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2017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7.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nterne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8.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9.了解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多媒体文档的相关基础知识;10.了解文献检索基本概念,掌握常用基本文献检索的操作应用。
二、考试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分类和发展;2.了解计算机发展简史、特点及应用领域;3.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4.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基本概念;5.掌握计算机中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以及二进制数和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转换;6.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ASCII码及汉字编码)。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1.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作用;2.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分类(Windows、Unix 、Linux)和技术指标;3.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名、文件夹、路径、库等;4.熟练掌握使用Windows 的“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对文件进行有效管理;1)新建文件或文件夹2)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和删除3)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设置4)搜索文件或文件夹5)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6)文件、文件夹、磁盘等的属性的查看、设置和修改等操作5.掌握Windows 的“控制面板”的使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19、《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最基本概念、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操作与使用。
[任务]●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Microsoft Office中Word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范方法。
●具备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初步知识,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ISBN 7-5635-1056-7●《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第二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ISBN 7-5635-1057-52、参考书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02年版)应试用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编写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与要求]●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及计算机分类。
●掌握数制的概念: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表示及相互转换,二进制整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掌握计算机的数据及其编码的基本知识。
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存储地址和寻址空间,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
●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存储执行、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和总线(地址、数据、控制)。
●了解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配置、板卡和主要性能指标:主机(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ROM、RAM)、计算机外存设备(软盘、硬盘、光盘)、输出输入设备(串并口、鼠标、键盘、显卡和显示器、打印机、声卡和多媒体设备)。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1]
19、《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最基本概念、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操作与使用。
[任务]●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Microsoft Office中Word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范方法。
●具备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初步知识,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ISBN 7-5635-1056-7●《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第二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ISBN 7-5635-1057-52、参考书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02年版)应试用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编写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与要求]●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及计算机分类。
●掌握数制的概念: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表示及相互转换,二进制整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掌握计算机的数据及其编码的基本知识。
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存储地址和寻址空间,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
●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存储执行、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和总线(地址、数据、控制)。
●了解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配置、板卡和主要性能指标:主机(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ROM、RAM)、计算机外存设备(软盘、硬盘、光盘)、输出输入设备(串并口、鼠标、键盘、显卡和显示器、打印机、声卡和多媒体设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复习大纲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普通专升本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方法与考试时间为满足准备报考我校普通专升本考生备考的需要,特制订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
专业综合(一)考试内容含《计算机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200分,其中《计算机基础》占比70%,《C语言程序设计》占比30%。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主要参考书目1、《大学计算机基础》,吴宛萍,魏媛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ISBN:978-7-302-50511-22、《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版)》,丁益祥,胡新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ISBN:978-7-03-039233-6第二部分复习范围、考试重点及试题类型和分数分布一、《计算机基础》复习范围与考试重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复习范围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计算机的运算基础及信息表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
2. 考试重点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3). 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与存储(ASCII码、汉字编码)4). 数制之间的转换5). 软件系统的分类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 复习范围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Windows 7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考试重点1). Windows 7系统界面与各组成元素的概念及操作方法2).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选择、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恢复、设置属性、设置显示方式及搜索等)3). 资源管理器及其应用4). Windows 7的系统设置第3章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基础1.复习范围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功能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与软件;Internet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基础。
2.考试重点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2).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3). 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4). 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与软件5). IP地址的结构与分类、特殊的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及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6). Internet的常用接入技术7). 万维网的概念与涉及到的相关术语8). FTP、E-mail、即时通信服务及搜索引擎服务第4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1. 复习范围Word文档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利用Word 2010输入文本并对所输入文本进行编辑和格式设置以及打印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文档中表格处理方法和图形处理方法;能够通过Word 2010建立、编排、显示或打印出图文并茂的文档。
2017级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
2017级计算机基础(理科)复习提纲考试题型:单选题(20题,40分)、填空题(8空,24分)、简答题(1题,6分)、WORD 操作题(10分)、PPT操作题(10分)、EXCEL操作题(1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1946年2月14日诞生于美国。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4代,4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主要的设计思想:⏹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别地存放在存储器中。
⏹采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2.数制转换(二、八、十、十六进制)●n位二进制能表示的信息数为2n,对应的无符号十进制范围为0-2n-1。
八个二进制位表示的无符号十进制数的范围为0~ 255●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在计算机中,负数是按补码进行存储和参与运算的。
●计算机中,浮点数由阶码和尾数两部分组成。
例. (123.75)10=( 1111011.11 )2=( 173.6 )8=( 7B.C )16例:1010+0110=100003.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ASCII)基本ASCII码是7位编码,在计算机中采用一个字节存储,最高位为0;ASCII码中的字符、数字是按顺序编排的,大致顺序是: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汉字编码(输入码、国标码GB2312-80、机内码、字形码)汉字的处理流程:汉字的输入(输入码)、汉字国标码(交换码)、汉字的存储(机内码)、汉字的输出(字形码)。
汉字的机内码占2个字节,是将汉字国标码的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置为1转换而来的。
●存储容量的单位⏹计算机中信息存储的最小单位是字节1B=8bit 1KB=1024B=210B 1MB=1024KB 1GB=1024MB例.对照标准字符集,请写出abcd123ABC这串字符的ASCII的16进制。
2017《大学计算机》考试题型和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与复习提纲一、考试题型1.考试题型:选择题(1分×40)、判断题(1分×10)、填空题(1分×20)、综合题(6分×5)。
2.综合题包括简答、算法描述。
二、各章提纲第一章绪论1.1 计算、计算工具的历史沿革了解计算和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说出每个有代表性的计算工具的特点及发明人。
1.3 当前热点计算1. 云计算掌握基本原理、云计算的特点及云计算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2. 物联网掌握物联网的含义,关键技术及应用等。
3. 大数据理解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及应用领域等。
4. 可穿戴计算简单了解一下5. 智慧城市简单了解一下1.4 思维与计算思维会描述计算思维的定义及理解概念,掌握思维模式有哪几种。
重要知识点1)了解在计算工具的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如巴贝奇、冯诺依曼等2)计算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人工智能3)了解当前热点技术及每种技术的特点,如大数据、云计算等的特点4)了解思维与计算思维,思维的分类。
重点内容汇总:P9页:巴贝奇耗费了整整10年时间,于1822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机。
P11页: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有关单位在1946年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仪与计算机”ENIAC。
P13页:计算机科学自1946年ENIAC研制成功后,在20世纪最后的30年间,取得了大量里程碑式的科学业绩,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从被认为仅是一门编程的单一课程扩展到包含系统结构、软件理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等的一门独立学科,并与电子工程、物理、数学、生物、经济、语言等其他学科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计算机图形学、量子通信、生物信息学等。
P24页:当前热点计算方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计算,智慧城市。
P24页: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四川理工学院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doc
四川理工学院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基础。
具体要求为:1.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史、分类、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
2.了解并掌握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常用进位计数制及转换、计算机编码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汉字的基本过程。
3.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4.了解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5.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6.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7.了解并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常见的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掌握Windows 7的基础知识、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概念、磁盘管理和程序管理。
8.了解并掌握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在Word 2010 中创建并编辑文档、Word 2010 的高级编辑与排版、长文档的编辑与管理、文档修订与共享和邮件合并;9.了解并掌握Excel 2010 的制表基础知识、工作簿与多工作表操作、Excel 2010 中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在Excel2010 中创建和编辑图表、Excel2010 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10.了解并掌握PowerPoint 2010 制作演示文稿的基础知识、在PowerPoint 2010 中演示文稿的高级制作操作、演示文稿的交互和优化、放映与共享演示文稿。
二、考试用时考试用时:120分钟。
三、考题范围(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用途及应用(电子商务、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数据与信息概念,信息的单位,常用进位计数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10进制)及相互转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计算机中数的编码和字符的编码;汉字编码(区位码、国标码、汉字内码)及计算机处理汉字的基本过程。
考试大纲2017
考试大纲2017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育大纲所要求的学术水平。
二、考试内容1. 基础知识:涵盖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应用能力:测试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分析和综合能力:评估学生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4.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展示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50%)- 概念理解- 原理应用- 基本技能掌握- 第二部分:实践应用(30%)- 案例分析- 实验操作- 问题解决- 第三部分:综合能力(20%)- 跨学科知识整合- 创新思维展示- 综合分析能力四、题型1.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 计算题:测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
4. 论述题:考察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5. 案例分析题:评估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6. 创新题: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分值分布- 选择题:占总分的30%- 简答题:占总分的20%- 计算题:占总分的15%- 论述题:占总分的20%- 案例分析题:占总分的10%- 创新题:占总分的5%六、考试时长考试总时长为120分钟。
七、考试纪律考生必须遵守考场纪律,不得携带任何未经允许的物品进入考场。
考试过程中,考生应独立完成试卷,不得相互交流或抄袭。
八、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题正确得相应分值,错误不得分。
- 简答题:根据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给分。
- 计算题:根据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给分。
- 论述题:根据答案的逻辑性、深度和广度给分。
- 案例分析题:根据分析的深度和解决方案的创新性给分。
- 创新题:根据答案的独创性和可行性给分。
九、考试准备考生应提前复习相关课程内容,熟悉考试大纲,准备好考试所需的文具。
十、注意事项考生在考试前应仔细阅读考试须知,确保了解所有考试规则和要求。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性的考试大纲,实际的考试大纲应根据具体学科和教育阶段的要求来制定。
[精品]《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doc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课程编号:7340030010适应专业:2009级非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类别:必修学时:56学时学分:3.5实验学时:20学时二、考试要求仁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木知识。
2、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及计算机的数据表示。
3、T解操作系统的基木功能和作川,掌握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基木操作和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部件的使用。
4、了解Wo「d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Wo「d的排版、表格、图形等基本操作和应用,并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木知识,掌握Excel的编辑、图表以及数据库等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基木知识、“母版”、“模板”的使用,掌握PowerPoint 的创建、编辑及放映等基本制作技能。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木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使用IE浏览器讲行网页浏览、保存网页的基本操作和采用WEB方式撰写、发送、接受电了邮件的基本操作。
8、了解网络安全基木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防治。
9、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木概念、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及压缩技术。
三、考试内容第1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约14%)1)现代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技术特征;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模型);3)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备个组成部分的功能;4)存储器系统中关于内存的几个概念;5)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6)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常用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稈序设计语言以及语言处理程序)相关概念,常用应用软件(办公白动化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等)相关概念;7)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概念),数值数据及字符数据的表示类别;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约12%)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木概念、特点和功能、配置和运行环境;2) Windows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名、目录(文件夹)、目录(文件夹)树和路径等;3) Windows“开始”按钮、“任务栏”、“菜单”、“图标”等的使用;4)丿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岀;5)资源管理系统“我的电脑”文件和文件夹或“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M用;6)软盘格式化和整盘复制,磁盘属性的查看等操作;7)屮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8)快捷方式的设置和使用;第3章Word文字处理(约20%)1) Word文档的基木操作:1.新建与打开文档;2.文档的输入:光标定位、特殊字符输入、公式输入;3•文档内容的选定:基本选定方式、利用选定区;4.文档编辑:插入、删除、移动、复制、撤销与重复、替换与查找;5.文档保存;2) Word文档的排版:1.字符的格式化: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下划线、着重号、效果、字符间距;2•段落排版:段落缩进、特殊格式、段前段后距离、行距、对齐方式;3.项目符号和编号;4.分栏:调整栏数、栏宽、建立等长栏;5. 插入页眉、页脚和页码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考试对象:非计算机各专业命题原则:(1)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范围内命题。
(2)试题的考察要求覆盖面广、区分度高。
(3)试题兼顾各个能力层次,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容易占30%,较易占40%,较难占20%,难占10%。
试题题型:《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总分为100分,选择题占10分,操作题占90分(其中W i n d o w s操作题占10分,文字录入题占10分,W o r d操作题占20分,E x c e l操作题占15分,P o w e r P o i n t操作题占15分,I n t e r n e t操作题占10分)选择题:给出有关概念、性质、特点或操作的不完整叙述,要求考生从题后给出的四种选择答案中选择合适的一种或二种答案,补充完整。
W i n d o w s操作题:文字录入题:给出文字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录入。
W o r d操作题:给出一篇文档及排版要求,要求考生对该文档按要求进行排版。
E x c e l操作题:给出一个数据表及要求,要求考生按要求对数据表进行操作。
P o w e r P o i n t操作题:给出若干张幻灯片,要求考生对其按给出的要求进行如版式、放映效果设置等方面的设置。
I n t e r n e t操作题:二、考试范围《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其考核目标在于评测学生所具有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与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包括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一般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视窗操作系统、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O f f i c e 软件(W o r d2000、E x c e l2000、P o w e r P o i n t2000)和网络的上机使用技能。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考核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了解:能领会所学各知识点中的基本概念、名词和术语,并能做出正确表述。
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适应专业:所有专业一、考试目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为各学科和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使用工具的观念,使学生掌握通识的和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较熟练地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各专业后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基础3.办公自动化应用4.计算机网络等理论知识及操作5.数据库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适中,范围较广,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综合性试题选拔优秀的学生继续学习。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基本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基本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3.掌握二进制及几种常用进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4.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性能指标和应用领域。
第二章 Windows操作系统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2.基本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3.了解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
第三章Word2010字处理软件1.了解字处理软件的发展及特点。
2.掌握Word2010字处理软件的主要功能。
第四章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1.了解Excel2010的工作环境与基本概念。
2.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计算功能。
3.掌握工作表中的数据管理功能。
第五章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软件1.了解PowerPoint2010的基本概念。
2.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
3.掌握PowerPoint2010的编辑、修饰与放映功能。
4. PowerPoint2010的放映与输出功能。
《计算机基础》(理工类)考试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大纲(理工)一、课程性质及要求:《计算机基础》是三峡大学一门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注重基本操作技能和实用能力等特点,因此学习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重视基本知识和重视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的基本素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
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加强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为考试课,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平时成绩构成(50分)考核内容:文字处理软件word 的基本操作、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的基本操作、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其中,各考核内容分值如下:Word的基本操作(10分)Access的基本操作(10分)Excel的基本操作(15分)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5分)考勤(10分)(二)期末考试(总分100,占总成绩的50%)●理论部分(60分):考试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多媒体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信息安全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考试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情况2.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3.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4.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5.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术语,SQL语言的简单应用6.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8.了解信息安全的原理和基本技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防范方法9.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操作方法●操作部分(40分):考试内容: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
《计算机基础》考纲.doc
《计算机基础》考纲一、适用对象:“专升本”资格考二、考试内容与要求:1.计算机基础知识1.1.信息技术概述(理解)1.2.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1.3.计算机软件系统(理解)1.4.数据通信技术(了解)2.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使用2.1.文件管理与程序管理(掌握)2.2.字处理软件(掌握)2.3.电子表格软件(掌握)2.4.电子演示文稿制作(掌握)3.多媒体技术应用3.1.音频信号的处理(掌握)3.2.图像信息的处理技术(掌握)3.3.动画制作技术(掌握)3.4.视频信息的处理技术(了解)4.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4.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4.2.局域网(理解)4.3.组网技术(掌握)4.4.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理解)5.网页设计5.1.网页制作的语言、工具(理解)5.2.网页制作步骤(掌握)5.3.网页中的文本格式与超链接(掌握)5.4.网页中的图像与多媒体(掌握)5.5.表单制作(掌握)5.6.网页版面设计(掌握)5.7.网页的特效制作(了解)5.8.网站发布与管理(了解)三、试卷结构:满分:100分单选题30分填空题8分综合题12分Office操作10分Flash动画制作10分Photoshop图像处理15分网页制作15分四、考试时间与方式:时间:100分钟开闭卷:闭卷方式:采用计算机智能化考试系统,随机组卷、无纸化、无盘化五、参考书目:《计算机基础教程》,上海市教委组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或2006)《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上海市教委组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或2006)。
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计算机基础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分布1. 计算机硬件基础(20%)- 计算机系统组成- 微处理器与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2. 计算机软件基础(20%)- 操作系统基础-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软件工程基础3. 数据结构与算法(20%)- 基本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 树与图- 排序与查找算法4. 计算机网络基础(20%)-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基础5. 数据库系统基础(10%)- 数据库系统概述- 关系数据库设计- SQL语言基础6. 计算机应用基础(10%)- 办公自动化软件- 图形图像处理- 多媒体技术应用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包括:-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概念、术语的理解和记忆。
-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和表述能力。
- 计算题/编程题:测试学生对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 案例分析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范围与深度1. 计算机硬件基础-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 掌握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存储器的分类。
2. 计算机软件基础-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 掌握至少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数据结构与算法- 理解数据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 掌握基本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4. 计算机网络基础-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 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5. 数据库系统基础- 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SQL语言的基本操作。
6. 计算机应用基础- 了解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成人高考《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1.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和数据库基础知识。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Internet工具、Office、声音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等软件的使用。
3.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
4.重点考核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和利用常用软件解决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
5.本大纲的制定旨在引导各高校加强本课程的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
(2)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信息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及信息化指标体系。
(4)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及其相关法规,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2.计算机硬件(1)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
(2)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
(3)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4)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器。
(5)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6)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微型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3.计算机软件(1)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及分类。
(2)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特征及功能,常用操作系统。
(3)软件的安装及卸载。
(4)程序设计语言分类,程序基本结构和数据类型、语言处理系统。
(5)算法和数据结构。
(6)软件工程概述及软件开发。
4.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分类、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逻辑结构。
(2)局域网的发展、特点、组成,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拓扑结构,综合布线。
(3)网络互联及英特网概念,TCP/IP协议,网络接入技术。
(4)域名系统、英特网应用: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即时通讯。
(5)计算机病毒防范,木马及恶意软件的概念和特点,黑客、局域网安全有关概念。
5.多媒体技术基础(1)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2017年 山东大学 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计算机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
851计算机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计算机基础综合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三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各占1/3。
I 数据结构课程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队列、堆、栈、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课程中的典型算法,为计算机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考试内容1.链表、间接寻址和模拟指针2.数组和矩阵3.堆栈和队列及其应用4.跳表和散列5.二叉树和其他树6.合并/搜索应用,堆和堆排序7.左高树,霍夫曼编码和竞赛树8.搜索树, A VL树或红黑树,直方图9.图10.图和贪婪算法11.货箱装载,0/1背包,最短路径和生成树12.分而治之算法13.动态编程14.回溯和分枝定界算法参考书目1 《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Data Structures,Algorithms,and Applications in C++Sartaj Sahni 著汪诗林,孙晓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教材科,书店均有2 《数据结构》殷仁昆著清华大学出版社II 操作系统课程基本要求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类学科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该课程的主要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存储管理(包括文件系统与输入/输出系统)、保护与安全等内容的相关概念、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要求:1.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主要组成部分,掌握操作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和技术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考试内容一、导论1.操作系统的概念2.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存储结构、输入输出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3.操作系统的结构组成、操作系统的操作及各部分的功能、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4.操作系统的分类和运行环境二、操作系统结构1.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类型2.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类型3.系统调用及类型4.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5.操作系统的结构分类及优缺点6.虚拟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三、进程1.进程的概念、组织、控制和状态转换2.进程调度的基本概念3.进程的操作,包括进程的生成、终止等4.进程通信四、线程1.线程的概念与动机2.多线程模型五、CPU调度1.调度的基本概念2.调度的时机、切换和过程3.调度的基本准则4.典型调度方法: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多级队列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5.线程调度6.调度算法的性能评估六、进程同步1.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2.临界区访问的原则及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软件实现方法和硬件实现方法3.信号量概念与基本机制4.经典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就餐问题和理发师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汉字系统的基本理论、Windows2000操作系统、Internet基础知识、Word2000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Excel2000、中文PowerPoint2000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要求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能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
4.掌握字表处理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软件进行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
5.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多媒体技术,能在互联网上浏览、检索信息,下载文件和收发E-mail。
6.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二)考试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系统构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应用领域、指令和程序的概念、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源程序、目标程序;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
2.数字化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数制间的相互转换(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的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数据单位(位、字节、字);编码(ASCII码、汉字国标码)。
3.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主要技术指标,微机硬件系统结构图; 中央处理器功能;存储器功能和分类(内存储器、RAM、ROM;外存储器:软盘、硬盘、磁带);输入输出设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功能和使用方法。
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计算机通信的简单概念:Modem、网卡等,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拨号接入、电子邮件(E-mail)、万维网(WWW)等5.多媒体技术6.计算机安全,病毒的预防与消除使用知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1.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中文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2.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命名、类型、属性。
3.文件及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查找等操作。
4.窗口及有关操作,操作系统的常用菜单及操作,常用附件,应用程序间的合作,配置Windows2000系统,Windows2000多媒体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基础。
具体要求为:
1.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史、分类、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
2. 了解并掌握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常用进位计数制及转换、计算机编码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汉字的基本过程。
3.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4. 了解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5.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6.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7. 了解并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常见的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掌握Windows 7的基础知识、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概念、磁盘管理和程序管理。
8. 了解并掌握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在Word 2010中创建并编辑文档、Word 2010的高级编辑与排版、长文档的编辑与管理、文档修订与共享和邮件合并;
9. 了解并掌握Excel 2010的制表基础知识、工作簿与多工作表操作、Excel 2010中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在Excel2010中创建和编辑图表、Excel2010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10. 了解并掌握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的基础知识、在PowerPoint 2010中演示文稿的高级制作操作、演示文稿的交互和优化、放映
与共享演示文稿。
二、考试用时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三、考题范围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用途及应用(电子商务、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数据与信息概念,信息的单位,常用进位计数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10进制)及相互转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计算机中数的编码和字符的编码;汉字编码(区位码、国标码、汉字内码)及计算机处理汉字的基本过程。
3. 计算机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内存、外存),计算机结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指令类型及结构概念)。
4. 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概念、软件系统及其组成;操作系统的概念、分类、五大管理、及常见的操作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因特网基础及应用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硬件、网络软件、无线局域网。
2. 因特网基础: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TCP/IP协议,因特网IP地址和域名系统,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3.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万维网、超文本和超链接、统一资源定位器、浏览器、FTP文件传输协议),IE的使用(包括网页的保存和收藏夹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包括电子邮件的格式)。
(三)多媒体、病毒及其防治
1. 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的特征,媒体的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
2.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四)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基础:常见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界面。
2. Windows 7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文件及文件夹管理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和“库”的使用;Windows 7的磁盘管理和磁盘格式化、修改磁盘卷标方法;Windows的程序管理,任务管理器的监控功能;控制面板的基本操作方法;Windows的系统维护与其它常用附件;常用的Windows命令和DOS
命令的功能。
(五)WORD 2010及其高级应用
1. 创建并编辑文档:创建空白的新文档、利用模板创建新文档,输入并编辑文本,查找与替换文本,保存与打印。
2. 文档的高级编辑与排版:设置文档格式:字符格式、段落格式、主题,设置页面布局:页边距、纸张大小和方向、页面背景、文档网格,在文档中应用表格:文本转换为表格、表格简单排序和公式使用,设置和使用图片和图形:设置图片格式、绘制图形、使用SmartArt图形、设置文字环绕方式、设置图片在页面上的位置,在文档中插入其他内容:自定义文档部件、文件框的使用、使用文档封面、插入艺术字、首字下沉、插入图表。
3. 长文档的编辑与管理:在文档中定义并使用样式,文档分页、分节与分栏,文档中设置和使用页眉、页脚与页码,项目符号与编号的使用文档中引用的使用,文档目录的使用。
4. 文档修订与共享:开启修订状态、设置修订标志与选项、添加批注,拼写与语法检查、快速比较文档、合并文档、通过电子邮件共享文档、转换成PDF文档。
5. 邮件合并:使用邮件合并制作邀请函和信封,邮件合并规则的使用。
(六)EXCEL及其高级应用
1. Excel制表基础:输入简单数据、自动填充数据、控制数据的有效性,对表格进行基本整理和修饰,设置工作表边框和底纹,自动套用预置样式,设定与使用主题,条件格式,工作表的打印输出。
2. 工作簿与多工作表操作:基于模板创建工作簿、工作簿打开权限密码的设置,工作簿的隐藏与保护,工作表基本操作,工作表的保护,同时对多张工作表进行操作,工作窗口的视图控制。
3. Excel公式和函数:公式中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使用,名称的定义与引用,Excel 中函数的应用:SUM、AVERAGE、MAX、MIN、ROUND、LEFT、RIGHT等简单函数,条件求和SUMIF函数、多条件求和SUMIFS函数、向下取整函数INT函数、取整函数TRUNC函数、ROUND四舍五入函数、垂直查询函数VLOOKUP、IF函数、AVERAG曰F函数、多条件平均值函数AVERAG曰FS、COUNTA函数、COUNTIF函数多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S、RANK函数、文本合并函数CONCATENATE、MID函数、册U除空格函数TRIM、AND函数、WEEKDAY函数。
4. 在Excel中创建图表:创建并编辑迷你图,创建、修饰与编辑图表,打印图表。
5. 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合并计算,数据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和透视图。
(七)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
1. 创建演示文稿:依据主题创建、基于模板创建、根据现有演示文稿创建、从Word文档中创建。
2. 幻灯片基本操作:设置幻灯片大小、设置幻灯片方向,选择幻灯片、向幻灯片添加内容,添加幻灯片编号、添加日期和时间,演示文稿视图。
3. 演示文稿的高级制作操作:幻灯片版式的应用,编辑文本内容,插入图形和图片、使用SmartArt智能图形,应用设计主题、变换背景,幻灯片母板应用。
4. 演示文稿的交互和优化:使用音频和视频,添加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
切换效果,幻灯片的链接跳转。
5. 放映与共享演示文稿:应用排练计时,幻灯片放映控制,自定义放映方式,将演示文稿发布为视频文件、转换为直接放映格式,创建并打印演示文稿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