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课件培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教学研究专家组 深圳市教科院 吴良辉 2010年7月
分析角度
•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必修的五本教材简单比 较 •对目前教材的思考 •章节分析 •教学资源
新课程改革目标 高中培养目标 高中课程结构 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教材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普通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标准(实验)》等文 件
❖ 上海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章 序言 ▪ 第二章 信息获取 ▪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 第四章 信息资源管理 ▪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 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 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 ▪ 第六章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语言类教材
面向基本应用的计算机教材
“主题活动型”信息技术教材
信息技术新课标教材
新课标信息技术教材
新教材的高中必修部分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尝 试, 即向着以信息需求为基本思路的方法、过程 去探索全新的内容体系, 即使目前这种核心还不 甚完善, 但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个性化特征。但 是选修课的发展与高中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兴趣 爱好存在一定的距离。
信
息 获加处技资
必修内容组成
取工理术源
与基管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由四个主题构成:
表交础理社
达流会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内容设置: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
❖地图出版社: 《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世界 ▪ 第二单元 有效获取信息 ▪ 第三单元 科学管理信息 ▪ 第四单元 加工表达信息 ▪ 第五单元 融入信息社会
人工智能初步 数据管理技术 网络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模块:支持个性 发展的平台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储备、前提 (对于选修模块)
疏理、重组、提升 (对于义务教育)
必修模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程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 ❖ 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
流的基本方法; ❖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
五套教材比较
教材版本
广东教育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简称
粤教版 教科版 浙教版 沪教版
主编
徐福荫和李文郁(教授) 李艺(教授) 陶增乐(教授) 应吉康(教授)
中图版
祝智庭(教授)
必修与选修
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学习各 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人人学有价值”。
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
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培养目标双向细目表)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演变
“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是信息技 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教学活动过程中占据重 要地位”。信息技术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既是实现课程目 标的重要工具、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教师教授、学生 学习活动的对象和客体。
❖ 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 第二章 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 ▪ 第四章 信息的管理 ▪ 第五章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 第六章 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 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 第二章 信息获取 ▪ 第三章 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 第四章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 第五章 多媒体信息加工 ▪ 第六章 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 第七章 信息资源管理
在用教材前, 您读过它们
吗?
教材与课标
❖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是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基本 依据进行编写的,目的是给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提供直接的指导。因而在体现课程理念、设置教学目标、教 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教材都有共同的依据。
❖ 信息技术新课标教材都是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 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 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 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为基本理念,以“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 素养”为总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 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三维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信息技术基础》的设计思路
粤版教材总体思路
1.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日常 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 信息素养的提升,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 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核心: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反思
调整培养目标 ▪ 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幼儿、独生子女为例) ▪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 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 改革评价方式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
❖ 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传授 式、追求知识技能的一 维目标的学习过程,
❖ 改变过于突出学科本位、 条块割裂的课程结构,
强调全方位发挥评价的 功能作用。
❖ 在教科书的编写方面,则都依据新课标进行编写 ,“强调适应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内容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联系实际培养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具体情况 ,在体系结构的设计、内容的组织编排、技术的 运用、资源的提供等方面强调创新、突出特色并 且在书中渗透人文精神,贯穿对学生社会责任感 的培养”。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也都十分重视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综合考虑“基础设施与 设备、教学信息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
❖ 改变繁难偏杂及过于注 重书本的课程内容,
❖ 改变过于接受式、机械 训练的学习方式,
❖ 改变过于突出选拔与甄 别功能的评价形式。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多维 目标
强调提供具有适应性的 多种选择,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及其 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强调通过自主、实践、 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 使得能力全面发展,
分析角度
•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必修的五本教材简单比 较 •对目前教材的思考 •章节分析 •教学资源
新课程改革目标 高中培养目标 高中课程结构 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教材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普通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标准(实验)》等文 件
❖ 上海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章 序言 ▪ 第二章 信息获取 ▪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 第四章 信息资源管理 ▪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 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 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 ▪ 第六章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语言类教材
面向基本应用的计算机教材
“主题活动型”信息技术教材
信息技术新课标教材
新课标信息技术教材
新教材的高中必修部分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尝 试, 即向着以信息需求为基本思路的方法、过程 去探索全新的内容体系, 即使目前这种核心还不 甚完善, 但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个性化特征。但 是选修课的发展与高中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兴趣 爱好存在一定的距离。
信
息 获加处技资
必修内容组成
取工理术源
与基管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由四个主题构成:
表交础理社
达流会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内容设置: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
❖地图出版社: 《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世界 ▪ 第二单元 有效获取信息 ▪ 第三单元 科学管理信息 ▪ 第四单元 加工表达信息 ▪ 第五单元 融入信息社会
人工智能初步 数据管理技术 网络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模块:支持个性 发展的平台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储备、前提 (对于选修模块)
疏理、重组、提升 (对于义务教育)
必修模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程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 ❖ 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
流的基本方法; ❖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
五套教材比较
教材版本
广东教育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简称
粤教版 教科版 浙教版 沪教版
主编
徐福荫和李文郁(教授) 李艺(教授) 陶增乐(教授) 应吉康(教授)
中图版
祝智庭(教授)
必修与选修
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学习各 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人人学有价值”。
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
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培养目标双向细目表)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演变
“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是信息技 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教学活动过程中占据重 要地位”。信息技术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既是实现课程目 标的重要工具、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教师教授、学生 学习活动的对象和客体。
❖ 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 第二章 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 ▪ 第四章 信息的管理 ▪ 第五章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 第六章 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 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目录
▪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 第二章 信息获取 ▪ 第三章 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 第四章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 第五章 多媒体信息加工 ▪ 第六章 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 第七章 信息资源管理
在用教材前, 您读过它们
吗?
教材与课标
❖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是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基本 依据进行编写的,目的是给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提供直接的指导。因而在体现课程理念、设置教学目标、教 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教材都有共同的依据。
❖ 信息技术新课标教材都是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 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 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 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为基本理念,以“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 素养”为总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 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三维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信息技术基础》的设计思路
粤版教材总体思路
1.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日常 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 信息素养的提升,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 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核心: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反思
调整培养目标 ▪ 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幼儿、独生子女为例) ▪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 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 改革评价方式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
❖ 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传授 式、追求知识技能的一 维目标的学习过程,
❖ 改变过于突出学科本位、 条块割裂的课程结构,
强调全方位发挥评价的 功能作用。
❖ 在教科书的编写方面,则都依据新课标进行编写 ,“强调适应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内容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联系实际培养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具体情况 ,在体系结构的设计、内容的组织编排、技术的 运用、资源的提供等方面强调创新、突出特色并 且在书中渗透人文精神,贯穿对学生社会责任感 的培养”。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也都十分重视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综合考虑“基础设施与 设备、教学信息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
❖ 改变繁难偏杂及过于注 重书本的课程内容,
❖ 改变过于接受式、机械 训练的学习方式,
❖ 改变过于突出选拔与甄 别功能的评价形式。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多维 目标
强调提供具有适应性的 多种选择,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及其 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强调通过自主、实践、 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 使得能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