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性能检测
3-4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二)
3-4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二)
导入新课:提问:路试制动性能的诊断参数有哪些
一、台式检测行车制动性能检测
1、制动力要求
汽车、汽车列车在制动试验台上测出的制动力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对空载检测制动力有质疑时,可用表中规定的满载检验制动力要求进行检测。
(表)台式检测制动力要求
2、制动力平衡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前轴应≤20%,对后轴应≤24%。
3、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至车轮制动力达到表4-3所规定的制动力的75%时所需时间。
汽车单车制动协调时间应≤0.6s,汽车列车制动协调时间应≤0.8s。
4、车轮阻滞力
车轮阻滞力是指行车和驻车制动装置处于完全释放状态,变速器置空档位置时,试验台驱动车轮所需的作用力。
汽车各车轮的阻滞力
不得大于该轴轴荷的5%。
5、制动完全释放时间
是指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
单车的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不得大于0.8s。
二、驻车制动性能检测
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查车辆驻车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汽车,此值应为15%。
三、计算实例
课本P41页。
归纳小结:1、台架试验的制动性能的标准的判断
作业:解释名词: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制动完全释放时间。
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制动性能检测方法制动性能是指车辆在刹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车辆的制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评估。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首先是零速刹车距离测试。
该测试方法主要是测量车辆从行驶状态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
测试过程中,车辆以零速启动,在规定的距离内全力制动,然后记录车辆停止的位置。
通过比较不同车辆在相同条件下的停车距离,可以评估其制动性能的优劣。
接下来是速度-时间曲线测试。
该测试方法主要用来评估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测试过程中,车辆在一定速度下,通过完全制动,记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根据速度-时间曲线的形状和曲率,可以评估车辆制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有制动力分配测试。
该测试方法主要用来评估车辆在制动过程中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情况。
测试过程中,通过在前后轮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测量前后轮制动力的大小。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评估车辆制动时前后轮制动力的均衡性。
此外,还有制动失效测试。
该测试方法主要用来评估车辆在制动失效情况下的表现。
测试过程中,车辆在一定速度下,完全制动后,锁死轮胎或者其他制动失效情况,记录车辆的运动状态。
通过观察和分析车辆的表现,可以评估车辆在制动失效情况下的安全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制动性能检测方法,如抱死控制测试、湿滑路面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是为了评估车辆在不同路况和环境下的制动性能表现。
总结起来,制动性能检测是评估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可以评估车辆的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制动力分配以及制动失效情况下的安全性。
这些测试结果对于车辆的设计、制造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轴重与制动性能检测实施细则
轴重与制动性能检测实施细则一、检测目的与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6.15”汽车用制动力检验制动性能:1、汽车在制动试验台上检测制动力应符合下表现定的要求。
对空载检验制动力有质疑的,可用下表满载检验制动力要求进行检验:(1)行车制动率标准机动车类型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轴制动力与轴荷a的百分比空载满载前轴后轴乘用车、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货车≥60 ≥50 ≥60b ≥20b 其他汽车、汽车列车≥60 ≥50 ≥60b-a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时应按动态轴荷计算b 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2)制动不平衡率合格标准内容要求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左右轮最大制≤20%动力中的大值)后轴及其他轴(轴制动力≥轴荷*60%时,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24%后轴及其他轴(轴制动力<轴荷*60%时,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该轴轴荷)≤8%(3)制动协调时间合格标准机动车制动形式协调合格时间液压制动0.35s气压制动0.60s汽车列车、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0.80s注:综检站GB18565规定协调时间:对采用液压制动系的车辆不得大于0.35 s;对采用气压制动系的车辆不得大于0.56s。
(4)车轮阻滞力合格标准各车轮的阻滞力占该轴轴荷百分比≤5%(5)驻车制动力合格标准机动车类型合格标准总质量/整备质量≥1.2 驻车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量百分比≥20%总质量/整备质量<1.2 驻车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量百分比≥15%(6)制动完全释放时间要求(仅对汽车要求):汽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不应大于0.80s。
(7)进行制动性能检验时的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应符合以下要求:(a) 满载检验时①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②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500N其它机动车≤700N(b) 空载检验时①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600kPa②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400N其它机动车≤450N两轮、边三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检验时,踏板力不应大于400 N,手握力不应大于 250 N。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则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依据。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汽车制造商、检测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提高汽车制动性能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制动力平衡、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制动失灵、制动温升等方面的内容。
制动力平衡是指在不同路面条件下,车轮的制动力是否能够保持平衡,避免因制动不均匀而导致车辆失控。
制动距离是指车辆在制动状态下所需的距离,这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制动灵敏度和制动效果。
制动稳定性则是指车辆在制动状态下是否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制动过程中的侧滑或打滑现象。
制动失灵和制动温升则是指车辆在长时间制动或紧急制动情况下,制动系统是否会出现失灵或者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影响制动效果。
其次,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重要性何在?首先,汽车制动性能关系到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一辆制动性能良好的车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制动,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规范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行为,促使其加强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控制,提高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
最后,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汽车检测行为,保障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如何有效执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呢?首先,汽车制造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设计和生产,确保制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汽车检测机构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对新车和在用车辆进行定期的制动性能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制动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最后,驾驶员也应定期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制动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做到安全驾驶。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 汽车列车行车制动系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挂车最后轴制动动作滞后于牵引车前轴制动动作的时间不大于。
? 制动系统的各种杆件不允许与其他部件在相对位移中发生干涉、摩擦,以防杆件变形、损坏。
(二)行车制动
? 行车制动必须保证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控制机动车安全、有效地减速和停车。行车制动必须是可控制的,且必须保证驾驶员在其座位上双手无须离开方向盘(或方向把)就能实现制动。
? 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挂车(总质量不大于750kg的挂车除外)的所有车轮应装备制动器。
(四)驻车制动
? 驻车制动应能使机动车即使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停在上、下坡道上。驾驶员必须在座位上就可以实现驻车制动。对于汽车列车和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若挂车与牵引车脱离,挂车(由轮式拖拉机牵引的装载质量3000kg以下的挂车除外)应能产生驻车制动。挂车的驻车制动装置应能够由站在地面上的人实施操纵
? 驻车制动应通过纯机械装置把工作部件锁止,并且驾驶员施加于操纵装置上的力:手操纵时,乘用车不应大于400N,其他机动车不应大于600N;脚操纵时,乘用车不应大于500N,其他机动车不应大于700N。
? 驻车制动的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应适当,其操纵装置应有足够的储备行程(开关类操作装置除外),一般应在操纵装置全行程的三分之二以内产生规定的制动效能;驻车制动机构装有自动调节装置时允许在全行程的四分之三以内达到规定的制动效能。棘轮式制动操纵装置应保证在达到规定驻车制动效能时,操纵杆往复拉动的次数不允许超过三次。
浅谈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
浅谈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是指在机动车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车辆制动性能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车辆的制动系统符合国家标准并保证行驶安全。
随着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也成为了车辆日常维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一、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的目的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车辆的制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减少制动事故的发生,并保障驾驶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同时,通过对车辆制动性能进行评估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车辆制动系统的故障并及时处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的方法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车辆动态制动安全性能测试、车辆静态制动安全性能测试、制动轮转动率测试、制动胶片磨损测试等。
车辆动态制动安全性能测试是通过对车辆的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进行测试,来评估车辆制动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车辆静态制动安全性能测试是通过对车轮的制动力进行测试,来评估车辆的制动能力和制动稳定性。
制动轮转动率测试是通过监测制动鼓和轮胎的转速来判断车辆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情况。
制动胶片磨损测试则是通过对车辆制动器条沟深度、磨浆深度等指标进行测试,来判断车辆制动器的磨损情况,以保证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能。
三、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的设备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的设备主要包括制动力测试机、车轮测速仪、制动轮联轴器、大气压力计、制动力分配器等。
制动力测试机是机动车制动力安全性能检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可以精确测试车辆制动力的大小,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表现。
车轮测速仪则可以实时监测车轮的转速,并灵敏地反映制动系统的运行情况。
制动轮联轴器则可以模拟车辆行驶时的制动状态,并准确测量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大小和制动时间。
大气压力计可以监测空气压力,从而补偿车辆制动系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运行情况,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制动力分配器则可以均衡分配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以确保制动系统正常运行。
制动性能检测
制动性能检测制动性能检测的基础知识对制动系的技术要求制动系常见故障制动性能评价参数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的关系为什么采用防抱死制动系统制动性能台式检测项目及有关检测标准制动性能台式检测项目用制动力检验汽车制动性能的国家标准单轴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制动试验台的维护制动性能检测的基础知识汽车制动性能好坏,是安全行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也是汽车检测诊断的重点。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化险为夷;在正常行驶时,可以提高平均行驶速度,从而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一、对制动系的技术要求汽车制动系应具有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三大基本功能。
①行车制动系必须使驾驶员能控制车辆行驶,使其安全、有效地减速和停车。
行车制动装置的作用应能在各轴之间合理分配,以充分利用各轴的垂直载荷。
应急制动必须在行车制动系有一处失效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距离内将车辆停住。
应急制动可以是行车制动系统具有应急特性或是同行车制动分开的独立系统(注意应急制动不是行车制动中的急速踩下制动踏板)。
驻车制动应能使车辆即使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停放在上、下坡道上。
②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的能力。
③制动平稳。
制动时制动力应迅速平稳地增加;在放松制动踏板时,制动应迅速消失,不拖滞。
④操纵轻便。
施加于制动踏板和停车杠杆上的力不应过大,以免造成驾驶员疲劳。
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应有自行制动现象。
⑥抗热衰退能力。
汽车在高速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由于制动器温度过高导致摩擦系数降低的现象称为热衰退。
要求制动系的热稳定性好,不易衰退,衰退后能较快地恢复。
⑦水湿恢复能力。
汽车涉水,制动器被水浸湿后,应能迅速恢复制动的能力。
TOP二、制动系常见故障1、制动失效。
即制动系出现了故障,完全丧失了制动能力。
2、制动距离延长,超出了允许的限度。
3、制动跑偏。
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制动时,转向车轮发生自行转动,使汽车产生偏驶的现象。
3-2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
第二节汽车制动系的检测和诊断本节要点1.制动距离;制动协调时间;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稳定性;车轮阻滞力;制动释放时间;2.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指标(区分路试检测指标和台架检测指标);3.制动跑偏和制动侧滑的现象和原因分析。
4.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及其功能(主要针对哪些项目的检测)。
5.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检测特点。
6.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检测特点。
7.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关于制动性能检测的具体要求:①制动力要求;②台试检测驻车制动时车辆载荷状态要求;③路试检测制动性能时的初速度;④制动稳定性检测时试车道宽度;⑤路试检测驻车制动性能指标及要求。
一.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指标汽车制动性能: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和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以及保证汽车长时间停驻坡道的能力。
能在短距离内停车;维持行驶方向稳定;下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汽车制动性能汽车制动力(台架);制动距离;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指标制动减速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协调时间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跑偏量(道路);同轴制动力平衡(台架)]1.汽车制动力汽车制动力:汽车制动时,通过车轮制动器的作用,地面提供的对车轮的切向阻力。
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最本质的因素,其大小和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技术状况以及轮胎和路面的附着条件有关。
2.制动距离制动距离:汽车在规定的道路条件、规定的初始车速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起至汽车停住时止汽车驶过的距离。
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最直观的指标。
3.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是指汽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按公式计算得到的减速度。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力具有等效意义,在制动过程中是变化的。
因此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中,采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Mean FullyDevelopment Deceleration )作为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指标。
()()b e 2e 2b S S 92.25v v --=MFDD 式中: MFDD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s 2;v b ——车辆的速度,即0.8v 0, km/h ;v e ——车辆的速度,即0.1v 0, km/h ;v o ——制动初速度, km/h ;S b ——试验车速从v 0到v b 时驶过的距离,m 。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流程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内容
检测方法
所需工具/设备
1
制动液检查
检查制动液液位和清洁度
目视检查
无
2
制动踏板检查
检查踏板反馈、灵敏度及行程
实际操作
无
3
制动器连接机构检查
检查连接机构是否松动或变形
目视检查+手动检查
扳手、螺丝刀等
4
驻车制动测试(空载)
在20%坡度上测试驻车制动效果
实地测试
坡度测试仪(可选)、秒表
5
制动效能检测(台试)
测定制动力、制动力平衡等参数
制动试验台检测
制动试验台
6
制动效能检测(路试)
测定制动距离、制动时间等
道路测试
五轮仪或减速度仪、秒表
7
制动方向稳定性检测
检测制动时车辆是否跑偏
道路测试
标线、障碍物设置
8
制动系统热衰退性检测
重复制动测试制动效能稳定性
道路测试/试验台模拟
道路或试验台、温度传感器
制动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制动性能检测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制动性能检测的操作流程,确保车辆制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适用于各类机动车辆的制动性能检测。
二、术语和定义1.制动距离:车辆在刹车开始到完全停止的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
2.制动力:车辆制动装置产生的制动效果。
3.制动平衡:车辆在刹车时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均衡。
4.制动灵敏度:车辆在刹车时制动装置给予的制动力的急剧程度。
5.制动温升:车辆制动装置在长时间制动中所产生的温度升高。
三、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1保证测试设备完好,并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
1.2根据车辆类型和制动系统的要求,调整和准备相应的测试设备和器材。
1.3安装测试设备,确保其稳定可靠。
2.刹车片和刹车液检测2.1检测刹车片磨损情况,确保刹车片厚度达到安全标准。
2.2检测刹车片的铁轨痕和裂纹情况,确保刹车片完好无损。
2.3检测刹车液的浓度、含水量和油液泄漏情况,确保刹车液符合标准要求。
3.制动力检测3.1将车辆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并保持车辆稳定。
3.2将测试设备安装在车辆上,并将传感器与制动系统连接。
3.3在合适的速度下,进行制动测试。
3.4记录测试数据,并计算出车辆的制动力。
4.制动距离检测4.1将车辆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并确保车辆处于静止状态。
4.2在合适的速度下,进行制动测试。
4.3测量车辆停止前所行驶的距离,并记录测试数据。
5.制动平衡检测5.1将车辆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并保持车辆稳定。
5.2将测试设备安装在车辆上,并将传感器与制动系统连接。
5.3在合适的速度下,进行制动测试。
5.4测量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情况,并记录测试数据。
6.制动灵敏度检测6.1将车辆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并保持车辆稳定。
6.2将测试设备安装在车辆上,并将传感器与制动系统连接。
6.3在合适的速度下,进行制动测试。
6.4测量制动操作时制动力的急剧程度,并记录测试数据。
7.制动温升检测7.1将车辆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并保持车辆稳定。
制动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制动性能检测操作规程制动性能检测操作规程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制动性能检测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和指导制动性能检测工作,保证车辆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并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制动性能数据。
1.2 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制动性能检测的车辆,包括机动车辆、摩托车辆等。
二、检测设备和仪器标准2.1 检测设备制动性能检测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检测设备,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2.2 仪器标准检测所使用的仪器应进行校准,并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测环境3.1 检测场地制动性能检测应在平坦、无杂物的水平地面上进行,确保车辆能够顺利制动。
3.2 温度和湿度检测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四、检测步骤4.1 准备工作将车辆停放在平稳的地面上,并确保车辆制动系统正常运行。
4.2 制动性能参数检测4.2.1 刹车踏板行程检测通过踏下制动踏板观察踏板行程是否正常,确保行程符合标准要求。
4.2.2 刹车灵敏度检测以适当的速度行驶并突然加力刹车,观察车辆制动反应是否灵敏,确认刹车灵敏度达到标准要求。
4.2.3 制动机械效率检测按照规定的速度进行制动,并记录制动前后速度差,计算出制动机械效率。
4.2.4 制动力分配检测以适当的速度行驶并制动,观察各车轮的制动力分配是否合理,确认制动力分配达到标准要求。
4.2.5 制动衰减检测以适当的速度行驶并制动,观察制动性能是否衰减,确认制动衰减率符合要求。
4.2.6 制动制动距离检测以适当的速度行驶并制动,记录制动距离,确保制动距离符合标准要求。
4.3 数据处理与记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方便后续参考和比对。
五、检测结果评定根据车辆制动性能检测的各项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
如果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则该车辆制动系统性能合格;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维修和调整。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1 路试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1.1 路试检验制动性能应在平坦(坡度不应大于 1 % )、干燥和清洁的硬路面(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 )上进行。
C1.2 在试验路面上画出表 3 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的边线,被测机动车沿着试验车道的中线行驶至高于规定的初速度后,置变速器于空档(自动变速的机动车可置变速器于D 档) ,当滑行到规定的初速度时,急踩制动,使机动车停止。
C1.3 用制动距离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采用速度计、第五轮仪或用其它测试方法测量机动车的制动距离,对除气压制动外的机动车还应同时测取踏板力(或手操纵力) 。
C1.4 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采用能够测取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 )和制动协调时间的仪器测量机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 ) 和制动协调时间,对除气压制动外的机动车还应同时测取踏板力(或手操纵力) 。
C2 台试制动性能检验方法C2.1 用滚筒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滚筒式制动检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及油污,滚筒表面当量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5。
驾驶员将机动车驶上滚筒,位置摆正,置变速器于空档。
启动滚筒,在 2 s 后测取车轮阻滞力;使用制动,测取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左右轮制动力差和各轮制动力的最大值,并记录左右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允许在机动车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或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或作用力不计入轴荷) 。
在测量制动时,可以采取防止机动车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当采取上述方法之后,仍出现车轮抱死并在滚筒上打滑或整车随滚筒向后移出的现象,而制动力仍未达到合格要求时,应改用本标准中规定的其它方法进行检验。
C2.2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制动检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及油污,平板表面附着系数不应小于 0.75 。
驾驶员将机动车对正平板制动检验台,以 5 km/h ~ 10 km/h 的速度 (或制动检验台制造厂家推荐的速度)行驶,置变速器于空档(自动变速的机动车可置变速器于 D 档),急踩制动,使机动车停止,测取 7.14 所要求的参数值。
4.2._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与评价指标一、台试检验制动性能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主要检测项目:(1)制动力;(2)制动力平衡要求;(3)车轮阻滞力;(4)制动协调时间。
2 制动性能检测方法(1)用反力式滚筒试验台检验制动试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即油污。
驾驶员将车辆驶上滚筒,位置摆正,变速器置于空档,启动滚筒,使用制动,测取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并记录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以避免车轮抱死,允许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和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和作用力不计入轴荷;也可采取防止车轮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2)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检验制动试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或油污。
驾驶员以5km/h~10km/h的速度将车辆对正平板台并驶上平板,置变速器于空档,急踩制动,使车辆停住,测得的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
3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技术要求(1)(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车轴制动力的要求见表4-1。
表4-1车辆类型制动力总和整车质量的百分比%前轴制动力于轴荷的百分比%空载满载 汽车、汽车列车605060*注:空、满载状况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
(2)制动力平衡要求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比较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于后轴不得大于24%。
(3)车轮阻滞力汽车和无轨电车车轮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荷5%。
(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验车辆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了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
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5)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限制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对单车不得大于0.8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动性能检测报告
制动性能的概念:
车辆在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和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以及保证汽车长时间停驻坡道的能力。
制动性能检测的意义:
制动性能对所有车辆都极其重要,它关系到人的安全,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我们常常说开车要小心,要珍爱生命,对于司机来说,开车小心并保护好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他们的职责,但是假如他们开车没问题而问题出在车本身的性能而造成交通事故呢,所以对于车的制动性能检测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制动系常见故障
1、制动失效。
即制动系出现了故障,完全丧失了制动能力。
2、制动距离延长,超出了允许的限度。
3、制动跑偏。
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制动时,转向车轮发生自行转动,使汽车产生偏驶的现象。
由于汽车制动时,偏离了原来的运行轨迹,因而常常是造成撞车、掉沟,甚至翻车等事故的根源,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引起跑偏的因素,就制动系而言,一是左右轮制动力不等;二是左右轮制动力增长速度不一致。
其中特别是转向轮,因此要对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左右轮制动力差作出规定,且对前后轴车轮的要求不同。
4、制动侧滑。
汽车制动时,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的车轮发生横向滑动,这种现象称为制动侧滑。
汽车在水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出现侧滑现象较多。
尤其是在上述路面上紧急制动时,更容易出现侧滑,造成汽车甩尾,甚至原地转圈,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车轮抱死与制动侧滑有如下关系:
a.前轮抱死拖滞,后轮不制动时,汽车按直线行驶,处于稳定状态。
但此时前轮失去控制转向的作用。
b.后轮抱死拖滞,前轮无制动,当车速超过25km/h时,汽车后轴严重侧滑,处于不稳定状态。
c.当车速较高(例如50km/h以上)时,如果后轮比前轮提前0.5s
以上的时间先抱死,汽车后轴侧滑,也是一种不稳定状态。
d.车轮抱死拖滞时,路面越滑,制动时间越长,侧滑也越严重。
解决制动侧滑最有效的方法,是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ABS)。
5、制动拖滞。
在行车中,踩下制动踏板使用制动后,再抬起制动踏板,不能迅速解除制动的现象叫制动拖滞。
制动拖滞会耽误随后的起步行驶。
当今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介绍:
制动检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按检验台支撑车轮形式不同,可分为滚筒式和平板式
两类;按检测参数不同,可分为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测制动减速度式和综合式四种;按检验台的测量、指示装置、传递信号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力式和电气式三类;目前国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所用制动检验设备多为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和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惯性式防抱死制动检验台但价格昂贵,短期内难以普及应用。
此次报告将详细的介绍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
1.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
首先是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结构简图:
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结构简图
原理:首先它由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套对称的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和一套指示、控制装置组成。
每一套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由框架(多数试验台将左、右测试单元的框架制成一体)、驱动装置、滚筒组、举升装置、测量装置等构成。
对于制动性能检测主要参数有:制动力(为了使行驶中的汽车能够减速或停车,必须由路面对汽车作用一个与其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来
消耗汽车的动能,使汽车产生减速度,达到降低其行驶速度以至停车的目的这个外力)、制动减速度(反映制动时汽车速度降低的快慢)、制动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车辆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车辆停住时止,车辆驶过的距离)和制动时间(制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