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的路径
我国电力清洁能源现状及发展路径思考
我国电力清洁能源现状及发展路径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能源供给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国电力清洁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的电力清洁能源主要包括水电、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
其中,水电、核能和风能是我国电力清洁能源的主力军。
水电: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水力资源丰富,我国水电在电力清洁能源中是最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截至2019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3.39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7.90%。
核能:我国核能的装机容量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三。
截至2019年底,我国核能装机容量为4,975万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09%。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通过生物质材料转化为能源的一种清洁能源。
截至2019年底,我国生物质能装机容量为1,584万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30%。
为了逐步实现电力清洁能源的目标,未来我国需要在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
技术方面:需要加快科技创新,降低低碳清洁技术成本,提高清洁能源的效率和利用率。
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电池储能、电网智能化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政策方面:需要实行市场化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电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建设中来。
同时,还需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增加清洁能源的投资和资金支持。
市场方面:需要加快清洁能源的市场化进程,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宣传和推广,推动清洁能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总之,未来我国电力清洁能源的目标是非常高的,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我国的能源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的能源现状及解决方法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们国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也在急剧增长,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1.能源资源比较丰富。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
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
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2.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3.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着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4.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
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
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
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实施关键问题
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实施关键问题摘要: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所有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因此,有效应对气候危机的方式只能是全球化的统一应对。
在这一前提下,国际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努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碳中和目标。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将该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同时正在制定全面的行动计划。
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森林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各个领域,是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围绕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的能源转型变革,需要统筹好碳减排与安全发展、近期目标与远期规划等方方面面的关系。
基于此,本文就对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实施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路径;关键问题1中国“碳中和”实施现状目前,中国再一次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正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好时机。
国际上公认的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有两大途径:一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减排;二是植树造林,提高森林汇碳能力,即固碳。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主力军,传统发电用煤炭等化石燃料,碳排放量逐年递增,目前光伏发电正逐步代替能源发电。
在全球前10大光伏生产商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占据9家,全球约70%的光伏组件都由中国制造,相关学者估测,在2025年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将为其余各国生产的两倍,可见在低碳技术转型这一新的起跑线上,中国已经占据了有利地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31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50%。
近年来,国产新能源“造车三兄弟”:理性、蔚来和小鹏,推出了一批深受人们欢迎的新能源汽车,月交付量在8000辆左右。
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电机、电池等核心组件,且均可以自主研发,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高科技水平。
新能源产业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3)
新能源产业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新能源产业面临的问题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这个新兴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以下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 研发与投资不平衡目前,新能源研发技术仍处于不完善阶段,尚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探索与创新。
然而,在投资上存在一个问题,即研发与商业化之间的不平衡。
一方面,大量资金被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商业运作;另一方面,则是在经营层面疏于关注科技创新。
整改措施: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路径上的顺畅转换。
同时,在政策上提供更多支持和激励,吸引私营部门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2. 物质资源过度消耗虽然新能源具有环保、可替代传统能源等优点,但生产新能源的过程中仍然会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如稀有金属、水和矿产等。
资源的过度消耗不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和产业可持续性问题。
整改措施: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降低对稀有金属和其他重要物质资源的依赖程度。
同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3. 规模效益不足新能源领域需要大规模投资,并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带来更多成本优势。
然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新能源项目规模相对较小,缺乏充足的投资支持和市场需求。
整改措施:政府应该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来鼓励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并提供足够的市场需求保障。
此外,跨国合作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通过联合开展项目来实现规模效益。
二、新能源产业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促进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下面提出一些整改措施。
1. 鼓励技术创新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研究与实验阶段进行更多投资,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
同时,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以帮助初创企业和科研机构发展新能源技术。
2. 完善政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免税收政策等,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购买、优惠贷款、提供补贴等方式来促进新能源产品的消费和推广。
我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摘要:本文阐明了能源安全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都制定以能源供给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战略。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防止的能源安全问题。
在分析我国能源安全当前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需要重点考虑以能源节约、科技进步、国际合作、多渠道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建立石油储备以保障石油安全,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能源安全;石油安全;问题;战略分析;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及其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能源尤其是石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保障能源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那么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什么应对策略。
1.能源安全的内容、意义能源安全是非传统安全中的一种。
是指为保障一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使能源特别是石油可靠而合理供给,躲避对本国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军事、政治、外交和其他非传统安全事件所引起的能源供需风险状态。
其义为保障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至关重要的能源的可靠而合理的供给。
能源安全的概况能源供给暂时中断、严重不足或价格暴涨对一个国家经济的损害,主要取决于: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能源价格,国际能源市场,以及应变能力〔包括战略储备、备用产能、替代能源、能源效率、技术力量等〕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强调中国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当前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国际石油价格的攀升、国内石油供给的紧张,显现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
这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
能源供给安全是一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也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安全。
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
我国能源计量现存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
不 协 调 . 能 管 理 和 能 源 计 量 管 理 两 张 皮 的 现 象 。从 微 观 角 度 看 . 节 企 管 理 体 系 认 证 制 度 。 政 府 应 根 据 国 际 通 行 的 测 量 管 理 体 系 标 准 . 结 业 内 部 计 量 与 节 能 管 理 分 属 两 个 部 门 , 责 界 定 不 清 。 造 成 计 量 管 合 实 际 , 台 不 同类 型 、 同 行 业 、 同 基 础 条 件 的 能 源 计 量 管 理 体 职 出 不 不 理 部 门 只 注 重 能 源 计 量 器 具 的 配 备 与 管 理 而 不 关 注 节 能 : 节 能 管 系 认 证 标 准 , 持 分 类 、 等 级 建 立 的 原 则 , 立 能 源 计 量 管 理 体 系 而 坚 分 建 对 理 部 门 只 负 责 节 能 项 目 和 节 能 技 术 的 应 用 , 视 对 能 源 计 量 数 据 的 认 证 制 度 , 用 能 单 位 施 行 能 源 计 量 管 理 体 系 强 制 认 证 。 二 要 实 施 忽
系 与 工 作 结 合 点 。二 要 建 立 省 、 、 三 级 能 源 计 量 与 能 平 衡 监 察 技 市 县 术 机 构 。 三 要 建 立 节 能 计 量 产 品 的 研 发 中 心 . 速 节 能 计 量 产 品 的 加 再 次 要 建 立 和 完 善 能 源 计 量 考 核 评 价 体 系 。 一 要 建 立 能 源 计 量
和 《 约 能 源 法 两 部 法 律 , 政 法 规 和 技 术 法 规 lO多 件 。但 从 法 律 性 和 可 操 作 性 。二 要 制 定 诸 如 能 源 价 格 调 控 政 策 、 款 优 惠 政 策 、 节 行 O 贷 减
法 规 的 内 容 和 可操 作 性 上 看 , 有 形 成 符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 统 的 、 没 系 比 免 税 政 策 、 项 基 金 政 策 等 相 关 的 奖 励 激 励 政 策 , 动 全 社 会 能 源 专 调
中国化石能源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中国化石能源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中国化石能源的现状与未来发展1. 中国化石能源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中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据了其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并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的步伐。
1.1 煤炭能源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过去几十年,煤炭一直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但由于煤炭的高碳排放和严重污染问题,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煤炭减量政策,力求降低对煤炭的依赖。
然而,煤炭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工业领域。
1.2 石油能源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相对于其庞大的能源需求,其石油资源储量却相对较低。
这导致中国不得不依赖进口石油,对国家能源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然而,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和开采的步伐,并鼓励替代能源的发展,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1.3 天然气能源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相对较低,但随着国内外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中国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渐增加。
相比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要低得多,因此中国政府鼓励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以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型。
2. 中国化石能源的未来发展2.1 煤炭替代为了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煤炭替代技术的发展。
这包括发展清洁燃煤技术、提升火电机组效率、推广清洁能源供热等措施。
中国还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发电方式。
2.2 石油勘探和开采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石油勘探和开采的投入。
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强国内外合作,中国希望能够发现更多的石油资源,并实现自给自足的石油产业。
2.3 天然气利用中国政府将天然气作为重要替代能源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未来,中国将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
政府还将继续推动天然气发电、天然气交通等领域的发展,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路径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路径选择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惊人的经济增长,这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提高。
然而,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开始缓慢,传统的模式面临各种挑战,比如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社会不公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未来发展制定正确的路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一、新动能应包括哪些方面?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应该更加注重人民的需求,遵守环境保护原则,并在技术方面注重创新。
这方面可以包括:1.以人为本:特别是在服务业方面,需要更好地照顾人民的需求,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和智能医疗等产业;2.环保产业:该领域的投资和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3.技术创新:除了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中国也需要扬长避短,在新技术方面加大投资,以便在新的领域中获得优势并迅速发展。
二、发展新动能的途径为了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我们需要探索不同的途径。
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两种可能的途径:一是市场化途径,另一个是国家计划途径。
1.市场化途径市场化途径意味着,通过政府的引导和促进,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机会。
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及其周边产业,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中国的新经济公司已经崛起,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
这些企业的成功,因为它们能够不断迭代、创新,并积极探寻新的创新途径。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创新和“放权”来促进新的市场机遇。
2.国家计划途径国家计划途径指的是,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性地发展关键的产业。
这种做法的代表就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及“一带一路”的计划,后者提出了开拓新的市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目标。
这种做法要求政府积极发挥作用,盯住关键产业和市场,将资源投注到这些关键位置以获得成功。
三、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国家发展新动能的途径及其策略存在差异,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两种方法主要是协调的。
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将市场力量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使中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力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现代化社会中,电力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力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电力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问题一:供需失衡目前全球范围内电力供求矛盾日益加剧。
随着新兴产业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用电需求持续增长,但同时新建电厂投资建设面临挑战。
这种供需失衡导致了许多地区经常性停电以及高峰期用电负荷过重等情况。
因此,如何有效平衡供需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解决方案:鼓励清洁能源并优化能源结构为了平衡供需关系,在刺激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需要做出更大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利于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法规,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
此外,在改善能源结构上也非常重要。
例如,鼓励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供应稳定性。
三、问题二:老旧设备和低效率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电力行业仍在使用老旧设备,并且存在着低效运行的情况。
这不仅导致了电网事故频发,还浪费资源并增加环境污染。
因此,更新设备和提高运行效率亟待解决。
1. 解决方案:现代化升级和智能化管理首先,需要对老旧设备进行现代化升级。
采用新一代的技术装备可以提高生产线各节点的效益,并降低维护成本。
其次,在管理方面应推动智能化改造。
通过引入自动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测技术,实时获取数据并快速反馈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管控整个电网系统,并及时处理潜在问题。
四、问题三: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火灾事故、人身伤害以及网络攻击都可能对电力供应产生巨大风险。
因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解决方案:加强安全培训和投入资源首先,应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
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电力知识和技能,并熟悉各类风险与应急处理措施。
此外,政府和企业还需增加相应资源投入。
例如,在设备更新和维护中逐步引进先进技术,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以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性。
我国不同地域的能源消费特点及可持续能源发展路径
我国不同地域的能源消费特点及可持续能源发展路径一、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能源消费量也最大。
该地区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城市居民生活用能上。
东部地区的特点是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煤炭和石油的需求量较大。
在可持续能源发展路径上,东部地区应优先向清洁能源的使用转变。
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能利用,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可以引入自然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地区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
该地区的能源消费特点是制造业和农业对能源的需求较高。
中部地区的电力产业发展较为快速,但依然面临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中部地区在可持续能源发展方面可采取多项策略。
推动电力产业清洁能源化,加快发展风电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加强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工农业各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广能源节约技术和设备。
发展生物质能源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三、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能源资源富集区,也是能源消费较高的地区。
该地区的能源消费特点是以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同时农业和旅游业对能源需求也不可忽视。
西部地区在可持续能源发展方面可以探索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减少煤炭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该地区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电项目,实现能源多元化。
引入生物质能源和地热能等新兴能源,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四、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工业重镇,能源消费量较大。
该地区的能源消费特点是以煤炭和电力为主,但也面临着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峻问题。
东北地区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路径可以是通过清洁煤炭利用技术,减少煤炭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
可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源等。
促进电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新的清洁能源产业,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路径
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路径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然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电力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路径。
一、供需失衡:如何平衡供需关系1. 供应能力不足:目前,由于人口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电力需求急剧增加,尤其在高峰时段,出现了供应不足的情况。
因此,如何提升电力供应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路径:a. 增加发电装机容量:通过建设新的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等扩大发电装机容量;b. 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如风能、太阳能等;c. 提高传输效率:改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设备以提高输电效率。
2. 供需时间差异:由于用电习惯不同,供需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夜间用电较少,但白天尤其是高峰时段需求激增。
因此,利用电力资源的最佳分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解决路径:a. 推行差价电价政策:鼓励用户在低负荷时段使用电力,减少高负荷时段的需求;b. 发展智能电网:通过建设智能电网系统和智能计量设备,实现对用电的及时监测和调度。
二、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如何推进绿色能源应用1. 煤炭消耗导致环境污染:传统发电方式依靠煤炭燃烧,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问题。
因此,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成为必要举措。
解决路径:a. 加大清洁能源投入:着力拓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和比重;b. 优化传统火力发电工艺:提高燃料效率以降低排放;2. 可再生能源发展难题:尽管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前景,但其不稳定性和发电成本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的规模。
解决路径:a. 技术突破: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成本;b. 储能技术创新:积极探索并发展储能技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发电问题。
三、网络安全风险:如何应对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挑战1. 供电系统面临恶意攻击: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供电系统面临来自黑客和网络犯罪分子的潜在威胁。
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
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1. 引言1.1 煤电行业现状煤电行业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当今社会,煤电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煤电行业在提供能源的也承担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煤电行业的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煤电行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煤炭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资源短缺,传统的煤电技术滞后,政策支持不够到位,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探讨煤电行业现状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路径是当前亟需的课题。
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推动煤电行业朝着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1.2 煤电行业发展中的问题煤电行业是我国能源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煤电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不仅影响了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煤电行业对资源的消耗也很大,随着国内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电行业将面临能源供应瓶颈。
煤电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更新的动力,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政策方面,目前我国对煤电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未能出台有效的环保和能源转型政策,导致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一定困难。
产业转型方面,煤电行业仍然以传统燃煤发电为主,缺乏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动力,需要加大产业转型的力度,转向更清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 正文2.1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当前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难题之一。
随着煤电产能的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进入大气,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全球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全球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当今世界上,能源危机已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使得我们亟需寻找解决能源危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本文将探讨全球能源危机的现状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力求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能源危机的现状全球能源危机正逐渐显现其严重性。
一方面,传统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正快速枯竭,供应不足将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和能源安全。
另一方面,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化已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转变能源发展模式,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可行的解决方案1.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环保的特点,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球各国应大力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降低其成本并提高利用效率。
建立可再生能源标准和配额制度,鼓励企业投资和生产可再生能源设备,引导能源转型。
2.加强能源效率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另一个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措施,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措施,推动能源效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3.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如核能、氢能等具有低碳排放和环境友好的优势,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一项重要选择。
全球各国应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措施,确保清洁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能源危机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解决。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挑战。
加强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作用,促进能源领域的政策协调和合作机制的建立。
全球能源危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传统能源消费模式的持续发展已经带来了环境问题和资源的严重压力。
因此,推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路径与方法,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型路径: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能源转型的首要任务。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化能源使用流程,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提高单位GDP所需能源的效益,从而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
2. 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在长期运营过程中能够节约成本。
积极推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
3. 推行能源多元化:推行能源多元化政策,以减少对某一种能源的集中依赖。
发展核能、天然气、生物能等多种能源,降低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加强能源节约与管理:加强能源节约意识的普及和能源管理的推行,通过加强对能源利用的监管和控制,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无效消费。
加大对能源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发展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转型方法:1. 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能源政策和措施。
加强对能源行业的监管,提高对能源消费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
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对能源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创新。
开展能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加速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 提高能源价格和税费:适当提高能源价格和税费,通过经济手段来引导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
提高能源价格的逐渐性和渐进性,引导企业和居民减少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4. 加强宣传与教育:开展全民能源节约与清洁能源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认识和意识。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及对策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推动能源安全的物质、技术、制度基础不断筑牢。
然而,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均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未来,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转型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日趋复杂,我国能源安全将面临更多潜在风险和困难挑战。
因此,开展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安全基础、保障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
一、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分析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着力建设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产量平稳增长,2021年我国能源自给率达到82.63%。
同时,受资源储量限制,国际进口在能源供应体系中仍不可或缺,2021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3%和45%,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在此能源供应能力发展目标要求下,预计未来我国发生全国性、系统性能源短缺的概率不大,但仍需防控由部分地区能源转型路径设计不合理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引发的局部性、周期性紧缺风险。
而在国际方面,由于世界能源消费中心与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的失衡和错配,加之地缘政治冲突日趋频繁,我国能源进口也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一)国内能源供应面临局部性、周期性紧缺风险一是保供与转型统筹难度较大,若路径设计不合理可能引发能源安全隐患。
当前各地政府密集出台“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和“双碳”行动计划,其重点在于谋划未来5~10年的能源转型路径。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需求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若能源转型路径设计不合理,特别是煤炭退出、新能源发展等政策选择过于激进,或地区政策与全国大局“脱钩”,可能导致能源供给能力无法匹配经济发展需求,引发局部地区能源供应短缺问题。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及路径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及路径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同时能源供应结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那么,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及路径是什么呢?一、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是可持续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减少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
特别是在目前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支持,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二、加大煤炭清洁化和降耗利用力度煤炭作为我国最为主要的能源消耗方式之一,其清洁化和降耗利用也是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煤炭清洁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大幅度减少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同时加强煤炭降耗利用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也是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能源使用情况,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能源消耗,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四、推进能源系统协同发展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不同能源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能源产业链。
要想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需要推进能源系统的协同发展。
进一步强化不同能源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充分利用各种能源之间的优势和互补性,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总之,我国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通过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大煤炭清洁化和降耗利用力度,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和推进能源系统协同发展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不断优化和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能源保障。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十四五”能源发展
发达国家去煤减煤加速 发展中国家开始控煤
可再生能源进入平价时代,加速发展 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越来越快
全球油气供过于求加剧 国际油气巨头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全球电气化、电力行业低碳化“双加速”
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是立足于能源产业发展国情,积极 应对国内外挑战的必然选择。我们的这一选择,符合全球能源发展 的趋势,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是驱动我国能源发展面向 远景目标、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途径。我们只有作出这样的承诺, 并按照这样的目标来发展,才能适应世界大势,使我国在全球能源 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潮之中成为引领者。
从总量、结构、能效上,发达国家不断制定深度减碳长期目标,同时把节能提效、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目 标不断具体化,加快完善碳交易机制、经济激励机制,比如欧盟提出要做气候变化的引领者,以低碳促 转型,重振欧洲经济的同时开展气候行动等等。
全球能源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发展趋势
从全球能源行业来看,由于全球能源革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基本框架以及大的经济体的推动, 全球能源行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统筹安全和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在能源领域全面落实我国新时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 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以更有力度的政策导向引导清洁能源更大规模发展
严控化石能源消费
以优化结构为核心进一步深化 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录
➢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国内外背景 ➢ 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与能源工作新格局
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逐步 改变了过去粗放式的能源生产方式,同时采取坚决措施改变了敞 口式的能源消费模式,所以从2011年到2019年的能源消费年均 增速明显下降了。
新能源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路径
新能源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路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
传统能源的消耗不可持续,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加剧了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
因此,寻找新的能源替代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能源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路径,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多元化能源供给能源安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多元化能源供给。
传统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而新能源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通过发展多种新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给的稳定性。
此外,不同地区具备的能源资源也不尽相同,因此,多元化能源供给还可以促进区域能源的均衡发展。
二、提高新能源技术水平新能源在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新能源技术水平。
比如,太阳能光伏技术、风能发电技术等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新能源技术的效能和可行性,可以加快新能源的应用和推广,从而更好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三、加强国际合作能源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分享能源技术和资源,共同应对能源安全挑战。
例如,建立国际能源交流机制,共同研发和利用新能源技术,推动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各国还可以通过能源互联互通的方式,实现能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
四、加强能源管理和政策支持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能源管理和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保障。
例如,制定新能源发展优惠政策,推动新能源项目的落地和推广应用,提高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总结起来,新能源的发展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路径。
通过多元化能源供给、提高新能源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强能源管理和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从而实现能源安全。
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
新时期煤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推进,煤电行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煤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重点谈谈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创新路径。
一、现状分析1.产能过剩我国煤电行业产能一直是过剩状态,随着能源转型政策的推进,化石能源的使用限制和非化石能源的推广,传统煤电产能面临巨大挑战。
同时,随着新能源的价格逐渐降低,煤电的竞争力也在逐渐下降。
2.环保压力增大煤电行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环保压力增大,煤电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排放限制和治理成本,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
3.行业竞争激烈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兴起,新型能源企业的竞争力也在逐渐提高,煤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1.技术创新缺乏当前,煤电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尚未有太多突破,没有真正实现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标。
需要加强煤电技术研究与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设施旧化我国煤电行业存在冲突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部分企业设备安全隐患较大,存在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隐患。
3.排放治理问题煤电行业排放致空、致水、致土物质,特别是对气候变化产生的根本性影响,发展中产生和面临的问题特别突出,且与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和卫生健康视野相关。
4.电价低廉相对于新能源,煤电的经济性较强,但价格却非常低廉,这不利于新能源企业的发展。
同时,电价低廉也不利于煤电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
三、创新路径煤电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高效低污染技术的研发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环保治理成本。
2.加强资本运作煤电行业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本的创新运作,挖掘不同维度下的投资机会。
3.推广清洁能源煤电企业应逐渐转向清洁能源,通过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将原本的煤炭生产及煤电业务逐步向清洁能源领域延伸,实现可持续发展。
4.开发新型业务煤电企业应拓宽业务领域,开发新型业务,促进煤电行业跨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链协同,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融合发展的水平。
能源科技行业中存在的新能源开发难题及解决方案
能源科技行业中存在的新能源开发难题及解决方案一、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难题新能源开发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对于减少碳排放、缓解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新能源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1. 资金投入不足:新能源技术研发以及设备建设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但由于资金投入门槛较高,很多项目无法获得足够的财政支持或私人投资,导致项目推进困难。
2. 技术瓶颈:尽管在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新能源技术仍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储存技术不完善导致电力供应不稳定;太阳能光伏板成本较高且效率有限;生物质基质胺合成产出量低等问题。
3. 制度体系亟待完善:落后的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使得新能源行业内部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此外,在购电政策、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还需要形成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
二、解决方案针对新能源开发中存在的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办法: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需要提供更多财政支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者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私人投资。
此外,应该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增加对新能源项目的信贷支持。
2. 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能源开发的关键。
政府应该建立更多科研机构,并加大对科学家和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
同时,在国际合作中分享先进经验与技术,促进全球资源共享与交流。
3. 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的法规标准、监管措施以及市场机制是保障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关部门应细化并强化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
同时,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新能源的规范运营。
4. 提升公众认知度:加强对新能源技术优势以及环境效益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新能源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推广示范等方式,引导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新能源产业。
5. 鼓励合作与应用:积极推动国际间和跨行业间的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共享,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的路径
刘吉昀
2012-11-07 10:02:27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27期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问题尤为突出。
一、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与能源供给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此同时,能源消耗急剧上升,能源与经济发展在总量与结构上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2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能源消耗也增加了一倍。
“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耗速度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大约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15%左右,已成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以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除以人口总数,二者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上下,我国是贫油国家,天然气的人均储量也很低。
连续无节制地开采使我国的能源储备下降迅速,有资料估计,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仅剩可供开采10几年的储量,天然气仅剩可供开采30几年的储量,我国能源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相当
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13亿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还将不可避免的增加,能源短缺将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能源问题若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中的主要问题
1.能源利用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仅有三成,比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我国增长1万美金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4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冶金、建材、化工、交通运输、发电等行业是耗能大户,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两成甚至更多。
粗放式发展,无节制地消耗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同时带来了大气、土壤、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相当大的节能空间。
2.能源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占比过大,以2006年为例,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近7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风电共占30%,这种能源消费结构的负作用是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需求的结构与生产结构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大,石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而生产总量受资源的限制始终未能有效地提高,石油产量的增长幅度已连续十几年低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
度,进口依赖度越来越大,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需求量的一半以上需要靠从国外进口,这使得我国的能源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我国要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优化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势在必行。
3.环境代价巨大
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能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
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由此导致污染物排放问题也将长期困扰着我们。
据统计,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
我国酸雨区面积居世界首位,我国一半城市上空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很多地区的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破坏。
治理这些污染所需要的成本或可抵消这些年发展的成果,而有些环境的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
三、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路径选择
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发展低碳、高效的能源是应对挑战的唯一出路。
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各项激励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降低化石燃料的比重。
我国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居世界之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也相当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和优化能源结构,还有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要使我
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高投入、高成本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虽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着,但与现有常规能源相比经济效益较低,建设初期投入大,成本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瓶颈,只有降低成本才能使之在与常规能源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得到快速发展。
(2)我国可再生能源同样存在技术瓶颈,目前生产中的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例如我国的风电设备就主要依赖进口。
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就会受到制约,因此,要组织科研力量突破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技术国有化,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畅通无阻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政策支持。
我国虽然已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原则内容,但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
我国应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和低息贷款等政策,运用经济杠杆鼓励投资者开发可再生能源。
(4)我国部分可再生能源产业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
我国经济建设中不乏这样的现象:要发展就一拥而上,产能过剩了再一刀砍下。
这种现象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又不幸重演了,风电门槛低,收益大,各地争相从国外高价引进风电设备,一时间风电产能过剩。
多晶硅产能过剩现象更加严重,目前我国多晶硅产能是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系统协调的决策机制,规范行业秩序,严格准入制度。
还应健全可再生能源的国家标准,对再生能源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节能是零污染的绿色能源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最廉价的、零污染的绿色能源。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节能法规政策鼓励或强制产业节能,并通过倡导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实现全社会节能。
日本是一个能源和资源都很稀缺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很迅速,这得益于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对现有能源的节约。
节约能源同样是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转变观点是前提。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过去那种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危害。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大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率低下,只有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才能保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地增长。
要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节约能源是关乎社会与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大事,要高度重视,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养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社会”。
(2)法律法规是保障。
我国政府应结合《节能法》,制定配套的法规政策,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保证各项节能措施的贯彻执行。
要加紧制定企业、机关、家庭节能指标,使节能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对节能突出的部门给予奖励,并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对节能的重大研究项目和推广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关键。
我国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
低碳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逐步降低高耗能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强制淘汰高耗低效的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建筑、电动车,鼓励“智能电网”等绿色运营模式,使经济增长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全民节能是基础。
我国人口基数大,如果每人节约1度电,其累计效应就相当巨大,因此要重视全民节能。
媒体、有关社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节约、环保意识。
教育部门要将能源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使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可耗竭性,了解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和我国的节能政策和法规,掌握基本的节能知识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史丹.我国能源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N]. 中国经济时报,2007-08-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能源经济的总体特征、问题及对策 [J].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7.
[3] 我国能源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EBOL]. http:view,2007-08-22.
[4] 中国多晶硅产能过剩四年扩张千倍超过世界需求 [EBOL]. 人民网,2009-09-05.
[5] 马重芳.中国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评述 [EBOL]. http:.
[6] 周广生.节约能源与人力资源同等重要 [EBOL]. http:.
[7] 董少广,王淮海.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与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N]. 中国信息报,2006-04-26.
[8] 陈磊.自主创新,破解能源困局 [N]. 科技日报,2009-09-22.
(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