 缩 、促 进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缓 解 子 宫 缺 血 缺 氧 状 态 、抑 制致痛物质释放,多机制缓解痛经发作 。 [6]
[5]袁慧,韩萍萍,夏欣欣,等 .周 冬 枝 教 授 遵 循 周 期 补 泻 兼 施 治 疗寒凝血瘀型 原 发 性 痛 经 体 会 [J].河 北 中 医,2014,36(8): 1125-1127.
[6]李守勋 .膈下 逐 瘀 汤 联 合 经 舒 宁 痛 经 贴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气 滞 血 瘀 型 疗 效 观 察 [J].中 国 中 医 药 科 技 ,2014,21(5):582.
一般资料 264例均为 门 诊 患 者,其 中 男 性 108 例,女 性 156 例;年龄22~73岁,平均41.5 岁;病 程 6 个 月 ~18 年, 平均3.6年。按门诊先 后 顺 序 随 机 分 为 中 药 治 疗 组 和 西 药 对 照 组 各 132 例 。 两 组 在 性 别 、年 龄 、病 情 、病 程 等 方 面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具 有 可 比 性 。 诊 断 标 准:参 照 《中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1],辨 证 属 脾 胃 气 虚 型 ,表 现 为 食 欲 不 振 ,纳 呆 厌 食 ,可 伴 有 胃 脘 胀 满 不 适 ,气 短 乏 力 ,舌 质 淡 红 苔 白 ,脉 沉 细 无 力 。 所选264例病人均 符 合 下 列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的 诊 断 标 准 :① 具 有 腹 胀 不 适 、嗳 气 、早 饱 、恶 心 、进 食 后 上 腹 不适加重 等 上 消 化 道 动 力 失 调 症 状,持 续 时 间 超 过 4 周,或在12 个 月 内 症 状 持 续 或 反 复 发 作 累 计 超 过 12 周 。 ② 内 镜 检 查 未 发 现 溃 疡 、糜 烂 、肿 瘤 等 器 质 性 病 变 , 也无上述疾病史。 ③ 实 验 室、B 超、X 线 等 检 查 排 除 肝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中医调理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中医调理疗法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在治疗带状疱疹后,一些患者会出现神经痛的后遗症。
中医调理疗法可以帮助缓解这种神经痛,下面是一些中医调理疗法的介绍:
1. 中药治疗:
- 龙胆泻肝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症状。
- 逍遥散:能平肝散热、疏肝调理,有助于缓解神经痛。
2. 针灸疗法:
- 使用针刺穴位,如风池、肩井、足三里等,可以刺激经络,改善气血循环,减轻神经痛症状。
3. 中医按摩:
- 通过按摩带状疱疹周围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络经络,缓解神经痛。
4. 贴敷疗法:
- 使用中药贴敷在带状疱疹患处,如生地、金银花等,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5. 中医饮食调理:
-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加快康复和缓解神经痛。
中医调理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进行。
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因此在选择中医调理疗法时,最好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配合治疗。
请注意,以上所述的中医调理疗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国宝秘方』带状疱疹百治百愈疱疹止痛灵
『国宝秘方』带状疱疹百治百愈疱疹止痛灵秘方:玄胡、丁香、王不留行、大青叶、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布包)、当归各15g,磁石、板蓝根各50g,郁金25g,龙胆草、生地各20g,泽泻、木通、甘草各10g。
病在头颈部面部者,加菊花;下肢加牛膝;并感染加金银花、蒲公英。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病例:方解: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散郁止痛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315例,全部治愈,疗效独特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献方人:徐三文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主编备注:古今度量衡对照:一、古今度量衡对照表:1、618-907年(唐朝):一升=0.5914市升;一升=59.4毫升;一斤=19.1市两;一两=1.19市两;一两=37.30克。
2、644-1911(清朝):二、古方中特殊计量单位说明:1、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嚣器,形状如刀匕。
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2.7毫;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者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至六七。
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二分之一。
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无”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
3、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
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4、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5、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
汉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三、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折算:1、基本折算:1公斤(kg)=2市斤=1000克(g);1克g=1000毫克(mg)2、十六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1斤=16两=500克(g)1两=10钱=31.25(g)1钱=10分=3.125(g)。
中医膏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分享
中医膏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分享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并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其后遗的神经痛具有灼痛、刺痛、掣痛等特征,并伴有烦躁、抑郁、失眠等精神症状,具有易复发、不宜治愈的特点。
中医学对于本病早有认识,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急性发作时采用内服汤药、针灸、刺络拔罐等治疗,然而在预防复发及治疗其遗留的神经痛方面,膏方则彰显出独特的优势。
膏方,又称膏滋,寓治于补,是在味数较多的汤剂的基础上,经过浓煎后,加入糖蜂蜜、木糖醇等辅料制成的稠厚状半流剂型。
一、病因病机神经痛常发生在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1 个月或者3 个月以上,从疼痛特点、病程、病机演变规律等方面均与络病疼痛相似。
中医理论认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均可使机体阴阳失衡,虚邪贼风乘虚循经入络,引起病变部位“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老年患者正气不足,正邪交争日久,往往疼痛经久难愈。
因此,本病湿热为患,阻滞气机,流窜经脉,病及肝、胆、心、脾等而发,病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
二、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治疗大法1.注重扶正固本:《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对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疾病后期气血阴阳俱损,无力将余邪外达所致,因此,扶正固本为治本之法。
后遗症期常见乏力、气短、自汗、面色萎黄、疼痛隐隐,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辨证以气虚为主者,膏方中可予黄芪、太子参、党参、西洋参、黄精、红景天等;若患者表现为畏寒怕冷、腰膝酸软、遇寒疼痛加剧,舌质淡,苔薄白,脉迟,辨证以阳虚为主者,膏方中可用炮附片、鹿角胶、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肉桂、杜仲、续断、肉苁蓉、狗脊等温煦机体;若以倦怠乏力,疼痛绵绵,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辨证以血虚为主者,可加入补血类的艾叶、益母草、熟地黄、当归、鸡血藤、阿胶、白芍、制何首乌等:若患者病程日久,表现为热,盗汗,烦躁不宁,灼痛遇热加重,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旺者,可重用麦冬、五味子、生地黄、熟地黄、黄精、玉竹、百合、龟甲胶、鳖甲胶等滋阴通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药方一
桃红四物汤:水煎剂150 ml,日2 次,
当归9 g,川芎6 g,白芍9 g,熟地黄15 g,桃仁9 g,红花6 g。
疼痛剧烈者: 加延胡索10 g,丝瓜络10 g,土鳖虫10 g,乳香6 g,没药6 g,丹参12 g,鸡血藤12 g。
上肢疼痛明显者:加桑枝10 g,威灵仙12 g;
胸背部疼痛明显者:加瓜蒌10 g;
下肢疼痛明显者: 加牛膝10 g,杜仲10 g;
夜寐欠安者: 加龙骨20 g,牡蛎20 g,酸枣仁10 g,
肝气郁结患者:加香附10 g,柴胡10 g。
药方二
病案一:周女士,66岁,2018年8月左侧胁肋部及背部出现大面积带状疱疹,经西医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疱疹消退。
但疱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能忍,坐卧难安,疼痛持续3个多月。
于2019年1月18日来诊,来时症见左侧胁肋部及背部疼痛,舌黯,苔白,脉弦细。
处四逆散和瓜蒌甘草红花汤,具体用药如下:柴胡12g,枳实12g,炙甘草6g,白芍10g,瓜蒌30g,红花12g。
一周后复诊,自诉全身轻松,立竿见影。
乘胜追击,又与中药7付。
未再来诊。
药方三
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芍药4.5克,枳壳4.5克,川楝子10克,龙胆草1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生大黄5克(后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丹参10克,生地黄30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
水煎服。
升降散+柴胡疏肝散的合方,然后又加了几味赵绍琴比较常用的除湿清热、凉血化瘀的药物。
一可以将体内的郁热散出,二可以疏肝理气,祛湿清热,三可以活血化瘀,凉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