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
最新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补语与谓语中心课件ppt
这几天 || 闷 极 了。 —< >
这雨 || 来 得 猛极 了。 —< >
这拦河坝 || 坚固 得 很。 —— < >
这部电影 || 拍 得 很精彩。
—<
>
他的汗 || 已经湿 透 了 | 裤腰。 (老舍《骆驼祥子》)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补语与谓语中心
• 四、补语的语义类型 之 状态补语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补语与谓语中心
• 八、补语与谓语中心的切分及其标示方法
将下列句子中的补语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分别用 < > 和 — 标 示出来,并标明其构成:
[示例一]
他的跑步速度一天天地快起来了。
他的跑步速度 || 一天天地快 起来 了。 —< >
状中短语 趋向动词
—<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补语与谓语中心
• 七、补语与谓语中心 补充练习
将下列句子中的补语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分别用 < > 和 — 标 示出来,并标明其构成: 1,中国的经济一天天地好起来。 2,老师来到同学们中间。 3,他常常跟同学争论得面红耳赤。 4,哥哥在机场等了你三个小时。 5,雷锋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6,在我们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7,嗓子眼儿干得直冒烟儿。 8,他吓得站也站不稳。 9,他感动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0,我昨天整整看了一天书。 11,这句话摘自鲁迅的《故乡》。 12,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形容词性词语。
• 三、补语的构成
现代汉语语法第五节:句法成分 PPT课件
二、动语、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由动词性词语 构成。动语可以单独由动词充当,例如: 我们相互交流过学术观点。更常见的动 语是由动词带上补语构成,例如:她昨 夜哭湿了一个枕头。
LOGO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由名词短语和谓词性短 语构成。 1、名词性宾语。
(2)数量词或数词作主语,一般是在表示数量关系的句子里,或者 它所指的事物在上 文出现过或下文要出现的或是不言而喻的。例
①一斤‖是500 ②(他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小说集,一本‖是论文集。 (3)动词作主语,谓语一般具有描写或判断性质,谓语或谓语中心 常由形容词或表示 开始、停止、判断、使动、应该等意义的动词 充当。例如: ①翻译‖ ②浪费‖可耻
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析句法:
主要采取从大到小分析法,优点是充分揭示层次 性,反映语言结构的本质属性;缺点是不讲关系,不 顾格局,战地面积大,不实用也不太科学。
传统语法是中心词分析法,找六大成分并且再
找中心词,优点是确定成分,反映语言结构的基本 格局;缺点是所有成分处于同一个平面上,难以反 映出层次性。
LOGO
运动场上龙腾虎跃。 校园里十分热闹。
八点十分,我们到达了西山。 今天参加数学建模比赛。
内心深处非常激动。
今天泼水节。
2.句首的处所名词如果动作的承受者,在句中作主语。这类 句子多含有被动的意味,可以加“被”意思基本不变。
书房里(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头上(被)打了一个洞,鲜血直流。 3.句首的时间处所名词本身是谓语动词陈述的对象,在句中 作主语。 二十一世纪向人类提出了新的挑战。
LOGO
主语
句
一般成分
主要成分 次要成分
谓语(连带成分) 述语 定语----中心语 宾语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单句句型与句式之主谓句
那位女教师 || 品格正直。→ That woman teacher is upright .
什么困难 || 我都不怕。 → I am not afraid of any difficulties.
在许多情况下,汉语的主谓谓语句译成英语,都调整为“主语 • 系 词 • 表词”结构。
•
在英语的口语中,有时会出现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 四、主谓谓语句
• 3,主谓谓语句句法结构的语义系列
• 主谓谓语句的句法结构的语义系列主要有:
受事 || 施事 + VP
如:这件事情 || 谁 都不知道。
施事 || 受事 + VP
如:他 || 什么话 都敢说。
领属 || 被领属 + AP/VP/NP
NP || NP + AP 如:珠江三角洲 || 形势 大好。
NP || NP + NP 如:榴莲 || 一斤 十块钱。
•
这些是主谓谓语句的句法结构系列的基本式。在基本式的基础上,主
谓谓语句的句法结构系列,可以形成横向和纵向两种扩展式:
• A,主谓谓语句句法结构系列的横向扩展式(以NP || NP + VP 为例): NP || NP + VP, || NP + VP , || NP + VP, || NP + VP …… 如: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 四、主谓谓语句
• 1,定义 凡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统称为主谓谓语句。例如:
生活上的事 || 你不必操心。
(
)== —————
(陶承《我的一家》)
张治 || 本来 日子倒也能过。 [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 二、形容词(性)谓语句
这一功能的形容词谓语句,还能够表达讲话人对自我的评判。如: 今天我 || 很高兴。 最近几个月以来,我 || 十分不如意。 • 3,形容词谓语句的表意功能 , B,描写性的形容词谓语句 这一功能的形容词谓语句,主要由描述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 它主要是说话人对某人、某事或某物进行描述。如: 这里的黎明 || 静悄悄。 田野里的庄稼 || 油绿油绿的。 房间里 || 干干净净的。 书架 || 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 二、形容词(性)谓语句
• 3,形容词谓语句的表意功能 , C,叙述性的形容词谓语句 这一功能的形容词谓语句,具有类似动词的叙述作用,主要是叙述 主语发生某些变化,例如: 风 || 暖了,树 || 青了,(清明到了)。 突然,天空 || 暗了下来。 毛竹 || 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பைடு நூலகம்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 二、形容词(性)谓语句
• 4,形容词谓语句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 , 形容词谓语句 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④谓语由中补短语构成,就需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谓 语中心-补语。例如: 院子里 || 静得出奇。 — < > 昨天的 那场 足球赛 || 精彩 极了。 ( )( ) ===== ——<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 一、名词(性)谓语句
• 4,名词谓语句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 , 名词谓语句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③如果在主语的位置上出现定中短语,就必须分化出定语-主语中心。 如: 这 鱼塘 || 清一色的鲫鱼。 ( )=== 这 小 女孩 || 大大的眼睛,深深的酒窝,短短的小辫儿。 ( ) ( ) ===
现代汉语语法学第七章关于层次分析法及有关问题
(一)句法组合的层次性 (二)层次分析法 (三)对汉语一些特殊结构的处 理 (四)广义同构和狭义同构 (五) 对两种分析法的评论 1、中心词分析法
(1)基本原则
①句子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 的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词与句子成分发生直接关系,短语 中只有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可以直接充当 句子成分。
(2)局限性: ①层次分析法无法揭示句法结 构内部的深层语义关系。例如: 鸡不吃了 |_||_____| 主谓关系 |_||_| 状中关系 ②不易于归纳句型,对长句较 难检查出毛病。
(4)中心词分析法的局限性: ①应用范围有限。 ②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③语义理解容易偏差 。 ④ 短语在句中的位置没有了。
一、句法组合的层次性 二、层次分析法 三、对汉语一些特殊结构的处理 四、对两种分析法的评论 1、中心词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
(1)优越性: ①注意到了句子构造的层次 性; ②有效地分化了歧义句; ③有一贯性。
一、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 二、句法结构的扩展和替换 三、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和层次分析法
(一)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一个句法结构是由若干个词组成 的一个序列,这个序列表面上呈线性 状态。其实,它的内部组织是有层次 性的。它是由小到大,有密到疏,有 层次地进行组合的。句法结构的这种 一层一层地组合起来的特点,就是句 法结构的层次性。
(一)句法组合的层次性 (二)层次分析法 1、什么是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 片断(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的 一种方法。又叫直接组成成分分析) 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把一个语言片段分 出许许多多的大小不同的片段,如果把一个 大片断包含的小片断叫做“成分”;小片断合 成的大片断叫做“组合”。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知识课件
一、句子和句法成分 二、主语和谓语 三、述语和宾语、补语 四、定语、状语和中心语 五、独立语
一、句子和句法成分
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 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 包括:主语、谓语、述语、宾语、定语、 状语、补语、中心语。 句法成分具有层次性,配对性。 句子还有特殊成分——独立成分。
(二)定语和中心语
1.定语的构成 大多数实词、短语都可以充当定语。 2.中心语的构成 定语所修饰的中心语,大多数是NP。VP有时也 可以作中心语,不过定中之间一般要加“的”: 张先生的光临为婚礼增添了欢乐。(主语) 因为你是有钱人,所以你不知道穷人的辛酸。 (宾语)
3.定语的标记“的”
五、独立语
(一)什么是独立语 比较:①你看那篇文章了吗? ②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还能不管?
△ △
(引起对方注意)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 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为句 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 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
独立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在句中处于游 离状态。如: 我看,这个问题不必讨论了。 这个问题,我看,不必讨论了。 这个问题不必讨论了,我看。 (“我看”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
(三)状语和中心语
1.状语的构成 ①副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可以作状语 非常多、常常去、认真考虑、(他)为人 民谋幸福 ②谓词性短语有时也可以作状语 抢着参加、哭着说、满怀信心地向前走 ③部分量词短语和部分名词也可以作状语 两口喝完、一次吃掉、明天见、电话联系、 屋里谈、沙发上坐
对《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语法章的几点认识
对《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语法章的几点认识作者:杨静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8期【摘要】本文对《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的语法一章进行了评述。
作者认为,《新编现代汉语》语法章展示了教学语法和专家语法的有效结合,注重语法事实的描写和解释,力求提高学生解决语法问题的实际能力,充分体现了新时期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
【关键词】《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语法章《新编现代汉语》(张斌先生主编)是一部立足21世纪语言学的新发展,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的新要求,充分展现新时期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的新教材。
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言“一种教材的优劣,主要看它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这部教材在这方面的用力颇深,表现了编写者勇于创新,力求真正提高学习者实际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远见卓识。
眾所周知,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语法一章几乎占了现代汉语教学总课时量的二分之一,因此,语法一章编写的成功与否,几乎决定着整个教材编写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几乎决定着这门课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
较之与其他同类教材,《新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新编》)在这一章的编排上尤其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
一、教学语法和专家语法的有效结合,体现语法研究的新成果由于对象不同,研究目的不同,便存在着各种语法,一般来说,专家语法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律的体系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通则,对语法的系统和语法的规律做出理论的概括和说明,它的特点是往往借助新的理论,刻意求新,力求发现语言中尚未发现的规律,以能指导人们对语言的更准确的运用为主旨。
但同时又可能会出现陷于主观而只成为一家之言的倾向。
教学语法又称“学校语法”,它是利用理论语法科学研究的成果,专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语法。
因此,教学语法是为了有利于学生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其根本目的是在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语言技能。
教学语法通常表现出较强的实用价值,但同时又可能因为缺乏创新和发展而表现出知识结构陈旧,无法适应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和语言现象的新变化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第四节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语法:第四节句法结构第四节句法结构(上)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香港"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一,句法结构的分类(一)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1,主谓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3,偏正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4,补充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5,联合结构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A,同位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B,连动结构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C,兼语结构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D,紧缩结构两个成分之间常有关联词语连接,其间有并列,递进,假设,条件等复句所具有的语义关系.例如:不是阻碍而是推动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你不说我也知道非去不可走了怎么办越来越好(二)从句法结构与别的词或句法结构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上看,大致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的.1,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炒菜的锅"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可以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炒菜的锅坏了",也可以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我要买炒菜的锅".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包括:A,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高高的白杨树新生事物我们的家园新书B,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老人的幸福内心的痛苦第三者的出现他的演出C,以体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北京,上海和南昌今天或明天这个和那个语言文学D,"的"字结构.例如:老李的走在最前面的我的新的E,同位结构.例如:首都北京队长李明工人周大勇我们的数学老师王宁2,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经常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主要包括:A,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踏实地工作能够克服非常紧张最快B,以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边说边笑讨论并通过平凡而伟大美观大方C,动宾结构和补充结构分析情况打排球放好走出去D,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上山采药开车去那儿请他跑一趟让我进去E,主谓结构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例如:大家讨论他很了解身体很好队伍整齐句法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例如,"心灵的窗户"这个句法结构,从内部结构关系看,是偏正结构;从外部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是体词性句法结构.此外,还有一种修饰性句法结构,它的特点是不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类结构主要包括介宾结构和数词与动量词组成的数量结构.例如,"关于改革的讨论""把东西拿走""去一趟".二,句法结构的组合句法结构是词与词的组合,但并不是任何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放在一起都能组合.它们的组合是有条件的;要构成各种句法关系还必须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一)组合的条件词与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们的组合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1,语义上语义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在语义上要能互相搭配,要合乎事理,合乎习惯.例如可以说"吃菜""天黑了",不可以说"吃石头""天大了";可以说"很白""很高兴",不可以说"很雪白""很高高兴兴",为什么因为"吃石头""天大了"不合乎事理,"雪白""高高兴兴"本身已包含了程度,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这些也能从逻辑事理上去解释.有的组合只能从语言习惯上加以解释.例如可以说"吃香""喝西北风",不可以说"吃甜""喝东北风",这只能从习惯上去解释."吃香""喝西北风"是约定俗成的,为大家所承认.而"吃甜""喝东北风"不合习惯,因而也就不能成立.又如,"好热闹"与"好不热闹"意思一样,都是"很热闹"的意思.这种肯定式怎么与否定式的意思一样呢这都只能从语言习惯上找原因.2,语法上语法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例如可以说"偶然事件""进行讨论",不可以说"偶尔事件""进行电影",这是因为:"事件"是名词,只能受形容词的修饰,不能受副词的修饰;"进行"要求带动词性词语作宾语,不能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二)组合的手段词与词的组合会产生主谓,动宾,偏正等句法关系,而要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必须借助一定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汉语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语序和虚词.1,语序语序指词与词组合的次序.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不是随便组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才能产生特定的句法关系.例如"新年好"是主谓关系,"好新年"则是偏正关系;"客来了"是主谓关系,"来客了"则是动宾关系.另外要注意,有的句法结构改变内部词的次序后,句法关系不变,这种次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或语用上的需要.例如,"竹叶粽子"和"粽子竹叶"句法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只是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相同,这种语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又如:A,在篮球场上,甲突然发现乙脸色苍白,直冒虚汗,便脱口而出"怎么了,你 "B,我刚买到一本散文集,秦牧的.A句正常情况下的语序是"你怎么了 "B句正常的语序是"我刚买到一本秦牧的散文集".A句不用正常的语序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急迫心情,B句修饰语后置是为了突出修饰部分.A,B两句虽然改变了语序,但与正常语序的句法关系相同.它们跟正常的语序不同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2,虚词虚词也是表达句法关系的常用手段.偏正结构的偏项与正项有时要用"的"或"地",如"美丽的草原""公开的秘密""全面地掌握""深刻地领会".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常用"和""或""并""而"连接,如"名词和代词""今天或明天""讨论并通过""纯洁而高尚".补充结构的正项与后补成分之间有时用"得",如"好得很""急得要命""听得入迷".(三)偏正结构和结构助词"的""的"是体词性偏正结构中最常用的虚词.偏项与正项之间有时必须用"的",如"吃的东西""父亲的母亲",其中的"的"不可少;有时用不用"的"似乎有灵活性.如可以说"好的天气""学习的时间",也可以说"好天气""学习时间"."的"在偏正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区别偏正关系和其他关系.例如:A,高山湖泊高山的湖泊B,写文章写的文章C,我们工人我们的工人D,敌人进攻敌人的进攻A区别偏正关系与联合关系,B区别偏正关系与动宾关系,C区别偏正关系与同位关系,D区别偏正关系与主谓关系.2,强调偏项的修饰性或领属性.例如:A,折叠椅子折叠的椅子秘密武器秘密的武器历史事实历史的事实他哥哥他的哥哥国防建设国防的建设办公制度办公的制度B,日本西瓜日本的西瓜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英国朋友英国的朋友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上述例子里,用"的"和不用"的"同样表示偏正关系.区别在于:A组不用"的"的,整个结构结合得非常紧密;用上了"的",偏项的修饰性就明显加强了.B组的"的",作用在于区别领属关系和非领关系.不用"的"的,偏项和正项结合非常紧密,可以看作固定结构,用"的"的,强调偏项的领属性.用日本西瓜种子种植的西瓜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可以叫"日本西瓜",不一定是日本出产的,而"日本的西瓜"则是日本出产的.按照苏州园林的特色设计建造的园林,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叫"苏州园林".而"苏州的园林"则是在苏州."英国朋友"指英国人,而"英国的朋友",则是指英国人的朋友,即其他国家的人."孩子脾气"意思是象小孩一样的脾气,而"孩子的脾气"中的孩子则是定指的,指某个或某些孩子的脾气.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必须有相对格式.如果没有相对格式,也就谈不上区别作用.如"医院商店"与"医院的商店""我老张"与"我的老张""转让技术"与"转让的技术"在现实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是相对的格式.但是"男孩女孩""首都北京"就没有相对的格式"男孩的女孩""首都的北京".没有相对的格式,也就无所谓区别了.强调修饰或领属性,必须有平行的格式.没有平行的格式,也就显示不出强调作用.如"木头房子"与"木头的房子""南丰蜜桔"与"南丰的蜜桔"在现实语言中也都是存在的,它们是平行格式.而"过桥米线"(昆明一种小吃),"狗不理包子"(天津的一种包子)等就没有平行的格式,不存在"过桥的米线""狗不理的包子"这样的说法.没有平行格式,也就无所谓强调不强调了.在没有相对格式和平行格式的情况下,就只有非用不可或不能用的规律了.形容词前面有副词修饰,"的"非用不可.如"很好的天气"不能说成"很好天气".偏项为主谓结构时,"的"非用不可.如"他学习的房间""麦子黄了的时节",其中的"的"不可省.正项为名词,偏项为数量结构(不重叠的)时,不用"的",如"一本词典""一斤白菜".(四)联合结构的组合1,组合条件从结构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词性,功能的制约: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结构和功能都一致.例如:学习并讨论(动词+动词)语言文学(名词+名词)坚强而自信(形容词+形容词)一张张的笑脸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结构+体词性偏正结构) 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结构相同,有时只要功能相同或相当,即使结构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也可以组合.例如:A,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结构+动宾结构)B,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无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兼语结构)C,他是一位生活在群众中的,热爱人民群众的武警干部.(补充结构+动宾结构)上例AC句中联合结构的组合项虽然词性,结构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而可以相互组合.从语序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制约.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顺序,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例如:A,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教学大纲.(按时间顺序排列)B,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顺序)C,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D,那些曾经观望,怀疑,摇头的同志,只要尊重事实,就会在生活本身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排列)E,一个看来瘦削恬静,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按感知的过程排列)F,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崭新课题.(按感知过程排列)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位和正反等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上在前,下在后;左在前,右在后;肯定在前,否定在后.固定结构的语序也不能随便变动.例如: 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按主次排列)B,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 C,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次序排列)D,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相当于固定结构)E,小张小刘下冰湖抢救落水小孩.(作者强调的重点是"小张",变动顺序则会改变原意)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例如: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桃儿,杏儿,梨儿"的排列顺序受到上文"桃树,杏树,梨树"的制约,不可变动)B,(现在,人们再不用处在某种气氛的压抑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厅里透露几句声明不要外传的真话,在私人房间里才掏出全部的心里话了.)而是可以在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议论国家的大事.("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排列顺序也是受到上文的制约,不可变动.)从内容上看,联合结构的结合项概念大小和分类角度必须一致,不能相互包含,相互交叉.例如:A,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去了信心.("天险"与"雪山""大渡河"概念大小不一致,不能组合.)B,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青年"与"妇女","青年和妇女"与前面三个组合项概念交叉,互相包含,不能组合.)2,连词"并,而,和,或"动词的联合,可以用"并"连接,如"审议并通过".形容词的联合,可以用"而"连接,如"少而精""美而秀雅""单纯而伟大".名词的联合,可以用"和"连接,如"老师和同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还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连接动词,一般需要共管一个宾语或者有共同的状语.连接形容词,一般需要有共同的状语.例如: A,我还要说明和补充几句.B,我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C,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并列的两项之间有时也可以不用"和".如"方针政策""语音语法".但如果不用"和"会产生歧义,那就非用不可.如"学生家长"可以理解为"学生和家长",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家长".并列成分不止两项时,习惯上只用一个"和",放在末两项之间,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如果并列的几项是可以分组的,可让"和"与顿号用来表明分组的并列关系.如"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理论和实践,政治和经济"."或"表示选择关系,可以连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如"男同志或女同志""同意或反对""正确或错误"._三,句法结构成分句法结构内部的组合项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归为主谓,动宾,偏正,补充等关系,承担这些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句法成分.主谓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成分)有主语和谓语,动宾关系的关系项有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偏正关系的关系项有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补充关系的关系项有补语和补语中心语.严格地说,句法成分有上述十种,分别配成五对.但为了简化关于句法成分的内容,通常只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种句法成分,在词组里是词组成分,在句子里是句子成分.(一)主语1,主语的类型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处所等.例如: 他吃了西瓜(施事)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那个筐子啊,只能装白菜(工具)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墙上挂着一幅画(处所)从构成材料上看,主语的可以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最常见的是体词性词语(特别是名词)充当主语.例如:A,老师马上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子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普遍,而有一定的限制.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使"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例如:A,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容易C,干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要E,谦逊是一种美德F,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1)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括代名词,下同)一样,也可以作主语.例如:A,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屋里能住十个人(处所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同人物名词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例如: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小王"作主语,"昨天"作状语)B,这里我们放了很多书("我们"作主语,"这里"作状语)(3)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人物名词三者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都作状语.例如:昨天学校里学生放了假.("学生"作主语,"昨天""学校里"作状语)(4)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出现,而人物名词不出现,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一起作主语,也称时地双主语.例如:A,去年世界上发生几件大事("去年"和"世界上"都作主语)B,半夜楼上一声巨响("半夜"和"楼上"都作主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表示时间,处所的副词和介宾结构一律不能作主语,它们只能作状语,例如:A,刚刚走了("刚刚"作状语)B,在上周走的("在上周"作状语)C,在门市部上班("在门市部"作状语)第二,如果主语(人物名词)省略了,不要误把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当作主语.例如:A,(你什么时候走 )今天走.B,(我们一起商量一点事儿,)屋里坐吧.C,(我们)明天见.A例省略了主语"我",B例C例省略了主语"我们".(二)谓语谓语和主语相对,表达陈述的内容,能回答"怎么样/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从构成材料上看,谓语有谓词性的,也有体词性的.最常见的是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例如:A,会议开始了(动词作谓语)B,主席作报告(动宾结构作谓语)C,秋收即将结束(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D,我们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E,大伙儿坐在台前看表演(连动结构作谓语)F,我们选他当代表(兼语结构作谓语)G,这酒劲儿大(主谓结构作谓语)H,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形容词作谓语)体词性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肯定形式.例如:A,他广东人B,这间屋子三扇门C,今天星期三D,他厚脸皮E,那个战士挺高的个儿体词性谓语有的表示判断,如例A;有的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如例B,C;有的是描写性的,如例D,E.由时间名词,数量结构或数量名结构构成的谓语,其前面可以出现副词,例如:A,今天刚星期三B,今天都星期三了C,每人刚好两本D,他才二十岁E,这间屋子就三扇门(三)宾语1,宾语的类型宾语是动词性成分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能够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宾语与动词性成分相对待.从语义上看,宾语可以是动作的受事,施事,工具,处所,结果等.例如:A,他读英语(受事)B,我家里来了客人(施事)C,他写毛笔(工具)D,我住四楼(处所)E,发明计算机(结果)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各种各样的宾语,如"打球"的"打",就可以有:"打篮球,打半场,打联防,打主攻手,打时间差,打短平快,打奥运会,打北京队,打决赛,打世界冠军"等等,其中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从充当宾语的材料看,宾语可以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类.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当还是谓词性词语充当取决于支配它的动词.有的动词要求带体词性宾语,如"提高水平""培养人才""买书""来了三个人".有的动词要求带谓词性宾语,如"感到难受""显得高兴""主张改革""严加防范""加以批判""予以打击".有的动词既可以带体词性宾语,又可以带谓词性宾语.例如:。
(完整版)《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香港"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一句法结构的分类(一)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1主谓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3偏正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5联合结构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A同位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B连动结构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D紧缩结构两个成分之间常有关联词语连接其间有并列递进假设条件等复句所具有的语义关系.例如:不是阻碍而是推动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你不说我也知道非去不可走了怎么办越来越好(二)从句法结构与别的词或句法结构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上看大致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的.1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炒菜的锅"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可以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炒菜的锅坏了"也可以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我要买炒菜的锅".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包括:A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高高的白杨树新生事物我们的家园新书B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老人的幸福内心的痛苦第三者的出现他的演出C以体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北京上海和南昌今天或明天这个和那个语言文学D"的"字结构.例如:老李的走在最前面的我的新的E同位结构.例如:首都北京队长李明工人周大勇我们的数学老师王宁2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经常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主要包括:A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踏实地工作能够克服非常紧张最快B以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边说边笑讨论并通过平凡而伟大美观大方C动宾结构和补充结构分析情况打排球放好走出去D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上山采药开车去那儿请他跑一趟让我进去E主谓结构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例如:大家讨论他很了解身体很好队伍整齐句法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例如"心灵的窗户"这个句法结构从内部结构关系看是偏正结构;从外部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是体词性句法结构.此外还有一种修饰性句法结构它的特点是不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类结构主要包括介宾结构和数词与动量词组成的数量结构.例如"关于改革的讨论""把东西拿走""去一趟".二句法结构的组合句法结构是词与词的组合但并不是任何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放在一起都能组合.它们的组合是有条件的;要构成各种句法关系还必须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一)组合的条件词与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们的组合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1语义上语义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在语义上要能互相搭配要合乎事理合乎习惯.例如可以说"吃菜""天黑了"不可以说"吃石头""天大了";可以说"很白""很高兴"不可以说"很雪白""很高高兴兴"为什么因为"吃石头""天大了"不合乎事理"雪白""高高兴兴"本身已包含了程度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这些也能从逻辑事理上去解释.有的组合只能从语言习惯上加以解释.例如可以说"吃香""喝西北风"不可以说"吃甜""喝东北风"这只能从习惯上去解释."吃香""喝西北风"是约定俗成的为大家所承认.而"吃甜""喝东北风"不合习惯因而也就不能成立.又如"好热闹"与"好不热闹"意思一样都是"很热闹"的意思.这种肯定式怎么与否定式的意思一样呢这都只能从语言习惯上找原因.2语法上语法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例如可以说"偶然事件""进行讨论"不可以说"偶尔事件""进行电影"这是因为:"事件"是名词只能受形容词的修饰不能受副词的修饰;"进行"要求带动词性词语作宾语不能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二)组合的手段词与词的组合会产生主谓动宾偏正等句法关系而要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必须借助一定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汉语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语序和虚词.1语序语序指词与词组合的次序.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不是随便组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才能产生特定的句法关系.例如"新年好"是主谓关系"好新年"则是偏正关系;"客来了"是主谓关系"来客了"则是动宾关系.另外要注意有的句法结构改变内部词的次序后句法关系不变这种次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或语用上的需要.例如"竹叶粽子"和"粽子竹叶"句法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只是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相同这种语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又如:A在篮球场上甲突然发现乙脸色苍白直冒虚汗便脱口而出"怎么了你"B我刚买到一本散文集秦牧的.A句正常情况下的语序是"你怎么了"B句正常的语序是"我刚买到一本秦牧的散文集".A句不用正常的语序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急迫心情B句修饰语后置是为了突出修饰部分.AB两句虽然改变了语序但与正常语序的句法关系相同.它们跟正常的语序不同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2虚词虚词也是表达句法关系的常用手段.偏正结构的偏项与正项有时要用"的"或"地"如"美丽的草原""公开的秘密""全面地掌握""深刻地领会".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常用"和""或""并""而"连接如"名词和代词""今天或明天""讨论并通过""纯洁而高尚".补充结构的正项与后补成分之间有时用"得"如"好得很""急得要命""听得入迷".(三)偏正结构和结构助词"的""的"是体词性偏正结构中最常用的虚词.偏项与正项之间有时必须用"的"如"吃的东西""父亲的母亲"其中的"的"不可少;有时用不用"的"似乎有灵活性.如可以说"好的天气""学习的时间"也可以说"好天气""学习时间"."的"在偏正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区别偏正关系和其他关系.例如:A高山湖泊高山的湖泊B写文章写的文章C我们工人我们的工人D敌人进攻敌人的进攻A区别偏正关系与联合关系B区别偏正关系与动宾关系C区别偏正关系与同位关系D区别偏正关系与主谓关系.2强调偏项的修饰性或领属性.例如:A折叠椅子折叠的椅子秘密武器秘密的武器历史事实历史的事实他哥哥他的哥哥国防建设国防的建设办公制度办公的制度B日本西瓜日本的西瓜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英国朋友英国的朋友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上述例子里用"的"和不用"的"同样表示偏正关系.区别在于:A组不用"的"的整个结构结合得非常紧密;用上了"的"偏项的修饰性就明显加强了.B组的"的"作用在于区别领属关系和非领关系.不用"的"的偏项和正项结合非常紧密可以看作固定结构用"的"的强调偏项的领属性.用日本西瓜种子种植的西瓜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可以叫"日本西瓜"不一定是日本出产的而"日本的西瓜"则是日本出产的.按照苏州园林的特色设计建造的园林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叫"苏州园林".而"苏州的园林"则是在苏州."英国朋友"指英国人而"英国的朋友"则是指英国人的朋友即其他国家的人."孩子脾气"意思是象小孩一样的脾气而"孩子的脾气"中的孩子则是定指的指某个或某些孩子的脾气.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必须有相对格式.如果没有相对格式也就谈不上区别作用.如"医院商店"与"医院的商店""我老张"与"我的老张""转让技术"与"转让的技术"在现实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是相对的格式.但是"男孩女孩""首都北京"就没有相对的格式"男孩的女孩""首都的北京".没有相对的格式也就无所谓区别了.强调修饰或领属性必须有平行的格式.没有平行的格式也就显示不出强调作用.如"木头房子"与"木头的房子""南丰蜜桔"与"南丰的蜜桔"在现实语言中也都是存在的它们是平行格式.而"过桥米线"(昆明一种小吃)"狗不理包子"(天津的一种包子)等就没有平行的格式不存在"过桥的米线""狗不理的包子"这样的说法.没有平行格式也就无所谓强调不强调了.在没有相对格式和平行格式的情况下就只有非用不可或不能用的规律了.形容词前面有副词修饰"的"非用不可.如"很好的天气"不能说成"很好天气".偏项为主谓结构时"的"非用不可.如"他学习的房间""麦子黄了的时节"其中的"的"不可省.正项为名词偏项为数量结构(不重叠的)时不用"的"如"一本词典""一斤白菜".四)联合结构的组合1组合条件从结构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词性功能的制约: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结构和功能都一致.例如:学习并讨论(动词+动词)语言文学(名词+名词)坚强而自信(形容词+形容词)一张张的笑脸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结构+体词性偏正结构)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结构相同有时只要功能相同或相当即使结构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也可以组合.例如:A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结构+动宾结构)B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无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兼语结构)C他是一位生活在群众中的热爱人民群众的武警干部.(补充结构+动宾结构)上例AC句中联合结构的组合项虽然词性结构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而可以相互组合.从语序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制约.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顺序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例如:A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教学大纲.(按时间顺序排列)B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顺序)C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D那些曾经观望怀疑摇头的同志只要尊重事实就会在生活本身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排列)E一个看来瘦削恬静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按感知的过程排列)F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崭新课题.(按感知过程排列)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位和正反等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上在前下在后;左在前右在后;肯定在前否定在后.固定结构的语序也不能随便变动.例如: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按主次排列)B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C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次序排列)D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相当于固定结构)E小张小刘下冰湖抢救落水小孩.(作者强调的重点是"小张"变动顺序则会改变原意)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例如: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桃儿杏儿梨儿"的排列顺序受到上文"桃树杏树梨树"的制约不可变动)B(现在人们再不用处在某种气氛的压抑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厅里透露几句声明不要外传的真话在私人房间里才掏出全部的心里话了.)而是可以在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议论国家的大事.("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排列顺序也是受到上文的制约不可变动.)从内容上看联合结构的结合项概念大小和分类角度必须一致不能相互包含相互交叉.例如:A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去了信心.("天险"与"雪山""大渡河"概念大小不一致不能组合.)B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青年"与"妇女""青年和妇女"与前面三个组合项概念交叉互相包含不能组合.)2连词"并而和或"动词的联合可以用"并"连接如"审议并通过".形容词的联合可以用"而"连接如"少而精""美而秀雅""单纯而伟大".名词的联合可以用"和"连接如"老师和同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还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连接动词一般需要共管一个宾语或者有共同的状语.连接形容词一般需要有共同的状语.例如:A我还要说明和补充几句.B我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C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并列的两项之间有时也可以不用"和".如"方针政策""语音语法".但如果不用"和"会产生歧义那就非用不可.如"学生家长"可以理解为"学生和家长"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家长".并列成分不止两项时习惯上只用一个"和"放在末两项之间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如果并列的几项是可以分组的可让"和"与顿号用来表明分组的并列关系.如"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理论和实践政治和经济"."或"表示选择关系可以连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如"男同志或女同志""同意或反对""正确或错误"._三句法结构成分句法结构内部的组合项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归为主谓动宾偏正补充等关系承担这些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句法成分.主谓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成分)有主语和谓语动宾关系的关系项有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偏正关系的关系项有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补充关系的关系项有补语和补语中心语.严格地说句法成分有上述十种分别配成五对.但为了简化关于句法成分的内容通常只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种句法成分在词组里是词组成分在句子里是句子成分.(一)主语1主语的类型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处所等.例如:他吃了西瓜(施事)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那个筐子啊只能装白菜(工具)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墙上挂着一幅画(处所)从构成材料上看主语的可以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最常见的是体词性词语(特别是名词)充当主语.例如:A老师马上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子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普遍而有一定的限制.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使"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例如:A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容易C干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要E谦逊是一种美德F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1)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括代名词下同)一样也可以作主语.例如:A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屋里能住十个人(处所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同人物名词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例如: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小王"作主语"昨天"作状语)B这里我们放了很多书("我们"作主语"这里"作状语)(3)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人物名词三者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都作状语.例如:昨天学校里学生放了假.("学生"作主语"昨天""学校里"作状语)(4)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出现而人物名词不出现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一起作主语也称时地双主语.例如:A去年世界上发生几件大事("去年"和"世界上"都作主语)B半夜楼上一声巨响("半夜"和"楼上"都作主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表示时间处所的副词和介宾结构一律不能作主语它们只能作状语例如:A刚刚走了("刚刚"作状语)B在上周走的("在上周"作状语)C在门市部上班("在门市部"作状语)第二如果主语(人物名词)省略了不要误把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当作主语.例如:A(你什么时候走)今天走.B(我们一起商量一点事儿)屋里坐吧.C(我们)明天见.A例省略了主语"我"B例C例省略了主语"我们".(二)谓语谓语和主语相对表达陈述的内容能回答"怎么样/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从构成材料上看谓语有谓词性的也有体词性的.最常见的是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例如:A会议开始了(动词作谓语)B主席作报告(动宾结构作谓语)C秋收即将结束(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D我们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E大伙儿坐在台前看表演(连动结构作谓语)F我们选他当代表(兼语结构作谓语)G这酒劲儿大(主谓结构作谓语)H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形容词作谓语)体词性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肯定形式.例如:A他广东人B这间屋子三扇门C今天星期三D他厚脸皮E那个战士挺高的个儿体词性谓语有的表示判断如例A;有的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如例BC;有的是描写性的如例DE.由时间名词数量结构或数量名结构构成的谓语其前面可以出现副词例如:A今天刚星期三B今天都星期三了C每人刚好两本D他才二十岁E这间屋子就三扇门(三)宾语1宾语的类型宾语是动词性成分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能够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宾语与动词性成分相对待.从语义上看宾语可以是动作的受事施事工具处所结果等.例如:A他读英语(受事)B我家里来了客人(施事)C他写毛笔(工具)D我住四楼(处所)E发明计算机(结果)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各种各样的宾语如"打球"的"打"就可以有:"打篮球打半场打联防打主攻手打时间差打短平快打奥运会打北京队打决赛打世界冠军"等等其中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从充当宾语的材料看宾语可以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类.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当还是谓词性词语充当取决于支配它的动词.有的动词要求带体词性宾语如"提高水平""培养人才""买书""来了三个人".有的动词要求带谓词性宾语如"感到难受""显得高兴""主张改革""严加防范""加以批判""予以打击".有的动词既可以带体词性宾语又可以带谓词性宾语.例如:A喜欢英语喜欢学英语B爱书爱热闹C担心他担心出事D研究方案研究怎样安排工作E赞成他的做法赞成去黄山春游F开始新的生活开始上课2双宾语有的动词能带双宾语一般是前一个指人叫近宾语后一个指事物叫远宾语.如"她教我们数学""我们"是近宾语"数学"是远宾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如"问教欠还交租给送赠输赔奖告诉请教称骂托"等.这类动词有的要求两个宾语同现缺一不可如"称他老大哥";有的可以不带近宾语如"借(他)五块钱";有的可以不带远宾语如"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有的后面可以只出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如"教我们""教英语""教我们英语".如果远宾语较长近宾语之后也可用逗号或冒号隔开隔开后仍是双宾语.例如"小王告诉我们火车明天上午九点开出".但如果近宾语后面出现了动词便构成了连动结构了不再是双宾结构.例如"小王告诉我们说火车明天上午九点开出"."告诉"和"说"各自带宾语前后构成连动结构.(四)补语补语是谓词性词语后边起补述作用的成分表示"怎么样/多久"等意思或者表示程度常常由"得"引出.。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
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含义: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分析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例如:(1)今)今 天 晚 上 ‖ 特别冷。
‖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谓语(2) [ [明天这个时候明天这个时候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状语(时间)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主语(代词)主语(代词) 谓语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 笑 ‖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主语(动词) 谓语谓语谓语(2)公正廉洁)公正廉洁 ‖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语谓语二、谓语 是用来陈述主语的,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工人 || 把路灯 熄了。 [ ]— 我们 || 把作业 做 完 了。 [ ]— < > 售货员 || 把应该找的零钱 给了 | 我。 [ ]— 发达 国家 || 往往 不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 转让 给 | 发展中 国家。 ( )==== [ ][ ][ ] ——<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 三、动词(性)谓语句
• 动词谓语句 · “把”字句
• 2,动词谓语句 ·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特点 动词谓语句 ·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② “把”字介引的对象必须是确指的。所谓“确指”,是指已知的事 物,结 构上常用“这”、“那”等指示代词作介引对象的修饰语。例如: 爸爸 || 把那栋房子 卖了。 [ ] — 有时,没有“这”、“那”作为修饰语,“把”字介引的对象也是 确指的。例如: 爸爸 || 把房子 卖了。 [ ] — 不过,在“把”字介引对象前,绝不能用数量短语作修饰语。例如: * 爸爸 || 把一栋 房子 卖了。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单句句型与句式 之 主谓句 • 三、动词(性)谓语句
• 动词谓语句 · 存现句
• 2,动词谓语句 · 存现句的句法结构特点 动词谓语句 · 存现句的句法结构,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② 动语方面 存现句的动语,结构上一般都比较简单,主要的有: A, 是/有 ,如: 我家门口 || 有 | 一棵芒果树。 桥下 || 是 | 一条大河。 B,单音节动词+着/了/趋向动词,如: 地上 || 躺着 | 三只小猫。 他家 || 来了 | 一位客人。 远方 || 飞过来 | 一架直升飞机。
现代汉语语法第五节句法成分
八、特殊成分 • (一)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 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 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在句意上必需的成 分,位置上,它既可以位于句首,也可 以置于句末,还可以插在句中。
• 一)插入语 • 1、表示肯定或强调的口气,“毫无疑问、不用 说、尤其是“ • 2、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看来、算起来、 说不定“ • 3、表示消息来源,“据说、听说“ • 4、引起对方注意,“你看“ • 5、表示总括的意义,“总之“ • 6、表示注释补充举例,“也就是、包括、正如 “ • 7、表示对语意的附带说明,“严格地说、不瞒 你说”
• 2.施事宾语(存现句) •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 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例如: • 前面来了一个人。村子里死了两头牛。 • 门外蹲着一条狗。
• 3.当事宾语 • 也叫中性宾语。指受事、施事以外的,或难以断定是 受事还是施事的宾语。 • 表工具: 照镜子 弹钢琴 • 表方式:跳伦巴 写楷体 • 表处所:写黑板 上飞机 • 表时间:起五更 过春节 • 表目的:考大学 挤汽车 • 表原因:避风头 养病 表存在:学校的周围是新建的住宅区。
二、动语
• 谓语如果是动宾短语,就可以分析出动语和宾 语。 • 动语是谓语里支配或关涉某一事物的动词性成 分,即带宾成分。 • (一)构成动语的材料: • 1、我写字。 • 2、她涨红了脸。 • 3、你看不看电影。 • 4、他看了一本新书。
•
• • • • • • • • • • • •
三、宾语
• 3、“同意 赞成 反对 喜欢 担心”这些 动词既能带名词性宾语,又能带谓词性宾语, 例如: • 赞成这个方案、赞成写个报告交给她、 • 喜欢这种人、喜欢交朋友、 • 同意买房子、同意这种观点、 • 反对拆迁、反对这种做法、 • 担心出事儿、担心你的身体
现代汉语 句法
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句法成分可能是词也可能是短语。
(定语)【状语】<补语>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为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学分析句法结构的方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子的语法意义出发,对句子的结构部分进行功能分析。
它以句子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意义为依据,在分析过程中,先找主干,再找枝叶。
也叫多分法。
(中文系)的同学【必须】学<好>(理论课)语言优点:(1)寻找中心词,主次分明。
容易反映句子的基本构造(2)在反映句子基本构造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归纳句型,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3)句子成分与词类的对应性较强,能够反映词在造句中的功能和作用(4)找句子主干的方法便于教学,便于寻找语病缺点:(1)忽视句子的层次构造,不注重句子的层次分析(2)忽视短语的句法作用(3)过分强调语义在语法分析中的作用,混淆了语法和逻辑的界限。
直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原则:1.意义原则:切出的两个成分必须都有意义2.结构原则:分析出来的各部分必须能够搭配在一起,而且搭配起来的意义等于整个组合的意义3.最简原则:分析到词为止或者从词开始(包括熟语)4.避虚就实原则:不构成短语的虚词不必纳入直接成分作层次分析优点:(1)能够揭示句子构造的层次性,科学的解释了句子的构造(2)他能区分歧义结构缺点:(1)只注重揭示句子的结构层次,不重视说明直接成分的结构关系,因而不能区分一些层次相同但结构不同的语法结构(2)应用有局限性,入汉语中的兼语结构、双宾语、连谓结构等就无法二分(3)忽视意义在句法结构的作用,在句法分析中排斥意义,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能完全做到的。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分析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现代汉语 第二节句法成分 PPT
(三) 1 补语是谓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后边的连带
成分,对谓词性词语起补充说明作用。
2、补语的语义类别
(1)结果补语 (2)趋向补语 (3)可能补语 (4)状态补语 (5)程度补语 (6)数量补语 (7)时地补语
(1)结果补语
洗干净 说清楚 看明白 放大 抓紧 染红
做完 听懂 打死 拿走 学会 推倒 ①小草丛里,吊钟花挂〈满〉了一排排紫色的铃铛。 ②这个字写〈错〉了。 ③她被打〈肿〉了眼睛。
2
(1)名词、代词经常作宾语。 我吃苹果。 他研究中国历史。 我们欢迎你们。 老乡们一个劲地问这问那。 (2)数量词或数词作宾语,它们所指称的事物
一般要是上文或下文出现的,或因一定的语 言环境不言而喻的。 Leabharlann 我们要三十。 今年比去年增加一百多斤。
(3)动词、形容词作宾语,谓语动词常常是表 示心理活动、开始、停止或表示对待、 处理
⑨请他作报告已经不是个新鲜事儿了。 ⑩两国总统互访意义重大。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3 (1)动词或动词短语经常作谓语 ①客人‖ ②人类‖ ③耐心和恒心‖ ④她‖ ⑤轮船‖
(2)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作谓语,主要用来描 写主语的性状,说明主语本身怎么样。例如: ①树叶‖
①他‖喜欢学习,(一有空就去图书馆。) ②大家‖ ③这种行为‖ ④广州工农民主政府‖ ⑤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 ⑥大家马上准备集合。
(4)短语作宾语。 ①机遇‖ ②我们‖ ③我们‖ ④这几本书‖ ⑤他‖ ⑥我们‖ 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持清醒的
⑧她‖ ⑨我‖
(2)趋向补语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开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伤逝》)
我 || 漫步着,在少有的寂寞里。 [ ] (鲁迅《伤逝》) 谁 || 不喜欢呢?从心里,从灵魂深处。 [ ][ ] (吴伯箫《歌声》) 后置状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的修辞效果。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二、状语的语法意义
状语主要是从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意愿、语气、肯定、否定、 条件、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限定,此类状语统称为限制性状语; 状语还能够从性质、状态、数量、声响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 此类状语统称为描述性状语。因此,状语的语法意义可以细分为: 我们 || 要 历史地 看 | 问题。 [ ] — (性质状语) 他 || 沉着镇定地 回答着 | 法官的提问。 [ ] —— (状态状语) 科学家们 || 一遍又一遍 地 验算着 | 数据。 [ ] —— (数量状语) 小雨 || 淅淅沥沥地 下个不停。 [ ] — (声响状语)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二、状语的语法意义
状语主要是从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意愿、语气、肯定、否定、 条件、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限定,此类状语统称为限制性状语; 状语还能够从性质、状态、数量、声响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 此类状语统称为描述性状语。因此,状语的语法意义可以细分为: 这位 || 大概 就是 | 我们新来的班主任老师。 [ ] — (语气状语) 我们 || 明天 一定 会来的。 [ ] — (肯定状语) 问题 || 还 没有 解决。 [ ] —— (否定状语)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 || 进步明显。 [ ] (条件状语) 这个办法 || 很 好。 [ ]— (程度状语) 以上例句中的状语,都是限制性状语。
以上例句中的状语,都是描述性状语。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三、状语的构成
汉语状语的构成与英语的有很大的不同。英语状语一定由副词性词 语构成;汉语的状语却不限于由副词性词语充当,多数实词或其短语, 只要与中心语能够语义贯通,就可以充当状语。
就词来考察,能够充当状语的有: 副 词 如:这一年清明 || 分外 寒冷。(鲁迅《药》) [ ] —— 形 容 词 如:船埠头 || 便 冷清清地荡漾着 | 暗绿色的脏水。 [ ] ——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动 词 如:拖拉机 || 在田野里 来回地 奔驰着。 [ ] —— 能愿动词 如:|| 应当 禁绝 | 一切空话。(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 ]—— 数 词 如:她 || 羞愧之下,一一 答应下来。 [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 ] —— (峻青《秋色赋》) 状中短语 如:马蹄 || 很小心地探入 | 泥浆里。 [ ] —— (茅盾《风景谈》) 中补短语 如:她 || 跑得满头大汗 地 赶上了 | 我。 [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三、状语的构成
汉语状语的构成与英语的有很大的不同。英语状语一定由副词性词 语构成;汉语的状语却不限于由副词性词语充当,多数实词或其短语, 只要与中心语能够语义贯通,就可以充当状语。
代表们 || 十分 热烈 地讨论了 | 这个问题。 → * [ ][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六、状语的位置
• • 汉语状语的位置,也有常序和变序两大类。 汉语的常序状语,主要有二: • 1,主语+状语+谓语中心 例如: 冬天 || 已经 来了,春天 || 还 会 远吗? [ ]— [ ][ ] — • 2,状语(,)+句子 例如: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 || 是 | 我的学生。 [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1,一定要用“地”;2,可用可不用;3,一定不用“地”。
而“地”的“一定要用”、“可用可不用”或“一定不用”,归纳起 来,主要同以下要素相关: 1,同状语、中心语的词类相关;2,同状语、中心语的音节相关; 3,同状语、中心语的语义相关。其中,2、3 要素同人密切相关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六、状语的位置
• 全面了解了汉语状语的位置后,我们就不能发现汉英状语的常序正好 相反。汉语以后置状语为变序状语,而英语的常序状语恰恰是在谓语中 心之后的。例如: 我 || 在那儿 见过 | 他。→ I || saw | him there. [ ]— —— [ ] 我们 || 努力 学习。→ We || study hard. [ ]—— —— [ ]
•
2,除了由“关于”介引的介词短语作状语一定至于句首外,其它的状 语基本上是可以置于句中或句首的,而置于句首必有原因。这些原因归 纳起来主要有: A,为了强调状语; B,为了照顾上下文的连接; C,状语结构复杂; D,以一个状语共用若干个分句;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六、状语的位置
他们 || 昨天 在教室里 对考试问题 热烈地 讨论起来。 [ ][ ][ ][ ] —— 时间 处所 对象 性状
•
•
多项(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原则上是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 系和表意需要。
有一些状语,如程度状语、范围状语、否定状语等,在语序上具有 一定的灵活性,而且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会造成句义的变化,值得注意。 例如:
就短语来考察,能够充当状语的有: 定中短语 如:我国 || 去年小范围 地进行了 | 人口抽查。 [ ] —— 兼语短语 如:他 || 终于令人信服地把它证明出来了。
[
]
——
比况短语 如:平地上行船,高高的屋脊 || 鱼似的 掠船而过。 [ ]———— (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 紧缩短语 如:不满的人群 || 越来越多 地汇集到 | 市议会大厦前。 [ ] ——
• 五、多项(多层)状语
所谓“多项状语”,是指一个句子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语 法意义状语,这些状语从不同的语法意义上对中心语进行修饰或限制。 例如:
他们 || 昨天 在教室里 对考试问题 热烈地 讨论起来。 [ ][ ][ ][ ] ——
所谓“多层状语”,指的完全是同一现象。所不同的只是这是从层次 的角度去考察的结果。以上句为例,其多层次的情况如下:
就短语来考察,能够充当状语的有: 数量短语 如:他 || 一脚 踢 开了 | 大门。 [ ]— 介词短语 如:我 || 在故乡 长 到十几岁,|| 方位短语 如:煤油灯下,他 || 一遍又一遍地核算着数据。 [ ] 联合短语 如:老牛 || 眉开眼笑 地 望着 | 她。 [ ] —
[ ] — 普通名词 如:他 || 本能 地跳了起来。 [ ] — 代 词 如:毛竹||依然 那么 青翠,|| 那么 稠密。 [ ]—— [ ]—— (袁鹰《青山翠竹》)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三、状语的构成
汉语状语的构成与英语的有很大的不同。英语状语一定由副词性词 语构成;汉语的状语却不限于由副词性词语充当,多数实词或其短语, 只要与中心语能够语义贯通,就可以充当状语。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三、状语的构成
汉语状语的构成与英语的有很大的不同。英语状语一定由副词性词 语构成;汉语的状语却不限于由副词性词语充当,多数实词或其短语, 只要与中心语能够语义贯通,就可以充当状语。
就短语来考察,能够充当状语的有: 动宾短语 如:大家 || 才又振作精神 的笑着看。(鲁迅《社戏》) [ ] — 主谓短语 如:他们每个人 || 都是满面春风地流露着 | 愉快的神色。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五、多项(多层)状语
• • • 我们都不去。 → 我们不都去。 这样做不很好。 → 这样做很不好。 许多代表昨天在休息室里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 许多代表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 学习、掌握多项(多层)状语,还有一个如何判定多项(多层)状 语的问题。其基本原则和方法,同多项(多层)定语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状中短语作状语分析成两个状语。例如: 他 || 很高兴 地 听着。→ 他 || 很 高兴 地 听着。 [ ] — * [ ][ ] — 代表们 || 十分热烈 地讨论了 | 这个问题。 [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一、什么是状语
状语是前附在谓语中心,以修饰或限定谓语中心的成分。例如: 她那没有精彩的眼睛 || 忽然 发光了。(鲁迅《祝福》) [ ] —— 白杨树 || 实在 是 | 不平凡的。(茅盾《白杨礼赞》) [ ] — 水手们 || 心惊胆战 地 瞧着。(伊林《天气陛下》) [ ] —— 可见,要确定句子中的状语,首先必须确定句子的谓语或动语;谓 语或动语确定后,还要分析其构成是否为状中短语。只有由状中短语为 构成的谓语或动语,才能够分化出状语与谓语中心来。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状语及其中心语 • 四、状语与助词“地”的运用
结构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这并不是说汉语的状语一定要由 “地”来作标志,而是说在主语中心或宾语中心前出现结构助词“地”, 其前面的成分一定是状语。 正如前述,由于汉语是“神摄人治”的语言,一些成分的用还是不用, 往往取决于许多“人的因素”,即:交际双方对语义的理解、对节奏的 把握等。“的”的运用,也是如此,因此,呈现出复杂的现象。当然, 也不时杂乱无章。 据语法学家们的长期研究,汉语的状语需要不需要运用“地”来与中 心语连接,大致有这样三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