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与应用
激励理论与应用激励理论是指通过对个体的内在或外在因素施加一定影响,以达到促使个体发挥出更高水平能力和积极行为的目的。
在工作和学习等领域,激励理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派别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激励理论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提高个体的工作和学习动力。
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诸如奖励、反馈等方式,激发个体内在的动机,以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激励理论可以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两大类。
内在激励是指个体内部产生的动力,如个体对工作本身的兴趣、成就感等;外在激励则是指外界给予的奖励和惩罚,如工资、晋升等。
激励理论主要由行为主义学派、人类需求学派和认知理论学派组成。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决定的,通过给予奖励可以增加积极行为的频率,而给予惩罚则可以减少负面行为的发生。
人类需求学派则强调个体的需求和欲望是驱使其行为的主要动因,通过满足个体的需求可以激发其更多的动力。
认知理论学派强调个体对行为的主观解释,个体的期望和目标导向决定了其行为的动力。
激励理论的不同派别对于激励的实施和效果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激励理论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体提高工作和学习动力,实现目标的更好完成。
首先,激励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例如,通过设立奖金制度、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忠诚度。
此外,激励理论也对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内在动机和需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奖励,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其次,激励理论还可以帮助个体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个体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操作性的子目标,以激发自己完成任务的动力。
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寻求反馈和奖励,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第六章 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激励的多样化
(一)激励对象的多样化
• 激励并非是对少数人的激励。传统的激励 方法多为奖励极少数有突出贡献者,旨在 树立“典型”、“楷模”。 • 在奖项设置上,应多设集体奖,少设个人 奖;多设单项奖,少设综合奖。在奖金数 额上,可考虑多设小奖,少设甚至不设大 奖,要特别注意对员工的小小进步都给予 及时的肯定和强化,从而形成一个从小到 大多层次、多种类的激励手段体系。
工作特征调查表
• • • • • ——9.在组织的议事日程表中,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10.能提供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 ——11.能给我提供多样化的工作。 ——12.这项工作的安排使我有机会完成我发起的工作。 ——13.完成这项工作后,工作结果的优劣能使我产生一 种相应的情感体验。 • ——14.这项工作的安排使我有机会自始至终完成一项工 作(如让我全权负责这项工作)。 • ——15.组织中的其他人都能从这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中受 到感染。
第三节 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 行为矫正 工作设计 薪酬设计
目标管理
• 目标管理的涵义 • 目标管理的过程
开 始
目标设置 (具体化)
决策参与 (下级)
绩效反馈 和奖惩
执行 (限期完成)
目标设置的原则
• • • • • 先进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量化原则 一致性原则 民主性(参与性)原则
39
(二)中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股票期权制 • 率先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国有企业是上海 仪电控股 (集团 )公司,采取期权形式的 上市公司有浙江创业、武汉中商、上海金 陵、泰达股份和上实联合等。
40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两种形式
• 一种形式是在国有独资企业中,借用期 权的概念,对经营者获得年薪以外的特 别奖励实行延期兑现; • 另一种形式是在国有资产控股的股份有 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中,经股东大会 或董事会批准,国企经营者在一定期限 内,以优惠价购得或通过获奖方式取得 适当比例的企业股份,并在任期届满后 逐步兑现。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激励理论旨在探究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动因。
而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激励理论,更是各个企业和组织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分为激励理论的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实际案例和激励理论的未来发展四个方面,全面探讨激励理论的奥秘和应用。
一、理论基础激励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层次。
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去追求更高层次需求,这种需求推动了人类不断学习和成长。
而当一个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负面情绪,影响他的行为和表现。
基于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激励理论认为,通过给予正向激励,可以促进员工的行为表现。
激励机制可以是直接的奖励,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提供更多的工作发展机会。
激励理论的核心是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认可和回报,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二、应用场景激励理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无论是企业管理、团队建设、项目实施,还是个人目标达成,都可以采用激励理论来提升效果。
以下是几个激励理论的应用场景:1.员工激励企业管理中最常用的激励场景就是员工激励。
通过设定目标、制定奖励规则、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例如,设定员工完成特定任务后可获得一定的奖金或晋升机会,通过正确的时间点和方式,激励理论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完成效率。
2.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一项需要协调和合作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激励可以有效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协作。
例如,在团队中,为成员的贡献设定奖励或表彰规则,可以让成员更加努力地为团队的成功贡献一份力量。
3. 项目实施激励理论在项目实施中也是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的。
这时候,可以针对团队和个人的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类型的激励方式来提升项目成果。
例如,可以为项目成果的高质量和高效性设定阶段性奖励,鼓励团队成员在不同的阶段中给出最佳贡献。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激励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在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励理论旨在了解人们的动机和行为,并提供有效的方式来激发个体或团队的动力,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激励方法。
第一部分:激励理论的概述激励理论是研究人们动机和行为的学科,它的核心是研究人们为什么会做出特定的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激励手段来影响这些行为。
激励理论包括许多不同的学派和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期望理论。
第二部分:激励理论的应用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实践中,管理者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来激励他们。
例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水可以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而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机会可以满足他们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
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不满意度是由不同的因素决定的。
满足因素(如工资、公司政策等)只能减少员工的不满意度,而激励因素(如成就感、成长机会等)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在实践中,管理者应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和成长机会的工作任务来激励员工,并同时关注满足因素,以降低员工的不满意度。
3.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人们的动机取决于他们对行动结果的期望值。
根据这一理论,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清晰的目标和奖励机制,来激励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
例如,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并提供与目标相关的奖励,可以增强员工的动机并促使他们付出努力。
第三部分:常见的激励方法1. 管理层认可和表扬管理层的认可和表扬对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激励因素。
当员工感到他们的工作得到认可和赞赏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从而提高工作动力和表现。
2. 绩效奖金和晋升机会为员工设立绩效奖金和晋升机会是另一种常用的激励方法。
浅谈激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关于激励理论在实际中运用的一些思考
浅谈激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关于激励理论在实际中运用的一些思考关键词激励理论实际运用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激励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
激励这个概念运用于管理过程之中,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众所周知的激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这些理论,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不断增加其满意度,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和发扬下去,从而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一、建立系统而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完整的激励机制离不开严格而系统的绩效考评体系,通过绩效考评可以评价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员工的价值水平,从而为员工的激励提供基础的参考依据。
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明确可行的目标体系。
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并将其分解到每个部门和业务单位,以此作为考核和评价部门及员工的依据。
设定员工以及部门的目标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大部分员工通过艰苦的努力,仍旧无法完成既定目标,会严重打击员工的信心,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士气,相反,如果目标定得过低,几乎所有员工都可以很轻松地完成目标,那么显然并没有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并且也无法区分每个员工能力的差距,从而失去了进行绩效考评的意义。
二、建立合理而多样化的薪酬体系三、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
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
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
但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激励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们在工作场所中受到不同形式激励后产生的反应,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虽然每个人在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同的动力因素都是不同的,但大多数人都会受到激励的影响,无论是外部因素还是内在动机都会对工作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企业到个人都可以受益于这一理论。
本文将重点探讨激励理论的几个实践应用和实现的一些关键要素。
1. 激励理论在组织中的应用组织内的激励是管理者将员工的动机和目标与组织目标和策略相一致的过程。
通过奖励、奖金、升职、福利等等激励手段来激励员工达成组织目标。
基于成果的奖励制度、引进灵活的福利措施和学习机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激励手段。
但是,组织发现很多员工不是在物质方面不足,而是他们没有获得认可或感觉受到鼓励,这些数据都显示出约20%至30%的员工存在这样的情况。
这也说明了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员工需要更多的情感、智力和对他们努力的认可,而不仅仅是工资和福利。
因此,组织在制定激励策略时,应该考虑到员工的各种需求,充分了解员工的价值观和信仰来创造出活力和积极性,并根据员工的需求适当调整激励手段来让员工享受到工作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2. 激励理论在团队中的应用团队激励是一种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团队中的工作,认同团队目标、加强团队信任、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价值的行为。
在团队中,激励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团队中不同成员创造的效果是不同的,他们对工作贡献和投入是不同的。
个人的动机和目标被融合到了团队中,个人收到的激励也随之影响着团队的表现。
在团队中,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赞扬与批评、.delegate(委派)任务等方式实现激励。
此外,还可以通过将员工分为不同的团队比赛来获得积极激励,以便更好地激发团队合作的最佳表现形式,并提高工作效率。
3. 激励理论在个人中的应用激励理论通过别人的反馈来对个人进行激励。
激励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激励内涵理论比较表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成长 关系
激励因素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合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存
保健因素
需要层次理论 A. Maslow
ERG理论 双因素理论 三需要理论 C. Alderfer F. Herzberg D. McClelland
6. 认知评价理论
1) 普遍假设:内部激励因素独立于外部激励因素,两者互不影 响
令人不快的行为发生——强制、威胁、惩罚——行为消失 (惩罚)
令人不快的行为发生——警告、否定——为逃避惩罚而增 强某种行为(负强化)
(2) 强化理论的意义
A . 工作中,应坚持采用正强化为主的原则 B . 重视强化工作的及时性、客观性(以事实为依据 ) C . 交替运用各种强化程序,如:
固定时间间隔强化(计时工资) 可变时间间隔强化(奖金) 固定比率间隔强化(等额计件) 可变比率间隔强化(不等额计件)
8.强化理论 (reinforcement theory)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提出,主要是研究行为 结果对动机的反作用。
(1 ) 理论要点
斯金纳认为,对人的强化(行为改造)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即:
令人愉快的行为发生——表扬、奖励——行为重复发生( 正强化)
令人愉快的行为发生——轻视、不予理睬——行为淡化( 自然消退)
相对剥夺:甲 2000元→2200元
乙 1500元→2000元
3)公式:
O 产出:工资、职位、荣誉……
I 投入:时间、精力、教育程度……
a 比较者本人
b 被参照者(性别、任职期、地位、受教育程度)
Oa/Ia = Ob/Ib
公平
简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简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运用激励理论是指通过激励手段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益。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激励理论的运用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激励理论的基本原则、激励手段的选择和激励策略的制定三个方面,详细探讨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首先,激励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为员工提供合理的目标和奖励,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期望。
在设置目标时,应具体、明确、可衡量,并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和职业发展目标相一致。
奖励应公平、透明,与员工的努力和贡献相匹配。
同时,员工应感受到公平的待遇和公正的机会,避免存在任何歧视和偏见。
其次,激励手段的选择应根据员工的需求和情况进行调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因此,激励手段应为员工提供满足各种层次需求的机会,如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良好的工作环境、培训和发展机会、工作满足感以及提升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等。
最后,激励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因素。
在组织层面上,应建立激励制度和文化,设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以及提供员工发展和晋升的机会。
此外,组织应注重员工参与决策和发言的机会,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个体层面上,应了解员工的个人特点和动机,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措施。
例如,对于具有高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员工,可以给予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和项目自主。
此外,激励理论的运用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实践。
企业应紧跟时代的发展,了解员工的变化和需求。
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激励手段和策略,如员工参与的团队工作模式、弹性工作时间、员工关怀计划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外部专家、开展培训和学习活动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
有效的激励措施和策略应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遵循激励理论的基本原则、选择恰当的激励手段和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益。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一、激励理论的简介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范畴,管理心理学把激励看成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
激励水平越高,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和满意度也越强,工作效能就越高;反之,激励水平越低,则缺乏完成组织目标的动机,工作效率也越低。
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
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
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并且提出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便中止了它的激励作用。
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
二、激励理论的目标设计及理论学派(一)激励理论的目标设计在弗洛姆之后,美国管理学家洛克和休斯等人又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1.目标难度目标应该具有较高难度,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不能调动起人的奋发精神,因而激励作用不大。
当然,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会使人望而生畏,从而失去激励作用。
因此,应把目标控制在就有较大难度,又不超出人的承受能力这一水平上。
2.目标明确性目标应明确、具体,诸如”尽量干好”、”努力工作”等笼统空泛、抽象性的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不大。
而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奋斗方向,并明确了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激励作用。
3.目标可接受性只有当职工接受了组织目标,并与个人目标协调起来时,目标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功能。
为此,应该让职工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这比由管理者将目标强加于职工更能提高目标的可接受性,可以使职工把实现目标看成自己的事情,从而提高目标的激励作用。
激励理论运用案例(多种理论运用)
案例1: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
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在企业里他就有一股追求,就是要用他在学校里面的所学,解决生产的需要。
因为中国是个羊绒的大国,不仅仅是一个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
如何把自己的所学,结合实际发明创造出最好的分梳技术,这样一种抱负,这样一种追求,一直激励着他。
再将近6年的时间里,在研制小组的领导下,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终于在95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专家鉴定,就是这项名为BSLD-95的工艺技术,获得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这样一个评价。
苗晓光自己曾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企业里想干一些事,象我们这样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到基层工作的人,对自己来讲,人一辈子要能干出点贡献。
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事实上也是这样干的,因为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要干成点事也很难,象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的,所以历时有6年。
在刚开始研制的时候,因为我们厂处于低谷的特殊情况,一个是人们也不理解,因为消耗资金比较大;再一个是人力、物力的条件都不特别具备,李总来了(因为他是技术出身),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梳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去。
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对我自己来讲觉得这本身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也算是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想这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有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是没有止境的,我想在领导的支持下一定会做得更好。
”苗晓光指着公司奖给他的房子,激动地对人们说:“这就是公司奖励给我的一套住房,是公司最好的住房了,对我来说是非常知足的。
因为什么呢?在这个项目搞好之前,公司曾两次给我调整住房,从原来我住房子的八平方米到十六平方米,后来又给了一套两居室。
后来公司认为贡献(与报酬)应该是相对应的,所以就奖给了我这套住房,建筑面积大约有九十多平方米。
简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简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运用摘要;激励是管理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作为领导管理者,为了实现既定管理目标,就更加需要激励全体成员,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当今国内外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全体员工,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内在潜力,促使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去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在各种各样的激励方法中,本文将着重讨论企业管理实践中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薪酬激励。
关键词;激励、薪酬激励、强化激励、目标激励、企业管理、激励步骤一、激励理论概述(一)激励的含义激励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激发人的行为,推动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就是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努力地工作,并创造好的绩效。
因此,它的心理根据就是人的行为过程。
激励的心理过程就是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
①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需要——内心紧张——动机——行为——目标满足紧张消除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
因此他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激励也就成为管理中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二)激励的特点②有被激励的人;激励人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的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原因是需要;人被激励的动机强弱,即积极性的高低是一种内在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积极性是人们直接看不见、听不到的,只能从观察由这种积极性所推动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上判断。
(三)激励的作用③1.激励可以吸引所需要的人才加入组织,壮大组织的力量;2.激励可以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和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提高生产率;3.激励可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二、三种激励的常用有效方法(一)薪酬激励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惟一手段,除了薪酬激励这一物质激励手段外,还有其他物质激励手段和精神激励方法,但薪酬激励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容易被管理者运用的激励方法。
教育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实践激励是教育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它涉及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教育学家们通过研究激励理论,探索了不同的激励策略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并探讨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维克多·弗兰克尔的人本主义激励理论维克多·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人本主义激励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而激励是引导人们实现自我潜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可以运用这一理论,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二、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产生和改变的。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来设计激励策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积分或奖励系统,将学习目标细化为小步骤,每完成一个小步骤就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或认可,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
三、爱德华·迪基的动机理论爱德华·迪基的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它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源于个体内部的需求和志向,而外在动机则是来自于外部的奖励和惩罚。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理论,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激励策略。
比如,对于那些有内在动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更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而对于那些更需要外部奖励和认可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奖励措施,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
四、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不仅通过自身经验的结果来实现,还受到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的影响。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激励理论指的是一种关于人类行为和动机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们的行为是受到奖励和惩罚的影响,通过激励来促进人们积极参与工作,提高绩效和个人成长。
在实践中,激励理论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提高了企业、组织、国家等整体素质。
本文将从激励理论的基本原则、激励理论的分类、实践中的运用、激励理论的现状和趋势等方面,综合分析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激励理论的基本原则1.奖励和惩罚原则奖励是一种积极的激励方式,可以增加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服务和承诺;惩罚是一种消极的激励方式,可以减少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服务和承诺。
奖励和惩罚原则是激励理论的核心原则,通过明确奖励和惩罚的标准,可以有效地调动个体或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认同和社会性原则人是社会性动物,对集体认同可以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工作。
因此,在激励方案中,应注重个人的集体认同感,并明确其服务和承诺的社会性价值和意义。
3.期望和反馈原则期望是个体参与工作的基础,期望越高,参与工作的热情越高。
同时,反馈也是激励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及时告知个体其工作绩效的情况,从而调整其工作目标和方法,更好地完成工作。
二、激励理论的分类常见的激励理论包括:1.经典激励理论:又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满足需求,人需要先满足基本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期望理论:由弗拉德·夫·维姆理论提出,指出人通过比较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期望值,来决定其感知的满意度和努力程度。
3.公平理论:由亚当·史密斯理论提出,指出个体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努力程度,取决于个体所感知的收入公平程度。
三、实践中的运用1.货币奖励:在企业中常用的激励方式。
可以根据个体或团队的工作表现来给予奖励,增加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晋升机会:可以为个体或团队提供晋升的机会,可以激发个体和团队的自我激励和归属感。
浅谈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3)
着眼于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以求才,用才、育才、激才和留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项工作着手:规范、系统的绩效考核、把竞争上岗、下岗分流作为公司的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本着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增强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有利于员工素质逐步提高的原则,努力建立以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四、营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组织气氛、企业文化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的组织气氛、企业文化是否有激励约束作用,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的状况:职工的公平感、企业的领导方式、企业的信息沟通方式、企业的宗旨等。
企业应通过提高员工的公平感,建立“共识式”领导方式,推行“知识管理”,确立鲜明的企业宗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组织气氛、企业文化激励约束机制。
五、全面实行产权、竞争和精神激励约束措施,建立健全分支机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这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以下3个方面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1)经营者物质激励约束机制,这又主要包括2种主要形式,即:基本工资、福利和职位消费;基于超额业绩的奖金或年薪。
(2)经营者精神激励约束机制,这也主要包括3种主要形式,即:成就激励、权力激励和尊重激励。
简要来说,就是要赋予经营者应有的经营权,同时增强经营者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3)市场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产品市场激励约束机制、资本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和经营者市场激励约束机制。
结束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应以经营者激励约束为龙头,以产权和竞争激励约束为基石,在营造良好组织气氛、建设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富有激励约束作用的规章制度,主要有物质奖酬制度、工作设计制度、职工参与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对企业全体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约束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学号:学校:专业:班级:签名:年月日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目录内容提要 (3)正文一、激励理论的概述 (4)二、应用激励理论存在的误区 (5)三、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给企业所带来的益处 (8)参考文献 (15)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本文就针对激励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激励制度应用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激励企业发展运用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激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支持。
管理者应懂得,员工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而要取得员工的支持,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激励;要想激励员工,又必须了解其动机或需求。
每个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没有相同的员工;第二,不同的阶段中,员工有不同的需求。
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这也是去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目前大部分领导者可运用的激励措施有很多中概述起来有以下几方面:货币方式的激励。
第一、金钱的价值不一。
相同的金钱,对不同收入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同时对于某些人来说,金钱总是极端重要的,而对另外一些人可从来就不那么看重。
第二、金钱激励必须公正。
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相对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
第三,金钱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
除非员工的奖金主要是根据个人业绩来发给,否则企业尽管支付了奖金,对他们也不会有很大的激励。
自身未来社会定位既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社会认同感。
我们常听到“公司的成绩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之类的话,表面看起来管理者非常尊重员工,但当员工的利益以个体方式出现时,管理者会以企业全体员工整体利益加以拒绝,他们会说“我们不可以仅顾及你的利益”或者“你不想干就走,我们不愁找不到人”,这时员工就会觉得“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只是口号。
论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范文大全
论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范文大全第一篇:论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附件一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论激励理论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的应用姓名:汤伟群学号: 1444001403365专业:行政管理入学时间:2014 年 2 月指导教师及职称:高级讲师所在电大:乳源电大附件二目录一、激励理论的基本解释 (3)二、企业管理为什么要引入激励管理 (3)三、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4)(一)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4)(二)挖掘人的潜力 (4)四、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5)(一)深入地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类型 (5)(二)善于改进员工的工作内容 (5)(三)善于设立合适的目标 (6)(四)善于合理有效地运用奖惩手段 (6)(五)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实行按劳分配 (6)(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五、在企业管理中加强激励应注意的问题 (7)(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 (7)(二)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8 参考文献. (8)论激励理论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的应用内容摘要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员工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但在工作中就是不表现出来,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服从性、合作性差,服务质量差,工作效率低,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引起客人投诉,令管理者十分头痛。
这是缺少激励的表现。
员工激励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潜能的过程。
员工的潜能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将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改善企业的市场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
这些都有赖于员工激励,员工激励是管理者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激励理论的基本解释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浅谈激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激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激励机制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激励机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二)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二、激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激励是以员工需要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二)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激励有效性的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三、企业激励方法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员工的技能特点、性格特点要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________33、工作的内容要丰富、具有一定挑战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给予员工培训的机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薪酬要与绩效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适当拉开薪酬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设置具有激励性质的福利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人性化的管理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授予员工恰当的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目标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鼓励竞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营造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四、在企业管理中加强激励应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管理意识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二)企业中存在盲目激励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三)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四)激励就是奖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五)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六)重激励轻约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七)过度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浅谈激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XXXXXXXXX[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一、激励的概述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激励是指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
当激励一词应用于管理,激励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激励作为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活动,它在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厚非的作用。
首先,激励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
其次,激励可以使员工形成团队精神,使员工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最后,激励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管理更有条有序。
二、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逐渐增强,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也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在企业调查中发现,导致对工作满意与不满意的事件是截然不同的。
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
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故称为保健因素。
与此相反,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使职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所以,称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说都是起作用的,只是其影响的程度不同。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亲和)需要。
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化了的优越标准的成功需要。
它是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
权力需要是指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而归属需要则是建立友好亲密关系的需要。
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维克托•弗罗姆的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人的固定要求决定了他的行为,行为方式。
浅谈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1)
浅谈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作者:邓丽静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理论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许多管理者都希望在公司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
本文将针对目前企业管理的实际状况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就如何正确运用激励理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方法措施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
许多管理者都希望在公司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如果投资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那么这种投资就是失败的。
激励不是外界刺激,而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反映。
西方行为科学家对个体行为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叫做“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把人的行为发生的过程总结成如下的模式: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目的——需要满足/消除紧张——新的需要。
这个模式说明了一个人的行为发生的全部过程。
一个人产生某种行为的根源是某种需要。
“激励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
员工的需要使员工产生了动机,行为是动机的表现和结果。
也就是说,是否对员工产生了激励,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能满足员工的需要,所以说,激励来自于员工的需求,也就是内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另外,从人的日常生活这个角度出发,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活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工作需要(包括学习和创造)及休息需要(包括娱乐和消遣)。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需求角度来分析员工的需求。
从纵向上看,不同层次的员工(知识层次,薪酬层次等)处于不同的需求状态,如对于薪酬较低的员工,则要侧重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提高他们的生存水平);对于薪酬较高的员工,除了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外,更需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学号:学校:专业:班级:签名:年月日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目录内容提要 (3)正文一、激励理论的概述 (4)二、应用激励理论存在的误区 (5)三、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给企业所带来的益处 (8)参考文献 (15)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本文就针对激励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激励制度应用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激励企业发展运用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激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支持。
管理者应懂得,员工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而要取得员工的支持,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激励;要想激励员工,又必须了解其动机或需求。
每个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没有相同的员工;第二,不同的阶段中,员工有不同的需求。
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这也是去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目前大部分领导者可运用的激励措施有很多中概述起来有以下几方面:货币方式的激励。
第一、金钱的价值不一。
相同的金钱,对不同收入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同时对于某些人来说,金钱总是极端重要的,而对另外一些人可从来就不那么看重。
第二、金钱激励必须公正。
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相对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
第三,金钱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
除非员工的奖金主要是根据个人业绩来发给,否则企业尽管支付了奖金,对他们也不会有很大的激励。
自身未来社会定位既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社会认同感。
我们常听到“公司的成绩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之类的话,表面看起来管理者非常尊重员工,但当员工的利益以个体方式出现时,管理者会以企业全体员工整体利益加以拒绝,他们会说“我们不可以仅顾及你的利益”或者“你不想干就走,我们不愁找不到人”,这时员工就会觉得“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只是口号。
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主人感觉。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毫无疑问,很少有人参与商讨和自己有关的行为而不受激励的。
合理分配工作。
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给职工一种自我实现感。
管理者要进行“工作设计”,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应该多给员工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随着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
负激励。
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淘汰激励、罚款、降职和开除激励。
激励是用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职能。
大多数企业不仅希望能够长期保有员工,还希望他们全心投入工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公司通过提供员工优厚的薪资、舒适的工作环境等,激励员工对公司许下宝贵的承诺。
但是,很多公司的激励方法却不奏效,无法留住员工的脚步。
即使留住了员工的人,也留不住员工为公司全力以赴工作的心。
企业激励存在的误区:不能让员工误以为忠诚度等同于承诺,不要让员工误以为薪资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
领导不能自以为是误以为公司给的就是员工想要的这是最大的错误应该多了解职工的想法。
企业不能误以为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就等同于员工对企业的承诺。
领导还是应该多深入基层多了解职工的疾苦不要只做表面功夫。
以我国目前实行的激励制度为例,我国目前实行的年薪制、股票和股票期权等激励方式但是这样的激励方式只具形式而不具灵魂,无法起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主要表现在:在确定年薪水平时,没有科学的业绩考核为依据。
有的只是将月薪简单该为名义上的年薪制或将经营者的年薪确定为职工工资水平的X倍;在考核时往往还惨杂着人际关系等一些非正常因素;有的经营者还可以通过做假帐来制造虚假业绩。
经营者持股制度村子着明显的缺陷,许多企业并不是将股票作为年薪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给经营者,而是凭经营者的员工资格一次性发给的,这微削弱了期股的力度,而且由于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较大差价,经营者不用费力就可获力,从而使这种持股制度成为一项职工福利制度,根本起不到极力作用。
激励是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和带来更多效益的一把利器,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认同是企业激励的基本方式,薪酬结构也就成为企业激励体系当中最直接的部分。
对于企业来说,都希望激励体系的效果是最强的。
但是大家往往忽略的是,一把锋利的剑,不仅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对自己也存在着威胁。
激励也是一把“双刃剑”。
但是,我们如果不能看到激励的副作用的一面很可能导致企业走向危险的边缘。
对于激励我们还应该看到,激励员工提升其积极性的同时,作为企业肯定会给予其相当的任务和压力,这部分任务和压力对于员工是否愿意和能够承担,往往成为我们又忽略的另一个问题在进行员工激励的同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激励的效用,同时还要掌握激励的力度,激励不仅仅是能够带来正面的效用,如果把握不好反面的伤害可能更为严重而适得其反,而且这种伤害多半是预料外的,给企业措手不及的感觉。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留住一个对企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永恒的企业管理课题。
优秀人才总是跳槽而去,平庸的员工总是赖着不走。
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一个矛盾:如何解决员工欲望的不断膨胀和薪酬的相对稳定。
因为员工随时都可能在企业中成长而薪酬不可能紧紧相随,没有人会总是对自己的薪酬感到满意。
而个人财富过大可能产生副作用,激励过度却可能让人不思进取。
在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面对企业员工欲望后面的永恒难题,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确立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分配机制,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
现实社会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就是薪酬分配。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
所以如果你的员工对你的分配制度不以为然或者觉得理所当然,那么你的分配制度一定是失败的;而没有达到激励效果的分配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①毋庸质疑,企业成员都想得到而又不可能读得到最大化的企业所用有的分配资源,将这些资源优先分配给成绩优秀的员工,是必然的选择。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追求最大的工资、福利的回报。
有的企业虽然给骨干员工以极其丰厚的工资待遇,但是他们并不满意,反而愿意到别的工资、福利相对低的单位去,这就是因为后者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协和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有思想的有美丽的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成为员工待遇的一部分。
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也会给企业所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企业社会美誉度是员工得到的文化待遇。
一个好的企业品牌必然产生良好社会没誉度,这会给每个员工带来许多无形的益处。
比如一个企业的招聘门槛高,外界印象是非常难进入,而你一旦进入成为其中一员,首先你会觉得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有一种自豪感,自信心很强,工作是愉快而充实。
同时社会也对你另眼相看;当你选择流动,这样的一个背景又是一个非常有竞争里的砝码;有的企业招聘只需要看工作简历就可以直接进入。
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积累是宝贵的个人竞争资本。
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有些经验甚至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你只有深入其境,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这种经验的获得,远远无法用金钱的尺度去衡量,将使你终生受益。
企业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这是企业给员工的最大福利。
中兴一直强调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文化是员工的一种隐性收入。
每年投入给员工的培训经费几千万元,员工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始终具有很强的时代竞争力。
②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薪酬可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其中固定薪酬根据不同情况又可包括基薪、津贴、福利等,浮动薪酬可包括奖金、佣金短期激励和长期服务年金、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
不同的名称不仅代表总薪酬中金额不等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对员工起不同的作用,例如:有的体现公平和保障,有的用以吸引和保持重要人才,还有的实现长期激励和约束。
这些部分的有机结合体构成了总薪酬。
薪酬的界定即给不同的员工制定不同的标准,而不同员工的区分依赖于职级的设置。
通过对不同业务、拥有不同技能和承担不同责任的人员设定职务级别,从而拉开薪酬差距,体现个人价值,因此职级体系的设计是薪酬改革的基石。
以绩效考评(链接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为基础,设计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流动机制,保证各职级人员符合职级要求。
晋升和淘汰都要有公平、量化的标准,不同职级人员根据其重要性由不同部门或人员决定。
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是对业绩的评价,而奖惩要靠薪酬的浮动和职级的变动来体现。
考核可分为若干层次:对企业整体的考核,对业务单元的考核,对部门的考核,对个人的考核等。
对企业整体的考核确定企业本年度可供分配的总薪酬,对部门的考核确定该部门应得的薪酬份额,对个人考核确定其个人薪酬和职级的升降。
如果没有绩效考核的配套,员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再好的职级制度和薪酬体系都会沦为“大锅饭”。
因此,能否公平有效地进行全员绩效考核,使员工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保值增值,是薪酬体系改革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考评系统的建立、健全和执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在建立健全阶段,首先要明确考核目标,根据不同的业务单元、职级等设置量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其次要确定考评体系,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时间和财力限制选用360度反馈考评体系或其他考评体系。
根据设定的考核目标针对不同职级的人员设计不同的绩效考核表。
此外还应确定考评的领导机构(通常是专门设立的考评委员会)和协助部门(包括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
在考评的执行阶段,首先应该明确该次考核的领导机构和协助部门的参与人员;培训所有将对他人进行考核的人员;组织填写考评表;统计考评纪录(可以在公司内部进行,有条件的也可以送外部专门机构代办,体现公平);最后反馈考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奖惩。
此外,根据这次考评情况适度修改下年度计划和体系,是考评制度趋于完善。
③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如果企业想要员工不遗余力地工作,多给钱就能解决问题吗?事实证明,钱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研究认为,挖掘员工的内在动力,即每个员工内心都有一种把工作做好的欲望。
能够激起员工内在动力的因素有:让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发言权、管理层要尊重员工、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