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卫星通信

合集下载

海事卫星通信

海事卫星通信
GMDSS原理与操作
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 角示意图
θ=90° 极轨道
0<θ<90°倾斜轨道
θ=0赤 道轨道
GMDSS原理与操作
卫星的种类——2续
• 按卫星的轨道划分(续)
– 按相对于地面观察点的位置划 分
• • • 运动轨道卫星 同步轨道卫星 静止轨道卫星
GMDSS原理与操作
什么叫静止卫星?
P1
P2
P3
GMDSS原理与操作
衡量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用来衡量收发器发射分系统性能的 EIRP越大,则表明发射分系统的性能越 好。 符号: EIRP 单位: dBW 或 dBm; 1dBW = 30 dBm


C 船站EIRP:
12 dBW < EIRP<16 dBW
GMDSS原理与操作
实际地面站的外景图
地面站内部的网络连接
地面站情况
目前,全球在运营的地面站共有39个 。 在实际卫星通信中,不同移动终端通过卫 星经地面站完成通信。呼叫地面站以接续 码(呼叫号码)完成,如北京地面站接续 码(移动站首发呼叫)如下:
移动站类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东 大西洋西
GMDSS原理与操作
卫星通信的特点
优点 :
覆盖面积大、通信距离远、灵活机动并可 基本实现全球通信。 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抗干扰能力强,通信质量高。 卫星通信系统是实时、全天候通信系统。 功效高。
GMDSS原理与操作
• 缺点:
–技术难度大,投资多,费用高。 –卫星通信有较大的信号延迟和回 声干扰。
INMARSAT 系统组成——地面段

GMDSS

GMDSS

GMDSS 业务知识内容z GMDSS的组成z GMDSS的功能z GMDSS在中国的发展GMDSS概述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即GMDSS)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改善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建立新的海上搜救通信程序,并用来进一步完善现行常规海上通信的一套庞大的综合的全球性的通信搜救网络。

该系统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和COS-PAS/SARSAT(极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如附图所示。

一、GMDSS的组成:1. 卫星通信系统(1)INMARSATINMARSAT主要由海事通信卫星、移动终端(船舶地球站)、海岸地球站以及网络协调站和网络控制中心组成。

(2)COSPAS/SARSATCOSPAS/SARSAT是由加拿大、法国、美国和前苏联联合开发的全球性卫星搜救系统,由示位信标、空间段(极轨道通信卫星)和本地用户终端和任务控制中心组成。

2. 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用于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搜救现场通信及日常公众通信,主要由MF/HF/VHF频段的通信设备及其终端组成。

3. 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由岸基NA VTEX系统及INMARSAT系统中的增强群呼系统(EGC)、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等组成。

二、GMDSS具有以下七大功能:1.遇险报警是指遇险者迅速并成功地把遇险事件提供给可能予以救助的单位。

报警包括船对岸、船对船和岸对船报警3个方向,其中船对岸报警是主要的。

2.搜救协调通信RCC通过岸台或岸站与遇险船舶和参与救助的船舶、飞机以及与陆上其他有关搜救中心进行有关搜救的直接通信。

搜救协调通信是双方进行有关遇险与安全内容的信息交换,即具备双向的通信功能,与报警功能中只具有向某一方向传输特定信息不同。

inmarsat bgan系统

inmarsat bgan系统

全球波束 Global Beam (3) 1 全球(例如 I2/I3)
Inmarsat D Inmarsat E
FleetBroadband
其他
Signalling for E&E
BGAN SMS
I-4 卫星
反馈连接 用户连接
I-4 卫星波束架构和功能
打开终端开关
SAS 全球波束
指示 收到全球波束 SIB 选择波束
Inmarsat BGAN介绍
第7页
什么是BGAN ?
• BGAN 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准予的4个网络,有别于其他的网络: – BGAN 具有专属的卫星无线接口 (“IAI-2”) – BGAN 经由Inmarsat I4 (第四代) 卫星运行 – BGAN 的地面接收为 Inmarsat 卫星接入站 • 陆用BGAN 服务于2005年12月引入 • 后续产品的升级更新将继续使用此系统
FB/BGAN 安全性: 内置的保护
IP 核心网络
WWW Server
DP POP
Internet
Burum SAS
Customer
HQ
DP PoP 站安全性 每一个DP设置不同 通用的DP与用户连接 IP 网络的 VPN : IP 二次加密 防火墙保护
FB/BGAN安全性: 内置的保护
• 电源控制设定 • 切换控制 • 加密 • 程序分段/重组
• 信号广播
BGAN 地面网络
Burum SAS 站 Fucino SAS 站
RF/IF
RF/IF
RF/IF
RF/IF
RAN 1
RAN 2
RAN 3
RAN 4
核心网络
PSTN/ISDN 互联 商业支持 系统 BOC

海事卫星入门一

海事卫星入门一
• 名字的由来 •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ation)成立于1979年7月16日,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 顾名思义 • INMARSAT原为一个政府间的合作组织,最早提供的业务仅限于 为航行在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全球通信服务,拥有美国、英国、 日本、挪威等87个成员国,我国在1979年参加该组织。 • 更换姓名 • 在1994年12月的第10次特别大会上,更名为“国际移动卫星组 织”,但仍称“INMARSAT”,成为惟一能提供全球海上、空中、 陆地、救险、定位等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提供者,Inmarsat在 1999年转型为私人公司,分成一家商业公司 Inmarsat plc和一家 监管机构 IMSO,Inmarsat于2005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全 球共有约1600名员工,在各大洲的主要港口和商业中心均设有 办公室。
Inmarsat的覆盖范围
Inmarsat的发展历程
• 按照不同系列的卫星发展划分阶段,Inmarsat系统 迄今为止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 第一代海事卫星系统主要通过租用卫星实现。其中 包括:美国通信卫星公司的3颗卫星上的部分转发 器,1982年开始使用; • 第二代系统1990 年投入使用。海事卫星系统具有独 立的空间段卫星资源,共4 颗卫星,采用全球波束 覆盖。卫星净重:700Kg,发射总重量:1500Kg, 太阳能板14.5米;话音 • 第三代系统1996 年投入使用,覆盖全球:卫星净重: 1000Kg,发射总重量:2050Kg,太阳能板20.7米; 话音、传真、数据
卫星通信系统之 海事卫星(inmarsat• • • • • 海事卫星系统(inmarsat) 舒拉亚(Thuraya) 铱星(iridium) 卫星通信发展、技术与应用 卫星通信设备 卫星通信语音解决方案 卫星通信视频解决方案

Inmarsat-C系统参考资料

Inmarsat-C系统参考资料

一、Inmarsat-C System Configuration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C系统的构成:OCC操作控制中心SCC卫星控制中心NCS网络协调站LES岸站LES岸站----------------- LES岸站Same as left Same as left Same as left Satellite卫星MES船站MES船站----------------- MES船站AOR-W AOR-E IOR POROCC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SCC Satellte Control CenterNCS Network Coordination StationLES Land Earth StationMES Mobile Earth StationAOR-W Atlantic Ocean Region-WestAOR-E Atlantic Ocean Region-EastIOR Indian Ocean RegionPOR Pacific Ocean RegionRegion Satellite Satellite Position AOR-W Inmarsat-2, F4 54.0ºWAOR-E Inmarsat-2, F2 15.5ºWIOR Inmarsat-2, F1 64.5ºEPOR Inmarsat-2, F3 178.0ºE二、Inmarsat-C Communications Network国际海事卫星通信C 系统通信网络。

1.Inmarsat-C 通信网络图:N C S NCS/NCS Signaling LinkNCS/LES Signling Link NCS Common ChannelMESDataCommunicationNetworkLES MES Signaling Ch.DataCircuitTermin.Equip.(DCE)Data TerminalEquipment(DTE) MES Message Ch.Telex NetworkEnhanced GroupCalling(EGC)ReceiverLES TDM Ch.TerrestrialCommunicationsNetwork上图说明:NCS common channelNCS/LES signaling linkLES TDM channelMES message channelMES signaling channelNCS/NCS signaling linkMES interfaceTerrestrial network interface2.Class 1 ①向岸站发送常规信息②接受岸站的常规信心Class 2 ①Class 1的功能+ EGC信息的接收(二者不可以同步进行)②EGC信息的接收Class 3 ①Class 1的功能+ EGC信息的接收(二者可以同步进行)三、Inmarsat-C 系统网络协调站(NCS)和海岸地球站(LES)的相关资料。

国际海上安全应急通信及应用简介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是一个

国际海上安全应急通信及应用简介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是一个

国际海上安全应急通信及应用简介1.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 是一个提供全球范围内卫星移动通信的政府间合作机构,即国际移动卫星组织(原名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英文简称Inmarsat)。

Inmarsat成立于1979 年,初期旨在为海上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现已发展为世界上唯一为海陆空用户提供全球卫星移动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业务提供者。

Inmarsat总部设在伦敦,到1997年已有80 个成员国。

成员国政府即签字国指定一企业实体作为该国的签字者参加这一组织的商务活动。

Inmarsat 制订整套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指标,负责采购卫星和运营空间段。

任何成员国的签字者都可以建立和运营地面站,通过它向用户提供服务。

任何有实力的生产厂商都可获得用于生产用户终端的技术资料,终端经过Inmarsat 类型批准后,可销售给世界各地用户。

Inmarsat 支持的用户服务在海事应用上包括直拨电话、电传、传真、电子邮件和数据连接;航空应用包括驾驶舱话音、数据、自动位置与状态报告和直拨旅客电话;陆地应用包括微型卫星电话、传真、数据和运输上的双向数据通信、位置报告、电子邮件和车队管理等。

Inmarsat 还在人为灾难和自然灾害发生时提供应急通信。

Inmarsat 用几种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一系列终端向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其中包括Inmarsat -A、C、B/M、Aero/Mini-M 系统。

此外,Inmarsat 还开发出未来第一家全球寻呼业务,并正在积极探索其卫星在定位和导航方面的应用。

中国是Inmarsat1979 年成立时的创始成员国之一,Inmarsat 的中国签字者是交通部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英文简称MCN。

该公司连接数届当选为Inmarsat 亚太地区理事。

作为中国向国际移动卫星组织负责的唯一经办机构,该公司还负责联系中国用户的所有Inmarsat 事宜,负责在中国经营和提供Inmarsat 业务。

拨打海事卫星业务资费标准

拨打海事卫星业务资费标准
23M4/Mini-M
87376
23M4/Mini-M
87176
23M4/Mini-M
87476
23M4/Mini-M
87076
23M4/F HSD
87260
50M4/F HSD
87360
50M4/F HSD
87160
50M4/F HSD
87460
50M4/F HSD
87060
50BGAN87277
陆地用户直拨国际海事卫星电话的拨叫格式为:
国际冠字(中国为“+”或“00”)+洋区代码+船只电话号码。(网上摘录)
三、资费标准
(一)中国联通海事xx业务资费标准
xx(POR)A(电话)
洋区代码
资费标准8721
43A(传真)
87281
43
A(传真)
87381
43
A(传真)
87181
53
A(传真)
87481
资费标准8701
45
※xx提示:
1、国际海事xx业务不对电话卡开放。
2、不享受分时段优惠。
3、表格中字母“BHSD”和“M4/Mini-M”等分别代表不同的海事卫星设备,设备不同资费也不相同。
(二)中国移动海事xx业务资费标准
卫星电话类型代码(子号段)
8707、8717、
8727、8737、8747
国际海事xx(INMARSAT)
8703、8706、
8713、8716、
8723、8726、
8733、
3元/6秒
8736、8743、8746资费(一费制)
2.3元/6秒
23BGAN87377
23BGAN87177

谈海事卫星

谈海事卫星

浅谈海事卫星通信1081马宇1081302115海事卫星是用于海上和陆地间无线电联络的通信卫星,是集全球海上常规通讯、遇险与安全通讯、特殊与战备通讯于一体的实用性高科技产物。

一海事卫星的发展历程海事卫星通信系统(System of Maritim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最早是美国为满足海军通信的需要,于1976年先后向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发射了三颗海事通信卫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随着国际商船、航空、探险等民用领域对海事卫星通讯需求的日益增多,1979年由联合国隶属机构国际海事组织牵头成立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 总部设在伦敦,后更名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是一个按商业化运作的政府间合作组织,提供陆地移动通讯(Land mobile)、海上岸船及船对船通讯(Maritime)、航空通讯(Aeronautical)等三大业务领域,于1982年开始运营。

经过技术的更新换代,如今已发展为Inmarsat-4第四代卫星及终端产品。

第四代卫星系统由美洲卫星、中印度洋卫星和大西洋卫星三颗星组成,实现了全球覆盖和完善卫星网络(如图1所示)。

图 1中国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成员国之一,总部在上海交通通信中心。

到目前为止,海事卫星系统和设备在我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政府部门、国防军队、新闻媒体、海关、外交、战备通信、远洋运输、渔业船队、石油勘探、应急救灾、登山探险、民航客运、水利监测、野外作业等诸多领域,也有更多的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

二海事卫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与宽带卫星类似,海事卫星也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一种通信系统。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同步通信卫星、移动终端(包括海用、陆用和空用终端)、海岸地球站以及网络协调控制站等构成(如图2所示)。

卫星将发自空中、海上、陆地的信号进行转发。

岸站(CES)是设在海岸附近的地球站,它既是卫星系统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又是一个控制和接入中心。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北京米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介绍目录1 系统概述 11.1 INMARSAT发展背景 (1)1.2 INMARSAT在卫星通信领域的重要性 (1)1.3 INMARSAT的应用 (2)1.4 INMARSAT通信体制和技术参数 (2)1.4.1 通信体制 (2)1.4.2 频率范围 (2)1.4.3 调制方式 (3)1.4.4 编码方式 (3)2 INMARSAT系统的构成 32.1 空间段 (3)2.2 地面段 (5)2.2.1 卫星控制中心(SCC) (6)2.2.2 网络控制中心(NCC) (6)2.2.3跟踪遥测指控站(TT&C) (6)2.2.4 网络协调站(NCS) (6)2.2.5 地面关口站(LES) (6)3 INMARSAT系统的移动终端73.1 INMARSAT-B (8)3.2 INMARSAT-C (8)3.3 INMARSAT-M (9)3.4 INMARSAT Mini-M系统 (10)3.5 INMARSAT-Aero (10)3.6 INMARSAT-F (11)3.7 BGAN终端 (12)3.8 ISATPHONE终端 (13)1 系统概述1.1 INMARSAT发展背景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简称INMARSAT,于正式成立,成员国由当时的28个已发展到目前的近百个,INMARSAT总部设在伦敦,主要负责操作、管理、经营INMARSAT系统的政府间合作机构。

现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为海、陆、空用户提供全球移动卫星公众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业务的国际组织。

INMARSAT卫星通信最初只提供海上通信业务,它向广大的海上用户提供遇险呼叫、紧急安全通信、电话、用户电报、传真、各种数据传输、无线电导航等二十余种通信业务。

1982年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1985年10月,INMARSAT大会通过了INMARSAT公约和业务协定的修正案,决定把航空通信纳入业务之内。

Inmarsat卫星移动通信汇总

Inmarsat卫星移动通信汇总

Inmarsat卫星移动通信汇总Inmarsat卫星移动通信汇总简介Inmarsat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ation)的缩写,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Inmarsat的服务覆盖全球各个地区,为海事、航空、政府和企业等领域提供广泛的卫星通信解决方案。

Inmarsat卫星系统Inmarsat卫星系统由一组不同的卫星组成,主要包括五个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和三个全球最终轨道(LEO)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是Inmarsat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些卫星位于地球上方的约3.6万公里高处,它们的轨道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相对于地球表面来说是静止不动的。

这种轨道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长时间和稳定的覆盖范围,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卫星通信。

全球最终轨道(LEO)卫星全球最终轨道(LEO)卫星是Inmarsat卫星系统的新成员。

这些卫星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的约1400公里高处,它们的轨道是近地球轨道,其优势包括较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Inmarsat的LEO卫星系统将进一步提高卫星通信的性能,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Inmarsat卫星移动通信服务Inmarsat提供多种卫星移动通信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海事通信服务Inmarsat通过卫星提供各种海事通信服务,包括语音通信、数据传输、电子邮件、、互联网接入等。

这些服务能够满足海上船舶的通信需求,提高海上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航空通信服务Inmarsat为航空领域提供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包括飞机上的语音通信、数据传输、机载互联网等服务。

通过卫星通信,飞机能够与地面通信站点进行实时联系,提供更可靠和高效的通信能力。

政府通信服务Inmarsat为政府和军事领域提供安全可靠的卫星通信服务,包括语音通信、数据传输、视频会议、卫星追踪等。

海事卫星系统介绍

海事卫星系统介绍
• Inmarsat 3 (1996年开始使用) − 60 MHz带宽的处理能力 − 重量1000 kg − 长度20.5 m的太阳能电池板
• Inmarsat 4 (2005年开始使用) − 126 MHz带宽的处理能力 − 重量3000 kg − 长度45 m 的太阳能电池板
Inmarsat 卫星的发展史
MCN in IOR(POR) [Station12 in IOR (POR)] Dial00+country code+subscriber no 7. 输入拨打号码: (1)拨打另一移动卫星电话 00+洋区码(印度洋:873)+移动卫星电话号码 (2)拨打手机 00+国家码+手机号码(数字网) 00+国家码+长途区号+手机号码(模拟网) (3)拨打普通市话 00+国家码+长途区号+用户号码 8. 按发射键(Call) 9.国际直拨电话拨打卫星电话号码 : 00+洋区码(印度洋:873;太平洋:872)+移动卫星电话号码
小巧高速
简单的人机交互界面, (display and keypad)
紧凑的天线主机设备
可选用外接天线
友好的操作界面帮助用户进 行设置和使用。
BGAN系统特性
BGAN系统标准配置
TT-3710A EXPLORERTM 700 交直流充电器 电池 2m LAN cable 2m USB cable 使用说明 快速使用指南 CD-ROM with manual CD-ROM with Inmarsat’s ‘Launch Pad’
卫星通信系统组网
星状结构
卫星通信系统组网
网状结构
卫星通信系统组网
卫星通信系统的多址方式
频分多址 (FDMA) 时分多址 (TDMA) 码分多址 (CDMA) 空分多址 (SDMA)

探索海事卫星航空安全宽带通信技术的智能民航应用

探索海事卫星航空安全宽带通信技术的智能民航应用

探索海事卫星航空安全宽带通信技术的智能民航应用摘要:在海洋、渔业和运输部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海洋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因为它使决策者能够获得关于飞机和船只飞行的数据,根据现有信息作出决策,并帮助飞机和船只保护自己此外,该系统的开发为飞机和船只上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使他们能够上网、发送和接收微信信息和电话,其现实意义有目共睹。

关键词:海事卫星;航通信技术;智能民航引言在民航客服领域,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客服系统已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因此,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加快推进客服智能化建设,搭建智能客服机器人,依托先进的对话引擎、语义引擎、语音引擎等技术,提升旅客意图识别、旅客自助服务、机器人交互等能力,加快推进航空客服数字化转型。

1海事卫星通信的主要研究内容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组织(Inmarsat,现名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可以追溯到1979年7月,由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倡导,由美国、英国、中国等30多个国家共同创立。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组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卫星通信系统,最初目的是为了实现船舶海上抢险、救援和调度指挥工作。

海事卫星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扩大自身的应用范围和通信能力,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不仅可以为海上船舶提供稳定的宽带通信,还可实现陆地、航空等领域之间的移动通信保障。

海事卫星通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船舶救生和远洋航行通信、航空移动通信、抢险救灾等方面。

海事卫星通信不受地理环境、极端气候条件影响,可以实现话音、报文、传真、数据和视频等业务功能,有效地进行话音、数据和视频的实时传输,在各类抢险救灾、海上搜救等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是直接参与救援活动的通信保障,也是保障灾害现场和外部联系的重要通信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以往的语音、数据、短信等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数据和通信的要求,未来的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功能需求愈发的多样化。

例如,基于海事卫星通信系统而实现的船舶监视和通信保障以及飞机全程监控引导指挥等功能,特别是在缺少地面基站建设的海洋和偏远地区,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GMDSS现代化及海上通信技术创新分析

GMDSS现代化及海上通信技术创新分析

GMDSS现代化及海上通信技术创新分析GMDSS(全球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是海上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创新,它的现代化和海上通信技术的进步为海事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对GMDSS的现代化和海上通信技术的创新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海事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GMDSS现代化GMDSS是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的全球海上通信标准,旨在提高海上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

自1988年开始正式实施以来,GMDSS已经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和现代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通信技术和海上环境。

1. 卫星通信技术GMDSS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上。

传统的GMDSS系统主要依赖于陆基和海岸站的无线电通信,但由于其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通信范围和可靠性有限。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GMDSS逐渐引入了卫星通信设备,如INMARSAT卫星电话和卫星广播系统,大大拓展了海上通信的范围和覆盖面,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数字化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发展,GMDSS系统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数字化技术,包括数字化信号处理、自动识别系统和全数字化通信设备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海上通信更加高效、精准和便捷,提高了海员的通信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海上通信技术创新除了GMDSS系统的现代化,海上通信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以下是一些海上通信技术的创新及其对海事行业的影响:1. 集成通信系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船舶开始引入集成通信系统,将多种通信设备整合在一起,实现统一的通信管理和控制。

这种集成通信系统不仅提高了通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还为船舶提供了更多的通信选择和功能,如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图像交流等。

2. 高速宽带通信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上通信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和语音传输,而是逐渐开始引入高速宽带通信技术,如卫星互联网和高清视频传输。

这些高速宽带通信技术为海员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和娱乐选择,同时也为海上监控、远程医疗和应急救援等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公约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公约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公约文章属性•【缔约国】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条约领域】邮政通信•【公布日期】1976.09.03•【条约类别】公约•【签订地点】伦敦正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公约(本公约1976年9月3日订于伦敦,1979年7月16日生效。

1979年7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签署本公约,同年7月16日公约对我生效。

)本公约各缔约国:考虑到联合国大会第1721(XVI)号决议所规定的卫星通讯应尽快按实际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一视同仁的基础上供世界各国使用的原则,考虑到1967年1月27日达成的《各国探索与利用包括月球和其它星体在内的外层空间原则条约》的有关规定,特别是第一条所述的外层空间的利用,应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规定,注意到世界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依靠船舶进行的,意识到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船舶之间、船舶与其管理部门之间、以及船员或旅客与岸上人员之间的通信联络通过使用卫星能够得到很大改进,决定,为达到此目的,通过现有最先进的适当空间技术,为了所有国家的船舶的利益,尽可能提供最有效、最经济的设计并最有效和最公平地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认识到海事卫星系统由移动地球站、陆上地球站和空间段所组成。

同意下列条款:第一条定义在本公约内:(a)“业务协定”系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业务协定》及其附件。

(b)“缔约国”系指本公约对其已生效的国家。

(c)“签字者”系指《业务协定》对其已生效的缔约国或按第二条第(3)款所指定的一个实体。

(d)“空间段”系指卫星以及跟踪、遥测、指令、控制、监测和辅助卫星运行所需的有关设施和设备。

(e)“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空间段”系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所拥有或租用的空间段。

(f)“船舶”系指在海上运行和作业的任何类型的船舶。

其中包括水翼船、气垫船、潜水器、浮动艇筏和非永久性锚泊的水上平台。

(g)“财产”系指带有所有权的包括契约权在内的任何物品。

第二条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建立(1)兹建立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以下简称“本组织”。

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在船舶灯光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在船舶灯光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在船舶灯光导航中的应用研究引言:在海上航行中,船舶灯光导航是非常重要的导航方式,它能够为船舶提供识别、引导及避免碰撞的功能。

然而,传统的船舶灯光导航系统存在着信号受限及通信范围有限等问题。

而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则为船舶灯光导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进与应用机会。

本研究将探讨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在船舶灯光导航中的应用研究,并讨论其在海事领域的潜在价值。

一、海事卫星通信服务简介海事卫星通信服务是指利用卫星技术进行海上通信和导航的服务。

它通过卫星传输数据和信息,实现海上船舶与岸上基站、海上基站之间的远程通信。

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具有全球覆盖、高可靠性、高带宽以及实时数据传输等优点,因此在海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船舶灯光导航的意义与挑战船舶灯光导航是海上航行的必备手段之一。

它通过灯光的亮灭和排列组合来传递导航信息,包括船舶的位置、方向等。

船舶灯光导航具有以下意义:1. 安全导航:船舶灯光导航能够帮助船舶正确判断其位置和方向,提供安全的导航引导,避免船舶之间的碰撞。

2. 状态识别:通过观察船舶灯光的亮灭和排列组合,其他船舶和岸边观察者能够判断船舶的类型和状态,为进一步的操作提供信息。

然而,传统的船舶灯光导航系统存在以下挑战:1. 受限信号:传统船舶灯光导航系统受限于可视距离,对于远离船舶的观察者来说,灯光信号可能不够清晰可见,导致误判或无法及时判断船舶状态。

2. 通信范围有限:传统船舶灯光导航系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通信,不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

三、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在船舶灯光导航中的应用海事卫星通信服务为船舶灯光导航带来了新的应用机会和改进手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数据传输:利用海事卫星通信服务,船舶灯光导航系统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从而使得其他观察者能够实时获得船舶位置和状态的信息。

2. 通信距离扩展:与传统船舶灯光导航系统不同,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具有全球范围通信的能力,能够克服传统导航系统通信范围有限的问题。

6. INMARSAT系统

6. INMARSAT系统

三.INMARSAT系统的组成P97
1. 空间段:通信卫星(SATELLITE—SAT);地面 (遥)测(遥)控站(TT&C);卫星控制中心(SCC) 组成. 2. 地面站:主要有网络控制中心(NCC);各洋区 的网络协调站(NCS);各洋区的地球站 (CES/LES)组成. 3. 移动地球站:在不同系统中有不同的移动地球 站(SES/MES).
日凌,星蚀与摄动现象(记录)
• 卫星运行的实际轨道不断发生不同程度地 偏离理想轨道的现象称为摄动现象。 • 原因是:1,太阳,地球,月亮的引力。 2,地球的大气阻力。 3,太阳的辐射压力。
卫星通信的主要性能参数(记录)
• 1)天线增益,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着一个特 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用G表示。其值小于1.说明 天线把导行波转换为空间波总要有一些能量消耗。 G越大说明收发信号的能力越好 • 2)载噪比。C/N,是用来衡量卫星通信线路的性能。 较大为好 • 3)全向有效辐射功率:是用来衡量发射机向空间辐 射电磁能力大小。较大为好 (发射系统的主要指标) EIRP=P(发射机功率)X G(天线增益) • 4)接收系统品质因数G/T是用来衡量接收系统接收 信号的质量。G/T天线增益/噪声温度:较大为好
五.地面站各单元的作用
1、NCC网络控制中心的主要作用:与四个洋区的NCS进行信 息交换,可以使网络控制中心NCC对整个网络的通信业务 进行监视,协调与控制. (NCC位于英国伦敦) 2、NCS网络协调站(每个洋区只有一个)的主要作用:协调、 控制本洋区地面站和移动站之间的通信,具体有: 1)连续发送公共TDM信道(TDM0/TDM1),供 SES/LES/CES 守听,并使SES天线能进行自动跟踪卫星; 2)向SES发布业务广播通告,掌握SES的工作状态. 3)对本洋区的通信信道进行管理: (1)按<预分配>的原则管理电传通信信道; (2)按<按需分配>的原则管理电话通信信道. 3、CES的主要作用: 提供SES间或SES与陆地用户间的一个 通信转接平台;对电传信道进行分配,并与NCS保持联系.根 据INMARSAT的要求,一个洋区内最多只能设置15个C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INMARSAT-C系统
概述 船站的准备 遇险通信 紧急、安全通信 常规通信 误报警

1
一、概述
1991年引入 INM-A的补充 小型的终端

– 适合装备于不论大小的所有的船舶 – 提供低成本通信 – 尤其适合小型的船舶,例如游艇、渔船和供应船。
不提供语音通信 数字化信息 MES终端组成:



有电文给这艘船舶的LES将会连续试发送电文并联络这个移动地 球站。在反复试发送失败后,LES可能会拒绝给该MES发送电文; 尽管MES没有接收到电文,LES也将向发电人收取因使用卫星发送 电文所占用时间而产生的费用 甚至于会造成电文丢失!

应注意 , 有些 INM-C 终端具有自动入网和脱网的功能 , 操作员无需 人工来完成MES的入网和脱网。

系统的特色:自动数据报告和查询
– 数据报告允许按预先安排的间隔或根据要求发送信息 – 查询功能允许用户的陆地管理者在任何时候查询欲了解的遥
远船舶的信息,如船位,航向,航速,油耗,货物温度等 – 为了提供船位报告以确保终端能接收正确的区域呼叫,通常 要求船站与各种导航系统连接,如GPS,Decca等。
8

IMO规定
– 定时播发的MSI 航行警告与气象信息, 只通过一个单独的指定的卫星/洋区进行广播。 – 不定时播发的MSI 大风警报和遇险报警转播 则通过所有覆盖相关区域的卫星/洋区播发。
9

2.脱网(Logging out) – 目的:避免使MES所在洋区的NCS连续不断地发送电文;只有当 该MES再次入网时,NCS才会继续发送电文给移动地球站。 – 船站的脱网即告知洋区NCS该船站不再接收报文。以后系统将 拒绝任何发给该船站的报文并且告知发方这船站不能连通 – 当准备将MES关机且关机时间较长时,操作员须首先要进行MES 的脱网。 – MES没有脱网就关机的后果:
– 终端菜单上的功能:

遥控遇险报警按钮

按住报警按钮几秒钟(通常5秒),即可简便地将报警 发出。 注意事项: – 发送遇险报警只能发送其先前输入时的预先编程的 信息。 – 船位,航向和航速可能已改变,送给救助机构的信 息应予以更新----可通过从终端发送一个最新的遇 险报警或更详细的遇险优先等级报文。 – 按下遇险按钮会立即通过系统发送遇险报警给 RCC , 不论你的SES是否正在进行报文传送,也不论SES是 否已入网某一洋区。即使终端尚未获得使用授权, 该机制仍将运行。 – 为了不发送虚假报警,不要按下该遇险按钮
信息(MSI),只能通过大西洋东区AOR-E的卫星获 得
7
INM-C移动地球站的入网和脱网

1.入网登记(Logging in) – 作用:

船站通信状态存入终端运行状态数据库内,并调谐到该洋区的 NCS 的 公共TDM信道上
– 分类: 自动登记:选择信号最强的NCS进行 人工登记:人工选择覆盖本船的洋区进行 – 登记成功将显示登记洋区名及收到的信号强度 – 没有登记: 无法收发信息(遇险通信除外) – 自动扫描AUTOSCAN洋区登记 特点:自动扫描时间2分钟/ 离开登记洋区后,10分钟才重新进行扫描 有更强信号出现,更换登记在较强信号洋区上 注意:遇险呼叫时,船站登记在遇险呼叫时所登记的洋区 洋区登记要考虑MSI的接收 在重叠区,此功能造成登记洋区不确定,MSI/岸船通信不便
5
INM-C系统开放的业务
– 电传电文(Telex message) – 电子邮箱(Electronic mailbox)
– 船到岸传真(Ship--to-shore facsimile)
发送文本信息给岸上的传真终端 – 船到船通信(Ship-to-ship communication) – 遇险和安全通信(Distress and safety communications)
6
二、船站的准备
洋区选择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洋区被不同的卫星所重叠 覆盖
– 如:北海地区被AOR-W/AOR-E/IOR重叠覆盖
重叠覆盖的区域内,如果天线没有受阻,那么 它处于多个卫星的视线内, SES 可在任一个洋 区入网登录。 注意

– 针对NAVTEX I海区使用EGC 安全网播发的海上安全
10
三、遇险通信
当船舶处于重大和即刻危险, INM-C 可以被用 于发射遇险报警 这些信息将自动通过岸站传输到陆上的RCC 通常有两种遇险报警方法使用:

– 遇险报警按钮:

发送简短、包含遇险事故简要信息的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送更加详细的遇险报警报文,它包括准确的遇险事故情 形和所要求援助的叙述。
11

– 小型收发机、视频显示单元(VDU)、键盘和打印机 – 多采用PC作为DTE

终端设备与罗兰-C或GPS等导航设备接口
2

实施播发和接收海上安全信息
– EGC接收机既可以和INM-C终端组成一个完整的终端
设备,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 – EGC接收机不能发任何信息。

天线是全向天线
3
4
非实时(Real-time)方式发送 存储转发
12
遇险菜单

典型的步骤是: – 进入终端的遇险报警菜单。 – 循菜单提示进行操作,输入必要的信息,即: 船位POSITION 遇险时间TIME 航向/航速COURSE/SPEED 其他有助于搜救的重要信息(如时间允许) – 从菜单清单选择遇险性质NATURE OF DISTREE。 – 选择需要的岸站,最好是在目前的洋区里最近的岸 站(然而,在洋区内任何岸站都可以选择)。 – 发射遇险报警,如按〈ENTER〉键。 – 等待岸站的应答;如果在5分钟后没有应答,则重复 发射遇险报警。

–收发文本信息或数据 预备好信息/数据 分隔成“数据包 (Data packet)” 并在系统的信 道空闲可用时,将这些数据包分批发送出去。 在发送的电文当中包含有纠错码 , 如果在发送过 程中检测出错码,便开始请求重复发送电文;系统 将重复发送数据包直到对方完全接收到整个电文 为止。。 在短时间延迟后,信息 / 数据将被传达接收方的 终端,在那数据可以被打印、浏览或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