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与水反应》说课及讲课
《钠与水反应》说课及讲课

现象总结: “浮” “熔” “动” “响” “红”
总结
一、钠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基于钠的这些物理、化学性质, 钠意外燃烧时怎么处理?
作业
• P44 第1、2题
五、板书设计
钠与水反应
一、化学反应及现象 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现象:“浮”“熔”“游”“响”“红”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钠的还原性,能准确描述钠与 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4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 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 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的过程,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和科 •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能从物质类
别和化合价角度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对
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但对实验现象的
一、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试剂及仪器: •钠、蒸馏水、小烧杯、镊子、滤纸、酚酞试 液、滴管 •提示学生要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有没有气 体产生、反应是否放出热量、是否有声响?
实战演示
现象
原因
浮在水面
熔成小球 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响声 溶液变红
密度比水小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气体推力各方向大小不同所致 有气体生成
钠与水反应——说课与授课

浮
反应放 热,熔 点低
有碱生成
熔
钠与水
红
NaOH
游
有气体 产生
响
有气体 产生
主讲:蓝红伟
思考· 交流
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吗?
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定有一种元素的化 合价降低,而氧元素已经是最低价,所以只 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
若要检验该气体是氢气,如何操作?
这个就交给同学们课后去设计一个方案,检 验该气体是氢气。
气体?
实验 现象
化合价升降
演示实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
讨论推理学习策略
H2
主讲:蓝红伟
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sses)
Part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探究
教学难点2
联系:金属活 动顺序 钠与水的反应
预测:钠与硫酸铜溶 液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联系—预测 学习策略
金属 Na
CuSO 4溶液
Cu 单质
“嘶嘶”声响
仙水变红
鬼怪化作血水
主讲:蓝红伟
同学们要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 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做对社会 有益的事;而不能像故事中的巫 婆那样,骗人钱财,伤天害理。
主讲:蓝红伟
Thank you!
主讲:蓝红伟
Na+
K+
Mg+
主讲:蓝红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第一节第二课时
钠与水的反应
Na+
说课人: 蓝红伟
K+
Mg+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钠与水的反应》课件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教学程
学生情况
钠与水的反应说课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教学 方法
板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 首先,《钠与水反应》选自高一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 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 其次, 这个实验是中学阶段较有趣的实验之一 。 通 过此实验可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有将化学知识 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 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重难点
重点: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五、板书设计 一、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解释): 现象 原因 浮在水面 ←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 ←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嘶嘶”作响 ←反应迅速,且有气体生成 各方游动 ←气体推力各方向大小不同所致 溶液变红 ←生成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二、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SO4 + 2H2O + Na = Cu(OH)2↓ + Na2SO4 + H2有关性质,知道钠是一种活泼 的金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 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出新的内 容,新的实验,再通过讨论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 推导出反应的产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含 义。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

《钠与水的反应》说课稿《钠与水的反应》是高一鲁科版必修(1)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本节课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习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方面加以详细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钠与水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这个实验是高中阶段第一个接触的操作较简单但现象非常明显的有趣实验之一。
因此通过此实验可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因此掌握好这一点可以为解决以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对初中学习的化学,已经掌握了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并且学习过钠的相关知识,知道钠是一种性质活泼的金属。
另外,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实验探究。
同时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交流合作能力。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钠与水的反应过程的现象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钠和水的反应。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其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学生通过钠与水的实验探究,在实践中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对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索金属性质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4)教学重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总结,钠与水反应现象解释以及钠与水反应原理。
二、教学方法分析该内容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任务教学法、实验演示及小组交流合作式教学。
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由于学习了钠的有关知识,知道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
首先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带着学习任务引出新的内容,新的实验,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习兴趣。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一新课改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風化学性质的部分内容:钠与水反应下血从五个方面谈-谈关于钠与水反应的整节课的一些血法:一、教材分析❖《钠与水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報个閒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华高考的热点。
这个实验是屮学阶段较有趣的实验之-・通过此实验可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验的研究。
V好这一点可以为解决现实生活某吐实际问题创造条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拿握伪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2、理解钠与水反应有关实验现象的原因3、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題的能力4、培养孑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侧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和“原了结构“ 推导可能生成的反应产物,能“举一反三”❖悄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义趣,恋受化学世界的奇妙,自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沼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日标,一方血是根据教材和新课科标准的要求,另一方血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本课时的教学亟点和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解样二、教法方血•:・木课时依教材特点,采用实验演示及问題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巫、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钠的有关性质,知道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根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日标.我将这部分如识的学习采用扶呃式教学,由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出新的内容,新的实验,再通过讨论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推导出反丄龙的产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射出充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左此过榨屮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饬与水的反应,从血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既强化了逝点又灾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三、学法方面(1)在木节教学中我科陋究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
高中化学说课+钠与水的反应

01
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可用于 家庭中烧水壶除垢。
02
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可用于填 充气球。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可用于生 产肥皂、洗涤剂等。
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可用于合成氨 、生产盐酸等。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钠与水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础实验之一,可用于演示 金属与水的反应。
爆炸。
实验器材选择
烧杯应选用耐热的玻璃 质,避免使用金属或
塑料材质。
学生操作指导
教师需对学生操作进行 指导,确保学生正确进 行实验,避免发生意外
。
03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
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具有金 属光泽。
密度小于水,浮在水 面上。
质软,可以用刀切割 。
钠的化学性质
钠是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 钠与水反应剧烈,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THANKS
感谢观看
高中化学说课 钠与水的反应
汇报人: 202X-01-04
目录
• 课程导入 •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 •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 • 钠与水反应的应用 • 课堂小结
01
课程导入
引入钠与水的反应的情境或故事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讲述钠与水反应的趣味故事或实际情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 趣和好奇心。例如,可以讲述科学家如何通过钠与水的反应发现某些化学原理, 或者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个反应。
02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准备一个烧杯、钠块 、滴管、水和其他必 要的实验工具。
钠块处理
将钠块用滤纸擦干, 然后将其切割成小块 。
放入钠块
将切好的钠块放入烧 杯中。
钠与水反应说课演示ppt

5
过程与方法
通过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使学生 初步学会根据参加反应的“元素种 类”和“原子结构”推导可能生成 的反应产物,能“举一反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 的奇妙,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 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一方面 是根据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另 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通过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结构推导可能生成的反应产物能举一反三过程与方法通过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结构推导可能生成的反应产物能举一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重难点难点
重难点
• 重点:钠与水的反应; •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五、板书设计
钠与水反应 一、钠的物理性质 二、化学反应及现象 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现象:“浮”“熔”“声”“动”“红” CuSO4 + 2H2O + 2Na = Cu(OH)2↓ + Na2SO4 + H2↑
2015/12/12
2015/12/12
一、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试剂及仪器 •钠、蒸馏水、小烧杯、镊子、滤纸、酚 酞试液、滴管
实战演示
现象
原因
浮在水面Biblioteka 密度比水小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气体推力各方向大小不同所致 生成碱性物质NaOH
钠与水反应 说课稿复习进程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钠与水反应》说课稿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一新课改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化学性质的部分内容:钠与水反应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钠与水反应的整节课的一些想法:一、教材分析❖《钠与水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这个实验是中学阶段较有趣的实验之一。
通过此实验可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验的研究。
学好这一点可以为解决现实生活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2、理解钠与水反应有关实验现象的原因3、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结构”推导可能生成的反应产物,能“举一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二、教法方面❖本课时依教材特点,采用实验演示及问题讨论式教学。
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1、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钠的有关性质,知道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
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出新的内容,新的实验,再通过讨论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推导出反应的产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钠与水的反应,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法方面(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
钠与水反应的讲解教案

钠与水反应的讲解教案教案标题:钠与水反应的讲解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
2.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3. 能够解释钠与水反应的观察现象和产物。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钠片、蒸馏水、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
2. 幻灯片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忆曾经见过或听说过哪些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并简要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钠与水反应会发生什么现象?产生哪些物质?步骤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介绍钠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钠 + 水→ 钠氢化物 + 氢气2. 解释反应过程:钠与水接触后,会迅速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氢气和钠氢化物。
3.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钠是一种高活性金属,在操作时需要小心,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导致火灾。
步骤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展示实验操作步骤:a. 将一小块钠片放入试管中。
b.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c.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产物。
2. 强调实验安全措施:老师或实验员进行演示,学生不得触摸钠片,保持安全距离。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产物:气泡的产生、试管内液体变化等。
2. 提问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你认为钠与水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总结:钠与水反应的观察现象和产物,以及该反应的类型。
步骤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提问学生:钠与水反应有哪些实际应用?可以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钾、锂等金属与水反应,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和产物?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几个与钠与水反应相关的问题,如反应类型、观察现象等。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钠与水反应的理解。
钠和水反应讲课ppt

•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证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 所以我们可以写出反应方程式: • 2Na + 2H2O = 2NaOH + H2 ↑
【随堂练习】
• 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 A、Na的熔点低 B 、Na的硬度小 • C、Na的密度小 D、有强还原性
答案 B
• 2.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 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 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⑥
答案 D
课后思考
• 若金属钠与酸反应,问该反应的历程?
思考分析
首先,钠与水的反应本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而在酸的溶液中,氢离子 几乎全部来源于酸的电离,水的电离微弱可以忽略.所以当把钠放入酸溶液中时, 钠与溶液中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即先与酸反应.酸耗尽之后钠再和水电离出 的氢离子反应.
【课后作业】
• 配套练习P47 基础达标1、3
谢谢
钠和水反应
学习目标
• 1、能准确描述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 2、通过实验,运用观察的实验方法,体会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 3、通过实验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境引入】通过新闻事件,请同学们思考钠着火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
【新知探究】
• (一)学生分组实验 • 1. 在烧杯中放入3/5的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 2. 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 3. 用小刀切取绿豆大小的钠(注意:取用的钠要小,过大易发生刚才视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泗洪县东方中学翟尚明(学号041103014)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一新课改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化学性质的部分内容:钠与水反应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钠与水反应的整节课的一些想法:一、教材分析《钠与水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这个实验是中学阶段较有趣的实验之一。
通过此实验可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验的研究。
学好这一点可以为解决现实生活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2、理解钠与水反应有关实验现象的原因3、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结构”推导可能生成的反应产物,能“举一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二、教法方面本课时依教材特点,采用实验演示及问题讨论式教学。
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1、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钠的有关性质,知道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
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出新的内容,新的实验,再通过讨论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推导出反应的产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钠与水的反应,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法方面(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
2.1.1钠与水反应实验创新设说课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钠与水反应实验创新设计》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钠与水反应实验创新设计。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包括: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基于2019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而展开的一堂有关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创新课。
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对初中学习部分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进一步学习、建立金属单质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之间的联系、贯穿金属单质性质知识体系的重要纽带;启后: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作用、为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钠是一种活波金属,氢气难溶于水,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对现象有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
为本节课的开展做好了准备。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创新活动,加深对钠与水反应现象的认识,拓展思维,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如下,包括:必备知识目标、关键能力目标、育人核心目标。
必备知识目标:1.能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2.能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关键能力目标:1.通过钠与水的创新实验,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2.通过对反应现象的分析,获得分析与推理、归纳与论证能力。
育人核心目标: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通过现象找寻本质,培养敢于创新的科学探究精神,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同时基于课标和学情分析出本节课的重点是:钠与水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实验装置改进设计。
三、教法和学法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问题驱动、实验演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应用观察、分析、探究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是情境导入,我用音乐喷泉的视频导入新课。
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说课稿

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说课稿
《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说课稿
一、说教材
《钠与水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因此,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实验是中学阶段较有趣的实验之一。
通过此实验可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学好这一点可以为解决现实生活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掌握钠与水反应。
2、理解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3)德育目标:1、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喜悦,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钠与水反应。
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可设计方法如下: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引导分析→归纳总结。
教具:实验药品、实验仪器、蒸馏水瓶子或类似瓶子。
二、说教法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实验--钠水水反应 说课稿

板书设计
金属钠(Na)
一、 钠与水的化学反应 (1)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2)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是一种泼金属。
实验 步骤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 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 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钠与水的反应 红
熔 浮
响 游
3
2 1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立刻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 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最后完全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现象 浮 熔 游 响 红
原因
密度比水小
与水反应放热,熔点低 产生气体,使小球受力不均而四处游动
3. 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 2、理解钠与水反应的有关实验现象的原因。 3、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⑴观察钠与水的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能力。 ⑵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的流程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谢谢指导!
钠浮浮在水面上立刻在水面上立刻熔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在水面上四处游游动发出嘶嘶的动发出嘶嘶的响响声最后完全消失声最后完全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红红色色问题思考问题思考na与水的反应产物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强碱naoh这样收集气体是否安全
说课内容:《钠与水 反应》实验
4.2 说学法
n钠与水的反应说课

产生了氢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 ④
液变红
生成了碱性物质
•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 淀的是
• A.稀硫酸
B.稀氢氧化钠溶液
•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铵溶液
05
板书
板书
钠与水反应
一、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解释) :
现象
原因
浮在水面 ←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 ←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 妙,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
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
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重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和吃透特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 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点,采用实验演示及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 的方法如 下:
新课讲授——实验演示
• 教师演示实验:
• 实验对比图
实验现象:浮在水面 熔成小球
“嘶嘶 ”作响 且有气体生成 各方游动 溶液变红
化学方程式: : 2Na + 2H2O = 2NaOH + H 2↑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钠与硫酸铜是否 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呢?
分组讨论如果可以反应会呈现出怎样的 实验现象?如果不可以,为什么?
“嘶嘶 ”作响 ←反应迅速,
且有气体生成 各方游动 ←气体推力各方向大小不同所致
溶液变红 ←生成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 + 2H 2O = 2NaOH + H 2↑ 二、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SO4 + 2H 2O + Na = Cu(OH) 2↓ + Na2SO4 + H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成碱性物质NaOH
现象总结: “浮” “熔” “动” “响” “红”
总结
一、钠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基于钠的这些物理、化学性质, 钠意外燃烧时怎么处理?
作业
• P44 第1、2题应实验探究
实验试剂及仪器: •钠、蒸馏水、小烧杯、镊子、滤纸、酚酞试 液、滴管 •提示学生要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有没有气 体产生、反应是否放出热量、是否有声响?
实战演示
现象
原因
浮在水面
熔成小球 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响声 溶液变红
密度比水小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重难点
• 重点:钠与水的反应; •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能从物质类别和 化合价角度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对产生 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及准确描述还比较欠缺。
8
四、教学过程
• 导入:
• 通过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故事是这样的:一位 巫婆说她会捉鬼来骗取钱财。她往装有半碗水的碗里滴了 几滴她所谓的仙水,再把她所谓的吸血丹放到碗里。只见 那吸血丹立刻在水面上乱窜,那巫婆眉飞色舞地说:看! 我那吸血丹在动,说明这周围有鬼,它正在吸鬼魂;听! 那“嘶嘶”的声响,正是鬼临死前的呻吟;再看!水变红 了,那是鬼被我的吸血丹吸收后,化作了血水……相信鬼 神的人听了后肯定会信以为真,但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世 上并没有鬼,但巫婆那所谓的吸血丹和仙水究竟是什么呢?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聚中这一节课上,想知道个为什么。
《钠与水反应》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法 学法
教学 过程
板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 首先,《钠与水反应》选自人教版高中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 学性质,这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 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 其次, 这个实验是中学阶段较有趣的 实验之一 。 通过此实验可较好的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验 现象的观察能力。
五、板书设计
钠与水反应
一、化学反应及现象 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现象:“浮”“熔”“游”“响”“红”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钠的还原性,能准确描述钠与 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4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 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 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的过程,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和科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