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学制、代码专业所在系:中文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代码:050101 标准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创新型师资和后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文秘公关、编辑出版、行政管理、新闻传播等专门人才;同时,向高等院校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基础教育师资以及相关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一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修养;2。

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审美观、语言文字观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3.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能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创新精神;4.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从事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及班主任工作;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6.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7。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

咱们这个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啊,那就是专门为了培养未来超级棒的语文老师而设的。

想象一下,以后你就是那个站在讲台上,用文字和语言的魔法征服一群小脑袋瓜的神奇教师呢!二、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咱得让同学们精通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从古代汉语的那些之乎者也,到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法,就像掌握武林秘籍一样熟练。

文学方面,从先秦诸子百家到现代文学的各路大神,像鲁迅、茅盾啥的,他们的作品都得烂熟于心。

中国文学要吃透,外国文学也不能落下,什么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也得略知一二。

2. 能力目标。

教学能力是重点。

得会写教案,教案就像是作战计划,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课堂上能把那些复杂的知识用简单有趣的方式讲出来,让学生们像听故事一样轻松学习。

语言表达能力要强。

说话得字正腔圆、条理清晰,不管是讲课文还是跟学生谈心,都能让别人听得明明白白。

还有文学创作能力,虽说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大作家,但写个小文章、小诗啥的,得有点文采,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3. 素质目标。

要有高尚的师德。

这可是灵魂所在,要爱学生,尊重学生,有耐心,就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不能只懂书本知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各种文化现象都得有点见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旁征博引。

三、课程设置。

#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思想政治类课程。

2. 外语类课程。

英语还是很重要的啦。

毕竟世界这么大,多懂一门外语就多一个交流的窗口。

而且说不定以后还能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教学理念呢。

3. 计算机类课程。

# (二)专业基础课程。

1. 古代汉语。

2. 现代汉语。

这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说话、写字的规范。

学好了现代汉语,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读音、规范的字形和合理的语法。

可别小看这些,要是老师自己都讲错了,那可就闹笑话了。

3. 中国古代文学。

4. 中国现代文学。

# (三)专业核心课程。

1. 文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五 、六 学期 任各 选2个 学分1 门

作文教学研究


语境教学研究

语文教育史
语文经典课例研 习
语文教育心理学
语文课程论
应修小计 教师教育素质讲座
应修小计
16 16 1
16 16 1
16 16 1
16 16 1
16 16 1
16 16 1
2 32 32
5 80 80
C
2
C
2
C
2
C
2
C
2
C
2
********
546634
35.5
(三)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
学期
1
2
3
4
5
6
7
8
考试课程(门)
4
4
6
4
5
3
0
0
学期 周学时
(四)各学期周学时统计
1
2
3
4
5
6
7
8
25
268
28
253
24
197
0
0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一)通识通修平台课程
课程类 别
课程名称
各环节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
类型 授课 实践
一 12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3456
四 78
备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32 16 S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C 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 96 48 48 S
3
理论体系概论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功能,同时熟悉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中学语文教学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并能在文化、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教育与教学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与培养,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积极上进,善于合作;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奉献精神。

2.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具有一定的哲学、宗教、历史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相关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3. 初步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外语基本知识,具有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4. 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赏析能力、写作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懂得基本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语文教学工作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

5. 具有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具有运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释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基本能力;6. 具备较为系统、扎实的中外文学史基本知识,熟悉中外作家作品,具有较强的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7. 具有运用科学的文学观念和原则分析和评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基本能力;8. 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比较扎实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了解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素养,掌握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学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跨专业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和汉字文化传播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掌握相关的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汉字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掌握对中文语言及周边语言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基本的汉字文化教育与研究工作以及语言文字学领域研究、教学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1.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需具备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学、语言学、修辞学、辞章学等。

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2. 熟悉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学生需要熟悉汉字文化研究和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文字考证、语言分析、文献阅读和研究论文写作等。

3. 具备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掌握汉语语言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素材准备、授课技巧等,能够胜任基本的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

5. 熟悉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数理统计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研究中。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文化概论- 修辞学- 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化遗产与保护- 汉字文化教育与交流- 汉语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汉语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2. 选修课程- 中国古代史- 中国现代史- 汉字文化研究方法- 现代修辞学- 语法学- 语义学- 修辞学与写作- 汉字文化创意设计- 汉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汉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文化管理与市场营销- 数字人文与文化研究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学生将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实习,可以选择参加报纸、杂志、出版社、文化机构等实习,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1)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社会文化工作者。

本专业按照大专业招生,按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方向培养。

(二)基本规格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文化素质:不仅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具有相关学科知识结构,具有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修养。

3.专业素质:师范教育方向的学生要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不断吸收本专业新的研究成果的能力。

4.职业素质:师范教育方向的学生要具有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5.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修业年限与毕业标准(一)修业年限:本专业标准修读为四年,实行学分制。

学生应该在标准修读年限内修满专业的要求学分,经严格考核,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方可毕业。

在标准修读年限内未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最多可延迟4年修满学分毕业。

(二)毕业标准:(一)师范教育方向: 本方向学生按教学计划应修满170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必修课为136学分,选修课34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学从事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及校内外相关教育工作,也能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以及各类组织机构从事文员、助理、宣传等有关文字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思想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特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素质。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基本技能。

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解读和评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具备搜集与筛选信息的能力、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3.专业技能。

理解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新教育理念,掌握中学语文教学技能,具备备课、讲课、说课、评课的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同时,熟悉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具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文化部门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

4.专业特长。

结合学院所在地区丰富的语言资源优势,利用本专业汉语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条件,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汉语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文教学能力和普通话推广能力,培养一批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合格的汉语应用型人才。

三、学历与修业年限:本科学历,标准学制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四、隶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隶属于学科门类:文学。

相近专业: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等。

五、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六、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1.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见习,在语文课堂的环境氛围中内化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练习做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研究和教学评价,能写出教学案例或教学评价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学从事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及校内外相关教育工作,也能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以及各类组织机构从事文员、助理、宣传等有关文字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思想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特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素质。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基本技能。

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解读和评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具备搜集与筛选信息的能力、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3.专业技能。

理解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新教育理念,掌握中学语文教学技能,具备备课、讲课、说课、评课的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同时,熟悉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具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文化部门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

4.专业特长。

结合学院所在地区丰富的语言资源优势,利用本专业汉语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条件,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汉语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文教学能力和普通话推广能力,培养一批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合格的汉语应用型人才。

三、学历与修业年限:本科学历,标准学制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四、隶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隶属于学科门类:文学。

相近专业: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等。

五、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六、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1.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见习,在语文课堂的环境氛围中内化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练习做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研究和教学评价,能写出教学案例或教学评价报告。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一、专业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的高级文化素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 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作品的鉴赏方法和研究思路;2. 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表达能力强,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3. 具备汉语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汉语教学和教研工作;4. 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进行文化交流和翻译工作;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文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6.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保持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二、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1. 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汉语》、《现代文学欣赏》、《写作与修辞》、《古代文学选读》、《现代文学选读》等。

2. 专业必修课程《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化与社会》、《汉字学》、《文学研究方法》等。

3.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以选择以下选修课程:《中国古代戏剧鉴赏》、《中国现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现代汉语方言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导论》等。

4. 实践课程《汉语写作实践》、《汉语口语实践》、《文学研究实践》、《汉语教学实践》等。

三、实践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将开设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内容:1. 实习实践:学生需要参加为期一学期的实习,到文化机构、出版社等单位进行实践工作;2. 社会调研:学生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变迁;3. 学术研究:学生需要进行文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和报告。

四、质量评价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质量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价和学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师类)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强汉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中小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文化机构、新闻宣传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行业领域从事中小学教师、行政文员、编辑记者、公务员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并具有正确运用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以及对古今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使用规的汉语言文字;.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以及实现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案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在教育部门以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宣传工作、管理工作、职业培训、社区文化服务的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教育学、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文写作、文学鉴赏与批评、中学语文教育、教育学研究、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1.掌握文学艺术、语言学、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文史哲知识分析解决汉语言文学学科基本问题的能力;2.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汉语言知识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3.掌握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批评的基础知识,具备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4.掌握汉语言文学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能够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5.掌握文秘、新闻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新闻采编、广告策划的能力;6.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7.掌握外国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8.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专业方向1、文秘方向:学习和掌握文秘事务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秘写作和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的文秘写作、办公室管理和公关策划、设计、组织等实务管理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和各级学校的实际工作及语文教学、研究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公文处理、媒体写作等能力的系统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具有缜密的逻辑思辩能力;2.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再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富有开创精神;3.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

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4. 熟悉教育法规,懂得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具有较全面的语文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能说标准的普通话,”三笔字”书写规范,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满足政府机关、传播机构、新闻出版、大中型企业、教育部门等社会各界对中文人才的需求。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地阅读一般外文资料和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四、学时与学分总学时/学分:190(课内)+26(课外)课内教学学时/学分:2448学时 /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学时/学分:908学时/58.5学分专业教育学时/学分:1540学时/101.5学分(专业必修1194学时/78.5学分;专业选修346学时/23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数/学分:30W /30学分(含4周两课实践)综合教育学时/学分:26学时五、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学六、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法七、教学进程表.八、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概论实践等计入社会实践,数学建模、计算机绘图等计入课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其他能在企事业单位胜任高级文秘、新闻宣传、职业培训、社区文化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基本训练,初步具备从事教育、文秘、宣传、管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能说会写与交际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

具体规格要求是: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并具有正确运用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以及对古今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以及施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具有在教育部门以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宣传工作、管理工作、职业培训、社区文化服务的基本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主干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四、主要课程
本专业课程依据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设置,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微格教学训练、素质拓展与创新、军训、暑期社会实践、系部课外实践活动。

见表四。

六、学制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年。

七、授予学位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八、毕业学分具体要求
、实行学年学分制。

毕业最低总学分为学分。

、课堂理论教学毕业最低学分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公共基础课学分,专业基础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公共选修课最低选修学分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最低学分学分,其中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实践环节最低学分学分,系里安排本专业课外实践最低学分学分(具体安排均见表四)。

九、教学计划说明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均安排在学期,专业选修课一般安排在学期,其中方向选修课安排在、、学期。

具体安排见表三(一)、(二)。

、专业选修课最低选修学分学分。

其中方向课程必须整模块选修其中之一,计学分(门课),模块多选纳入任意选修学分;任意选修课最低选修学分(门课)。

具体安排见表三(三)。

、公共选修课最低选修学分学分,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为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特设本专业课外实践学分学分。

、课内学时中,实验与实践教学学时。

十、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一)(二)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教材: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一)(二)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三、四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文选的学习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目的是增强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和分析古代汉语的能力。

教材: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阐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获得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教材: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写作(一)(二)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讲授写作原理、写作问题的有关知识,训练和培养学生以记叙、议论、
抒情、说明为主的写作技巧和能力以及应用写作的能力。

教材: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介绍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一)(二)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介绍—年中国文学的发展概况,分析代表作家作品,培养学生分析、鉴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学修养。

教材: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介绍—年中国文学的发展概况,分析代表作家作品,培养学生分析、鉴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当代文学修养。

教材: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一)(二)(三)(四)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三、四、五、六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分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重点分析讲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具有初步的鉴赏古代作品能力。

教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欧美和亚非文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分析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目的是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材: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批评方法的发展过程,解读一些文学批评名篇,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思想发展和民族特色,进一步提高对古代文学的鉴赏水平。

教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语文教学论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及语文课程评价和语文教师素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介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培养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

教材: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进程总表
注:、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教学时间。

、教育实习含实习动员、实习鉴定总结周。

、毕业论文含毕业答辩、毕业教育、毕业鉴定。

表二: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