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简介1讲解

合集下载

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实验讲解

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实验讲解
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Lorenz在分析天气预模型时,首先发现空气动力学中混沌现象,该现象只能用非线性动力学来解释。从此人们对事物运动认识不再只局限于线性范围。非线性动力学及分岔与混沌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课题,人们对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混沌现象涉及的领域极广,如:物理学,电子学,经济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本实验通过对非线性电路混沌现象的观察,从而了解和理解非线性混沌现象的本质。
3.把实验仪右上角内的电源九芯插头插入实验仪面板上对应的九芯插座上,注意插头
插座的方向应一致。然后插上电源,按实验仪面板右边的钮子开关,对应的±15V
16mH L
指示灯点亮。
4.调节W1粗调电位器和W2细调电位器,改变(RV1+RV2 C移向器中电阻的阻值,观测相图周期的变化,观测倍周期分岔,阵发混沌,三倍周期,吸引子(混沌和双吸引子(混沌现象,及相应的扫描波形。
图2逻辑斯蒂映射的分岔图:k从2.8增大到4。
从图中可看出周期倍增导致混沌。混沌区突然又出现周期3, 5, 7„奇数及其倍周期6, 10, 14„的循环,混沌产生有序,或秩序从混沌中来。
其实以上的这些特性适用于任何一个只有单峰的单位区间上的迭代,不是个别例子特有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从而揭示了混沌现象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也是非线性系统中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状态。混沌是指确定论系统(给系统建立确定论的动力学方程组中的内在不确定行为。混沌现象对初值极为敏感使非线性系统的长期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
混沌控制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对混沌吸引子内存在的不稳定的周期轨道进行有效的稳定控制,根据人们的意愿逐一控制所需的周期轨道。这一类控制的特点是并不改变系统中原有的周期轨道。另一种控制目标则不要求必须稳定控制原系统中的周期轨道,而只要通过可能的策略,方法及途径,达到有效控制,得到我们所需的周期轨道即可,或抑制掉混沌行为,即通过对系统的控制获得人们所需的新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各种周期态及其它图样等。混沌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①研究确定论的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并应用混沌控制法消除或抑制这种混沌不稳定现象。②混沌现象的直接应用。

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简介.

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简介.

6
类似地,当令0=0, 2 4 g ,则解为 0
0 cos

2
l
最高点( = ),非稳平衡,运动非唯一性。 ★ 对于一般单摆的运动方程(受周期性驱动力作 用的阻尼单摆) :
d d ml 2 l mg sin F cos t dt dt
2
●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解更为复杂。 结论:对于一个非线性系统,在确定的初始条件 下,其解可能具有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1
为省时间,洛仑兹将上次记录的中间数据作为初值输 入重新计算,指望重复出现上次计算的后半段结果, 然后再接下去往前算。然而经过一段重复后,计算机 却偏离了上次的结果。 他第二次输入时去掉了小数点后面三位:
0.506127 0.506
混沌的初值敏感性
2
●蝴蝶效应
洛仑兹吸引子(奇怪吸引子)
3
非线性振动系统及混沌的基本概念 一、任意摆角情况下单摆的运动


相轨线






相轨线
12
2n
2
三维相空间
2(n 1)
2n
环形相空间
●相轨线在彭加勒截面上的交点的集合就称为 彭加勒截面图。 ★通过分析相轨线在彭加勒截面上的交点的分布 规律,就可了解到在长时间周期性的演变过程 中系统的运动规律。


相轨线



7
二、确定性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
●在一个确定性的系统中,由于其本身的非线性 性质所产生的运动随机性称为确定性系统的内在 随机性。 例如,上述非线性单摆的运动。 ★支配整个系统运动的因素是严格确定的(具有确 定的运动方程),系统完全不存在随机力的作用。 ★然而经过时间的演化,在这种确定性系统中出现 了随机行为,产生出完全不可预测的、极为复杂的 结果来,最后得到一条完全随机的运动轨道。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和混沌现象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和混沌现象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和混沌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非线性和难以预测的混沌特性。

而在物理学中,研究非线性和混沌现象也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文将对非线性和混沌现象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什么是非线性?所谓非线性,就是指物理系统的变化不遵循线性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当输入变化时,输出不是简单地按比例变化。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拿弹簧来说明。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当我们给它施加一个力时,它的伸长量就是线性关系。

但是,当受力超过了弹性范围,弹簧就会变形。

这时,伸长量和受力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线性的了。

也就是说,非线性就是指当系统受到的输入越来越大时,输出会出现不同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不是线性的。

二、什么是混沌?所谓混沌,就是指物理系统表现出的不规则、难以预测的运动。

混沌系统的特征是微小输入的差异可能导致系统演化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演化轨迹可能发生分叉,最终导致输出完全不同。

混沌系统看似无序,但实际上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

三、非线性和混沌的联系非线性和混沌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物理学中,混沌现象往往与非线性密切相关。

当系统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时,它很容易出现混沌现象。

在一些物理系统中,只要其非线性程度足够高,就会出现混沌现象。

三个著名的混沌系统被称为洛伦兹吸引子、哈特曼-赫劳-曼吸引子和拉蒙诺夫吸引子。

这些吸引子的形状都很奇特,非常像一些有趣的图形。

四、物理系统中的非线性和混沌现象现在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和混沌现象。

1.非线性振动非线性振动是指振动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项所导致的现象。

在简单振动中,振动的周期只依赖于振动系统的特性,而与振幅无关。

但是,当振幅超过一定范围时,振动系统就会呈现出非线性特性,出现倍周期振动、基频振幅受限振动、合频振动等现象。

2.混沌系统混沌系统是指那些表现出混沌特性的物理系统,比如双摆、电路、混沌发生器等。

混沌系统中往往会存在大量的非线性和未知因素,使得它们产生不可复制的运动轨迹。

理论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理论研究

理论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理论研究

理论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理论研究在理论力学中,振动和混沌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非线性振动和混沌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的复杂现象以及应用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理论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和混沌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一、非线性振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非线性振动是相对于线性振动而言的,而线性振动是振动系统中的基本概念。

在线性振动中,振动系统的响应与外部激励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振动的特征可以由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然而,在实际的振动系统中,往往存在着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例如摩擦、弹性的非线性等。

非线性振动的研究旨在揭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特点与行为规律。

在非线性振动的研究中,常常使用多尺度分析方法。

多尺度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振动系统的性质和具体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变量和时间尺度,并将振动系统的行为分解为各个尺度下的变化。

常用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包括平均法、正则变换法等。

非线性振动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分析,还包括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实验可以通过测量振动系统的响应来验证理论预测,并获得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可以通过模拟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得到系统的时间演化过程。

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相互印证,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非线性振动系统。

二、混沌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混沌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并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沌现象是指一个动力系统的演化在初态非常微小的扰动下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导致系统行为无法准确预测。

混沌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探索系统演化规律以及开展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沌理论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分岔图、Lyapunov指数、Poincaré截面等。

分岔图是通过调整系统参数并观察系统响应的变化来研究系统周期解和混沌解之间的转变。

Lyapunov指数是用来刻画系统演化的敏感程度,通过计算系统的特征指数来衡量系统的混沌程度。

Poincaré截面则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截面来研究振动系统的相轨迹和相空间的结构。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研究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研究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研究引言非线性系统是物理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研究领域,其具有许多特殊的现象和行为。

其中分岔与混沌现象是非线性系统研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方面。

本文将从物理定律到实验准备、过程以及对实验的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进行详细解读。

1. 物理定律的基础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研究的基础是几个重要的物理定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1 非线性定理非线性定理表明了在存在非线性项的情况下,振动系统的演化方程不再是线性的。

这导致了系统的行为变得更加复杂,可能会出现分岔和混沌现象。

1.2 余弦定律余弦定律描述了振动系统中的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对于非线性振动系统,该定律可以通过泰勒级数展开来表示非线性项。

1.3 哈密顿定律哈密顿定律是描述系统演化的基本定律,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基于能量守恒和哈密顿函数,描述了系统的演化方程。

2. 实验准备为了研究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的实验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主要的实验准备工作:2.1 实验装置搭建一个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振动系统,如双摆、自激振荡器或混沌电路。

确保实验装置具备调节参数和监测系统状态的能力。

2.2 测量设备使用合适的测量设备来精确测量实验过程中的振动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关键参数。

常用的测量设备包括振动传感器、频谱分析仪和示波器等。

2.3 数据采集与记录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以记录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

使用计算机或数据采集卡等设备,能够高频率、高精度地采集数据并存储。

3.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对振动系统的参数进行调节和测量,观察和分析系统的行为以及分岔与混沌现象。

以下是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3.1 参数调节与测量首先,通过调节振动系统的参数(如频率、振幅、阻尼等),使得系统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

通过测量系统的参数,如振幅和频率,可以获取实验数据。

3.2 观察分岔现象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系统的某一参数(如驱动频率或振幅),观察并记录系统的运动状态。

非线性振动系统及混沌的基本概念概述:混沌的发现.pdf

非线性振动系统及混沌的基本概念概述:混沌的发现.pdf

θ
=
ω
ω
=

γ
m
ω

g l
sinθ
+
F ml
cos
Ωt
显含t ,在二维相空间中为非自治系统。
10
引入新变量φ = Ω t ,可将方程化为 ω
ω
=

γ
m
ω

g l
sinθ
+
F ml
cosφ
φ = Ω
θ
θ
O
自治系统的相空间与相轨线
●一个自治系统在其相空间上的相轨线不会相交, 即通过每一相点的轨线是唯一的。
令β =0,退化为线性方程
d2x dt 2

dx dt
+αx
=
f
cos Ωt
三种情况: a. f=δ = β = 0;b. f = β =0;c. β =0,相
应得出简谐振动、阻尼和受迫振动方程。
★简谐振动的相轨线:闭合圈---周期环---。
★阻尼振动的相轨线:从外向内收缩的螺旋线,最终停 止于中点---不动点吸引子--- 。
从周期运动到倍周期分岔
◎当 f = 0.8,系统的运动仍是 一个简单的周期运动。
17
◎当 f =0.89,其结果为一个二倍周期的运动,即出 现了倍周期分岔。
说明:图中看上去的每一条曲 线实际上是完全重合的两条曲 线,它们的初始值略有差异:
a. x0=1,υ0=0; b. x0=1.001,υ0=0.001.
1
为省时间,洛仑兹将上次记录的中间数据作为初值输 入重新计算,指望重复出现上次计算的后半段结果, 再接下去往前算。然而经过一段重复后,计算机却偏 离了上次的结果。

04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简介

04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简介

非线性系统(描述系统运动状态 的方程为非线性方程),当其非线 性程度足够高时,系统将出现混沌 状态。
14
二、确定性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
●在一个确定性的系统中,由于其本身的非线性 性质所产生的运动随机性称为确定性系统的内在 随机性。 例如,上述非线性单摆的运动。 ★支配整个系统运动的因素是严格确定的(具有确 定的运动方程),系统完全不存在随机力的作用。 ★然而经过时间的演化,在这种确定性系统中出现 了随机行为,产生出完全不可预测的、极为复杂的 结果来,最后得到一条完全随机的运动轨道。

d g sin 2 dt l
2
A
故自由单摆为非线性振动系统:
O

l
m
N

d 0 , , , ,以及 t 0 0 dt

则上式变为
2 g 2 2 2 c o s 1 c o s 0 0 l 2
2
11

O

自治系统的相空间与相轨线 ●一个自治系统在其相空间上的相轨线不会相交, 即通过每一相点的轨线是唯一的。 而非自治系统中相轨线则会相交。如上述系统在二 维 ( ) 相平面上相轨线有相交情况。
18
4. 彭加勒截面图
若沿方向截取一系列截面,则根据该自治系统的 性质,每个截面上只有一个交点,即相轨线一次 性的穿过每一个截面。 因 ,若以2 为周长,将相空间弯成 t 2 n 一圆环,则在该环形相空间上所取的任一固定截面 称为彭加勒截面。


相轨线






相轨线
19
2 n
2
三 维 相 空 间
2 ( n 1 )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其中包括了混沌现象、复杂性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以及分形和复杂网络的研究等方向。

这些研究领域为我们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非线性动力学传统的物理学研究的是线性系统,即系统在受到外界作用时只会产生与外力大小成比例的反应,这种响应也被称为线性响应。

然而,在实际的自然界中,很多系统的响应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出现了非线性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就是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一门科学。

与线性系统不同,非线性系统的行为往往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而产生不稳定、不规律、激烈或混乱的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相变现象、自激振荡、混沌现象等。

以相变现象为例:当一个系统受到一个连续性的变化时,它可能发生相变,出现新的状态。

而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相反,它往往是突变的,不能用连续函数来描述。

非线性动力学提供了研究这些相变现象的工具和方法。

二、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的最重要特征是灵敏依赖初值,也就是说,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导致系统最终出现完全不同的行为状态。

这一性质被称为“蝴蝶效应”。

在混沌理论中,研究的核心是混沌现象的产生机制和控制方法。

混沌现象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非线性系统中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系统行为出现无序、不可预测的特点,而混沌控制则是通过外部控制手段,通过稳定系统的特定状态来达到对混沌现象的控制。

混沌控制的研究对于现代工程、物理和生物学方面的技术应用都非常重要,例如,通过对人工心脏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深入认识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人工心脏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三、非线性动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统计物理学中,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研究非平衡态的物理行为。

在材料科学中,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形变和变形行为。

非线性振动力学中的混沌分析

非线性振动力学中的混沌分析

非线性振动力学中的混沌分析近年来,混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动力学领域,并在科学研究以及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非线性振动力学中,混沌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旨在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现象。

1. 混沌现象简介混沌现象是指那些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却又极其复杂、几乎无法预测的动态系统。

不像线性系统那样稳定、可预测和规律可循,混沌现象总是会呈现出一定的随机性。

具体而言,混沌现象常会出现于非线性振动力学系统中,这类系统的特征是运动既有局部稳定性,也存在不稳定性。

因此,很难用传统的数学方法来对这些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混沌分析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2. 混沌分析的基本原理混沌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对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演变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混沌现象的本质规律。

具体而言,混沌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洛伦茨方程、延迟反馈系统、相空间重构等,其中相空间重构也是混沌分析的核心。

该方法将系统的多维状态空间重构成一个简化的流形空间,并进一步将这个流形空间划分成若干个相空间。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将复杂的系统状态转化为易于分析的几何结构,从而分析系统的演变特征以及混沌行为。

3. 混沌分析的实际应用混沌分析的实际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通信、控制、金融、生态、化学以及物理等领域。

在通信领域,混沌分析可以用于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

由于混沌系统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靠。

在控制领域,混沌分析可以用于实现高效的控制系统。

通过对一些复杂的控制系统进行混沌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效率,进而优化生产效益。

在金融领域,混沌分析可以用于预测股市变化。

通过混沌分析,可以揭示出股市变化的本质规律,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在生态领域,混沌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气候、生态系统的变化机理。

通过混沌分析,可以揭示出这些生态系统背后的混沌规律,从而采取更加合理的保护措施。

在化学领域,混沌分析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

通过混沌分析,可以揭示出化学反应背后的混沌规律,有助于优化化学反应过程。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特征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特征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特征在自然界和人工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非线性振动系统,比如简单摆、双逆摆、电路振荡器等。

这些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动力学特征,可能会出现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是指系统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出现非周期性、随机性的运动状态。

本文将从混沌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特征以及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混沌现象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表现及其特性。

I. 混沌现象的定义与起源混沌现象是指一种非周期性、高度随机化的动态现象,由于其高度随机化和复杂性,因而难以用常规的预测方法来描述其运动规律。

混沌现象早在19世纪末期即被研究学者发现,但直到20世纪才被正式命名为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动力学方程。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当重要参数经过一定范围的变化时,它的解会由周期性运动变成不规则的混沌运动。

这种变化是由小扰动逐渐放大而引起的,其过程是非线性的。

II. 混沌现象的特征混沌现象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运动特征,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特征:a. 看似随机的运动状态:混沌运动的运动状态看似随机,但实际上,这种运动状态是在某种随机规律的控制下进行的。

比如,一些可控的晶体管电路中的混沌运动,看似不规则,但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b. 高灵敏度依赖于初始条件:混沌运动在初态条件下,存在着高度的灵敏度。

也就是说,初始条件稍稍有所不同,系统就会出现不同的运动模式。

这种灵敏度强化了混沌现象难以预测的特征。

c. 系统的长期稳定性不确定:在混沌运动状态下,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是不确定的。

尽管系统在某一时刻表现出某种稳定状态,但它的稳定性不一定会一直保持下去。

III. 混沌现象的应用尽管混沌现象看似随机性极高,但实际上它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混沌现象,在制造高速钻床、麻花钻等工业设备中,可以实现重要参数的控制和改善;在医疗健康方面,混沌现象被运用在医学体检中,改进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信息加密方面,混沌现象被应用在密码学中,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传输。

流体动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和混沌现象研究

流体动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和混沌现象研究

流体动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和混沌现象研究流体动力学是研究流体力学中流动规律的学科,其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液体振荡与混沌问题。

流体的振动包括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其中液体的非线性振动和混沌现象的研究已成为流体动力学研究的热点。

一、非线性振动线性振动的特点是具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而非线性振动则不同,其振幅与振动频率之间无固定的数学关系,其振幅变化不是简单的正弦或余弦函数。

流体动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种类繁多,包括非稳定流动、涡结构振荡、有限振幅层次、卷曲波、碎波和崩溃等。

其中,非稳定流动是指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在个别振动频率下,系统的线性稳定性得到破坏,产生了非线性振动。

这一现象常见于较大幅值下。

以非稳定Bénard—Marangoni液体层流动为例,研究表明,当火焰(或热源)上放置一定量的粒子后,由于生热和空气对流,导致液体网络布局发生变化,最终达到非线性振动状态。

此时,由于液体曲面的变形,附在液体表面上的粒子就会在液体表面上扫过一条轨迹,而这条轨迹正好就是非线性振动的周期。

(如图1)二、混沌现象混沌现象亦称为无规则动力学,是指系统的行为表现出一个高度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和外部扰动的随机性质。

混沌的概念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被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混沌的出现往往随着系统复杂性的提高而显现。

流体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有很多,可以是内部混沌,也可以是外部混沌。

内部混沌通常发生在非线性系统中,其运动轨迹通常表现出复杂和无规则的形式。

外部混沌通常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扰动,如受到风的影响引起的海浪波动等。

以典型的Lorenz方程为例,其三个变量x, y, z之间复杂的运动轨迹被称为蝴蝶形态(如图2),在形态上类似于蝴蝶展开的部分,因此被称为“蝴蝶效应”。

由于这种随机性质和高度敏感的依赖关系,混沌系统常常被认为是不可预测的。

三、研究意义流体动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和混沌现象研究,对深入了解流体动力学的运动规律和流动传输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阐明流体力学中的诸多复杂过程,改进各种流体力学控制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

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

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非线性现象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它具有分岔和混沌等复杂行为,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振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定义、特征、分岔与混沌运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定义及特征1. 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概念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是指在振动系统中,发生能量转换、物体变形等过程中,受到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导致振动呈现非线性特性的一类系统。

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振动物体会产生各种非线性现象,比如分岔和混沌现象。

2. 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特征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非线性现象的普遍性:非线性现象在机械振动系统中普遍存在,其程度会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2)振动的频率可变性: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振动频率会随着激励振幅和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表现出频率响应的非线性特性。

(3)非周期性: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不仅会产生周期性的振动,还会产生非周期性的振动。

这种非周期性的振动通常表现为混沌现象。

二、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分岔现象1. 分岔的概念分岔是指在非线性系统参数变化过程中,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发生突变的现象。

分岔可以使系统从一个稳定状态变为另一个稳定状态,也可以导致系统的振动变得无限混乱。

2. 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分岔类型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分岔类型有很多,其中较常见的有:(1)鞍点分岔:当系统参数处于临界值附近时,系统从一个平衡态突然发生转变,并变为另一个稳定的平衡态。

(2)超临界哈希特分岔:当系统参数变化时,系统从一个平衡态跳动到两个不同的稳定平衡态,然后再跳变为另一个平衡态。

(3)和谐振荡分岔:当振动系统的参数达到某个临界值时,系统会由无穷大周期振幅跳变为有限的周期振幅,并出现周期倍增的现象。

(4)分叉分岔:当系统参数改变时,系统由振动状态向另一种振动状态转变,通常伴随着频率的突变。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1. 引言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往往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并且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行为。

线性动力学已经无法很好地描述这些系统的行为,因此非线性动力学应运而生。

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如何描述和预测这些复杂系统的行为,其中混沌现象是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2. 非线性动力学基础非线性动力学是一门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学科,它将微分方程和离散映射等数学工具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相较于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包含更加复杂和丰富的现象,如周期运动、共振、混沌等。

常见的非线性现象包括倍增现象、吸引子、分岔现象等。

3. 混沌现象及其特征混沌是一种似乎随机但实际上具有确定性规律的运动形式。

混沌系统表现出对初值极其敏感的特征,即所谓“蝴蝶效应”。

混沌系统的特征包括: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灵敏依赖于初值、分形结构等。

混沌现象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加密、随机数生成、优化算法等领域。

4. 混沌理论的发展历程混沌理论产生于1970年代,起初是由洛伦兹(Lorenz)提出的天气系统中的混沌解。

随后,人们开始关注混沌现象在不同领域中的普遍存在,并逐渐建立起混沌理论框架。

混沌理论在探索系统内部复杂行为规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5. 混沌系统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混沌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研究混沌现象的首要任务之一。

常见的混沌系统包括Logistic映射、Henon映射、Lorenz系统等。

分岔图、极大Lyapunov指数、Poincare截面等方法被广泛用于对混沌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

6. 混沌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混沌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通信加密领域,利用混沌信号进行信息加密传输;在金融市场中,利用混沌理论预测股市走势;在生物医学领域,通过模拟生物体内复杂系统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7. 结语总而言之,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解释和描述复杂系统行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问题出现在许多学科之中,传统的线性化方法已不能满足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要求,非线性动力学也就由此产生。

非线性动力学联系到许多学科,如力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等。

非线性动力学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叉、混沌和孤立子。

事实上,这不是三个孤立的方面。

混沌是一种分叉过程,孤立子有时也可以和同宿轨或异宿轨相联系,同宿轨和异宿轨是分叉研究中的两种主要对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非线性动力学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

如分叉、混沌、孤立子和符号动力学等。

然而,不同的分支之间又不是完全孤立的。

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解析解是很难求出的。

因此,直接分析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解的行为(尤其是长时期行为)成为研究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一种必然手段。

混沌理论是谁提出的?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美国数学家约克与他的研究生李天岩在1975年的论文“周期3则乱七八糟(Chaos)”中首先引入了“混沌”这个名称。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在2O世纪 6O年代初研究天气预报中大气流动问题时,揭示出混沌现象具有不可预言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这两个基本特点,同时他还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混沌,仍然有某种条理性。

1971年法国科学家罗尔和托根斯从数学观点提出纳维-斯托克司方程出现湍流解的机制,揭示了准周期进入湍流的道路,首次揭示了相空间中存在奇异吸引子,这是现代科学最有力的发现之一。

1976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在对季节性繁殖的昆虫的年虫口的模拟研究中首次揭示了通过倍周期分岔达到混沌这一途径。

1978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根鲍姆重新对梅的虫口模型进行计算机数值实验时,发现了称之为费根鲍姆常数的两个常数。

这就引起了数学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曼德尔布罗特用分形几何来描述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使奇异吸引子具有分数维,推进了混沌理论的研究。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是现代科学中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引人入胜的领域。

它们的研究不仅深刻影响着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在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以及相关应用,带领读者一窥这一神秘而迷人的学科世界。

### 一、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效应。

与线性系统不同,非线性系统的行为往往更加复杂多样,难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系统的演化往往呈现出奇妙的规律性和混沌现象,这也是该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常用的数学工具包括微分方程、离散映射、分岔理论等。

通过这些工具,研究人员可以揭示系统中的稳定性、周期性、混沌性等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规律。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自然界中复杂系统的内在机制,还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 二、混沌理论的发展历程混沌理论作为非线性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当时,美国数学家洛伦兹在研究大气对流运动时偶然发现了“洛伦兹吸引子”,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混沌理论的开端。

洛伦兹吸引子展现了一个简单非线性系统可能呈现出的复杂行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

随后,混沌理论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1980年代初,混沌理论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并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混沌理论的兴起不仅推动了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也为人类认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三、混沌现象的特征与描述混沌现象是非线性系统中一种典型的动力学行为,其特征主要包括确定性、非周期性和灵敏依赖初值。

确定性指的是混沌系统的演化是可预测的,即系统的未来状态可以通过当前状态唯一确定。

非周期性则表明混沌系统的演化不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轨迹。

数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

数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

数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数学是一门探索规律和关系的学科,其中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非线性系统中的动态行为及其特性。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以及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中系统行为的学科,与线性动力学相对应。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系统的演化过程不再服从线性关系,而是通过非线性关系来描述。

非线性动力学主要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差分方程以及非线性映射等数学模型。

混沌现象是一种在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非周期性且高度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行为。

混沌现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此引发了对混沌理论的热烈研究。

混沌系统表现出的复杂性和确定性的矛盾性,使得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混沌系统的特点与产生机理混沌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非周期性:混沌系统在长时间演化中不会重复出现相同的状态,相比于周期性系统,更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2. 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混沌系统中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会导致长期的演化差异,这被称为“蝴蝶效应”,即小的初始误差会随时间放大并产生巨大的差异。

3. 延迟的混沌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混沌现象并不会立即出现,而是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才出现。

混沌系统产生的机理主要包括非线性项的存在、系统的复杂性和混沌吸引子的形成等。

在非线性系统中,其演化过程受到非线性项的影响,导致系统行为的不可预测性。

系统的复杂性也是混沌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复杂的动力学关系使得系统行为难以精确描述。

最后,混沌吸引子是混沌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吸引子,它可以对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以及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方面,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促使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如气象学中的天气预报、物理学中的气体动力学以及生物学中的生物节律等。

复杂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

复杂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

复杂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复杂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引言振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其研究对于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复杂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系统的行为特征以及背后的物理规律。

本文将介绍复杂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分岔理论1.1 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在研究振动系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概念。

一个系统是稳定的,当其受到微小的扰动时,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反之,如果系统受到微小的扰动后会发展出新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不稳定。

1.2 分岔现象分岔现象是指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系统行为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

当参数从某个特定值变化时,系统可能从一个稳定的状态变为两个或多个稳定状态之一,这种情况下被称为分岔。

分岔现象揭示了系统在参数变化过程中产生复杂行为的本质。

1.3 分岔图分岔图是研究分岔现象的重要工具。

在分岔图中,我们将系统参数作为横轴,系统状态(如振动振幅或周期)作为纵轴。

通过绘制分岔图,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行为的转变和分支。

根据分岔图的形态,我们可以判断系统的性质和分岔的类型。

二、混沌理论2.1 混沌现象混沌现象是指在复杂非线性系统中出现的无规则、不可预测的行为。

简单的说,混沌是一种没有规律可循的振动状态。

混沌现象的特点是高度敏感依赖初值,微小的变化可能引起系统行为的巨大差异。

2.2 混沌吸引子混沌吸引子是描述混沌系统行为的数学概念。

它是一种奇怪吸引子,具有分维度较高、分形结构的特征。

混沌吸引子能够揭示混沌系统中的结构和演化规律。

2.3 混沌控制混沌控制是利用混沌现象的特性,通过对系统参数的调节或输入信号的设计,实现对混沌系统行为的控制。

混沌控制的研究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通信、密钥加密、天气预报等领域。

三、分岔与混沌的关联与应用3.1 分岔与混沌的关联分岔和混沌是紧密相关的概念。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行为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它们的发展源于对线性系统理论的不足,能够更好地描述和解释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基础动力学系统动力学系统是指随时间演化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系统。

它可以用一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演化规律。

传统的线性动力学系统假设系统的行为是可预测和稳定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系统都表现出复杂、不可预测的行为。

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研究非线性系统,即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关系或非线性项的动力学系统。

与线性系统不同,非线性系统的行为更加复杂,可能出现周期运动、混沌现象等。

非线性动力学通过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周期解、混沌现象等来揭示系统内在的规律和行为。

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非线性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混沌现象及其产生的机制。

混沌现象指的是一个看似随机、无序的运动,但实际上具有确定性的演化规律。

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微小的扰动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演化轨迹。

混沌理论通过分析系统的吸引子、分岔图、Lyapunov指数等来描述和解释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发展历程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1887年,皮埃尔·路易·库齐奥(Pierre Louis Marie Henri Couette)发现了流体在两个旋转圆柱之间出现的不稳定现象,这被认为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起点之一。

1963年,爱德华·洛伦兹(Edward Lorenz)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方程,揭示了天气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混沌现象。

1975年,本杰明·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提出了分形几何的概念,为混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1980年代,混沌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许多重要的混沌系统被发现和研究,如洛伦兹吸引子、Rössler系统等。

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实验讲解

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实验讲解
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Lorenz在分析天气预模型时,首先发现空气动力学中混沌现象,该现象只能用非线性动力学来解释。从此人们对事物运动认识不再只局限于线性范围。非线性动力学及分岔与混沌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课题,人们对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混沌现象涉及的领域极广,如:物理学,电子学,经济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本实验通过对非线性电路混沌现象的观察,从而了解和理解非线性混沌现象的本质。
图3非线性电路原理图图4非线性负阻器件R的伏安曲线图3电路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
11211( dVc C G Vc Vc gVc dt
=--
2212( L dVc C G Vc Vc i dt
=-+ 2Vc dt
di L L -=式中,导纳12V V G R R =+, 1C V和2C V分别表示加在1C和2C上的电压, L i表示流过电感器L的电流, g表示非线性电阻R的导纳。
1(x kx x -→
其中k是0和4之间的常数。迭代这映射,我们得离散动力学系统
1(1n n n x kx x -=+ , 0=n , 1, 2„
我们发现:①当k小于3时,无论初值是多少经过多次迭代,总能趋于一个稳定的不动点; ②当k大于3时,随着k的增大出现分岔,迭代结果在两个不同数值之间交替出现,称之为周期2循环; k继续增大会出现4, 8, 16, 32„周期倍化级联; ③很快k在58. 3左右就结束了周期倍增,迭代结果出现混沌,从而无周期可言。④在混沌状态下迭代结果对初值高度敏感,细微的初值差异会导致结果巨大区别,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⑤迭代结果不会超出0~1的范围称为奇怪吸引子。
图5图6
图7实际非线性混沌电路图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在生物学领域中,混沌和非线性动力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能够描述生物系统中的许多复杂现象,包括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以及神经元的活动等。

本文将对混沌和非线性动力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混沌混沌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理论,它可以描述某些系统的运动状态。

混沌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分析生物系统的动态行为。

在混沌理论中,混沌指的是一种看似无序的、随机性极强的运动形式。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系统都表现出混沌运动的特征。

例如,人的心跳可以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运动,而生物体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则经常出现不规则波动。

混沌并不是指系统的无序运动。

相反,它指的是一种高度非线性的运动形式。

这意味着系统的运动过程不能用简单的线性方程来描述,而是需要使用更为复杂的非线性方程。

二、生物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是混沌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指的是一种描述非线性系统运动状态的理论方法。

非线性系统是指那些无法用简单的线性方程进行描述的系统。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系统都表现出非线性运动的特征。

例如,神经元在传递信息时,其脉冲往往是非常复杂的。

这些非线性运动往往是由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相互作用形成的。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化系统进化系统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可以用来描述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例如,基因漂变和自然选择过程中的复杂性可以通过非线性方程组来描述。

(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组成的复杂网络。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常常导致生态系统的一些不寻常的现象,如种群波动和随机交互。

(3)神经元网络神经元网络是生物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元网络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神经元网络中的混沌和非线性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因此,混沌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在神经元网络的研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线性振动系统及混沌的基本概念
概述:混沌的发现 ●非线性系统的运动现象 ●蝴蝶效应 1961年冬的一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家爱德 华·洛仑兹在计算机上模拟天气情况,他的真空管计 算机速度约每秒做6次乘法。 经简化后的洛仑兹气象模型为
( y x) x (r z ) x y y z xy bz
1
为省时间,洛仑兹将上次记录的中间数据作为初值输 入重新计算,指望重复出现上次计算的后半段结果, 然后再接下去往前算。然而经过一段重复后,计算机 却偏离了上次的结果。 他第二次输入时去掉了小数点后面三位:
0.506127 0.506
混沌的初值敏感性
2
●蝴蝶效应
洛仑兹吸引子(奇怪吸引子)
3
非线性振动系统及混沌的基本概念 一、任意摆角情况下单摆的运动
x
(a)
t
v v
x
(c)
(d)
v
x
(b)
x
●混沌吸引子体现出混沌运动的内存规律性。
20
初值悬殊的 三个吸引子
x
t
v v v
结论 ◐混沌行为具有 极为敏感的初值 依赖性;
x
x
x
◐然而混沌的全局特征——混沌吸引子却具有不依 赖于初值的、确定的规则。 ●貌似随机的混沌运动,其长期的演化行为遵从确 定的规律---混沌运动的内在规律性。 ◐这是混沌运动区别于真实随机运动的重要标志。
2

O

◐简谐振动是周期运动,每隔一定的时间运动又复原, ) 所以相轨线 ( 为一闭合曲线。
9
3. 自治系统与非自治系统
●不显含时间 t 的动力学方程称为自治系统,而显含 时间 t 的动力学方程称为非自治系统。
◐由线性单摆 方程可得
(角谐振动)
不显含 t ,在二维相 2 空间中为自治系统。
讨论 运动的演变 1. 线性近似下的单摆运动
15
2
令 =0,退化为线性方程
三种情况: a. f= = = 0;b. f = =0;c. =0,相 应得出简谐振动、阻尼和受迫振动方程。 ◐简谐振动的相轨线:闭合圈---周期环---。
◐阻尼振动的相轨线:从外向内收缩的螺旋线,最 终停止于中点---不动点吸引子--- 。 ◐受迫振动:经过暂 态之后趋于一稳定的 闭合圈---周期吸引子 或极限环。
(a)
v
v
v
x x
(d)
19
x
(b) (c)
混沌的内在规律性----混沌吸引子 图(a)中两条曲线的运动完全各异,但它们的彭加勒 截面图 [(c) 和 (d)] 却又是完全相同的。把混沌的相轨 线在彭加勒截面上的这种点集称为混沌吸引子。
◎混沌吸引子是非 线性耗散系统混沌 的特征,表明耗散 系统演化的归宿。 ◐代表混沌行为的 全局特征。
周期三窗口
24

1
框内部分放大得下页图
25
2
框内再放大得下页图
26
3
27
2
1 3 混沌内部的自相似结构
28
b. 自相似结构
看似混乱的混沌体系中,包含着丰富有序的内部结 构。 ◐任何局部的小区域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具有与 整体完全相似的规律。 ●在混沌内部所包含的这种在不同尺度上的相似结 构称为自相似性。 ◎从拓扑空间上来讲,自相似结构的维数往往不是 整数维,而是分数维的,也就是具有分形的性质。
从周期运动到倍周期分岔 ◎当 f = 0.8,系统的运动仍是 一个简单的周期运动。
17
◎当 f =0.89,其结果为一个二倍周期的运动,即出 现了倍周期分岔。
说明:图中看上去的每一条曲 线实际上是完全重合的两条曲 线,它们的初始值略有差异: a. x0=1,0=0; b. x0=1.001,0=0.001. 结论: ●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对周期性运动不产生影响, 或者说周期运动对初值不敏感。 混沌运动 继续增大 f,当 =1.3,随机性运动取代了周期性运动, 表明系统已进入混沌状态。 18
g F sin cos t m l ml
10
◐由受阻力 和周期策动 力作用的非 线性单摆方 程可得
显含 t ,在二维相空间中为非自治系统。
引入新变量 = t ,可将方程化为三维相空间中的 自治系统:
g F sin cos m l ml


相轨线






相轨线
12
2n
2
三维相空间
2(n 1)
2n
环形相空间
●相轨线在彭加勒截面上的交点的集合就称为 彭加勒截面图。 ◐通过分析相轨线在彭加勒截面上的交点的分布 规律,就可了解到在长时间周期性的演变过程 中系统的运动规律。


相轨线
= 2.5029078750958928
例如,图中
an lim = n a n 1
注意:当不满足 n ,则比值只是近似的。
注意:常数 并不只限于单摆公式,而是对所有同 一类的变换,所得的 值都精确地相同。 ● 的数值只与系统的某种非线性性质有关,而与 各个系统的其他具体细节无关。 ●反映出混沌演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适性. ●是混沌内在规律性的另一个侧面反映。
30
费根鲍姆常数
标度因子 在倍周期分岔序列图中,同次周期分岔中上下的各 对周期点之间的距离之比,以及第相邻两次周期分 岔中的各对周期点之间的距离之比又趋于另一个常 数 ,称为标度因子或普适常数:
混沌带的合并 --从逆着混沌演化的方向,可找到混沌 带合并的规律:
2n 16 8 4 2 1 0
29
c. 普适性 若将第n倍周期分岔(或混沌带合并)时对应的参 数记为n,则相继两次分岔(或合并)的间隔之 比趋于同一个常数:
n n1 lim 4.66920160910299067 n n 1 n
6
类似地,当令0=0, 2 4 g ,则解为 0
0 cos

2
l
最高点( = ),非稳平衡,运动非唯一性。 ◐ 对于一般单摆的运动方程(受周期性驱动力作 用的阻尼单摆) :
d d ml 2 l mg sin F cos t dt dt
2
●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解更为复杂。 结论:对于一个非线性系统,在确定的初始条件 下,其解可能具有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m
4
若 为任意值, (sin ) 而 sin(1 2 ) sin 1 sin 2
A
故自由单摆为非线性振动系统:
O

d ,以及 t 0, 0 , 0 , dt
d g sin 2 dt l
2

N
l
m
则上式变为
2g 2 2 2cos 1 cos 0 0 l 2
注意:图 (a) 中的两条运动曲线的初值分别为 x0=1 , 0= 0和 x0=1.00001,0=0.00001。误差仅在小数点 后面第五位上,而给运动带来的差别正可谓“差之 毫厘,失之千里”。
●处于混沌状态时,系统的行为对于初值十分敏感, 称这一特性为混沌的初值敏感性。 x ---蝴蝶效应--运动的随机性 t ●相图(b)反映出混 沌运动的随机性。 即相轨道(运动状态) 完全不可预测。






相轨线
2n
2
三维相空间
2(n 1)
2n
环形相空间
13
讨论:
●单周期振动,每隔2运动状态复原, 即相轨线每次都从同一点穿过彭加勒截 面,◐在彭加勒截面图上只有一个不动 点; ●倍周期的运动,彭加勒截面图上有 两个不动点; …。 ●运动无周期性,则彭加勒截面图上有无穷多个点。
8
三、混沌的基本概念
1. 混沌定义(物理学上):在确定性系统中所表现出 来的内在随机行为。是一个决定论的系统中所存在的 运动的不可预测性。 2. 相图 ●描述系统运动的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图。 例:自由单摆(简谐振动)
d 2 0 2 dt Asin t A cos t ,
7
二、确定性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
●在一个确定性的系统中,由于其本身的非线性 性质所产生的运动随机性称为确定性系统的内在 随机性。 例如,上述非线性单摆的运动。 ◐支配整个系统运动的因素是严格确定的(具有确 定的运动方程),系统完全不存在随机力的作用。 ◐然而经过时间的演化,在这种确定性系统中出现 了随机行为,产生出完全不可预测的、极为复杂的 结果来,最后得到一条完全随机的运动轨道。
线性系统(数学定义): 若 f ( x ) 满足 f ( x1 x2 )
f ( x1 ) f ( x2 ) 则 f ( x) 是线性的; 若 g ( x) 为非线性,则 A g ( x1 x2 ) g ( x1 ) g ( x2 )
◐自由单摆的运动方程:
O d 2 g 当 很小, sin l 2 dt l 2 N d g 线性近似: (sin ) 2 dt l 按级数展开,取第一项而得.
16
d 2x dx x f cos t 2 dt dt
2. 非线性近似下的单摆运动 混沌
d 2x dx 3 x x f cos t 2 dt dt
◐方程代表复杂的非线性振动系统。 为简化问题,在四个参数中只改变 f 的值。
数值模拟发现,随着 f 的逐渐增大,该振动系统产 生了由简单的周期运动到出现倍周期分岔,再进 入混沌的演化过程。
14
四、单摆与混沌
d 2x dx 单摆方程 ml l mg sin x F cos t 2 dt dt 1 按泰勒级数 sin x x x 3 取前两项近似,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