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公开课教案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 早发白帝城)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 早发白帝城)](https://img.taocdn.com/s3/m/6b5983b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f.png)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诗中的地理和历史背景;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早发白帝城》的内容;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早发白帝城》全文;相关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资料;古诗朗读和分析的辅助材料;3.2 教学环境:教室里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学生朗读和活动;需要有投影仪或者白板,以便展示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白帝城的图片或者地图,引起学生对诗中地理背景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要早发白帝城;4.2 新课内容:让学生朗读《早发白帝城》,并指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律和节奏;解释诗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4.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例如诗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4.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类似的绝句,或者让学生选择另一首相关的古诗进行欣赏和分析;4.5 总结与反思:通过提问或者讨论,检查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五、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早发白帝城》,并在下一堂课前进行默写检查;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在下堂课分享;5.2 评价:通过学生的默写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诗的背诵和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6.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李白的诗,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准备进行小组分享;6.2 诗歌朗诵会:组织一场诗歌朗诵会,邀请学生朗诵自己喜欢的李白的诗,通过朗诵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6.3 绘画创作:邀请学生根据《早发白帝城》的内容,进行绘画创作,通过绘画展示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早发白帝城》教案
![《早发白帝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c2808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9.png)
《早发白帝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
让学生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让学生通过诗句分析,掌握古诗的意象表达和韵律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祖国的山河之美,培养他们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李白崇高的品格和豪放的创作风格,激发学生追求梦想、奋发向前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2.1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和韵律特点。
2.2 李白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2.3 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3.1 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3.2 学生对古诗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早发白帝城》的全文和注释,以及李白的生平介绍资料。
4.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做笔记。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白帝城的图片,引导学生对白帝城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李白的敬仰和兴趣。
5.2 朗读和背诵(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早发白帝城》,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主背诵,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3 诗句分析和解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4 欣赏和表达(10分钟)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感受和想象。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5.5 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延伸6.1 比较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早发白帝城》与其他古诗的异同,如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早发白帝城》课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早发白帝城》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7d175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2.png)
《早发白帝城》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心情。
-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图片辅助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培养学生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通过朗读感悟诗意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难点:体会诗中的意境美,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古诗原文、生字词解释、相关图片或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播放一段关于长江三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其壮丽景色。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什么特点?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长江三峡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初读古诗1.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词。
3.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并解释词义。
三、理解诗意1. 学生再次朗读古诗,尝试理解诗意。
2.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读古诗,解释词义,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四、感悟诗情1. 教师介绍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心境。
2.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心情。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人为什么会感到高兴?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五、拓展延伸1. 展示其他描写长江三峡的古诗或文章,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下的三峡之美。
2. 鼓励学生创作一首描绘自己家乡美景的小诗,并分享给同学们。
六、总结回顾1. 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2. 布置作业:背诵《早发白帝城》,并准备下节课的古诗学习。
早发白帝城教案
![早发白帝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0deb5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6.png)
早发白帝城教案第一章:导入1. 课程背景:介绍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二章:诗歌解析1. 诗歌背景:介绍《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诗歌内容:逐句解析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语。
3. 诗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诗歌欣赏1.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诗歌翻译:对诗歌进行意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四章:诗歌创作1. 创作指导:教授学生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2. 创作练习: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互相交流和评价。
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阅读其他李白的诗歌,并写一篇读后感。
早发白帝城教案第六章:互动讨论1. 议题设定: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 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第七章:诗歌品鉴1. 品鉴方法:介绍诗歌品鉴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诗歌品鉴实践,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节奏、韵律等元素。
3. 品鉴分享:各小组汇报品鉴成果,进行班级交流和讨论。
第八章:艺术创作1. 创作主题:以《早发白帝城》为灵感,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2. 创作形式:可以是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学生自由选择。
3.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九章:文化探索1. 文化背景:介绍白帝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白帝城,亲身感受诗歌中的景色和氛围。
2. 反思评估: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估。
2023年《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8篇
![2023年《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92780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5.png)
2023年《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8篇《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⑴熟读古诗⑵理解诗意⑶想象意境⑷练习背诵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早:早上。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
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课件展示地图)四、指导自学课件展示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大班古诗《早发白帝城》教案
![大班古诗《早发白帝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88a1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3.png)
大班古诗《早发白帝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早发白帝城》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
2.能诵读并理解《早发白帝城》。
3.能通过丰富的形式反复朗读表现《早发白帝城》。
二、教学准备1.课件。
2.《早发白帝城》课文。
3.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图片、视频等。
4.纸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旅游”话题入手,询问学生是否去过古城,给学生讲一个古城旅游故事,并提问谁能想到一首诗表达对古城的看法。
2. 理解诗歌内容(15分钟)1.教师介绍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早发白帝城》的背景。
2.分段讲述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 学习诗歌(30分钟)1.教师先为学生朗读《早发白帝城》诗歌。
2.以声语配合动作为学生演示韵律和体态。
3.教师讲解诗歌学习方法,例如断句、理解诗歌主题等。
4.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及情感表现。
4. 创设情境(20分钟)1.给学生讲述通过早晨的呼吸散步到达远离尘嚣的大自然的情境。
2.制作课件或准备图片,让学生观看自然风光,以达到在课堂内真实感受大自然的目的。
3.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感受,在班内分成小组,在组内展现自己对情境的体验和创作一段小诗。
5. 总结(10分钟)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以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解释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内容。
四、教学小结本课通过亲身体验自然风光,创设情境和诗歌学习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和情感,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篇五)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篇五)](https://img.taocdn.com/s3/m/25eaace6b9f3f90f77c61b18.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教学目的:1 学会本首古诗中的生字新词。
2 在弄懂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重难点: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出示图片:看图回忆古诗《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
出示一段话:(略)教师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喜欢读那一段话?说出理由。
(喜欢读古诗,古诗读起来象唱歌)师:朗读古诗要注意节奏,就像大家做操一样,要跟着节奏,才能做出优美的动作。
三:新课: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板书)1 预习情况,解释词语意思。
白帝城辞江陵还2 出示地图从图上找到白帝城和江陵的大概位置。
师:作者正是从白帝城回江陵?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船)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同学们思考:作者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坐船需要多长时间?师:诗中用多长时间?(一天)师:为什么用一天就可以到达千万里的路程?3 教师简单讲诗的背景:李白在朝中做官时遭人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中途的赦返回家乡。
这时的李白是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返回家中的。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写下了经典的《早发白帝称》。
师:那么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古诗呢?(轻松愉快的心情)板书:朗读古诗。
(创新之处打节奏读古诗)师:刚才大家说喜欢读古诗,因为读起来比较优美,我们以前用什么样的方法读古诗?(拍手打节奏:一句来两拍一句四拍一句七拍)1 学生分别用三种节奏来朗读古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 小结用那一种节奏读起来比较好?(一句两拍)大家再来读一遍。
板书:体会古诗师:读完古诗,你从中知道了诗中写了那些内容?(学生回答)师:诗中写了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去)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诗的题目)师:“发”是什么意思?(出发学生对出发可能不懂,教师稍加讲解。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教学实录(精选8篇)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教学实录(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c597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e.png)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教学实录(精选8篇)《早发白帝城》、篇1一,说教材:《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北师大教材的编排特点为单元主题式,本诗是单元主题为"远行"的一篇主体课文.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抓住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万重高山的轻舟,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审美情趣.二,说学情:二年级儿童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堂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注重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学生已经读过了很多他的诗歌,对诗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学中以学生积累的知识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热情地参与学习.同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在本诗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字词,理解字义,根据儿童认知水平来理解诗意,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同时边读边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围绕《课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精神,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认识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发""朝""重""还"的读音;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其中,教学重点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教学难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四,说教法: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课标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网上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 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为着眼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体现"以读为本"的语文学习理念.五,说课前准备:1,收集李白资料,诗歌.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社会等资源查找有关李白生平简介,诗歌等资料,以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情感的投入;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网络.作为教师,我除了在课前读懂文本,读懂作者,根据教学情况预设教学流程外,我还利用网络资源 ip地址下载《早发白帝城》课件,以突破教学难点,带领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领悟诗人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六,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我便引导孩子直奔主题:同学们,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他就是李白,随即出示cai课件——李白的画像.(意在让孩子知诗人.)紧接着让孩子汇报通过课外收集的资料,说说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在学生交流之后课件出示李白简介,学生阅读整体感知.顺势我又说:李白的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人们又美称他为"诗仙".你们会背他的诗吗谁能美美的背给大家听一听于是利用cai课件配上优美的古筝曲,学生自由背诵李白诗.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孩子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内外联系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不是有一句话"读生活的书也叫学习".随后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李白写这诗的背景故事,一边讲一边出示cai课件,展示江陵和白帝城地理位置的地图,山峡风光.最后齐读课题,初步解读课题.这个环节主要利用cai课件创设情景,点燃学生的情感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更好的解读文本,了解诗人情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突破难点.(二):出示课文,读准字音.在学生有一个情感储备后,我带领学生走进课文静静的欣赏这首诗(cai课件播放带着配乐的朗诵)听清字音,自由读认清字形,而后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通过抢读,开火车等活动)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在指导识字中,重点强调"还,朝,重"这几个多音字,并让学生记住"啼,猿,辞"的结构.这样,在反复阅读中学生了解了生字的字音,字形,并在其后的随文教学中反复巩固,达到掌握的程度.注重了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为课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深读课文,感悟意境.这一流程分为五步完成:1, 在学生已经克服了生字难关,也能流利地诵读古诗以后,我这样说:同学们,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应该走进诗句,了解诗意,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边读边想,把不能理解的字词标示出来,尝试自己解决.于是引导学生边读边议,同时运用字典查找字义,同桌互助.(师巡视,随机点拨)在课堂上,当学生对一些字词不理解时,老师的引导解决办法是很多的,这个环节,我结合农村状况,结合我班学生情况,让学生和附近几个同学讨论,通过查字典解决.因为,字典是学生的终生伴侣,二年级学生刚学完查字典,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应该重视,我们的课堂在追求时尚,追求完美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最为淳朴的东西,特别是农村学生.2,师生释疑,扫除字词障碍:江陵,是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县,在白帝城的下游,距离白帝城有上千里路.边介绍边点击地图课件,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这个环节是我没有事先预设的,因为在巡视中我发现虽然在导入时我提过,但仍然还有几个学生不知道这是地名,于是我结合课件再次点击地图,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在解决这一没有预设的生成问题时,也奠定了情感基础.3,学生汇报,引导图文结合自主说诗意,顺序由学生汇报顺序变动.(1)"朝辞白帝彩云间":了解 "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别了高耸入云的白帝城.cai课件出示白帝城图,感悟诗人心情.感情读.(2)"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时,听见两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别快.cai课件出示山峡风景,猿猴图,听猿猴凄惨的叫声,感悟诗人高兴,欣喜,愉悦的心情,无暇欣赏美景,耳边只听到猿猴叫声,连听到猿猴凄惨的叫声也没能受影响他的心情.(3)紧接上句出示 "轻舟已过万重山":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②感悟夸张的手法.学生列举诗例,知道这里的"万重山""千里"都不是实指.了解李白诗歌特色.③谈体会.感悟诗人高兴,急切的心情.④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抽读,赛读这两句诗,师生互动评价.(4)"千里江陵一日还":cai 课件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地势图.引导学生比较"千里江陵"和"一日还"的意思,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但用的时间却很短,让学生体会小船顺流直下,速度飞快,作者遇赦返乡的高兴心情,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受.(抽生读,小组读)(5)你们已经走进课文,和诗人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这也是学习古诗,读好古诗的好方法.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含义.(生自由说,抽生说)对于古诗的感悟,我没有按照传统串讲串问教法,而是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哪怕只是选择一句.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互动评价.同时,在感悟中有效利用cai 课件,创设情景,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发挥想象,感知诗人.(6)读背古诗.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步.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而后在学生自由诵读,个别读,小组赛读过程中达到能背下来的程度.其实,反复朗诵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巩固,也是学生感悟的再创造.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生:,背诵.(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到此,学生已掌握诗歌,也了解了意境.但语文学习不仅要走进文本去感悟,体会,还应该走出文本去审视,运用.这才是有效学语文.因此,课毕,我还让学生课内外联系课后收集有关李白的诗,或者唐诗,准备开个"唐诗交流会".让他们带着要求走出课堂,扩大阅读视野,培养学习古诗兴趣,感悟我国唐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教学实录篇2各位专家、同行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早发白帝城》,严格地说,应该是《纵横码与〈早发白帝城〉》,又或者是《以纵横码支持〈早发白帝城〉的教学》。
《早发白帝城》文章教案
![《早发白帝城》文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2fc7f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d.png)
《早发白帝城》文章教案早发白帝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悉《早发白帝城》这首古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2. 学习诗歌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3. 能够解读诗歌中隐含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4.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文学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识记《早发白帝城》的诗意和情感。
2. 理解和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3. 能够解构和解读《早发白帝城》中的意象和寓意。
三、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与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观看《早发白帝城》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有关三峡和白帝城的知识。
2. 引发学生对于这首古代诗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Step 2 理解诗歌的内容(20分钟)1. 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情境和基本内容。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梳理出诗歌的整体结构和事件发展。
3.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中的细节和意象。
Step 3 语言与修辞手法(30分钟)1. 解读《早发白帝城》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
2. 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对于诗歌情感的营造和意义的表达的作用。
3. 引导学生自己运用修辞手法,给诗歌增添更多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Step 4 音乐与诗歌(15分钟)1. 播放背景音乐,与《早发白帝城》的诗意和情感相呼应。
2. 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读诗,并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Step 5 寓意与价值(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早发白帝城》中所蕴含的深层寓意和情感价值。
2. 分组进行讨论和展示,带领学生深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3. 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个人感悟和写作。
四、教学资料与参考书目1. 《早发白帝城》诗歌原文。
2. 诗歌背景图片及音乐配乐。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于《早发白帝城》的理解和解读。
2. 学生课堂讨论与展示的表现。
3. 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前往早发白帝城的实地考察,增加对诗歌情境的真实感受。
《早发白帝城》教学案例(精选13篇)
![《早发白帝城》教学案例(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9039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3.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案例(精选13篇)《早发白帝城》篇1师:大家都能背诵这首古诗了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试试,不能背诵的同学可以偷偷地看一看书。
生齐背。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四年级的孩子仅仅能背诵古诗是不够的。
同学们都查了资料。
谁来汇报汇报。
生:《早发白帝城》是李白被流放到贵州桐梓,途经白帝城,正赶上全国大赦,重获自由,一时喜极而歌,吟诵出的脍炙人口的诗作。
师:通过诵读,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生:喜悦、高兴。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轻声地读诗,把你体会到诗人喜悦心情的字眼找出来好好品味品味。
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师:你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把你体会到的诗人喜悦的心情传达出来吗?试一试。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诵读中听到你在努力地进入诗的意境。
是的,学古诗,首先你得浮想出那一幅诗意的画面。
要进去,要把自己当作一个诗人。
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一下。
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会更加丰富。
谁来谈一谈?师:现在你就是一个诗人了,请你边读边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幅诗意的画卷,然后讲给同桌听听。
生完成,师巡视。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管你是得到同桌的肯定还是补充,你一定很想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伙伴,告诉给在座的老师们。
好,你可以下座位选择你的好伙伴共同一起来完成,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谁说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生:……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建议:(出示小黑板)■写一篇小文;■编一个故事;■画一幅小画;■读出你的体会;■表演诗歌的情境。
师:你们认为这一个环节需要几分钟?生:……生进行,师完成。
…………[教学分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
生成,这教学追求的“千里之行”,与“始于足下”的预设和谐相生。
许多教师在课前挖空心思假设过程:学生会如何?我该怎样引?课前就对结果了然与心。
如此编导的生成,也很难说是主体性原则的真正体现。
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样,学生出乎预料的学习热情和无法抑制的创造力的出现,虽然有赖于教师突破束缚,搁浅教案,但是,摈弃学生熟读成诵的“预设”前提,这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也很难呈现。
《早发白帝城》教案
![《早发白帝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1072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e.png)
《早发白帝城》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早发白帝城》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 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3. 提升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通过分析诗词语言和修辞手法,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呈现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准备一些与《早发白帝城》相关的图片,用来引起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你们对于《早发白帝城》这首诗的了解有哪些?你们对于白帝城有没有了解?”二、分析诗词(15分钟)1. 审题和背景介绍:通过PPT或简要讲解,介绍《早发白帝城》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 细读诗词:分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主旨。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自己理解的意境和主题进行讨论,并准备展示。
三、诗词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小组展示:请学生逐组展示他们的分析和理解,并进行讨论。
2. 整体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对于诗词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发表观点,同时补充和修正对于诗词的理解。
四、课堂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早发白帝城》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是什么?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2. 总结课堂学习: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课后延伸(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于《早发白帝城》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文化活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展开,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词的意境和主题,提升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辩能力。
《早发白帝城》优秀教案
![《早发白帝城》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b38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c.png)
《早发白帝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早发白帝城》。
2.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诗中的景物描写。
2.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诗人的生平背景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朗读与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早发白帝城》,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3.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三)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句子。
(四)诗歌背诵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背诵《早发白帝城》。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回顾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早发白帝城》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诗歌意象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白帝城”、“江陵”、“猿声”等。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三)诗歌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四)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鉴赏《早发白帝城》,感受诗歌的美。
(五)作业布置1.背诵《早发白帝城》。
2.写一篇关于《早发白帝城》的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背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早发白帝城》。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了文学素养。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修辞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课后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早发白帝城》的理解程度。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早发白帝城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早发白帝城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41513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a.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早发白帝城9篇早发白帝城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3、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意思。
感悟其意境美、韵律美。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策略方法:1、自主合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古诗更是如此。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逐字的为学生解释,再把字意串连起来,然后就是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古诗的意思。
这样的教学完全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对古诗已有的认知水平,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插图或多媒体手段创设的画面展开想象,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感及意境,然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谐互助,充满人文气息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
古诗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情感,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创设的动画或图片、磁带、录音机设计思路:一、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李白所写古诗)学生已经会背了许多首古诗,所以教师的激趣会引发他们争先恐后地吟诵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外自学、课内展示的舞台。
学生在争先恐后地吟诵中,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兴趣盎然的开头,使新诗的学习成功了一半。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aa7ae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8.png)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辞、陵”等8个生字,会写“帝、朝”等5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重、朝”。
2.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诗的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
3.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的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写下过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我们在一、二年级时曾经学过他的好几首诗,他被人们成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么?(生回答)对,他就是李白。
你们会背他的那首诗呢?想不想背给大家听呢?(配上古筝的音乐)【设计意图】从本诗的作者导入新课,不仅对诗人李白作了介绍,而且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
和着优雅的古筝,学生吟诵着李白的诗歌,如《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还有我们今天要学的《早发白帝城》。
这些诗歌有的在前三册语文书的“语文天地”中出现过,同学们已经会背诵,有的在学前班学过,所以同学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展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背古诗、学习古诗的氛围。
二、识字学词(一)识字1.教师出示生字:辞、陵、猿、帝、朝、岸、啼、舟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让学生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采用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字音。
3.检查。
同桌互相考查。
教师抽查。
4.重点强调多音字“还”。
《早发白帝城》教学方案
![《早发白帝城》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92dd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0a.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方案《<早发白帝城>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如“朝辞”“彩云间”“还”等。
(2)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欢快心情。
2、难点(1)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如何通过景色描写来表达情感。
(2)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白帝城的风景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看到这些景色,你们能想到哪些诗句?”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己尝试理解诗歌的意思。
(2)教师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如“朝辞”指早晨告别;“彩云间”形容白帝城地势高峻,仿佛在彩云之中;“还”指返回。
(3)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让学生连起来理解整首诗的含义。
4、体会情感(1)提问学生:“从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找出能体现诗人心情的词语,如“轻舟”“一日还”等。
(2)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心情格外舒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3)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欢快、急切的心情。
《早发白帝城》教案
![《早发白帝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5ecc5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1.png)
《早发白帝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早发白帝城》。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等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等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内容、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
2. 准备相关的注释资料和译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早发白帝城》,提问:“早发”和“白帝城”在诗中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读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壮美。
(2)学生分享自己欣赏诗歌的心得体会。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2)学生发表自己对诗人的敬佩之情。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早发白帝城》。
(2)写一篇关于《早发白帝城》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早发白帝城》杜甫早晚——早晚白帝城——白帝城江陵——江陵一日还——一日还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5355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4.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早发白帝城》全诗。
2.掌握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3.感受李白的豪放诗风,提高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内容,背诵全诗。
2.难点: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诗人简介资料3.相关诗歌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创作的诗歌特点。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逐句解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3.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二)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三)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诗句填空练习。
2.学生进行诗句仿写练习。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情感。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句中的情感,如豪放、激情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句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共6篇)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d8394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72.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西师版二上:《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李白其人其诗的相关资料。
教师:生字卡片、挂图和轻快的配乐磁带。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谈话、看图引入、释题1?孩子们,你知道李白吗?他是个什么人?你知道他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李白的信息,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诗,老师可以相机简介李白小传及诗歌背景。
〕2?你愿意再学习李白的诗吗?好,今天我们就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
3?出示挂图。
提问:孩子们,仔细观察,图上有哪些景物?〔层层叠叠的高山、深深的大峡谷、奔腾汹涌的长江、秀丽壮美的两岸景色、轻快自如的小船〕对,这就是重庆东去长江三峡一段的沿江景色,多么壮丽的山河,多么轻快的小舟,如此的美景,真令人喜悦欢畅。
4?想想,如果是你,站在船头,面对如此景色,你的心情如何?你会说些什么?5?你们听,李白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描写这壮丽的景色的?〔配乐朗诵〕 6?出示课题,释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题目的意思是: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二、自读自悟,初知大意1?孩子们,李白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先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通。
要求:边读边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城〞、“舟〞是翘舌音,“辞〞是平舌音,“城〞是后鼻韵。
2?同学们,生字你都认识了吗?现在我们认读一下生字卡片吧。
〔整体读、抽生读、开火车读。
〕3?刚刚我们认识了生字,读准了字音,现在可以把诗文读正确了。
来,试试吧。
〔抽读诗歌、评价、正音。
〕4?同学们都能把诗歌读正确了,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试着理解诗文,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先弄懂每个字〔词〕的意思,根据词义提示,试着理解句义,并猜猜每句说什么。
语文朝发白帝城教案(合集5篇)
![语文朝发白帝城教案(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a9b4e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5.png)
语文朝发白帝城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语文朝发白帝城教案早发白帝城教材分析:《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写于公元759年,这年春天,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让他格外惊喜,即从白帝城,过三峡,到达江陵。
全诗的中心是写行船的迅速,又赞美了三峡壮丽风光,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湍急的江水,急速的顺水船,声声猿啼,重叠的山峦,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的感情。
学生分析: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学生们以前或多或少都对他有点印象和学习过他的文章,本课老师我将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和参与到我的教学中来,我将融入机械性和意义性操练在我的教学中,让他们领略到我国诗歌的独特风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有:帝、辞、啼、诗、岸、猿、陵。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诗句的意思。
一、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会朗读、背诵课文。
最终到达默写的目的。
2)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并描绘给同学和老师们听。
二、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远大抱负,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体会当时作者的情感。
重点以及难点1)掌握相关字:帝、辞、啼、诗、岸、猿、陵。
2)相关多音字的掌握:朝、间、还、重。
3)文章诗句意思的理解。
4)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白色粉笔、多媒体、文字卡片、直尺等。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实践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与学生打招呼,并夸学生们今天的精神状态好。
【设计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打招呼,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距离;夸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好,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第二步:让学生们先阅读《早发白帝城》三遍,并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
读完后,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有哪些字不会读,并借助同学纠正其发音。
然后老师在示范地读两遍,并且划分朗读的节奏以及停顿。
最后同学们再读一遍。
【设计说明】让学生们先读,并标出不认识的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借助同学纠正某些词语的发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老师示范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字词的发音。
李白经典诗词早发白帝城教案
![李白经典诗词早发白帝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a2a5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a.png)
李白经典诗词早发白帝城教案教师们应该在怎么样的去制定那份适合自己的教案呢?下面是有店铺为你整理的《早发白帝城》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早发白帝城》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 、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有感情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四、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与白帝城相关的课件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新课师: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 生:李白师:你会背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质疑:“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 结合正音,认读诗中生字。
古诗(shī) 白帝(dì)城两岸(àn)(2) 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 再读古诗,认识诗中的多音字及其表示的意思。
朝(zhāo):早晨。
还(huán):回到原来的地方。
重(chóng):座,一座座山连绵不断。
(4) 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古诗。
3、品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 出示古诗内容。
(2) 指名读前两行。
(3) 提问: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多远的路?要多长时间到?板书:白帝城——江陵师: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生:船师:从诗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6)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试着用高兴的心情)(7)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回答)(8)指名读后两行诗(9)你们对后两行是怎么题解的?(10)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到画面有什么感受?(11)诗人站在船头,耳边响起猿猴的啼叫,这一处的叫声还没有停,由于小船飞速而,诗人又听可另一处猿猴的叫声,两岸猿声连成一片,可见船行的速度真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字词。
2、领会诗的规律,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并会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对于诗歌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加深对祖国大好山河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
教学准备
1、有关三峡景色的音像资料,挂图等。
2、有关李白的资料。
3、准备生字卡片。
4、适合诗歌朗诵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察诱情。
由情入文,老师利用音像资料或挂图将三峡美景展现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观景时产生赞叹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看到就是我国著名的“三峡”,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我国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也到过三峡,当时他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轻松而愉快,在这样的情绪中他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你们想学一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朗诵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看书上注释,通过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决。
2、正音,指名读古诗,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发,朝,还,重。
3、互检,读给同桌听一听。
(二)识字
1、你认识了哪些字,找出来带大家读一读并组词。
2、游戏巩固。
(1)开火车读字组词。
(2)读一读,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读我找。
(三)写字
1、观察。
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
对学生认为的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他的字学生照书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大范围评价,如全班评。
(四)练习
1、读读我们写过的字。
2、这些词语应该怎样读,试着讲一讲它们什么时候怎么读。
重量重复重要重叠
归还还是还有还原
出发发现理发发明
“重“在形容词前读zhòng,表重复读chóng,还在副词时读hái,作动词用读huán,发在名词中读fà,在动词中读fā(学生可从词的角度意思来认识,不必讲解语法知识,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说句子。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早发白帝城》,谁能把它读一读,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一)解题
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二)交流
1、自读。
自读全诗,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2、合作学习。
(1)组内汇报自学的情况。
(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3)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3、汇报交流,提出还有疑问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时可能还有学生有个别问题,如为什么叫“还”,江陵那么远怎么说“一日还”,程度好的学生可交流,老师也可做适当点拨。
)
4、诵读悟情
(1)诗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试着说一说。
(2)听录音诵读、感受。
(3)试着和你身边的人互相读一读,注意感情。
(4)用你喜欢的方式给大家读一读。
5、背诵
(1)老师发现这首诗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很孰了,甚至还有一些同学已经背下来了,是不是?那就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背得很好,老师也想背一背,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背,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