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安全技术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54efce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d.png)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1. 引言蒽醌法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双氧水的方法。
在进行这一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2. 安全指标一:物料选择与储存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中,正确的物料选择与储存是确保安全的首要步骤。
2.1 物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料对于生产双氧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物料选择的注意事项: - 选择高纯度的蒽醌作为催化剂,以确保反应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 选择优质的氢氧化钠作为中和剂,以确保反应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 选择纯净的水作为反应介质,以避免杂质对反应的干扰。
2.2 物料储存正确的物料储存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物料储存的注意事项: - 将蒽醌、氢氧化钠和水分别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 将容器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 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完整性,确保无泄漏和损坏。
3. 安全指标二:反应条件与控制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合理的反应条件与严格的控制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因素。
3.1 反应条件正确的反应条件有助于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以下是一些反应条件的注意事项: - 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 确保反应容器的密封性,避免反应过程中的泄漏。
- 控制反应时间,避免过长的反应时间导致产物不稳定。
3.2 反应控制严格的反应控制有助于确保反应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以下是一些反应控制的注意事项: - 设置合适的搅拌速度,确保反应均匀进行。
- 定期检查反应容器的压力,确保不超过安全范围。
- 使用适当的控制系统监测反应过程,及时调整参数以保持反应的稳定性。
4. 安全指标三: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正确的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
4.1 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废物有助于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以下是一些废物处理的注意事项:- 将废物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类型的废物不混合。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事故预防方法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事故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7d4c2d52d380eb62946d53.png)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事故预防方法近几年来,我国双氧水行业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2003年全国非典疫情以后,产能较以前翻了1番,目前国内总产能已达到300万t/a。
随着生产厂家数量的增加和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下面就蒽酮法积氧水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及事故预防方法分析总结如下。
一、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原理以2-乙基蒽醌为载体,以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混合溶剂,配制成一定组成的溶液(称为工作液)。
工作液在氢化塔内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相应的氢蒽醌溶液即氢化液,氢化液中的氢蒽醌与空气中的氧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氢化液变成氧化液,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产双氧水。
氧化液中的双氧水经纯水逆流萃取,得到浓度为27.5%或35%的产品,再经净化处理后,送往包装工序。
经纯水萃取后的工作液经分离除水和后处理工序的碳酸钾、活性氧化铝经净化后,再回到氢化塔循环使用。
二、双氧水的化学特性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遇更强的氧化剂时则呈还原性,它的化学性质活泼.可参与分解、加成、取代、还原等反应。
可氧化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无机化合物.纯净的双氧水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但与重金属、灰尘、碱性物质接触受热时可加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分解速度与温度、pH值、杂质含量等密切相关,其分解速度随着三者的上升而加快。
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根据生产方法与物料特性,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该工艺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危险。
1.本方法生产双氧水所使用的重芳烃、磷酸三辛酯、2乙基蒽醌、氢气等都是可燃性物质。
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双氧水与可燃性物质放在一起的,尽管生产操作是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客观的不安全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到的可燃、易爆的物质品种多、数量大。
2.工作液中的2-乙基蒽醌在氢化工序进行加氢氢化时要求在弱碱性的条件下进行,而在氧化和萃取工序由于双氧水的存在,必须保证这两个工序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cde6de119e8b8f67c1cb966.png)
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1.1蒽醌法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世纪初,人们发明以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
其工艺为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0.30MPa、温度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H2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到H2O2水溶液成品,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质量分数分别为27.5%、35.0%和50.0%三种规格的产品。
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法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工艺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近期新建装置及老厂的工艺改造几乎都采用蒽醌法,多采用钯催化固定床,镍钯混合床。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氢化流化床的文献报道,只有上海阿托菲纳双氧水公司和福建第一化工厂引进国外技术采用钯催化氢化流化床的专利工艺。
双氧水用途及概况1.1.1.1物理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无色、无味透明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烧灼作用。
皮肤受其侵蚀可引起皮炎、起泡或针刺般疼痛,重者长期不痊愈。
它能强烈刺激眼睛,危害眼粘膜,长期接触,可使毛发变黄。
双氧水蒸汽可引起眼睛流泪,刺激眼、鼻、喉的粘膜。
双氧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不应高于0.03mg/L1.1.2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比如高锰酸钾、氯气等,则呈还原性质。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安全分析与防控措施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安全分析与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fffe3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8.png)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安全分析与防控措施摘要:双氧水的用量一直都是比较大的,在化工生产方面对于双氧水的生产工艺需要不断的创新。
蒽醌法在双氧水的生产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安全分析、安全防控方面不能放松,任何化工产物、化工生产流程都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在安全防控的体系上要不断的创新,确保双氧水的生产、安全得到共同的提升。
关键词:蒽醌法;双氧水工艺;安全防控现阶段的双氧水在化工生产中是重要的产物,对于医疗应用、化工应用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蒽醌法在双氧水生产方面的确具有不错的效果,但是该项方法的应用难度并不低,而且在很多危险因素的控制、处理方面都要给出足够的依据,确保在双氧水的生产、加工体系上不断的创新,在蒽醌法的改良技术上不断的加强。
一、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原理目前,蒽醌法在双氧水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将2--乙基蒽醌作为工作的载体,利用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作为生产的溶剂,将这些原料配比成工作液。
工作液会与氢气一同进入到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当中,2--乙基蒽醌的应用过程中会在一定的温度下、压力下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由此生成相对应的氢蒽醌溶液,也就是氢化液。
氢化液当中的氢蒽醌物质会与空气当中的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此时,氢蒽醌主要是恢复成原有的蒽醌,同时会产生过氧化氢,氢化液的反应经过氧化反应的作用以后,溶液转变成氧化液。
利用过氧化氢在水中、在工作液当中的不容溶解度,同时利用过氧化氢在工作液中的密度差、水中的密度差,对氧化液进行萃取以后会与纯水实现逆流接触的操作,由此来对氧化液当中的过氧化氢进行萃取,最终得到了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接下来还需要经过净化处理以后,才能加工成成品来进入到包装工序当中。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过程并不繁杂,同时在工作液方面能够循环的利用,但是化工产品对于生产人员造成的危险性是非常高的,此时在双氧水的加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多元化的安全防护手段,否则一旦出现喷溅的情况,必定会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一定要在安全防护体系上不断的优化,并且在蒽醌法的流程上更好的创新。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598e9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c.png)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1.1蒽醌法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世纪初,人们发明以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
其工艺为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0.30MPa、温度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H2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到H2O2水溶液成品,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质量分数分别为27.5%、35.0%和50.0%三种规格的产品。
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法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工艺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近期新建装置及老厂的工艺改造几乎都采用蒽醌法,多采用钯催化固定床,镍钯混合床。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氢化流化床的文献报道,只有上海阿托菲纳双氧水公司和福建第一化工厂引进国外技术采用钯催化氢化流化床的专利工艺。
双氧水用途及概况1.1.1.1物理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无色、无味透明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烧灼作用。
皮肤受其侵蚀可引起皮炎、起泡或针刺般疼痛,重者长期不痊愈。
它能强烈刺激眼睛,危害眼粘膜,长期接触,可使毛发变黄。
双氧水蒸汽可引起眼睛流泪,刺激眼、鼻、喉的粘膜。
双氧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不应高于0.03mg/L1.1.2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比如高锰酸钾、氯气等,则呈还原性质。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要点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d6a9a3fd0a79563c1e7228.png)
l双氧水本身以及生产原料的危险性
(1)双氧水双氧水的稳定性与其浓度没有直接关系,但 是当双氧水接触到重金属、碱性物质以及粗糙的容器表面, 或者受到光、热作用的影响就会迅速的分解,同时释放出大 量的热量和氧气。反应速度与温度、pH值及杂质的含量呈正 相关。当温度升高10"C,双氧水的分解速度就会快1.3N,这 种分解的过程也会促使温度的升高,这种相互促进的过程, 给生产过程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当双氧水溶液的pH值为 7时,溶液最稳定,当pH值低于7时(呈酸性),溶液不会有很 大反应,但是当溶液的pH值高于7时(呈碱性),这种稳定就会 被打破,分解的速度越来越快。当双氧水接触到含碱成分的 物质(如K:CO,、NaOH等)或重金属时就会快速的分解。 当高浓度的双氧水接触到可燃性液体、蒸汽或者气体 时,可能会出现燃烧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爆炸。在生 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作液碱度、氧化液酸度、萃余液 中双氧水含量等指标,保证双氧水及含有双氧水的物料不 与碱类物质、重金属及催化性杂质接触,另外还要杜绝工作 液、芳烃蒸气和氢气与空气(氧气)混合,以免发生着火爆炸 事故。随着双氧水浓度的不断提升,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也不 断增加。在正常压力下,气相中双氧水爆炸极限质量分数为 40%,与之相对应的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74%。当压力降低 时,爆炸的可能性降低,所以为了安全操作和贮存可以再负 压下进行操作。双氧水是一种功效很强的氧化剂,一些有机 物和无机物都可以被其氧化。 (2)重芳烃重芳烃是一种混合性的可燃液体,主要由石
管理失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使有毒化工原料的储运
工作开展变得更加规范与科学。
3结语
总之,有毒化工原料的储运工作可谓一项复杂而系统的 任务。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求有关管理和从业人员结合工作的 具体情况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对安全性的认 知程度,参考与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科学进行操作,并注意 细节的处理和防范,以避免产生严重的化工产品储运安全事 故,给企业、人员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促使化工 企业的管理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安全技术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eeb56bef121dd36a32d82d4.png)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安全技术姚冬龄(黎明化工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1) 摘 要: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是危险的化工生产过程。
介绍了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艺(包括氢化工序,氧化工序,萃取和净化工序,后处理工序,配制工序,浓缩工序,包装、贮存和运输等)以及原料(重芳烃、氢气、催化剂)和产品(过氧化氢)的危险性,剖析了易发事故的原因。
例举了中国1970年第一套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装置开车以来的部分安全事故及未遂事故,归纳总结了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过氧化氢;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 Q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90(2007)05-0047-05Safety techn i que i n hydrogen perox i de producti on by an thraqu i n one processYao Dongling(L i m 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 m ical Industry,L uoyang471001,China) Abstract:It is a danger ous che m ical p r ocess t o p r oduce hydr ogen per oxide by anthraquinone p r ocess.The danger rising up fr om the p r ocess(including hydr ogenati on secti on,oxidati on secti on,extracti on and purificati on secti on,post-treat m ent secti on,m ixing secti on,concentrati on secti on and packing,st orage and trans portati on etc.),ra w materials(heavy arene,hy2 dr ogen gas and catalyst)and p r oduct(hydr ogen per oxide)of hydr ogen per oxide p r oducti on by anthraquinone p r ocess was intr oduced.The reas ons of accident p r oneness were analyzed.It als o listed s ome safety accidents and abortive accidents oc2 curred at the first hydr ogen per oxide p lant since its starting-up using anthraquinone p r ocess in China in1970and the rea2 s ons of accidents and p recauti ons were su mmarized. Key words:hydr ogen per oxide;safety accident;p recauti ons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是危险的化工生产过程,所用的原料氢气和重芳烃是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物料;产品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分解性,它们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过不少事故,严重的着火、爆炸事故不但造成了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甚至使整套装置瘫痪。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技术浅谈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技术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c4270ab3af1ffc4ffe47acf2.png)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技术浅谈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技术浅谈摘要:本文简要总结了过氧化氢蒽醌法生产技术,重点介绍了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催化剂使用等,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蒽醌过氧化氢钯加氢过氧化氢又名双氧水,分子式H2O2,是1818年首先由Thenard 利用BaO2与酸反应发现而得[1]。
由于过氧化氢分解后产生水和氧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属于绿色化学品,使得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过氧化氢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纸浆、纸和纺织品的漂白、金属矿物处理、环保、电子、军工及航天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过氧化氢向着大规模、高技术、自动化控制方向全方位迅猛发展[2,3]。
目前,世界上过氧化氢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等。
蒽醌法最初由Riedl和Pfleiderer研制成功[4,5],并取得了一系列专利权,后经过各国公司的大量研究改进,使该法成为当前世界生产H2O2占绝对优势的方法[6]。
蒽醌法技术先进,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产品成本和能耗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缺点是生产工艺比较复杂。
一、反应机理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主要经历氢化和氧化两个阶段。
氢化阶段:将烷基蒽醌溶解于复合有机溶剂中,在一定温度及压力条件下通入氢气,烷基蒽醌加氢生成氢蒽醌(HEAQ)。
氧化阶段:将含有氢蒽醌(HEAQ)的有机混合溶剂通入氧气,氢蒽醌(HEAQ)被氧化再度生成烷基蒽醌(EAQ),同时生成过氧化氢[7]。
从上述反应历程可知,氢化阶段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气通入量等均会直接影响EAQ的加氢历程,容易导致加氢副产物增多,直接影响产品收率。
因此,加大氢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剖析对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Aksela和Reijo公开的专利中提到一种运用微波照射进行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新方法[8],这种方法使得氢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与再生。
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b057e6102de2bd9605888a.png)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本方法制取过氧化氢是以2- 乙基蒽醌( EAQ)为载体, 重芳烃(AR) 及磷酸三辛酯( TOP) 为混合溶剂, 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工作液, 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一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内, EAQ 于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与氢进行氢化反应, 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EAQ) , 所得溶液称氢化液。
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 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
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 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 俗称双氧水) 。
此水溶液经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产品。
经水萃取后的工作液( 称萃余液) , 经过后处理工序K2CO3溶液干燥脱水分解H2O2 和沉降分离碱, 再经白土床内的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碱和再生降解物后得到工作液, 然后再循环使用。
2 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2.1 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 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 工业生产的过氧化氢的正常分解速度极慢, 每年损失低于1%, 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 或受光、热作用时, 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
分解反应速度与温度、pH 值及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温度、pH 值的提高及杂质含量的增加, 分解反应速度加快。
温度每升高10 ℃, 分解速度约提高1.3 倍, 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 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过氧化氢稳定性受pH 值的影响很大, 中性溶液最稳定, 当pH 值低( 呈酸性) 时, 对稳定性影响不大, 但当pH 值高(呈碱性)时, 稳定性急剧恶化, 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当和含碱( 如K2CO3、NaOH 等) 成分的物质及重金属接触时, 则迅速分解。
虽然通常在过氧化氢产品中, 都加有稳定剂, 但当污染严重时, 对上述的分解也无济于事。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技术浅谈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技术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03f2d313a76e58fafab00312.png)
H: 0:
主反 应的 选择 性强 ,此 外 ,钯 催化 剂不 会 如 同骨架 镍催 化剂 那样 遇 空 气极 易 自燃 ,使 用安 全 [ 1 5 。 因此 目前 国 内外蒽 醌加 氢催 化 剂普遍 应 用 负载型 钯系 催化剂 。 为 了 防止 载体孔 道 中 的液体 滞 留 时间过 长而 导致 生 成的 氢蒽 醌进
钯 加 氢
关键 词 :蒽 醌 过 氧 化 氢
过 氧化 氢又 名 双 氧水 ,分 子 式 H O ,是 1 8 1 8年 首 先 由 T h e n a r d 利用 B a O 。 与 酸 反应 发现 而 得n 1 。由于 过氧 化 氢分 解 后 产生 水 和氧 气 ,
了骨 架 镍催 化 剂的使 用 n 。虽 然 镍系 催化 剂 已经 大部 分被 钯系 催化 剂 取 代 ,但 改 善镍 催化 剂 的研 究工 作 仍在 持 续进 行 。乔 明 华等 人 【 1 1 】 发
对 环 境无 二次 污染 ,属于 绿色 化 学 品 ,使 得过 氧 化氢 作 为氧 化剂 受 到 越 来越 多 的重视 。特别 是进 入 2 0 世纪 后半 叶 ,过 氧化 氢 已成 为 一种 重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控制措施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7047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a.png)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控制措施摘要:蒽醌法双氧水生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艺,用于合成双氧水。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和操作一系列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和反应条件。
因此,实施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至关重要,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控制一、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控制重要性首先,蒽醌法双氧水生产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化学品的危险性。
例如,蒽醌是一种可燃物质,与氧气接触时易发生燃烧。
双氧水本身也是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
如果这些化学品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和储存,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同时生产原料氢气也是易燃易爆的危险气体,而且氢气因为本身特质泄露着火时因为本身火焰呈淡蓝色不易被察觉而更加增添其风险,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还有辅助材料所用到的重芳烃,同样也是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同时其本身也是致癌物,所以通过实施安全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风险,保护员工和设施的安全。
其次,蒽醌法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条件需要严格控制。
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的不准确控制可能导致反应不稳定、剧烈放热和爆炸等危险情况。
通过合理设计和操作控制,确保反应条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证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此外,蒽醌法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能量释放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考虑因素。
由于化学反应的放热作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能量释放。
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和排除这些热量,可能导致反应体系的升温、压力增加,甚至引发爆炸和火灾等严重事故。
通过设计和采用适当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如安全阀、爆炸隔离装置等,可以有效控制能量释放,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控制措施1.工艺过程控制措施首先,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是确保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的基础。
这包括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
通过精确控制这些条件,可以避免反应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和危险事件。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项安全准则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项安全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025e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a.png)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项安全准则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广泛用于医疗、消毒、美容、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蒽醌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双氧水制备方法。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以下是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项安全准则:一、化学品储存与处理的安全准则:1. 蒽醌的储存:蒽醌是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
在储存蒽醌时,应选择通风良好、防火防爆设施完备的专门仓库,确保蒽醌处于干燥、冷却的环境中,并与其他易燃物质分开存放。
2. 反应温度的控制:蒽醌法是通过蒽醌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双氧水的。
在反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以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副反应或产生危险物质。
通常情况下,反应温度应保持在80℃以下,并通过合理的冷却系统进行温度控制。
3. 废液处理的安全与环保:蒽醌法生产双氧水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液,其中含有未反应的蒽醌和氢氧化钠等物质。
废液处理时,应使用专门的废液处理设备,确保废液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分离和去除,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设备操作与维护的安全准则:1. 设备的运行与检修:蒽醌法生产双氧水需要涉及到反应釜、冷却系统、过滤设备等设备。
在操作这些设备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经过专业培训。
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2. 设备的安全防护:为了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设备应配备完善的安全控制装置和应急设备,如温度、压力、液位等监测装置,紧急停车按钮和泄漏报警装置等。
在设备操作期间,操作人员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三、生产人员的作业准则:1.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蒽醌法生产双氧水需要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生产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的仪器设备。
2. 严格的操作规范:生产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https://img.taocdn.com/s3/m/133e2607b52acfc788ebc904.png)
一、蒽醌法双氧水工艺技术简介定义: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即利用醌类物质可以被氢化还原再重新回复成醌的性质,以烷基蒽醌衍生物为载体,在催化剂催化下被氢化,而后氧化合成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目前,世界上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5种,在全球范围内蒽醌法生产占有绝对优势。
蒽醌法又分为钯催化生产工艺和镍催化剂氢化生产工艺。
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得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组件显示出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DCS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得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内工业上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方法有悬浮釜镍催化剂工艺、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流化床工艺等,其中蒽醌法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因其投资少、产量高、操作简单以及其使用的钯催化剂具有用量少、活性高、易再生和使用安全等优点,而成为国内过氧化氢生产工艺的主流,蒽醌法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是以2-乙基蒽醌为载体,以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溶剂配制成混合液体工作液。
工作液在固定床内于一定的温度、压力和钯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进行氢化反应,氢化完成液再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的氧化液经纯水萃取、净化得到双氧水。
工作液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其中氢化工序为整个生产工艺的核心,而氢化工序运行的效果,直接取决于钯催化剂的性能。
钯催化剂作为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中的一种昂贵的关键原料,在生产应用时必须结合其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使钯催化剂安全平稳地使用,否则,会影响钯催化剂效能正常发挥,造成浪费,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中的安全性分析与防范措施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中的安全性分析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34211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e.png)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中的安全性分析与防范措施摘要:本文从双氧水的基本性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基本理论入手,重点对蒽醌法双氧水的主要危害和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对蒽醌法双氧水生产中的安全性防范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性;防范措施1 引言本文根据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危害,通过强调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安全控制要点,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措施和严格的管理,有效地控制加氢塔的氧含量、氧化塔的酸碱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进而为促进生产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2原理及过程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主要是通过氢气将醌类化合物还原,再将其氧化为醌,从而制备出不同浓度的双氧水。
采用2-乙基蒽醌(EAQ)为载体,以重芳烃(AR)、磷酸三辛酯(TOP)、2-甲基环己基醋酸(2-MTA)为工作液,在一定的压力、温度下,将工作液与氢经过钯触媒床层进行加氢,获得氢蒽醌(HEAQ)溶液。
将氢蒽醌溶液氧化为双氧水,使氢蒽醌还原为最初的蒽醌。
以纯水为原料,从工作液中提取过氧化氢,获得理想的水溶液。
氢化反应、氧化反应如图1、图2。
图1氢化反应图2氧化反应3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安全性分析3.1 原料与产品的安全性分析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时,原料氢气、双氧水、工作液等均为易燃、易爆的物质。
特别是双氧水,它的氧化反应很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危害系数很大。
双氧水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它可以与可燃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O2,从而引发火灾。
1m335℃的双氧水在分解的时候可以释放出132m3的氧,从而使其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也有利于加快反应的速度。
在20~100℃的条件下,其降解速度随10℃的升高而增大2.2。
一旦超过100℃就会发生剧烈的分解,甚至有可能发生爆炸问题。
氢气是一种闪点在-50℃以下,在4-75℃范围内的可燃气体,其具有较高的爆炸性和易燃性,其也是国家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学品。
工作液中含有大量的三甲苯,三甲苯是一种易燃的乙类液体,在遇到火源时就会爆炸。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生产工艺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9acae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3.png)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生产工艺蒽醌法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双氧水的方法,它通过蒽醌与过氧化氢反应,得到双氧水和蒽醌酮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步骤,使读者对该工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工艺流程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将蒽醌和过氧化氢作为主要原料准备好。
蒽醌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化学中间体,而过氧化氢则是氧化剂,用于促进反应发生。
2. 反应器配置:将反应器准备好,根据生产需要,调整反应器的体积和操作参数,确保反应器能够容纳所需的原料和产物,并满足反应的热力学条件。
3. 反应:将蒽醌和过氧化氢加入反应器中,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使其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以避免产生副反应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分离: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进行分离。
通常采用离心、蒸馏等方法将双氧水与蒽醌酮分离。
5. 精制:对分离得到的双氧水进行精制处理,消除杂质和残余的蒽醌酮,得到高纯度的双氧水。
6. 包装和贮存:对精制的双氧水进行包装,符合贮存和运输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关键步骤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工艺中,有几个关键步骤需要特别注意:1. 原料质量: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反应的效果和产物的质量。
蒽醌和过氧化氢的纯度和含水量需要满足一定要求,以确保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得到。
2. 反应条件控制:反应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方面。
温度过高或者反应时间过长都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3. 安全措施: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涉及到过氧化氢,这是一种有较强氧化性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产物分离和精制:对产物进行分离和精制是获得高纯度双氧水的关键步骤。
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和精制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杂质,提高双氧水的纯度。
三、工艺优势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生产成本低: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原料价格相对较低,生产工艺也相对简单,因此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8aacf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0.png)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
二、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
1.设备安全
2.操作安全
3.产品安全
三、结论
正文
一、引言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制品生产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以帮助相关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和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
二、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
1.设备安全
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设备的安全状况对生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确保设备安全,需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应选用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生产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生产事故。
2.操作安全
操作安全是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此外,还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产品安全
产品安全是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为确保产品安全,需要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料、中间体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结论
总之,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安全问题涉及设备安全、操作安全和产品安全等多个方面。
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https://img.taocdn.com/s3/m/44b39e28a76e58fafab00384.png)
一、蒽醌法双氧水工艺技术简介定义: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即利用醌类物质可以被氢化还原再重新回复成醌的性质,以烷基蒽醌衍生物为载体,在催化剂催化下被氢化,而后氧化合成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目前,世界上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5种,在全球范围内蒽醌法生产占有绝对优势。
蒽醌法又分为钯催化生产工艺和镍催化剂氢化生产工艺。
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得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组件显示出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DCS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得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内工业上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方法有悬浮釜镍催化剂工艺、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流化床工艺等,其中蒽醌法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因其投资少、产量高、操作简单以及其使用的钯催化剂具有用量少、活性高、易再生和使用安全等优点,而成为国内过氧化氢生产工艺的主流,蒽醌法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是以2-乙基蒽醌为载体,以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溶剂配制成混合液体工作液。
工作液在固定床内于一定的温度、压力和钯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进行氢化反应,氢化完成液再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的氧化液经纯水萃取、净化得到双氧水。
工作液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其中氢化工序为整个生产工艺的核心,而氢化工序运行的效果,直接取决于钯催化剂的性能。
钯催化剂作为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中的一种昂贵的关键原料,在生产应用时必须结合其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使钯催化剂安全平稳地使用,否则,会影响钯催化剂效能正常发挥,造成浪费,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要点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625bf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4.png)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要点摘要: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由于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在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文探究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析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针对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解决方案,降低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要点引言:双氧水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均有应用,在医学方面和工业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双氧水能够发生氧化反应,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双氧水在纺织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本身具有漂白作用,能够漂白纺织物。
因此,双氧水在各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双氧水的作用,可以促进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
但是双氧水本身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在制备双氧水过程中有一些危险因素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本文探析用蒽醌法制备双氧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方案。
1生产原料的危险性通过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基本流程:将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制备成混合溶剂,再与氢气进行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氢化液,氢化液被氧化后,产生双氧水。
1.1双氧水双氧水本身不稳定,在遇到重金属或者碱性物质,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和热量。
储存双氧水时,温度不能过高,在高温和公的照射下,双氧水也会发生分解作用。
若环境中的温度增加,双水的分解速度会加快,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造成一定的风险。
此外,当双氧水的PH值呈碱性时,双水会及其不稳定,加快分解速度,产生一定的风险,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若双氧水的浓度较高时,同时,所处环境存在一定的可燃性物体,可能会发生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在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双氧水制备的环境,检查周边环境是否有可燃性的物体,避免发生燃烧或爆炸。
双水本身具有氧化作用,需要杜绝双氧水与重金属和碱性物质发生接触,避免发生分解反应。
此外,双氧水浓度增加过程中,双氧水发生爆炸的几率变高,因此,在制备双氧水过程中,需要注意双氧水的浓度。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https://img.taocdn.com/s3/m/133e2607b52acfc788ebc904.png)
一、蒽醌法双氧水工艺技术简介定义: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即利用醌类物质可以被氢化还原再重新回复成醌的性质,以烷基蒽醌衍生物为载体,在催化剂催化下被氢化,而后氧化合成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目前,世界上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5种,在全球范围内蒽醌法生产占有绝对优势。
蒽醌法又分为钯催化生产工艺和镍催化剂氢化生产工艺。
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得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组件显示出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DCS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得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内工业上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方法有悬浮釜镍催化剂工艺、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流化床工艺等,其中蒽醌法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因其投资少、产量高、操作简单以及其使用的钯催化剂具有用量少、活性高、易再生和使用安全等优点,而成为国内过氧化氢生产工艺的主流,蒽醌法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是以2-乙基蒽醌为载体,以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溶剂配制成混合液体工作液。
工作液在固定床内于一定的温度、压力和钯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进行氢化反应,氢化完成液再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的氧化液经纯水萃取、净化得到双氧水。
工作液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其中氢化工序为整个生产工艺的核心,而氢化工序运行的效果,直接取决于钯催化剂的性能。
钯催化剂作为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中的一种昂贵的关键原料,在生产应用时必须结合其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使钯催化剂安全平稳地使用,否则,会影响钯催化剂效能正常发挥,造成浪费,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安全技术姚冬龄(黎明化工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1)摘要: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是危险的化工生产过程。
介绍了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艺(包括氢化工序,氧化工序,萃取和净化工序,后处理工序,配制工序,浓缩工序,包装、贮存和运输等)以及原料(重芳烃、氢气、催化剂)和产品(过氧化氢)的危险性,剖析了易发事故的原因。
例举了中国1970年第一套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装置开车以来的部分安全事故及未遂事故,归纳总结了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过氧化氢;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TQ1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90(2007)05-0047-05Safe t y techni q ue in hydrogen perox i d e production by ant hraqui n one processY ao Dongling(L i m i ng R esearch Institute of Che m ical Industry,Luoyang471001,Chi na)Abstrac t:It is a dange rous che m i ca l pro cess to produce hydrogen perox i de by anthraqu i none process.T he dang er r i s i ng up from the process(i nc l ud i ng hydrogena ti on secti on,ox i dation secti on,extraction and pur ifi cation secti on,po st-treat m ent secti on,m i x i ng sec tion,concen trati on section and pack i ng,storage and transpo rtati on etc.),raw m ater i a ls(heavy a rene,hy-drogen gas and cata l y st)and product(hydrog en perox i de)o f hydrogen perox ide producti on by anthraqu i none process w as introduced.The reasons o f accident proneness w ere ana l y zed.It a lso listed som e sa f e ty accidents and abo rtive accidents oc-curred at the first hydrog en perox i de plant si nce its sta rti ng-up usi ng anthraqu i none process in Ch i na in1970and the rea-sons o f acc i dents and precautions w ere su mm ar ized.K ey word s:hydrog en pe rox i de;safety acc i den t;precauti ons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是危险的化工生产过程,所用的原料氢气和重芳烃是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物料;产品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分解性,它们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过不少事故,严重的着火、爆炸事故不但造成了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甚至使整套装置瘫痪。
笔者收集了中国从1970年第一套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装置开车以来的部分安全事故及未遂事故,归纳、总结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供同行参考。
1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过氧化氢生产是以2-乙基蒽醌(EAQ)为载体,重芳烃(AR)及磷酸三辛酯(TOP)为混合溶剂,配制成工作液,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或釜)内,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 EAQ),所得溶液称氢化液。
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成过氧化氢,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
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此水溶液经重芳烃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低浓产品。
再经过浓缩可把质量分数提高到50%以上。
2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质2.1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或受光、热作用时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度随温度、p H及杂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温度每升高10e,分解速度约增加1.3倍,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对生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pH为7的过氧化氢中性溶液最稳定,当pH低(呈酸性)时,47第39卷第5期2007年5月无机盐工业I N ORGAN I C C H E M I C ALS I N DUSTRY对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当pH高(呈碱性)时,稳定性急剧恶化,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当过氧化氢和含碱(如K2CO3,N a OH等)成分的物质及重金属接触时,则迅速分解。
虽然通常在过氧化氢产品中都加有稳定剂,但当污染严重时,对上述的分解也无济于事。
当过氧化氢与可燃性液体、蒸气或气体接触时,如果此时的过氧化氢浓度过高,可导致燃烧甚至爆炸。
因此,过氧化氢贮槽的上部空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过氧化氢上部漂浮的芳烃是可燃性液体和气体的混合,一旦过氧化氢分解或有明火,就会引起爆炸。
随着过氧化氢水溶液浓度的提高,爆炸的危险性也随着增加。
在常压下,气相中过氧化氢爆炸极限质量分数为40%,与之对应的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74%。
压力降低时,爆炸极限值提高,因此负压操作和贮存是比较安全的。
过氧化氢系一强氧化剂,可氧化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容易引起易燃物质如棉花、木屑、羊毛、纸片等燃烧。
2.2重芳烃来自石油工业铂重整装置,主要为C9或C10馏分,即三甲苯、四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另外还含有少量二甲苯、萘及胶质物。
重芳烃为可燃性液体,当周围环境达到燃烧条件(如火源、助燃剂等)时即可燃烧。
其蒸气与氧或空气混合后,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后,在明火、静电等作用下可发生爆炸、燃烧。
2.3氢气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当和空气、氧气等混合时,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74%(体积分数);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7%~94%(体积分数)。
但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温度、压力、惰性介质、容器材质及能源等都可使其改变,明火和高温均可引起爆炸。
2.4催化剂过氧化氢生产所用的催化剂主要有兰尼镍和钯两种。
前者在空气中可自燃,需经常保存在水或溶剂中,使用时切忌散落在外与空气接触,更不能漏入到后面工序中,导致过氧化氢分解。
钯催化剂本身无危险,但如漏入氧化系统或萃取系统中,或过氧化氢进入氢化塔中,也将导致过氧化氢剧烈分解。
3各生产工序安全分析3.1氢化工序当由于操作不当使空气或氧气或过氧化氢含量较高的工作液或可使催化剂中毒的杂质进入氢化塔中时,就会发生爆炸或其他事故。
例1:进入氢化工序的工作液中过氧化氢含量高,遇到催化剂后分解出氧气,并在塔中积累,与进入塔中的氢气混合,在塔顶发生爆炸。
为此,必须严格控制进塔工作液的过氧化氢含量,还要使部分氢化液循环回氢化塔,使其中氢蒽醌与可能存在的氧气发生反应,消除其积累。
例2:进入塔中的工作液带有大量的碱,使催化剂中毒,失去活性,且把碱带到氧化塔和萃取塔,使其中的过氧化氢分解爆炸。
例3:进入塔中的氢气或氮气含有氧气,引起催化剂燃烧或氢氧混合爆炸。
在氢化系统运转前,必须用氮气彻底置换系统中的空气,再用氢气置换氮气。
停止运转前,则先用氮气置换氢气,然后再停止向塔中送工作液,确保不会造成因氢气和空气的混合而发生爆炸。
氢化设备及管道要保持良好的接地,以防止产生静电。
3.2氧化工序在氧化塔中存在有机溶剂、过氧化氢和助燃的氧气,如果进入了使过氧化氢分解的杂质(碱性物质、重金属、催化剂粉末等),即可能发生因过氧化氢的剧烈分解而燃烧、爆炸。
由于氢化液本身为弱碱性,必须向氧化塔中加入磷酸,使反应介质转呈弱酸性,并保持过氧化氢稳定。
氧化过程中生成的过氧化氢,极少量地会被由于少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少量水萃取出来,形成氧化残液,其中积聚了大量的杂质和浓度很高的过氧化氢,稳定度很低(40%~50%)。
这部分残液需定时排放,如果设计或操作失误,将可能产生爆炸。
因此贮存氧化残液的容器应有安全阀,保证在其分解时泄掉压力。
最好采用常压操作,在任何操作条件下,也不会造成压力的升高。
氢化液进入氧化塔前,应有很好的过滤设备,防止催化剂粉末或其他固体杂质(如氧化铝粉末)带入。
例1:在排放氧化残液时,视镜爆裂,氧化液喷出引起爆炸并着火,处理不及时,进而使系统的工作液燃烧,车间因此停产。
例2:将氧化液放入装有碱的贮槽内,或放入铁桶内,或放入装过碱而未清洗干净的产品包装桶内,均因过氧化氢分解,发生爆炸。
例3:氧化残液贮槽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压力,未能及时泄压,压力迅速升高,致使贮槽爆炸,并使其他很多设备遭破坏,工作液大量溢出着火,造成人员伤亡和全装置停产。
3.3萃取和净化工序在两个塔中贮存大量过氧化氢,凡是能促使其分解的杂质(如碱、金属离子、催化剂粉末、氧化铝48无机盐工业第39卷第5期粉末等)进入,都将造成过氧化氢的急剧分解。
这些杂质均由工作液夹带,经过氢化、氧化和后处理工序再进入萃取塔。
该工序已成为近几年频繁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
净化塔所出的事故主要由重芳烃引起,如果重芳烃将铁锈或其他可能使过氧化氢分解的杂质带入,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芳烃经过蒸馏再加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还可提高氢化效率。
例1:循环工作液带碱,通过氢化、氧化工序进入萃取塔底部,引起过氧化氢剧烈分解,瞬间温度超过100e,系统压力升高,各放空管同时跑料,氧化液返回氧化液贮槽溢出,地面的工作液流入下水道,造成环境污染。
例2:与例1相似,萃取塔进碱后,过氧化氢的剧烈分解使压力升高,致使筛板脱落,塔体变形。
例3:与例1相似,萃取塔进碱后,过氧化氢的剧烈分解破坏了过氧化氢在塔内的浓度分布梯度,萃余液中的过氧化氢含量增加,给后处理工序造成一系列的事故。
例4:催化剂粉末带入萃取塔,过氧化氢分解,从视镜观察,发现气泡很多,因处理及时,未发生爆炸事故。
例5:往净化塔加重芳烃时带入铁锈,使净化塔中的过氧化氢分解,温度和压力升高并爆炸。
例6:与例5相似,由于净化塔的压力升高,将塔内的过氧化氢压到与它连接的碳钢贮槽内,使该槽爆炸,多人受伤,工厂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