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接触网专用平车年修标准

合集下载

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

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北京铁路局企业标准Q/BT 143—96、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3人。

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作业车(梯车)、手扳葫芦、紧线器、煨弯器、导线整弯器、温度计、手锤、橡胶锤、木板、平锉、断线钳、钢锯、接触线正面器、滑轮组、钢卷尺、绝缘测杆(激光测量仪)、力矩扳手、个人工具、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

注:准备测量磨耗,则工具中还应包括千分尺或游标卡尺。

4.材料:接触线接头线夹、吊弦线夹、φ4.0mm铁线、0#砂纸、锯条、黄油等。

5.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导线磨耗换算表。

四、质量标准1.接触线磨耗或损伤接触线使用张力为14.7KN及以下时局部磨耗或损伤大于20%时做接头;接触线张力大于14.7KN时,接触线允许工作张力不应超过其最小拉断力的65%,并考虑接触线因其它因素引起的折减系数,否则应切断做接头。

2.接触线接头(1)接头线夹底面两接触线间隙不大于 1mm,并且过渡平滑无毛刺;接触线接头线夹带牙的一侧卡进接触线本线线槽内,螺栓紧固顺序为由内而外,两边对称紧固。

(2)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 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3)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 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接触线接头处应平滑,不打弓,螺栓紧固,扭矩符合规定。

接触网电联结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网电联结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网电联结检修作业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电联结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

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电联结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人。

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梯车(或作业车)、大绳、小绳、钢丝刷、锉刀、砂布、力矩扳手、个人工具、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

4.材料:接触线电联结线夹、承力索电联结线夹、制作电联结器用的铝绞线、1X10铝绑带、并沟电联结线夹、示温片、φ1.6mm绑线、抹布。

四、质量标准1.应装设电联结的处所:(1)在锚段关节处装设2组、线岔处装设1组电联结器;加强线(载流承力索)的终端、车站电力机车经常起动处所的股道之间,应装设电联结器。

(2)站场馈线上网点处(含AT所),宜安装股道电联结器。

在承力索绝缘通过的跨线桥、隧道等处所,承力索中性区两端的悬挂上应分别安装横向电联结。

(3)在站场同一供电单元内多支悬挂并联情况下,非支延长下锚时,在非支下锚的第一组软横跨(或下锚分段绝缘子前一跨)处,与相邻悬挂间装设电联结。

(4)牵出线、专用线接触悬挂在与相邻股道无分段绝缘子串隔开的软横跨,须将牵出线或专用线接触网在最末端的软横跨处装设1组股道电联结器,见图11。

图11 牵出线未端软横跨加装股道电联结位置(5)极限温度条件下,交叉跨越线索间距不足200mm 的处所应加装电联结或等位线。

等位线与被联结线索材质相同,截面积不少于10 mm2。

铁总运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铁总运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文件铁总运【2016】28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现将修订后的《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GD102-2016)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规则单行本另发。

中国铁路总公司2016年1月30日前言《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作为接触网作业车运用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是指导和规范铁路局接触网作业车运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国铁路总公司针对接触网作业车快速发展需要,对原铁道部《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铁运〔2009〕71号)进行了修订。

本规则共包括九章和十三个附件,明确了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职责、技术管理、运用管理、安全管理、检修管理、报废管理、路外管理等相关要求,制定了接触网作业车年检鉴定、过轨检查等相关技术标准。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供电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王保国、王祖峰。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员:李志锋、安英霞、马珂、张强、李俊奇、刘旭、杜海若、赵寅辉、刘应玲、蔡勇、左治中、王世凯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员:王保国、王祖峰、李焱、刘再民、徐永健、刘辉、张军、王士全、贾顺社、王伯平、董海宁、王新虎、贾冰、杨仁光、罗远族、祝利江、李和、张东、丁大、刘玉江、王石、张伟、方永忠、叶永钦、张维国、刘恺、李占洪、陈立辉、孙青、曹铸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管理职责 (5)第三章技术管理 (8)第四章运用管理 (12)第五章安全管理 (15)第六章检修管理 (19)第七章报废管理 (21)第八章路外管理 (22)第九章附则 (23)附件1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式样 (24)附件2 接触网作业车设备管理台账 (26)附件3 接触网作业车设备履历簿 (27)附件4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鉴定表 (38)附件5 接触网专用平车年检鉴定表 (45)附件6 接触网作业车驾驶人员年度培训鉴定登记表 (48)附件7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汇总表 (49)附件8 接触网作业车标识 (51)附件9 接触网作业车行车安全用品 (53)附件10 接触网作业车行车日志 (54)附件11 :接触网作业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表 (60)附件12 :接触网专用平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表 (62)附件13 :接触网作业车编入货物列车换算闸瓦压力表 (6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作业车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检测、大修、应急抢修及施工的重要设备。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

为保证普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接触网运行维修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路总公司备案。

第三条接触网运行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维修方式,依靠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运行、检测、维修”分开和集中修组织模式,确保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四条本规则技术标准作为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和质量验收依据。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列车运行速度200km/h以下铁路(仅运行动车组的线路除外)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维修。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六条接触网运行维修是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诊断、质量评价和鉴定,并依据结果实施修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循环管理过程。

主要包括运行、检测、维修等管理工作。

第七条供电段应设臵接触网运行、检测、维修管理机构,配齐相关机具和材料,建立健全技术资料,实行维修成本预算管理,制定设备抢修预案及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管理水平。

第八条接触网设备应充分利用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等手段,定期进行检测,开展即时、定期分析诊断,按照标准值、警示值、限界值界定设备状态,划分缺陷等级(两级缺陷),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

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包括:弓网综合检测装臵(1C)、接触网安全巡检装臵(2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臵(3C)、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臵(4C)、受电弓滑板监测装臵(5C)和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臵(6C)等。

第九条维修是指在接触网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出现不允许的偏差或发生故障时,对接触网系统进行必要修复,以恢复接触网系统正常功能的过程。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管理规则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管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经管规则(送审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经管第三章运用第四章安全第五章检修第六章路外经管第七章附则附表1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年鉴检查鉴定工程附表1-1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检查工程鉴定表附表1-2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制动部件校验检查工程鉴定表附表1-3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行车安全装备检查工程鉴定表附表1-4轨道平车检查工程鉴定表附表1-5 轨道起重机(起重部分)年度检查鉴定表附表1-6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作业平台年度检查鉴定表附表1-7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安全防护用品年度检查鉴定表附表2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台账附表3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行车日志附表4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工具和常用备品备件附表5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过轨检查技术规范附表6 轨道平车过轨检查技术规范附表7 轨道起重机过轨检查技术规范附件1 防寒过冬检修保养内容附件2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年检合格证附件3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标志标志1标志2标志3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接触网架线作业车、接触网放线车、接触网检修车、接触网检测车、接触网立杆作业车、绝缘子水冲洗车等,下同)运用、检修、安全经管工作,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技术经管规程》、《铁路机车车辆设计生产维修进口许可经管办法》、《铁路机车和自轮运转车辆驾驶员资格许可办法》等国家有关设备经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保证电气化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特制定本规则。

第2条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是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大修、事故抢修和电气化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维修、抢修机具。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须严格按TB/T2180-2006《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的要求配置,应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和铁路提速的需要。

第3条为了使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更好的服务于电气化铁路日常维修、事故抢修和工程施工建设,缩短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占用铁路线路时间,提高运输生产和作业效率,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须在先进性、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实施有效的保障。

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2016版)

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2016版)

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TG/GD102-2016)铁总运〔2016〕2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作业车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检测、大修、应急抢修及施工的重要设备。

为加强和规范接触网作业车的管理,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规章,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接触网作业车包含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接触网多功能检修作业车、接触网检修车列、接触网检测车、接触网立杆作业车、接触网放线车、绝缘子水冲洗车、接触网专用平车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检修设备。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铁路局配属、使用的接触网作业车管理工作。

第四条接触网作业车须符合国家、铁道行业及总公司有关规定和标准。

严禁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整车及部件,确保接触网作业车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第五条接触网作业车管理工作以安全运用、保障生产为中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养修并重、服务生产”的原则,实行逐级负责、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技术、运用、安全和检修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措施,做到正确使用,精心保养,规范检修,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强化专业指导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确保运用安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接触网作业车实行总公司、铁路局、运用单位(含供电段、供电维管段等)三级管理。

第七条总公司运输局是接触网作业车的主管部门,其管理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接触网作业车管理制度。

(二)负责接触网作业车的技术管理,组织制定相关标准性技术文件。

(三)组织制定接触网作业车的检修规程、大修规范。

(四)监督、检查接触网作业车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掌握其数量、配置、技术状态和运用安全状态。

(五)组织开展接触网作业车运用安全评估检查、经验交流、技术培训及技能竞赛。

(六)监督接触网作业车的年度检查鉴定、司机年度培训鉴定及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审发(附件1)。

(七)负责总公司接触网作业车的配置、调拨。

(八)对新购、大修接触网作业车的监造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标准

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标准

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发动机、传动及走行系统、制动系统、电器系统、液压作业系统等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及检验、实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82-2010重型轨道车技术条件TB/T2180-2006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大修规则重型轨道车年修规则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范围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标准3 、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3.1NTC290、NTA855发动机(JW-4)3.1.1空气滤清器:壳体内外干净无尘,更换空气滤清器芯。

3.1.2发动机机油:1) 油底壳干净无杂质。

2) 油管挂架螺栓紧固。

3) 更换机油(机油标号满足发动机润滑要求)。

3.1.3更换机油滤清器。

3.1.4更换燃油滤清器。

3.1.5风扇工作状态:1) 所有风叶无铆钉松动、裂纹和碰弯变形现象。

2) 皮带轮无松动、磨损,润滑良好,转动灵活。

3.1.6发动机风扇皮带和发电机皮带:皮带无老化、龟裂,有老化龟裂时更换;发动机风扇皮带和发电机皮带张力为(100±10)N;更换的新皮带张力应达到(140±10)N。

3.1.7燃油箱:1) 燃油箱安装牢固,无渗漏,无开焊。

2) 燃油箱内清洁无杂质。

3) 更换油箱燃油粗滤器芯。

3.1.8水泵皮带张力:(80±10)N;更换的新皮带,张力应达到(130±10)N。

3.1.9更换水滤器芯,冷却水管无泄漏、无老化,必要时更换防冻液。

3.1.10喷油器行程和气门间隙符合要求。

气门间隙:冷调时进气门间隙为0.28mm,排气门间隙为0.58mm。

接触网作业车小修标准及探伤安排

接触网作业车小修标准及探伤安排

接触网作业车小修项目及验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发动机、走行及制动系统等部件的维护性修理和更换工作,其周期为6个月,由供电段组织实施。

1修理项目1.1 发动机1.1.1清除燃烧室积碳;1.1.2检查活塞与气缸套的配合间隙、活塞环开口间隙,更换磨损超限的活塞、缸套、活塞环;1.1.3检查配气机构,调整配气间隙,必要时研磨气门、气门座或更换磨损超限零件;1.1.4检查燃油系统,校验油嘴、更换到期的燃油滤清器、清洗燃油箱;1.1.5清洗冷却系统,放出水箱中的杂质,清除散热片上的油污;1.1.6检查润滑系统,清洗或更换机油滤清器、油底壳,按规定换油;1.1.7清洗空气滤清器,更换滤芯,检查涡轮增压器、进排气歧管、消音器等;1.1.8检查连杆螺栓紧固情况:1.1.9检查发动机机座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1.2传动系统1.2.1调整离合器压盘间隙及离合器自由行程。

1.2.2检查传动轴万向节磨损程度,更换磨损超限零件,加注润滑油。

1.2.3检查变速箱、换向箱内各齿轮啮合情况、磨损程度,检查拨插位臵是否正确,按规定更换齿轮油;1.2.4检查换向气阀及气缸密封情况,换向动作是否灵活,除去箱体油污。

1.2.5检查车轴齿轮箱、轴箱有无裂纹,检查轮对尺寸、导框与轴箱配合间隙,按规定更换齿轮油。

1.3轮对及走行系统1.3.1检查悬挂装臵和下垂件有无松动和开焊处。

1.4制动系统1.4.1检查空压机活塞、活塞环磨损情况,清洗研磨气阀,清洁进排气孔,检查风扇叶变形情况,更换磨损超限零件;1.4.2按规定更换机油。

1.4.3按标准进行试闸,看制动系统是否正常;1.4.4检查基础制动各部磨损情况,检查制动缸行程,检查制动梁、闸瓦托、吊架是否牢固,有无开焊处;1.4.5检查手制动装臵工作是否灵活可靠。

1.4.6检查空气制动系统各部件,消除漏风现象。

1.5车架、转向架及钩缓装置1.5.1检查车钩高度、下垂度是否超限,钩座是否开焊,钩销、钩舌磨损是否超限,检查车钩“三态”,检查螺栓紧固情况;1.5.2查排障器高度,有无变形及开焊松动处,扫石器是否作用良好。

接触网检修标准.xls

接触网检修标准.xls

对于复式交分道岔,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长轴的中点,对于交叉渡线,两接触线的 交点应位于两渡线中心线的交点处,上述两种线岔允许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为 50mm,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应等高,允许误差20mm。
线岔始触区内不得装任何线夹。
各部零件齐全良好、牢固。
腕臂底座应与支柱密贴、紧固无锈蚀,底座角钢(槽钢)应水平安装,两端高差不 得大于10 mm。
连接部分的机械强度不得低于被连接承力索机械强度,其允许载流量要与被连接
3
承力索接头制作 部分的允许载流量相一致。
采用不同规格材质的承力索或不同型号的接头线夹应符合各自有关技术要求。
各部螺栓及钢绞线涂油防腐。
各部零件应齐全良好。
定位管安装垂直于线路,呈水平状态,端部允许抬高不超过20mm
定位管伸出支持器外露长度应在20~150mm范围内
分相绝缘器主绝缘表面应清洁,无烧损。
主绝缘应比邻近定位点导线高度高20~30mm,以避免形成硬点。
10
检调更换分相绝缘器 绝缘器与导线连接处应过渡平滑,无硬点。
(器件式)
更换的分相绝缘器在安装前先进行绝缘试验。
接触线与分相绝缘器连接处,若导线磨耗超出规定应重做回头,但必须保证锚段 的原有张力和补偿器b值基本不变。
接触线接头处应能使受电弓平滑过渡,取流状态良好 2 接触线接头制作 接触线接头无偏磨,不得有硬弯、扭曲、线面出槽现象。
各部螺栓涂油良好。
采用不同型号的接触线或不同型号的接头线夹制作接头,应符合各自有关技术要 求
每个锚段内的承力索接头补强断股总数:长度在800m以下时4个,超过800米时为 6个。各接头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不包括锚支线上的接头)。
电连接线的截面积及性能应符合要求,采用多股铜绞线作电连接时截面一般不小 于95mm2。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附件8—1 —1.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2.区别项点3.普速和高度不同项点4.普速增加要求5.普速无此要求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

为保证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接触网运行维修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 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 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路总公司备案。

第三条接触网运行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 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 循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维修方式,依靠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 测系统(6C 系统)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运 行、检测、维修”分开和集中修组织模式,确保接触网运行品 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四条本规则技术标准作为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和质量验收依据。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列车运行 速度200km/h 及以上和200km/h 以下仅运行动车组的铁路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维修。

(普速:200km/h以下铁路<仅运行动车组的铁路>除外)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六条接触网运行维修是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诊断、质量评价和鉴定,并依据结果实施修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循环管理过程。

主要包括运行、检测、维修等管理工作。

第七条供电段应设置接触网运行、检测、维修管理机构,配齐相关机具和材料,建立健全技术资料,实行维修成本预算管理,制定设备抢修预案及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管理水平。

第八条接触网设备应充分利用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 (6C系统)等手段,定期进行检测,开展即时、定期分析诊断,按照标准值、警示值、限界值界定设备状态,划分缺陷等级 (两级缺陷),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

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包括: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2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5C)和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 (6C )等。

铁路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范围

铁路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范围

铁路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范围1、范围1.1接触网作业车大修是按规范对全部总成全面检查修理,更换必要部件,恢复整车性能的修理工作。

1.2接触网作业车大修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

各承修单位必须按规定范围进行修理。

承修单位须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检查、监造、验收制度,认真落实本范围的内容。

修竣后,须出具大修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

1.3大修周期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周期为8年或走行160000公里。

局部改造和更换必要部件的修理工作可结合大修一并进行。

使用单位接触网作业车应按规定的大修周期及时进厂大修。

1.4路试里程大修出厂前路试里程不少于100公里。

1.5质量保证期1.5.1大修后的接触网作业车及主要零部件在正常运用、维修保养的情况下,免费质量保证期按不低于1年或走行2万公里,以先到为准。

1.5.2大修后自出承修单位之日起,在正常运用、保养和维护条件下,承修单位在一个大修期内须保证:a) 车体、转向架新焊修部分不发生裂纹;b) 柴油机新换机体不发生裂纹;c) 柴油机新换曲轴不发生断裂;d) 整体车轮不发生裂纹;e) 各齿轮箱新换齿轮不发生折损和断裂。

1.6适用范围本范围适用于JW-4型接触网作业车。

其他相近机械传动的车型可比照本范围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大修规则TBT2180-2006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综合检修车技术条件3 、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范围3.1NTC290型柴油机3.1.1气缸体a) 解体检修气缸体上各机件和附属配件;b) 清洗检查气缸体上各机件和附属金属配件;c) 检测气缸体上平面平面度误差、气缸体曲轴、凸轮轴轴承孔的同轴度公差、气缸体后端面对曲轴两端面轴承孔公共轴线的端面全跳动、缸套止口直径、缸套止口深度、缸套的突起高度、缸套下部与机体孔的间隙、机体下部缸套孔内径、缸套内孔圆柱度误差、主轴承孔径、从主轴承中心线到机体顶面的距离、凸轮轴衬套内径、凸轮轴衬套孔内径、缸套内径、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等数据;d) 更新气缸套、水封圈、碗形塞、各锥形螺塞、各衬套和橡胶、石棉、塑料及小型配件;e) 检修更新到限及损坏部件;f)缸体水压试验。

160kmh区段接触网整修标准

160kmh区段接触网整修标准

160km/h区段接触网整修标准一、设备质量补充标准1、承力索位置:直线区段位于线路中心的正上方;曲线区段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

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50mm;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

2、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350mm;拉出值≤400mm。

3、接触线高度:小于6500mm;大于路局《行车组织规则》确定的最低值。

京广线最低接触线高度,除因桥隧限制,最低高度不小于5750mm.4、接触线坡度(工作支):接触线坡度严格控制在1-3‰以内,相邻吊弦之间的接触线高度之差不得超过10mm。

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调整处理。

站场和区间接触线设计高度不一致,由6000mm到6450mm变化时,根据跨距大小的不同在3-4个跨距过渡。

由6000mm到6200mm变化时,在2-3个跨距过渡;在桥隧等接触线高度限制点处,根据接触线高度变化量和每个跨距长度确定过渡跨距个数。

5、一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补强的数量(不包括分段、分相的下锚接头):锚段长度在800m 及以下者,接触线不允许有接头;锚段长度在800m以上者,接触线接头不超过1个。

6、软横跨下部定位索距接触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m。

7、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500-800mm的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8、定位器坡度:普通定位器,标准值:1/5。

安全运行状态值:1/6-1/4。

对于限位定位器,除定位器坡度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允许抬升量、限位止钉间隙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定位器安装底座不得在受电弓动态范围之内。

9、支柱倾斜率:接触网各种支柱,均不得向线路侧和受力方向倾斜。

安装在曲线外侧及直线上的支柱,在垂直线路方向要向受力的反向倾斜。

腕臂柱的外倾斜率为0-0.5%。

软横跨支柱的倾斜率:13m高的支柱为0. 5%-1%;15m及以上高的支柱为1%-2%。

曲线内侧的支柱、装设开关的支柱、双边悬挂的支柱、硬横跨支柱、均应直立,允许向受力的反向倾斜,其倾斜率不超过0.5%。

铁路接触网专用平车年修标准

铁路接触网专用平车年修标准

铁路接触网专用平车年修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接触网专用平车传动及走行系统、制动系统等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及检验、实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接触网专用平车年修作业。

其他相近车型可比照本范围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轨道车管理规则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大修规则重型轨道车年修规则3 、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3.1 车架3.1.1 主梁、边梁、下弦梁、横梁无变形,焊缝无裂纹。

3.1.2 地板完好,边门完好,铰链齐全无脱焊。

3.1.3 车架外观整体无明显锈蚀。

3.2 转向架3.2.1 转向架构架无裂纹,各处焊缝无开焊。

3.2.2 构架与各部件间的紧固螺栓无松动。

3.2.3 车轴轴承箱润滑良好。

3.2.4 车轴轴承箱金属圆柱减震弹簧无折断,簧丝间隙基本均匀,最小间隙不小于5mm。

车轴轴承箱弹簧调整胶垫无破损和老化变形。

3.2.5 心盘销轴探伤无裂纹。

3.2.6 同一转向架左右旁承间隙之和2mm~20mm,每侧应有间隙。

3.3 轮对3.3.1 按照轨道车在役车轴超声波探伤方法对车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无裂纹,有裂纹时须更换。

3.3.2 车轮辐板裂纹时报废,踏面形状在允许范围内:轮缘厚度不小于23mm,轮缘高度不小于28mm,轮辋厚度不小于23mm,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1mm,剥离长度一处时≤50mm,二处时每处≤40mm;同轴轮径差不大于1mm,同车同转向架轮径差不大于2mm。

3.3.3 轮对内侧距为(1353±3)mm,三处测量,三点差值小于3mm。

3.3.4 车轮与车轴的防松标记清晰、无错位。

轮轴压装部位无透油透锈现象。

3.3.5 车轴外露轴身状态,车轴表面无磕、碰伤,擦伤和电焊打火。

3.4 制动系统3.4.1 高磷闸瓦厚度不小于17mm,合成闸瓦厚度不小于14mm,闸瓦磨耗均匀,无掉块现象;闸瓦更换时同轴闸瓦应同步更换,同轴闸瓦厚度差不超过5mm,同车闸瓦材质一致。

接触网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网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网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支持装置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

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支持装置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3人。

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作业车(或车梯)、水平尺、力矩扳手、钢丝套、滑轮组、滑轮、大绳、橡胶锤(或木锤)、温度计、安全工具、防护用具等。

(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工、机具)。

4.材料:套管双耳、承力索座(钩头鞍子)、定位环、管帽、平腕臂、斜腕臂等。

(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材料)。

5.技术资料:接触网安装图、旋转腕臂位置安装曲线图。

四、质量标准1.腕臂底座、压管底座应与支柱密贴。

底座角钢(槽钢)应水平安装,两端高差不得大于 10mm。

平腕臂时,承力索应安装在承力索支撑线夹(承力索座)转角内侧的线槽中。

2.结构高度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

安全值:标准值±200mm。

限界值:(以跨距中最短吊弦长度为依据界定)最短吊弦长度为 250mm。

3.腕臂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1)腕臂的安装位置应满足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距离(即导线高度加结构高度),允许误差±200mm;(2)悬挂点距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符合规定。

棒式绝缘子安装时滴水孔朝下,腕臂的各部件均应组装正确,腕臂上的各部件在同一垂直上(不包括定位装置),铰接处要转动灵活。

南宁铁路局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定点年修的必要性和实际落实探究

南宁铁路局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定点年修的必要性和实际落实探究

南宁铁路局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定点年修的必要性和实际落实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铁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是铁路线路、接触网日常检查、维修、施工及抢险等工作必备的重要设备之一,设备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的应用安全,对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年修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简单探讨,希望对我局在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的年修质量上有所帮助。

关键词: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定点年修;南宁铁路局引言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救援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局应当加大对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的重视力度,提高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的年修质量和使用效率,不会因设备问题影响铁路的运输和救援。

本文从我局现有的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定点维修能力及实际落实上入手探讨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定点维修的必要性。

1目前南宁铁路局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检修现状与定点年修的必要性1.1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检修能力现有《重型轨道车年修规则》规定,铁路单位在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检修上应达到下面标准:保障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年修质量的基础设备、检修及测试手段。

相关检修人员、计量人员、检测人员应具有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相关工作经验和资格认证,对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的质量检修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建立检修和保养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

当前我局工务系统各单位在轨道车检修方面还在不断的完善,对轨道车维修方面没有设置相应的修理库,一些单位甚至无检查地沟,检修工具方面配置不全,专业的检修人员、计量人员人才匮乏,由于以上原因,现今各单位只能对轨道车进行检查保养和简单的故障处理工作,在年修及大故障处理上只能对外寻找有能力、有资质的厂家进行修理;我局供电系统的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检修工作相对较好,配备的检修设备及相应维修人员较为齐全,基本能完成轨道车与接触网作业车的年修任务,但是还存在漏检、漏修的质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接触网专用平车年修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接触网专用平车传动及走行系统、制动系统等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及检验、实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接触网专用平车年修作业。

其他相近车型可比照本范围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轨道车管理规则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大修规则
重型轨道车年修规则
3 、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
3.1 车架
3.1.1 主梁、边梁、下弦梁、横梁无变形,焊缝无裂纹。

3.1.2 地板完好,边门完好,铰链齐全无脱焊。

3.1.3 车架外观整体无明显锈蚀。

3.2 转向架
3.2.1 转向架构架无裂纹,各处焊缝无开焊。

3.2.2 构架与各部件间的紧固螺栓无松动。

3.2.3 车轴轴承箱润滑良好。

3.2.4 车轴轴承箱金属圆柱减震弹簧无折断,簧丝间隙基本均匀,最小间隙不小于5mm。

车轴轴承箱弹簧调整胶垫无破损和老化变形。

3.2.5 心盘销轴探伤无裂纹。

3.2.6 同一转向架左右旁承间隙之和2mm~20mm,每侧应有间隙。

3.3 轮对
3.3.1 按照轨道车在役车轴超声波探伤方法对车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无裂纹,有裂纹时须更换。

3.3.2 车轮辐板裂纹时报废,踏面形状在允许范围内:轮缘厚度不小于23mm,轮缘高度不小于28mm,轮辋厚度不小于23mm,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1mm,剥离长度一处时≤50mm,二处时每处≤40mm;同轴轮径差不大于1mm,同车同转向架轮径差不大于2mm。

3.3.3 轮对内侧距为(1353±3)mm,三处测量,三点差值小于3mm。

3.3.4 车轮与车轴的防松标记清晰、无错位。

轮轴压装部位无透油透锈现象。

3.3.5 车轴外露轴身状态,车轴表面无磕、碰伤,擦伤
和电焊打火。

3.4 制动系统
3.4.1 高磷闸瓦厚度不小于17mm,合成闸瓦厚度不小于14mm,闸瓦磨耗均匀,无掉块现象;闸瓦更换时同轴闸瓦应同步更换,同轴闸瓦厚度差不超过5mm,同车闸瓦材质一致。

3.4.2 缓解状态闸瓦间隙3mm~8mm。

3.4.3 制动缸工作良好。

3.4.4 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使用说明书标准。

3.4.5 各连接销轴无裂纹,开口销、缓冲垫齐全、状态良好。

3.4.6 人力制动机链条润滑良好,棘轮转动灵活。

3.4.7 控制阀(三通阀或分配阀)校验合格。

3.4.8 制动软管水压试验合格。

3.4.9 单车试验制动、缓解性能良好。

3.5 车钩缓冲装置
3.5.1 探伤检查钩舌、钩舌销、钩尾销,应无裂纹;钩舌销与孔径向间隙1mm~4mm。

3.5.2 检查钩舌内侧与钩锁铁接触面磨耗量不得大于7mm。

3.5.3 钩尾销与销孔的间隙不得大于1.5mm。

3.5.4 钩体下磨耗板磨耗量不得大于1mm。

3.5.5 钩尾销防脱装置齐全良好。

3.5.6 冲击座安装铆钉无松动和缺损。

3.5.7 更新车钩各活动部位润滑脂,润滑良好。

3.5.8 缓冲器安装牢固,无裂纹。

3.5.9 车钩高度在835mm~890mm范围内,车钩三态作用应良好,全开位尺寸220mm~250mm,闭锁位110mm~130mm,上作用车钩防跳间隙3mm~11mm,下作用车钩防跳间隙3mm~2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