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1)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9153fb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0.png)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是一个以手工业为主要经济形式的社会,手工业经济在整个古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个时期人们主要从事石器、陶器、纺织等手工业生产。
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逐渐扩大并形成专业化分工。
商代时期,金属冶炼、青铜器制作逐渐成为重要的手工业活动,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古代手工业经济在周朝时期达到了巅峰。
鼎盛的周朝手工业以制瓷、纺织、铸铁等为主导,工艺水平较高。
此后,随着战国时期的分裂和秦汉统一带来的经济繁荣,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唐宋时期,手工业在瓷器、丝绸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突破,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支柱。
明清时期,手工业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明代的瓷器、家具制作以及清代的丝绸、瓷器、雕塑等手工业品都享誉国内外。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到来,手工业经济逐渐面临着衰落和淘汰的命运。
二、特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工艺技术精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陶瓷、纺织还是铁器制作,都体现了中国手工匠人的精湛技艺。
这些传统的工艺技术在现代也承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文化遗产。
2. 分工细致古代手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分工制度,匠人们整个过程都非常细致。
例如,制作一件瓷器需要经过挑选材料、捏胎、施釉、烧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专业的工匠完成。
3. 创新能力强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在传承和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动了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唐宋时期,通过对染料和纺织工艺的创新,中国丝绸的质量和颜色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世界闻名的奢侈品。
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手工业的兴起为中国古代经济带来了蓬勃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积累。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3f0bed641eb91a37f1115c57.png)
可知其反映的是丝织业的发达,从材料中的
“比屋”“比户”可判定应是民营丝织业。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史料笔记《松窗梦语》记载:“杭 州……桑麻遍野,茧丝棉苎之所出,四方咸取给 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
④春秋战国:春秋时期的矿井使用石质和铜质工具,
战国时期的矿井有大量铁质工具,表明冶炼水平提 高。
(2)冶铁技术
①春秋战国时期: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是 春秋晚期 的遗物;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在许多 地区有大量出土。 同时,炼钢和 淬火 工艺已有所发展。
②汉代: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冶铁开始使用
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品为什么能在海外广受欢迎? 提示 (1)日用品和艺术品的结合。中国古代的
手工业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传
到海外,备受珍视。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物的交流,给世界人民带 去了美的情趣,传播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富 有东方民族色彩。
(2)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的方式,加
煤炭作燃料;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竖炉冶铁由 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又有畜力 鼓风,东汉南阳太守 杜诗 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 水排。 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④北宋时期:已出现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陶瓷业 (1)制陶业:原始时代的彩陶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汉武帝以后, 煮盐、铸铁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4.如何认识“工官”制度? 提示 极性。 (2)影响:这种制度使手工业技术水平比较高; 但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开支;使新的生产技术难 以推广;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1)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 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劳动者缺少积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9170bac81711cc7930b71612.png)
5、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6、元代:黄道婆 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元
黄道婆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二、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起绒锦)
生产机构不同 用途不同 管理机构不同 工艺水平不同 生产者的身份不同 价值不同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 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 执政官恺撒, 身穿丝袍出 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 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 服,成为罗马社会上层的 风尚。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 (丝国),长期以来丝绸 之路绵绵不绝。
①专门负责制造官家及皇家私用物品 2、特点: ②其经营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
③对于手工业的发展有利有弊:
3、影响:
利: 技术水平高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弊: 使新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匠户”制度
1、含义:
2、管理: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 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反映明中后期苏—州—地《区明资神本宗主实义录》萌芽的情况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 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三、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3)秦朝: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4、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04d15f57dd36a32d737581e0.png)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出现最晚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是最早的手工业)三种形态。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1.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2.“工官”和“匠户”(“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营形态产品流通方式剩余部分出售家庭手工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田庄手工业民间消费的产品部分在市场流通官营手工业武器军用品和官不在市场流通府贵族生活用品3、官营手工业——“工官”(1)含义: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的手工业,从汉武帝开始。
(2)影响:①对民间市场:无明显影响;②对朝廷财政:是一大支出;③对手工业发展:利:代表手工业技术水平弊:技术封闭,推广不够;“匠户”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2、商周时期: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 “妇功”(国有六职之一)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
3战国:纺织业取得新进展,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
4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邺锦、回纹锦著名。
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
蜀锦遐迩闻名。
5汉代: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丝织水平很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
6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品种繁多,吸引了波斯的织法、图案风格。
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
北方以来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
7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8明代:雇工和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苏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清代,丝织业兴盛起来。
9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2教学案: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高中历史2教学案: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fa02b3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b.png)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1)特点: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产品:大部分归广大农户自己消费,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2.田庄手工业(1)表现:山东滕州宏道院出土的汉画像石。
(2)特点: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仍属于自然经济活动的范畴。
二、“工官”和“匠户"1.“工官”制度(1)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2)生产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3)弊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2.“匠户"制度(1)含义: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2)演变: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
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
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
三、纺织业的发展1.丝织业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纺织技术已经萌芽.(2)商代: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
(3)汉代:汉代华美轻柔的纺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4)唐宋时期: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并且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开始兴起.宋代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
2.棉纺业的发展(1)宋代: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2)元代: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捍(搅)、弹、纺、织”之具和先进织造技术。
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3.结果:明代时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fb0d031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a.png)
一、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落实基础【强化记忆】-——(解题的必备工具)1.官营手工业含义:官营手工业是古代手工业三大经营形态之一,专门负责官府专用和皇家私用物品的制造。
夏商周时期即出现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也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其经营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是朝廷财政的大支出;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工官”工场的制作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但是技术工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
2.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含义:民营手工业即由民间私人经营,生产目的是为市场服务,产品主要是民间消费品;家庭手工业是以纺织为主,一般为农户的副业,其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买卖。
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这两种经营形态,自给自足性质的家庭手工业长期存在;民营手工业也有杰出的技艺贡献,而且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出自民营手工业。
3.古代中国的瓷器制瓷历程:早期的瓷器不过是釉陶,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唐代的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工艺。
种类:青瓷、白瓷和粉彩瓷;名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等。
4.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冶金业——青铜器:商周时代,进入繁荣时期。
铁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制瓷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工匠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f1bae8d228ea81c758f57840.png)
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 (参考360)
技术水平、经营模式、生产规模、分布情况等
①源远流长且生产技艺独特,产品精美,长期领先世界。
②春秋战国前,手工业主要由官府经营,春秋战国后, 逐渐形成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官+私+家) 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清时期手工业中的某些行业已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
(一)、金属冶炼
1、冶铜技术 2、冶铁技术 3、冶金燃料的演变
春秋 木炭 汉代 焦炭
煤
南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二)、纺织业
1、【上古】 开始养蚕缫丝 丝织工艺突飞猛进 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出现缂丝
2、【西周】
3、【汉代】 4、【唐代】
5、【宋元】 棉纺织业兴起(黄道婆推广、革新棉纺 织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使松江成 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6、【明清】 鼎盛时期:丝织中心—苏州、杭州
明清:五彩瓷,珐琅彩
明代五彩瓷器
五彩云鹤纹罐
镂空云凤纹瓶
清代珐琅彩瓷器
米色地花卉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地人物瓶
紫地折枝莲纹瓶
(四)、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和特点
形态
方面
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西周到明代前期, 春秋战国兴起; 管理 农户的副业 官府统一管理 民间自主经营 唐宋后显著发展, 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匠户集中生产 从帮工到雇工 方式 商品化程度大大 明中叶萎缩。 自己消费 加深;明代中叶 产品 官家专用 后,超过官营手 民间消费 交纳赋税 用途 皇家私用 工业,占据主导 地位。 流通 很少进入市场 不在市场流通 在市场流通 方式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43bfca393968011ca300919f.png)
②性质: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影响:明中期以后占主导地位; 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三种主要手工业经营模式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 品 流通方式 官营 政府直接经营 武器、军品和官 不在市场 大作坊 府贵族生活用品 流通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农户的 副业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 流通
供自己消费和交 剩余部分 纳赋税的产品 出售
①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②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③首创釉下彩绘
唐三彩: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 釉色,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在中国已 1300多年的历史。
中青青 国 花 传瓷瓷 统、、 瓷白彩 器 分瓷瓷 类、 :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 陆龟蒙
唐代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 宋元时期 织技术,创新纺车,推广“错色配纱、综线挈花”技术。元代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明清时期 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在江南丝织业中最早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是简 单的纺织工具.
二、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
时间 发 展
原始社会 纺织技术萌芽:开始养蚕织丝。 商周时期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商代祭祀蚕神,有负责指导 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周代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
中国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2301bbc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3.png)
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行业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纺织、陶瓷、造船、铁器制作等等。
古代手工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不仅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纺织业古代中国的纺织业是中国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早的蚕桑养蚕、缫丝纺织,到丝绸的制作,纺织业一直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支柱之一。
中国的丝绸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丝绸之一,其制作工艺独特而精湛。
古代的染色技术和纺织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中国的丝绸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二、陶瓷业中国的陶瓷业也是古代手工业中备受瞩目的一部分。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源远流长,陶瓷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古代中国的陶瓷工艺包括瓷器的制作、釉色的研制等等环节,对陶瓷的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的改进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思维。
三、造船业在古代,造船业对于海运贸易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造船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古代造船业从最早的木制船只到后来的铁质船只的制作,不断创新和改进。
中国古代的造船工艺技术远近闻名,造船业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四、铁器制作业中国古代的铁器制作业是另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领域。
古代中国铁器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并且在创新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古代中国的铁器制作工艺包括冶炼、锻造、磨削等多个环节,古代铁器在规模、质量、工艺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手工业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传播。
古代手工业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对于后世的工艺制作和技术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尽管机械化生产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取代了很多传统的手工业,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遗产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古代手工业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技艺和文化精神仍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0e24873bf111f18583d05aac.png)
展展展展展 展展品 品品品展品 品行品1789215品业46号号3号0号号 号号号11号时期 古代青铜兵成器 就
战司母戊鼎国的铁农具 秦 朝 铜 车 马 东冶 金 业冶蜂 士 弯 洲 中汉铁国【,刺兵学青冶铜技术冶铁炼钢透的再世般使者示铜雕钢银刺界厉用曾意器兽比之惊害的经斑至西 原图:南首美前叹刀说,纹1以 商 东 西 晚周 始。“北6非贺】剑过学戈晚 社世前 周 汉 汉 期”要《马是:朝者巩期会纪放史熟判“踏斧在记铁断虽冶飞繁四用地高》过是然铁燕荣羊水上三星堆青铜礼器炉中于钢铁炼”时方用力已谈柔材的炼已灌钢年发洁把动器鬼平器在羊器“脚期尊鼓到掌软制种“旅志铁有钢十出现优平物物斧。形古、中技踩、,楚作类,风握铸游马”和铁大土的美面形用神在体代四的法冶人皮囊就这是在基商直术国三代的多在冶冶炒撒量灌铁碳能局踏造国于较,图态快工商端寓龙至炒器铁类囊,叫些总础南晚不和宛战。,星表钢入使钢液分好铁铜湖宝大采像有方,代庄意相尊定飞“阳用早。放排结上水水钢期可铁出场而但产—,矿之法灌的堆作南”的用与机法显的典吉对气工排太的期一在囊劳发技排排的为燕翼。产技产器上当 是量——石接 在钢通 口 宽 8中 现 的 一 藏 物之宁方线立的浇示青雅祥的象青有囊守水的座一,动明是发贮具公术出” “虎术马7的交时没即—粉近熟。一示乡一.尊雕体结铸了铜,,造”杜利鼓炉起就人的最 古 中国 九高 长 馆7我明5酒铜司元硬(被已 中纹形兵9公 锋西有将将,钢铁,四。。、浮合,高器无型直用诗鼓风子,叫民。国于器大 代 国目 五11。厘1意度礼母誉水国被剑器时方一刀生熔世降或上31斤是羊此浮雕起一超方与展“(水风器用排实古东。领高、 青 历前 九36米为器戊图排刃古种一铁化低熟以纪旅中我方尊雕,来气的尊伦示。厘 厘水?力装大好成践代汉原、先青越王勾践宝剑最 铜 史已 年,等鼎锋罗能加的刺含铁改时)国尊造手器。呵铸中比了游国排-推置都几一经一早器米米 重 是性铜世三星堆青铜礼器重 器 博发 入热生碳。变马和象便欧、现以形法物整成造,。酒”3动。是个排验种期标国1、,器89界,。已四简,与个,水此羊礼。),,3家8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161d5bdc850ad02df8041bd.png)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知识是聪明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炎火;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进生活的荒径,就能够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②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途径:①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②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初步发展的条件: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实业家及企业:①张謇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②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③周学熙河北唐山创办的新洋灰公司④刘懋赏、冯济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晋矿务公司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原因:内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外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松侵略主要表现:①实业团体不断涌现②海外投资增加③新建厂矿多④新增资本多⑤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快⑥重工业有一定发展(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的经济侵略⑤内战的破坏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本标志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开始出现曲折和失误.开展: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错误思想指导, “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接着全国农村大办人民公社.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极大破坏.(4)“-----”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① “-----”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②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时期,受“-----”的影响,中国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形成:①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②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海南岛为经济特区.④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1992年12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022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2022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f555d25a8102d277a22f71.png)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空坐标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
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
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第19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备考指导素养目标把握一个特征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经营模式(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掌握两个阶段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2)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纺织技术和陶瓷技术的发展(3)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享誉海内外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历史价值观把握三个趋势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日趋成熟;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掌握三个行业冶金业、纺织业、制瓷业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了解三种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发展认识一种现象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知识排查教材深化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刀耕火种”:在原始山林中,用“火耕”手段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八大手工业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八大手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a4af1066daef5ef7bb0d3c54.png)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八大手工业(1)纺织业的发展概况:丝麻织业:半坡氏族时,产生了麻纺织业;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丝织技术有了进步,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业的国家。
以后经历历代尤其是汉代、唐朝、宋代和明清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丝麻织业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西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汉代丝织业的成就。
丝织业的发展,为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棉织业:汉代时棉织业产生,如新疆地区种植棉花;会嵇地区出产的葛,是当地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它列为贡品;南宋时,棉织业扩展到江南地区,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的衣料;元朝时,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江南的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兴盛起来。
认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封建国家,纺织业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发展特点大体是:北宋以前,中国纺织业以丝麻织业为主,南宋以后,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纺织业主要体现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盛起来,并且纺织业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但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它始终得不到健康成长。
(2)陶瓷业:原始社会如半坡的彩陶、大汶口的黑陶和白陶等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商周时期是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创制出白瓷,为国制瓷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隋唐时,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著名的唐三彩和青瓷中的秘色瓷在唐朝出现;北宋的制瓷业水平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出现定窑、汝窑等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行销海内外,南宋元朝时它成为全国著名的瓷都。
认识:中国陶瓷业的产生、发展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实现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同时又是对外交往中的重要物品,为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1e0d24094431b90d6c85c735.png)
清朝珐琅彩瓷
碗黄 地 珐康 琅熙 彩年 花 间 瓷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 其制造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 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 府造办处绘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 成。在上彩上,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 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胶水或清 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 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 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特点:自给自足,依附于农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评价:(积极)稳定封建经济 (消极)阻碍商品交换,新经济因素发展缓慢
家庭(田庄)手工业的基本特点 • 经营方式:和小农经济结合,属个体农业 的副业活动。 • 产品流向: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 少部分进入流通领域。 • 发展情况: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 都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 制瓷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 艰难 手工 自主经营 的产品 发展 业 的民 纺织 间手 家庭 农户的 供自己消费 工业 手工 副业 和交纳赋税 业 的产品
在市场 流通
剩余部 分出售
材料一: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 —— 《国语〃晋语》 材料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典制六材 。 —— 《礼记〃曲礼》 材料三:(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 知。 —— 《管子·小匡》 材料四: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 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五: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 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 怠工、逃亡和起义。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 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 劣势: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工匠劳动积极性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c9dbee7da98271fe910ef9e2.png)
(4)、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 (康熙、雍正) 总目录
镜头一
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
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
镜头二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镜头四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唐朝越窑青釉秘色瓷碗
唐朝邢州的白瓷碗
定窑
宋 朝 出 现 五 大 名 窑
汝窑
官窑
钧窑
哥窑
景德镇
镜头五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 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个 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 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 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
《天工开物》南方挖煤图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 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 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 精悍。 ——宋· 苏轼《石炭 (煤)》
三、夺得千峰翠色来---陶瓷业发展历程
1、制陶业
(1)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2)商代到东汉: 陶 釉陶
图
瓷 的过渡
文
(3)唐代:美术陶制品“唐三彩” 2、制瓷业: (1)东汉末期 (2)唐代: ①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②两大制体系: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③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3)、宋代名窑众多,各具风格: 定窑、钧窑、景德镇、龙 泉、耀州窑
春秋时期青铜鼎
汉朝青铜器 西周青铜鼎 夏朝青铜鼎
酒 器 食器
兵 器 西汉博山炉 盥水器
铜 镜 农 具 东汉:“马踏飞燕”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课件 (共51张PPT)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课件 (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c0d8b1f18583d048645992.png)
A
夏商 春秋 秦汉 魏晋
西周 战国
南北朝
隋唐
C
时间
两宋 元朝 明朝 中叶
上图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类型曲线图。请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图中的一种手工业类型,并予以说明。
2020/7/10
13
二、主要生产部门
(一)纺织业的发展 (二)先进的冶金技术 (三)陶瓷业的成就
2020/7/10
16
(一)纺织业
时代
表现
收。2020(/7/10摘编自王毓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明代经济卷》) 7
4. 评价:
进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步 生产规模的巨大性
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局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限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2020/7/10
经营管理严格,追求产品精美,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民工匠约达22000人以上,其中北京内府约有15000人左右。由
于工作的地址在皇城内,门禁严密,工匠出入的自由受到限制,
许多合理的权力,都被剥夺。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材料三 劳明代动的者户缺部少是积仅极次性于工部和内特府殊各监行局业。的户垄部断经性管的
官手工业主要的是盐的生产销售和金属物料的征收、稽核及验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 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2020/7/10
1
•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阶段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 劳动,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 开始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 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夏商周时期 :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
中国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dfe304280912a21614792998.png)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考点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主干梳理】一、三大手工业的发展(一)冶金业1.冶铜业:青铜时代是指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代青铜技术已臻于成熟。
2.冶铁业①产生: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和钢的技术。
②燃料:汉代开始用作燃料冶炼。
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二)纺织业1.丝织业①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
②后:丝织工艺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③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称号。
④唐代:出现技艺。
2.棉纺织业①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②元代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使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③到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三)陶瓷业1.制陶业:陶器发明是时代手工业最重要的成就。
种类有彩陶、黑陶、白陶。
2.制瓷业①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
②南北朝时期:烧制出,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③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的生产部门。
④宋代: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⑤元代:开始进入生产时期。
⑥明清时期: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制瓷工艺,瓷器与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商品。
二、经营形态的变迁(一)家庭手工业1.特点:与农业相结合,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很少进入市场。
2.影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起了一定作用,但妨碍了市场发育。
(二)官营手工业1.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统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地位。
2.特点: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从征役制到。
(三)私营手工业1.产生:时期,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工、商与士、农并称为“”。
2.发展过程: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3.经营方式变化:以来,私营手工业的商品大量进入市场;明朝中后期出现关系。
【课堂探究案】探究一: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的特点史料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
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古代中国经济导学手工业篇
![古代中国经济导学手工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017828aaea998fcc220ee2.png)
( )明清: 5 丝织业的盛鼎时期 。① 苏、 杭是著名的 丝织业 中心 , 设有官商 , 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丝织品。
品种 类 繁 多 , 以妆 花缎 最 为精 美 , 中期 以后 又从 中发 清
① 春秋晚期 : 中国已能制造钢剑 ;
② 夏朝 : 能铸造 比较讲究的青铜器 ;
③ 商周 : 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 ; ④ 春秋战国秦汉 :青铜器造型灵便轻巧 、精美华
丽。
( )考 古 工作 者 发现 距今 四五 千 年 的蚕 茧 和丝 织 1
品残件 , 明中 国是 世界 上最早 养蚕织 绸 的国家 ; 说 ( )商 代 : 织 品除平 纹 织 物外 , 出现 斜纹 提 花 2 丝 还
珐 琅彩 。
1 高超 的冶金技 术 ” .“ ( )冶铜 技术 1
( )中国瓷器的外销和制瓷技术的外传。 7 正是在中
国制瓷 工艺 的影响下 , l 从 7世纪 起 , 世界 各 国开始 生产
瓷器 。
3 异 彩纷呈 的丝织 业 ” .“
① 新石器晚期 : 出现小件青铜器 ;
大 大提高 ;
② 魏晋南北朝 : 发明了灌钢法 , 使钢 的产量和质量 ② 明中期以后为市场生产的民营丝织业 日 益兴盛。 产 ③
2 6
维普资讯
霪 g
熙 蘼 彩嵇 | i 袱 如t ” 始 矗 | 多 w
|嚣 嚣i
| 缓
展 出“ 金宝地 ” 等新 品种 。
业一 统天下 的局面 。
2 享誉 世界 的制瓷业 ” .“
( )商代 : 1 烧制 出原始 瓷器 , 为 世 界 上最 早 发 明 成 ( )东 汉 : 2 瓷器 的生产技 术达 到成熟 阶段 ; ( )唐代 : 3 形成南 青北 白两大 系统 ; ( )宋代 : 4 瓷窑遍 布全 国各地 , 并涌现 出一批 名窑 ; ( )元代 :景德镇 瓷窑 发展 为全 国 的制 瓷 中心 , 5 以 ( )明清 : 6 景德 镇 是 “ 都 ” 明宣 德 年 间 生产 的青 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
五大名窑:(地图册P8)
清代
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 ,雍正时期达到登峰 造极的水平
唐宋以来的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三维设计P9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
2、与农业紧密结合,受其生产的制约。 3、长期领先世界。 4、经营方式不断进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瓷 碗
地 珐
熙
琅年
彩间
粉
光彩
绪 年
云 龙 盘
间螭
长
瓶
康熙时期又出现了珐琅彩 的瓷器,其花纹凸起有立 体感,画面瑰丽,华美绝 伦。到雍正时期,把珐琅 彩中花、鸟、竹、石与诗、 书法融为一体,富丽中见 古雅之风, 使人爱不释 手。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
出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
瓷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介绍逼真,其精者
甚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
正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粉彩八桃天球瓶”(乾隆) 粉彩八桃天球瓶(雍正)
清朝 珐琅彩瓷
花黄 康
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宋代 元代 明代
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黄道婆 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①棉纺织业普及 ②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冶金业发展历程
行 业 时期
冶铜 新石器时代 业 商周时期
发展表现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春秋晚期
产生
战国
冶 铁
汉代
业
南北朝时期
炼钢、淬火技术
推行铁业官营
①燃料变化:木炭 煤炭(汉代开始出现)
②供风技术: 自然通风 人力 畜力 水力
(皮囊鼓风)
(水排)
灌钢法
北宋时期
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什么叫青铜器? 青铜器特指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的青 铜器物,这些器物以铜质为主,加入少量 锡和铅浇铸而成,器物颜色呈青灰而得名。
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 种经营形态并存。 6、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布局相应变化。
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
唐三彩:中国唐代的一种彩陶 工艺品,是继青瓷以后出现的 一种彩陶,主要由黄绿白三色 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也有二 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劳动力
产 规
模
产品用途 (流向)
家庭手工 业
依附于农民 家庭之中, 与家庭农业
农民
相结合
主要用于自己消费
小
和缴纳赋税,是副 业,剩余产品在市
场流通
民营手工 业
官营手工 业
田庄手工业
东
(1)朝代: 汉代
汉 大
地
(2)概况:
主
通过课本上对田庄生产的介绍归
田 庄
纳田庄的特点
以农耕为主,兼营副业
影响:对匠户而言,没有人生自由,他们的劳动创 造性受到严重束缚。对封建国家而言,可以 十分方便征调各类工匠。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代表性行业
1、纺织业 2、冶金业 3、陶瓷业
纺织业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表现
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 汉代 唐代
纺织业萌芽
原料:麻、葛、蚕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国有六职”)
民间消费,在市 场流通
官营手 工业
(三)、官营手工业:“工官”制 度
• (1)概念:官营手工业是由封建政府经
办、满足封建国家和统治者特殊需要的御 用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 态
管理方式
劳动力
生产 规模
产品用途 (流向)
家庭手 工业
依附于农民家 庭之中,与家
农民
小
庭农业相结合
民营 (私营) 手工业
青花瓷为白地兰花瓷,这种瓷器釉透明如水,在 洁白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 命力。原始青花瓷已于唐宋初见端倪,成熟的青 花瓷出现于元代景德镇。
明中期至清朝:五彩瓷出现并成熟
五彩群美掷果书生马车 图瓶 (清康熙年间)
五彩人物故事大盆,青花 鸟形款(清康熙年间)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粉彩瓷 粉彩山水楼阁纹瓶(乾隆)
青瓷熊形灯(三国)
白瓷(公道杯)
汉朝
原始青瓷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夺君来自得家千
白
峰
碗
翠
胜
色
霜
来
雪
青瓷莲花盏托
白瓷碗
瓷 水 盂
釉 下 彩 绘
唐 代
宋朝五大官窑之精品
河北定窑
河南 官窑
浙江龙泉(哥)窑
河南汝窑 河南钧窑
元代景德镇,全国制瓷 中心(青花瓷器)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
牡丹纹瓶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元】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
青花瓷的无穷魅力
奥运地铁支线中 青花瓷风格的车站
奥运颁奖礼服 中青花瓷元素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 劳动,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一、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一)家庭手工业 -------“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自 给 自 足 的 自 然 经 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生
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是中 国自然经济的一个典型缩影。
(3)实质: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 态
管理方式
劳动力
生产 规模
产品用途 (流向)
家庭手 工业
依附于农民家 庭之中,与家
农民
小
庭农业相结合
民营 (私营) 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 工匠 (匠户)
一 般
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和 缴纳赋税,是副业, 剩余产品在市场流通
水平 • ④一直占据者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②④ D.②③④
匠户制度
概念:
历代对匠户的管理:
唐代: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 宋代:往往被官府强制役使。 元代:被编入专门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其职业
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统治者可以十分方便 地征调种类工匠。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汉朝青铜器
西汉博山炉
东汉:“马踏飞燕”
陶瓷业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表现
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商代到东汉
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唐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①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②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 ③唐朝晚期: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 装饰。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 工匠 (匠户)
一 般
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和 缴纳赋税,是副业, 剩余产品在市场流通
民间消费,在市 场流通
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接经 无偿调用 营、集中、 各类工匠
大
大作坊
(匠户)
满足官府专用 和皇帝私用, 不在市场流通
A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有: • ①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 ②官营作坊内的工匠职业世袭 • 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生产技术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