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8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教育《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状、螺旋状、四种。
2. 细菌表面带电荷。
3. 细菌的呼吸类型分为、好氧呼吸、无氧呼吸。
4. 列举几种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生物素、烟酸。
5. 菌种保藏方法有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绝空气法、蒸馏水悬浮法、5种。
6. 原生动物可划分为四类: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和。
7. 参与硫化作用的微生物有硫化细菌和。
8. 好氧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
9. 水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加氯消毒、臭氧消毒、过氧化氢消毒、微电解消毒、等。
10.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11. 病毒的繁殖分为4步:吸附,侵入,复制,。
12.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再次。
13. 是所有生物体的有机元素。
14.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重要作用的三种原生动物包括鞭毛纲,肉足纲和。
15.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活性污泥要求碳氮磷比为BOD5:N:P=。
16. 生态系统有四个基本组成: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及。
17. 污化系统将污染河段分为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
18. 动植物、微生物体中的含磷有机物有核酸,磷脂,。
19. 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很多,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分为好氧处理和两类。
20. 当前各国城市采用的垃圾处置和处理方法主要有堆肥法、填埋法和焚烧法。
前两种属生物处理方法,用以处理。
21. 细菌衰亡的原因包括营养物被耗尽,细菌进行内源呼吸和。
22.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有计数器直接计数,染色涂片计数,比例计数,。
23. 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分为DNA复制,转录mRNA,翻译,等四个步骤。
24. 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二、名词解释1. 生态平衡2. 芽孢3. 新陈代谢4. 渗透压5. 病毒(Virus)6. 遗传密码7. 氨基酸的等电点8. 分批培养9. 土壤自净10. 营养菌丝三、问答题1. 阐述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2阶段在线作业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6(5.0分)
一种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时没有选择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7(5.0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唯一因素。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7(5.0分)
除了人烟稀少、无工业的地区外,物质循环包括天然物质和污染物质的循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正确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8(5.0分)
淀粉酶属于合成酶类,起合成淀粉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收起解析
解析:
正确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20(5.0分)
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正确
窗体底端
A)
蛋白质
B)
维生素C
C)
微量元素
D)
纤维素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5(5.0分)
不属于真核生物的藻类是()。
A)
蓝藻
B)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2 至2013 学年第2 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____环境工程微生物学__性质_必修__
总学时_56 讲课32实验24_其它___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实验课成绩(20%)期末考试(50%)授课班级_环工08-1__学生人数19
任课教师_张忠智/乔玮/罗一菁职称教授/讲师_
所在院(系、部)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材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作者:周群英王士芬
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7月第4次印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2-2003年度上学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0×2=40)1、对微生物的概念,以下最正确、最完整的叙述是。
A、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生物。
B、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生物。
D、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结构或非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的生物2、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包括。
A、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B、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D、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3、以下微生物属于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的是。
A、病毒、蓝细菌、真细菌、粘细菌。
B、原生动物、蓝细菌、真核藻类、放线菌、粘细菌。
C、微型后生动物、酵母菌、霉菌、真细菌。
D、病毒、螺旋体、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4、关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B、杆菌有长杆菌、短杆菌、弧杆菌、链杆菌和芽孢杆菌之分。
C、在任何情况下,细菌的形态都是稳定的。
D、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μm。
5、以下物质属于细胞质内含物的是。
A、细胞膜B、核糖体C、荚膜D、异染粒E、气泡6、荚膜具有的功能包括。
A、荚膜可以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
B、荚膜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C、荚膜是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它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当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利用。
D、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的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7、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描述菌落特征应包括。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习题目录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2)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7)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3)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8)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27)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7)第二篇微生物生态 (44)第一章微生物生态 (44)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0)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58)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63)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68)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74)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试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试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单项选择题1. 自然界碳循环过程中,哪类微生物参与有机碳转化为CO2的过程。
A.原生动物B.自养微生物C.异养微生物D.后生动物答案:C[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为生物的营养方式。
[解题关键] 异养微生物通过降解死亡的生物残体、生物排泄物及各种有机污染物中的含碳化合物,将有机物降解成各种代谢物,水和CO2释放到空气中。
2. 下列对菌胶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菌胶团是由具有荚膜或粘液或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而成B.菌胶团中的优势菌种为动胶菌属和球衣菌属C.菌胶团具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D.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答案:B球衣菌属为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主要菌种,而非菌胶团细菌。
3. 古生菌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根本原因在于。
A.古生菌的细胞壁很厚B.古生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异染颗粒C.古生菌体内的酶能够在其所生存的极端条件下正常发挥作用D.古生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2,6-吡啶二羧酸答案:C古生菌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根本原因在其于体内的酶能够在其所生存的极端条件下正常发挥作用。
古生菌的细胞很薄.扁平,细胞壁并不厚;异染颗粒是贮藏性的碳源和磷源,2,6-吡啶二羧酸是使芽孢能够耐热的物质基础,这两者一般不在古生菌的体内存在,即使存在也不是古生菌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根本原因。
4. 对于两相厌氧消化法的厌氧活性污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相的厌氧活性污泥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B.第一相的微生物组成为大量的产氢产乙酸菌和少量的产甲烷菌C.第二相的厌氧活性污泥处于绝对厌氧状态D.第二相的微生物组成有少量产氢产乙酸菌,绝大多数为产甲烷菌答案:B第一相的微生物组成为兼性和专性厌氧的水解发酵细菌和少量的产甲烷菌。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含有氮元素B.所有的酶都含有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C.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D.所有的酶都只能在活体内发挥催化作用答案: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有一些酶是核酸,但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氮元素;并非所有的酶都含有金属离子,如只含蛋白质的单纯酶;酶在合适的体外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学导论》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学导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空气污染对环境质量的贡献大于水体污染。
()A.错误B.正确2.3.4.5.6.一般食物链不超过四级,至多五级。
()A.错误B.正确7.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只包括风速一个方面。
()A.错误B.正确8.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A.错误B.正确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组成结构的一门科学。
()A.错误B.正确10.干扰源停止排出能量以后,环境干扰不能立即或很快消失。
()A.错误B.正确11.所谓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 A.错误B.正确12.逆温有利于大气扩散。
()A.错误B.正确13.环境噪声就是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
()A.错误B.正确14.生态工艺属于无污染工艺。
()A.错误B.正确15.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危险废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物质,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A.错误B.正确2.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A.错误B.正确3.具有逆温层的大气层是强稳定的大气层。
()A.错误B.正确4.环境保护就是防治公害。
()A.错误B.正确5.6.采用无过失责任制是环保法中的通行做法。
()A.错误B.正确7.γ大于γd说明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
()A.错误B.正确8.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差状态”的那个要素。
()A.错误B.正确9.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质越多。
()A.错误B.正确10.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实行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
()A.错误B.正确11.现阶段我国还是处于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A 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B第2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导论》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1:保障人体健康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
T、对F、错答案:T2: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好状态’的那个要素。
T、对F、错答案:F3: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T、对F、错答案:F4:逆温有利于大气扩散。
T、对F、错答案:F5:逆温不利于大气扩散。
T、对F、错答案:T6:大气污染发生在对流层。
T、对F、错答案:T7: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T、对F、错答案:T8: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就在于控制氮。
T、对F、错答案:F9:所谓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T、对F、错答案:T10:γ大于γd说明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
T、对F、错答案:F11:环境保护就是防治公害。
T、对F、错答案:F12:固体废物应尽可能在排放源地点就近利用,以便节省废物收贮、运输等过程的投资,从而提高资源化的经济效益。
T、对F、错答案:T13:环境噪声就是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
T、对F、错答案:T14: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组成结构的一门科学。
T、对F、错答案:F15:危险废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物质,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T、对F、错答案:T16:采用无过失责任制是环保法中的通行做法。
T、对F、错答案:T17:发生逆温时上层的大气温度低于下层空气。
T、对F、错答案:F18:生态工艺属于无污染工艺。
T、对F、错答案:T19:环境噪声就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嘈杂声。
T、对F、错答案:F20:我国工厂、车间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噪声最高不得超过85分贝。
T、对F、错答案:F。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学导论》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学导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A.错误B.正确2.3.干扰源停止排出能量以后,环境干扰不能立即或很快消失。
()A.错误B.正确4.环境噪声就是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
()A.错误B.正确5.所谓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A.错误B.正确6.7.危险废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物质,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A.错误B.正确8.9.具有逆温层的大气层是强稳定的大气层。
()A.错误B.正确10.采用无过失责任制是环保法中的通行做法。
() A.错误B.正确11.环境保护就是防治公害。
()A.错误B.正确12.逆温有利于大气扩散。
()A.错误B.正确13.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A.错误B.正确14.生态工艺属于无污染工艺。
()A.错误B.正确15.空气污染对环境质量的贡献大于水体污染。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现阶段我国还是处于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
()A.错误B.正确2.3.4.γ大于γd说明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
()A.错误B.正确5.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质越多。
()A.错误B.正确6.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只包括风速一个方面。
()A.错误B.正确7.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差状态”的那个要素。
()A.错误B.正确8.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组成结构的一门科学。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A12.参考答案:A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A第2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
智慧树答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微生物是一类生物的统称。
()答案:对2.种内微生物之间的差别很小,有时为了区分小差别可用“株”表示,所以“株”是分类单位。
()答案:错3.发现第一个有实用价值抗生素的微生物学家是 ( ) 。
答案:弗莱明4.微生物从大到小,有次序的排列成一个系统是 ( ) 。
答案:域、界、门、纲、目、科、属、种5.相比动物和植物,微生物具有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和易变异五大特点。
答案:对第一章1.病毒的特点有()。
答案:没有核糖体;个体极小;专性活细胞寄生;不具有细胞结构2.双链DNA病毒包括()。
答案:痘病毒 ;乙肝病毒3.病毒的繁殖包括几个步骤?()。
答案:装配;吸附;释放;侵入4.烟草花叶病毒是呈螺旋对称型的?答案:对5.按病毒的专性宿主不同,可将病毒分类为:答案:藻类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真菌病毒第二章1.关于细菌,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答案:细菌细胞不分支。
2.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磷壁酸,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答案:对3.革兰氏阳性菌,它的等电点是pH:2~3, 革兰氏阴性菌,它的等电点是pH:4~5。
()答案:对4.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可以把古菌分为三大类: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
()答案:对5.产甲烷菌的细胞结构包括()答案:细胞质;细胞质膜;细胞封套(包括细胞壁、表面层、鞘和荚膜);核质6.色球蓝细菌群的繁殖方式为()答案:二分裂或芽殖7.放线菌的菌丝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营养(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菌丝。
()答案:对第三章1.固着型纤毛虫不移动,但能运动。
()答案:错2.真核藻类不包括蓝藻。
()答案:错3.以下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答案:蓝藻4.喇叭虫属、钟虫属和四膜虫属全是()类中复杂的成员。
答案:纤毛虫纲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生产酒曲是需要将酵母菌和根霉混合使用;绿霉菌可以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酵母菌都可以用来发酵含糖丰富的物质答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生产酒曲是需要将酵母菌和根霉混合使用;绿霉菌可以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酵母菌都可以用来发酵含糖丰富的物质第四章1.在含有下列物质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首先利用的碳源是( ) 。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二)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作
业(二)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作为营养物质,水对微生物的作用有:
A.溶剂
B.控制细胞内的温度
C.微生物组分
D.保证细胞内外各种生化反应在溶液中正常进行
答案:ABCD
2.维持酶蛋白各级结构稳定的作用力包括:
A.范德华力
B.盐键
C.疏水键
D.氢键
答案:ABCD
3.细胞壁的生理功能包括:
A.阻挡某些分子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间质;
B.维持细菌细胞形态;
C.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破裂的作用;
D.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答案:ABCD
4.所有细菌均具有的结构包括:
A.细胞质膜
B.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C.细胞核物质
D.细胞壁
答案:ABCD
5.细菌停滞期的长短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A.营养
B.细菌时代时间
C.细菌接种量
D.接种菌龄
答案:ABCD
6.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包括:
A.繁殖快;
B.易变异
C.分布广,种类繁多;
D.个体极小
答案:ABCD。
石油大学环境化学在线考试附答案解析
《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⒈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和三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迁移形式是。
⒉由近紫外光(200nm<λ<40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E应满足:(c=3.0×108m/s,h=6.626×10-34J.s/光量子) < E < 。
⒊将下列物质:乙烯、正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烯,按照光化学反应活性大小依次排列为 > > > 。
⒋大气颗粒物依照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分别是、和,并用来解释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归宿。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可吸入粒子定为Dp<的颗粒物。
5.根据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其中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的是和;臭氧主要分布在中;内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该层也称为电离层。
6.由可见光(400nm<λ<78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是(c=3.0×108m/s,h=6.626×10-34J.s/光量子) < E < 。
7.大气颗粒物有三种重要的表面性质:、和。
雨滴的形成就属于。
8.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9.根据土壤中H+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和潜在酸度,根据提取液的不同,潜在酸度分为和。
代换性是矿物质土壤潜在酸度的主要来源。
10.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8.0,水中Cd2+浓度是(已知饱和H 2S溶液的浓度为0.1mol/L,解离常数K1为8.9×10-8,K2为1.3×10-15,CdS的溶度积为7.9×10-27)。
11.已知25℃时,E0(Fe3+/Fe2+)=0.68V,a(Fe3+)=0.01mol/L, a(Fe2+)=0.1mol/L。
计算pE0为,pE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在黏土矿物的形成过程中,常常发生半径相近的离子取代一部分铝(Ⅲ)或硅(Ⅳ)的现象,即同晶置换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岭石富含钾(K2O 4~7%),就是发生了同晶置换的结果B.所有同晶置换都可使晶体内部电荷不平衡而带负电,因而能吸附阳离子C.发生同晶置换后的晶体构造并未改变D.与Al3离子半径相近的阴离子也可发生同晶置换2.下列不属于腐殖质的特征的是()。
A.具有抵抗微生物降解的能力B.具有弱碱性C.具有同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能力D.具有凝聚作用3.在低层大气中可以吸收全部来自太阳的紫外光和部分见光的物质是()。
A.SO2B.O3C.NO2D.HNO34.关于HO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污染大气,HO·主要来源于醛的光解,尤其是甲醛的光解B.O3的光解是清洁大气中HO·的主要来源C.HO·的光化学生成率白天高于夜间D.HO·有很高的活性,具有强氧化作用5.半径为2mm左右的颗粒一般不能靠下列过程明显去除()。
A.雨除B.重力沉降C.布朗运动D.冲刷6.在烷基汞中,不属于水俣病致病性物质的烷基汞为()。
A.甲基汞B.乙基汞C.丙基汞D.丁基汞7.关于土壤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空气是一个连续的体系B.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CH4 、H2S、H2、NH3等C.土壤空气中的O2和水蒸气含量低于大气D.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大于大气中CO2含量8.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的重金属有()。
A.ZnB.PnC.CdD.Ag9.汞及其化合物挥发程度与()关系不密切A.化合物的形态及在水中的溶解度B.表面吸附C.大气的相对湿度D.分子量10.水体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类,能给出饱和吸附量的等温线是()A.F型B.L型C.H型D.W型11.某冶炼厂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河水中,测得排污口附近河水中铅含量仅为0.4~0.5mg/L,而在下游5000米处河水中铅含量为3~4μg/L,可能的原因是()A.下游CO₃²⁻等浓度升高B.混合稀释作用C.下游pH值降低D.下游水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增加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全文为Word 可编辑,若为PDF 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化学性地方病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疾病。
()A 、错误B 、正确2.适应生存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的最低层次。
()A 、错误B 、正确 3.适应生存的基本要求是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保障相对充足的资源供给。
() A 、错误 B 、正确 4.火山爆发、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属于地质灾害。
() A 、错误 B 、正确 5.中国人居环境奖是由建设部2000年设立我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
() A 、错误 B 、正确 6.生物灾害是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致使区域生物圈物质组成与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
() A 、错误 B 、正确 7.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包括生物生态适应和社会生态适应。
() A 、错误B 、正确8.环境灾害的基本特性,一是被动诱发性,二是突发性,三是多样性和差异性,四是可控性与不完全避免性。
() A 、错误 B 、正确9.原生性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方病。
()A 、错误B 、正确10.地质灾害是有地质引力引发的或以地质环境(即岩石圈)变异为主要特征的人为灾害。
() A 、错误B 、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监测》在线作业(一)
《环境监测》在线作业(一)高锰酸钾指数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A:对B:错参考选项:B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应预先在水样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去除。
A:对B:错参考选项:A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测定,应采用土壤浸提法。
A:对B:错参考选项:A油类物质采样后,可以带回试验室内分样后测定。
A:对B:错参考选项:B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在溶解氧瓶的液面以上加入溶液。
A:对B:错参考选项:B在酸性条件下,草酸钠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温度应保持在50-60℃。
A:对B:错参考选项:B所谓的污染物“三致”是指致畸、致癌、致突变。
A:对B:错参考选项:A水的色度和浊度都是反映水的感官性指标。
A:对B:错参考选项:A随着烟囱高度的增加,最大地面浓度出现的位置会随之增大。
A:对B:错参考选项:A环境噪声标准中噪声标准值的评价量是等效连续A声级。
A:对B:错参考选项:A采集一定深度的土壤样品时,应依各剖面层自上而下进行采集。
A:对B:错参考选项:B测定硅、硼项目的水样可使用任何玻璃容器。
A:对B:错参考选项:B测定SO2时加入0.60%氨磺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NOx的干扰。
A:对B:错参考选项:A采集挥发酚样品时,加入硫酸铜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作用。
A:对B:错参考选项:A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检查各参加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提高数据可比性,它应由有经验的质量保证机构和上级检测机构主持实施。
A:对B:错参考选项:A氮球的作用是为了充分吸收蒸馏出来的氨。
A:对B:错参考选项:A氨氮水样可加硫酸酸化至pH在采样、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SO2样品溶液。
A:对B: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与环境概论》在线作业(一)
《资源与环境概论》学期在线作业(一)生态系统中低位营养级被上一个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仅占其能量的()A:5%;B:10%;C:15%;D:.20%参考选项:B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氟里昂;D:.硫化氢参考选项:C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参考选项:B关于我国能源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热丰富;B:我国北方农村利用沼气的季节比南方长,是因为北方原料丰富;C:西南地区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D:华东、华南地区降水量丰富,水能资源特别丰富参考选项:C下列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文遗迹不属于环境,风景名胜属于环境;B: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人工环境早已出现;C:.随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类型越来越少;D:公园应该属于人工环境参考选项:D下列符合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情的是()A:除林地外,其它土地资源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前列;B:各类土地资源都集中在东部季风区;C:土地生产力的地区差异显著;D:提倡大力开垦荒地,如沼泽地、滩涂等参考选项:C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及大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温度变化而划分的大气圈层,自地球表面起,依次为()A: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逸散层;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逸散层;C: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电离层、逸散层;D:中间层、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逸散层;参考选项:B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类对环境认识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②采猎文明时期,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强大的;③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缓和;④18世纪以来,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参考选项:C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出现了湖沼的消亡,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无关;B:人类活动能使湖沼的物质进入、内部物质变化和进入水量发生变化;C:土壤侵蚀能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D:环境污染能使河流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甚至完全干涸参考选项:B臭氧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E.逸散层参考选项:B对大城市交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A:煤烟、粉尘;B:工业废水;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D:.酸雨参考选项:C。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保护》-在线作业(一)
《环境保护》在线作业(一)
环境灾害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活动作用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致使自然环境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毁灭性破坏,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服务于人类的功能,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并因此反作用于人类,造成人类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环境安全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免于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的危险和威胁。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化学性地方病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疾病。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水灾、风灾、沙尘暴、雪灾、雹灾、寒潮、霜冻、低温、龙卷风及气候异常等。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联合国人居奖1989年开始创立的。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海洋灾害是因海水异常运动或海洋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减少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包括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根据自然灾害的特征及自然灾害在地球环境系统中出现的位置,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水文灾害、海洋灾害和土壤生物灾害5种。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气象水文灾害是指因大气圈的气象要素、天气过程、或水圈的水文要素及水文过程的异常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环境舒适是指人居环境舒适。
A:错误
B:正确
参考选项: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质量评价》在线作业(一)
《环境质量评价》在线作业(一)人的耳朵对声音的感觉不仅与声音的能量有关,还有声音的频率有关。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B水温越高饱和溶解氧越小。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B风速越大,高架点源对地面的污染影响越小。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分类可分为环境回顾评价和环境现状评价两类。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环境风险的两个特点是确定性和危害性。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衡量生物生产力功能优劣的三个基本生物学参数是生物生长量、生物量和物种量。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B熏烟性污染多发生在每天的日出后4小时时段。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气温层结就是指一个气块的温度分布。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等标污染负荷法是评价污染源的唯一方法。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当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冲突时执行国家标准。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等级为 3级。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B环境基础标准为各种标准提供了统一的语言,是制定其他标准的基础。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B环境风险评价是评判环境风险的概率机器后果可接受性的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B土壤本底值是指未受人为污染的土壤中某一物质的平均含量,真正意义上的土壤本底值是很容易得到的。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大气扩散模式应根据评价区内具体的气象和地形条件来选用。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B水环境评价选取评价因子一定要和监测因子相同。
A:错误B:正确参考选项:A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取决于工程项目特征和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特征两个方面。
A: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促反应中,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度越大。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只能通过分批培养的方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一个病毒粒子不能同时含有RNA和DNA,只能含有其中一种。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细菌的细胞壁是由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等成分组成。
A:错误
B:正确
A:鞭毛纲
B:肉足纲
C:固着型纤毛虫
D:游泳型纤毛虫
答案:C
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初始浓度越大,酶促反应速度也越大。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酸性环境容易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对可生化性差的废水,应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处理,因为此时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能大量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
下列哪项属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
A:蛋白质
B:维生素C
C:微量元素
D:纤维素
答案:B
下列哪项不属于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成分:
A:NAD和NADP
B:FMN和FAD
C:辅酶Q
D:辅酶A
答案:D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厌氧消化污泥要求碳氮磷比为BOD5:N:P: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D:细胞核
答案:A
对病毒紫外辐射灭活的部位是:
A:蛋白质衣壳
B:核酸
C:细胞质
D:核膜
答案:B
极端温度会破坏微生物的基本组成物质,不包括:
A:酶蛋白
B:蛋白质
C:核酸
D:脂肪
答案:C
不属于真核生物的藻类是:
A:蓝藻
B:轮藻
C:绿藻
D:硅藻
答案:A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指示处理效果好的原生动物是:
答案:A
噬菌体都会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对同一种微生物,其世代时间不会随培养条件的改变发生变化。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变异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A:4.16945601851852
B:100:5:1
C:100:6:1
D:100:7:1
答案:C
所有具细胞结构的生物所共有的主要代谢途径为: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好氧呼吸
D:无氧呼吸
答案:A
能够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是:
A:轮藻
B:裸藻
C:绿藻
D:硅藻
答案:B
下列哪项不属于原生质体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