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遗传性:指世代间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性:是子代与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遗传性保证了种的存在和延续;而变异性则推动了种的进化和发展。
遗传型(基因型):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潜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发代谢和发育,才能将它具体化,即产生表型。
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是遗传型在合适环境下的具体体现。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
饰变: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如粘质沙雷氏菌,在25℃培养时,可产生深红色的灵杆菌素,这是一种饰变,但当在37℃培养时,则不产生色素,再在25℃下培养时,又恢复产生色素的能力。
微生物在遗传学中的地位: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营养体一般都是单倍体;
✧易培养;
✧繁殖快;
✧易于累积不同的中间代谢物;
✧菌落形态可见性与多样性;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体中每个个体的直接性与一致性;
✧易于形成营养缺陷型;
✧存在多种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有性生殖过程。
对微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而且还为育种工作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促使育种工作向着不自觉到自觉,从低效到高效,从随机到定向,从近缘杂交到远缘杂交等方向发展。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遗传变异有无物质基础以及何种物质可承担遗传变异功能的问题,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对此有着不同的猜测。直到1944年后,利用微生物这一实验对象进行了三个著名的实验,才以确凿的事实证实了核酸尤其是DNA才是遗传变异的真正物质基础。
一、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
(一)转化实验
✧发现者:英国人Griffith于1928年首次发现这一现象。
✧研究对象:肺炎链球菌S型和R型
✧过程:
1944年Avery等证明遗传物质是DNA。其过程:
SⅢ
杀死细菌分离提取
多糖脂类 RNA 蛋白质 DNA DNA+DNase
RⅡRⅡRⅡRⅡRⅡRⅡ
不杀死不杀死不杀死不杀死可杀死不杀死
小鼠小鼠小鼠小鼠小鼠小鼠
RⅡRⅡRⅡRⅡRⅡ+SⅢRⅡ
图9-2 O.Avery等的体外转化实验
说明:活的ⅡR菌从死亡的ⅢS菌中吸收了荚膜的特征即由于DNA的存在而形成了荚膜,
况且到了1949年,进一步提纯DNA(蛋白质不足0.02%),转化效果也随之增加。
(二)噬菌体感染实验
✧研究人:美国的Hershey 和 Chase于1952年
✧研究对象:噬菌体
✧过程:
✧说明: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只有DNA进入了细胞,又
一次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研究人:Conrat 和 Singer于1956年
✧研究对象:TMV 与 HRV
✧过程:
✧说明:只有核酸才是负荷遗传信息的真正物质基础。
(四)朊病毒的发现和思考
无论是DNA还是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基础已是无可辨驳的事实。但朊病毒的发现对“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定论也带来一些疑云。PrP是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致病因子,迄今未发现蛋白内有核酸,但已知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必须有核酸组成的遗传物质,才能感染宿主并在宿主体内自然繁殖。那么这是生命界的又一特例呢?还是因为目前人们的认识和技术所限而尚未揭示的生命之谜呢?还有待于生命科学家去认识和探索。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
基因(gene):实现一定遗传效应的核苷酸片断(为一条多肽或RNA分子合成编码所需的完整的一段核酸序列)。
基因组(genome):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的所有染色体及其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称。
遗传型(基因型):生物的全部遗传因子及基因组成。
表型(表现型):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等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除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余病毒及全部具有典型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按其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可分成染色体DNA和染色体外DN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DNA存在形式不完全相同。
(一).DNA在原核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原核细胞的细胞学特点:无核膜与核仁的分化,只有一个核区称拟核。
1.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
✧染色体DNA处于拟核区,无组蛋白(近年来发现与非组蛋白结合)。结构上为一条裸
露的闭合环状DNA,以紧密的超螺旋状态存在。
✧染色体外DNA主要指质粒(如F因子、R 因子、Col因子)。
微生物核酸种类形状
大肠杆菌dsDNA 环状
T2噬菌体dsDNA 线状
λ噬菌体dsDNA 线状或环状
ΦX174 ssDNA 环状
TMV ssRNA 线状
2.基因组特点:
✧染色体为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单倍体)
✧基因组上遗传信息具有连续性;
✧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
✧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基因的多拷贝;
✧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
(二).DNA在真核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1.真核细胞DNA分为核DNA和核外DNA。
✧核DNA即染色体DNA,它与组蛋白结合构成具有复杂结构的染色体。
✧核外DNA是指线粒体和叶绿体等DNA,其结构与原核细胞的DNA相似,亦能编码结构
蛋白。
2.基因组的特点:
✧典型的真核染色体结构(染色体由核小体组成);
✧没有明显的操纵子结构;
✧有间隔区和内含子序列;
✧重复序列多。
(三). 非细胞型微生物遗传物质存在方式
除朊病毒外的其它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核酸分子——DNA或RNA
(四).质粒
1.定义: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
生物细胞中。
2.存在方式: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 closed circle,简称CCC)的超螺旋双
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