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1花城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1花城版

第5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黄梅戏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和角色行当有基本了解;2.能简单表演经典剧目《夫妻观灯》片段和《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黄梅戏的资料收集、问题研究、成果交流等活动,对黄梅戏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和角色行当有所了解;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培养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模块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尝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与人合作所带来的快乐,并且在学习中建立“平等、人本、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2、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参与意识,建立平等、和谐、互学的教学氛围。

3、让学生全面地、热情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对家乡戏曲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学情分析黄梅戏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我们安庆的地方戏曲,然而我们的中学生大多喜欢的还是流行歌曲,对其感兴趣的并不多,也不太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希望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经历求知的过程,并从好唱易学的经典剧目片段学习中敢于演唱、敢于表演,感受到黄梅戏的魅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黄梅戏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和角色行当基本了解,简单表演黄梅戏经典剧目《夫妻观灯》片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热爱家乡戏曲黄梅戏4教学过程4.1 课堂教学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课前设计安排教师活动课前布置课前学习内容流程及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接任务单要求搜集资料,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参加相应的小组自主学习设计意图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经历求知的过程活动2【导入】课堂导入教师活动用黄梅戏《打猪草》旋律填词和学生问好学生活动聆听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把学生带入戏曲氛围活动3【活动】播放视频教师活动播放自制的视频《黄梅飘香》。

学生活动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黄梅戏发展历史对家乡黄梅戏历史对家乡戏曲产生热爱与自豪之情。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二、黄梅戏剧种简介
介绍黄梅戏的起源、发展情况,黄梅戏主要传统剧目。认真听讲、了解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情况,掌握黄梅戏主要剧目名称(视频出示黄梅)
1.提出欣赏问题:
(1)剧中人物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2)所播唱段中运用了哪几种戏曲表现手段?
(3)你能听出该剧种运用了哪些乐器伴奏吗?
2.播放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
教学重点:戏曲学习 戏曲欣赏
教学难点:戏曲演唱二声部重唱
教学准备: 钢琴、堂鼓、钹、古筝、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上课之前听到并跟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它的旋律具有哪一个剧种的唱腔风格呢?----对,是京剧,同学们知道京剧起源于什么地方吗?----安徽,那么除京剧外,四大着名剧种中,还有一个剧种它虽不是起源于安徽,但却成长、发展于安徽。——你们听,(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二句)——对,是黄梅戏,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黄梅戏、“走进黄梅戏”。
戏曲综合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2.通过欣赏,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表演方式;
3.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做等表现手段;
4.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够适当表演;
5.通过鼓励学生学念、学做、学唱,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花城版音乐七上第5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1.docx

花城版音乐七上第5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1.docx

知识与技能:1.对黄梅戏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和角色行当有基本了解;2.能简单表演经典剧目《夫妻观灯》片段和《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黄梅戏的资料收集、问题研究、成果交流等活动,对黄梅戏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和角色行当有所了解;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培养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模块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尝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与人合作所带来的快乐,并且在学习中建立“平等、人本、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2、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参与意识,建立平等、和谐、互学的教学氛围。

3、让学生全面地、热情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对家乡戏曲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学情分析黄梅戏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我们安庆的地方戏曲,然而我们的中学生大多喜欢的还是流行歌曲,对其感兴趣的并不多,也不太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希望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经历求知的过程,并从好唱易学的经典剧目片段学习中敢于演唱、敢于表演,感受到黄梅戏的魅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黄梅戏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和角色行当基本了解,简单表演黄梅戏经典剧目《夫妻观灯》片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热爱家乡戏曲黄梅戏4教学过程4.1 课堂教学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课前设计安排教师活动课前布置课前学习内容流程及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接任务单要求搜集资料,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参加相应的小组自主学习设计意图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经历求知的过程活动2【导入】课堂导入教师活动用黄梅戏《打猪草》旋律填词和学生问好学生活动聆听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把学生带入戏曲氛围活动3【活动】播放视频教师活动播放自制的视频《黄梅飘香》。

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黄梅戏发展历史对家乡黄梅戏历史对家乡戏曲产生热爱与自豪之情。

活动4【活动】课前学习反馈教师活动组织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引导、参与讨论并总结知识点学生活动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1、黄梅戏的角色行当2、黄梅戏表演的艺术手段——唱、念黄梅戏表演的艺术手段——做、打3、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增强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活动5【活动】学唱《夫妻观灯》片段教师活动1、为学生表演《夫妻观灯》片段2、问哪位同学了解剧情3、范唱剧中看灯人片段4、引导学生根据片段、旋律创编歌词5、组织学生分组表演看灯人形象6、师生合作表演《夫妻观灯》片段学生活动自主发言、学、唱即兴创作设计意图我们的学习应面向所有学生、选择好唱易学的经典剧目的唱段,让学生即可以参与、激发学习积极性活动6【活动】总结教师活动总结学习成果和收获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表演评价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创造的表现能力,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汕 头 市 东 厦 中 学
许 纯
活动一下你的声音~
• yi ~ • ya ~ • ei ~
京剧
京剧行当 分行规范 详细、严格
请同学们说说 一两个地方戏曲剧种
越剧、评剧 、豫剧、黄梅戏、粤剧、潮剧……
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 地方戏曲剧种。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生在湖北黄梅, 长于安徽怀宁”。
听辩:
京剧 明亮、硬朗
黄梅戏 柔和、细腻、委婉
• 请你从声音色彩、唱腔风格特点说出两段 戏曲的区别
关于黄梅戏的伴奏乐器
•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戏班多为 “三打七唱”。
• “三打七唱”指演奏打击乐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演唱 七人。
• 到建国初期,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 奏乐器,再辅以吹管类及打击类乐器。
演唱形式: 对唱
分别扮演的是哪个行当:
小生、花旦
黄梅戏行当: 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












上四脚












下四脚




旦行是黄梅戏的主要行当
现正旦、花旦、小旦没有细分
由于班社人少,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 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
原名“黄梅调”或“ 采茶戏”,源于湖北 黄梅地区,后流传到 安徽怀宁,并发展成 型。
思考:唱段的主要内容; 演唱形式;扮演行当分别是什么?
唱段的主要内容: 《天仙配》是中国古代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doc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doc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黄梅戏的部分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

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I'可,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 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

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 要他赔篮子。

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 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

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屮,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口市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剧中所表现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使人如沐春风,具有亲切感人的魅力。

《打猪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亳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牛•活的真情,犹如出野吹来的风,清凉爽快,沁人心脾。

《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和王妻,两人在正月十五去看灯,只见人山人海,各种花灯造型惟妙惟肖,场而好不热闹。

人教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

人教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

人教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黄梅戏的部分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黄梅戏是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

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怀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

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

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

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剧中所表现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使人如沐春风,具有亲切感人的魅力。

《打猪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风,清凉爽快,沁人心脾。

《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和王妻,两人在正月十五去看灯,只见人山人海,各种花灯造型惟妙惟肖,场面好不热闹。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故事情节,了解黄梅戏的基本特点和表演形式;2.掌握《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曲调、节奏和歌词,能够正确、流畅地演唱;3.能够结合舞蹈和小器乐演奏,完整表现《夫妻双双把家还》的艺术效果;4.培养学生对黄梅戏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1.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曲调、节奏和歌词;2.舞蹈和小器乐的表演;3.黄梅戏的基本特点和表演形式。

三、教学难点1.黄梅戏音乐的欣赏和表演;2.舞蹈和小器乐的整合。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唱跳结合法、实践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黄梅戏的兴趣;•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黄梅戏的表演形式和音乐特点;•教师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第一段歌词,并让学生跟唱。

2. 正式学习第一部分:故事情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剧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学生自选角色演绎情节,表演形式不限。

第二部分:曲调、节奏和歌词•教师逐句教学《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歌词,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意义;•教师演示歌曲的曲调、节奏和重要乐器的演奏方法,让学生跟唱和模仿演奏;•学生分组排练,练习歌曲和演奏。

第三部分:舞蹈和小器乐的表演•教师向学生介绍舞蹈和小器乐在黄梅戏中的作用和表演形式;•学生学习简单舞蹈动作,并结合歌曲演唱;•学生学习小器乐演奏技巧,分组练习演奏。

3. 教学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学生对黄梅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黄梅戏的音乐特点和表演形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学生能够表演简单舞蹈动作,并结合歌曲演唱;•学生能够学习小器乐演奏技巧,分组练习演奏;•学生能够领略黄梅戏音乐的魅力,提高对黄梅戏的审美水平。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音乐【粤教版】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音乐【粤教版】

梨园奇葩之乡音黄梅—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课题:《夫妻双双把家还》年级:七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具:打击乐器、电钢琴、多媒体教材分析:中国的戏曲文化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有着悠久的历史。

黄梅戏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戏曲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新课标提倡学唱京剧和地方戏曲曲艺长短以加深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认识、理解和传承。

黄梅戏作为地方戏曲文化的瑰宝对于“黄梅故乡”安庆的孩子们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让孩子们从小听黄梅、唱黄梅、爱黄梅从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让孩子们通过“乡音”的学习热爱传统音乐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黄梅戏的相关知识,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2.通过欣赏、学唱黄梅戏唱腔片段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表演方式。

3.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够适当的表演,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和初步理解黄梅戏剧种的音乐风格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学唱戏曲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安庆本土歌手慕容晓晓的歌曲《黄梅戏》,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为切入点,由歌曲中的黄梅戏元素导入新课。

二、简介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名家名角。

介绍黄梅戏伴奏乐器并展示一些打击乐器,让学生形成初步印象。

三、欣赏感受聆听《夫妻双双把家还》,介绍黄梅戏《天仙配》剧情并让学生试着模仿演唱唱段感受黄梅戏特点。

四、学唱1.播放视频音乐,学生哼唱熟悉曲调。

2.弹奏伴奏,教唱旋律。

3.学唱戏词。

4.分男女对唱,磨合二声部演唱部分。

五、表演拓展分小组进行表演唱加入一些基本的舞台动作,如兰花指。

拓展黄梅戏表演中的“念”,并带学生根据视频范例模仿。

六、小结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情感染观众。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走近黄梅戏、爱上黄梅戏!(打出“传承家乡文化,唱响乡音黄梅!”的字幕。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梅戏的发展、特点和表演形式;2.了解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情节、角色和曲调;3.学会黄梅戏唱腔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技巧;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黄梅戏的特点和表演形式;2.学会黄梅戏唱腔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技巧。

三、教学准备1.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音频资料;2.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歌词;3.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曲谱;4.音乐教学工具和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向学生介绍黄梅戏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表演形式,引导学生对黄梅戏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 学习唱腔(30分钟)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歌曲的整体情况。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段学唱歌曲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部分。

首先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曲的情节和角色。

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解歌曲的基本唱腔要素和表现技巧,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唱腔的语调、音量和节奏。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遍遍地练习唱歌,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唱腔。

3. 情景表演(30分钟)分组让学生练习情景表演,让学生根据歌曲中的情节和角色,分角色再结合歌曲演唱,以形象地表现出歌曲的情境和角色的性格。

4. 听课评析(20分钟)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听课评析。

教师带领学生一遍遍地听歌,让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唱腔和情境做出评价和总结。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表演能力和综合素质。

5. 总结(5分钟)在课堂结束时,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对黄梅戏和音乐艺术多关注和多了解,以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课堂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让学生了解黄梅戏的特点和表演形式,学会黄梅戏唱腔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课件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课件
七仙女下凡并冲破重重阻力,与勤劳善良的农民 董永结合的爱情故事。《夫妻双双把家还》是其 中的一个男女对唱,表现了董永与七仙女获得自 由后,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喜悦心情。
黄梅戏名家
韩 再 芬韩 再 芬

王少舫
听赏要求:注意装饰音的唱法、乐句中的弱起节奏。
黄梅戏的板式特点
• 黄梅戏的每一乐句基本为七字句,歌词的 句式结构为“二二三”,乐句为一问一答的上 下句结构。
听赏思考:这是什么音乐类型?
• 黄梅戏 唱腔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黄梅调”(又
称“采茶调”),“黄梅调”流入安徽后,与当地的 民间歌舞、曲艺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形式。 其唱腔以板腔变化体为主,用安庆地区的方言演 唱,代表剧目有《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剧情描写了
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随伴奏演唱
男:绿水青山带笑颜
女: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女(男):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黄梅戏的艺术风格
• 语言: 生动朴实 • 曲调:丰富多彩 • 唱腔:优美流畅 • 表演:载歌载舞
谢谢观看,再见!
练一练:
• 分角色表演唱,注意咬词吐字。
• 黄梅戏是演唱和表演并重的地方戏曲,生 角唱腔宽广有力、朴素亲切、优美动听; 旦角唱腔委婉悠扬、明白如话、亲切感人, 请大家来分角色表演吧!
这首歌曲你熟悉吗?
小结:
• 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台综合艺术 形式,全国约有三百六十个种类。比较著 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 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 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 戏等。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课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课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能够用简单的、经过处理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的表演。

2.感受戏曲的特点,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2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五大戏曲特点。

难点:自然流畅的演唱黄梅戏选段。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感受戏曲的不同风格。

询问学生对戏曲了解多少,都知道哪些剧种?播放多媒体戏曲选段。

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京剧,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在20 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评剧:《刘巧儿》选段《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

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梨园风采二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课件新人教版ppt

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梨园风采二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课件新人教版ppt

• 我国五大剧种:京剧

豫剧

越剧

评剧

黄梅戏
• 寄语: • • • •源自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
• 《夫妻双双把家还》起源于安徽,是在董永当长工满期, 与七仙女一同回家时的对唱,故此一也叫《满工对唱》。 还有以唱词开头的几个字为名,而称《树上的鸟儿成双 对》。该唱段表现了董永与七仙女在不当长工、取得自由 后的欢乐感情。唱词以上下两个七字句为基本单位,句式 简洁工整。开头是一个优美深情的笛子做引子,接着是情 绪欢快的男女对唱,该曲牌在传统的黄梅戏中称为“花腔 对板”,其基本格式是男女一人一句,以相互呼应、对称 的上下句为基础,节奏规整、旋律朴实、结构方整。结尾 采用了男女声二重唱的新形势,两个声部之间用自由模仿 的形式构成对比,增添了音乐的色彩变化。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音乐(简谱)夫妻双双把家还_课件1(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音乐(简谱)夫妻双双把家还_课件1(2)
乡土气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
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凤英、王少舫、马兰、韩再芬、吴琼等
2、欣赏《夫妻双双把家还》
《天仙配》是 黄梅戏的优秀传统 剧目,剧情描写了 七仙女下凡并冲破 重重阻力,与勤劳 善良的农民董永结 合的爱情故事。
夫妻双双把家还
学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一、新课教学
1、黄梅戏简介
起源:
音乐家相册
严凤英 1930—1968
黄梅戏的表演艺术家。她的演唱发 声自然,声色优美,行腔流畅而韵味隽 永,对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演出的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 《牛郎织女》等。
唱腔和音乐特点:旋律优美动听,淳朴流畅,委婉清新,充满浓郁的
《夫妻双双把家还》是其中的一段男女对唱,表现 了董永与七仙女获得自由后,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喜悦心 情。
2、欣赏《夫妻双双把家还》
这段演唱形式是什么? 唱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欣赏完有何感受?
3、读谱听音乐思考 哪些字的发音与普通话发音不一样? 每个乐句的歌词大致有几字?歌词句式属什么结构?
4、学唱第一部分四段歌词,注意装饰音的唱法和个 别字的发音、尝试唱出黄梅戏的韵味。
渔鼓本是一根竹,生在终南山里头, 张郎执斧来砍倒,李郎拉它出深沟, 鲁班用锯截两头,中间留下二尺六, 做成渔鼓砰砰响,连拍带唱喜悠悠。
课堂小结:
你收获了什么?
学唱第二部分二声部合唱,注意两个声部的 配合、音准以及弱起节奏的准确把握。
5、请同学们随伴奏分角色用优美婉转的声音完 整演唱这个唱段,注意个别字的发音、装饰音的唱法 以及弱起节奏的准确。
二、学一学、练一练
跟随老师学习表演的基本手型 和动作,体验戏曲表演的魅力(兰 花掌、虎口掌、圆场步)。

学唱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

学唱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
• 其他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有:王少 舫,马兰、韩再芬,吴 • 教师总结:
找一找:
1:了解其 他戏种的经 典剧目和杰 出的表演艺 术家 2:学唱其 他的黄梅戏 经典唱段
戏人 曲生 小大 舞舞 台台
杜灵敏 化工镇中心学校
作品欣赏:
夫 妻 双 双 把 家 还
音乐小故事
《夫妻双双把家还》是黄梅 戏《天仙配》中的一段男女 生对唱,故事讲述,董永家 贫,父亡,卖身傅员外为奴 三年,得资葬父。玉帝七个 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 最小的七仙女钟情于董永, 只身下凡,与其结为夫妻。 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 七仙女邀众姐妹相助,一夜 之间织成绵绢十匹,夫妻双 双回转家门。此时玉帝得知 七仙女下凡之事,震怒,令 其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 七仙女无奈,忍痛泣别,留 下千古憾事。
音乐小卡片: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清末流 入安徽后,与当地民间歌舞、曲艺音乐相结合而 形成的新的戏曲剧种。代表剧目有《天仙配》 《女驸马》《西厢记》等。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十岁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 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 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 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 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 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 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 名全国。演出的代表剧目有《天仙 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黄梅戏的部分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黄梅戏、创编等手段初步了解黄梅戏这个剧种。

教学难点:黄梅戏装饰音的演唱教具准备:电子琴、道具、自制课件,微机室,表演台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黄梅戏知识及其中《天仙配》《夫妻观灯》相关内容。

2、教室里面放一些戏曲演员的用品。

戏服,戏冠等创设出情境。

教学过程:课前在教室里播放《对花》发放歌谱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夫妻观灯》 5分钟1、说内容师:这节课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看完后告诉老师这段唱的什么?(生答:看花灯时十分热闹拥挤,描写不同观灯人的神态)师:说的真好![图片]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活动,老百姓在元宵节的晚上全家都要到街上看花灯猜灯谜。

虽很拥挤,但阻挡不了人们看花灯的热情! [显示歌词,带学生读一读]2、说表演师:你觉得演员表演得怎么样?(真实活泼)我们也站起来表演看灯人的神态,比比谁学的像。

(师生表演)3、引出课题师:同学们表演的比老师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戏吗?这是黄梅戏《夫妻观灯》的片段。

(生答,老师出示课题)师:你会唱黄梅戏吗?你了解它吗?(生答)师:我们安徽有天下闻名的黄山和黄梅戏,并称“二黄”。

做为安徽人,你们感到骄傲吗?我们更要了解安徽的文化,当有外地朋友来,你可以自豪地向他介绍咱们安徽的黄梅特色啊。

对不对。

那我们赶快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三、黄梅戏方言特色 [教师边演示边介绍] 5分钟师:黄梅戏原名“黄梅调”。

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就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等地。

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以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安庆地区方言去唱和说。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
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黄梅戏的部分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

4、通过本课研究,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黄梅戏、创编等手段初步了解黄梅戏这个剧种。

教学难点:
黄梅戏装饰音的演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道具、自制课件,微机室,表演台课前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梅戏 越剧
• 语言方面: 安庆语言 • 扮相方面: 男女合演 • 表演方面: 真实活泼 • 旋律落音方面:第二声
嵊州方言 女子越剧 抒情优美 第三声
黄梅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旧称 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 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最 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
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以浓郁的生活 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
对 男:绿水青山绽笑颜 女: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窑虽破能抵风雨 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女(男):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