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作者:赵书文毕文军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9期
所谓可持续发展,其根本要求就是,在发展中,既要立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未来发展的需要,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其本质就在于协调代内、代际之间的利益冲突。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处于不同地位的多个利益集团所组成。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由于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所能提供的利益成果总是有限的,而人们对利益追求则是无限的,他们总想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益主体更是极力想把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降到最低程度,其结果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必将都受到损害。在全球政治、经济日趋一体化,社会中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使它们都能依据自己在社会中所占的利益位置享受到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利益成果。后代人也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当代人也有为后代人的利益享受创造条件的义务。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协调发展。
一、确立互利型思维方式
互利型思维方式是相对于传统的功利型思维方式而言的。功利型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地以自我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质利益为关注和思考对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而互利型思维方式的根本原则则是以互利互惠的观点来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以互利型思维方式代替功利型思维方式是实现利益互享,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互利型思维方式指导下看待人与自然关系,就应该正确认识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善待自然的目的就是善待人类。为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对于人类而言,其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是高于一切的。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的“利益”的实现不仅不能与人类的利益实现发生冲突,而且应作为人类利益实现的目的和手段。如果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物种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人类就应限制其发展甚至消灭它。反之,就应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护它们。由于人类的利益满足最终是以自然界的正常存在为基础和条件的,因此,如果人类在为了自身利益需要在利用和占有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对不同主体之间彼此冲突的利益需要进行协调,其最终结果
有可能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从而使人类的利益需要也最终难以实现。
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要想达到利益互享的目的,就必须把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任何个体与任何群体的局部和眼前利益之上。在由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构成的多种多样的利益体系中,必须把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放在中心位置。人们必须把自己的利益需要自觉纳人到人类整体的利益追求范围之内,切不可把自己一时一地的局部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对立起来,不可将现实的人的利益需要与未来人的利益需要对立起来,并以牺牲后者的代价来促使前者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利益需要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最终促进社会发展。
二、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转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重视科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实施可持续消费是实现利益互享、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坚实物质基础。
传统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最大特征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其结果是向自然界排放大量废弃物,其中包括许多有毒物质,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严重损害,这是造成目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可以使传统经济学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失去作用。这种规律认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地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连续投人增至一定限度时,产量的增加将会逐渐递减,直至最后产量绝对减少。但由于科学技术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点,所以,传统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将发生逆转。
其次,靠科技的作用可较好地解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难题。如:资源和能源问题。古典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稀缺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是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自然界生物种类有1000万~1500万,而人类认识的不到1000万种,有名称的10万种,利用的仅几万种。其潜在的开发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能源紧张的缓解也必须依靠科技。靠科技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估计,到2040年,仅核能加上太阳能就将占世界能源总份额的50%,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全球能源危机。
环保问题。许多环境污染靠科学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予以解决。如开发和使用清洁煤技术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氯氟碳的替代物以减少臭氧层耗散物质排放,用遗传工程培育良种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等。
但科学只是为实现利益互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也有可能会使人们在享受科学成果时造成的贫富差距更加扩大,从而加重利益冲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正确认识、掌握、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使之和人类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达到利益互享的目标并行不悖。
改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增加社会产品总量从而为人们的利益互享提供物质基础。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则是从节俭的角度来达到同一目的。
传统消费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消费,挥霍消费。它追求的是一种“一次性”消费方式。这不仅表现在象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等典型的一次性用品生产和消费上,可以说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消费都具有类似的性质,即都是“类一次性消费”,而且生产力发展程度越高,消费中这种”类一次性”的表现就越突出。
所谓可持续消费,它指的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其基本特征是适度消费,以减少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可持续消费的实现包括许多因素在内,如技术、社会与心理、法律、经济和制度等。在可持续消费方式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不可持续消费的社会、文化及心理传统和价值观念。人们要从追求物质享受向追求精神享受过渡,从重视自然知识价值向重视人文知识价值过渡,从重视发展速度向重视发展质量过渡。同时,要把这种价值观体现到具体行动上,从而使整个社会最终过渡到一个节约的社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自己应享受到的利益。其次,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都应为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政府,在制定政策、加强宣传等各方面更要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共同为一个可持续消费社会的形成而努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利益互享目标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社会领域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