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衔接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61141d0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c.png)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衔接随着初中生即将进入高中学习阶段,语文学科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初中的语文课程将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度整合,涵盖了语法、写作、阅读和文学等方面,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高中语文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质的熏陶,这就需要初中与高中的语文课程进行衔接。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初中与高中语文的衔接。
一、句型转化和写作首先,在初中语文中,学生需要经常进行句子的转化练习,如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等。
这些练习不仅养成了学生的语感和语法感,也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正确的语法技巧。
而在高中语文中,写作更加注重表达的准确和具体,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修辞和韵律技巧,比如以句子为单位切入,句法紧凑通顺,内容丰富具体等。
这就需要初中的句型转化练习与高中的写作技巧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灵活多变的语法技巧,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的内容。
二、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其次,在初中语文中,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类别的文章,并进行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
初中语文课程重视文章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从字面和背后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进行阅读,因此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分析,并且进行评论和批判。
而在高中语文中,学生需要更高阶的文学鉴赏能力,对文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行深入剖析。
学生需要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解读作出理性的评价和判断。
因此,初中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与高中的文学批评紧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学作品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三、写作内容与素材第三,初中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章结构。
初中学生需要掌握学科知识并能够把知识转化成文字,形成独特的文章风格。
而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更广泛的文学知识和体验素材。
可以收集各种人物,事件,流派,定位等知识,从中提取诗文中的共性和个性,修炼自己的内心,树立自己的风格。
因此,初中的写作训练对于学生以后的文学素材积累和创作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全)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全)](https://img.taocdn.com/s3/m/940d88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a.png)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全)1. 引言此教程旨在帮助初中生和高中生顺利衔接语文研究,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过渡并取得好成绩。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简单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 听力和口语2.1. 听力初高中语文衔接的第一步是提高听力能力。
学生应该经常进行听力练,包括听录音和参加听力考试。
这有助于他们在高中时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并更好地应对听力考试。
2.2. 口语良好的口语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研究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口语练,包括与同学进行对话、朗读、演讲等活动。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阅读和理解3.1. 阅读培养阅读惯对学生的语文研究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每天阅读一定量的中文书籍、文章和新闻,以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理解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研究的关键。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各种阅读技巧,例如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和推断作者意图。
这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写作和作文4.1. 写作技巧学会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对学生的语文研究非常有帮助。
学生应该研究如何合理地组织文章结构、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4.2. 作文练积累作文经验对学生的语文研究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定期进行作文练,包括议论文、叙事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作文。
这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通过培养听力和口语能力,发展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写作和作文技巧,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顺利衔接语文研究并取得好成绩。
本教程提供的简单策略和方法将帮助他们在语文研究中取得成功。
以上是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的概要,希望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初高中知识衔接》 课件 (共52张PPT)
![高一语文《初高中知识衔接》 课件 (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f40fb3dd3383c4bb4cd2b1.png)
• 1、简直( )2、关于( )3、顿时( )4、以及( )5、 罢了( )6、假如( )7、曾经( )8、屡次( )9、所以 ( )10、极为( )11、索性( )12、虽然( )13、根据 ( )14、一再( )15、着( )
• 16、其实( )17、自从( )18、对于( )19、立刻( )20、被 ( )21、即使( )
习
)27、成功( )31、怀疑( )35、拘束( )39、多少( )42、决定( )46、失望( )50、伟大( )28、坚决( )32、使用( )36、这里( )40、兴趣( )43、决心( )47、亲切( ) )29、坚持( )33、效用( )37、热爱( ) )44、那些( )48、限度( ) ) ) ) )
• B、当他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同样感到很吃惊的。 • C、只有2009年中考这一次,王伟光才比刘平多考了16分。
• D、这铁一般的事实,给了昔日侵略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 • • • • • • • • • • • • • • • • •
4、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 ) (1)刚进高中,他就立志要考上他最理想的北京大学。 (2)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 (3) 我们认为这种处理办法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4) 这次学生会主席的选举需要每班派出10名学生当代表。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3)词性不同,(2)和(4)词性相同 D、(1)(2)(3)(4)词性都不同 5、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1)你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先要端正学习态度。 (2)自从他改掉那些毛病以后,他每天上课都坐得很端正。 (3) 从那以后,他在家一直很规矩。 (4) 针对2008年许多基金公司明星经理跳槽的事,有识之士呼吁要对此事立个规矩。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不同 D、(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相同
语文初高中衔接知识点总结
![语文初高中衔接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61f8b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7.png)
语文初高中衔接知识点总结一、初中语文知识点回顾1. 修辞手法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一些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丰富语言,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2. 文学常识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还了解了一些文学常识,比如古代文学名著、文学家、作家等。
这些文学常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并对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古诗文鉴赏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古代诗词文学作品,并进行了相应的鉴赏。
这些古诗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文学的兴趣和了解。
4. 作文写作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作文写作技巧,比如写人、写景、写事等。
这些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知识点回顾,这些知识点为学生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初中与高中语文知识点衔接1. 修辞手法的深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一些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修辞手法,了解更多的修辞手法并掌握其运用技巧。
比如高中学生需要学习更复杂的修辞手法,比如对比、借代、照应等,以及这些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场景和表现形式。
2. 文学常识的扩展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扩展自己的文学常识面,了解更多的文学名著、文学家、作家以及其文学风格、成就和影响。
高中学生还需要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比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3. 古诗文鉴赏的深化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接触了一些古代诗词文学作品,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化古诗文鉴赏的学习,了解更多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古代诗词文学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和分析,例如《庐山谣》、《黄鹤楼》、《桃花源记》等。
4. 作文写作的进阶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作文写作技巧,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学会更多的写作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写作技巧,使自己的作文更加丰富、生动、深刻。
2024年初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指导+课件
![2024年初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e9b85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c.png)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6)练,一是通过练习,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及时查 漏补缺。练习时认真对待,规范答题,及时整理笔记。二 是勤练笔,认真对待每次习作,老师批改后要认真修改, 不断完善。
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希望大家牢记六字诀,结合个 人情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踏踏实实为语文学习 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为后期的学习提 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祝愿大家在高中阶段能学有所 得、学有所成。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二、牢记“听、说、读、写、思、练”六字诀 (2)说,一是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多和人交流看法。二是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懂就问。 三是积极参加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表达能力。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二、牢记“听、说、读、写、思、练”六字诀 (3)读,一是读背课内要求熟记的内容,大声读出, 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名著、报刊 等,拓宽视野、丰富情感。
二、高中语文的变化及要求
变化之一,教学内容加深了。从教材看,初中学的 是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学的是复杂的记 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教学要求看,学习的内容也 明显加深了。如议论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三要 “能把握文章阐述的观点,了解论证方法,领会语言的 严密性”,而到高中则要求“能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 点,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一、课堂学习“三步走” (1)主动预习 提前阅读将学课文甚至了解该单元其他课文内容,确 立课堂学习目标。对于文言文单元,要求熟读课文,动手 圈点勾画,旁批疑难点。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一、课堂学习“三步走” (2)专心听讲 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听课要 眼到、手到、心到,要跟随老师思路,作好笔记。只有在 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可能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于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 PPT课件 图文
![关于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678c8d7c1cfad6185fa70f.png)
15.文学作品阅读(大阅读)。 从选文上看,一般选择文质兼美的叙事类散
文,选文要有时代特色,思想内容“真、善、美 ”,以名家作品为最佳,大阅读高达16分,此题 能考查除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也最能拉开分值 。
大阅读的命题点主要包括①语意理解包括词 语理解和句子理解; ②概括段意 ③筛选整合信 息 ④作者的感情态度;⑤文章结构;⑥中心思
关于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
一、命题的着力点
1.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强调 知识把握的准确性。 2.考查初中学生,应具有的学科素养,如:对语 言的敏感度、思维品质、最终呈现出的语言组织 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3.使那些会学习,能学懂语文的学生拿高分。
4.所考查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源自课堂教 学。试题在课外,能力出自课内,向课 堂教学要成绩,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尽量考出学生的人文底蕴,主要是指 阅读量和思想高度。
课标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7.压缩语段。 最近两年都是概括新闻要点,提取
的要点主要是“谁”“做了什么”。提 醒人家注意的是,第7题可能是最具有 变化的题,“语言运用 ”题可选的范 围很大,这只是其中之一。
8.仿写。 这道题会比较稳定,因为高考此题
也稳定。此题重点在审题,答题要点都 在题干上,主要是三点:话题、句式、 修辞手法。
中前四个方面是语法结构的问题。后 两个方面是逻辑事理的问题。病句的 解题一是“语感审读”,一是“提取 主干”,一是“逻辑分析”。
5.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是文化底蕴的一部分,
要记得牢固,防止时间错位和张冠李 戴,所考的内容是识记中外重要作家 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 识。
6.名句名篇。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所考内容为
4.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 底蕴
初升高语文“知识衔接+精讲精练”一本通 衔接课堂12 文言文之实词
![初升高语文“知识衔接+精讲精练”一本通 衔接课堂12 文言文之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072019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b.png)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
竭虑。殚、竭:尽.(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赵奢之伦制其兵—— 类。伦:类.(形容不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
不伦不
夫晋,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贪得无厌。
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教导、指导。
诲人不倦。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 。
请解析下面黄色的字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 商贩,贸籴粮食。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翻译:郡中不产粮食,而海
里出产珠宝,同交阯连接,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粜(tiào) ——卖出粮食
第一招 :形旁推断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 意的功能。“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 的条件。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 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第三招 :教材推断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 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 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 词义问题。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 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
2、上欲封昙首等,……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 (灾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提宾标 志)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报效)其毫露(微 薄之力),岂可因(趁)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
欲私臣,当(面对)如直史(正直的史官)何(如…
何)?”上不能夺(改变),故封事遂寝。 《宋书·王昙首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偏爱、偏私)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ec945d9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7.png)
如: 老师和同学(名+名) 调查研究(动+动) 培养和提高 庄严肃穆(形+形) 我和你(代+代) 四面八方(数量+数量)
又如: 万紫千红、理直气壮、
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限制、 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 中心词组成。
引狼入室、请君入瓮、引人入胜、使羊将狼、放虎归山等。
• ⑩特殊短语:
• (1.“所”字短语。如所讲的、所见、所想、所 不愿看到的等;
• (2.“的”字短语。如我们的、看见的、婆婆妈 妈的、匪夷所思的等;
• (3.能愿短语。如能看见、会说话、愿意听命、 可以出发、宁可缺席等;
• (4.数量短语。由数词和量词组合成的短语,如 一群、一条、一箩筐、两趟、四十年。
(3.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 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并列连词: 和、跟、与、同、及等。 承接连词: 至于、说到、此外、如、比方等 转折连词: 却、只是、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 因为、由于、因此、以致等。 选择连词: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等 让步连词: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④动(形)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 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对动词或形容词
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 “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 有的不用。
看〈明白〉、想得〈太多〉、害怕 得要命、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
红得发紫、好得很、 傻呆了、漂 亮极了
⑤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 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 名词性词语有时也可以做谓语,但比较少见,且有一 定的条件限制,例如: ①明天清明节。 ②她大眼睛,红脸蛋。
初高中衔接指导之语文衔接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初高中衔接指导之语文衔接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a34f3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f.png)
2、重视逻辑思维、语法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试卷,量大、面广、有深度。这 个深度,有关文化、历史、人生、社会,因为高中生接近 成人,不能再用初中生标准了,要有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 命感悟。
3、重视写作
高考语文150分,作文60分(上海卷70分)。作文得高分,总分才可能得高分。记 住,审题立意最重要,不偏题,字数够,就是平均分。但是,作文想得高分,如何精 准审题,如何立意深刻,如何积累素材使得内容丰富,如何升格自己的作文,这些要 训练。
2、背更多的古诗文 课内的提前背,默写不能出现错字。比如初三毕业,就要提前把高一必修
上的古诗文提前背一遍。 3、课外文言文,要给自己加量
要多读一些深奥的、篇幅长的文言文,这样,反过来才能对高考文言文形 成很好的理解。如果平时只读浅显的,高考一遇到难的,就会束手无策。
这里推荐阅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就是“四书”,以 及《古文观止》《史记选》《资治通鉴选》等,都要读整本书。
4、作文题型变化,初中主要是记叙文,高中是议论文 初中是600字,高中是800字,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的区别。初中
更侧重真情实感、描写等内容情感和文采表达,比如成长文、亲情文、兴趣爱 好文、自然感悟文比较多。高中更侧重思想立意、逻辑思维结构、理性的思维、 人生的意义、青春奋斗的主旋律、青年的理想、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时代的 关系、对社会负责任、家国的情怀、道义的担当、认识世界的方式、人类和科 技的伦理关系,等等。而且,在高考作文真题里,这些主题是相互交融的。当 然,高中作文的表达也很重要。
5、跟中考侧重本地训练不同,高中语文一定要练习全国所有试卷。 这样可以应对题型的变化,以免考场上看到不熟悉的题型措手不及。比如
2024年的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全国甲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因 为题型问法虽然不同,但是实际上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所以,尝试不同题 型,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及初升高语文衔接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及初升高语文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95c6ef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c.png)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及初升高语文衔接一、引言:初升高是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重要阶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研究,特设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并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衔接策略。
二、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初升高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面临着许多挑战。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的要求:高中语文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衔接课程,学生可以提前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研究。
2. 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为高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研究惯和方法: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如阅读理解技巧、写作技巧等。
这些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对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初升高语文衔接策略:初升高语文衔接的关键在于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
以下是一些初升高语文衔接的策略:1. 预高中课文:学生可以在初中研究的最后阶段提前预高中课文,了解高中语文的难度和要点。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高中的研究要求。
2. 重视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阅读讨论和写作指导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提升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3. 多角度思考和讨论: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综合应用能力:高中语文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综合应用的练,让学生提前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初高中衔接语文知识点整理
![初高中衔接语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feb71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a.png)
初高中衔接语文知识点整理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
- 字音。
- 字形。
- 初中注重对常用字字形的正确书写,像“斑斓”“取缔”等易错字。
高中则会涉及一些在文言文、文学作品中容易混淆的字形,如“暮霭”的“霭”与“和蔼”的“蔼”的区分,还有古文中通假字的字形记忆,如“说”通“悦”时的用法和意义。
- 词语辨析。
- 初中对近义词辨析有一定基础,如“必须”和“必需”。
高中会加大难度,包括一些成语的辨析,如“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不仅要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还要结合语境准确使用。
2. 语法知识。
- 词性。
- 初中简单介绍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词性。
高中在此基础上,会深入学习虚词的用法,像“之”字在古文中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不同词性,“而”字作连词时表示并列、承接、转折等多种关系。
- 句子成分。
- 初中了解了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句子成分。
高中要掌握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分析,如句子的定语、状语、补语的多层修饰关系,例如“在那片茂密的森林里,可爱的小鸟快乐地歌唱”,要能准确分析出各成分的作用。
- 病句类型。
- 初中学习了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常见病句类型。
高中除了巩固这些内容外,还会涉及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较难辨析的病句类型,像“这部小说的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华裔作者之手”就是句式杂糅的病句。
3. 标点符号。
- 初中学习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基本标点符号的用法。
高中会涉及一些特殊标点符号的用法,如破折号的多种作用(解释说明、递进、转折等),例如“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还有分号的用法,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像“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二、文言文知识。
1. 实词虚词。
- 实词。
- 初中学习了一些常见文言实词,如“之”作“的”讲(“水陆草木之花”),“其”表示“他的”(“其乡人曰”)等。
高中则要积累更多实词的不同义项,如“绝”字,有“断绝”(“而绝江河”)、“极”(“绝巘多生怪柏”)等多种义项。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1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7ba7a284caaedd3382c4d30d.png)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第1讲(一)过渡时应注意的问题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总感到高中语文难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衔接规律。
1. 知识层次的衔接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
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
我们的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不同分阶段来编排的。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例如: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有质有量,如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阅读训练”“听说训练”“作文训练”,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由于对这些知识的层次安排合理有序,学生学起来觉得实在、易接受。
而高中教材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多了,但这些少而精、容量大的题目,它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迁移性强、知识容量大,体现了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
2. 思维能力的衔接根据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主要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培养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却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而且处处要培养高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五个层级的培养。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内容一般是知识性较强的语言、字形、文化和文学常识等)。
(2)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加以解释,是识记的高一级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析解释和归纳整理,比前二者又高一级的层级)。
(4)应用(指的是对语文能力的灵活运用,是在前三者的基础上在表达方面的能力层级)。
(5)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可以说这五个层级安排得合情合理,它既考虑到高中生年龄特点,又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从知识的识记理解到分析综合和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2023年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课-短语句子+课件49张
![2023年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课-短语句子+课件49张](https://img.taocdn.com/s3/m/3593eaf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d.png)
主干:理想成为现实 D.当地政府根本不关心民生问题。
主干:政府关心问题
解析:提取句子主干时要注意连同否定词“不”“没有”等一块提取。 故选D项的主干:政府不关心问题。
请找出主干:
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并列短语
• 词与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 名+名
文化教育 良师益友 今天或明天
2)动+动
调查研究 关心支持 愿意并实行
3)形+形
光辉灿烂 真诚忠实 又宽又平
整齐清洁
酸甜苦辣
4)代+代
这样那样 这里那里
他和她
5)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半斤八两
• 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宾语
1. 他在拍桌子。 (名词) 2. 我真不想告诉他。 (代词) 3. 这间客厅有二十平方米。(数量短语)
有时,宾语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或主谓短语充当。 4. 最有效的防御是进攻。 (动词) ②. 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动宾短语) ③. 谁说今天不下雨? (主谓短语)
定语
定语在句中多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起描写和限制作用。 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充当 。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
1.动词+名词宾语
吃雪糕 改造山河 选购商品 研究问题 欣赏音乐
2.动词+代词宾语
提醒他们
热爱大家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bd1ce30f33687e21af45a99e.png)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初中生升入高一,很多同学常常有一种不适应感。
这种情况也体现在了语文学习过程中。
要使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好高中与初中语文的衔接。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思想上的衔接高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了 9 年语文,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升到高中后,发现高中语文与初中的差不多,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
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是优良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时期。
告诉学生不要松气,要加强各门功课的学习,特别是语文的学习。
其次,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对发展智力、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性,认识到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表达思想的工具。
未来的人才需要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需要良好的写作技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语文学习的。
再次,开讨论会,纠正对语文学科的错误看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2、知识上的衔接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比初中阶段更系统、更复杂,但高初中的教材是统一的,高中的学习必须借助初中的知识。
①让每个同学对自己初中学过的语文知识,自觉地进行查缺补漏。
②可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初中语文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短期突击复习的方法,使学生回顾旧知识,系统掌握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③教师上课,应吃透教材,找准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点,做好听说读写的衔接,以旧引新,自然过渡。
3、学习方法的衔接高中阶段是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或进一步深造打基础的时期,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很重要的。
由于初中阶段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学生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知识,有些可能不太奏效。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改正语文学习方法中不合理的地方,使学生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等环节的方法。
加强指导学习,使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适时举行语文经验交流会,使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新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1)精品资料
![新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1)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0f1866884868762cbaed56c.png)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第3讲文言句式、高中文言文阅读中的高频词(一)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 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联系判断句中的两部分,文言文则不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判断。
一般地说,它有以下七种形式:(1)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来帮助判断,形成“……者,……也”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成“……者,……也”格式,如:夫战,勇气也。
(3)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不用“也”字,形成“……者,……”格式,如:天下者,高祖天下。
(4)主语后既没有“者”字也没有“也”字来帮助判断,只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5)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个否定副词“非”,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如:人非圣贤,孰能无惑?(6)在谓语前用“乃”“即”“则”“必”“皆”“悉”等副词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为”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判断,如:在药则未为良时。
2. 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就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或称施事者;另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或称受事者。
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在谓语动词之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前面的主语具有被动性,“于”相当于“被”,如:而君幸于赵王。
(2)在谓语动词之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主语具有被动性质,“为”相当于“被”,如:吾属今为之虏矣。
(3)在谓语动词前用助词“见”,构成“见+动词”格式,或“见……于……”格式,表示被动,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不用任何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兵败地削,亡其六郡。
3. 倒装句见前一期内容4. 成分省略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中某些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省略,只是省略的情况比现代汉语更多,更复杂。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及方法指导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及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df9bb39eff9aef8951e0608.png)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及方法指导浅析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及方法第一篇:存在问题探究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听学生吐槽:“你目前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根据所提问题,对得到的答案作了整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兴趣方面:1.对语文兴趣还不够。
老师讲有趣的东西,不考;讲考试的东西,又无趣。
2.感觉初中语文老师的课挺简单有意思,但到高中容量大,就好像有些拗口。
二、学习方法方面:3.语文没边没沿,浩如烟海,实在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啊!4.在初中语文能跟着感觉走,到高中还没有主动探索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于是很不适应。
5. 存在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端正,文面意识比较差,成绩好的学生比较突出。
6.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复习不及时,课堂讲过的一些内容,或已经训练过的内容,甚至反复训练的内容,还不能掌握。
三、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7.初中的一些文章读得很透彻,但到高中有很多文章读不懂了,一知半解。
8.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还不够丰富,基础知识方面的选择题,错误率还比较高。
9.文言文在初中比重很少,而到高中内容就太多太难了。
10. 初中语文不学语法,高中老师老抱怨,并说将影响阅读理解的提高和作文的水平。
四、阅读方面:11.课外阅读的面不够广泛,概括、分析、综合表达的能力比较差;文言文阅读阅读数量少,仅限于教材内的文章。
对文言文阅读有畏惧心理。
五、写作方面:12.每天的生活是单调的“三点一线”,老师却要求作文想像力丰富,有真情实感和理性深度,不知道怎么办。
13.作文审题能力比较差,跑题现象比较严重。
第二篇:应对方法浅谈根据初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差异,我们就以上高中语文学习存在的诸多问题,作如下分析:一、初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及其差异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它们有如下六点差异:(一).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 第一讲 语素与词的构成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 第一讲 语素与词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b6a535539b6648d7c1c746a9.png)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第一讲语素与词的构成衔接目标:初中回顾:淡化语素与词的构成知识,学生不了解现代汉语语素的含义及特点,不能正确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
高中要求:语素与词的构成虽然不是高考直接考点,但是学好这些知识对辨析词语、辨析病句等有很大帮助。
目标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语素的含义及特点。
2.正确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
自主学习:一、语素知识梳理: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语素的主要功能是充当构成词语的材料。
根据音节的多少,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单音节语素就是有()音节组成的语素;双音节语素指由()音节组成,但表示一个意义的语素;多音节语素指由()音节组成,但表示一个意义的语素。
另外,单音节语素又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我们来看下边这个句子: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较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他│坐│在│沙发│里│看│书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是一个个的语素了。
这里的“沙发”只是一个语素,是英文sofa的译音,表达一个意义,所以不能再切分。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不能再分割了;一是有意义。
小试身手:请按要求将下列词语进行归类,只填写序号。
1.波浪2.流苏3.惆怅4.布鲁塞尔5.仓皇6.恍惚7.佳丽8.布尔什维克9.氤氲 10.道路 11.婵媛 12.迪斯科13.鸟瞰 14.蹁跹 15.哗啦 16.法西斯一个语素:两个语素:知识拓展: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体现基本意义的自由、半自由语素又叫词根。
词根具有具体实在的词汇意义,同时在词中承担整个词的主要词汇意义,是构成词的根本要素。
加在词根前或后表示附加意义的不自由语素叫词缀。
词缀只能黏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不能单独构成词。
如:“木头”中的“木”是词根,“头”是词缀。
现代汉语的词缀是由词根演变而来的,所以有的词缀在形式上和词根相同,在意义上还存有一点儿联系,但是他们有根本的区别,必须注意区分。
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基本常识
![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f968ec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b.png)
5.区分动词和介词,做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 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6.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 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7.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 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应用体验]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属词性。
(1)教育要面向未来。
分。一般位于主语后、谓语前,
制后面的动词,是状语。“实在”修饰后面的形容词,
用“地”做标志。
是状语。
成分 补语
定义
补语是在动词、形容词之 后,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的 成分。位于谓语后、宾语前, 一般用“得”做标志。
②可与数量词、形容词、动词相结合,不受副
词修饰。
②抽象名词
举例
人、牛、山、水、 对联
友谊、立场、观 点、思想
名称 动词
定义
语法特点(或功能)
类别
举例
表示人或事 物的动作、 存在、变化 的词
①能做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②前面可以加副词(刚 走、很想)。 ③后面一般能加“着” “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 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宾语
宾语是动词所支配、影响或所涉及的对 象,能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一般 也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我赞美在天津特大 火灾中牺牲的英雄。
“英雄”是动词 “赞美”所涉及的对象, 回答“赞美什么”的问 题,是宾语。
成分
定义
举例说明
定语
定语是在名词前起修饰(描写)限 制作用的成分。通常位于主语前或 宾语前。一般用“的”做标志。
( 副词 ) ( 介词 ) ( 连词 ) ( 助词 ) ( 叹词 )
结构类型 并列短语 (联合短语)
初高中语文衔接知识点
![初高中语文衔接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2978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d.png)
初高中语文衔接知识点初高中语文学习在内容和要求上都有所不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衔接知识点:1. 文学常识:高中阶段的文学常识更加丰富,包括更多的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特点、文学流派等。
学生需要扩大阅读量,加强对文学史的了解。
2. 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的难度会有所提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还要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现代文阅读:高中现代文阅读更加注重文本的深度解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提炼主题,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
4. 写作技巧:高中阶段的写作更加注重逻辑性、条理性以及创新性。
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5. 古诗词鉴赏:高中阶段的古诗词鉴赏要求学生不仅要背诵诗词,还要能够理解诗词的意境、情感以及艺术特色。
6. 名著阅读:高中阶段会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外文学名著,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7. 语言运用:高中语文更加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词汇和句式,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8. 思维能力:高中语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9. 文化素养: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素养的培养,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差异。
10. 学习方法: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加注重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生需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做笔记、提问、讨论等,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衔接,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要求,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
一、先补习基本的语法知识,便于学生理解
文言特殊的语言现象
(一)词的构成:
1、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每个语素都表示一定的意义。
单音节语素:天、地、日、月
双音节语素:惆怅、苗条、芙蓉、吉普
多音节语素:哈尔滨、可口可乐。
词:由语素构成,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单纯词:花、草、傍徨、伶俐、蚂蚁
2、合成词:
并列式:道路、辛苦、追赶、开关
偏正式:红花、绿树、雪白、实干
支配式:开荒、种地、治病、救人
陈述式:花开、花落、年轻、日食
附加式:老虎、阿姨、队员、绿化
名量式:花朵、人口、布匹、书本
重叠式:爸爸、星星、哥哥、姐姐
应该重点掌握并列式、偏正式、支配式、陈述式这几种构词类型,便于推断词义。
(二)短语的构成:
并列式:改革开放、雄伟壮丽、求全责备
偏正式:大连人、完全相信、美好生活、在家学习
动宾式:热爱工作、做作业、
主谓式: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后补短语:红得发紫、好极了、
方位短语:大树下面、学校东边
的字短语:你的、年长的、爱唱的
能愿短语:会跳舞、能弹琴
连动短语:去操场锻炼
趋向短语:唱起来、走过去
兼语短语:让他去、请人来
介宾短语:在新的岗位上、
双宾短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并列式、动宾式、主谓式、偏正式短语和能愿短语应重点掌握,便于推断词义。
(三)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具有一定的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
据用途和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重点了解单句知识,学会划分句子成分。
主谓句:
1、主谓谓语句:他‖态度和蔼。
2、双宾语:我‖给他一本书
3、连动句:她‖收完作业就给老师送去了
4、兼语句:大家‖〔都〕选他当班长,“他”既是“选”的宾语,同时又充当“当”的主语。
5、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二。
其实文言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前一句去掉者也,就更明显了;而后一句就是一模一样。
掌握了这一语法知识,理解并掌握古汉语中的判断句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非主谓句:上课了。
快。
走。
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是语文学习之必需,更是学习古汉语尤其是解决古汉语中特殊语言现象的钥匙。
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灵活解决古汉语问题。
二、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运用语法知识加以判断,以增强学生对词法、句法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其判断词类活用的能力。
练习:判断下列成语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南.征北.战、星.罗棋.布、蚕.食鲸.吞、虎.踞龙.盘、破.釜沉.舟、兴.风作.浪、富.国强.兵、争先.恐后.、好高.骛远.、精.兵简.政、惊.心动.魄、既往不咎.、莫名.其妙、不翼.而飞
运用语法知识解析如下:
(1)南征北战:并列短语,〔南〕征︱〔北〕战,征、战都是动词,作谓语,南、北都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起限制作用。
(2)星罗棋布:并列短语,〔星〕罗︱〔棋〕布,“罗”和“布”是罗列和排布的意思,都是动词,“星”和“棋”都是名词作状语起修饰作用,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样。
以此类推可判断出蚕.食鲸.吞、虎.踞龙.盘中的加点词也都是名词作状语
(3)破釜沉舟,并列短语。
“釜”和“舟”是名词受“破”和“沉”支配,这个短语的主语是人,由此可知破的是釜、沉的是舟;而釜
和舟都是在外力(人)的作用下破或沉的,所以“破”和“沉”都是使动用法。
从语义来看,凡使动用法,动作都是受事宾语在外力作用下发出的,状态都是在外力作用下而具有的。
以此类推,兴.风作.浪、富.国强.兵、精.兵简.政、惊.心动.魄、健全
..组织中加点词也都是使动用法。
(4)争先恐后,并列短语。
“先”“后”本是表示方位的名词,但在短语中受到“争”和“恐”的限制。
“争”是争着的意思,副词;“恐”是唯恐之意,也是动词。
所以“先”“后”这两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5)好高骛远,并列短语,“骛”是动词,追求之意。
由此可推知“好”亦是动词,动词支配名词,所以“高远”这两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既往不咎,“不”是否定副词,只能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但“咎”,如理解为形容词,语义不通,所以就只能活用为动词。
(7)莫名其妙、不翼而飞,这两个成语中的“莫”和“不”都是否定副词,副词只能限
制动词或形容词,但“名”和“翼”本身是名词,不能活用为形容词,所以只能活用为动词。
通过上述练习和解析,学生会逐渐理解并学会运用词法知识去判断词类活用。
三、回忆初中学过的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运用语法知识判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运用语法知识判断词类活用的能力,增强文言语感。
不蔓.不枝.失期,法.皆斩
叩石垦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将军身披坚.执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尉
春风又绿.江南岸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