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选)8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共36页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李白诗中的山河颂歌,是同慷慨激昂的壮阔胸怀、豪放浪漫的奇想交织合一的。
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杜甫对李白诗的精确评价。
李白不仅善于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更善于大胆的创新。
他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创新格调、创新手法,也创新语言。
他的浪漫主义诗篇足以惊风雨、泣鬼神,不愧为诗歌史上的艺术瑰宝。
下面是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欢迎参考阅读!李白的山水诗善于展开神奇想象的翅膀,刻画磊落不羁的自我形象,在山水诗中自树一帜。
他向来不拘泥于山水形貌的细描实写。
不在乎叙述观赏山水时悠然自在的闲情,更不受山水境界的制约,而是凭着自己的审美理想,怀着炽热的感情,塑造前人诗中罕见的极富个*神采的非凡形象。
他随意写景,随意抒情,驰骋万里、纵横捭阖。
唯其如此,更能表现山河一统的帝国气概,更能透彻表达怀才不遇的一代知识分子心灵的愤懑。
李白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在山水诗中刻画敢于同命运之伸较量,不甘屈服的形象,在奋力拼搏中,苍莽的群山,奔腾的*海,都成为他的知音,成为他的依靠,成为他的力量和勇气的源泉。
李白有意把山水神奇化、人格化,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祖国壮美山河的气势,不这样不足以刻画顶天立地的人格和刚正不阿的坦荡胸怀。
请看《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迎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更复还?诗人对太白峰的描绘,不重形貌,不重记游,而是选取夕阳晚照,从奋攀峰巅这最后一段下笔的。
一个穷字,写出登山至此已筋疲力尽却毫不懈怠的情状。
诗人赋予太白峰以神人的灵*和威力,唯太白峰与诗人相知,唯太白峰理解他的困境与追求,为他打开通向自由的天关。
诗人想象自己乘着泠风,冲出浮云,,遨游太空,获得自由的情景。
雄伟高绝的太白峰,同挣扎于困境而不屈的诗人结成挚友。
经过奇思遐想,为大自然增添*灵的**,使它成为正义和力量的化身,可以对它畅抒理想的*,获得精神的寄托。
李白运用这种化实为虚、借虚写实的写意手法,突出情愫高洁、立志登高的自我形象。
李白的艺术成就
李白的艺术成就
李白的艺术成就
李白为盛唐浪漫诗派的代表,把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推向高峰。
正是如此,他取得了“诗仙”之誉。
再者,李白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创作性的发展。
他的作品内涵丰富,想像超绝而且取材宏富。
李白曾批评诗歌:“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因此,他的作品明朗自然,一扫六朝以来的浮诗风。
李白的思想和诗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时代的特征,即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追求自由理想的思想意识。
李白广泛吸取了历史文化遗产,融合百家之说,形成了他复杂独特的思想面貌。
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热爱人民关心百姓的高尚情感。
如《丁都护歌》、《秋浦歌》等。
道家的批判意识和变化观,使他透过社会盛的.外表看出了大唐盛世由盛变衰的种种迹象和隐藏的弊病。
在长安的一系列诗歌都体现了他的这种忧虑。
墨家任侠的博爱精神,使他仗义疏财,乐于助人,他的《侠客行》、《少年行》就是李白自己任侠精神的写照。
杜甫对李白评价甚高,称赞他的诗“惊风雨”、“泣鬼神”[5],而且无敌于世、卓然不群。
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在《石鼓歌》又叹“少陵无人谪仙死”。
李白的诗歌成就
李白的诗歌成就李白的诗歌成就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一代显赫文学,其诗人之多,可谓不胜枚举;其作品之盛,可谓洋洋大观。
李白,就是盛唐诗人中杰出的一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长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成就,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达到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对唐代以及后代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韩愈就已经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代以后的很多作家,如宋代的苏轼和陆游,明代的高启,清代的龚自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的影响并取得不同的成就。
本文试就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发表一点浅论,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盛唐文化,孕育出无数杰出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等在李白的诗歌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揽他的诗歌,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又能领略到那种神奇宏大的美丽想象。
在他的诗歌中,既有浩瀚壮观的瑰丽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的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既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高度夸张的比喻,对眼前所见进行艺术的描绘,使形象具有扣人心弦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他的想象奇特而丰富,他把自己的形象思维驰骋于悠远的时间和旷邈的空间之中,而无所拘束。
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还运用各种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创造出特异惊人的艺术形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总是在强烈感情的驱使下,把夸张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使他的许多浪漫主义诗篇具有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情调、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从而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加之他那生动、明净、华美而自然清新的语言,更使他光彩耀人,名垂千古。
李白的上述创作风格生动地体现在他的绝句、律诗以及乐府、歌行等诗歌中。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内容摘要] 唐朝文化璀璨夺目,而诗歌是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流传下来无数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把中国传统文化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他的诗歌代表了唐代诗歌甚至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
他的诗歌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变化多样,取得了后人难以追及的艺术成就。
揭露和批判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热情讴歌祖国壮丽的山河,是李白诗歌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艺术上,李白的诗歌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在诗体创作和语言风格上,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李白浪漫主义思想内容创作艺术风格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其主要成就是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一、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李白写实的文学思想源于史学的“实录”精神,表现为对真实性的追求,对写实的作风和技巧的追求,其在作品中的体现又因文体不同而有异,散文举例证实,画赞返实入虚,诗歌似虚而实。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八讲李白诗歌得艺术成就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得主观感情二、李白诗歌得意象往往就是超越现实得三、李白诗歌得生动、大胆得夸张四、李白得诗歌得丰富奇特得想象五、清新、豪放得语言艺术李白就是我国唐代得伟大诗人,她得诗歌创作与杜甫一样,代表了唐代诗歌甚至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得最高水平。
她得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得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得艺术性。
我们读李白得诗歌,都会感到她得诗具有强烈得艺术感染力。
杜甫称赞她“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此原因正就是李白诗歌具有强烈得浪漫主义精神。
关于李白诗歌得艺术我们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论述: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得主观感情色彩,塑造了诗人自己得形象。
李白诗歌带有强烈得主观感情色彩。
在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得自我形象活跃在其中。
例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山,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彫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诗写诗人夜宿在山村得一个老媪家,女主人尽管贫困,但仍然热情招待。
这令诗人十分感动,“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得深挚得感情。
即便就是叙事或写景得诗篇,也能使人感到有诗人得形象活在其中。
如《峨眉山月歌》: 峨嵋山月半轮秋,应如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半轮月色得映照之下,我们瞧到诗人孤舟疾进得身影。
她得诗有时宛若回旋得狂飙,喷谥得火山,狂呼怒叱,纵横变幻。
即使在这种诗中,也可以见到诗人得感情与形象。
比如她得有名得作品《蜀道难》,这首诗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得历史,接着就描写沿途得风物,呈现出一幅千奇万险得画面。
《蜀道难》就是李白得代表作,这首诗就是这样写得: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而在这其中,夸张手法运用尤为娴熟。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诗人在感情的抒发上不是掩抑发散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当平时的语言无法抒发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生硬;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无法形容、比喻、寓意其思想心愿时,他就利用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极秘不可思议的幻想。
在《蜀道难》诗中,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写得如此动人,还是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看,而是热情地惊叹,借此抒写自己的理想体会。
那飞流怒湍、奇峰保险壑,剥夺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飞动的灵魂和体势的姿态。
诗人擅于把想象、生硬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展开写景抒情。
言山之山中,则曰上存有六龙回去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青气死,然后天梯玉栈相钩连诗人驰跑风云,蔑视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者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道至五丁开山,由六龙回山写道子规夜落花,天马行空般地挥洒想象,缔造出来灵秀茫茫的艺术境界,充满著了浪漫主义色彩,借由极秘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见诗人那下笔挥五岳,啸傲凌沧州的矮小形象。
《将进酒》亦是诗人的代表作。
此诗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杰出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他的诗,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与神奇想象,美不胜收。
李白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在诗体上的贡献是卓越的,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控诉自己的冤曲,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他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他要饮酒,就有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他悼念宣城善酿纪叟,就问:“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从艺术效果来说,有的地方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而来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
当然,这种主观色彩,并不限于有“我”字的诗句和诗篇,例如在很多诗篇里,鲁仲连、严子陵、诸葛亮、谢安等人的名字,也往往被李白当作第一人称的代用语,让古人完全成为他的化身。
和上述特点相适应,他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
( 一) 讴歌理 想, 抨 豪迈 , 热 爱祖 国山河 , 游 踪遍 及南北 各地 , 写m赞美名山大川 的壮丽诗篇。 李 白以不世之才 自 居, 以“ 奋其智 能 , 愿 为辅弼 , 使寰 区大定 , 海县清 一” 的功 业 自 许, 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 、 安社稷的理想 。他反对玄 宗好 大喜功 , 穷兵黩武 , 揭露将 非其 人 , 致使百姓士卒 白白送死 , 南于玄宗 的骄纵 .宦 官权 势炙手可热……通过对 政事朝纲的分 析, 并到幽燕 的实地观察 , 李 白以诗 人的敏感 , 洞幽烛微 , 在 当时 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 。“ 安史 之乱 ” 爆发 , 他 的爱 国 热情 因此升华 , 摆脱 了用藏 出处 的矛盾。 他 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 神具有 深刻 的爱 周内涵 , 并 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 二) 蔑视权责 , 追 求 自由 他 觉得凭借 自己的才能 . 可 以“ 出则 以平交王侯 , 遁则 以俯 视巢许 ” ( 《 送烟子元演 隐仙城 山序》 ) , 对于那些靠着 门第荫封而 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 , 他投 以强烈 的鄙视 , 表现 出傲岸不屈 的 性 格。 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 , 不愿阿谀奉迎 , 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现实 的黑 暗使他 的理 想幻 灭 ,封建 礼教 等级 制度的束缚使他窒 息, 他渴望个性的 自由和解放 , 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 挣 脱桎梏 、 争取 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 , 寻仙学道 , 然而, 酒 既无法销愁 , 神仙更 虚无飘渺 , 于是他 “ 一 生好人名 山游” , 把 美好的大 自然作 为理想 的寄托 、 自由的化身来歌颂。 他笔下 的峨 嵋、 华山 、 庐山、 泰 山、 黄山等 , 巍峨雄奇 , 吐纳风云 , 汇泻 川流 ; 他 笔下的奔腾黄河 、 滔滔长江 , 荡涤万 物 , 席卷一切 。 表现 了诗人桀 傲不 驯的性格和 冲决羁绊 的强烈愿 望。
中国古代文学史李白杜甫笔记-精华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1 善于创造理想的艺术形象和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2 善于采用历史神话题材1)直接歌咏历史人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以寄托理想;2)把历史,神话题材和现实题材结合起来,加强抒情气氛;3)把个人活动和历史,神话题材结合起来,让自己和历史人物,神仙一起活动3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主观色彩(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乐观)4 诗歌表现出诗人惊人的想象力5 结构腾挪跌宕,似无逻辑联系,实是以情相连,天衣无缝6 语音自然形象,雄健豪放7 形式上以歌行体和绝句最为出色,把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1 对人民的深刻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登岳阳楼)3 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批判(兵车行)4 对亲情友情的珍惜(月夜)5 对自然的热爱(望岳)艺术成就1 善于对现实生活做高度的艺术概括(新婚别)2 善于叙事,往往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寄情感与言辞之外1)对所写人物,故事往往做精到细致的描绘,用一些细节描写来唤起人们的感性认识;2)善于用对话或独白的方式叙事;3)诗人叙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寓褒贬与叙事中3 语言凝练含蓄,准确生动,而又通俗自然4 杜诗风格多样,但其基本风格是沉郁顿挫1)内容的博大精深,意境的雄浑深沉2)题材的悲剧色彩,气氛的沉郁悲凉3)手法的迂回曲折,章法的波澜迭出4)语言的凝重含蓄,音韵的抑扬顿挫5 杜诗形式多样,可谓集前人之大成,尤其是擅长五古和七律地位:1)集大成2)承前启后,元白诗派继承了杜缘事而发,写名生疾苦的一面;韩愈孟郊李贺继承了散文炼字;李商隐七律影响:杜诗引起历代人们的酷爱,不仅是由于艺术,更由于理想情操辛弃疾词思想内容(一)英雄之词,爱国之词1 追忆当年虎啸生风的战斗生活,抒发自己抗金北伐,恢复中原的爱国热情。
《鹧鸪天》2 表达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写英雄失路的无限焦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 不满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批判现实的黑暗和腐朽。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八讲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二、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就是超越现实的三、李白诗歌的生动、大胆的夸张四、李白的诗歌的丰富奇特的想象五、清新、豪放的语言艺术李白就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她的诗歌创作与杜甫一样,代表了唐代诗歌甚至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
她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我们读李白的诗歌,都会感到她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称赞她“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此原因正就是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关于李白诗歌的艺术我们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论述: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形象。
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在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活跃在其中。
例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山,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彫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诗写诗人夜宿在山村的一个老媪家,女主人尽管贫困,但仍然热情招待。
这令诗人十分感动,“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挚的感情。
即便就是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也能使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
如《峨眉山月歌》: 峨嵋山月半轮秋,应如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半轮月色的映照之下,我们瞧到诗人孤舟疾进的身影。
她的诗有时宛若回旋的狂飙,喷谥的火山,狂呼怒叱,纵横变幻。
即使在这种诗中,也可以见到诗人的感情与形象。
比如她的有名的作品《蜀道难》,这首诗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的历史,接着就描写沿途的风物,呈现出一幅千奇万险的画面。
《蜀道难》就是李白的代表作,这首诗就是这样写的: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李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论李白诗句的艺术成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李白诗句的艺术成就:1、综述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句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句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句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句的巨大影响。
2、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3、特征李白的诗句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作者:xx[摘要]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赞他的诗也说“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他的诗歌具有神奇的魅力,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变化多样。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独立的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士艺术性最为鲜明的一位,取得了后人难以追及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浪漫主义精神李白诗歌七言歌行自我表现主观意象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和杜甫一样,代表了唐代诗歌甚至代表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我们读李白的诗歌,都回感受到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难怪杜甫称赞他“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此原因正是李白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一、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的诗歌多数是抒情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的诗歌凡是追求理想,总是充满自信。
“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凡是批判黑暗总是充满愤怒。
“夷羊满中野,蒙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凡是写追求自由,又总是狂傲不羁“何时腾风云,搏击甲所能”(《赠新月少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这就使他的诗歌注入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喷薄出激越的感情,表现出傲岸的个性,充满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1、善于运用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是极度的夸张,表现出事物突出的特征。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比喻中又夸张,写出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李白山水诗创作的艺术成就
李白山水诗创作的艺术成就李白山水诗创作的艺术成就导语:李白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身处唐代鼎盛时期,秉承和代表着时代精神,同时在初唐开始的诗歌革新与演进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诗歌创作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当时诗歌的发展,为诗歌革新事业的完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诗歌以其理想主义和反抗精神的完美结合、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树立起一座新的丰碑。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其中山水诗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李白的山水诗善于把瑰丽的想象、奇诡的夸张和曼妙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并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文化内涵,因而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山水的描画。
李白的山水诗创作因为自身遭遇的不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前期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到后期的报国无门、壮士暮年,均在其山水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李白通过赋景以情来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中国山水诗源自《诗经》、《楚辞》,古人喜欢借山水草木抒发情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官场残酷、人生变幻无常、士人怀才不遇甚而惨遭戳害的现实,促使消极避世的黄老思想得到广泛的发展,逃避现实的游仙诗频频出现,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山水诗取代玄言诗,意味着山水诗主体地位的确立。
东晋以来的玄言诗,因其“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宋初的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而优游山水,并创作了大量山水诗以泄其忧愤,于是山水诗终于成为独立于玄言诗的一个全新的诗歌领域,并最终取代了玄言诗。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就是对这一演变做的精当概括。
继后有鲍照、谢山水诗的传承,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另一种返朴归真的面貌独树一帜,平凡无奇的乡村景象,被诗人作为审美对象进行描写和赞美。
情、景、理的融合统一,使得陶渊明的诗意境高远,并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到了唐代,陶渊明、谢灵运等前代诗人的创作及其成就,启发了盛唐诗人的文学情思,并且为唐代山水诗的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渊源和素材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