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 组图

合集下载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力量与语言风格,诠释着中国国策。

面对中外记者的“刁招”、“怪招”、“险招”……她们沉着应对,智解妙答,使自己也成为充满神秘与峰回路转的风景,她们便是中国外交部的女发言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产生了5位女发言人,这“五朵金花”分别是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和华春莹。

华春莹,女,1970年4月生,江苏人,大学本科毕业。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秦刚16日宣布,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任外交部新发言人,下周一她将首次主持外交部例行发布会。

秦刚介绍说,华春莹从事外交工作20年,曾在欧洲司以及欧洲和亚洲地区工作,有着丰富外交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

“美”、“漂亮”、“气质好”,是网友评价华春莹时用得最多的词汇。

第一位女发言人——李金华李金华1932年9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自小在天津长大。

幼年失怙,靠寡母、兄嫂养大。

1949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

1953年毕业。

22岁那年,分配至新闻司前身的外交部情报司图书资料室工作。

从那时候开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四十余载的外交生涯里,李金华差不多有一半时间是在新闻司度过的,历任科员、副处长、参赞、副司长,并成为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7位发言人和第一位女发言人。

在1987年至1991年间,李金华在外交部数十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频频亮相,唇枪舌剑之中,阐明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

李金华后被任命为中国驻新西兰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二位派驻大洋洲国家的女大使。

第二位女发言人——范慧娟范慧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

26岁那年她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经历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外交部新闻司、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工作之后,范慧娟以新闻司副司长身份,出任第11位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第二位女发言人。

1993年12月,范慧娟被任命为中国第五任驻爱尔兰大使。

新中国外交官夫人们

新中国外交官夫人们

新中国外交官夫人们:才女才子姐妹花在中国外交史上,除了像周恩来、陈毅、乔冠华那样优秀的男外交家,还有一大批闻名中外的外交官夫人。

她们或本身就是外交官员,或身为外交官的夫人,通过自己的各种优势与努力,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对“姐妹花”外交部素有才子“二章一乔”之说。

“二章”指章汉夫、章文晋,两人都任过外交部副部长。

“一乔”指乔冠华,最高任过外交部长。

章汉夫的妻子是龚普生,乔冠华的妻子是龚澎,她俩是亲姐妹,安徽合肥人。

龚普生大龚澎一岁,都是学生运动的领袖,是燕京大学一对有名的“姐妹花”。

抗战开始,周恩来在重庆的南方局聚集了一大批热血精英,其中包括二章一乔,和后来他们各自的爱人:龚普生、张颖和龚澎。

龚澎当周恩来的英文秘书,张颖当文化秘书,龚普生后来被周恩来派到美国,她在那里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女儿交上了朋友。

那里的人普遍认为龚澎、乔冠华是才女才子,天生一对。

可他们俩谁也不愿先开口提这事。

一天,周恩来急了:“唉,你们到底准备拖到什么时候?”乔冠华局促地拍口袋摸烟。

一看周恩来桌上放了一块“请勿吸烟”的小牌子,把掏烟的手垂了下来。

龚澎看在眼里,对周恩来说:“我从小说里看的,人家西方人不抽烟情绪就不高。

”“你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呵,你看龚澎连你抽烟都不反对,你还有啥子说的?”周恩来望着乔冠华,起来拿着禁烟的小牌子,哈哈大笑:“我这里是禁烟不禁婚呀,你们商量个时间。

”两人结婚后,仍然好强。

乔冠华才气横溢,每每语惊四座;而龚澎政治上更强,主意更多。

他们当众常争得面红耳赤,私下却十分恩爱。

恩来点破“窗户纸”龚澎因为外事太忙,章文晋做了周恩来的第二任英语翻译。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从延安回重庆,张颖随行。

她上飞机较晚,一位年轻人给她让座。

张颖问他:“你是章文晋吧?”章很奇怪:“你怎么认识我?”年轻活泼的张颖笑了:“延安有人说你啊。

”后来重庆人员移到南京,章文晋跟着周恩来先走了。

张颖跟董必武后去,在南京他们第二次见面。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钱其琛 前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男,汉族,1928年1月生,上海嘉定人,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相当大学文化。
1942年至1945年在上海大同大学附中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党小组长、党支部书记。1945年至1949年任上海《大公报》社职员并任上海地下党中学区委委员、男中学委委员,徐龙区学生区委副书记。1949年至1953年任上海市徐汇、长宁、杨浦区委委员,共青团徐汇、长宁、杨浦区委书记。1953年至1954年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研究员。1954年至1955年在苏联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至1963年任驻苏联使馆二秘、留学生处副主任、研究室主任。1963年至1966年任高教部留学生司处长、对外司副司长。1966年至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后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至1982年任驻苏联使馆参赞,驻几内亚大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1982年至1988年任外交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委副书记。1988年至1991年任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1年至1992年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2年至199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1997-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参赞、副司长、司长。
孙玉玺
孙玉玺现任驻阿富汗大使
男,1951年10月生,黑龙江省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1979-198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职员。1981-1988年,分别担任外交部亚洲司科员、三秘、副处长、一秘。1988-1991年,任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政治处主任。1991-1993年,任驻柬埔寨王国全国最高委员会代表处助理代表、驻柬埔寨大使馆参赞。1993-1995年,任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兼处长。1995-1998年,任驻大韩民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1998-2002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2002-2004年,任驻阿富汗特命全权大使。2005年迄今任驻印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中国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全名单

中国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全名单

中国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全名单中国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全名单中国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钱其琛 (1976-1982)齐怀远 (1983-1984)俞志忠 ( 1984-1985) 王振宇 (1984-1985)马毓真 (1984-1988)李肇星 (1985-1990)李金华 (女,1987-1991) 金桂华 (1988-1991)段津 (1990-1993) 吴建民 (1990-1994)范慧娟 (女,1990-1993) 李建英 (1991-1993)陈建 (1994-1996) 沈国放 (1996-1998)崔天凯 (1996-1997) 唐国强 (1996-1998)朱邦造 (1998-2001) 孙玉玺 (1998-2002) 章启月 (女,1998-2004) 孔泉 (2001-2006)刘建超 (2001-秦刚 (2005- 姜瑜 (女,2006-2012) 马朝旭 (2009-2012)(2011-2012) 华春莹 (女, 2012-)1976年-1985年钱其琛 任期:1976-1982(6年)上任年龄:48岁 齐怀远 任期:1983-1984(1年)上任年龄:53岁 俞志忠 任期:1984-1985(1年)上任年龄:无资料 王振宇 任期:1984-1985(1年)上任年龄:无资料马毓真任期:1984-1988(4年)上任年龄:50岁李肇星任期:1985-1990(5年)上任年龄:45岁1985年-1990年李金华(女)任期:1987-1991(4年)上任年龄:55岁金桂华任期:1988-1991(3年)上任年龄:53岁段津任期:1990-1993(3年)上任年龄:无资料吴建民任期:1990-1994(4年)上任年龄:51岁范慧娟(女)任期:1990-1993(3年)上任年龄:55岁1991年-2000年李建英任期:1991-1993(2年)上任年龄:45岁陈建任期:1994-1996(2年)上任年龄:52岁沈国放任期:1996-1998(2年)上任年龄:44岁崔天凯任期:1996-1997(2年)上任年龄:45岁唐国强任期:1996-1998(2年)上任年龄:45岁朱邦造任期:1998-2001(3年)上任年龄:46岁孙玉玺任期:1998-2002(4年)上任年龄:47岁章启月(女)任期:1998-2004(6年)上任年龄:39岁2001年-2010年孔泉任期:2001-2006(5年)上任年龄:46岁刘建超任期:2001-2008(7年)上任年龄:37岁秦刚任期:2005-2009 上任年龄:39岁姜瑜(女)任期:2006-上任年龄:42岁马朝旭任期: 2009年--上任年龄:46岁洪磊任期:2010--上任年龄:41岁2011年刘为民(1968.08—)2011.09—华春莹(女,1970.04—)2012.11—。

历任外交部发言人

历任外交部发言人

历任外交部发⾔⼈历任外交部发⾔⼈⾃1982年3⽉26⽇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第⼀次作为发⾔⼈答记者问,1983年3⽉1⽇,齐怀远作为第⼀位正式发⾔⼈出现在中外媒体⾯前,30多年来,已有29位外交部发⾔⼈交替亮相。

其中,男性有24位:钱其琛、齐怀远、俞志忠、王振宇、马毓真、李肇星、⾦桂华、段津、吴建民、李建英、沈国放、陈健、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玺、孔泉、刘建超、秦刚、马朝旭、洪磊、刘为民、陆慷、耿爽。

⼥性有5位:李⾦华、范慧娟、章启⽉、姜瑜、华春莹。

钱其琛(1928年1⽉-2017年5⽉),男,1928年1⽉⽣于天津市,江苏嘉定⼈。

李肇星,男,汉族,1940年10⽉⽣,⼭东胶南⼈。

⼤学⽂化,教授、博⼠⽣导师。

1985年-1990年,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1990年-1993年,外交部部长助理1993年-1995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使1995年-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2001年,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使2001年-2003年,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2007年,外交部长。

吴建民(1939年3⽉30⽇—2016年6⽉18⽇),男,汉族,江苏南京⼈。

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在外交部翻译室⼯作期间,曾多次给⽑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辈领导⼈做过翻译。

沈国放,1952年出⽣于江苏省常熟市⼀个普通⼯⼈家庭。

朱邦造,1952年⽣,江苏⽆锡宜兴⼈,学法语出⾝。

1997 - 2001 任外交部发⾔⼈、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副司长、司长;2001 - 2003 任中国驻突尼斯兼驻巴勒斯坦国⼤使;2004 - 2008 驻瑞⼠⼤使馆⼤使,起任中国驻瑞⼠⼤使,2008年3⽉离任回国;2009年1⽉- 2014.12任中国驻西班⽛兼安道尔特命全权⼤使。

孔泉,男,1955年11⽉⽣,北京市⼈,⼤学毕业。

2001年—2006年外交部新闻司司长2006年外交部欧洲司司长;2006年—200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2008年3⽉—2013年5⽉,中国驻法国并兼驻摩纳哥公国⼤使(副部级)2013年6⽉—2015年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2018年3⽉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3⽉—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第⼗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中国第5位女外交官,今年50岁的华春莹到底有多厉害?

作为中国第5位女外交官,今年50岁的华春莹到底有多厉害?

作为中国第5位女外交官,今年50岁的华春莹到底有多厉害?展开全文一个史上最美、最硬、最霸气的中国女外交官——华春莹她是中国外交部史上的最美女发言人也是目前为止仅有的5位女性发言人之一那句“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听得人热血沸腾,全中国十多亿人民疯狂为这位女外交官点赞!发言人光鲜亮丽外表下其实是沉甸甸的工作压力。

外交部记者会关注度高、频次密、提问的外国记者多,问题常常还很刁钻,发言人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那么,华春莹如何释放这些压力?熟悉她的人介绍,华春莹有时候会做一些中医理疗,放松身体。

她喜欢打网球,还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2018“公仆杯”网球(小)团体赛。

华姐接受采访时曾说“除了工作、加班以外,我就是在网球场或者在家。

”华春莹出生在干部家庭,父亲是江苏省淮阴县原纪委书记。

母亲是淮安市清河区原政协副主席,华春莹跟其母亲姓,而她的妹妹跟父亲姓。

虽然出生在干部家庭,但她从小在同学中,没流露出任何“优越感”。

高中时的她一直留着短发,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

平时她沉着大气,很有主见独立性。

高三那年,因为喜欢踢球,她想组织一场男女足球对抗赛,不料遭到班主任坚决反对,但她还是背地里悄悄组织了比赛。

右二为华春莹高考那一年,华春莹在一帮尖子生中脱颖而出,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外文系。

虽然她是干部子弟,但是在家里更多的是用方言交流,而那时英文教育水平并不发达,所以刚入学时的她口语水平特别差。

为了能跟上课程的进度,别人参加社团活动时她在整理笔记,别人情窦初开时她跟着收音机矫正英语发音。

也不是没收到过男孩子的示好和情书,但一心用在学业上的她选择无视和回绝,以至于大学四年都没有谈过一场恋爱。

结果苍天不负有心人,当华春莹在大二的外教课上以一袭流利的英语和外教畅所欲言时,所有人都对她赞不绝口。

在老师的印象里,“当时华春莹的学习并不是数一数二的,也就中上等吧,但她很有主见,独立性很强,学习也比较用功。

中国历任外交部长

中国历任外交部长

长期协助周恩来、邓小平同志处理外交事务。参与的重要外交活动有:1973年1月率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和平谈判。同年6月应邀出访英国、法国、伊朗和巴基斯坦。曾先后出访苏联、日本、朝鲜、蒙古、越南、缅甸、泰国、埃及、阿尔及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委内瑞拉、加拿大、叙利亚、塞拉利昂、肯尼亚、布隆迪、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吉布提、约旦、科威特、阿拉伯也门和阿曼等国家。在兼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积极贯彻执行中国政府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制订的和平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针政策,参与接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并出席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长期担任军队卫生工作和军队政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使团大使衔团长(1950~1953)、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任大使(1953~1955)、外交部副部长(1955~1972)、外交部部长(1972~1974)。1979年后任xxxx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1982年后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副组组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1982年、1987年分别在xxxx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兼秘书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第四任:乔冠华(1913.3.28~1983.9.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1974.11~1976.12)。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xxxx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1964.3~1974.11)等职。参加的重要外交活动和工作有:1950年10月,作为顾问,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武装侵略。1951年7月,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主要顾问,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1954年4月,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1961年10月至1962年8月,陪同陈毅外长出席第二次日内瓦会议。在外交部日常工作中,经常起草或组织领导撰写重要外交文件,如:1962年11月周恩来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1970年毛泽东主席为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斗争而发表的五\\\\\\\\\\\\\\\\\\\\\\\\\\\\\\\\\\\\\\\\\\\\\\\\\\\\\\\\\\\\\\\\\\\\\\\\\\\\\\\\\\\\\\\\\\\\\\\\\\\\\\\\\\\\\\\\\\\\\\\\\\\\\\\\\\\\\\\\\\\\\\\\\\\\\\\\\\\\\\\\\\\\\\\\\\\\\\\\\\\\\\\\\\\\\\\\\\\\\\\\\\\\\"二声明等。70年代初,作为主管美国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长,协助周恩来为打开中美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负责与基辛格谈判、草拟中美联合公报。1971年11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第一次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自此至1976年,均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历届联合国大会。1973年5

傅莹 温婉刚毅的外交巾帼

傅莹 温婉刚毅的外交巾帼
1970 年,傅莹进 入当时的内 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站,并学会 了电影放 映技 术,经常奔波往 返 于兵团各点之间为战友们放电影。 “当年电话 很 少,消息都 通 过 广 播,我早上和中午在广播室广播, 播报天 气 和其他消息,还是电影 放映员。”
19 73 年,她 作为“工农 兵 学 员”被 推 荐 到 北 京 外 国 语 学 院 英 语系学习,并选 择 法语为第二外 语,为了适 应 工作环 境 的 需 要,她 同时还学习罗马尼亚语。
这位曾被 外媒评 价为“善 于 发挥智慧和魅力攻势的大使”,亮
相在全国人大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时,再次吸引着公众的眼球……
大笑瞬间的背后
青少 年 时代,每 个人都 有自 己 的 理 想:当医 生,当 老 师,当歌 星,当兵……早年,傅莹在数学方 面的悟 性 尤为突出,她曾有过当 数学家的愿望。但个人理想在时代 洪流面前显得如此渺小,1969年, 响 应毛 泽东 主 席“上山下乡”的 号 召,傅莹去了内蒙古一个农场进行 劳动。
在中国 外 交 的舞台上,傅 莹 优雅、美丽、幽默、睿 智,再 硬的 坚冰 在 她 面 前 都 可能 融 化 成 水 。 傅 莹 在 接 受 记 者 采 访 时 说,公 共 外交要实事求是,要早说话,要多 说话、说明白话。
百年一 遇 的 金 融 危 机 席 卷 全 球 之 时,在 一 些 人 眼中,拥 有近 两 万亿 美 元 外 汇储 备 的中国 似乎 “不差钱”。20 09年4月G20伦敦 峰会召开前夕,指望中国出资救市 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这 样的舆 论压力,傅莹 在2 0 0 9 年3月2 9日接 受了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用流利 的英文坚定地表示:“当人们给中 国戴上‘富裕’、‘有钱’等等帽子 时,中国民众 会感到这 是在 吹 捧 中国,甚至是在忽悠中国。”

开创外交新局面ppt6 人教课标版

开创外交新局面ppt6 人教课标版

利于改善国际地位
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尼克松总统访华 基辛格秘密访华 乒乓外交
中美建交大事记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 迎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 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中日建交
1972年9月
毛泽东会见日本总理大臣田中角荣
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建国以来的外交部长
你知道他们是 谁么? 第四任外交部长——乔冠华 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
(1949-1958) (1974.11-1976.12)
第七任外交部长——钱其琛 (1988.4~1998.3)
现任外交部长——杨洁篪 (2007.04.27-- )
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
另起炉灶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中国外交人物 历任外交部长 姬鹏飞

中国外交人物   历任外交部长 姬鹏飞

中国外交人物历任外交部长姬鹏飞姬鹏飞(Ji Pengfei 1910.2.2~20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

山西临猗人。

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后加入红军。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过长征。

长期担任军队卫生工作和军队政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

历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使团大使衔团长(1950~1953)、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任大使(1953~1955)、外交部副部长(1955~1972)、外交部部长(1972~1974)。

1979年后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

1982年后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副组组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

1982年、1987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兼秘书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长期协助周恩来、邓小平同志处理外交事务。

参与的重要外交活动有:1973年1月率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和平谈判。

同年6月应邀出访英国、法国、伊朗和巴基斯坦。

曾先后出访苏联、日本、朝鲜、蒙古、越南、缅甸、泰国、埃及、阿尔及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委内瑞拉、加拿大、叙利亚、塞拉利昂、肯尼亚、布隆迪、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吉布提、约旦、科威特、阿拉伯也门和阿曼等国家。

在兼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积极贯彻执行中国政府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制订的和平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针政策,参与接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并出席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

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章氏5杰传奇

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章氏5杰传奇

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章氏5杰传奇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章氏5杰传奇曾任毛泽东英文教师、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又是前外交部长乔冠华夫人的章含之女士辞世,引发众多媒体对这位“外交才女”的追忆。

事实上,同样姓章,而且也称得上是外交才女的还有一位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现任驻比利时大使章启月女士。

说起这两位章氏巾帼,就不能不提到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位章氏须眉以及这章氏五杰之间的传奇关系。

章氏五杰中最年长的,也是官阶最高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章汉夫(1905-1972)。

不过,章汉夫原名并不姓章,而是叫谢启泰,1905年10月生,江苏省武进县人。

章汉夫在外交系统的地位仅次于周恩来、陈毅,是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外交部后来的显赫人物如姬鹏飞、乔冠华、黄华、宦乡、韩念龙、耿飙等,都曾是章汉夫的下属。

章汉夫作为清华留美学生,后又到苏联,所以精通英俄两门外语。

这样的背景在文革中难免成为活靶子遭受批判,1968年起被关进秦城监狱,直至1972年1月含冤去世。

第二位要提到的是也曾位居外交部副部长的章文晋(1914-1991),原籍浙江三门县,1914年生于北京市。

与先考进清华预备学校然后赴美的章汉夫不同,章文晋先赴德留学,回国后1935年才考进清华。

1972年作为部长助理兼欧美司司长参与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谈判,1973年9月(注意这个时间,下面还要提到)担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

80年代初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此后又担任了第二任中国驻美大使。

卸任后,从事民间外交,担任中国对外友协会长,1991年去世。

第三位章先生名叫章曙(1925--1998),名气和地位没有章汉夫、章文晋大,但也绝非等闲人物。

章曙祖籍山东聊城,1925年5月生于北京。

解放时年仅24岁的章曙是外交部共青团第一任总支书记,此后从科员起步,渐次升至科长,他在人事处、人事司、干部司干了整整14年。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章曙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政务参赞。

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

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
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缓和中苏紧张局势排除林彪、江青集团干扰(1958年前兼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4年9月前称政务院)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
,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主席等
职。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
大学进修。
曾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工作7年,并担任驻莱索托大使馆的一秘。
1985年至1995年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言人,之后升为
部长助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等要职。
1995年至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随后受命出使美国3年。
2001年至2003年3月外交部副部长,主管美洲、大洋洲和拉美洲事务。
席(1993年当选)。曾任国务委员(1983.6~1988.3)兼外交部长(1982.11~1988.4)。
上海市人。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在上海从事地下党的学生工作,曾
任上海地下党学委副书记、代理学委书记。1949年6月起任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
会派驻布拉格世界民主青年联合会的代表。建国后曾任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中央
海等地的战役。早在建国前,陈毅就参加接待了赴延安的美军观察组。1944年底,
他受毛泽东委托,就美总统特使赫尔利调解国共矛盾问题研究对策,主张不接受美
蒋条件,采取既不妥协也不破裂的政策,以待时机。这一建议被毛泽东所采纳。
姬鹏飞:积极贯彻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针政策(1972年~197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山西临猗人。1931年参加
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和法国求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

外交部第4位女发言人姜瑜履新

外交部第4位女发言人姜瑜履新

龙源期刊网
外交部第4位女发言人姜瑜履新
作者:
来源:《廉政瞭望》2019年第03期
日前,外交部原女发言人姜瑜履新,出任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

在姜瑜之前,外交部曾有3名女发言人,分别是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

1964年6月出生在北京的姜瑜,从1982年考入有“外交官摇篮”之称的外交学院至今,在外交领域学习、工作已达37年之久。

除了在外交人员服务局的最初四年,无论是在外交部新闻司,抑或联合国还是香港,姜瑜的大部分工作和新闻联系在一起。

所以,对于姜瑜成为新的发言人,前APEC高官、资深外交官王嵎生评价她是“行伍出身,靠真才实学”。

而且,由于长期与媒体打交道,她的待人接物也给外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2年,時年28岁的姜瑜首次获得驻外机会,成为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

3
年后重回外交部新闻司,历任新闻司三秘、副处长、处长。

2002年,姜瑜出任外交部驻香港
特派员公署参赞,2005年再次回到外交部新闻司任参赞,并于2006年起担任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

2012年,姜瑜出任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直至2015年获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开启其首段大使经历。

盘点历任中央首长的美女翻译

盘点历任中央首长的美女翻译

盘点历任中央首长的美女翻译章含之与乔冠华上世纪70年代,章含之亲历了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在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章参与了接待工作,当时确定下尼克松访华的事。

尼克松称章是他见过的最好的翻译。

尼克松的表扬影响很大。

半年后的1972年9月,章去出席联合国大会,有一天到联合国总部地下室小卖部买东西,一些年纪大的服务员一看到章就说,“哎呀,我们知道你,你做我们总统翻译,我们总统说你翻译得非常好。

”本主题由超级版主白昼的星光于 2010/12/26 11:07:59 执行设置高亮操作分享转发TOP2010-12-25 13:29 |只看主沙发字体大小: t T吴莉莉大学毕业后,吴莉莉去美国留学,认识了海伦-斯诺和史沫特莱等人。

“七七事变”后,她回国参加抗日,就和史沫特莱一起去了延安。

到延安后,当了**和史沫特莱的专职翻译,因与**多有接触。

与**夫人贺子珍不睦,遂离开延安。

吴莉莉1949年从成都去台湾后,还始终不能忘情于**。

往往在吃饭时,她会站起身来,举杯高呼:“为那位北方的伟人祝福!”眼中放出异样的光彩。

TOP帖子:644唐闻生现5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忘不了唐闻生。

她因一口纯正的英语,**挑一给毛主席当英语翻译,常年伴随毛主席左右,上视率、出镜率几乎同毛主席相差无几,每当毛主席接见外宾时,她给毛主席当翻译。

白晰的脸庞,梳剪整齐的短发,穿一身灰蓝色的列宁装,在给毛主席做翻译的十多年中,这一身装扮几乎没有变化过。

TOP2010-12-25 13:31 |只看楼主地板字体大小: t T傅莹在1982年至1991年担任过外交部翻译室英文高级翻译在外交部副部长中,57岁的傅莹格外引人注意。

1973年,傅莹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

1998年11月,傅莹被任命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2000年4月,傅莹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

前副外长傅莹,68岁近照曝光:状态令人意外!

前副外长傅莹,68岁近照曝光:状态令人意外!

前副外长傅莹,68岁近照曝光:状态令人意外!近日,前副外长傅莹的近照又让好多人感慨:这真的是老了后最好的样子。

傅莹发表讲话。

图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据环球时报报道,3月20日,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在第22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会“中美关系:风云50年”上发表了题为《超越困局以终为始》的讲话。

据环球时报发文,在会上,傅莹表示:中美关系经历了一段剧烈下滑的困难阶段,中方对最近几年美方的错误做法是不太理解和无法接受的。

温柔的语气、优雅的姿态、犀利的言辞,一如既往的意气风发,不卑不亢,再次展示了什么叫大国风范。

傅莹被誉为中国最优雅的女神,她还是我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第二位女性副外长。

“最能清晰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之一”,这是外国元首对傅莹的赞美。

她的清晰,是对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言论,都会掷地有声且不留余地的回击!可是,你知道吗?傅莹已经68岁了。

花甲之年的傅莹看不到一丝老态反而更美丽了如果不是看到傅莹满头的银发,相信大家都不会想到这是一位68岁的老人了。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丝暮气沉沉、日渐衰老的样子,内心博学,丰盈的灵魂,反而让花甲之年的她比年轻时更内敛,更深刻,也更美丽。

这样的晚年状态谁不想要呢?俗话说,20岁女人的美丽,是父母给的,60岁女人的气质,是自己给的。

虽然傅莹传奇的一生,我们无法复制和比及,但让自己在晚年的时候,活的充盈、活的睿智、活的美丽,咱们新老人朋友还是能做到的。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几段傅莹在生活中的领会(网传),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白要活的从容比如饭应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

光从容还是不够的,适当的时候还是要秀一下自己,让平淡的日子亮起来。

明白不要计较对错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有时候甚至没有对错。

你以为错的,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对的;你以为对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

所以少替子女做决定,顶多说说自己的建议就好了。

明白生活质量的优劣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天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不见得就是生活品质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987—1991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科员;1991—1992 外交部新闻司科员、随员;1992—1995 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1995—2002 外交部新闻司三秘、副处长、处长;2002—2005 外交部驻港公署参赞;2005—2006 外交部新闻司参赞;2006—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6月13日下午2时45分,外交部发布厅像往常一样举行例行记者会。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从侧门里走出来一位身着白色西服上装、黑色长裤的“陌生”女士,给人的第一感觉既优雅又干练。

她就是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新任外交部发言人姜瑜。

“各位下午好!我叫姜瑜,是外交部发言人。

我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大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栗色短发、戴着无框眼镜的姜瑜面带微笑,用平缓的语速,面对台下记者们略带好奇的目光,发出了友善的讯息。

台下有记者嘀咕:“新发言人端庄、得体,让人眼前一亮!”在简短的个人介绍后,姜瑜开始回答记者的提问。

台下的外国记者并没有对新上任的“美女”发言人“口下留情”,把伊朗核问题、美国众议院批评中国人权状况等15个刁钻、尖锐的问题相继抛给了她。

别看姜瑜温柔娇小,但她沉着冷静、坦然自如地一一作答,让台下“发难”的记者也频频点头。

40多分钟的记者会结束后,美国彭博新闻社的一位记者说,自章启月卸任外交部发言人后,他们一直期待着外交部添补一位新的女发言人。

“外国记者有时对中国有些抵触情绪,但女发言人能以女性的柔和化解一些对立情绪,对中国外交也会有帮助。

姜瑜副司长的表现非常好!”他说。

现年42岁的姜瑜是1983年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23位发言人,也是第4位女发言人。

她出生在北京,曾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并担任过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今年初被任命为新闻司副司长。

对于首次记者会的工作,姜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查阅了很多材料,仅背景资料就有厚厚的一大本。

“现在世界杯正在德国举行,我不是球迷,担心记者问到世界杯的问题,我连世界杯的问题都准备了。

新中国历任女大使轶事

新中国历任女大使轶事

新中国诞生以来的56年间,先后有850余位高级外交官出任驻外特命全权大使,其中共有40位女性,约占全部驻外大使的4.7%。

她们的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和大洋洲39国。

目前,中国任命了160位高级外交官担任驻外特命全权大使,其中有10位女大使,约占6.3%。

中国派遣女大使自1979年始,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具“规模”(计6名)。

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中国女大使崛起的年代,大批女性外交官纷纷持节登程,出使异邦(共计19名)。

而近5年来,已达16位。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命了3名,已故国家主席李先念、杨尚昆各批准任命了2名和7名,江泽民批准任命了21名,胡锦涛主席批准任命了7名。

到1998年,中国女大使的足迹已遍及亚非、欧美和大洋洲。

40位女大使分布在世界各国,总计39国(其中中国向马尔代夫派遣的是兼任大使,向科摩罗一度派遣的也是兼任大使)。

其中欧洲最多,为14国,超过了欧洲国家的1/3。

亚洲次之,为11国;非洲排在第三位,为6国。

美洲、大洋洲均为4国。

派驻女大使最多国家是荷兰和爱尔兰,均为4任。

中国驻爱尔兰的大使,男女刚好“平分秋色”,各为4任。

中国驻荷兰的11任大使,女大使中占了1/3。

除此之外,派遣过两任女大使的国家亚、非、欧、美洲各有1国,它们是:叙利亚、马达加斯加、挪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新中国女大使之最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第一位首任女大使:龚普生,也是任职时最年长的女大使出使国家最多的女大使:赵宝珍(3个国家)第一位驻阿拉伯国家的女大使:吴珉珉(1995年12月被任命驻叙利亚大使)曾为周总理做翻译最年轻的女大使:杨燕怡(今年1月28日出使文莱时还没过44岁生日)第一对“伉俪大使”:前驻委内瑞拉大使凌青和妻子——前驻斯里兰卡兼马尔代夫大使张联第一位驻欧洲女大使:丁雪松;第一位驻美洲女大使:章颂先;第一位驻亚洲女大使:李珩;第一位驻大洋州女大使:王弄笙;第一位驻非洲女大使:赵宝珍中国著名女大使轶事:外交家一句戏言丁雪松成首任女大使1977年8月31日,资深外交家秦加林先生出使丹麦,这位前驻叙利亚、摩洛哥大使很快发现,有不少女大使驻在这美人鱼的故乡。

【新中国十外长的政治光谱】政治光谱

【新中国十外长的政治光谱】政治光谱

【新中国十外长的政治光谱】政治光谱外交部,成立于新中国诞生的翌日,迄今已历一个甲子。

在这60年当中,外交部一共产生了10住外长。

作为国政运作的重要部门,外交部承载着新中国对外交往的使命,10位外长的职业生涯和荣辱沉浮正是新中国外交史的真实写照。

巧妇难为少米之炊的粗线条外交在1949年建国以前,中共举党处于一种准军事化体制下。

这一特殊环境催生了一大批良将悍卒充任各级官员,但他们多缺乏海外经验和外语能力,甚至连外国人都没接触过。

两者兼备的大概只有红军时代就存在的莫斯科派和1920年前后赴欧勤工俭学的旅欧派。

前者因政治错误被边缘化,且海外经验单一;后者活到建国的不算多,位列高层的只有周恩来、陈毅、邓小平和李富春。

彼时陈、邓俱派驻地方,李富春主攻经济,于是周恩来当仁不让,以政务院总理身份兼任新中国第一任外长。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周恩来参加的首次国际性会议。

当时朝鲜战争结束不久,在和美国人交涉时如何把握分寸是个难题。

作为新中国外交的第一场大仗,周恩来准备很充分。

反观美国,提不出具备较高可行性的方案,只是一味反对,在道义上迅速落了下风。

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是周恩来第二场外交秀。

因有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在前,周的出席愈显非常。

他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理念,将会议从互相攻讦的边缘拉了回来。

周恩来凭借两次国际会议为中国开拓了宝贵的外交空间,并展现了中国外交部不盲从苏联的独立姿态。

彼时中国揭开了“大跃进”运动的序幕。

周恩来认为不切实际,因此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被毛泽东当面批评。

2月,周恩来就被免去外长职务,但在缺乏大将的背景下,他仍旧是外交系统实质上的统帅。

第二任外长是陈毅,但论及外交经验,只随党代表团外访过几次。

所以,陈毅前半个任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跟着周恩来当实习生。

1964年是陈毅外交生涯的转折点。

当年中国不仅与西方大国法国建交,更成为拥核国家。

有了资本,陈毅的外交逾加强硬,最著名的当属1965年9月29日在北京答记者问时的讲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力量与语言风格,诠释着中国国策。

面对中外记者的“刁招”、“怪招”、“险招”……她们沉着应对,智解妙答,使自己也成为充满神秘与峰回路转的风景,她们便是中国外交部的女发言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产生了5位女发言人,这“五朵金花”分别是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和华春莹。

华春莹,女,1970年4月生,江苏人,大学本科毕业。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秦刚16日宣布,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任外交部新发言人,下周一她将首次主持外交部例行发布会。

秦刚介绍说,华春莹从事外交工作20年,曾在欧洲司以及欧洲和亚洲地区工作,有着丰富外交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

“美”、“漂亮”、“气质好”,是网友评价华春莹时用得最多的词汇。

第一位女发言人——李金华
李金华1932年9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自小在天津长
大。

幼年失怙,靠寡母、兄嫂养大。

1949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

1953年毕业。

22岁那年,分配至新闻司前身的外交部情报司图书资料室工作。

从那时候开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四十余载的外交生涯里,李金华差不多有一半时间是在新闻司度过的,历任科员、副处长、参赞、副司长,并成为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7位发言人和第一位女发言人。

在1987年至1991年间,李金华在外交部数十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频频亮相,唇枪舌剑之中,阐明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

李金华后被任命为中国驻新西兰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二位派驻大洋洲国家的女大使。

第二位女发言人——范慧娟
范慧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

26岁那年她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经历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外交部新闻司、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工作之后,范慧娟以新闻司副司长身份,出任第11位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第二位女发言人。

1993年12月,范慧娟被任命为中国第五任驻爱尔兰大使。

第三位女发言人——章启月
1999年1月26日,章启月第一次主持外交部记者招待会。

当章启月站在世界各国媒体面前,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首次亮相时,人们为她的年轻和出色发出惊叹。

在近6年的发言人生涯中,章启月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和活动频频出现于公众视野,她独特的个人风格也为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所熟悉和认可——敏捷、沉着、简洁,更辅以女性的亲和感。

1959年10月,章启月出生于一个外交官家庭,她的父亲就是中国前驻比利时、日本大使章曙。

章启月是家中的老小,她上面还有3个姐姐。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曾发表周军的文章,对章启月作了报道。

文章说,虽然父母都是资深外交官,但谈起外交生涯,章启月并不认为是父母的直接影响,“小时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由于他们工作的特殊性质,回到家也不会谈起工作,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外交工作的机会很少。

”章启月的父母非常民主,对4个女儿没有特别的期待。

所以,当章曙看到正读高中的章启月在作文中流露出对外交官生涯强烈的向往时,也是吃了一惊。

第四位女发言人——姜瑜
“我叫姜瑜,是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我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跟大家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是2006年6月13日,42岁的姜瑜作为外交部新任女发言人首次亮相时讲的第一句话。

姜瑜这天身着一袭白衫黑裤套装,戴了一副无框眼镜,在给记者提问机会时总是保持一丝优雅的微笑,她的首次亮相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这是外交部上一位女性新闻发言人章启月卸任一年半之后,中国外交部历史上出现的第四位女性发言人。

据南方周末报道,1982年,18岁的姜瑜考入素有“外交官摇篮”之称的外交学院。

二十多年后,姜瑜成为外交部第23任发言人,第四位女发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