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常用统计指标介绍
中国民航2024年月份主要生产指标统计
![中国民航2024年月份主要生产指标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36117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e.png)
中国民航是指中国的民用航空运输业。
2024年11月,中国民航的主要生产指标统计如下:一、运输总量2024年11月,中国民航共完成国内外旅客运输量1634.9万人次,同比增长5.3%。
其中,旅客国际航线运输量为152.6万人次,同比增长6.5%;旅客国内航线运输量为1482.3万人次,同比增长5.2%。
货邮运输量为138.3万吨,同比下降3.1%。
二、航班和航空器利用率2024年11月,中国民航共完成航班总起降量16.8万架次,同比增长6.5%。
其中,国际航班起降量为3.9万架次,同比增长7.8%;国内航班起降量为12.9万架次,同比增长6.1%。
航空器平均日利用小时数为9.4小时,同比增长1.1%。
三、准点率和正常航班率2024年11月,中国民航的准点率为76.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其中,国际航线准点率为78.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国内航线准点率为76.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正常航班率为97.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四、货邮航空运输业务五、航空服务质量2024年11月,中国民航共收到旅客投诉4033件,同比增长2.7%。
其中,国际航线旅客投诉355件,同比下降5.6%;国内航线旅客投诉3678件,同比增长4.3%。
旅客满意度为83.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2024年11月,中国民航的旅客运输量、航班起降量均呈现增长趋势。
然而,货邮运输量和准点率等指标出现了下降。
此外,旅客投诉量也有所增加,旅客满意度略有下降。
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民航在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航空业运营指标白皮书
![航空业运营指标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436b486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3.png)
航空业运营指标白皮书航空业运营指标白皮书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运营指标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地了解自己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
鉴于此,为了帮助航空业合理制定运营管理策略,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航空业运营指标。
1.客座率(Cabin Load Factor)客座率是较为重要的客户指标之一,可用于衡量一个航班的运行利用率情况。
客座率的计算方式为乘客人数/座位总数。
这个数字越高,说明企业主要资源的使用效率越高,企业运营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除此之外,客座率也可以用于企业于市场竞争中的定价策略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
2.延误率(Delay Rate)航班延误率是衡量国内航空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准确计算延误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运trans型能力和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
延误率具体可以用实际客运航班落地时间和计划时间之差除以航班数量得到。
这个数字的大小就是这家航空公司延误程度的表现。
3.票价收入(Average Revenue per Passenger)票价收入是航空公司营收的重要来源。
票价收入的计算方式为总票价/客运量。
票价收入指标主要可以反映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定价策略调整能力等。
4.空座率(Empty Seat Factor)空座率是另一个反映企业资源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衡量企业的运行效率。
空座率的计算方式为空座数/总座位数。
通过空座率的计算,企业可以有效分析市场需求,计划合理的座位销售策略,提高座位利用率。
5.机型使用率(Aircraft Utilization)企业的机型使用率是指商用航空运输公司飞机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估企业因生产线等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机型使用效率,降低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
对航空公司来说,提高机型使用率最重要的是减少飞机的停机时间,使飞机可以连续数小时运行,提高飞机运营时间。
综上所述,航空业运营指标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在评估企业运营效率、出现问题时及时作出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民航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分析
![民航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82ebc058f5f61fb736666a.png)
民航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分析
图1:我国民航三大运输指标同比增速走势
8月份,民航三大运输指标同比均出现上涨势头。
其中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4%,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1.3%,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0.1%。
8月份,全行业总周转量完成55.79亿吨公里,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8.4%,较上月同比增速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港澳台和国际航线总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11.1%、6.7%和3.0%。
8月份旅客运输量为3070.9万人,为历史单月最高值,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11.3%,增速为自2月份以来最高。
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10.9%;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16.4%。
8月份货邮运输量为45.56万吨,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0.1%,止住6、7月份增速连续下滑趋势。
其中国内完成32.16万吨,环比增长7.2%,同比增长4.9%;国际航线13.40万吨,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9.9%。
1-8月份,我国民航累计完成运输周转量397.45亿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量2.1亿人,完成货邮运输量341.70万吨。
分别同比增长5.5%、9.2%、-4.1%。
图2:2011.08-2012.08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走势图
图3:2011、2012年1-8月民航旅客运输量分布对比图
图4:2011、2012年1-8月民航货邮运输量分布对比图。
民航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民航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84fcf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b.png)
民航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随着民航业的发展,对于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评价越来越重要。
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客观地评估民航行业的发展情况,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套较为完整的民航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安全指标安全是民航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乘客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内容。
因此,安全指标是评价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
1.1 事故率事故率是评估民航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航空事故数量与飞行次数之间的关系。
低事故率表明民航公司在飞行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1.2 人员伤亡率人员伤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航空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数量与飞行次数之间的比率。
低人员伤亡率表明民航公司在保障乘客和员工生命安全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1.3 保障设施保障设施包括机场设施、航空器设备和航空器维修设施等,它们对于民航安全的保障起着重要作用。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保障设施的完备程度、设备运行状态和维修能力等。
二、服务质量指标服务质量是影响乘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2.1 准点率准点率是指航班按照计划的时间起飞和到达的比率。
高准点率表明航空公司在航班安排和运行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行李处理率行李处理率是指航空公司正确处理行李的比率。
高行李处理率表明航空公司在行李管理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好的行李服务。
2.3 服务态度服务态度是评价民航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包括航空公司员工的礼貌、热情以及对乘客需求的及时响应等方面。
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提升乘客的满意度。
三、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是评价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关系到民航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3.1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指民航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运输服务等方式获得的收入总额。
高营业收入表明民航公司的经营业绩较好。
3.2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民航公司实现盈利的能力。
pnr指标
![pnr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317129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b.png)
PNR指标1. 简介PNR(Passenger Name Record)指旅客姓名记录,是旅客购买机票后生成的一种电子记录。
PNR记录包含了旅客的个人信息、航班信息、座位预订、行程安排等相关信息。
PNR指标是衡量航空公司运营效率和旅客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 PNR指标的重要性PNR指标对航空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航空公司运营效率PNR指标可以衡量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
通过分析PNR数据,航空公司可以了解旅客购票情况、座位预订情况、航班选择偏好等信息,从而优化航班计划和座位安排,提高飞机的满载率和利用率。
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运输效益。
2.2 客户关系管理PNR数据中包含了旅客的个人信息和行程安排,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进行精准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
例如,在某个目的地有多名乘客前往时,航空公司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或优惠促销活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3 安全管理PNR记录中包含了旅客的个人信息和行程安排,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对PNR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行为或可疑乘客。
这有助于加强航空安全管理,提高旅客的安全感。
3. PNR指标的测量方法PNR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量:3.1 PNR数量PNR数量是衡量航空公司运营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每天、每周或每月生成的PNR数量,可以了解航空公司的运营规模和变化趋势。
这有助于航空公司制定合理的座位预订策略和航班计划。
3.2 PNR内容分析对PNR记录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旅客购票情况、行程安排、座位选择偏好等信息。
通过分析不同目的地的PNR记录,可以了解旅客出行偏好和需求变化,从而优化航班网络规划和服务品质。
3.3 PNR准确率PNR准确率是衡量航空公司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准确率的PNR记录能够提供准确的旅客信息和航班安排,减少误操作和差错发生。
航空公司应加强PNR数据的质量控制,提高准确率。
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
![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060dba43323968001c9279.png)
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一、制定目的依据为准确、客观开展航班正常统计工作,全面地反映航班正常实际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规定》和《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规章,制定本办法。
二、统计范围(一)民航航班正常统计范围为国内外运输航空公司执行的客货运航班,包括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班。
机场放行正常统计范围为国内外运输航空公司在国内机场离港的客货运航班,包括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班。
(二)民航航班正常统计指标包括航班正常率、航班延误时间、航班离港正常率、机场放行正常率、早发航班放行正常率、单位小时机场离港航班正常率、机场地面滑行时间。
(三)民航航班正常统计以自然月为周期,每月1日0点(北京时,下同)起至当月最后一日24点止。
每日统计从当日0点起至当日24点止。
跨日航班按计划离港时间所在日期统计。
(四)航空公司的补班计划和提前一日取消的次日航班计划,不计入航班正常、航班延误时间、航班离港正常、机场放行正常、早发航班放行正常和单位小时机场离港航班正常统计范围。
当日取消的航班不计入机场放行正常统计和早发航班放行正常统计范围。
三、有关定义(一)航段班次:航班一次离港至到港为一个航段班次。
(二)计划离港时间:预先飞行计划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间。
(三)实际离港时间:机组得到空管部门推出或开车许可后,地面机务人员撤去航空器最后一个轮挡的时间。
(四)计划到港时间:预先飞行计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间。
(五)实际到港时间:航班在机位停稳后,地面机务人员挡上航空器第一个轮挡的时间。
(六)机场放行班次:每一个航班离港起飞为一个放行班次。
(七)计划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计划到港时间至本段航班计划离港时间之间的时段。
(八)实际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实际到港时间至本段航班实际离港时间之间的时段。
(九)机型最少过站时间:某种机型在某机场计划过站需要的最少时间(见附件二)。
(十)标准机场地面滑出时间:按照民航局上一年度公布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划分,规定的航班在该机场从撤轮挡到起飞的最大时间(见附件三)。
航班正常性关键指标
![航班正常性关键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1d7fc20b852458fb770b56f5.png)
航班正常性关键指标一、进港航班正常性指标●进港航班起飞准点率(考察进港航班在对方站起飞正常性情况)起飞准点率= 起飞正常架次/ 起飞总架次起飞正常架次:(1)客班、进港、未取消(2)前站实际起飞时间-前站计划起飞时间<=X总架次:(1)客班、进港、未取消X的值在不同机场的标准如下:a)北京、浦东、广州及境外机场30分钟b)虹桥、深圳机场25分钟c)成都、昆明20分钟d)其它机场15分钟●进港航班飞行准点率飞行准点率=飞行正常架次/总架次进港航班实际航段飞行时间<=进港航班计划航段飞行时间进港航班计划航段飞行时间=本站计划落地时间-前站计划起飞时间进港航班实际航段飞行时间=本站实际落地时间-前站实际起飞时间●进港航班正常率(考察进港航班落地正常性情况)进港正常率=进港正常架次/进港总架次ATA/Now - STA<=10分钟●进港航班开舱门正常率(考察进港开舱门的正常性情况)开舱门正常率=开舱门正常架次/总架次开舱门时间<=STA实际计算中,如开舱门时间缺失,可以按照如下优先级替代,靠桥时间、ATA+10分钟。
●福布斯进港航班正常率福布斯进港航班正常率=进港正常架次/总架次入位时间- STA<=15分钟实际计算中,如入位时间缺失,可以按照如下优先级替代,上轮档时间、靠桥时间-3分钟。
●进港航班晚于STA平均时间(也称为进港航班平均延误时间)进港航班晚于STA平均时间=晚于STA航班延误总时长/晚于STA航班架次ATA/Now-STA>0二、出港航班正常性指标●值机结柜准点率(考查航班是否准点结柜)结柜准点率=准点结柜架次/总架次a)国内:STD-结柜时间>=30b)国际:STD-结柜时间>=45●登机开始准点率(考查航班登机开始是否准点)登机开始准点率=登机开始正常架次/总架次a)国内:STD-登机口开放时间>=30分钟b)国际:STD-登机口开放时间>=45分钟●登机结束准点率(考查航班登机结束是否准点)登机结束准点率=登机结束正常架次/总架次a)近机位:STD-登机口关闭时间>=5分钟b)远机位:STD-登机口关闭时间>=10分钟●关舱门正常率(考察出港航班是否正常关舱门)关舱门正常率=关舱门正常架次/总架次关舱门时间<=STD实际计算中,如关舱门时间缺失,可以用撤桥时间代替。
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和指标
![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和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136cf1ea5e9856a56126046.png)
与运营直接相关的成本,但按月改变
直接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航班成本 旅客成本
29
费用构成图
总运行成本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
与航班有关的变动成本,包括燃油,导 航和起降费,机组住宿与超时费,以及 大量维修费用。这些成本即使飞机上没 有旅客也会发生。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航班成本 旅客成本
30
费用构成图
总运行成本
PVG
200 旅客 12,000 公里
运输量= (旅客数 X 距离(LAX-PVG))+ (旅客数 X 距离(PVG-PEK)
运输量= (200 x 12,000) + (100 X 2,000)
= 2,400,000 + 200,000 = 2,600,000 客公里
LAX
如将所有座位放到洛杉矶—北京市场上卖, 那么投放到北京的运力是多少?
23
模块 3: 成本
24
费用构成图
总运行成本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航班成本 旅客成本
25
费用构成图
总运行成本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
包括管理层薪金,总部设施, IT建设 – 且特别包括多项营销费用(广告费, 促销费, 追加佣金,等等). 通常称作 “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航班成本 旅客成本
某些收入可能在当月没有承运依旧为未挣得收入一直到承运为止一年后机票无效该未承运但已售出收入就可作为旅客收入15收入航线收入是一段时间内在某航线上承运的收入额区域收入是一段时间内在某区域内销售的收入额区域收入通常源于分区域销售信息16收入某一区域有许多不同的航线在飞17收入市场功能如航班计划定价和收入管理均使用航线收入销售功能用销售收入18收入对老板十分重要但对管理者没有那么重要19客座率客座率运输量运力客座率收入客公里可用座公里20收益收益从概念上说是指一个航班上的每一个旅客给我们带来的收入收益收入收入客公里已得收入用于航线分析21收益和客座率收益和客座率是通常用来衡量航空公司商业成绩最重要的两大因素票价要最高
民航正常统计办法
![民航正常统计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8a0477caaedd3383c4d327.png)
取消的航班不计入机场放行正常统计和早发航班放行正常统计范 围。
三、有关定义 (一)航段班次:航班一次离港至到港为一个航段班次。 (二)计划离港时间:预先飞行计划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 间。 (三)实际离港时间:机组得到空管部门推出或开车许可后, 地面机务人员撤去航空器最后一个轮挡的时间。 (四)计划到港时间:预先飞行计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 间。 (五)实际到港时间:航班在机位停稳后,地面机务人员挡 上航空器第一个轮挡的时间。 (六)机场放行班次:每一个航班离港起飞为一个放行班次。 (七)计划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计划到港时间至本 段航班计划离港时间之间的时段。 (八)实际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实际到港时间至本 段航班实际离港时间之间的时段。 (九)机型最少过站时间:某种机型在某机场计划过站需要 的最少时间(见附件二)。 (十)标准机场地面滑出时间:按照民航局上一年度公布的 机场旅客吞吐量划分,规定的航班在该机场从撤轮挡到起飞的最 大时间(见附件三)。
9
司标注“CDM 放行”标识后,由航班离港机场的空管部门负责界 定不正常原因;未按 CDM 系统最后一次提示的 COBT 离港的, 由航空公司负责界定不正常原因。
(二)机场放行不正常原因的界定 机场放行不正常应当填写不正常原因。 机场放行不正常只统计在本站放行发生的不正常原因,与前 段航班是否晚到无关。机场放行不正常航班如果在计划离港时间 (含)之前关舱门的,其不正常原因由离港机场的空管部门为主 界定;在计划离港时间之后关好舱门的,其不正常原因以航空公 司为主界定。当前段航班实际到港时间晚于计划到港时间的,在 计划过站时间内完成服务保障工作并关好舱门的,其不正常原因 由离港机场的空管部门为主界定;未在计划过站时间内完成服务 保障工作并关好舱门的,其不正常原因以航空公司为主界定。航 班离港机场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辅助界定机场放行不正常原 因。 (三)早发航班离港不正常原因的界定 早发航班离港不正常应当填写不正常原因。 早发航班离港不正常的,如果在计划离港时间(含)之前关 好舱门,其不正常原因由离港机场的空管部门为主界定;在计划 离港时间之后关好舱门,其不正常原因以航空公司为主界定。早 发航班离港机场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辅助界定早发航班离港 不正常原因。
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
![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79fd9af46527d3250ce080.png)
民航航班正常统计方法〔征求意见稿〕一、制定目的依据为准确、客观开展航班正常统计工作,全面地反映航班正常实际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规定?和?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规章,制定本方法。
二、统计范围〔一〕民航航班正常统计范围为国内外运输航空公司执行的客货运航班,包括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班。
机场放行正常统计范围为国内外运输航空公司在国内机场离港的客货运航班,包括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班。
〔二〕民航航班正常统计指标包括航班正常率、航班延误时间、航班离港正常率、机场放行正常率、早发航班放行正常率、单位小时机场离港航班正常率、机场地面滑行时间。
〔三〕民航航班正常统计以自然月为周期,每月1日0点〔北京时,下同〕起至当月最后一日24点止。
每日统计从当日0点起至当日24点止。
跨日航班按方案离港时间所在日期统计。
〔四〕航空公司的补班方案和提前一日取消的次日航班方案,不计入航班正常、航班延误时间、航班离港正常、机场放行正常、早发航班放行正常和单位小时机场离港航班正常统计范围。
当日1取消的航班不计入机场放行正常统计和早发航班放行正常统计范围。
三、有关定义〔一〕航段班次:航班一次离港至到港为一个航段班次。
〔二〕方案离港时间:预先飞行方案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间。
〔三〕实际离港时间:机组得到空管部门推出或开车许可后,地面机务人员撤去航空器最后一个轮挡的时间。
〔四〕方案到港时间:预先飞行方案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间。
〔五〕实际到港时间:航班在机位停稳后,地面机务人员挡上航空器第一个轮挡的时间。
〔六〕机场放行班次:每一个航班离港起飞为一个放行班次。
〔七〕方案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方案到港时间至本段航班方案离港时间之间的时段。
〔八〕实际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实际到港时间至本段航班实际离港时间之间的时段。
〔九〕机型最少过站时间:某种机型在某机场方案过站需要的最少时间〔见附件二〕。
〔十〕标准机场地面滑出时间:按照民航局上一年度公布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划分,规定的航班在该机场从撤轮挡到起飞的最大时间〔见附件三〕。
民航常用统计指标介绍
![民航常用统计指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92a772ea5e9856a5612601b.png)
【计算公式】 ∑实际业载*航距 实际业载=航段货邮运输量(吨)+航段旅客运输量(吨)+行李运 输量(吨)
17
生产类指标介绍—载运率
【英 文】 Load Factor (LF)
【计算公式】总周转量(RTK)/可用总周转量(ATK)
18
生产类指标介绍—生产飞行小时
【定 义】指从事民用商业航空运输的飞行时间。民用商业 航空运输指为取酬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运送旅 客、货邮的飞行活动,单位为“小时”
Pab * Lab Pbc * Lbc Pac * (Lab Lbc) 该航班的客座率= C * (Lab Lbc)
9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平均票价
【计算公式】客运票证收入/承运人数 【示 例】2011年深航整体平均票价886元
10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平均折扣
【计算公式】客运票证收入/ (承运人数*公布运价) 【示 例】2011年深航国内航线平均折扣0.64折
【示
例】2011年深航深圳出港航班投产比为98.74%
【举例说明】
15
生产类指标介绍—可供总周转量
【英 文】 Available Tonne Kilometers (ATK)
【计算公式】 ∑可供业载*航距
16
生产类指标介绍—总周转量
【英 文】 Revenue Tonne kilometers (RTK)
4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承运人数
【定 义】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旅客人数。成人和 儿童各按一人计算,婴儿因不占座位不计人数
【示
例】2011年深航共承运1806万人次
5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座公里
【定 义】座位移动距离之和,反映航空公司生产投入量, 又称可用客运周转量或最大客运周转量 【英 文】 Available Seat Kilometers (ASK)
机场概论 评价机场生产状况的常用指标
![机场概论 评价机场生产状况的常用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f8e96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5.png)
起降架次是反映机场生产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指报告期内在机场进 出港飞机的全部起飞和降落次数,起飞、降落各算一架次。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 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起降架次1166.05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2%。其 中运输架次986.82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3%。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 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3.5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9%。 2019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710.01万吨,比上年增长 2.1%。2019年,北京首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0亿人次,连续2年位居世界第三。
六、评价机场生产状况的常用指标
机场吞吐量
起降架次
机场吞吐量衡量机场业务的核心指标之一,包括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 吐量。旅客吞吐量是指报告期内进港(机场)和出港的旅客人数。报 告期常以1年计算,以人次为单个旅客的计算单位,其中不单独占座 的婴儿不计人次。货邮吞吐量是指报告期内货物和邮件的进出港数量, 以吨为计算单位,保留一位小数点。
航空业客运量统计
![航空业客运量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ec97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e.png)
航空业客运量统计航空业客运量统计是国内外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评估航空业发展状况和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客运量统计涵盖了航空业乘客运输量、运力利用率、市场份额等重要指标,对于把握市场需求、优化航班计划和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航空客运量的统计计算方法航空客运量的统计计算主要基于两个关键指标:客运周转量和客运量。
1. 客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是指航空公司承运乘客机上所有运输项目的总里程数。
一般情况下,客运周转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单个航班的乘客数量与航班的飞行里程相乘,再将所有航班的数据累加。
例如,航班A承载乘客100人,飞行里程1000公里;航班B承载乘客200人,飞行里程2000公里。
那么客运周转量=(100人 × 1000公里) + (200人 × 2000公里)= 300,000 客运周转公里。
2. 客运量:客运量是指航空公司运输乘客的数量。
客运量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根据乘客的登机记录或机票销售数据进行累加统计。
例如,5月份航班A的客运量为5000人,航班B的客运量为8000人。
那么5月份的客运量为5000人 + 8000人 = 13,000人。
二、航空客运量的重要意义航空客运量统计对于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管理航班计划:航空客运量的统计结果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合理安排航班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分析客运量数据,航空公司可以判断不同航线的繁忙程度,合理配置飞机和乘务人员,提高运力利用率。
2. 制定营销策略:根据客运量统计数据,航空公司可以了解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并据此调整营销策略。
通过了解乘客的搭乘偏好、旅行目的地等信息,航空公司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乘客。
3. 预测市场需求:航空客运量统计还可以帮助航空公司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通过长期的客运量数据分析,航空公司可以判断不同季节、不同城市之间的客运流量变化规律,预先调整航线、增加航班频次,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提高客运效益。
民航常用统计指标介绍资料
![民航常用统计指标介绍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67f5c07bd64783e08122b0e.png)
12%
10% 4%
22
财务相关指标介绍—变动成本
项目 变动成本-航油消耗 变动成本-起降费 变动成本-飞机维修成本 变动成本-代理手续费 变动成本-民航建设基金 变动成本-餐食和机供品 变动成本-飞行小时费 变动成本-系统使用费 变动成本-外站机组维修 变动成本-航班延误费 变动成本-头等舱服务费 变动成本-客货邮行赔偿费 占比 59% 14% 11% 5% 4% 3% 3% 2% 0% 0% 0% 0%
4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承运人数
【定 义】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旅客人数。成人和 儿童各按一人计算,婴儿因不占座位不计人数
【示
例】2011年深航共承运1806万人次
5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座公里
【定 义】座位移动距离之和,反映航空公司生产投入量, 又称可用客运周转量或最大客运周转量 【英 文】 Available Seat Kilometers (ASK)
23
财务相关指标介绍—利润
【计算公式】总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税金及附加
24
财务相关指标介绍—边际贡献
【计算公式】总收入-变动成本
25
Thank you!
营销委新员工岗前培训
--常用统计指标介绍
2012年5月
目录
01 02 03 04 05 知识准备 营销常用指标项介绍 生产类指标介绍 财务相关指标介绍 总结及答疑
2
知识准备
航线 【定 义】指明确方向、起点、经停点及终点的飞机航行线 路。同一航线可不含不同航班。 航班 【定 义】某一个特定的航线 航段 【定 义】指航班可供销售的城市对 航节 【定 义】指航班起降城市对 航距(飞行里程) 【定 义】航段的里程,采用局方公布的航路距离 基准运价 【定 义】指航段公布的Y舱价格 座位数 【定 义】指飞机安装的能带来销售收益的座位数
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及指标体系
![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及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2481110b52acfc789ebc9a5.png)
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及指标体系飞机可用率反映飞机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通常以报告期内在册飞机的平均一日生产飞行小时(即在册飞机平均一日利用率)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式中,生产飞行小时是指飞机在运输生产中的空中飞行时间,即从飞机起飞时机轮离地的瞬间起至着陆时机轮接触地面的瞬间止的空中运行时间。
百生产飞行小时不计在内。
平均在册飞机架数是指报告期内已经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持有有效适航证书,并正式投入生产飞行的飞机平均架数。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中国目前计算飞机利用率的方法与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国际民航组织规定,计算飞机日采用飞机的轮挡小时,即飞机在一次飞行中自离机坪起至着陆后滑回停机坪时止的全部时间。
飞机利用率飞机可利用率是指在用飞机可用架日与在用飞机总架日的比率。
()报告期日历天数平均在册飞机架数报告期生产飞行小时=时/日在册飞机日利用率÷报告期日历天数在册飞机架日数平均在册飞机架数=%日报告期内在用飞机总架架日报告期内在用飞机可和飞机可利用率=100⨯由承运人按其所管的机型机队分别进行核算,统计期限为月、季、年。
计算公式为:在用飞机是指当月可安排出勤的飞机,即:在用飞机等于在册飞机减去在用飞机。
不在用飞机是指因为高级定检、翻修、封藏、大改装等需要场时间较长,不能在当月内正常安排出勤的飞机,一般是指一次停场持续时间达四周(含)以上的飞机。
在用飞机总架日是报告期内飞机架数乘以日历天数。
可用架日是飞机具备适航条件,可在当日安排的架日。
可用架日等于报告期内在用飞机总架乘以日历天数再减去不可用架日。
因招待低级定检(如A、B、C级)、小改装需要短期售货亭要场或因排除故障停场,不能在当日内安排出勤的飞机均被视为不可用飞机。
不可用架日即报告期内全机队停场总天数。
飞机可用率与机队梯次使用安排、航线维修质量、器材供应和工作效率有关。
梯次使用安排合理、航线维修质量可行、器材供应及时、工作效率高,飞机可用率就稳定;反之,将出现可用率忽高忽低的现象,影响运力调配,甚至造成航班紧张。
民航行业计算公式
![民航行业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b2c4c885fbfc77da369b117.png)
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1.飞行班次:指航空运输飞行次数。
一个飞行班次指航线从始发点到终点的一次飞行,以航班号为准,只要是同一航班号,无论其经停点多少,只统计为一个班次。
一条航线的去程和回程分别为两个航班号,各按一个班次统计。
2.飞行小时:包括飞机地面滑行时间和空中飞行时间。
一个航班的飞行时间,等于该航班各航段飞行小时的总合。
3.飞行里程:指运输飞行自起点至终点的飞行公里数,为航线中各航段距离的和,以收费距离计算。
计算公式:4.旅客运输量: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旅客人数。
5.货物运输量: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货物重量。
6.旅客周转量:是反映航空运输企业旅客运输工作量的综合性指标,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全体旅客空中飞行距离的综合。
计算单位为人(客)公里或吨公里。
计算公式: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航段旅客运输量(人)×航段距离(公里)}旅客周转量(吨公里)=∑(航段旅客运输量×旅客重量×航段距离)航段距离指飞机在两机场之间按规定航行路线,直达飞行的空中距离。
从2001年起成人旅客重量按90公斤计算,不再计算行李重量。
7.货物周转量:是反映货物在空中实现位移的综合性生产指标,体现航空运输企业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工作量。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航段货物运输量(吨)×航段距离(公里)}8.运输总周转量:是反映运输量和运输距离即旅客、货物、邮件在空中实现位移的综合性生产指标,体现航空运输总的工作量。
计算公式: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邮件周转量9.提供座位数:指可供销售的最大(或最多)座位的数量。
10.可提供客公里:指可提供座位与飞行里程的乘积,是反映运输飞行运载能力的指标。
计算公式:可提供客公里=∑{可提供座位数×航段距离(公里)}11.客座利用率:是指实际完成的旅客客公里与可提供客公里之比,反映运输飞行中的座位利用程度。
计算公式:12.可提供业载:指飞机每次运输飞行时,按照有关参数计算出的飞机在该航段上所允许装载的最大商务载量。
民航运输指标解释
![民航运输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d5b0975daef5ef7bb0d3c8b.png)
运输总周转量:是反映运输量和运输距离即旅客、货物、邮件在空中实现位移的综合性生产指标,综合体现航空运输工作量。
以吨公里为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
运输总周转量=货物周转量+邮件周转量+旅客周转量
或=∑(航段载量之和〔吨〕×航段距离)
货物周转量(吨公里)=∑(航段货物运输量〔吨〕×航段距离〔公里〕)邮件周转量(吨公里)=∑(航段邮件运输量〔吨〕×航段距离〔公里〕)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航段旅客运输量〔人〕×航段距离〔公里〕)旅客周转量(吨公里)=∑(航段旅客运输量×旅客重量×航段距离)
成人旅客重量按0.09吨计算(含行李),儿童、婴儿分别按成人重量的1/2和1/10计算。
可提供吨公里:指可提供业载与航段距离的乘积,反映运输飞行中飞机的综合运载能力。
计算公式:
可提供吨公里=∑〔可提供业载×航段距离(公里)〕
载运率:指运输飞行所完成的运输总周转量与可提供吨公里之比,综合反映飞机运载能力的利用程度。
计算公式:
运输总周转量(万吨公里)
载运率(%)=×100%
可提供吨公里(万吨公里)。
衡量航空公司业务运营的指标体系
![衡量航空公司业务运营的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dde6f8533d4b14e852468ab.png)
衡量航空公司业务运营的指标体系运输量指标第一类是运输量指标,也叫载运量指标,反映航空公司一定时期运输生产的实际完成情况。
这部分常用的指标有: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邮)运输量、货物(邮)周转量、运输总周转量,以及收入客公里、收入货运吨公里、收入吨公里共计八个指标。
旅客和货物(邮)运输量比较容易解释,即航空公司一定时期完成的旅客运输人数和货物邮件的承运重量。
那为什么还要用到周转量这个概念呢?这是因为航空公司的本质是实现旅客和货物从甲地到乙地的位移,仅用运输人数和承运的货物重量,不能全面反映出航空公司的运输生产状况。
简单地说,航空公司不仅要运得多而且要能运得远。
将各航段的旅客运输人数乘以航段距离后加总,即得到旅客周转量。
同理,将货邮运输重量乘以航段距离后加总,得到货物(邮)周转量。
这里航段距离就是衡量位移的要素,举个例子说明其作用。
根据ATW杂志2013年对全球主要航空公司运营情况的排名,俄罗斯航空公司2013年旅客运输量为3139万人次,排名第25位,但加入位移要素,其旅客周转量达到了850多亿客公里,排名则上升至第18位,上升7个位次。
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地广人稀,旅客运输数量虽然较其他公司低,但加入飞行航段距离这一位移要素,其旅客周转量的排名大幅上升,更全面反映了其旅客运输的综合能力。
运输总周转量是旅客周转量与货物(邮)周转量的总和,但旅客周转量的计量单位是客公里,而货物(邮)周转量的计量单位是吨公里,单位不一致如何相加求总呢?这就需要根据旅客人数折算出旅客重量,再乘以航段距离后加总,得出以吨公里计量的旅客周转量。
我国从2001年起,成人旅客按体重90公斤计,不再计算随身行李重量。
运输总周转量指标除了用来横向比较航空公司的综合实力,更主要的是用于一国或地区的民航主管部门或是民航组织,衡量其所辖范围内航空企业的运输生产规模,反映该辖区航空运输的总体发展情况。
比如,我国航空公司官方公布的数据里,很少有运输总周转量的数据,但民航局公布的季度或年度运输生产报告,一定会有运输总周转量数据,它综合反映了我国民航运输工作的总体规模和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承运人数
【定 义】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旅客人数。成人和 儿童各按一人计算,婴儿因不占座位不计人数
【示
例】2011年深航共承运1806万人次
5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座公里
【定 义】座位移动距离之和,反映航空公司生产投入量, 又称可用客运周转量或最大客运周转量 【英 文】 Available Seat Kilometers (ASK)
11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有效收益率
【计算公式】平均折扣*客座率 【示 例】2011年深航国内航线有效收益率53%
12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座公里收入
【定 【英 义】反映航空公司单位座公里的收入水平。 文】 Revenue per ASK(RASK)
【计算公式】收入/座公里 【示 例】2011年深航整体客座率为0.52元
13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客公里收入
【定 【英 义】反映航空公司单位客公里的收入水平。 文】 Revenue per RPK(RRSK) 或 Yield
【计算公式】收入/座公里 或 座公里收入/客座率 【示 例】2011年深航整体客座率为0.64元
14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投产比
【定 义】反映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通常指本航与外 航运力(投入)和客源(产出)之间的比例。 【计算公式】客源份额/运力份额
【示
例】2011年深航深圳出港航班投产比为98.74%
【举例说明】
15
生产类指标介绍—可供总周转量
【英 文】 Available Tonne Kilometers (ATK)
【计算公式】 ∑可供业载*航距
16
生产类指标介绍—总周转量
【英 文】 Revenue Tonne kilometers (RTK)
7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客座率
【定 义】反映航空公司座位利用的情况,用于衡量航空 公司产能利用率。 【英 文】 Passenger Load Factor (PLF)
【计算公式】客公里/座公里
【示 例】2011年深航整体客座率为81.93%
【举例说明】见下页
8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客座率
某航班(A-B-C),A-B的销售人数记作Pab 航距记作Lab 座 位数记作C ;
3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收入
【计算公式】运输收入=客运收入+货运收入+行李 收入+邮件收入
【示 例】2011年深航运输收入188亿,其中客运 收入181亿,货运收入7亿,行李及邮件收入0.25亿
【计算公式】客运收入=客运票证收入+客运燃油附 加费 【示 例】2011年深航客运收入181亿,其中客运 票证收入160亿,燃油附加费收入21亿
Pab * Lab Pbc * Lbc Pac * (Lab Lbc) 该航班的客座率= C * (Lab Lbc)
9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平均票价
【计算公式】客运票证收入/承运人数 【示 例】2011年深航整体平均票价886元
10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平均折扣
【计算公式】客运票证收入/ (承运人数*公布运价) 【示 例】2011年深航国内航线平均折扣0.64折
固定成本-其他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销售费用
12%
10% 4%22来自财务相关指标介绍—变动成本
项目 变动成本-航油消耗 变动成本-起降费 变动成本-飞机维修成本 变动成本-代理手续费 变动成本-民航建设基金 变动成本-餐食和机供品 变动成本-飞行小时费 变动成本-系统使用费 变动成本-外站机组维修 变动成本-航班延误费 变动成本-头等舱服务费 变动成本-客货邮行赔偿费 占比 59% 14% 11% 5% 4% 3% 3% 2% 0% 0% 0% 0%
【计算公式】∑座位数*航距
【示 例】2011年深航整体座公里投入323亿
6
营销常用指标介绍—客公里
【定 义】承运旅客移动距离之和,反映航空公司产出情 况,又称旅客周转量。 【英 文】 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res (RPK)
【计算公式】∑承运人数*航距
【示 例】2011年深航整体客公里264亿
营销委新员工岗前培训
--常用统计指标介绍
2012年5月
目录
01 02 03 04 05 知识准备 营销常用指标项介绍 生产类指标介绍 财务相关指标介绍 总结及答疑
2
知识准备
航线 【定 义】指明确方向、起点、经停点及终点的飞机航行线 路。同一航线可不含不同航班。 航班 【定 义】某一个特定的航线 航段 【定 义】指航班可供销售的城市对 航节 【定 义】指航班起降城市对 航距(飞行里程) 【定 义】航段的里程,采用局方公布的航路距离 基准运价 【定 义】指航段公布的Y舱价格 座位数 【定 义】指飞机安装的能带来销售收益的座位数
23
财务相关指标介绍—利润
【计算公式】总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税金及附加
24
【计算公式】 ∑实际业载*航距 实际业载=航段货邮运输量(吨)+航段旅客运输量(吨)+行李运 输量(吨)
17
生产类指标介绍—载运率
【英 文】 Load Factor (LF)
【计算公式】总周转量(RTK)/可用总周转量(ATK)
18
生产类指标介绍—生产飞行小时
【定 义】指从事民用商业航空运输的飞行时间。民用商业 航空运输指为取酬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运送旅 客、货邮的飞行活动,单位为“小时”
19
生产类指标介绍—在册飞机架日
【定 义】报告期内实有的、持有有效适航证书的在册飞 机架日数,单位:“架日”
20
生产类指标介绍—在册飞机日利
用率
【计算公式】生产飞行小时/在册飞机架日数
21
财务相关指标介绍—固定成本
项目
固定成本-其他营运费用 固定成本-财务费用
占比
60% 13%
固定成本-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