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了解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技术。

[重点与难点]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基因重组[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遗传突变的物质基础一、什么是遗传与变异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通称为遗传。

保持物种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物种存在依据。

保证了种的存在和延续.变异:是子代与亲代间的差异。

可遗传给后代,是物种发展,进化的依据。

推动了种的进化和发展。

微生物特性的改变不一定都是变异,只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的表型变化是不遗传的。

不是变异。

表型(phcnotype):是指遗传特性在—定环境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微生物变异发生最快、迅速、常见。

不一定都是变异或都能遗传。

突变:是遗传物质核酸(RNA,DNA)中的核苷酸顺序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

(合段发生改变,而引起遗传性状改变)包括: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

微生物主要是基因突变。

二、DNA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从孟德尔的粒子到DNA双螺旋结构1865(1866)年: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分离、自由组合规律1893年:Overton 发现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1900年:重新发现孟德尔定律,建立遗传学。

1901年:发现X染色体。

1902年:建立细胞遗传学。

1903年W.S.Sutton,染色体的遗传行为与性状的遗传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

1905年:Wilson 发现性染色体1905-08年:发现连锁基因。

1906年:提出性染色体。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W.L.Johannsen提出基因概念。

1910年:摩尔根(Morgan)建立基因学说。

1913年:减数分裂与孟德尔定律联系起来。

得到正确解释。

1910-27年:连锁互换。

1935年:电镜问世。

20世纪40、50年代,3个典型实验:1944年:肺炎双球菌转化。

遗传信息物质是DNA,核酸水平1952年:Watson Crick 提出DNA结构。

微生物 第7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

微生物 第7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

裂解
过程:供体菌
正常噬菌体 + 完全缺陷噬菌体
少量裂解物 + 大量受体菌 遗传稳定的转导子
2020/1/15
完全普遍转导
2020/1/15
感染复数(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 基因重组的方式
– 转化 – 转导 – 接合 – 原生质体融合
2020/1/15
(一)转化(transformation)
1、转化及其发现:
R型活菌+S型死菌→ →S型活菌 ➢定义:受体菌自然或在人工技术作用下直接摄取来自供体菌 的游离DNA片段,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而获得部 分新的遗传性状的基因转移过程,称为转化。转化后的的受 体菌称为转化子(transformant)。 ➢有关名词:
2020/1/15
2020/1/15
(二)噬菌体感染实验 • 创立人:美国人Hershey AND Chase于
1952年 • 研究对象:噬菌体
2020/1/15
(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 创立人:Conrat AND Singer于1956年创立 • 研究对象:TMV AND HRV • 过程:将两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外壳分别抽取出来并
(一)遗传物质在7个水平上的形式 1、细胞水平 2、细胞核水平 3、染色体水平 4、核酸水平 5、基因水平 6、密码子水平 2020/1/175 、核苷酸水平
(二)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1、原核生物(细菌、古生菌)的基因组
1)染色体为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单倍体); 2)基因组上遗传信息具有连续性; 基因数基本接近由它的基因组大小所估计的基因数 一般不含内含子,遗传信息是连续的而不是中断的。 3)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 4)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基因的多拷贝; 5)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 个别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犬螺杆菌)和古生菌的rRNA和tRNA 中也发现有内含子或间插序列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酶活性的改变:
大肠埃希菌
乳糖
环境无乳糖,则不产生三种酶
含链霉素培基 痢疾杆菌 依赖链霉素株 ( 耐药菌株 )
耐药性改变:
二、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原核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遗传物质:
一、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
形态与结构变异 菌落形态变异 毒力变异 酶活力变异 抗药性变异
形态改变1
3-6% NaCl 鼠疫杆菌────→多形态性(衰残型) 琼脂培基
青霉素、溶菌酶 正常形态细菌 L型变异 抗体或补体 (部分或完全失去胞壁)
正常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L型
形态改变2
42-43℃ 炭疽杆菌────→失去形成芽胞能力, 毒性减弱 10-20天 0.1%石炭酸 变形杆菌(有鞭毛) (无鞭毛)
1923年: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 牛型结核杆菌 卡介苗 (有毒) 13年(230代) (弱毒,保持抗原性)
毒力改变2
β-半乳糖苷酶 半乳糖苷渗透酶 半乳糖苷转酰酶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菌种保藏中心
单位 缩写
单位名称
单位 缩写
单位名称
各国主要菌种保藏机构
(二) 菌种的复壮 使衰退的菌种恢复原来优良性状。是指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生产性能测定等方法,从衰退的群体中找出未衰退的个体,以达到恢复该菌原有典型性状的措施。
纯种分离
生物学性状检测 生产性能检测
国内外菌种保藏机构
KIM
德国微生物研究所菌种收藏室
NCIB
英国国立工业细菌收藏所
MIG
德国发酵红叶研究所微生微生物收藏室
CMI
英联邦真菌研究所
RKI
德国科赫研究所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3、染色体层面 1)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差很大。 2)单倍体,双倍体,三倍体,多倍体。 3)部分双倍体。

4、核酸层面 DNA或RNA; DNA单链或双链; RNA单链或双链; bp(碱基对); kp(千碱基对); mp(兆碱基对)。

5、基因层面 基因:生物体内一切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最
•定向培育一般是指用某一特定环境长期处理某一 微生物培养物(群体),同时不断对它们进行移种传 代,以达到积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 古老的育种方法。由于自发突变的频率较低,变 异程度较轻微,所以培育新种的过程一般十分缓 慢。与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相比 ,定向培育法带有守株待兔的被动状态。 •


•(1)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标准TMV,得到它的蛋白质; •(2)从TMV的变种HRV通过弱碱处理得到它的RNA; •(3)通过重建获得杂种病毒; •(4)证实杂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来自TMV标准株。 •(5)杂种病毒感染烟草产生HR所特有的病斑,说明杂种病毒 的感染特性是由HRV的RNA所决定,而不是二者的融合特征 •(6)从病斑中一再分离得到的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HR蛋白 质,而不是标准株的蛋白质外壳。以上实验结果说明杂种病 毒的感染特征和蛋白质的特性 是由它的RNA所决定,而不是 由蛋白质所决定,遗传物质是RNA。
无义突变:某碱基突变造成UAG,UAA和 UGA等终止码的出现,导致多肽链合成终 止,原功能丧失。

3、表型变化及其分离 1、营养缺陷型——是一种缺乏合成其生存所
必需的营养物,只有从周围环境或培养基中 获得这些营养或其前体物才能生长的突变型 。
2、抗药性突变型——指由于基因突变使菌株 对某种或某几种药物,特别是抗生素,产生 抗性的一种突变。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它们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特性使得它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演化出新的物种。

一、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是通过DNA或RNA等核酸分子来传递的。

这些分子中含有遗传信息,可以指导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

微生物的遗传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多样性: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因此具有高度的多样性。

2、快速进化: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很容易地发生突变,这使得它们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群体遗传:微生物通常以群体形式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群体的遗传特征。

二、微生物的变异微生物的变异是指它们的遗传特征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辐射等)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DNA 复制过程中的随机错误。

微生物的变异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性变异:微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发生适应性变异,这些变异有助于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突变:微生物的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会发生随机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特征发生变化。

3、基因转移:微生物之间可以通过基因转移来实现遗传信息的交流,这有助于它们适应新的环境。

三、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实际应用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实际应用。

例如,科学家可以利用微生物的遗传信息来开发新的药物和生物技术产品;通过研究微生物的变异机制,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特性是它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演化过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一、引言微生物,作为生命的基本单元,其遗传与变异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

从土壤里的细菌到人体内的菌群,从发酵食品中的酵母菌到导致疾病的病毒,微生物的身影随处可见。

而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其生命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特性,对微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微生物的遗传。

遗传,简单来说,就是微生物将自身的特性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微生物通过遗传,能够把它们适应环境的特性、代谢途径、生理特征等稳定地传递下去,保证了物种的延续和稳定性。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包括 DNA 和 RNA。

对于大多数微生物而言,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细菌的 DNA 通常位于一个环状的染色体上,同时还可能有一些小的环状 DNA 分子,称为质粒。

质粒可以携带一些特殊的基因,比如对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病毒的遗传物质则更加多样,有的是 DNA,有的是 RNA,而且其结构也有单链和双链之分。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也就是微生物的繁殖过程。

细菌主要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一个细菌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获得了与亲代相同的遗传物质。

真菌可以通过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方式繁衍后代。

病毒则需要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并合成蛋白质外壳,最终组装成新的病毒粒子。

接下来,我们谈谈微生物的变异。

变异是指微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的表型变化。

微生物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

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变异形式,它可以是由于 DNA 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或者是外界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加。

基因重组也是微生物变异的重要途径,比如细菌可以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方式,从其他细菌获得新的基因。

此外,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还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如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温和噬菌体可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而毒性 噬菌体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
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四 转座因子

转座因子(transposzble element)又称跳跃基因 (jumping gene):

是指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一段特异 的具有转移特性的核苷酸序列它在基因组不必借助 同源序列就可以移动,可以直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 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的(供体和受体)。
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heredity):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稳 定,且代代相传,使其物种得以保存。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 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 差异。
江苏大学 医学院 申红星
基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可遗传生物学功能 单位. 基因组:是指某一生物种类的遗传信息总和. 基因型:一种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构成该生 物的基因型. 表性:由基因表达产物决定,生物所表现的生 物学性状。
是最小的转位因子,<2kb,除了和转座功能相关的基因外,
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IS两端有反向重 复序列。
2.转座子(transposon,Tn)
>2kb,除携带与转座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耐药性基
因、抗金属基因、毒素基因及其他结构基因。
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IS
Resistance Gene(s)
噬菌体的抗原性
噬菌体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该抗体能抑制相应噬菌体侵袭敏感细菌, 但对已吸附或已进入宿主菌的噬菌体不起作用, 噬菌体仍能复制增殖。
噬菌体的抵抗力
噬菌体对理化因素与多数化学消毒剂的抵抗 力比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 能抵抗乙醚、氯仿和乙醇,一般经75℃ 30min或更久才能被灭活。噬菌体能耐受低 温和冰冻, 对紫外线和X射线敏感,一般经紫外线照射 10~15min即失去活性。

微生物学遗传与变异ppt课件

微生物学遗传与变异ppt课件
β- 棒状噬菌体
含毒素基因
编码毒素蛋白
• 毒力减弱—— 有毒菌株变异为弱毒或无毒菌株
卡介苗 Bacillus of Calmette- Guerin,BCG : 卡介二氏用有毒的牛 结核分枝杆菌在含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上,经13年连续230次传 代所获得的一毒力减弱但保留有抗原性的变异株。是 用于人工免疫 以预防结核病的活疫苗。
• 染色体DNA chromosome • 质粒 plasmid • 转位因子 transposable element • 噬菌体 phage
• 染色体DNA
chromosome
• 无内含子 • 重复序列少 • 功能相关基因组
成操纵子
• 病原菌中存在
毒力島(pathogenecity Island)
1.形态结构: EM 下 有 三 种 基 本 形 态 :
蝌蚪型 微球形 丝形
2.化学组成:
• 噬菌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 核酸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根据其组成可为DNA噬
菌体和RNA噬菌体。
• 蛋白质是噬菌体头部衣壳及尾部的主要组成成份,
能保护噬菌体核酸,决定其外形和表面特征。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4、耐药性变异variation of virulence
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或药物由敏感变为不敏感即为细菌
的耐药现象。
多重耐药株:同时耐受多种抗生素的菌株。 抗生素依赖菌株:如痢疾志贺菌的赖链霉素菌株。
抗生素
抗生素
敏感
耐药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material basis of bacterial heredity and variation
转导频率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裂解期

第九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九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①加S菌DNA
长出S菌
活R菌
❖②加S菌DNA及DNA酶以 外的酶
❖③加S菌的DNA和DNA酶 ❖④加S菌的RNA
只有R菌
❖⑤加S菌的蛋白质
❖⑥加S菌的荚膜多糖
只有S型细菌的DNA才能将S. Pneumoniae的R型转
化为S型。且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也越高。说
明S型菌株转移给R型菌株的,是遗传因子。
(二)噬菌体感染实验
A. D. Hershey和M. Chase, 1952年
(1)含32P-DNA的一组:放射性85%在沉淀中 (2)含35S-蛋白质的一组:放射性75%在上清液中 所以,进入细胞的是噬菌体的核酸而不是蛋白质。
(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为了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H. FraenkelConrat(1956)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 (TMV)进行了著名的植物病毒重建实验。
插入突变 产生染色体畸变(复制性转座子) 基因的移动和重排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
一、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简称突变,是 变异的一种,指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分子 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突 变率常在10-8~10-9范围内。
成分是蛋白质。
❖ DNA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明:1944年以后,利
用微生物为实验对象进行的三个著名实验(肺炎球菌的转化 试验、噬菌体感染试验、病毒的拆开与重建试验)
一、三个经典实验
❖ (一)经典转化实验(transformation):F.Griffith, ❖研究对象: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双球菌) ❖ S型菌株:有致病性,菌落表面光滑,有荚膜 ❖ R型菌株:无致病性,菌落表面粗糙,无荚膜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明显有别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
★按是否比较容易、迅速地分离到发生突变的细胞 来分:
选择性突变株(selective mutant):具有选择标 记(如营养缺陷型、抗性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 型),只要选择适当的环境条件,如培养基、温度、 pH值等,就比较容易检出和分离到。
非选择性突变株(non-selective mutant):无选 择标记(如产量突变型、抗原突变型、形态突变 型),能鉴别这种突变体的惟一方法是检查大量菌 落并找出差异。
免疫蛋白,从而对大肠杆菌素有免疫作用,不 受其伤害。
4.4 Ti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
• 即诱癌质粒。 • 存在于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中,可引起许多双子叶植物的根癌。
• 当细菌侵入植物细胞中后,在其细胞中溶解,把细
菌的DNA释放到植物细胞中。这时,含有复制基 因的Ti质粒的T-DNA小片段与植物细胞中的核染 色体发生整合,合成正常植株所没有的冠瘿碱类, 破坏控制细胞分裂的激素调节系统,从而使它转变 成癌细胞。
子进行转化的生理状态。
,交换重组
感受态:促进 自溶素的表达, 使细胞表面的 DNA结合蛋白 和核酸酶裸露 出来,从而使 其能与外源 DNA结合并对 DNA进行切割, 只有一条链能 与特异蛋白结 合进入细胞。 另一条链被核 酸酶降解,产 生的能量用于 核酸链的进入。
鉴定:电镜观察、电泳、密度梯度离心、限制性酶 切图谱等方法
3 质粒的种类:
1、大肠杆菌的F因子 2、细菌抗药质粒(R因子) 3、大肠杆菌素质粒(Col因子) 4、Ti质粒 5、降解质粒 6、毒性质粒
4.1 F–因子(fertility factor):又称致

微生物学: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微生物学: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微生物的突变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DNA损伤的修复
概念
突变:指遗传物质发生数量或结构变化的现象。 变异:突变导致性状的改变叫变异。 基因突变:指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物质结构或 DNA序列的任何变化,包括一对或少数几对的 缺失、插入或置换,导致遗传性状的变化。 基因型:指贮藏在遗传物质中的信息,即DNA 碱基序列。 表型:指可观察或检测到的个体性状或特征,是 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实验室里通过提取获得 双链DNA有转化能力,单链没有.
感受态
受体细胞能接受转化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 只有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才能接受转化因子, 从出现到消失约为40分钟(对数期的中期)
感觉态出现原因
细菌失去部分细胞壁的结果 细菌在细胞表面产生某种E引起
感受态的决定决定因素
细胞遗传性决定 和菌龄有关 环腺苷酸CAMP可提高1000 倍 Ca2+能促使细胞进入感受态
原理 步骤
DNA只含P不含S
Pr 只含S不含P
1:用含同位素S35, P32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2:让T2感染上述大肠杆菌使其打是S35P32标记
3: 吸附
10分钟后 搅动
离心
上清液 沉淀
结果:上清液中含15%放射击性;沉淀中含85%放射性
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植物病毒蛋白质和RNA可以人为地分开, 同时又可把它们重新组合成具感染性的病毒.
喷入T1保温
6个平板共353个菌落
6个平板共28个菌落
影印培养试验
原始敏 感菌种
无药 培养基
含药 培养基
基因突变机制
碱基的置换 移码突变
染色体畸变
1 诱变的机制
(1)碱基的置换

微生物遗传和变异

微生物遗传和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遗传 (inheritance) :是发生在亲子之间即上下代间的关系,即指上一代生物如何将自身的一套遗传基因稳定地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或功能,它具有极其稳定的保守特性。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

注: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最本质特性之一(1)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是一种内在的可能性或潜力,其实质是遗传物质上所负载的特定遗传信息。

(2)表现型: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等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注:表型是由遗传型所决定,但也和环境有关。

(3)表型饰变:即外表的修饰性改变,是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变化,不涉及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

特点:暂时性、不可遗传性、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4)遗传型变异(基因变异、基因突变):遗传物质改变,导致表型改变特点:遗传性、群体中极少数个体的行为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明星:(1)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方便建立纯系。

(2)很多常见微生物都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量生长繁殖。

(3)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易于获得各类突变株,操作性强。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核酸为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分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1、肺炎双球菌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所必需的转化因子;2、噬菌体感染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核酸(RNA)而非蛋白质;3、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证明了:在RNA病毒中,遗传物质基础也是核酸,只不过是RNA罢了。

通过上述三个实验证明了:只有核酸才是负载遗传信息的真正物质基础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1、细胞水平:在细胞水平上,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大部分DNA都集中在细胞核或核区中。

分为原核微生物基因组、真核微生物基因组。

2、细胞核水平: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是有核膜包囊,形态固定的真核,核内的DNA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见的核染色体;(1)基因组(genome):一个物种的单倍体内的所有染色体及其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遗传性:指世代间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变异性:是子代与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

遗传性保证了种的存在和延续;而变异性则推动了种的进化和发展。

遗传型(基因型):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的总和。

它是一种内在潜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发代谢和发育,才能将它具体化,即产生表型。

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是遗传型在合适环境下的具体体现。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

饰变: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如粘质沙雷氏菌,在25℃培养时,可产生深红色的灵杆菌素,这是一种饰变,但当在37℃培养时,则不产生色素,再在25℃下培养时,又恢复产生色素的能力。

微生物在遗传学中的地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都是单倍体;✧易培养;✧繁殖快;✧易于累积不同的中间代谢物;✧菌落形态可见性与多样性;✧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体中每个个体的直接性与一致性;✧易于形成营养缺陷型;✧存在多种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有性生殖过程。

对微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而且还为育种工作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促使育种工作向着不自觉到自觉,从低效到高效,从随机到定向,从近缘杂交到远缘杂交等方向发展。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遗传变异有无物质基础以及何种物质可承担遗传变异功能的问题,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对此有着不同的猜测。

直到1944年后,利用微生物这一实验对象进行了三个著名的实验,才以确凿的事实证实了核酸尤其是DNA才是遗传变异的真正物质基础。

一、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一)转化实验✧发现者:英国人Griffith于1928年首次发现这一现象。

✧研究对象:肺炎链球菌S型和R型✧过程:1944年Avery等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其过程:SⅢ杀死细菌分离提取多糖脂类 RNA 蛋白质 DNA DNA+DNaseRⅡRⅡRⅡRⅡRⅡRⅡ不杀死不杀死不杀死不杀死可杀死不杀死小鼠小鼠小鼠小鼠小鼠小鼠RⅡRⅡRⅡRⅡRⅡ+SⅢRⅡ图9-2 O.Avery等的体外转化实验说明:活的ⅡR菌从死亡的ⅢS菌中吸收了荚膜的特征即由于DNA的存在而形成了荚膜,况且到了1949年,进一步提纯DNA(蛋白质不足0.02%),转化效果也随之增加。

(二)噬菌体感染实验✧研究人:美国的Hershey 和 Chase于1952年✧研究对象:噬菌体✧过程:✧说明: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只有DNA进入了细胞,又一次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研究人:Conrat 和 Singer于1956年✧研究对象:TMV 与 HRV✧过程:✧说明:只有核酸才是负荷遗传信息的真正物质基础。

(四)朊病毒的发现和思考无论是DNA还是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基础已是无可辨驳的事实。

但朊病毒的发现对“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定论也带来一些疑云。

PrP是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致病因子,迄今未发现蛋白内有核酸,但已知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必须有核酸组成的遗传物质,才能感染宿主并在宿主体内自然繁殖。

那么这是生命界的又一特例呢?还是因为目前人们的认识和技术所限而尚未揭示的生命之谜呢?还有待于生命科学家去认识和探索。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基因(gene):实现一定遗传效应的核苷酸片断(为一条多肽或RNA分子合成编码所需的完整的一段核酸序列)。

基因组(genome):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的所有染色体及其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称。

遗传型(基因型):生物的全部遗传因子及基因组成。

表型(表现型):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等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除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余病毒及全部具有典型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按其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可分成染色体DNA和染色体外DN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DNA存在形式不完全相同。

(一).DNA在原核细胞中的存在方式原核细胞的细胞学特点:无核膜与核仁的分化,只有一个核区称拟核。

1.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染色体DNA处于拟核区,无组蛋白(近年来发现与非组蛋白结合)。

结构上为一条裸露的闭合环状DNA,以紧密的超螺旋状态存在。

✧染色体外DNA主要指质粒(如F因子、R 因子、Col因子)。

微生物核酸种类形状大肠杆菌dsDNA 环状T2噬菌体dsDNA 线状λ噬菌体dsDNA 线状或环状ΦX174 ssDNA 环状TMV ssRNA 线状2.基因组特点:✧染色体为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单倍体)✧基因组上遗传信息具有连续性;✧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基因的多拷贝;✧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二).DNA在真核细胞中的存在方式1.真核细胞DNA分为核DNA和核外DNA。

✧核DNA即染色体DNA,它与组蛋白结合构成具有复杂结构的染色体。

✧核外DNA是指线粒体和叶绿体等DNA,其结构与原核细胞的DNA相似,亦能编码结构蛋白。

2.基因组的特点:✧典型的真核染色体结构(染色体由核小体组成);✧没有明显的操纵子结构;✧有间隔区和内含子序列;✧重复序列多。

(三). 非细胞型微生物遗传物质存在方式除朊病毒外的其它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核酸分子——DNA或RNA(四).质粒1.定义: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2.存在方式: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 closed circle,简称CCC)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3.基本特性:✧ 化学组成: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 closed circle ,简称CCC)的超螺旋双链DNA 分子存在于细胞中;质粒分子的大小范围从1kb 左右到1000kb ;(细菌质粒多在10kb 以内)✧ 质粒能自主复制:高拷贝数质粒(每个宿主细胞中可以有10-100个拷贝)——松弛型质粒低拷贝数质粒(每个宿主细胞中可以有1-4个拷贝)——严谨型质粒✧ 质粒的相容性与不相容性相容性(compatibility):两种不同类型的质粒能稳定地共存于一个宿主细胞内。

不相容性(incompatibility):两种不同类型的质粒不能稳定地共存于一个宿主细胞内。

✧ 质粒所含的基因对宿主细胞一般是非必需的;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质粒有时能赋予宿主细胞以特殊的机能,从而使宿主得到生长优势。

如致育性、抗药性、产毒素性等。

✧ 质粒可分接合型和非接合型两种;自身能通过接合方式复制后传递给另一个细菌的质粒叫接合型质粒。

接受质粒一方为受体菌,提供质粒一方为供体菌。

✧ 质粒有时能自宿主细胞自发消除。

自发消除的频率很低,如用理化因素高温、紫外线、丫啶类染料处理,可提高消除率。

4.质粒的主要类型 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 ,F 因子)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 ,R 因子) 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 ) 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id ) 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 )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 )(1)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 ,F 因子)又称F 质粒,其大小约100kb ,这是最早发现的一种与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现象(接合作用)有关的质粒。

携带F 质粒的菌株称为F+菌株(相当于雄性),无F 质粒的菌株称为F-菌株(相当于雌性)。

F 因子能以游离状态(F+)和以与染色体相结合的状态(Hfr)存在于细胞中,所以又称之为附加体(episome)。

质粒所编码的功能和赋予宿主的表型效应(2)抗性质粒(Resistance factor,R因子)使宿主微生物对抗生素、化学药物或重金属离子等表现出抗性,又称R质粒。

根据其能否靠接合转移将其分为两类:接合型抗药性:含抗药转移因子和抗药决定因子非接合型抗药性:只含抗药决定因子抗性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带有抗药性的细菌有时对于几种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均呈现抗性——R100质粒(89kb)可使宿主对汞、磺胺、链霉素、夫西地酸、氯霉素、四环素呈现抗性。

并且负责这些抗性的基因是成簇地存在于抗性质粒上。

第二节基因突变及机制一基本概念突变(mutation):是微生物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稳定而可遗传的变化,可导致微生物的某些形状发生遗传性的变异。

突变自发突变:环境因素的影响,DNA复制过程的偶然错误等而导致。

频率低——10-6-10-9 诱变: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对生物体的DNA进行直接作用,频率较高。

表型饰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相同基因型的微生物表现出不同的表型称为表型改变。

表型的差异只与环境有关。

特点:暂时性、不可遗传性、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遗传型变异(基因变异、基因突变):遗传物质改变,导致表型改变,也称基因型突变。

特点:遗传性、群体中极少数个体的行为二、基因突变的特点✧ 自发性与不对应性 ✧稀有性✧ 可诱变性✧ 独立性✧ 稳定可遗传性✧ 可逆性三、突变的机制——通过几种诱变剂的机制加以阐述1. 亚硝酸:脱氨基作用2. 5Bu :5Bu 正常状态类似于T ,将只与DNA 中的A 配对,(Bu=A);稀有状态:5Bu 类似于C ,3.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对DNA 效应之一是在DNA链上的嘧啶分子间形成异常的化学键,多数诱导的是邻近的胸腺嘧啶---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thymine dimers)TT少数CC、CT和TC二聚体。

异常配对→在DNA链中产生膨胀(凸出部分),引起双螺旋构型的局部变化。

4.吖啶类染料:第三节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细菌的三种水平基因转移形式:接合、转导和自然转化一、细菌的接合作用(conjugation)✧定义: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称接合(conjugation)✧试验证据:Iederberg和Tatum于1946年设计了一个有名的实验——U型管实验,才证明了原核生物的接合现象。

他们筛选出了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K12突变株,其中A菌株是met-、bio-,B菌株是thr-、Leu-,将它们在完全培养基上混合培养后,再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

结果发现,在基本培养基上出现了met+、bi0+、thr+、1eu+的原养型菌落(约为10-7),而分别涂布的两种亲本菌株对照组都不出现任何菌落。

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上述遗传重组的形成,是两个亲本细胞接合以后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