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电子

合集下载

最新建筑材料

最新建筑材料

最新建筑材料最新建筑材料指的是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应用的新型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不断开发和使用新材料来满足各种建筑需求。

一种最新的建筑材料是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通过特殊方法形成的纳米尺度的管状结构,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

它可以用于制作强度高、轻质化的建筑结构,如桥梁、楼板等。

同时,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作建筑材料中的增强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另一种最新的建筑材料是透明电子材料。

透明电子材料是指具有透明度的电子元件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幕墙、窗户等。

它可以实现在玻璃等材料表面形成透明的电子器件,如显示屏、太阳能电池等。

透明电子材料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新颖的功能,如实现信息显示、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等。

此外,还有一种最新的建筑材料是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是指由天然生物组织构成的材料,如竹材、木材、生物复合材料等。

生物材料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性,可以用于建筑结构、装饰材料等方面。

此外,生物材料还具有吸湿、净化空气等功能,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最后,最新的建筑材料还包括3D打印材料。

3D打印材料是指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建筑构件的材料,如混凝土、水泥等。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物的快速建造,节省人力和材料成本。

同时,3D打印材料还可以实现建筑结构的定制化,提高建筑物的设计灵活性。

总的来说,最新建筑材料的应用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更加实用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建筑材料被应用于建筑领域,为建筑环境带来更多的改变。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混凝土)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授课教师:张小龙授课班级:11建筑教学课题:普通混凝土课程导入:(1)回顾水泥的特性(2)复习材料的分析方法和特性教学目标:(1)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特性。

(2)理解和掌握混凝土材料的优缺点。

(3)理解和掌握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4)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5)理解和掌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6)掌握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7)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8)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4)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难点:(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见各小结教案)作业、小结:(见各小结教案)建筑材料第五章混凝土∙ 5.1 概述∙ 5.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5.3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5.4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 5.5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5.6 混凝土的耐久性∙ 5.7 混凝土的外加剂∙ 5.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5.9 本章小结∙ 5.10 复习思考题5.1 概述一、混凝土( Concrete )的含义凡由胶凝材料(胶结料)、粗细骨料和水及其它材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合配制并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的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叫做砼,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即:胶凝材料+粒状材料+水+其它外加材料(外加剂、混合材料)→ 硬化得人工石材水泥砼(Cement Concrete)简称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石为骨料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即: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混合材料)→砼(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工程最主要的结构材料,本章主要介绍水泥混凝土。

建筑材料完整版电子课件

建筑材料完整版电子课件

建筑材料完整版电子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内容为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章《建筑与材料》中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木材、钢材、水泥和玻璃。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并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几种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难点: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材料(木材、钢材、水泥、玻璃等)、实验工具(尺子、刀具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建筑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建筑物是由什么材料建造的?你想知道这些材料的秘密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教学新课: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木材、钢材、水泥和玻璃。

通过课件展示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初步了解。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比较不同建筑材料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及特点2. 钢材:强度高,耐腐蚀,可塑性强。

3. 水泥:硬度高,抗压强度大,耐久性好。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记录它们所使用的材料,并简要说明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有了初步了解,实验环节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不同材料的特点。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建筑物,了解它们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这些材料对建筑物的影响。

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材料。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展开,包括木材、钢材、水泥和玻璃。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互动法:讨论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1.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材料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材料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第二章:混凝土2.1 教学目标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掌握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了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2.2 教学内容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混凝土的施工工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和性质实践法:参观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现场2.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混凝土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现场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混凝土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三章:钢材3.1 教学目标了解钢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钢材的性质和应用了解钢材的连接方式3.2 教学内容钢材的定义和分类钢材的性质和应用钢材的连接方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钢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钢材的应用和连接方式3.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钢材的相关文章和视频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钢材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钢材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四章:木材4.1 教学目标了解木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木材的性质和应用了解木材的加工工艺4.2 教学内容木材的定义和分类木材的性质和应用木材的加工工艺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木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实践法:参观木材加工厂和施工现场4.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木材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木材加工厂和施工现场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木材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木材加工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五章:建筑玻璃5.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玻璃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玻璃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玻璃的选择和安装5.2 教学内容建筑玻璃的定义和分类建筑玻璃的性质和应用建筑玻璃的选择和安装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玻璃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建筑玻璃的应用和选择5.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玻璃的相关文章和视频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玻璃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玻璃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六章:砌体材料6.1 教学目标了解砌体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砌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6.2 教学内容砌体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砌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砌体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实践法:参观砌体施工现场6.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砌体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砌体施工现场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砌体材料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砌体结构施工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七章:防水材料7.1 教学目标了解防水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防水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防水施工的基本方法7.2 教学内容防水材料的定义和分类防水材料的性质和应用防水施工的基本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防水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防水材料的选用和施工方法7.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防水的相关文章和视频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防水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防水材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八章:保温隔热材料8.1 教学目标了解保温隔热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保温隔热施工的基本方法8.2 教学内容保温隔热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保温隔热施工的基本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保温隔热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和施工方法8.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保温隔热的相关文章和视频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保温隔热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保温隔热材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九章:装饰材料9.1 教学目标了解装饰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9.2 教学内容装饰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装饰材料的性质和应用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装饰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装饰材料的选用和设计原则9.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装饰的相关文章和视频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装饰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装饰材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十章:建筑涂料10.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涂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涂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涂料的施工工艺10.2 教学内容建筑涂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涂料的性质和应用建筑涂料的施工工艺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涂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建筑涂料的应用和施工工艺10.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涂料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涂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涂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一章:建筑塑料1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塑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塑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塑料的环保特性11.2 教学内容建筑塑料的定义和分类建筑塑料的性质和应用建筑塑料的环保特性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塑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建筑塑料的应用和环保特性11.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塑料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塑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塑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二章:建筑陶瓷12.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陶瓷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陶瓷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陶瓷的加工工艺12.2 教学内容建筑陶瓷的定义和分类建筑陶瓷的性质和应用建筑陶瓷的加工工艺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陶瓷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实践法:参观陶瓷生产和施工现场12.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陶瓷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陶瓷生产和施工现场1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陶瓷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建筑陶瓷加工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十三章:建筑石材13.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石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石材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石材的加工和雕刻工艺13.2 教学内容建筑石材的定义和分类建筑石材的性质和应用建筑石材的加工和雕刻工艺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石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实践法:参观石材加工和雕刻现场13.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石材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实践资源:石材加工和雕刻现场1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石材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报告:学生对建筑石材加工和雕刻工艺的观察和分析第十四章:建筑五金14.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五金的作用和应用了解建筑五金的选择和安装方法14.2 教学内容建筑五金的定义和分类建筑五金的作用和应用建筑五金的选择和安装方法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五金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互动法:讨论建筑五金的应用和选择14.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五金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五金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五金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五章:建筑节能材料15.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节能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建筑节能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建筑节能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15.2 教学内容建筑节能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建筑节能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建筑节能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互动法:讨论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和重要性15.4 教学资源教案、PPT、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建筑节能的相关文章和视频1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建筑节能材料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学生对建筑节能材料分类和应用的掌握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各章节的建筑材料定义、分类、性质和应用。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和粗、细集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今天,我们学习轻集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
一、学习第一目:
1.学生分组阅读第一目内容,思考、讨论:
2.教师归纳总结,并引入本目的学习。
(一)理解轻集料混凝土
(三)、学习第二目:
1.指导各组学生阅读第二目内容
2.教师归纳总结
(二)
三、课堂小结
小结:了解混凝土抗侵蚀性概念;理解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性概念。
五、课后作业
1.什么是混凝土的抗冻性?
2.什么是混凝土的抗渗性?
教案说明
本教案适用于中职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
课后后记
能够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从事源自学,实现了教学目标。电 子 教 案(编号33)
课题课题
其他混凝土(二)
课时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了解加气混凝土的概念;
2. 理解轻集料混凝土的含义、技术性能。
重点难点
轻集料混凝土的含义、技术性能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
导入新课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课件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课件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建筑材料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物质材料。

1.2.2 建筑材料的分类:按照材料性质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1.2.3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美观。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建筑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建筑材料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混凝土2.1 教学目标: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2 教学内容:2.2.1 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2.2.2 混凝土的分类:按照掺合料的不同,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混凝土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钢材3.1 教学目标:了解钢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3.2 教学内容:3.2.1 钢材的定义:钢材是铁的合金,主要由铁和碳组成。

3.2.2 钢材的分类:按照碳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钢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钢材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木材4.1 教学目标:了解木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4.2 教学内容:4.2.1 木材的定义:木材是树木的干部分,用于建筑和其他用途。

4.2.2 木材的分类:按照树种的不同,可分为硬木和软木。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木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木材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玻璃5.1 教学目标:了解玻璃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建筑材料电子课件

建筑材料电子课件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掌握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的定义和分
类; ✓ 掌握石膏的生产、硬化、技术性质与应用; ✓ 掌握石灰的生产、石灰的硬化与熟化、技术性质与
应用; ✓ 了解水玻璃的应用;
重点:掌握石膏和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基本概念
1、什么叫胶凝材料?
解: 引发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石灰在硬化过程中,蒸发大量
的游离水而引起体积收缩的结果。 墙面上个别部位出现凸出的呈放射状的裂纹,是由于配制石灰砂浆时
所用的石灰中混入了过火石灰。这部分过火石灰在消解、陈伏阶段中未 完全熟化,以致于在砂浆硬化后,过火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继续熟 化,造成体积膨胀。从而出现上述现象。
xMgO yMgCI2 zH 2O xMgO yMgCI2 zH 2O MgO H2O Mg(OH )2
(2)主要成分:
建筑石膏是指由二水石膏(CaSO4.2H2O)
经过加工而成的半水石膏( 膏。
1
CaSO4. 2
H2O)故又称熟石
破碎、加热和磨细
(3)化学反应式:
天然二水石膏在加热过程中,随着加热温度和加热方式
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石膏产品。

107~1700

煅烧

膏 1250C,0.13MPa
例4 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制的灰土或三合土却 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解:石灰土或三合土是由消石灰粉和粘土等按比例配制而 成的。加适量的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 境中石灰与粘土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 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所以灰土或三合土 的强度和耐水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适于在 潮湿环境中使用。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2) 模块二 水泥质量检测与分析 项目一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2) 模块二 水泥质量检测与分析 项目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硅酸盐水泥
• 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成分
• 生料中所含的CaO、SiO2、Al 2 O 3 及Fe 2 O 3 四种氧化物经高温 煅烧后,生成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四种主要矿物成分,它们的名称、分 子式及含量以及各自不同的特性见表2-2.
• 由于各种矿物成分性质不同,所以若改变它们在熟料中的相对含量,水 泥的性质也将随之改变.如适当提高C 3 S及C 3 A 的含量,水泥就具有 快硬高强的性能;若控制C 3 A 的含量,适当提高C 2 S及C4AF的含量, 就可以得到低热水泥.
• 各种原料按比例配合,磨细成生料,生料可制备成生料浆(加水磨细)或 生料球(加无烟煤磨细后成球).煅烧是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可在立窑 或回转窑中进行.生料入窑后被加热,水分逐渐蒸发.若煅烧时达不到此 温度或保持时间不够长,熟料中的硅酸三钙含量少而有较多的游离氧 化钙(f-CaO),将会使水泥的强度及安定性受到影响.熟料烧成后,存放 1~2周,加入2%~5%的天然石膏共同磨细,即为水泥.加石膏的目的 是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使水泥不致发生急凝现象.
• (二)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按水化反应速度和水泥浆体结构的变化
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如图2-5所示,表示了水泥的凝结硬化过 程. • 1. 初始反应期
• (一)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 硅酸盐水泥遇水后,熟料中各矿物成分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新的水
化产物,并放出热量. • (1)硅酸三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并析出氢氧化钙: • (2)硅酸二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并析出少量氢氧化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硅酸盐水泥
• (3)铝酸三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 • (4)铁铝酸四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及水化铁酸钙: • (5)水泥中加入的少量石膏,与水化生成的水化铝酸钙化合,生成水化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第七章 墙体和屋面材料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第七章 墙体和屋面材料
• (4)泛霜和石灰爆裂。泛霜是指在新砌筑的砖砌体表面,有时会出 现一层白色的粉状物。现行国家标准《烧结普通砖》(GB5101 —2003)严格规定烧结制品中优等品不允许出现泛霜,一等品不 允许出现中等泛霜,合格品不允许出现严重泛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砌墙砖
• (5)抗风化性能。抗风化性能是指材料在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冻 融变化等物理因素作用下不破坏并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我国按风化 指数将各省市划分为严重风化区和非严重风化区,见表7-4。抗风 化性能是烧结普通砖重要的耐久性指标之一,对砖的抗风化性要求应 根据各地区风化程度的不同而定。烧结普通砖的抗风化性能通常以其 抗冻性、吸水率及饱和系数等指标判别。严重风化区中1、2、3、 4、5地区(表7-4)的砖必须进行冻融试验,其抗冻性能必须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的规定 ,其他地区的砖符合表7-5规定时,可以不做冻融试验,否则必须 进行冻融试验。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砌墙砖
• (4)烧结粉煤灰砖是向火力发电厂排出的粉煤灰中掺入适量黏土经 搅拌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的承重砌体材料。
• 2. 烧结普通砖的主要技术性质 • 根据《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规定,强度和抗风
化性能及放射性物质合格的砖,根据砖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泛霜 和石灰爆裂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和合格品(C)三个角六面体,公称尺寸为24 0mm×115mm×53mm,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 的规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砌墙砖
• (2)外观质量。烧结普通砖的外观质量包括两条面高度差、弯曲、 杂质凸出高度、缺棱掉角、裂纹、完整面、颜色等内容,分别应符合 表7-2的规定。
• (3)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是通过取10块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 验,根据抗压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值方法或抗压强度平均值和最小值方 法来评定砖的强度等级。根据抗压强度可分为MU30、MU25、 MU20、MU15、MU10 五个强度等级。各等级应满足的强 度指标见表7-3。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第1章 材料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第1章 材料基本性质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能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及物性参数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

● 熟悉与各种物理过程相关的材料的性质、与热有关的性质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熟知建筑材料的各种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从而能够正确选择、运用、分析和评价建筑材料。

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将在后面分章讨论,本章先行讲述通常的、共有的主要物理性能,即所谓基本性能。

在建筑物中,建筑材料要经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具有相应的不同性质。

如,用于建筑结构的材料要承受各种外力的作用,因此,选用的材料应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又如,根据建筑物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有些材料应具有防水、绝热、吸声等性能;对于某些工业建筑,要求材料具有耐热、耐腐蚀等性能。

此外,对于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材料,要求能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冰冻而引起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及反复冻融等的破坏变化。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要求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正确地选择和合理的使用材料,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性质是多方面的,某种建筑材料应具备何种性质,这要根据它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和所处的环境来决定。

一般来说,建筑材料的性质可分为四个方面,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及耐久性。

本章主要学习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

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与质量有关的性质、与水有关的性质、与热有关的性质;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变形性能、硬度以及耐磨性。

1.1 物理性能1.1.1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自然界的材料,由于其单位体积中所含孔(空)隙程度不同,因而其基本的物理性质参数——单位体积的质量也有差别,现分述如下。

1.1.1.1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 Vm=ρ(1—1)式中:ρ —— 密度,g/cm 3;m —— 材料的质量,g ;V ——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简称绝对体积或实体积,cm 3。

建筑材料教材电子书合集

建筑材料教材电子书合集

建筑材料教材电子书合集范本1:正式风格本为建筑材料教材电子书合集,旨在为建筑学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全面、详细的建筑材料知识。

本合集分为以下章节: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1.1 建筑材料定义与分类1.1.1 建筑材料的概念及重要性1.1.2 建筑材料的分类与特点1.2 建筑材料的性能与要求1.2.1 强度与刚度1.2.2 物理性能1.2.3 热性能1.2.4 导热性能1.2.5 电性能1.3 建筑材料的破坏与保护1.3.1 破坏形式与原因1.3.2 材料保护与修复第二章:功能性建筑材料2.1 结构材料2.1.1 钢材2.1.2 混凝土2.1.3 砌体材料2.2 建筑隔热与保温材料 2.2.1 硅酸盐保温材料 2.2.2 矿绵保温材料 2.2.3 聚苯板2.3 建筑隔音与降噪材料 2.3.1 隔音板2.3.2 吸音板2.3.3 隔音窗2.3.4 隔音地板第三章:装饰性建筑材料3.1 建筑涂料3.1.1 油性涂料3.1.2 水性涂料3.1.3 乳胶漆3.2 地板材料3.2.1 实木地板3.2.2 强化地板3.2.3 PVC地板3.3 墙面装饰材料3.3.1 瓷砖3.3.2 壁纸3.3.3 乐墙板附件:附件1:建筑材料试验报告附件2:建筑材料安全使用指南附件3:建筑材料市场行情分析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注释:该法规定了建筑的基本原则、建筑管理、建筑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2. 建筑材料标准化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标准化法》。

注释:该法规定了建筑材料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标准制定、标志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范本2:轻松活泼风格这是一本集合了最新最全的建筑材料教材电子书,给建筑学系的小伙伴们提供了最全面、最详细的建筑材料知识。

这本书包含了以下章节和内容:1. 建筑材料大汇总1.1 建筑材料是什么?有哪些类别?1.1.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1.2 不同类别建筑材料的特点1.2 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要求1.2.1 强度和刚度的重要性1.2.2 材料的物理特性1.2.3 热性能和导热性能1.2.4 电性能是什么鬼?2. 提升功能的建筑材料2.1 结构材料强力登场2.1.1 钢材带你飞2.1.2 混凝土是万能的2.1.3 砌体材料有啥特点?2.2 建筑隔热保温材料大揭秘2.2.1 有谁能阻止我?硅酸盐保温材料 2.2.2 矿绵保温材料特别给力2.2.3 聚苯板是真的嗨皮2.3 别让噪音打扰你!隔音降噪材料2.3.1 隔音板,不要说话!2.3.2 吸音板,听我说!2.3.3 隔音窗,来一碗安静2.3.4 隔音地板,脚踩不惊天!3. 修饰外观的建筑材料3.1 丰富多彩的建筑涂料3.1.1 刷个油漆涂个颜色3.1.2 水性涂料环保又时髦3.1.3 乳胶漆是亲亲的3.2 地板材料让你脚踩舒坦3.2.1 实木地板傲娇玩真格3.2.2 强化地板好开嗓3.2.3 PVC地板便宜任性3.3 墙面装饰材料让你刷出新天地3.3.1 好看的瓷砖疯狂刷起3.3.2 壁纸,不只是纸3.3.3 乐墙板,没烦恼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建筑材料试验报告附件2:建筑材料安全使用指南附件3:建筑材料市场行情分析报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筑材料手册电子版

建筑材料手册电子版

建筑材料手册电子版介绍建筑材料手册电子版是一种方便、高效的工具,提供了关于建筑材料的详细信息和使用指南。

本文档将介绍电子版手册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使用和获取该手册。

特点和优势- 便捷性:电子版手册可以在计算机、移动设备或平板电脑上进行查阅,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便捷性:电子版手册可以在计算机、移动设备或平板电脑上进行查阅,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 全面性:手册包含了各类常见建筑材料的详细介绍,涵盖了其特性、用途、使用方法等相关信息,方便用户进行准确选择。

全面性:手册包含了各类常见建筑材料的详细介绍,涵盖了其特性、用途、使用方法等相关信息,方便用户进行准确选择。

- 实用性:手册提供了建筑材料的使用指南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使用材料并避免潜在的问题。

实用性:手册提供了建筑材料的使用指南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使用材料并避免潜在的问题。

- 更新性:电子版手册可以随时更新,以反映新材料的推出和市场变化,使用户始终能够获取最新的信息。

更新性:电子版手册可以随时更新,以反映新材料的推出和市场变化,使用户始终能够获取最新的信息。

使用方法获取建筑材料手册电子版有以下几种方式:3. 公司购置:一些公司或机构专门购置了建筑材料手册的电子版,员工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网络或其他指定途径获取使用权限。

公司购置:一些公司或机构专门购置了建筑材料手册的电子版,员工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网络或其他指定途径获取使用权限。

注意事项- 信息真实性:在使用电子版手册时,用户应注意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不应轻信未经验证的内容,尤其是来自未知或不可靠来源的信息。

信息真实性:在使用电子版手册时,用户应注意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不应轻信未经验证的内容,尤其是来自未知或不可靠来源的信息。

- 多方比较: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结合电子版手册的信息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比较,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多方比较: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结合电子版手册的信息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比较,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建筑工程材料电子

建筑工程材料电子

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的兴起,建筑工程领域也迎来了一系列新的变革。

其中,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化的优势、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化的优势1. 提高工程信息的准确性: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可以将建筑工程材料的信息数据化,避免了传统纸质记录的不准确性和繁琐性。

电子化的信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查询和交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增加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在建筑工程过程中,材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电子化管理,可以对每种材料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确保材料的来源、质量标准等信息可追溯。

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快速定位和排查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3. 降低物流成本:传统的材料物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

而电子化管理可以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材料的在线预定、实时跟踪和配送,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工程效益。

二、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化的应用1. 材料供应链管理:通过电子化管理,建筑工程公司可以实现对材料供应链进行全程的控制和管理。

包括材料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质量监控等方面。

通过电子化的采购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透明,提高采购效率和减少采购成本。

2. 材料质量管理:通过建立电子化的材料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包括材料的检验记录、质量分析、异常情况的预警等方面。

通过电子化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提前预测材料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3. 材料库存管理:利用电子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建筑工程材料的库存情况。

包括库存数量、存放位置、有效期等。

通过系统的自动化提醒和报警,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所需材料及时备齐,避免了因库存不足或过多导致的项目延误和资金浪费。

三、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化的未来发展1. 智能化应用的加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化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料粉磨工艺
φ3.5×10m中卸烘干磨(生料粉磨 )
熟料煅烧工艺
五级旋风预热器CDC 窑外分解系统
电收尘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φ3.3×50m旋转窑
篦式冷却机
水泥粉磨及包装
φ3.8×13m水泥磨
八嘴回转式微机包装机
水泥皮带输送机
水泥库
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1.主要成分:主要由四种矿物化学组成
组 成 矿物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在水泥中的相对含量
组成矿物名称
硅酸盐 矿物
熔剂矿 物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次要成 游离氧化钙 分 游离氧化镁
含碱矿物及 玻璃体
分子式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4CaO·Al2O3·Fe2O
3
CaO MgO
水泥中的含量(%)
的温度必须高到足以使烧块含一定量玻璃体并呈墨绿
色;第二是原料比例必须正确而固定,烧成物内部不
能含过量石灰,水泥硬化后不能开裂。这些条件确保
了“波特兰水泥”质量,解决了阿普斯丁无法解决的
质量不稳定问题。从此,现代水泥生产的基本参数已




水泥:是一种多组分的人造矿物粉料,它与水拌和后
成为塑性胶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 并能将砂石等材料胶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水 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
2(3CaO·SiO2)+6H2O=3CaO·2SiO2·3H2O+3Ca(OH)2
硅酸三钙
水化硅酸钙 氢氧化钙
2(2CaO·SiO2)+4H2O=3CaO·2SiO2·3H2O+Ca(OH)2
硅酸二钙
水化硅酸钙 氢氧化钙
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
铝酸三钙
水化铝酸三钙
矿渣、适量的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 酸盐水泥[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
2.类型及代号
硅酸盐水泥 Ⅰ型硅酸盐水泥:不掺混合材料的,代号P·Ⅰ。 Ⅱ型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重量5%
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代号P·Ⅱ。
硅酸盐水泥分42.5、42.5R、52.5、52.5R、62.5、62.5R 六 个强度等级(R代表早强型水泥)
专用水泥——专门用于某些工程的水 泥,如道路水泥、中低热水 泥、砌筑水泥等。
特性水泥——某种性能较突出的水 泥, 如快硬硅酸盐水泥、 高铝水泥、彩色水泥、膨 胀水泥等。
硅酸盐系列水泥的分类
类别
简称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通用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泥
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二、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1.原料

(1)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CaO。采用石灰岩、
要 凝灰岩和贝壳等。


(2)粘土质原料:主要SiO2、Al2O3及Fe2O3。
采用粘土、黄土、页岩、泥岩、粉砂岩及河泥等。
(3)校正原料(辅助原料):为满足成分要求用。 如:铁矿粉的铁质原料补充氧化铁的含量。
砂岩的硅质原料增加二氧化硅的成分等。
1824年,英国石匠阿斯浦丁偶然发现 粘土+石灰+水——人造石(波特兰水泥) 特点:强度高、耐久性好、防水、防火。
1824年10月21日,英国利兹(Leeds)城的泥水匠 阿斯普丁(J.Aspdin)获得英国第5022号“波特兰水 泥”专利证书,从而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人。
强生确定了水泥制造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烧窑
4CaO·Al2O3·Fe2O3+7H2O=3CaO·Al2O3·6H2O+CaO·Fe2O3·H2O
铁铝酸四钙
水化铁酸一钙
3CaO·Al2O3·6H2O + CaSO4——3CaO·Al2O3·3CaSO4·31H2O
水化铝酸钙
石膏
或3CaO·Al2O3·CaSO4·12H2O
活性骨料时,易产生碱——骨料反应,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3.石膏
辅助作用—主要是缓凝作用,含量:2~5%。
四、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凝结硬化
拌合
流动性
水化
水泥+水

的水泥浆
可塑性
(一)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水化
凝结 硬化
(水泥石)
•水泥和水拌合——表面的熟料矿物立刻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各组分开始逐渐溶解——放出一定热量——固相体积也逐 渐增加。其反应式如下:
我是建筑业的粮食!
水泥
硅酸盐水泥 铝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铁铝酸盐水泥
系列
硅酸盐水泥系列——是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
泥熟料、一定量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经共同磨细 而成。
下述百分含量为混合材料的掺量
硅酸盐系列水泥的分类
通用水泥
硅酸盐水泥系列
硅酸盐水泥(0~5%) 普通水泥(6%~15%) 矿渣水泥( 20~70 %) 火山灰水泥( 20~50 %) 粉煤灰水泥( 20~40 %) 复合水泥( 15~50 %)
粉煤灰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复合水泥
专用水泥
专门用于某些工程的水泥
特性水泥
某种性能较突出的水泥
混合材掺量(%) 0~5 6~15
20~70 20~50 20~40 15~50
彩色水泥 彩色水泥 彩色水泥 普通水泥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类型及代号
1.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
普通 低热 早强 超早
水泥 水泥 水泥 强水
简称

耐硫 酸盐 水泥
C3S 52 41 65 68
57
C2S 24 34 10
23
C3A 9 6 8
9
2
C4AF 9 6 9
8
13
2.其它成分: 游离CaO、MgO及SO3,其含量过高将造成水泥安
定性不良。 碱矿物及玻璃体等,其中的Na2O和K2O含量较高时,遇到
2.生产过程
两磨一烧:制备生料(一磨)
煅烧熟料(一烧)
粉磨水泥(二磨)
石灰石
石膏
粘土
煅烧
按比例混合—生料进窑————熟料
辅助原料 磨细
1450℃
磨细 水泥成品
3.生料
CaO: 62% ~ 67% SiO2 : 20% ~ 24% Al2O3 : 4% ~ 7% Fe2O3: 2.5%~6.0% 生料在窑内经历: 干燥——预热——分解——烧成——冷却
名称
硅酸盐
硅酸三钙
矿物
硅酸二钙
熔剂矿物
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次要成分
游离氧化钙 游离氧化镁
含碱矿物及玻璃体
分子式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4CaO·Al2O3·Fe2O3
CaO MgO
简称
C3S C2S C3A C4AF
含量 (%) 36~60
15~37
7~15
1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