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银行卡支付系统监管概览.doc
trs监管机制
trs监管机制
TRS监管机制,以澳洲退税机场TRS为例,是一个重要的税收管理机制。
这种机制通过特定的退税系统,如澳洲退税机场TRS,实现对旅游消费税的监控和管理。
该机制不仅有助于旅游者申请退税,同时也让税务部门能够准确核对购物凭证和税收信息,从而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精确度。
然而,这种监管机制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退税业务的增长,监管的难度可能会增加,同时也可能存在退税欺诈等问题。
因此,税务部门需要加强对TRS监管机制的管理,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具体来说,管理澳洲退税机场TRS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审核退税申请:对每一份退税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申请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对于存在疑点的申请,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核实。
加强与商家的合作:与参与退税业务的商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击退税欺诈行为。
对于存在问题的商家,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提高技术水平: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对退税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退税欺诈行为。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旅游者和商家的税法意识,让他们了解退
税政策和相关法规,从而减少退税欺诈行为的发生。
总之,TRS监管机制是税务部门实现对旅游消费税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确保退税业务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税收秩序和社会公平。
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制度完整
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制度完整介绍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具有完善的国际会计制度。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ustralian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ASB)是负责颁布和修订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准则的机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国际会计准则采用情况澳大利亚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作为其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依据。
澳大利亚的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高度一致,以确保澳大利亚企业的财务报告具有国际可比性。
根据澳大利亚公司法,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和其他特定类型的企业必须遵守国际会计准则。
此外,大多数非上市企业和一些非营利组织也选择自愿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这使得澳大利亚的会计准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增强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国际会计准则的执行和监管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准则的执行和监管主要由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ASIC)负责。
ASIC负责监督和促进澳大利亚公司法的执行,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的遵守。
为了确保国际会计准则的正确应用,澳大利亚还建立了会计职业组织,如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和澳大利亚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Chartered Accountant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这些组织负责提供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和指导,以帮助会计师正确理解和应用国际会计准则。
此外,澳大利亚的审计师也需要遵守国际审计准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ISA)。
澳大利亚审计准则委员会(Auditing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AUASB)是负责颁布和修订澳大利亚国际审计准则的机构。
核心银行系统
核心银行系统1. 简介核心银行系统(Core Banking System,简称CBS)是银行业务的核心运营系统,用于处理和管理银行的关键业务,如账户管理、交易处理、清算结算等。
核心银行系统通过集成多个子系统和模块,提供全面的银行业务支持,并与其他金融机构和支付系统进行交互。
本文档将介绍核心银行系统的功能、架构、优势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
2. 功能核心银行系统包含以下主要功能:2.1 账户管理核心银行系统可以管理各类银行账户,包括个人储蓄账户、企业账户、借记卡账户、信用卡账户等。
系统可以记录账户的开户信息、持有人信息、账户余额以及账户状态等。
2.2 交易处理核心银行系统支持各类交易处理,包括存款、取款、转账、支付、兑换等操作。
系统可以根据账户余额、账户状态以及交易限制等条件进行交易处理,并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3 清算结算核心银行系统具有清算结算功能,可以处理大额支付、跨境支付以及实时支付等场景下的支付结算。
系统可以与支付系统进行对接,实现资金划拨、清算核算以及结算确认等操作。
2.4 风险管理核心银行系统可以进行风险管理,包括反洗钱、反欺诈、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处理。
系统可以监控账户活动、交易行为以及风险指标,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风险事件。
2.5 报表统计核心银行系统可以生成各类报表和统计数据,包括资金流水报表、客户活动报告、业务数据统计等。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报表,方便银行管理层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
3. 架构核心银行系统通常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应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以下为核心银行系统的典型架构:┌──────────────────────────┐ ┌──────────────────────────┐│ 前端用户界面│ │ 交易接入接口││ (Web、移动端) │ │ (支付系统、其他系统) │└──────────────────────────┘ └──────────────────────────┘│▼ ┌──────────────────────────┐ ┌──────────────────────────┐│ 应用服务器集群│◄───►│ 数据库服务器集群││ (负责业务逻辑和处理) │ │ (存储账户、交易等数据) │└──────────────────────────┘ └──────────────────────────┘4. 优势核心银行系统具有以下优势:4.1 高可靠性核心银行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具有高可靠性和容错性,能够处理高并发的交易请求,并保证交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境外主要清算系统介绍
境外主要清算系统介绍
清算系统是金融机构清算服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支持
金融机构在货币、衍生品和证券市场之间的支付业务。
国际上有许多清算
系统,它们的功能、结构和清算机制各不相同。
本文将主要介绍境外主要
的清算系统,包括欧洲支付系统SEPA、SWIFT系统、洲际互换系统
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澳大利亚支付系
统APS (Australian Payments System) 、日本结算系统Netting System、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的ACH (Automated Clearing House)等等。
SEPA (Single Euro Payments Area) 是欧洲最主要的清算系统,目
前涉及了34个成员国。
SEPA的宗旨是把欧洲支付市场整合成一个单一市场,让所有消费者及企业都可以更加容易地实施跨境转账交易。
SEPA的
结算通常有24小时内达成,收费灵活,流动性强,可容纳大量交易。
CHIPS (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是一个专为全
球银行提供的国际清算系统,由美国联合支付系统联合体管理,其覆盖的
国家包括欧洲、日本、中国台湾和美国等多个国家。
澳大利亚ASIC简介
受ASIC监管的机构
澳大利亚ECN Trade外汇交易商简介
ECN Trade是一家为世界各地零售及机构客户提供环球网上外汇 交易及相关服务的供应商。在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 (ASIC) 注册 (AFSL 编号388737),并受其监管。通过 ,个人பைடு நூலகம் 汇投资者得以享受来自全球外汇市场领导者之公平透明的报价,及优 质的交易执行。我们还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图表 、专家市场评论、先 进的交易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ECN Trade早在2008年就在北京 设立了驻中国的首家代表处。
官网: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 Commission) 简 称:ASIC。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于 2001年根据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法》 成立。该机构依法独立对公司、投资行为、金 融产品和服务行使监管职能。澳大利亚证券和 投资委员会是澳大利亚外汇零售行业的监管者。
ASIC是澳大利亚金融服务和市场的法定监管机构,确保澳大利亚的金 融市场的公正和透明。同时设立和管理ASIC法案,同时执行法案条例 的大部分工作。因此ASIC还被称为最为严厉的监管机制。
ASIC的优势 在金融运作中,协助和保护零售商和客户 建立对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完整性的信心 促进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和国际执行 管理国内外全球性的融混乱 提高所有ASIC利益相关者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通过新技术和流程提高服务和减少成本。
国际银行间清算与支付系统
FEDWIRE资金电划系统
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HIPS)是一个由纽约清算协会拥有并运行的一个私营支付系统。它是作为替代纸票据清算的一个电子系统。与FEDWIRE类似,清算所支付系统是一个贷记转账系统。然而与FEDWIRE不同的是,清算所支付系统要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并且在日终进行净额结算。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的参与者可以是商业银行、国际条例公司和纽约州银行法所定义的投资公司或者在纽约设有办事处的商业金融机构的附属机构。一个非参与者要想通过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进行资金转账必须雇用一个清算所支付系统参与者作为他的代理者。
1
2
CHAPS订有四条基本规定: 1、该系统不设中央管理机构,各交换银行之间只在必要时才进行合作(指最低限度的合作)。 2、付款电传一旦发出并经通道认收后,即使马上被证实这一付款指令是错误的,发报行也要在当天向对方交换银行付款。 3、各交换银行在规定的营业时间内必须保证通道畅通,以便随时接收其他通道发来的电传 4、各交换银行必须按一致通过的协议办事。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TWO
瑞士跨行清算系统
英镑清算系统
交换银行自动收付系统(Clearing House Automated Payment System,CHAPS)。
英国的11家清算银行加上英格兰银行共12家交换银行集中进行票据交换,其他商业银行则通过其往来的交换银行交换票据。非交换银行须在交换银行开立账户,以便划拨差额,而交换银行之间交换的最后差额则通过它们在英格兰银行的账户划拨。
02
1999年欧元实施后,除了TARGET系统以外,欧元区内各商业银行将至少有五个清算渠道与区内及全球各往来银行进行资金清算划拨。 1、通过各自的中央银行清算中心与国内银行清算或在欧洲跨国大批量自动实时快速清算系统上与其他成员国银行清算。 2、通过欧洲银行协会的结算网络系统清算。这个系统目前共有18个国家的91个银行成员。 3、通过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进行清算。 4、通过对清算账户的直接借记和贷记清算。 5、通过国际银行组织电子银行协会(Electronic Banking Association)清算。
澳大利亚ASIC监管
澳⼤利亚ASIC监管澳⼤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 Commission),简称:ASIC,于2001年根据澳⼤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法》依法成⽴,是澳⼤利亚外汇零售⾏业的监管机构。
要注意,AFSL(Australian Financial Services Licensee)澳洲⾦融服务牌照,通常以6位数居多,只有从事⾦融服务的企业才有,拥有AFSL才是真正受监管经纪商。
如果有澳洲外汇经纪商宣称,监管号是9位数的ACN或11位数的ABN,那么这家公司肯定有问题,ACN或ABN根本不是监管号,其仅仅是澳洲企业⼯商注册码。
2在图⽰中输⼊AFSL监管牌照号,通过下拉select register菜单中选择Australian Financial Services Licensee(AFSL),然后点击Search查询。
3确认status状态显⽰为current,则该公司⽬前是受监管的。
4受监管外汇零售经纪商⼀定要有External Dispute Resolution(外部纠纷解决机构)EDR。
根据澳洲ASIC规定,外汇经纪商向零售客户提供⾦融产品和服务,必须加⼊EDR以保障零售客户的权益。
5查看受监管的业务范畴,必须⾄少拥有b)deal in a financial product⾦融产品交易,⽽其可开展业务通常要涵盖derivatives(⾦融衍⽣品)和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s(外汇合约),⾯向的客户群体要包含retail零售客户。
(拥有derivatives,可不需要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s)总结澳洲AISC监管的合规外汇零售经纪商:1.Status监管状态必须是Current2.必须要加⼊EDR,接受Retail零售客户3.可开展业务,⾄少拥有b)deal in a financial product同时包含derivatives(⾦融衍⽣品)或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s(外汇合约)END关注我们,探寻更多外汇知识。
TR_NWT_000870_TOC.i01
Issue 1, February 1991ContentsElectrostatic DischargeControl in the Manufactureof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Content s Telcordia TR-NWT-000870-Documentation Information 1.INTRODUCTION....................................................................................................1–11.1Scope...............................................................................................................1–21.2Document Organization..................................................................................1–31.3Reason for Issue..............................................................................................1–31.4Requirements Terminology.............................................................................1–32.ESD TUTORIAL......................................................................................................2–12.1The Origin of ESD..........................................................................................2–12.1.1Electric Charge in Conductors and Insulators....................................2–12.1.1.1Electric Fields and Potentials Versus Charge....................2–12.1.1.2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Materials.....................................2–22.1.1.3Electrical Capacitance.......................................................2–42.1.2Charging of Materials........................................................................2–52.1.2.1Triboelectric Charging.......................................................2–52.1.2.2Induction Charging............................................................2–82.1.2.3Spray Charging..................................................................2–92.1.2.4Ion Beam Charging............................................................2–92.1.2.5Other Charging Mechanisms...........................................2–102.1.2.6Humidity Effects..............................................................2–112.1.3Discharging of Materials..................................................................2–122.2The Effects of ESD.......................................................................................2–132.2.1The Types of ESD............................................................................2–132.2.1.1The Human Body Model.................................................2–142.2.1.2 The Charged Device Model............................................2–162.2.1.3The Field Induced Model.................................................2–182.2.1.4Electrical Overstress........................................................2–192.2.2The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ESD Stress.........................................2–202.2.3ESD Failure Mechanisms.................................................................2–212.3Sources of ESD6............................................................................................2–232.3.1Human-Related Sources...................................................................2–242.3.1.1Clothing...........................................................................2–242.3.1.2Furniture..........................................................................2–242.3.1.3Floors...............................................................................2–242.3.2Packaging.........................................................................................2–242.3.3Tools.................................................................................................2–252.3.4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es........................................2–25ixContents Issue 1, February 1991x 2.3.4.1Taping..............................................................................2–26 2.3.4.2Curing in Airflow Ovens.................................................2–26 2.3.4.3Freezing Sprays...............................................................2–26 2.3.4.4 Degreasing or Defluxing Operations..............................2–26 2.3.4.5 Ultraviolet Light Inspection Areas.................................2–27 2.3.4.6Sandblasting.....................................................................2–273.PRACTICAL ASPECTS OF ESD PREVENTION..................................................3–13.1 ESD Retardant Materials................................................................................3–13.1.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3–13.1.1.1 Protection from Physical Damage....................................3–13.1.1.2 Protection from Triboelectric Charge Generation............3–23.1.1.3 Protection from Direct ESD Events..................................3–23.1.2 Other Materials Properties................................................................3–23.1.2.1 Cleanability.......................................................................3–23.1.2.2 Resistance to Sloughing....................................................3–33.1.2.3 Solderability/Contact Reliability......................................3–33.1.3 Packaging Material Classifications...................................................3–33.1.3.1Conductive and Shielding Materials..................................3–43.1.3.2 Dissipative Materials........................................................3–53.1.3.3 Insulative Materials..........................................................3–63.1.4Packages for Sensitive Components..................................................3–73.1.4.1Protective Bags..................................................................3–73.1.4.2IC Shipping Tubes.............................................................3–83.2Personnel Grounding.......................................................................................3–83.2.1Wrist Straps........................................................................................3–83.2.2Conductive Flooring..........................................................................3–93.2.2.1Topical Floor Treatments................................................3–103.2.2.2Mats.................................................................................3–103.2.2.3Static Retardant Flooring.................................................3–103.2.2.4Shoes and Heel Straps.....................................................3–113.2.3Static Retardant Clothing.................................................................3–113.3Automatic Device Handlers..........................................................................3–123.4Ion Generators...............................................................................................3–134.DEVICE CLASS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4–14.1ESD Sensitivity Classifications.......................................................................4–14.2Determination of Human Body Model ESD Failure Thresholds....................4–24.2.1Use of Private or Public Databases....................................................4–24.2.2Use of Component Vendor Data........................................................4–44.2.3Experimental ESD Threshold Measurement......................................4–54.2.3.1Required Equipment..........................................................4–54.2.3.2Waveform Verification Procedure.....................................4–64.2.3.3Classification Testing........................................................4–74.3Charged Device Model Thresholds.................................................................4–9Issue 1, February 1991Contents 5.TEST METHODS FOR EVALUATION OF ESD PREVENTION PROGRAMS.5–15.1Measuring Charge Levels...............................................................................5–15.1.1IC Shipping Tubes.............................................................................5–15.1.2Sheet Materials...................................................................................5–25.1.3Bags and Pouches...............................................................................5–25.1.4Miscellaneous Packaging...................................................................5–35.2Measuring Voltage Levels..............................................................................5–35.3Measuring Resistivity Properties....................................................................5–35.3.1Sheet Resistance.................................................................................5–45.3.2Decay Properties................................................................................5–45.3.3Buried Shielding Layers.....................................................................5–46.ESD GENERIC REQUIREMENTS.........................................................................6–16.1Sensitivity Areas within the Manufacturing Facility......................................6–16.2Failure Threshold Determination....................................................................6–16.3Limits fo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6–26.4 Grounding......................................................................................................6–26.4.1 Personnel...........................................................................................6–26.4.1.1Wrist Straps.......................................................................6–36.4.1.2 Conductive Floors/Heel Straps.........................................6–36.4.1.3 Static Retardant Garments................................................6–36.4.2 Equipment.........................................................................................6–46.5Packaging........................................................................................................6–46.5.1Materials.............................................................................................6–46.5.2Physical Design..................................................................................6–56.5.3Facility/Packaging Audits..................................................................6–66.5.4Limits on Packaging Charge..............................................................6–66.6Tote Boxes......................................................................................................6–76.7Table Tops.......................................................................................................6–76.8Ion Generators.................................................................................................6–86.8.1Decay Time Specification..................................................................6–86.8.2Ionizer System Measurement and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6–86.9Summary of Required Preventive Measures...................................................6–97.CONDUCTION OF ESD AUDITS AT VENDOR PLANT....................................7–18.GLOSSARY..............................................................................................................8–18.1Acronyms........................................................................................................8–18.2Definition of Terms.........................................................................................8–29.REFERENCES..........................................................................................................9–1xiContents Issue 1, February 1991 xiiIssue 1, February 1991List of FiguresList of FiguresFigure 2-1.Drawing of the Faraday Cup....................................................................2–3 Figure 2-2.Charging of a Conductor by Induction.....................................................2–9 Figure 2-3.The Ideal HBM ESD Waveform at 1500-V Stress.................................2–14 Figure 2-4.Schematic Circuit Diagram of Standard HBM ESD Simulator3............2–15 Figure 2-5.Schematic Drawing of CDM ESD Simulator.........................................2–17 Figure 2-6.CDM ESD Stress Waveform..................................................................2–18 Figure 2-7.CDM, HBM, and EOS Stressing Waveforms........................................2–21xiiiList of Figures Issue 1, February 1991 xivIssue 1, February 1991List of TablesList of TablesTable 2-1.Triboelectric Series...................................................................................2–7 Table 2-2.Typical Electrostatic Voltages................................................................2–12 Table 2-3.ESD versus EOS Stressing Parameters..................................................2–20 Table 3-1.Classifications of Packaging Materials.....................................................3–4 Table 4-1.ESD Sensitivity Classifications................................................................4–1 Table 4-2.Stress Current Waveform Specifications..................................................4–7 Table 4-3.Stressing Pin Combinations......................................................................4–8 Table 6-1.Required ESD Preventive Measurements.................................................6–9xv。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金融体系有何差别?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金融体系有何差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金融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和核心,日益成为了各个国家之间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具有经济影响力的国家自然也不例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金融体系的差别。
一、金融市场的规模及差异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而澳大利亚的金融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板块,而澳大利亚以其强大的股票市场和保险业为主要特点。
两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也直接影响着它们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二、金融监管体系的差异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主要由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多个部门构成,监管力度相对较严格。
澳大利亚则是以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澳大利亚银行业机构管理委员会等组织为主要监管体系,具备较为独立和专业的监管能力。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金融监管中所采用的监管体系虽然不同,但都致力于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稳定。
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同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较为迅速,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竞争激烈,金融产品繁多,消费者福利相对较高。
澳大利亚的金融服务则更偏向于高端理财和投资服务,并且较为务实。
另外,澳大利亚还推出了一项工资性贷款政策,旨在帮助年轻人和低收入者更容易地获得房贷和其他个人贷款,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公平性。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但是在金融领域,两国有着很大的差异。
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和金融产品与服务等方面各有千秋。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国的金融形势,也为我们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澳洲联邦银行
Funds Management / Share Broking
No.1 in retail funds under management No.1 in platform inflows No.1 in retail share broking
Total assets Market cap Staff (Aust.) Tier 1 ratio Credit ratings: - Moody‟s - S&P - Fitch
1 50 1 20 90
1.5
Participation 1 0.5 Productivity
1.5
60 30 0
0
Past
Future
Source: Intergenerational Report
10
Our vision 我们的远景
„To excel in customer service‟
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
30/06/04 A$m 30/06/03 A$m 2,012 322 245 Change
改变
Statutory Net Profit After Tax 法定税后利润 Goodwill amortisation Appraisal value movement
2,572 324 (201)
+27.8%
13
Transformation 放革
„To excel in customer service‟
via
Customer service
Through
Engaged people
High standards
Supported by
Simple processes
rba标准
rba标准
RBA标准是指“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制定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稳定
和安全,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以下是RBA标准的一些具体内容:1. 货币政策:RBA负责制定和执行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以确保通货膨胀率
在2-3%的目标范围内。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利率调整和货币供应量
控制。
2. 银行监管:RBA负责监管澳大利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以确保
它们的财务稳定和安全。
这包括要求银行遵守一系列资本充足率、流动性
和风险管理标准。
3. 支付系统:RBA负责监管澳大利亚的支付系统,以
确保它们的安全、高效和可靠。
这包括要求支付系统提供实时清算和结算
服务,并采取措施防止欺诈和洗钱。
4. 外汇管理:RBA负责管理澳大利
亚的外汇储备和汇率政策,以确保澳大利亚的国际收支平衡和货币稳定。
总之,RBA标准是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确保了金融市场
的稳定和安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支付系统
1
(
)
2 3
/publ/cpss101a.pdf /cpmi/publ/d130.pdf
3
3
詞彙 3.1 除另有述明外,本指引所用詞彙與《條例》及《基建原則》所用 詞彙的涵義相同。
政策架構 政策 架構 4 國際標準 4.1 金管局致力就監察金融市場基建 ( 包括指定系統 ) 遵守國際監管標 準。金管局於 2013 年 3 月 28 日宣布就其負責監察的金融市場 基 建 採 納 《 基 建 原 則 》 ( 包 括 24 項 原 則 和 5 項 責 任 ) 的 政 策 意 向,而《基建原則》亦於同日生效。金管局認為遵從《基建原 則》可促進指定系統的安全與效率。
5.1.1 指 定 系 統 以 金 管 局 內 部 單 位 的 形 式 營 運 , 則 第 6.2.3 至 6.2.4 段 有 關 管 治 的 規 則 不 擬 限 制 金 管 局 管 治 組 織 的 組 成 或該組織的 角色 與責任 ;
5.1.2 金管局以其 承諾 提供的 服 務之一的 形 式擁有及營運指定系 統,由於金管局有能力在 極 其 嚴峻 的金融 狀 況下 按需 要確 保指定系統 繼續 運作,因 此 《基建原則》中的擬 備恢復 及 有 秩 序 地 結 束 的 計劃 的規定並不適用 ;然 而,如金管局 決 定終 止 有關 服 務,金管局 需 要力 求 以具 透 明度及有 秩 序的 方式進行。此外,由於處置當局作出干預的情況亦不適 用 , 因 此 第 6.3.4 段 有 關 支 持 處 置 規 劃 或 處 置 當 局 對 指 定 系統的營運或擁有 權 作出 干預 的規定並不適用 ;
2778
《 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 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 》
《 金融市場基建的原則》 金融市場基建的原則 》 對 指定結算及交收系統的 指定結算及交收系統 的 應用
澳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介绍——3.0
澳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介绍一.澳大利亚食品安全1.基本情况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又称“澳洲”。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2016/2017财年为1.69万亿澳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9万澳元,经济增长率为2.0%。
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和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骑在羊背的国家”。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
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澳大利亚销售市场的水果蔬菜粮食肉类90%来源于本土生产,除了满足国内市场,澳大利亚还可供应全球其他地区的需要,成为了农产品出口大国。
所以,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及体系的完善是保证澳大利亚食品出口安全的基础。
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澳大利亚全国划分为6个州和两个地区。
6个州分别是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两个地区分别是北方领土地区和首都地区。
州和地区均拥有独立立法权,其中地区的法律要得到联邦政府的认可,州则不用。
虽然行政体系方面存在差异,但中澳两国同属农业大国,研究澳大利亚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特点,对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澳新食品安全相关法规1.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1-2]在1995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政府签订联合发展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的标准协议,以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监管法案( 1991简称ANZFA法案)为执行依据。
由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管理局(Australia New Zealand Food Authority) 负责制定与维护,新西兰政府和澳大利亚下属的各州各地区政府部门及卫生机构和监督部门负责标准的执行和检查检验,保证所有的食品都符合食品标准。
osa账户法规
osa账户法规摘要:1.Osa 账户法规概述2.Osa 账户的种类3.Osa 账户的开立要求4.Osa 账户的使用规定5.Osa 账户的监管机构6.Osa 账户的法律责任正文:一、Osa 账户法规概述Osa 账户,即海外资产账户,是指我国居民在境外银行开立的用于存放、投资和管理其海外资产的账户。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海外资产日益增多,为规范海外资产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Osa 账户的法规。
二、Osa 账户的种类1.境外银行账户:我国居民在境外银行开立的用于存放、投资和管理其海外资产的账户。
2.离岸账户:我国居民在境外地区(如香港、澳门等)开立的用于存放、投资和管理其海外资产的账户。
3.在岸账户:我国居民在境内银行开立的用于存放、投资和管理其海外资产的账户。
三、Osa 账户的开立要求1.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开立Osa 账户时,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如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
2.提供收入证明:需要提供近期的收入证明文件,如工资单、银行存款证明等。
3.提供税务居民身份证明:需要提供税务居民身份证明文件,以证明其在境外的税务居民身份。
4.填写开户申请表:填写境外银行提供的开户申请表,并签字确认。
四、Osa 账户的使用规定1.资金来源合法:Osa 账户的资金来源需合法,不得涉及非法活动,如洗钱、恐怖融资等。
2.合规投资:Osa 账户的资金需用于合规的投资活动,不得用于非法投资,如赌博、炒外汇等。
3.账户信息报告:Osa 账户持有人需按照规定报告账户信息,包括账户余额、交易记录等。
五、Osa 账户的监管机构我国对于Osa 账户的监管主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Osa 账户的开立、使用和关闭进行监管,以确保资金的合法合规流动。
六、Osa 账户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Osa 账户法规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涉及非法活动,如洗钱、恐怖融资等,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usForex澳汇外汇平台怎么样,澳汇监管及交易环境说明。
AusForex澳汇外汇平台怎么样,澳汇监管及交易环境说明。
AUSFOREX(澳汇)于2003 年成立,并于2005 年获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认可并受其全面监管,是全球领先的线上交易经纪商之一。
为更好的服务全球市场,于2015 年总部迁移至英国伦敦,获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CA)认可并受其全面监管。
AUSFOREX交易环境
AUSFOREX(澳汇)是STP模式的外汇经纪商,就是直接银行系统报价形式的交易,很低的浮动点差加佣金构成了交易的成本。
在STP 模式下,因为银行是外汇市场的主要领导者,因而报价与市场价格更加接近,因而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客户的单子成交并且进入国际外汇市场,这种模式下的交易商也只是通过收取手续费谋利,能够保证客户参与外汇交易的公平性。
监管及资金安全
若一家受FCA 监管的公司未能承担其财务责任,清算人将不可使用客户资金支付予该倒闭公司的一般债权人,客户资金只可用作赔偿予在公司存入了资金的客户。
这项客户保障有别于受美国期货协会监管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资金可能并不是存放在独立的银行账户,如果在美国发生公司倒闭事件,客户可能只会被视为一般债权人。
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数据规范 监管基础数据
”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数据规范:监管基础数据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XX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数据规范第I部分:监管基础数据的术语和定义、数据归集事项、监管数据标准、监管事项清单、监管对象信息、执法监管人员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XX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及XX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与各级监管系统数据对接和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4658-2006学历代码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GB/T5271.1-2000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T12407-2008职务级别代码GB/T17969.8-2010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OS1登记机构操作规程第8部分:通用唯一标识符(UU1D)的生成和登记及其用作ASN.1客体标识符部件GA/T2000.156-2016公安信息代码第156部分:常用证件代码C5102-2019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及检查实施清单编码要求C5103-2019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检查实施清单及监管行为要素要求C5105-2019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接口规范C5106-2019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数据标准注:带☆表结构与C5106-2019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数据标准V4.1保持一致3术语和定义C5106-2019所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监管数据本省各级监管部门向省级“互联网+监管”大数据平台提供的监管事项清单、监管对象、执法人员、监管行为、监管事项投诉举报、信用信息、风险预警信息和监管知识等数据。
Logger 1000 连接和调试快速指南说明书
Logger1000 Connection and Commissioning QuickGuide for C&I InvertersDisclaimerThe material in this document has been prepared by Sungrow Australia Group Pty. Ltd. ABN 76 168 258 679 and is intended as a guideline to assist solar installers for troubleshooting. It is not a statement or advice on any of the Electrical or Solar Industry standards or guidelines. Please observe all OH&S regulations when working on Sungrow equipment.Applicability: SG30CX, SG50CX and SG110CX; DTSD1352.Notes:This quick guide is to be rea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ungrow’s User Manuals and SG30/50/110CX inverters as example for demonstration.When more than one inverter is installed, all the commissioning is done via the Logger1000.All of the components are connected via daisy-chain RS485 as per standard RS485 topology.For export control and load consumption, an energy meter needed to be connected.Default baud rate is 9600 of the energy meter and this can be changed if necessary, by entering “System/Interface/RS485” in the Logger1000.Shielded twisted pair with a minimum CSA of 0.75mm should be used, and the maximum total length of the cable is 1,200m (120 Ohm resistor should be terminated).OverviewSchematic layout of equipment to the logger1000.Note: 120 Ohm termination resistors are integral to the Sungrow range of inverters and the last item in the chain should be terminated with a 120 Ohm resistor (6 supplied).RS485 TopologyThe RS485 can be connected either by direct cable connection or RJ45 plugs. Please note SG15/20KTL-MT inverters connection is different as SG30/50/110CX inverters.Ensure the termination resistors are enabled at each end of the RS485 in the inverter line.Energy Meter ConnectionThe site electrician will need to calculate the CT ratio required as per the installation. The CT ratios can be set by accessing the DTSD1352 energy meter menu. Please refer Meter Selection Guide for reference.Default Modbus address is 1 and the secondary current of CT should be 5A.The corresponding pinouts to RJ45 are Pin 3 (White-green) to RS485- B and Pin 6 (Green) to RS485+ A:Terminal 21 to Green cable (RS485+ A) and terminal 22 to White-green cable (RS485- B) on the DTSD1352 energy meter side. The following figures shows the meter cable connection on the eneryg meter side.Connect to Logger1000 via the RS485 cable from the energy meter on RS485 port A2 and B2.Inverter connection to Logger1000Connect the RS485 comms from the inverter(s) via A1/B1 and the energy meter via A2/B2 to the Logger1000.On the logger1000 side, A1 and B1 are terminals to connect with the inverter which display as com1 on the Logger1000 web portal; A2 and B2 are the terminals to connect with the energy meter, they are shown as com2 on the portal.On the inverter SG30/50/110CX side, the RS485 cable should be plugged into the terminal shown in the following figure which highlighted in red circle.Logger1000 Commissioning via WLANAccess Logger1000 web portalUse a smart device or laptop under Wi-Fi function to search for the SG********** (10 digits number) network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Logger1000 serial number.Open a web browser and enter IP address (11.11.11.1) to access below Logger1000 web page.Then you can log in the account (please contact Sungrow for password) via the right top corner login button. When you log in for the first time, a help window will pop up for instruction.Overview of main menuSet date and timeSelect Clock Source to ‘NTP’ and Time Zone to ‘UTC+10:00’ and make sure to SaveDevice listNavigate to‘Device’ section and click‘Auto search’; the connecting devices will be display under ‘Device List’ section if connection is correct. Sungrow’s i nverters will be automatically detected as long as they are correctly connected and energised.Meanwhile, you can confirm the communication status for each device under Communication status section. Green icon indicates the connection works and red icon means no connection between Logger1000 and other device.Add energy meterThe energy meter needs to be manually added which is same as any other 3rd party equipment.To add the energy meter, click ‘Add device’ and select a device type in the pop-up window and fill in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Add device for DTSD1352 energy meter and device address: 254)If the energy meter’s status(DTSD1352) is disconnected on the portal, please double check the com port number. Take the following figure as a sample, if the meter connected with A2 and B2 on the Logger1000, we need to make sure the port number on the portal is com2. Otherwise, it will show disconnect.Go into the settings to select the grid standard and any other variations or protection parameters.Individual inverters can be accessed by clicking on the inverter serial number.Add CT Transformation Ratio.If the ratio is 200/5, then enter value 40.How to set the export limitAfter login the web portal, select the Power Control -> Active Power. Then you can set all the parameters as following figures. The Fixed Value of Active Power is the part to set the power limit.Set up online monitoringThe iSolarCloud is available for the Logger1000 online monitoring. You need to create an iSolarCloud account first, then you can create a plant to link with Logger1000 via the mobile APP.Create Plant -> Commercial -> PV->Com100/Logger100 -> Scan the QR Code Step 1 Step 2Step 3 Step4Then you only need to enter the customer’s basic information, and the plant will be created in a few minutes.After you connect the Logger1000 with the customer’s router via the ethernet cable, you also need to adjust parameter settings on the Logger1000 via WLAN.Use a smart device or laptop under Wi-Fi function to search for the SG********** (10 digits number) network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Logger1000 serial number.Open a web browser and enter IP address (11.11.11.1) to access below Logger1000 web page.Select System-> Remote maintenance, enable the function and make sure the Remote Service Address is selected as International ServerThen go to System-> Transfer Configuration, click the Setting gear highlighted in red to change the Server Domain. Please make sure the domain address is After this, Select Port Parameter-> Ethernet. You can select On for the DHCP setting and the home router could allocate a random IP address to Logger1000.After the above settings are finished, you can go back to the Remote Maintenance and check if there is an information indicating the Logger1000 connect with iSolarcloud server. Meanwhile, you can find a cloud icon at the bottom left corner, it means the Logger1000 is on iSolarcloud when the icon lights up.。
如何鉴别外汇黑平台-美国NFA、英国FSA、澳大利亚ASIC查询流程说明集锦
韦成老师一、NFA(美国全国期货协会)官方网站:打开官网之后,点击红线上的Broker/Firm Information(BASIC)。
以FXSOL为例,在NFA ID输入编号:0312620,或者Firm Name输入公司名称此图为查询结果,建议英语水平不好的,用翻译工具全篇翻译。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项公司活动状态中的第五项,此条是表明是否具有经营外汇零售资格再下方的就是Formerly Known As 比较重要,看此栏目中是否还有其他名称,如果你开户的平台自称某某公司的子公司,但是公司名称相像却不完全一样,就要看这一栏,如果某某公司无别用名,你就需要小心了。
再下方就是看History,公司的历史,建议使用翻译工具全篇翻译,看是否有被处罚的记录。
还要注意,NFA MEMBER PENDING 这是NFA成员申请的意思,并非已成为NFA成员。
NFA MEMBER APPROVED 这个才是经过批准成为NFA成员的意思。
二、英国FSA(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官网:先进入FSA的官网点击红线处进入查询继续点击红色画线位置在红色方框中输入你的平台FSA的编号(继续以FXSOL为例)113942首先仔细看FSA显示的受监管公司名称必须与你要查询的公司名称一致,然后看是否有授权,再看有无资格接受客户的资金,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详情如上图。
三、ASIC(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监管局)官网:.au/asic/asic.nsf首先打开官网在红框处填写公司名称或者号码点击GO 查看结果(继续以FXSOL为例)ASIC查询需要注意的是名称必须是平台官网说明的分公司名称为准!携起手来一起杜绝黑平台,明明白白投资!。
澳大利亚电子商务法律框架
澳大利亚电子商务法律框架澳大利亚电子商务法律框架1. 概述澳大利亚电子商务法律框架是指用于规范和管理在线商务活动的法律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澳大利亚针对电子商务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合法经营和维护互联网秩序。
2. 法律法规2.1 电子交易法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Act)澳大利亚的《电子交易法》规定了电子方式进行交易和合同签订的法律效力。
根据该法律,电子签名和电子文档与传统纸质签名和文档具有同等效力。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电子交易和合同签订的基本要素和程序。
2.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onsumer Protection Laws)澳大利亚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消费者法》和《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法》等。
这些法律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规定了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明示和暗示的产品保证、退款政策、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等。
2.3 隐私保护法 (Privacy Laws)澳大利亚的《隐私法》旨在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收集、使用和披露。
该法律规定了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处理个人隐私信息的规则和标准。
在澳大利亚,商家需要遵守一系列隐私保护法规,如《个人信息保护准则》和《数据泄露通知法》等。
2.4 广告法 (Advertising Laws)澳大利亚的《广告法》对在线广告进行了严格的监管,以保护消费者免受虚假和误导性广告的侵害。
该法律规定了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广告的规范和限制,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和诚信度等方面的要求。
3. 电子商务合同在澳大利亚,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效力与传统纸质合同相同。
根据《电子交易法》,电子合同应满足以下要素:双方的意思表示能够确认、以可被访问的形式存储以备查考、符合其他法律要求等。
此外,商家在与消费者进行电子合同签订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明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4. 争议解决在电子商务领域,争议的解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银行卡支付系统监管概览编者按:澳大利亚有着与我国相似的银行系统,也曾经建立了国内的跨行转接组织,并且推出本国信用卡品牌,其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法律监管角度对澳大利亚银行卡支付系统进行介绍与分析,给业界人士和政策管理层提供参考。
一、澳大利亚银行卡支付系统目前在澳大利亚运营的银行卡支付系统共有四个:Visa网络、MasterCard网络、Bankcard 网络和澳大利亚支付清算协会运营的消费者电子支付工具清算系统(CECS)。
初步判断,前三者是所提供的服务基于信用卡,CECS规范的银行卡产品为在ATM及EFTPOS上使用的借记卡;前两者的网络是国际网络,Bankcard网络覆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CECS网络仅限于澳大利亚境内。
澳大利亚境内主要发行三种品牌的信用卡,银行、房屋互助协会和信用社大多发行Visa和MasterCard品牌卡,一些银行还发行Bankcard品牌的信用卡,这种卡可以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使用。
美国运通与两家银行共同发行美国运通卡,许多机构还发行可以在ATM和EFTPOS上使用的借记卡。
澳大利亚的支付服务提供者主要是金融机构,由银行、专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
银行系统中形成了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中央银行)为中心,包括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在内的银行体系。
专业金融机构主要有澳大利亚联邦开发银行、澳大利亚资源开发银行以及澳大利亚基础产业银行等,它们主要根据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发展的需要而设立。
非银行金融机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包括房屋互助协会、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等。
银行、房屋互助协会和信用社是澳大利亚主要的支付服务提供者。
1、银行在澳大利亚,银行业务主要由联邦法律监管。
1959年银行法明确了银行业务由联邦机构——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以下简称APRA)监管,并且允许其他机构提供银行服务,包括支付服务。
截止到1998年12月,澳大利亚共有46家获得监管当局授权的银行集团,其中四大全国性银行控制了全国65%的储蓄额和80%左右的非现金交易,而其他澳大利亚本土银行大多是地区性的,外资银行的数量是36家,其中25家是外资银行分行,另外11家是外资银行子公司。
外资银行分行只能接受批发类存款,而这种存款不属于银行法储蓄者保护条款的保护范畴。
地区性银行主要提供支票和储蓄服务,还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并可以加入全国ATM网络和EFTPOS 系统。
2、房屋互助协会1999年年中开始,房屋互助协会也归入审慎监管局监管,多数的房屋互助协会最初只是提供住房信贷,但现在可以提供全面的零售支付服务,与银行共同发行支票使得房屋互助协会为其储户提供使用支票账户的便利。
支票法的修改也使得房屋互助协会可以以其自身名义发行支票,许多房屋互助协会还提供电子支付服务,包括ATM及EFTPOS。
3、信用社与房屋互助协会相似,从1999年年中开始,信用社也归于审慎监管局监管。
信用社属于互助性质的组织,它的营业范围包括存款、投资和向它的会员提供贷款,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耐用的消费品、汽车和住房。
大型信用社向他们的客户提供广泛的零售支付服务,绝大多数信用社都和一家主要的国家商业银行签订了支票发行安排协议,信用社发出的支付指令将由它的代理银行负责清算。
绝大多数的信用社都通过下述的SSP提供ATM和EFTPOS服务。
4、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殊服务提供商(SSP)SSP是一个行业性组织,主要向房屋互助协会和信用社提供结算和金融服务,其原监管机构为澳大利亚金融机构委员会(AFIC),其现在监管机构同样是审慎监管局。
SSP在澳储都设有交换结算账户(ESA),用以完成ATM、EFTPOS交换等交易。
随着支票法的修改,SSP可以通过ESA 为其会员提供支票结算服务。
5、澳大利亚邮政局。
澳大利亚全境共有3900家邮局和邮局的代理机构。
澳大利亚邮政局作为联邦银行的代理机构,提供了一些金融服务,并通过其自身的giroPost网络,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一系列银行服务。
giroPost网络是一个电子银行和金融服务网络,能够使邮政局进入加入该网络的金融机构的卡基账户,这些金融机构的客户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
澳大利亚邮政局还为300多家公司提供账户托收服务,其中包括公用事业单位和保险公司。
邮政局的电子柜台服务(ECS)网络是澳大利亚处理公用事业账户支付最大的网络。
另外,澳大利亚的许多零售商发行其专用支付卡,这种支付卡只能在其商店内使用,有时零售商将这些支付卡交易的处理外包。
如:一些石油公司发行自有品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
这些零售商还可以通过其EFTPOS终端向消费者提供取现服务。
二、澳大利亚支付系统主要监管机构20世纪8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一直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管制,堪称金融管制最严的国家之一。
以1980年12月宣布取消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和1981年11月国会坎贝尔委员会发表著名的坎贝尔报告并提出十项建议为标志,澳大利亚以放松管制为内容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迅速全面铺开:第一,取消银行间兼并的限制和新银行准入的障碍;第二,取消对银行的直接控制;第三,取消外汇管制,实现澳元自由兑换;第四,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澳大利亚;第五,改革证券市场,取消对股票市场佣金率和经纪人准入的限制。
20世纪80年代末的金融动荡促使澳大利亚各界对金融自由化改革进行反思,政府认识到金融自由化在激发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业效率的同时,也会扩大市场风险。
因此,在行政上放松对金融业直接管制的同时,以控制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必须加强,否则,如果任风险不断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后,非但效率不可求,甚至可能导致危机。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澳大利亚政府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对金融业加强监督和管理的新政策,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既保障安全性又富有竞争性、公平与效率并重的金融体制。
1996年6月,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金融体系调查组(FSI)”,该机构于1997年3月出版发表了一份报告,表达了对澳大利亚金融体系调查的结论和进行调整的建议。
根据FSI提出的六条建议,澳大利亚政府于1997年9月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框架实施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新的管理框架包括三个管理机构,分别负责不同层面的监管责任: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澳大利亚监督管理局(APRA)或称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委员会(APRC)、澳大利亚公司和金融服务委员会(ACFSC)。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定位为负责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
除了决定货币政策、制定利率、监督汇率以及澳大利亚参加国际金融体系等方面的责任外,澳联储还负责稳定整个支付体系。
联邦政府还通过立法赋予澳联储管理清算和结算的权力,以控制金融风险,提高支付体系的效率、竞争性和稳定性。
澳联储是支付系统的监管机构,储备银行法和支付系统监管法共同规定了澳联储在支付系统领域的职责范围。
在澳联储内部成立支付体系委员会(PSB),负责实施提高支付体系效率的政策。
PSB由澳联储的行长或副行长作为主席,成员包括2名由行长指定的澳联储官员、1名由审慎监管局指定的官员以及5个独立成员。
按照储备银行法,PSB 监管支付系统的目的在于控制支付系统风险,促进支付系统的效率,促进支付服务的竞争,保持支付系统的稳定,主要职责主要包括:根据澳储的指示,指定特殊支付系统;制订系统准入的规则;制订与系统安全和效率相关的标准;就与系统准入、金融安全、竞争和系统风险相关事件的争议进行仲裁。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委员会1998年7月1日,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委员会(APRC)成立,将分业监管改为集中监管,把对各类金融业务的审慎性监管权从不同的监管机构抽出,集中于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一家,以使监管体系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除了监督银行外,还对证券、保险、投资、信托等进行统一监管,这样可以综合考虑金融业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某一行业的风险导致整个金融业陷入混乱。
虽然澳大利亚目前金融行业仍是分业经营,但各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却统一由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监管。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的权力来源于1998年的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法以及银行法、保险法、人寿保险法、基金监管法等。
所有的接受储蓄的机构都归属于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的监管,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的监管重在机构日常运营的监管,如果一家机构经营出现危机,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会主动接管,或指定新的管理层,如果状况持续恶化,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有权清算该机构。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与澳联储的关系十分密切,澳联储在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董事会有两个代表,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在澳联储的支付系统委员会也有一个代表。
澳大利亚公司与金融服务委员会联邦政府在澳大利亚证券委员会(ASC)的基础上,成立一个新的管理机构——澳大利亚公司与金融服务委员会(ACFSC),全面负责金融体系中市场完善和消费者保护的职能。
ACFSC将负责公司管理,证券与期货市场监管;对与银行、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住房协会、信用联盟、互助协会、养老金、退休储蓄账户、人寿保险产品相关的市场和消费者行使保护职能;监管金融业的新技术和由此引发的消费者保护。
原来的保险和养老金委员会(ISC)、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澳大利亚金融机构委员会(AFIC)和各州监管局(SSAS)的相关职能移交给新的ACFSC。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
作为市场竞争的监管机构,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需要保证支付系统符合贸易行为法有关竞争和市场准入的规定,在支付系统中有关交换费、会员准入规则的修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认为某些机构的行为或者协议符合公共利益,可以豁免该行为或协议。
由于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与澳储对支付系统的准入均有监管权力,因此两者通过签署备忘录的形式确定了共同制订相关准则的方式。
澳大利亚支付清算协会(APCA)1992年成立,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澳大利亚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和运营。
在APCA成立之前,支付清算基本上是通过不同金融机构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完成的,APCA的成立预示着澳大利亚支付监管部门认识到支付清算在整个支付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APCA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股东主要包括澳储、商业银行、房屋互助协会、信用社,一些与支付产业有利害关系的机构和个人可以申请成为该协会成员。
公司的运营成本由其成员依照各自在支付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分担。
APCA在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的同意下,同时运营着纸制支付工具清算系统(APCS,主要指支票)、电子支付工具清算系统(BECS,主要包括借记和贷记支付工具)和大额清算系统(HVCS,主要是大额电子支付工具),并获得了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的许可,增加运营了第四个系统——消费者电子支付工具清算系统(CECS),主要包括ATM和EFTPOS交易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