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学案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

高二历史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目标:1、能识记:古代西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记忆)2、能阅读材料理解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从而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

(理解)3、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以及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情感)【知识线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2-24页,完成知识填空1、“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运动(1)背景:①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②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研究主题:①以为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②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主要观点: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为提供价值标准定位。

②反对,强调,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4)积极影响:树立了人的尊严,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精神的最初体现。

2、“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1)背景①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思想主张①倡导“”②认为美德来自于知识,提出“”的思想,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

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对美德同样重要。

(3) 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的学问。

(4)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相同点:把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强调“知德合一”(5)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相同点: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点: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①主张:在《》中,根据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②影响:他鼓励人们,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设计

高中历史《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设计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

【重点难点】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知识梳理一】(A级)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1.产生背景:公元前5世纪,等古希腊城邦的奴隶制发展到顶峰。

人们越来越多的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于是出现了。

2.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提出了“”,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否定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的本质,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3.评价:(1)积极:肯定的价值,否定的意志,树立的权威。

(2)消极:忽视,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

【合作探究一】(B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的时代。

…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

…智者们是古希腊最早的一批职业教育家和哲学家,他们重视万物从何开始的问题,他们的哲学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他们之所以注意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是和他们本身出现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苗田力《古希腊哲学》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智者学派”出现的历史背景。

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概括普罗泰格拉的思想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智者学派的历史影响。

【知识梳理二】(A级)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1.主要观点:(1)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现象,倡导“”希望重建人们的。

学案3: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学案3: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标准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知道与了解1.雅典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2.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格拉的命题3.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及其对人性的研究4.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发展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理解与运用1.“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基本内涵:意义与局限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的异同3.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的美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4.苏格拉底的人格力量重点解析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解析】背景:公元前五世纪,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了反对旧思想的智者运动。

智者从对物质世界的探究转向了对人类自身的关心。

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已从对宇宙的探索转向了人类社会。

所谓的智者学派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

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

2.智者学派的观点与影响【解析】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影响: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并从这样的新方法(人文主义的方法)中得出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结论,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智者的启蒙作用在于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合理化了。

3.苏格拉底对“人”的探索【解析】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

这一时期,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在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同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

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的政治领袖,批评颓废的社会风气,在寻找人的价值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苏格拉底对于“人”是什么作了如下回答:(1)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高中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一、知识目标1.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学习重点1. 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三、学习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自主学习】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社会背景(1)公元前5世纪,雅典发展到了顶峰。

(2) 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 学派的出现。

2.智者学派(1)代表人物:。

(2)研究对象:以和为探索的主题,研究,反思。

(3)主张①特别强调。

普罗泰格拉提出“”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的本质。

②反对,强调,认为一切制度、法律等的兴废都要以为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不应该强求一律。

二、“美德即知识”1.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代表人物:。

3.思想主张(1)倡导“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人应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即“美德即知识”。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4)指出对美德同样重要,它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

4.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1)关注的焦点:;著作:《》。

(2)主张:他根据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评价:柏拉图的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思考,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他关注和,特别强调在自然界中,是最高级的。

【问题探究】学生活动教学设计互动与展示1.结合本目[学思之窗]中的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1)积极意义:这一思想的提出,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否定了神的作用,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价值。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然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开端。

高中历史 第5课 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5课 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2、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学习提纲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一)背景:1、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3、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二)智者学派:1、研究领域: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3、主要观点:⑴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⑵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4、实质: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3、评价⑴积极: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⑵消极: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历史纵横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于是,出现了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

这些职业教师自称为“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探讨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历程。

1.2 教学目标:理解人文主义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掌握人文主义在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起源和发展。

分析人文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文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践。

第二章: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2.1 课程背景:古希腊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之一。

通过学习古希腊人文主义,学生将能够了解人类对自由、理性、个性和人的价值的基本追求。

2.2 教学目标: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掌握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家和思想。

分析古希腊人文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人文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践。

第三章:罗马人文主义的发展3.1 课程背景:罗马帝国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学习罗马人文主义,学生将能够了解罗马人对教育、法律和文化的重视,以及这些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2 教学目标:了解罗马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掌握罗马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家和思想。

分析罗马人文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罗马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罗马人文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罗马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践。

第四章:中世纪人文主义的复兴4.1 课程背景:中世纪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时期。

通过学习中世纪人文主义,学生将能够了解人文主义在中世纪的复兴和发展,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1.2 人文主义精神的定义与意义1.3 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1.4 教学方法与资源第二章: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2.1 古希腊历史与文化背景2.2 普罗泰戈拉斯与“人是万物的尺度”2.3 苏格拉底与“认识自我”2.4 柏拉图与理想国2.5 亚里士多德与实证主义第三章:古罗马人文主义精神的演变3.1 古罗马历史与文化背景3.2 塞内卡与斯多葛主义3.3 奥勒留与《沉思录》3.4 基督教在古罗马的传播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第四章:中世纪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4.1 中世纪欧洲历史与文化背景4.2 基督教人文主义与上帝的关系4.3 阿拉伯文化对欧洲人文主义的影响4.4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5.1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与文化背景5.2 达·芬奇与多才多艺的人文主义者5.3 马基雅维利与政治人文主义5.4 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主义5.5 伊拉斯谟与基督教人文主义第六章: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6.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6.2 马丁·路德与信仰唯独论6.3 约翰·加尔文与先定论6.4 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影响6.5 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第七章:启蒙运动与人文主义7.1 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7.2 约翰·洛克与经验主义7.3 伏尔泰与自由主义7.4 卢梭与自然主义7.5 康德与道德哲学7.6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影响第八章:19世纪人文主义的发展8.1 19世纪的历史背景8.2 浪漫主义与个人主义8.3 卡尔·马克思与社会主义8.4 弗里德里希·尼采与超人哲学8.5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与自由放任主义8.6 19世纪人文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九章:20世纪人文主义的新趋势9.1 20世纪的历史背景9.2 存在主义与人的存在状态9.3 结构主义与语言哲学9.4 后现代主义与解构主义9.5 女性主义与性别平等9.6 20世纪人文主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第十章: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当代挑战与机遇10.1 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10.2 科技发展与人文主义的冲突与融合10.3 经济全球化与人文主义的关联10.4 环境问题与人文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10.5 教育改革与人文主义的传承10.6 当代人文主义精神的未来发展十一章:后现代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话11.1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1.2 杰姆逊与后现代主义理论11.3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11.4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叉影响11.5 文化研究与人文学术的融合11.6 后现代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影响十二章:全球化与人文主义的跨文化挑战12.1 全球化的概念与影响12.2 文化全球化与人文主义的传播12.3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12.4 跨国公司与人文价值12.5 移民与多元文化社会的人文关怀12.6 全球化对人文主义的新要求十三章:科技发展与人文主义的未来13.1 科技革命与人类生活的变化13.2 与机器伦理13.3 网络空间与虚拟人文主义13.4 生物技术与人类自然的界限13.5 科技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13.6 科技人文主义的挑战与机遇十四章:环境危机与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14.1 环境危机的时代特征14.2 生态批评与自然人文主义14.3 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14.4 绿色运动与环保主义14.5 环境教育与人的生态责任14.6 生态转向对人文主义的影响十五章:人文主义教育的实践与反思15.1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15.2 批判性思维与人文教学15.3 人文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的实践15.4 数字时代的人文教育挑战15.5 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文教育15.6 人文主义教育的未来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展开,涵盖从古希腊到当代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

2024年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历史备课教案

2024年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历史备课教案

2024年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历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技能培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使其能够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中,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演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认识到人文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观念。

教学难点:理解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人文主义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内容铺垫。

提问学生对“人文主义”一词的理解,收集学生的想法,为正式授课做准备。

新课内容展开古希腊智者学派介绍智者学派的产生背景,如城邦民主制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阐述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如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个人主义、提倡怀疑和辩论等。

分析智者学派的影响,包括对社会观念和后世哲学家的启示。

苏格拉底的思想介绍苏格拉底的生平,强调其作为哲学家的身份和经历。

讲解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观点,如“认识你自己”、“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等。

分析苏格拉底思想的人文主义特征,探讨其对后世哲学和思想界的影响。

课堂讨论与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及其原因,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提问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你认为人文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有哪些体现?”等。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强调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布置作业与预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如分析某位哲学家的思想与人文主义的关联等。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了解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教学设计完美版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教学设计完美版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课】《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教学设计陈萌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知识与能力】(1)学生掌握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文精神的相关观点。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观点;(3)比较认识孔子与苏格拉底有关人文精神的相似于不同。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探究所呈现的问题,逐步提高自主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运用比较等方法分析问题,逐步养成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课堂内容认识到批判的继承人类传统文化,辩证地思考问题,追求精神上的提高。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相关观点。

难点:本课内容多为哲学方面的观点,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第一课,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部分。

教材介绍了典型的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者如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理解他们的观点对于学生展开和理解整个单元的线索“人文主义”的内涵比较重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复习回顾上一个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其兴起、发展和演变过程(春秋兴起,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指出我们将会把眼光从东方转移到西方,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这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整理单元线索:教师:咱们本单元的学习线索就是人文主义,包括其萌芽、兴起与发展、以及进一步弘扬,涉及到古希腊的思想家们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以及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西方奴隶制时代(公元前5 世纪中叶以后)人文精神的萌芽——古希腊思想家们(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思想。

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

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理性)。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一、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目标要求:1.结合时代背景及模块一古代希腊的相关知识,了解对“人”从忽略到重视的原因;2.知道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安提丰;3.能够掌握智者学派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4.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5.了解苏格拉底等人的基本主张;6.通过对古代希腊思想家的学习,能够理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7.通过对《苏格拉底之死》油画的欣赏及背景资料的了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体会思想家的伟大,感悟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在面对个人的自由与社会责任时的正确态度。

三、重点问题分析古希腊哲学家的各自主张及评价,这是本节重点。

代表人物是谁?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什么是人文主义?意义何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即可。

四、教学难点突破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智者学派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他们在许多问题上观点也不完全相同,他们的共同点只是在许多人只关心神的时候,他们更加关注人本身,他们研究与人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在这些智者中,有些人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

五、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有很多神话传说,。

我们今天就讲一个关于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

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的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

宙斯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

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

发誓再也不回家。

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他和解。

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仙女结婚。

他娶了一个木偶,给他穿上衣服后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车子,让这个木偶坐在牛车上。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2.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蒙娜丽莎”油画。

它与人文精神有什么联系?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一、智者学派:(1)产生时间背景:公元前5世纪1.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4.特殊的地理环境(1)代表人物:普罗泰戈(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如何解释这一命题------学生解释(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含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评价: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3)社会道德不应该强求一律,强调人的个性、发展(4)意义: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怎样生活才算幸福?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高中历史_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_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考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课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思想,了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3、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人文主义观点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影响。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二文科班,高二文科班学生经过初中及高一一年的初步学习,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可以多进行启发性思考、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

但是,学生学习这一课仍有一定的困难。

对西方思想家及其思想了解不够;另一个难题就是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在政治课还没有开设必修四哲学的情况下初次学习西方的人文主义,显得困难。

教材分析:本专题主要通过对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学习,以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一课作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第一课,它是西方人文思想的解放的第一次的浪潮,对后来的解放思潮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 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方法:图示法、情景教学、合作探究、史料解析、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难点: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辛苦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美好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从而解析人文主义的概念,由此导入本节内容。

一、时空观念——略述本单元的知识线索教师活动:PPT展示本单元的时间轴,略述人文主义精神在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至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解读】一、基本知识1、了解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哲学的诞生、自然哲学、泰勒斯、智者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了解苏格拉底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阅读古代希腊的神话、故事,先哲的名言等材料,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介绍史学界的不同观点,让学生初步形成质疑、独立思考的能力。

3、通过对古代希腊先哲的思想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思想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

4、通过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产生的影响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希腊先哲所蕴含的人格魅力,体会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加深热爱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2、认识东西方不同的文明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理解、尊重多样文明,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融合,与时俱进,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希腊先哲的人文理性精神及对后世文明的影响2、教学难点:“轴心时代”东西方的时代特征与文化表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沈从文先生有这样一段经典的文字:“我只想造希腊小庙…美妙,精致,匀称, 她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里供奉着的是“人性”。

”感悟沈先生这里所说的“人性”之美,她“美”在生命、“精”在理性。

今天我们将一起穿越历史的时空去瞻仰沈先生所欣赏的这座“精美”的“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一起来学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让我们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观乎人类理性洞察世界。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感知先哲智慧》下面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思考并完成探究一的问题:希腊先哲是如何“观乎理性”认识世界的?探究一同学们也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来完成,时间大约3分钟。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共1课时)
4.分析和评价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提高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探讨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及其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希腊、古罗马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重点讲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重要思想。
2.讲解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德行”,引导学生思考知识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3.讲解柏拉图:介绍“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柏拉图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4.讲解亚里士多德:强调实证主义和逻辑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其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提醒学生关注人文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古希腊、古罗马人文主义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的文章。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古希腊、古罗马有何联系和区别?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自学引导】一、自然派哲学的产生1.源起:公元前7世纪,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

2.概念: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3.代表: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认为“水是万物之源”4.意义: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二、智者学派1.背景: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雅典,①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②政治:发展到顶峰;③思想:的社会价值及作用日益突出,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研究领域:以人和为探索主题。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4.主张: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②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5.影响:积极:①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体现了希腊文化的本质。

②把哲学家的注意力从自然世界转向人的本身,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从而使哲学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局限性:①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否定了事物客观性。

②忽视,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三、苏格拉底1. 背景:①智者学派重视人,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 主张:(1)“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2)“美德即知识”:①美德来源于知识;②最高的知识来源于内心的道德(善)。

(3)提出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处于无知。

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备课教案

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备课教案

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备课教案人文主义思想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重要的理论思想之一,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

在古代希腊罗马社会,人文主义思想对于后世文化的形成和人类精神世界的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课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帮助学生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概念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是一种坚信人类自身价值和尊严的文化观念,反对任何不人道的东西。

它强调“人本主义”,即人类个体的自由、独立和自主性,以及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人文主义思想认为,人类是天地万物的中心,具有诸如自由、尊严、知识、良善、美丽、义务和责任等人类特质。

2.人性本善人文主义思想认为,人性本善,人类天生就具有不同的良善品质和激情,这些品质和激情使得人们对道德、社会、文化和自然界等方面有着深入理解和感知。

人文主义思想也反对一切遏制人性、强迫和奴役人类的东西,包括任何形式的专制和奴役制度。

3.人的自由和创造性人文主义思想认为,人应该具有自由的表达和创造性的探索,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自由思想,以及探索和开发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创造性想象力。

同时,它也是一种使人类不断进步和展开创新的思想,强调人类文化和技术的自由发展。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得到极大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思想。

在政治、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应用。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特别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将人看作是柏拉图派“最高善”的立场,强调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而不是由神灵所决定。

它强调人类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反对任何不人道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正义、自由、民主以及科学创新的发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主义思想最为丰富和深入的时期之一。

人们开始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探索,人们开始寻求真正的自由和人性的价值,因此它也被称为人文主义复兴思想。

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学案

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学案

课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代表性流派;2.分析古希腊产生先哲的历史背景,了解自然哲学、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主张,理解其对近代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借鉴;3.了解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4.古希腊人文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的比较;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和人文精神产生、发展原因的探讨,理解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古希腊先哲精神思想,认识到希腊文化的辉煌灿烂,加深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2.人文主义在于倡导接受文明熏陶,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现实针对性。

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人文理念,弘扬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的实践理性、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进行有机结合等都是该知识命题立意的较好切入点。

【重点难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及影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的比较;【基础梳理】1、人文主义的内涵:1、人文主义的定义:2、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1、多角度分析古希腊文化繁荣的背景。

2、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发展:(1)自然哲学:①背景:②特点:③代表及主张:④地位:(2)智者学派:①背景:②特点:③代表及主张:④影响:(3)苏格拉底:①背景:②特点:③思想主张:④影响:(4)柏拉图:①思想主张:②特点:③地位:(5)亚里士多德:①思想主张:②特点:③地位:【重难点突破】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从时代、思想、影响比较)3、古希腊人文精神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比较【视野拓展】1、孕育希腊先哲思想和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的环境比较中国典型的大陆地理环境塑造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导致人们对自然、对天十分关注,所以中国人的传统中崇尚自然;而春秋战国社会巨变反映在思想领域里便是“古今礼法”之争,诸子纷纷探索自己的人伦社会与治世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代表性流派;
2. 分析古希腊产生先哲的历史背景,了解自然哲学、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主张,理解其对近代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借鉴;
3. 了解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4. 古希腊人文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的比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和人文精神产生、发展原因的探讨,理解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
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古希腊先哲精神思想,认识到希腊文化的辉煌灿烂,加深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
感情,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2. 人文主义在于倡导接受文明熏陶,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现实针对性。

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人文理念,弘扬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的实践理性、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进行有机结合等都是该知识命题立意的较好切入点。

【重点难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及影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的比较;
【基础梳理】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
1、人文主义的定义:
2、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
1、多角度分析古希腊文化繁荣的背景。

2、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发展:
(1)自然哲学:
①背景:
②特点:
③代表及主张:
④地位:
(2)智者学派:
①背景:
②特点:
③代表及主张:
(3)苏格拉底:
①背景:
②特点:
③思想主张:
④影响:
(4 )柏拉图:
①思想主张:
②特点:
③地位:
(5)亚里士多德:
①思想主张:
③地位:
【重难点突破】
3、古希腊人文精神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比较
【视野拓展】
1、孕育希腊先哲思想和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的环境比较
中国典型的大陆地理环境塑造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导致人们对自然、对天十分关注,所以中国人的传统中崇尚自然;而春秋战国社会巨变反映在思想领域里便是“古今礼法”之争,诸子纷纷探索自己的人伦社会与治世理论。

先秦诸子百家的上农思想,对人伦的探索以及对天或者自然的思考,衍生出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一天人之辩。

由此可见,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是在陆地环境中,农业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哲学。

而古希腊先哲所处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的特征。

地域狭小、山多地少、港湾众多使希腊人走上了征服海洋,以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道路。

另外希腊地处亚非欧交汇处,便于其汲取各大文明的精华,减少保守性。

希腊的城邦制又奠定了其民主的基础,比较民主的制度为思想自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哲学的诞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经济和历史环境造就了希腊哲学主要涉及宇宙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

2、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
即是探讨幸福与美德的过程中提出的中道学说。

他认为: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

这一点可以由考察各种不同的德行而得到证明。

勇敢是怯懦与鲁莽之间的中道;光明磊落是放浪和猥琐之间的中道;不卑不亢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直率是自夸与虚伪之间的中道等。

但其中庸思想,与通常所说的折中调和主义有本质区别,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于节制人的私欲,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视中庸之道为最高的德行与至善,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寻求的是一种“德性之中”,但两者“和而不同”。

亚氏提倡理性中道,即在内涵上包含更多的求知成分;孔子提倡性情中庸,相对具有较浓的人性意味。

亚氏提倡经验德性论,认为中道德性并非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并获得的;孔子提倡先验人性论,认为至德中庸实际上是“仁” 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与实现,是人的本能。

亚氏提倡德性自愿,认为中道是种自愿的德性,强调意志自由在实现中道过程中的作用;孔子提倡道德自觉,认为孝具有深刻的伦理内涵,是个体道德自觉的集中体现。

3、关于苏格拉底的政治伦理化和孔子的伦理政治化的问题:
政治的伦理化和伦理的政治化是十分相似但又有明显不同的两种思想倾向。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两者均对政治和伦理现状严重不满,都认为伦理和政治“道德”的崭新社会生活秩序。

为此,
孔子和苏格拉底选择了不同的取向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孔子的目标是将伦理政治化,他为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而到处奔波,周游列国,提出了很多政治伦理观念,这些观念都是以改造现实为基础并为改造现实服务的。

“学优则仕”和“为政以仁”是最能表现孔子欲将伦理政治化倾向的。

孔子为了实现将伦理政治化的目的,提出了“礼”
的主张。

所谓“礼”,其实就是对包括维护等级制度在内并首先表现为对等级制度进行维护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强调。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遂顺理成章地成了等级制
度和旧秩序的护符。

这是具有浓厚伦理色彩的政治学说。

孔子将道德作为万能的政治手段,冀望
通过对人心的道德改造,恢复逝去的周朝式的统治和生活秩序,即试图通过政治首脑人物人格的
道德化,形成君主的良心然后以这种良心为礼法,在向下推行中,坚守“仁义”原则,并通过这种坚守,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其实“如有用我者,吾为其东周乎”(《论语〃阴货》)的真正用意,就是要重建伦理化的政治,将伦理政治化。

苏格拉底欲使政治伦理化,但他没有寄望于当权者的道德水平的改善,而是相信下层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能够制约上层人物的私欲。

他要努力建设一种政治体制,一种伦理化了的政治体制
他不相信政治人物(如孔子心目中的明君圣王)会先天的具有道德良知。

苏格拉底为实现自己的现世抱负而四处宣讲道德,他“如父如兄地敦促人们关心美德”,每日敦促和劝说大家,“不管老小,都不要只顾个人和财产,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他认为这是比个人和财产“更重要的事情”。

苏格拉底主要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进行融合,使政治与伦理在伦理的基础上协调起来

而公民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就会使城邦中更加良好的政治的实现成为可能。

后世西洋政治虽不
再坚持用社会良心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公道,但以社会自己的力量来整合社会自己的秩序,维护社会公益的做法,大致延续着苏格拉底的思想取向。

孔子欲将道德政治化,但却选取了先伦理,而后政治,最后再到伦理的路径,客观上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倾向;苏格拉底则欲将政治道德化,其所选取的路径乃是先使人学习政治的知识,从
而养成公道的观念和习惯,进而用这种观念为指导去改造现实政治,最后实现它的伦理化。

这样
的路径表现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倾向。

应该说孔子的路径和倾向是贵族式的,而苏格拉底的做法则表现为一种明显的平民化特征。

平民政治易于走向民主,而贵族政治则会自然地导致专制。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
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

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
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
异性。

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

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一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课堂巩固】
1、《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

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

”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B .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 .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

2、柏拉图说:“闲暇乃是智慧产生的主要条件,”而绝对的平等会使智慧边缘化,从而无法实现普遍正义”。

下列对柏拉图言论的解读,准确的是
A.闲暇是智慧之源 B .对民主政治存在偏见
C.民主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 D .雅典民主政治是虚伪的
3、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
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
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

”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为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为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 .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

4、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描述:“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 .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
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 .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感悟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