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中医妇科学【精品课件】.pdf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中医妇科学

【医学课件】中医妇科学
体质学说在中医妇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辨 识体质特点来评估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调 理方案。如针对肾虚体质的女性,可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 来改善生殖功能。
03
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
望诊
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形 态等,以了解体内的病理变化。
闻诊
案例一:中药治疗月经量少
中药治疗效果
通过服用中药,调节内分泌, 促进血液循环等,达到治疗月
经量少的目的。
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汤剂,根据病情加减 药物,一般治疗时间为三个月
经周期。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和作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案例二:针灸治疗痛经
01
02
03
针灸治疗原理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 气血,达到缓解痛经的目 的。
VS
不同点
中医妇科学和西医妇科学在理论体系、学 术思想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中医妇科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侧 重于调理机体内在平衡,改善体质;而西 医妇科学则更注重病因学研究和对症治疗 ,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
02
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理论
包括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这些脏腑与女性的生殖健康 密切相关,如肾主骨髓藏精,肝主疏泄调气机,脾主运化统血等。
中医妇科学内涵
中医妇科学涵盖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 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 天人合一、形神一体、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
中医妇科学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医妇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医妇科学起源于秦汉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 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中医妇科学ppt课件

中医妇科学ppt课件

五、唐代
• 设立了“太医署” • 孙思邈《千金要方》将妇人方列于卷首 重视妇人临产及产后护理。 • 昝殷《产宝》为我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 科专著,记述了妇人妊娠至产后诸 疾治法。
六、宋代
• 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 • 杨子建《十产论》—叙述了各种异常胎位 的复位手法和助产方法。 •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在妇产科方面 成就最大,是当时一部杰出的作品
一 、夏 商 周时代
《山海经》主要论及种子、绝育 《列女传》胎教起盟
二、春秋战国时代
《左传》提出优生学的相关理论 《内经》为妇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经》对中医妇科学的主要贡献
• 解剖:女子特有器官—女子胞 • 生理: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 七七天癸竭,经绝而无子。 • 病理:血崩、月事不来、肠覃、石 瘕 • 治疗: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十、建国至今、展望末来
• • • • 建立中医学院 出版六版教材 中专—大专—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 科研成果不断:宫外孕 胎位不正 宫颈癌 花粉素引产

• •
八、明代
• 万密斋《广嗣纪要》: 认为清心寡欲是种子妙法。 “五不女”—螺、纹、鼓、角、脉 • 王肯堂《证治准绳· 女科》: 对妇科疾病论述甚详,内容丰富。 •“逆经”、“暗经”。
九、清代与民国
• 清代将妇产科统称妇人科、女科。 • 傅山《傅青主女科》: 认为妇科病主要在于肝、脾、肾三脏。 提出 “经本于肾”。 产后主张攻补兼施—生化汤。 • 亟斋居士《达生篇》: 提出临产六字真言“睡、忍痛、慢临盆” • 吴谦《医宗金鉴》 • 陈念祖《女科要旨》 • 唐容川《血证论》 •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医妇科学
第一章 绪言
第一章
绪言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学·绪论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学·绪论

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协调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强调预防:注重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发生
注重调理:通过调理气血、阴阳、脏腑等,达到治疗目的
女性生理特点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阴道:性交通道,分娩出口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场所
调理气血: 调理气血, 使气血调和, 阴阳平衡, 达到治疗目 的。
调理脏腑: 调理脏腑, 使脏腑功能 恢复正常, 达到治疗目 的。
预防与保健
饮食原则:清淡、营养、易消化
避免食物:辛辣、油腻、生冷、刺 激性食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食物选择:多吃蔬菜、水果、豆制 品、鱼类等
饮食禁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 避免某些食物
汇报人:
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 游泳等
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 动方式,如瑜伽、太极、散步 等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体质和健 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次 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心态 学会放松:学会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转移注意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支持和帮助
妇科B超:通过超声波检查 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情况
妇科内诊:通过触摸和观察了 解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情况
妇科激素检查:通过血液检查 了解激素水平,如雌激素、孕
激素等
妇科病理检查:通过活检了解 子宫、卵巢等器官的病变情况
治疗原则与方法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分析, 确定治疗方案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学绪论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学绪论
女性个体体质差异对妇 科疾病发病的影响。
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
四诊合参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的综合运用。
整体观念与局部观察相结合
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诊断。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根据疾病特点和证候表现进行诊断。
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的运用
借助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CHAPTER
03
中医妇科学诊疗技术
中药治疗
脏腑功能失调
女性病理变化中脏腑功能 失调的表现。
经产病理
女性在月经、妊娠、分娩 等过程中的病理变化特点 。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
外界致病因素侵袭女性 机体导致的妇科疾病。
内伤七情
情绪因素对女性机体造 成的影响,进而引发妇
科疾病。
房事所伤
性生活不当对女性机体 造成的伤害,进而引发
妇科疾病。
体质因素
推拿治疗
手法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来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穴位按摩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其他诊疗技术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来刺激穴位、舒缓肌肉紧张 ,缓解疼痛等症状。
刮痧疗法
通过刮痧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等症状。
CHAPTER
04
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
中医妇科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中医妇科学在维护女性健康、防治女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保障人口质量 和民族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中医妇科学在女性生育、月经、更年期等生理过程中提供调理和治疗方法,对于 保障女性健康、提高生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中医妇科学在防治妇科常见 病、多发病方面具有独特疗效,为女性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途径。

《中医妇科学》课件

《中医妇科学》课件
《中医妇科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 中医妇科学基础知识 • 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 • 中医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 中医妇科典型病例分析
01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的起源
起源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女性地位提高,女性 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中医妇科学 应运而生。
产妇在产褥期及产后出 现发热等症状,多与感 染、血虚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 养血益气为主,同时注 意预防感染和适当的休 息。
产妇在产褥期及产后出 现情绪低落、焦虑等症 状,多与肝气郁结、心 神失养等因素有关。中 医治疗以疏肝解郁、养 心安神为主,同时注意 心理疏导和生活习惯的 改善。
THANKS
05
中医妇科典型病例分析
月经病的典型病例分析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病, 典型病例分析有助于深 入了解其病因、症状和 治疗方法。
痛经
患者月经期间出现明显 的下腹部疼痛,可能伴 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认为痛经与气血不 和、胞宫受寒等因素有 关,治疗以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为主。
胎动不安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胎动频繁或减少等症状,多 与气血虚弱、肾虚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以补肾 安胎、益气养血为主,同时注意调整情绪和生活 习惯的改善。
产后病的典型病例分析
总结词
产后腹痛
产后发热
产后抑郁
产后病是指产褥期及产 后出现的疾病,典型病 例分析有助于了解其特 点和防治方法。
产妇在产褥期及产后出 现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多与气血不和、胞宫受 寒等因素有关。中医治 疗以温经散寒、活血化 瘀为主,同时注意饮食 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

中医妇科学绪论-医学精品课件

中医妇科学绪论-医学精品课件
精选课件
五、隋唐五代时期——趋向专科化

隋 · 《诸病源候论》为病理学巨著,其中37- 胎、产、杂病共283种证候。
44卷共 8卷是论述妇产科病证的,包括经、带、 唐 · 《经效产宝》 是现存产科最完备者。 唐 · 《备急千金要方》列“妇人方”为卷首, 为“崇本之义”。
精选课件

六、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产科 迅速发展

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 《难经》创命门学说及冲任督带理论 《神农本草经》所收365种药物中指明治疗妇产科病有88
种,并在紫石英条首见“子宫”之名。

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设妇科专篇,奠定妇科治疗学基 础,有经、带、胎、产、杂病分类与辨证论治,并开创 了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 华佗:实施针刺与药物堕胎
中医妇科学
总 论
精选课件
总 论



绪论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位置及其功能 女性生殖生理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妇科疾病的治疗 预防与保健
精选课件
绪 言
精选课件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 与特点
目的要求:


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和学术特点; 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掌握学习方法。
精选课件
目的要求

熟悉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名称、位置及 功能。 了解胞宫、子宫含义的界定。胞络、胞脉 的生理作用。

精选课件
第一节

外生殖器
毛际(阴阜):阴毛反映女性性征及部分 疾病特征。
阴户:
玉门(未嫁),龙门(未产),胞门(已产)
均指阴道口。

功能:保护生殖脏器,抵御外邪的第一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对于一些广告宣传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应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注意药物副作用
在使用药物治疗不孕症时,应关注药 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避免过度治疗
在寻求不孕症的治疗时,应选择正规 医疗机构,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 手术操作。
06
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患者年龄32岁,已婚,未 生育,因长期月经不调、 痛经就诊。
心理调适
不孕症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节内分泌和生殖 系统功能,促进受孕。
生活调养
注意保暖、避免劳累、保持心情愉悦,有利 于改善生育环境。
注意事项与误区
避免盲目使用偏方和秘方
一些偏方和秘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应谨慎选择。
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病理机制
不孕症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系统的功能异常和相 互影响。如生殖系统的炎症、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等 都可能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不孕症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症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 表现为长期无法受孕。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综合判断。其中,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检测、甲状腺功 能检测、免疫学检测等;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输卵管造影等。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可对不孕症的原因 做出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药外治
采用中药外敷、熏洗、坐浴等方式, 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活血化瘀、清 热解毒、利湿排脓等作用。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三 阴交等。

中医妇科学【精品课件】

中医妇科学【精品课件】

非绝对性不孕
一般原因: 男女双方
女方原因
炎症
肿瘤
发育不全
裂伤
男方原因
生殖器发育不全:畸形,炎症
畸形精子、少精子
不孕症
排卵障碍
发生环节 精子产生障碍
精卵结合障碍
影响受精卵着床
病因病机:
阳虚:胎失温煦
肾虚 精血不足:胎失濡养
阴虚:胎中蕴热

肝郁:胎中气血不和
不能摄精成孕

痰湿:阻滞胎络

血瘀:胎脉阻滞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2、问主诉 3、问现病史
阴道出血:与月经的关系,出血时间,持续时间,量 血块,诱因,伴随症, 前次月经情况。
白带增多:时间,色,量,气味,质,有无阴痒,阴 疮,阴肿。
腹部肿块:发生时间,部位,大小,活动度,硬度, 有无腹痛,阴道出血等其他症状,肿块是 否迅速增大。
疼痛: 部位,性质,程度,发作及持续时间,疼 痛与月经的关系,疼痛发作的诱因及治疗 后情况。
科专著,记述了妇人妊娠至产后诸 疾治法。
六、宋代
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 杨子建《十产论》—叙述了各种异常胎位的复
位手法和助产方法。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在妇产科方面成就
最大,是当时一部杰出的作品
七、金元时代
刘完素: 1、提出少女着重补肾、中年着
论。
重调肝、绝经期着重理脾的理
2、治法主张寒凉。
辨证论治: 治则:益气升提,补肾固脱 分型:气虚:神中益气汤 肾虚:大补元煎
阴痒
概念:妇女外阴部及阴道瘙痒难忍, 甚坐卧不安。
病因病机 湿热下注:湿滞热扰阴部 阴痒 肝肾阴虚:阴部肌肤失养
诊断要点: 排除:癣证、湿疹:

【医学课件】中医妇科学

【医学课件】中医妇科学
注意事项
进行保健按摩和针灸疗法时,应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避 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不良反应。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痛经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在经期或经前出现下腹疼痛、腰酸、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
详细描述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或寒凝血瘀所致,治 疗上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采用中药汤剂或外治法进行调理。
盆腔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炎症表现
包括心理疏导、情绪调节、放松疗法等,根据不同的情绪问题 ,选择合适的情志调护手段。
情志调护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情 志调护方案。
饮食调理在妇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饮食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饮食习惯对妇科疾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合理饮食可以 降低妇科疾病的风险。
饮食调理的原则
补益气血类
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等具有 补益气血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失 调、痛经等症。
中药方剂的组成原则与变化
组成原则
中药方剂的组成原则主要包括君臣佐使原则和配伍禁忌 原则。君臣佐使原则是指在组方时需要考虑主药、辅药 、协药和导药的搭配关系;配伍禁忌原则是指在组方时 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油腻 、辛辣、生冷的食物。
饮食调理的应用
针对不同妇科疾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调理方案,如炎 症患者的抗炎饮食、内分泌失调患者的激素饮食等。
运动在妇科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运动对妇科疾病的影响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

中医妇科学课件

中医妇科学课件
生地 熟地 白芍 麦冬 知母 地骨皮 炙 甘草
方歌: 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 甘草知母地骨皮,肾阴亏虚总相宜。 加减: 虚热不解,潮热时有+青蒿,鳖甲清虚热。 盗汗严重+煅龙牡,浮小麦固涩止汗 心烦失眠+柏子仁,黄连清心安神
4、气滞血瘀
妇科证候:月经闭止。 全身证候:气滞血瘀证候(少腹胀痛拒按,心烦易
李某,女,35岁,已婚。
主诉:月经停闭一年余。
现病史:患者近二年来月经延期,每2-4个月 一至,量少,色淡红。现停经一年余,面色憔悴, 肌肤不荣,眼眶黯黑,头晕耳鸣,腰痠膝软,烘 热汗出,阴中干涩,阴毛腋毛稀疏,舌淡红,苔 少,脉沉弦细。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粘膜平滑、充血,宫颈光 滑,子宫稍小,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双附件 未见异常。
5、痰湿阻滞
妇科证候:月经后期、稀发、量少而渐闭。 全身证候:痰湿证候(形体肥胖,带下量多,质
清稀,呕恶痰多,胸胁满闷,神疲倦怠,纳少 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 法:燥湿祛痰,活血通经。 方 药:丹溪治湿痰方。
苍术 法夏 白术 茯苓 滑石 香附 当归 川芎
方歌: 苍术半夏术茯滑,当归川芎香附加, 健脾祛湿活气血,血海无阻通经佳。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特发性闭 经、精神性闭经、运动性闭经、多囊卵巢综合 征、闭经溢乳综合征等。
原发性闭经
主要见于:无子宫,始基子宫, 特纳氏综合征等。
特纳氏综合征——因性染色体 异常引起,缺少一个
X染色体或其分化不完全。表 现为卵巢不发育,原发性闭经 及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患者身
避年:月经一年一行,可正常生 育。
暗经:女子无月经现象而能生育 的情况。(个别女性有卵巢和子 宫内膜发生周期 变化,但是没有 经血)

中医妇科学绪论课件

中医妇科学绪论课件
鼓动下,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緼之候。
经前期(15 ~28天):阳气渐长,达到“重阳” 状态。阴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满盈。
2、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罗元恺在“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和对 妇科的关系”中首先提出“肾-天癸-冲任 -子宫轴”,并认为可与西医“下丘脑-垂 体-卵巢-子宫轴”互相渗透来理解.
为“崇本之义”。
六、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产科 迅速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分科:设置产科和产科教授;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内容全面、系统,是妇
产科史上的划时代著作。总结了南宋以前40多种 医籍,附以家传验方和自己经验而成。
标志着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
产科专著众多,记载对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
七、辽夏金元时期——各家学说蜂起
金元四大家对妇产科的观点: 刘完素——泻火通经,带下病从湿热论治
提出妇女不同生理阶段分别重视肾肝脾的学术观点。 张子和——善用“汗、吐、下”逐痰以通经,器械牵引助产方法。 李 杲——升阳止血,除湿止带;滋阴固气止崩。 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首次描述子宫形态、真假阴阳人; 提出痰湿致经、带、不孕机理; 提出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
(二)带下产生与调节的机理
带下的产生是脏腑、津液、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 脏腑与带下: 肾者水脏,主津液,“盖白带……精之余也。”
脾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升清。 ➢ 津液与带下: 带下源于津液。 ➢ 经络与带下: 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一身之阴液。督脉总督诸阳,
主温化阴液。带脉约束诸经,“带脉通于任督” 。 ➢ 胞宫与带下:“盖白带出自胞宫。” “带脉下系胞宫。” ➢ 带下的产生是在肾气、天癸作用和脾气健运下,受任脉所司,
督脉温化,带脉约束,布露于胞宫,润泽于阴窍的生理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